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3d電影用手機怎麼拍的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3d電影用手機怎麼拍的

發布時間: 2022-04-14 17:34:11

⑴ 3D電影是怎樣拍攝的我只知道是用電腦合成的,但具體是怎樣完成的

拍攝原理人以左右眼看同樣的對象,兩眼所見角度不同,在視網膜上形成的像並不完全相同,這兩個像經過大腦綜合以後就能區分物體的前後、遠近,從而產生立體視覺。立體電影的原理即為以兩台攝影機仿照人眼睛的視角同時拍攝,在放映時亦以兩台投影機同步放映至同一面銀幕上,以供左右眼觀看,從而產生立體效果。
拍攝立體電影時需將兩台攝影機架在一具可調角度的特製雲台上,並以特定的夾角來拍攝。兩台攝影機的同步性非常重要,因為哪怕是幾十分之一秒的誤差都會讓左右眼覺得不協調;所以拍片時必須打板,這樣在剪輯時才能找得到同步點。
放映立體電影時,兩台投影機以一定方式放置,並將兩個畫面點對點完全一致地、同步地投射在同一個銀幕內。在每台投影機的鏡頭前都必須加一片偏光鏡,一台是橫向偏振片,一台是縱向偏振片(或斜角交叉),這樣銀幕就將不同的偏振光反射到觀眾的眼睛裡。觀眾觀看電影時亦要戴上偏振光眼鏡,左右鏡片的偏振方向必須與投影機搭配,如此左右眼就可以各自過濾掉不合偏振方向的畫面,只看到相應的偏振光圖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放映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放映的畫面。這些畫面經過大腦綜合後,就產生了立體視覺。
請採納
謝謝

⑵ 怎麼用手機拍攝出3D幻彩

相機中設置為3D幻彩拍攝。
在手機相機中把拍攝的類型改為3D幻彩拍攝。就可以直接用手機拍攝出3D幻彩的圖片,直接一秒出大片。
3D幻彩是指在聚碳酸酯薄膜當中加入無數個細微的類似透鏡的反光材料,通過光學作用和多透鏡效應產生絢麗的立體感,其驚人的光學效應能夠增加靜止或運動時的視覺效果和顏色,特別是在燈光配合下表現出華麗及幻想的氣氛,是一種具有高附加值的表面裝飾材料。

⑶ 3D電影畫面是如何製作的

簡單來說,3D電影畫面製作大體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利用雙鏡頭攝影機進行拍攝,另一種是前期2D拍攝加上後期轉制。或者由兩種製作方式共同合作而成。
雙鏡頭攝影機拍攝就是拍攝前期採用雙攝像機、雙鏡頭的3D拍攝設備同步錄制,然後把兩個素材分別處理,最後是在3D電影院里用3D顯示技術,也就是紅藍顯示、偏光、主動快門式顯示等技術,把兩路視頻分別傳輸到人的左右眼睛裡,得到立體圖像,《復聯4》3D版就是以這種技術為主拍攝而成。
另一種則是通過2D電影拍攝完畢,再轉成3D電影。2012年4月4日《泰坦尼克號》以3D版形式再上映,全球票房3.44億美元,總票房變為21.87億美元。據悉,《泰坦尼克號》由2D影片變為3D版耗資巨大,300多名科技人員共耗費60周時間才製作完成,其成本高達1800萬美元,而耗資巨大的2D版本,總投資也不過二億美元。從目前電影市場來看,一部2D大片轉3D,需要藉助專業團隊加專業軟體,需要很強的專業技術,製作費用至少要200萬美元起。對於普通的製片方來說,要想做一部成功的3D電影,成本非常之高,投資風險也會加大,很多製片方對此都不敢涉足。

⑷ 3d電影是怎麼拍攝的

3D立體影視拍攝是用兩部攝像機模仿人類雙眼6.5公分左右的距離來進行立體拍攝,由此可知兩部攝像機之間的間距不能太大,根據雙機軸間距與物距成正比的關系,在拍攝近景時就需要較小的雙機軸間距,這就是3D垂直拍攝支架形成的原因,3D拍攝最重要的是控制景深,這就需要協調軸間距、夾角、焦距和物距的關系。天遠多維自主研發的立體拍攝參數計算軟體確保了設置3D參數精確可靠。通過這款操作簡單快捷的軟體,攝影師、導演或攝影指導可以完全掌控3D深度,輕松實現預定的立體效果。
當然一部好的立體效果作品還需要後期創作,前提是有較好的前期3D拍攝素材。

⑸ 在3d電影院里用手機拍下來可以看嗎有多模糊

不可以的
本人就是影院工作人員
第一,3D電影的放映需要放映機3D電影的專用通道,然後通過外設的信號發射裝置或者光源轉換裝置發射3D眼鏡,觀眾通過3D眼鏡獲得3D效果,而不僅僅是將3D影像用攝像機拍下來就能捕捉到得。是無法實現3D效果的
第二,影院影像是放映機發光將影像投到銀幕上,因為拍攝的焦點是光源,所以攝像機拍下來的效果會與現實差別很大。這就如同你拿相機去拍攝亮著的燈泡,效果和實際差距很大一個道理
第三,影院是不允許觀眾偷排影片的,巡場員工發現會制止你的

⑹ 手機怎麼拍出3D視頻

打開微視,點擊下面的攝像頭,它的左下角有個視頻按鈕,每個視頻界面都可以點擊視頻跟拍進入視頻錄制,錄制視頻可以直接使用特效。

⑺ 3D電影是如何拍攝和製作出來的

3D立體電影的製作有多種形式,其中較為廣泛採用的是偏光眼鏡法。

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並在放映鏡頭前分別裝置兩個偏振軸互成90度的偏振鏡。

兩台放映機需同步運轉,同時將畫面投放在金屬銀幕上,形成左像右像雙影。當觀眾戴上特製的偏光眼鏡時,由於左、右兩片偏光鏡的偏振軸互相垂直,並與放映鏡頭前的偏振軸相一致;

致使觀眾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過雙眼匯聚功能將左、右像疊和在視網膜上,由大腦神經產生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展現出一幅幅連貫的立體畫面,使觀眾感到景物撲面而來、或進入銀幕深凹處,能產生強烈的「身臨其境」感。

(7)3d電影用手機怎麼拍的擴展閱讀:

3D電影觀看不宜人群

1、獨眼、雙眼矯正視力相差3行以上、斜視、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及高危人群、眼部手術恢復期的患者。有關專家提醒做過激光近視眼手術的患者在恢復期內不可經常觀看3d電影,在3個星期內最好不要看3d電影。

2、高血壓、心臟病、眩暈症、恐高症者,精神抑鬱或狂躁者。3D電影的畫面內容多為飛行、旋轉、快速切換、穿越起伏的運動場景,對於平時有恐高、暈車症狀的觀眾易產生精神緊張和心理不適,此外3D電影音樂和畫面比較刺激,看後感覺會比較高興,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會發生血壓升高、頭暈、胸悶等不適。

3、高度近視眼患者、遠視眼患者、老年人、有閉角型青光眼家族史的人、以及「淺前房、窄房角」的觀眾都屬於青光眼的高危人群,不宜觀看3D電影。

眼睛長時間處在光芒較暗環境中,瞳孔擴大,就會使周邊虹膜堆積,房角變的更窄,影響房水循環,導致眼壓升高,誘發閉角型青光眼。另外電影畫面場景驚險刺激,可興奮人體自主神經系統,也可以使瞳孔散大,引起青光眼發作。

⑻ 講一講看如何用手機拍出3D效果的照片呢

首先,手機可以去拍攝前期的工作,拍攝一張適合進行後期處理的照片,比如題主提供照片中的鐵軌照片,馬路照片等。然後再拍攝或者直接找到一個合適的手部照片。這里我就通過後期的方式來實現手部和馬路結合的立體效果。下圖我考慮的是讓馬路穿過兩只手形成的心形,那麼就有一部分在手的下方,一部分在手的上方,形成了一個立體的空間。

⑼ 手機3D立體電影怎麼弄

3D,目前最主要的還是在電影院上看到的,那裡的成像是2個放映機一起放,戴眼鏡就對應到那個差度,形成的立體效果的,可以說是投影的,效果較好。裸眼3D的就不是很現實,效果不好,就不在描述。另外就是電視3D的,之前說是2個放映機同時放映的(就是大銀幕有2個投影),電視上的屏幕要有2個投影的話,電視的清晰度是減半的或者減低的,購買的1080p的放上去可能就是720或者480p的,效果不好,目前的片源是有點了。但是在手機上的,估計就沒有這個了,硬體上不一定支持,而且屏幕小導致效果不好,廠商估計都不會輕易嘗試。要是有的話,就指望蘋果和三星了,谷歌的安卓系統也是有一點的號召力的。為了眼睛,建議3D,偶爾一部電影就可以了。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⑽ 3D電影是怎麼拍攝的

3D電影在拍攝的時候,就是用兩架攝影機模仿了人的眼睛。行內有『昆蟲眼』、『人眼』、『巨人眼』之說,如果要拍很近的景,兩個攝影機要像蒼蠅的眼睛一樣離得那麼近。一般的話兩個攝像機之間的距離跟人眼差不多。如果要拍遠景,兩個攝像機就要分得像巨人的眼睛那麼開。

根據拍攝距離的遠近,有一個公式來算出兩個攝像機之間的距離應該擺放得多遠。但是光靠公式也不行,主要還是要靠經驗。有時候兩個攝像機可能會垂直著或是斜著放,然後再用一面鏡子,才可以完成拍攝。

(10)3d電影用手機怎麼拍的擴展閱讀:

3D技術的應用:

3D技術的應用普及,有面向影視動畫、動漫、游戲等視覺表現類的文化藝術類產品的開發和製作,有面向汽車、飛機、家電、傢具等實物物質產品的設計和生產,也有面向人與環境交互的虛擬現實的模擬和摸擬等。具體講包括:3D軟體行業、3D硬體行業、數字娛樂行業、 製造業、 建築業、 虛擬現實、地理信息GIS、3D互聯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