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人生第一次電影免費看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人生第一次電影免費看

發布時間: 2023-05-23 20:39:38

1. 《人生第一次》紀錄片,溫馨感人,推薦!

第56次早安分享:《人生第一次》紀錄片。茄如[太陽]在這部豆瓣評分9.2的系列紀錄片中,導演把鏡頭對准了普通人人生中的12個第一次。

出生、上學、長大、當兵、上班、進城、買房、結婚、退休、相守、養老和告別…基本涵蓋了中國人的一輩子。

有人說,看一部紀錄片,就像過了一生。現在我看了其中的《結婚》和《進城》。

某些瞬間會有點淚崩!

結婚的意義是什麼?僅僅是兩個人過日子嗎?太天真了。主持人問路人愛情像什麼,像什麼呢,每個人答案都不一樣,有或納陸的人說像臭豆腐,有人說像風像雨又像霧,那其實在每個人眼中愛情像什麼,你有思考過嗎?

從這個愛情像什麼可以可以發現你的價值觀是什麼,你的價值觀里愛情是覺得是虛無縹緲衫頃還是腳踏實地?主持人還問你看中的另一半是什麼呢?你看重另一半的什麼才會嫁給他,有人說,他有擔當有責任,他比較就聽我話,比較疼我,這些都是,也僅僅是一小部分。其實反過來底層邏輯是我有什麼讓對方也看重的?

我還看了《進城》裡面展示是雲南一個小縣城,他們要脫貧,所以有人介紹他們到上海去去打工,他們沒有一技之長,所以這個任憑調遣,但是選擇做什麼工作機會並不多,但是他們還要離開兒女去城市打工,他們沒有選擇。

他們在不屬於他們的城市中紮根,尋找著他們各自的夢,在我看著這些農民工穿得非常的樸素,而且他們要進這個火車站的時候都要別人去引導可以做什麼,怎麼樣怎麼上廁所啊?怎麼去接水啊?在哪裡吃飯在哪裡睡覺啊?不可以做什麼呀,你可以做什麼呀?這東西突然剛看的時候我就覺得有點好笑,就覺得這不是人人都知道了嗎?但是對於第一次進城的人來說,他們並非真的是知道這些我們早已習慣的東西,他們就像一個笨拙的小孩子,在偌大城市當中尋找著自己的影子,夾縫中頑強的生存,難道他們不想念自己的親人千里迢迢進城打工嗎?不是的,正因為太愛自己的家人,所以要讓他們過好日子。他們甚至要遭遇一些風險和不堪。趁著自己的勞動力還有價值,闖一闖又何妨?

沒有誇張的劇情,只有冷暖的人生。你不去了解這些,你以為你看到的周遭就是全世界。

2. 求 人生第一次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人生第一次》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提取碼: djh2

2013年,本節目第一季在浙江衛視播出,節目是以真實記錄3-6歲的孩子第一次獨立完成任務全過程的真人秀外拍為主體,通過明星、家庭、現場互動等綜藝元素貫穿始終,並博得同時段節目收視率三連冠。節目由陳歡,溫雅主持,每周六晚上21:10在浙江衛視播出。

3. 有哪些不錯的紀錄片

說起紀錄片,真的只有震撼,震驚可以形容了,國之強大,讓我真的太震撼了,推薦幾部給你看看,希望你喜歡、

《玄奘之路》

玄奘法師,可謂當今中國最為著名的僧侶。但他的出名不是因為其上求佛法的獻身精神以及莫測的修為,而是源於那部聲名遠播的古典名著《西遊記》。

?pwd=1234 提取碼:1234

4. 求 人生第一次 2020 在線免費播放百度雲資源

《人生第一次》網路銀坦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Emy4BBpbvrR23ca4tWs2Gg

提取碼: 4krf

《人生第一次》由央視網出品,上海廣播電視台紀錄片中心聯合拍攝的12集系列人文紀錄片。

該片採用蹲守拍攝的方式,聚前搏兄焦出生、求學、上班、告別等12個人生斷面,勾勒出中國人鮮活的生活圖景[1]。

該紀錄片於2020年1月15日起每周三晚21:45在央視網、東方衛視、騰訊視頻、嗶哩嗶哩彈幕網、優酷視頻播出[2];同年4月15日,《人生慧襲第一次》播出收官之作《告別》[3]。

5. 有哪些好看高分震撼的紀錄片

好看高分震撼的紀錄片有:綠色星球 、歷史那些事 、人生第一次 、火線救援 。

《綠色星球》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Tm8TRu_kgcLO2L84dBHUlA

?pwd=wmry 提取碼: wmry

《歷史那些事》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t7jtYcREGT2AkumT9I00qg

?pwd=1fc2 提取碼: 1fc2

《人生第一次》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4nxuqYoYUvLrz327u9DKYg

?pwd=tmt5 提取碼: tmt5

《火線救援》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1Db9kCDCIKjsW31uJJbw7Q

?pwd=jt2m 提取碼: jt2m

6. 《人生第一次》高清資源誰有,求分享

網路手山網盤免費資源:
鏈做薯敏接: https://pan..com/s/1-eo6tQoGJZVZI3tN2hhtHA

?pwd=oz7n 提取碼: oz7n 純枝

7.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九)

第九集:相守。 這是讓我不願提筆的一集,說不出的低落與悲傷。我在想,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疾病該多好!

江西南昌一條熱鬧的胡同,裡面是一個廚房,一個個爐子,一個個炒鍋,一群人在這里炒菜做飯。這是一條非常特殊的胡同。

這個胡同廚房的主人是熊阿姨,她和老伴兒老萬在這里賣早餐,已經快20年了。在她這個廚房,每天炒菜做飯的人很多。他們是一群特殊的人群。

他們有的是癌症患者,有的是癌症患者家屬,這個小胡同旁邊就是江西省腫瘤醫院。

十三年前的早晨,當熊阿姨的愛人老萬炸完油條時,一個癌症病人的家屬過來問他,能不能借個火,想給病人炒個菜。後來借火的人就越來越多,大家親切地稱這里為「抗癌廚房」。

老夏,夏火龍,廚房的常客,在這里已經六年了。 他的妻子就在旁邊的醫院住院治療。2015年他的妻子曾京飛被查出宮頸癌,隔年癌細胞腦轉移。2018年因腦部水腫壓迫神經癱瘓在床。老夏就這樣每天三餐伺候著。

對抗癌症,就像一場長跑,它損耗著一個家庭的精力。 「日子就這樣慢慢過嘍,難過難過總要過嘍,怎麼難也要過嘍。」曾京飛對面床上的病人家屬這樣說道。

老夏今天要做鱸魚豆腐湯,這是他為數不多的拿手菜。老夏說:「也只會蠢畢散做這個,什麼炒呀燒呀,我做不來。」炒好菜,買上米飯,就上樓喂妻子吃飯。

他說他老婆以前開過飯館的,很會做飯,很能幹。老夏對妻子照顧得很細心,經常誇老婆,讓老婆開心。

一個老大爺,肺癌,家裡人沒時間照顧他(估計都出去掙錢了,治療費壓力很大)。他自己照顧自己,每天在這個胡同里,自己炒菜做飯。

一道菜,就是一味人生,端出來的是一個家庭的酸甜苦辣。

張海平,第一次來廚房。 一年前張海平的母親被查出了子宮癌,幾個月後癌細胞轉移了。「我在家裡都沒做過飯,以前是我老公照顧我,現在我要學會照顧我媽媽呀。」張海平說道。

見多了無常,越發覺得幸福就是平平安安,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頓飯。

范學景,江西余幹人,肝腫瘤患者。妻子張國勝在這兒照顧他。 范學景人很樂觀,化療一結束,就竄病房聊天。他勸別人要樂觀點,別愁眉苦臉的,要不一家人都不高興。

三天後,老范暫時出院了,同時出院的還有老夏妻子對床的病友。老夏仍然邊抱怨著,邊想著妻子下頓飯吃什麼。

廚房仍每天忙忙碌碌,新人至,舊人歸。

看著這種相守和陪伴,讓人生出許多無奈與感慨。但是在他們身上卻都看出了堅強與樂觀,還有精心的照顧與耐心的陪伴。

2019年國家癌症中心發布最新癌症統計數據,中國每年新發惡性腫瘤約392.9萬例,平均每天超過一萬人確診癌症,每分鍾就有7.5個人被確診。

現在社會節奏快,生活壓力大,人們為了能過上更好的生活,帶氏為了自己的慾望數鉛,拚命努力地掙錢,完全忘了自己身體的承受度,結果把自己累垮了,把身體搞壞了。

這其實是把日子過反了,完全忘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掙那麼多錢全送醫院了。

所以,我們應該給自己松綁,不要把自己當成一個賺錢的機器。要學會生活,不要給自己製造太大的壓力和慾望,不要攀比。只要自己過的開心幸福,比什麼都重要。

只有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們才會真正的開心、幸福和快樂! 人要去掉身上過多的慾望枷鎖,釋放自己的心情和壓力,輕松地過好每一天,這才是人生正確的姿態。

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多麼重要,多麼幸福啊!只有痛過才會明白!

「人生無常,最幸福的事,莫過於與家人平平安安的吃頓飯。」 這是故事講述人、演員寇振海第九集的開場白。

8. 有哪些優質的紀錄片值得推薦

《浮生一日》凱文·麥克唐納執導的《浮生一日》也是一部非常不錯的紀錄片。該片以2010年7月24日這一天作為一個特殊的日子,記錄了這一天之內世界各個角落正在發生的事情。人們在電影裡面看到了開心跳躍的自己,看到了悲傷哭泣的自己,看到了醉酒的自己,看到了生氣的自己,雖然這部影片只拍攝了一天,但是無數人的這一天,加起來就是一生。形形色色的人生啊,讓人想起蜉蝣朝生暮死這樣的句子。有的人的一天平淡無奇,有的人的一天隆重而充滿回憶,有的人的一天有趣又充滿色彩,有的人的一天卻凄慘不知所以。電影包含了很多的情緒在裡面,這些情緒很容易牽動觀看的人的心情,讓人們想到自己的一生究竟該如何度過。很棒的一部電影

9. 9.2分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看哭千萬人:人這一生,只欠父母

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lDaptlgcDQvCNHhWfeaLvw

閱讀量:10萬+

標題拆解:

未加工前傳達的本意:表達年輕人與父母之間愛的虧欠

本標題如何渲染的:高分影片(9.2分(吸引讀者))+怎麼了(看哭千萬人)+觀點(即將所寫的對象(人)+核心主題詞(一生+只)+怎麼了(欠)+被陳述對象(父母))

比如:《最感人偷拍刷屏全網:生活太難,但總有人愛你》

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ayYl4Sez5pG7bZeF9iISDw

標題拆解:熱點(修飾詞(最感人)+動作(偷拍))+怎麼了(刷屏全網)+觀點(即將所寫對象(生活)+核心主題詞(難+有人)+怎麼了(愛)+被陳述對象)

內容拆解:

說明:加粗黑體是拆解內容分析

開頭:

1.知乎高贊或熱點作為觀點引入作用分析。

來自第一篇文章:知乎上曾有人問:「人,什麼時候才真正的長大?」

為什麼要用知乎,引出話題,而不是自己說。

因為知乎上的話題更具有廣泛性,更具有代表性,增加話題的信服力,所謂你說的都不是,我只聽專家的和第三方的,而如果通過第三方來討論話題,相當於也是把讀者帶到文章里來一起討論。

來自第二篇文章:最近,一則新聞被人民日報點贊,視頻內容感動了不少網友。

為什麼要用人民日報點贊這種語言呢,用其它不好嗎?比如,最近,一個視頻內容感動了不少網友。讀者一看,管你啥視頻,無非是你自我感動,你感動不代表我感動,這就會自然而然地引發讀者的猜疑和不良情緒。而這,就是我們作為一名寫作者需要解決的問題。

那該怎麼做,就是第三方權威性。讀者一看到人民日報點贊,就會突想:」唉,人民日報點贊耶,不會是什麼大新聞吧?「這就增加了讀者的探索慾望,而天生的不良情緒就不會被帶起來。

2.知乎高贊或新聞事例描述拆解分析

來自第一篇文章:

有個回答,想起來眼淚仍會落下。

有個回答是這樣說的—>有個回答,想起來眼淚仍會落下,注入情感,是文字更加地富有情感

為什麼用「落」而不用「流」,首先詞典里「流」的意思是液體流動,這是修飾本質的動詞;「落」的意思是物體因失去支持而下來。所以,使用落則會更加地生象形動。

「所謂真正的長大,可能就是徹底失去父母的那一刻開始。」

為什麼用 「有個回答」 ,原因是獲得高贊的回答,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回答,增加了觀點信服度。

為什麼會寫到「想起來眼淚仍會流下」,原因是為即將引出的觀點注入情感,引發讀者共鳴。

最近,央視網《人生第一次》紀錄片,打動了無數人。

引入熱點事件,什麼事件?《人生第一次》,怎麼了?打動了無數人。

年近八旬的戴華,為了不給子女添麻煩,決定隻身一人搬到養老院。

被陳述對象,發生了什麼事?不給子女添麻煩,決定隻身一人搬到養老院

修飾年齡的詞:年近八旬,為什麼不用年邁,因為直接修飾去了,就不會留想像空間給讀者了。而是用年近八旬,則讀者看了就有空間去思考,這是名高齡老人。所以,寫作者要在文字上多留空間給讀者想像,寫的時候又把它寫出來。

在離開之前,她在空曠的房間坐了半天,小心翼翼地將桌上的灰塵擦拭。

離開之前被陳述對象做了什麼?坐了半天,講桌上的灰塵擦拭。

添加修飾詞,為什麼要使用空曠的這個詞來形容房間?原因是空曠的房間更能體現那種孤獨感,更具有畫面感。為什麼不說孤獨的坐了半天,這太直接了,讀者一瞟而過,留給讀者想像的空間就沒了,就不會深刻,就不會有那種畫面感讓讀者去享受。

為什麼要用小心翼翼這個詞去形容擦的這個動作?原因是更加地生動想像。讓乾巴巴的文字有了靈魂,本身就是一個人在做著一件事,而如果乾巴巴的字去陳述,描述出來的就是乾巴巴的,而要文字活起來,就需要加入人的動作,讓文字擬人化,給讀者透過文字,看到的是一個人在做著一件事,而能想像成什麼樣,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畫面。

她躊躇著,眼裡滿是不舍。

文字寫活了,接下來注入情感。被陳述對象做了這些事,都在體現什麼呢?不舍。為什麼不舍,接下來又繼續論述。

打包的時候發現以前珍藏的「心頭愛」都成了帶不走的「負擔」:鞋27雙,帶走7雙;相冊38本,帶走8張;證書10本,一本也沒有帶走。

心頭愛—>負擔。用平常的物品從側面來襯托出了被陳述對象的多麼不舍與無奈。為什麼要這樣寫呢?原因是情感更加的朴實,文字更加的貼合,讀者會很容易感受這裡面的情感。所以,一段文字哪怕寫的五彩斑斕,不如一句飽含的情感語句。這也是情感文必須修煉的一顆,需要不斷地去磨練自身的文字,如何在朴實文字中透出濃厚的感情,這就像朴實的父母對我們的愛。要寫成這樣,就很容易寫出使讀者產生共鳴的句子。

就這樣,戴華拖著簡單的行李,落寞地踏上了人生最後一條路,未知又迷茫。

她在鏡頭前微笑著唱,最美不過夕陽紅。卻在轉身的一剎那,偷偷抹了眼淚,那離去的背影既辛酸又無奈。

好在哪?反轉。如果我用:她在鏡頭前唱了一句,最美夕陽紅,然後轉身就走了。就很平淡,一點情感都沒有。

所以怎麼寫呢?(被陳述對象)+鏡頭前+(修飾詞)+動作,反轉:(與之前情感發生了變化)離去(轉身+(時刻)+(動作修飾詞)+(動作))

深以為然,父母太懂我們的不易,怕麻煩我們。

起承轉合句,前面陳述了被陳述對象這做了什麼,而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懂我們不易,怕麻煩我們。

之後加入銜接詞,以及陳述對象和被陳述對象,寫出之間的邏輯關系。

起承轉合句,不一定是前面做了什麼,用原因起承轉合,而是靈活變化的。如果前面論述的是暖人事件,則可以提出例子中的核心主題詞,進行渲染寫出,在延申到其它方面。最後引出自己的觀點。

獨自咽下所有的苦,將沉甸甸的愛化為了成全。

起承轉合句,將離去的背影心酸又無奈透出的情感升華。

兩句起承轉合句,上一句解釋了父母這樣做的原因,下一句論述了父母為了這樣做,怎麼了。

如果換種表達方式:前面說完「那離去的背影既心酸又無奈」後,接著「來到養老院獨自生活。」

這確實能把故事情節說完,但讓讀者讀下來會怎麼樣,很平淡,讀者花時間來看你這樣乾巴巴的故事,還不如聽到有這么個故事,不如自己去搜來看看。所以,描述完一個故事,故事裡已經含有感情了,但這都還不夠,要幹嘛,升華,升華故事的情感,引發讀者的共鳴,用文字帶著讀者產生聯想,讓讀者覺得自己是在看電影,看到一個故事情節時,如何的表達自身的情感,是哭、是笑、還是嚴肅。而文字恰恰沒畫面讓讀者來得那麼快,所以我們就要解決這個問題。什麼問題?讀者再看文字時,潛意識的情感表達,但又不知如何表達,這就需要我們寫作者來幫讀者完成這樣的表達。這就是引發讀者共鳴的來源。

接下來就是通過對後面的故事逐步引出觀點。

去養老院或獨自生活,這是他們活了大半輩子,最後能為我們做的事。

這一句是即將寫被陳述對象換了一個環境的起承轉合。

如果換做,在養老院里,怎麼樣怎麼樣。顯然一下子就把故事一下子拉完了,這就會導致讀者缺乏讀下去的慾望。而作為寫作者,我們該怎麼辦呢?挖掘,一點一點挖掘事例中可以寫的點,而不是一下子就把整個事一下子把情感全部拖出來,呈現再讀者面前,而是什麼?一點一點的挖,並用修辭的語言去渲染它,讓讀者感覺還有很多沒寫完,還有很多情感沒表達完,直到表達得淋淋盡致,讓讀者感覺到滿意了,就可以停下來了,因為過多反而會讓讀者覺得你在有意表達,刻意表達,這就會引起讀者的反感。

但我們不知道,養老院看上去什麼都有,有電視、空調、洗衣機,但單單沒有最思念的兒女。

將新的環境有的和沒的形成對比,突出沒有的,也是被陳述對象最想要的,這樣形成對比更能突出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

換做:但我們不知道,養老院雖然設備齊全,卻沒有兒女的陪伴。

兩者一對比,前者給人的感覺是正在親身體驗一般,將所有的物,以及主人公的心中所想,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用文字有情感的表達了出來。而後者,則僅僅是停留在描述有這么些東西,有這么些人,冷冰冰的。

他們經常孤寂地坐在走廊,望著漂泊的白雲,一發呆就是大半天,有時還要眼睜睜看著身邊同齡人一個個離去。

描述畫面里主人公的生活,從而從側面襯托主人公此時的應時應景,所思所想。為什麼用此種方式呢?原因:一是有畫面感,留給讀者無限的想像。二是文章不是寫給一個人看的,是給很多讀者看的,讓不同的人看,對號入座,讓其產生讀者自身的情感,而不是寫作者一個人的獨角戲。三是將原情感還給主人公,主人公真實的情感才是最動人的,寫出來的語言才是最朴實的,也是最容易引發讀者共鳴的,天花亂墜的去描述故事,還不如真實情感的還原故事情感,認真的寫好每一個細節,將主人公的情感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換做:來到養老院的她,隻身一人,孤獨的生活著。

看似有情感,會讓人感覺孤獨,但這卻是有意而為之的東西,讓人看了,你不是再向我傳達一個怎樣的故事,而是刻意的再向我傳達某種情感,無非就是說完這些,你要向我表達主人公的孤獨嘛,然後接下來要讓我做些什麼嘛,這就很容易引發讀者的情緒。

而前者的表達則就很好解決了這個問題,什麼問題?刻意而為之的傳達。作為寫作者,我並非刻意向你傳達某種觀點,而是用輕淡朴實的語言向你展示我看到的故事,剩下的留給讀者自己想像,是可笑、感動、悲傷這都全在於讀者讀了以後的感受。這樣還有個好處,就是情感的傳達會更加深刻,更能升華主人公的情感。

父母變老,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終極命題,我們無法迴避。

論述完故事,引出觀點這一點非常重要,銜接的不好,就是斷層的,短片的,讓人感覺看完了一個世界,又來到了另一個世界,讓讀者不清楚你想要傳達的是什麼,這就造成很大的誤區,所以銜接如何做呢?

1.提取被陳述對象和陳述對象。2.提取通過例子所要傳遞的核心主題詞。3.論述被陳述對象與陳述對象之間的關系。

例如,本句中,被陳述對象(父母)+核心主題詞(變老)+陳述對象(我們)+陳述對象與被陳述對象透過核心主題詞折射出的是一個怎樣關系(終極命題)

換做:父母作為陪伴我們一生的對象,將一生最無私的愛都奉獻給了我們。

看似還可以,讀起來還不錯,但這就好了嗎?有那意思了嗎?並沒有。仔細來看。

首先拆解這一句:被陳述對象(父母)+核心主題詞(她們的愛)+陳述對象(我們)+關系(奉獻)

這與故事中父母變老,去孤兒院有關系嗎?的確有,但是重點嗎?不是,為什麼?因為我們傳遞的是我們這一生都在虧欠著父母,而不是傳遞父母把愛都給了我們,誰不知道父母的愛是無私的。而這一句難道就不行了嗎?不是,可以寫,但不是寫在這里,而是寫在故事裡,讓故事的情感飽滿起來。而作為故事與觀點銜接的句子,是要將故事的核心主題詞提取出來,論述被陳述者與陳述者之間的關系,從而引出觀點。

他們給予的愛,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總是笑著說沒事。

我們不知道,他們要的其實很簡單。

遲暮之年,能在碗中、熱湯內、夕陽下、相碰的茶盞里,人生最後的時光,靜默感受和子女相伴的人間煙火。

來自第二篇文章:

貴州凱里一名老人乘電梯時輪椅突然失控,失控的一剎那,兩名女子本能地沖了出去,硬生生用身體截停輪椅,救下老人。

而在陳述的過程中就是在不斷地渲染整個主體框架,讓乾巴巴的東西活靈活現起來,即所謂的畫面感,給人一種看電影的感覺。

輪椅失控->輪椅突然失控,給讀者一種驚悚的感覺。

失控的時候->失控的一剎那,給讀者一種緊迫感

兩名女子沖了出去->兩名女子本能地沖了出去,體現人性的光輝

用身體截停了輪椅—>硬生生用身體截停輪椅,形容場面的嚴酷性,使發生的事更具有畫面感。

網友評論到:「她飛奔的樣子像極了天使。」

為什麼要加入網友的評論呢?原因是對於這件事,大家的觀點是什麼,大家對此件事的贊美是什麼,這代表了大部分人的觀點,讓讀者看完大家的觀點,再來看自己的觀點,讀者則就會想的很深入。

是啊,我們活在世上,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起承轉合的句子,開始引出觀點。

但,有些人的出現,值得我們一生去銘記。

被陳述對象出現

因為,那些不經意的善良和溫暖,匯聚成一點一點的燭光。

修飾升華被陳述對象

讓你明白,即便生活太難,但總有人偷偷愛你。

得出核心主題詞,得出觀點。

10. 求《人生第一次》百度網盤高清資源在線觀看,秦博導演的

鏈接:

提取碼:1918
導演:秦博
主演:塗松岩、高亞麟、王耀慶、秦博、韓童生、郎月婷、辛柏青、王仁君、寇振海、張鈞甯、許文廣、阿雲嘎
類型: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首播:2020-01-15(中國大陸)
集數:12
單集片長:32分鍾
又名:TheFirstsinLife
洞察人間凡事,體味人生百態。央視網系列人文紀錄片《人生第一次》旨在通過蹲守拍攝,觀察不同人群在人生重要節點的「第一次」:第一次上學、第一次上班、第一次走進軍營,許多「第一次」串聯起我們人生的重要節點,「初來乍到,請多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