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本動畫片外國的 有一隻藍刺蝟叫索尼克 片名是
《刺蝟索尼克歷險記》。
劇情介紹:
內中美版動畫片與DiC Entertainment公司都有所聯絡,而日版大多是製造車間SonicTeam參加製造的。
1993年,正在Sonic the Hedgehog照舊正在MD陽台上還是一度新臉孔的時分,美國的SEGA分部決議與DiC文娛公司競爭,製造第一部索尼克的TV版動畫片,即 Adventure of Sonic the Hedgehog(以次職稱AoStH)。
DiC總共製造了65集共一季的動畫片,由Bohbot Entertainment刊行並最早正在ABC電視機台上映。隨即DiC既轉入下一部索尼克TV動畫片SaTAM的製造中去了。
(1)音速索尼克大電影免費看擴展閱讀:
人物介紹
1、索尼克(Sonic the hedgehog)
英語配音:加利爾·懷特Jaleel White
本動畫的主角,是只會奔跑的音速刺蝟,好朋友是塔爾斯,最愛吃辣味熱狗,敵人是機械王博士。
2、塔爾斯‧塔爾斯‧普勞爾(Tails Miles Prower)
英語配音:布拉德利·皮爾斯(Bradley Pierce)
黃色的雙尾小狐狸,他是索尼克的搭檔。
3、機械王博士(Dr.Robotnik)
英語配音:吉姆·康明斯(Jim Cummings)
索尼克的敵人,每次都被索尼克耍的團團轉,口頭禪是:「我恨那隻刺蝟!!!」
㈡ 音速小子索尼克動漫有幾部
目前共4部,分別是
1 刺蝟索尼克歷險記(大陸/小神龍俱樂部)
音速小子歷險記(台灣/Disney Channel)
2 索尼克外傳/索尼克(大陸/小神龍俱樂部)
3 Sonic Underground(SU,US/France)
中譯名:音速三兄妹(大中華地區/Disney Channel)
4 索尼克x
還有一個是 Sonic the Hedgehog:The Movie (OVA Anime, Japan)
中譯名:音速小子電影版
因為有些地方譯名不同,所以為保險起見,我把英文的、大陸的、台灣的譯名也打出來。
上土豆網可以看中文的索尼克X,至於第三部好像是沒中文字幕的。
㈢ 音速小子-索尼克有幾部拜託各位大神
索尼克系列到目前為止共有五部動畫,分別是: Adventures of Sonic the Hedgehog (AoStH, US) Sonic the Hedgehog (SatAM, US) Sonic Underground (US, France) Sonic the Hedgehog (Anime, Japan) Sonic X (Anime, Japan) 其中前三部有在中國大陸上映。
㈣ 音速小子索尼克的電影
音速小子X
觀看: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261591&iid=4459504
㈤ 索尼克有幾部動畫叫什麼名字有沒有中文
LZ您好:
有關索尼克的卡通一共5部,分別為:
1 dventures of Sonic the Hedgehog (AoStH, US) 中譯名:刺蝟索尼克歷險記(大陸/小神龍俱樂部) 音速小子歷險記(台灣/Disney Channel)
2 Sonic the Hedgehog (SatAM, US) 中譯名:索尼克外傳/索尼克(大陸/小神龍俱樂部)
3 Sonic Underground(SU,US/France)中譯名:音速三兄妹(大中華地區/Disney Channel)
4 Sonic the Hedgehog:The Movie (OVA Anime, Japan)中譯名:音速小子電影版
5Sonic X (Anime, Japan)中譯名:音速小子X(港台地區/TVB,YoYoTV)
最經典的就是第5部《Sonic X》了,有中文台灣配音版本。土豆可以收看。(搜索「索尼克X」)
㈥ 索尼克動漫
Adventures of Sonic the Hedgehog (AoStH, US)
中譯名:刺蝟索尼克歷險記(大陸/小神龍俱樂部)
音速小子歷險記(台灣/Disney Channel)
製作公司:DiC Entertainment(US);SEGA of America
上映時間:1993年9月至1994年12月(北美/ABC)
1996年/1997年(中國大陸/小神龍俱樂部)
1993年,在Sonic the Hedgehog依舊在MD平台上還是一個新面孔的時候,美國的SEGA分部決定與DiC娛樂公司合作,製作第一部索尼克的TV版動畫,即Adventure of Sonic the Hedgehog(以下簡稱AoStH)。DiC總共製作了65集共一季的動畫,由Bohbot Entertainment發行並最早在ABC電視台上映。隨後DiC既轉入下一部索尼克TV動畫SaTAM的製作中去了。
Sonic the Hedgehog (SatAM, US)
中譯名:索尼克外傳/索尼克(大陸/小神龍俱樂部)
製作公司:DiC Entertainment(US)
上映時間:1993年9月至1995年2月(北美/ABC)
在AoStH以其滑稽搞笑的劇情贏得很大贊譽時,DiC娛樂有限公司很快投入了下一部Sonic動畫的製作,即Sonic the Hedgehog(以下簡稱SatAM)。這部動畫的風格完全與AoStH分道揚鑣,顯得更加黑暗與超現實。該動畫在北美上映時是與AoStH同時的,不過AoStH在每天都會播放,而SatAM作為「星期六晨點動畫計劃」的一部分即在星期六早晨播放。動畫共分兩季26集,一直到1995年2月ABC全部播送完畢。中國大陸的小神龍俱樂部於1998(或更早)引進這部動畫。而根據編劇Ben Hurst的計劃,原來SatAM還將有第三季,然而由於TV動畫市場的競爭ABC不得不將SatAM涮出局,第三季也就此擱淺。但是其故事也作為後來Archie漫畫的基礎,並一直發展下去。
Sonic Underground(SU,US/France)
中譯名:音速三兄妹(大中華地區/Disney Channel)
上映時間:1998年3月至1999年11月(北美/UPN)
2000年或更晚(中國大陸/小神龍俱樂部)
Sonic Underground(以下簡稱:SU)是索尼克TV動畫的第三部作品,雖然說是第三部,但是這部動畫與前兩部之間並沒有什麼聯系,包括人物,故事背景等等的聯系都很少.原本SU共有65集,但是真正上映時只有40集。根據SatAM的編劇Ben Hurst(他同樣參與SU的製作)透露,其實真正製作出來的也只有40集。這部動畫包括了40多首原創的歌曲MV(在每集動畫里都有體現),作曲者是Mike Piccirillo。
Sonic the Hedgehog:The Movie (OVA Anime, Japan)
中譯名:音速小子電影版
製作公司:Studio Pierrot,SonicTeam
上映時間:日本 1996
北美與歐洲: 1999
一般稱這部日版電影為Sonic OVA。1996年由Studio Pierrot製作,SonicTeam協助影片的製作及提供版權。故事分為兩個小段落,有傳言說Sonic OVA本來會成為一個完整的動畫連續劇,然而隨後遭到擱淺。畫面繪風些許模仿《龍珠》,故事則是基於游戲Sonic CD。
Sonic X (Anime, Japan)
中譯名:音速小子X(港台地區/TVB,YoYoTV)
製作公司:Tokyo Movie Shinsha,SonicTeam/TMS Entertainment
上映時間:2003-08-23 —— 2006-05-06(北美/4Kids)
2004——2005年6月26日(台灣地區/YoYoTV)
2004——2006(香港地區/TVB)
2003年的時候Tokyo Movie Shinsha製作出了這部最長的索尼克動畫系列,一共分為兩季78集,由TMS Entertainment發行。這部動畫是唯一採用改變設計後的人物角色的索尼克系列動畫,同時也是出場人物最多的。故事的情節除第二季為原創外大多改編自相關的索尼克游戲劇情。同年美國的4Kids公司引進了這部動畫,然而4Kids並沒有使用英文版索尼克游戲的配音演員為這游戲配音,而是請了另外的配音演員;結果在2005年時,北美世嘉分部與4Kids達成協議,直接把游戲的配音演員也全部替換成SonicX動畫英文版的配音,從而導致原來的演員無法供職。此事件也引發了許多玩家與索尼克愛好者們的批評。
㈦ 誰知道那個「音速小子 索尼克」的動畫片
音速小子‧索尼克(英文:Sonic the Hedgehog 日文:ソニック・ザ・ヘッジホッグ Sonikku za hejjihoggu)它是一個著名的游戲和漫畫造型,也是一個款極受歡迎的電子游戲系列。索尼克作為世界上最具知名度的刺蝟,從一誕生就憑借其可愛的造型和不可比擬的速度風靡全球,讓無數的玩家成了他的忠實愛好者。以音速小子‧索尼克為主人公的電子游戲曾在多個平台發表,總累計銷量已經超過了3500萬套。索尼克是世嘉(SEGA)公司的招牌作品,其創作人為中 裕司,索尼克的成功幾乎讓這個造型成了該公司的形象代言。
歷史:
1991年,世嘉為了對抗當時的16位游戲巨頭任天堂,決定推出一款以競速為主的游戲。當時作為世嘉員工的中 裕司和幾位同事們開始了新游戲的策劃。最後在世嘉內部進行的投票中,刺蝟和犰狳這兩種動物獲得了爭奪主角的名額。經過再三權衡,中 裕司決定以刺蝟作為新游戲的主角,並為他起名為Sonic,即音速。當年電玩展上,中 裕司推出了這個游戲的體驗版。當時就有許多玩家迷上了這個游戲的模式。事實上,中 裕司在體驗版中的游戲方式非常簡單:玩家只要一直按著前進鍵就可以一路無阻地沖到終點,這種不過腦子的模式卻給玩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速度體驗,因而當年游戲展上,世嘉大獲成功。
1991年6月23日,世嘉MegaDrive主機上的Sonic the Hedgehog(刺蝟索尼克)游戲在北美正式發行。此作一上市就廣受好評,銷量大增。6月23日此後也被作為索尼克的生日。
緊接著1992年11月21日,世嘉推出了MD平台上的第二款索尼克游戲Sonic the Hedgehog 2。游戲新增了雙尾狐狸塔爾斯這個人物,也因此出現了雙人模式。
(Sonic the Hedgehog 2曾經有過泄漏版本,稱為Sonic the Hedgehog 2 Beta。中 裕司在最近的訪談中表示那其實是當時設計的游戲體驗版,在電玩展的時候不幸被竊走。這個泄漏版里有四個關卡,其餘還有大部分是未完成的。這個泄漏版當中一些場景被認為是索尼克游戲設計起源的線索,然而官方並未證實。)
其後在MD平台上又連續推出了許多索尼克游戲,另外還在8位平台及其他主機上陸續開發了游戲。其中1996在世嘉土星上發布的Sonic 3D被認為是最早的索尼克3D游戲(不過按照當時的技術也只能算得上2.5D)。另外還有許多並非競速類型的索尼克游戲也在各個平台上發布。
之後世嘉遭受了一些變故,迫使它退出了游戲機硬體市場而轉向軟體。此時中 裕司已經成為了世嘉下屬游戲團隊SonicTeam的領導者。1998年,在經過精心策劃後,SonicTeam發布了世嘉DC主機上的新游戲Sonic Adventure(索尼克大冒險)。游戲幾乎推翻了以前全部的人物設計,並首次以全3D方式進行。但是大部分經典元素還得以保留。
2001年索尼克十周年紀念時,SonicTeam推出了Sonic Adventure 2。這款被玩家稱為最受歡迎的索尼克游戲中加入了一些新鮮成分。同時也是整個索尼克系列中故事情節最豐富的游戲之一。
2003年世嘉首次跨平台推出了游戲Sonic Heroes(索尼克英雄),它幾乎囊括了Xbox,PS2,GameCube,PC在內的各大平台。此後還有GBA主機上的2D游戲。
2005年SonicTeam跨平台推出了首部並不以Sonic為主角的3D游戲Shadow the Hedgehog(暗影刺蝟),游戲引入了動作射擊成分。也遭到了批評,例如過分出現臟話,以及替換配音演員等。
2006年是索尼克十五周年紀念,世嘉將在新平台PS3以及Wii上推出許多新的索尼克游戲。其中PS3上的游戲就命名為Sonic the Hedgehog,表示將要回歸游戲的本原,同時還有更多新的游戲元素加入。
人物誌:
索尼克年齡約15歲,喜歡聽音樂,賓士速度超過一馬赫以上(至今仍是未知數……)。身體可捲成圓形,並利用背上的刺,以滾動方式攻擊敵人。個性桀驁不馴,不諂媚他人,對於聲音方面很敏感。不會游泳,不過不會覺得那是可怕的(才怪……怕水怕的要命……)。最喜歡的食物據說是熱狗。索尼克的出生地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地方。事實上,在歐美印發的大部分游戲手冊以及動畫卡通中,索尼克的家鄉被認為是Mobius星球。在游戲版本中,索尼克出生在聖誕島,對於他的過去及其家庭之類的基本上無從考證。但是有一點,他的超音速技能以及那些不太好的脾氣是從來就有的。
故事是從索尼克來到南方小島開始,很不幸他遇上了一位「妄圖統治世界」的羅伯尼克博士(索尼克後來戲稱他為「蛋頭博士」)。當然這個小刺蝟就開始了他拯救世界的行動。
在隨後的冒險中,索尼克遇上了許多朋友。其中包括雙尾狐狸塔爾斯,針鼴納克魯斯,還有亦敵亦友的刺蝟「暗影」以及其他一大堆的角色——後來被統稱為索尼克家族。
索尼克在冒險中發現了一件及其重要的事情。這就是索尼克世界的本原——被稱為「混沌寶石」的七顆具有神奇力量的翡翠。混沌寶石可以使擁有者具備足以摧毀世界的力量,蛋頭博士想要盡全力得到它們,於是就和索尼克展開了寶石的爭奪戰。索尼克在擁有七顆寶石之後可以變身成為「超級索尼克」,這也是他對抗敵人的最強秘籍。
索尼克的羅曼史:索尼克的女友是一隻名為艾米的刺蝟,不過索尼克對這位死纏著他不放的小情人總是處於極度恐懼狀態……但在電視動畫中,索尼克的仰慕者是一位自稱為Sally Acorn公主的松鼠。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無法被證實的傳聞(索:做名人要沒有緋聞真難……)
(漫畫與其他版本中劇情不同將在其他詞條中說明)
游戲:
索尼克系列的游戲方式可以說是游戲史上的一大創舉,這也就是索尼克系列熱賣的原因之一。最初在MD平台上推出的2D橫版動作游戲「刺蝟索尼克」。其基本上模擬馬里奧的游戲方式,但是玩家需要不斷地收集一種游戲元素稱為「光圈」——相當於馬里奧中的蘑菇,作為人物的「保護膜」。如果失去光圈就等於「一觸即死」,同時光圈的數量也作為游戲結束後的加分因素之一。
游戲的目的是要玩家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到達目的地,索尼克可以通過不停加速來快速完成關卡。最後可能需要對抗BOSS。游戲中有許多輔助道具(例如無敵,加速鞋等)還有許多以被稱為經典的游戲元素——過山車回轉,加速道等等。除此之外還有特殊關卡,目的一般是為了收集「混沌寶石」。
從MD的「索尼克2」開始,游戲就引入了雙人模式。在雙人模式中,一般是以分屏游戲的辦法區分玩家的游戲視野。雙人游戲內容包括競速,尋寶,分數戰等等。
3D平台後的索尼克游戲在游戲模式上大同小異,但是操作全然不同。在2003年推出的Sonic Heroes中首次引入了團隊合作。游戲允許玩家通過切換同一隊伍中不同人物來通過特殊障礙以完成關卡。
http://so.youku.com/search_playlist/q_%E9%9F%B3%E9%80%9F%E5%B0%8F%E5%AD%90
這裡面應該有全集,絕對沒有病毒
㈧ 電影《刺蝟索尼克》收割好評「音速圈粉」,索尼克討喜在哪裡
桃黃色的皮膚覆蓋著他的手臂、嘴巴和胸腹並有著翠綠色的眼睛,被藍色的刺覆蓋著他的大部分身體,《刺蝟索尼克》自上映以來,不僅引爆老粉回憶殺,更吸引了無數新粉,引發了一輪“吸刺蝟”熱潮。隨著影片熱映,索尼克人偶接連現身影城和觀眾互動,現場秒變“孩子王”,收獲無數小朋友的擁抱和喜愛,小觀眾們也跟著電影中索尼克酷炫又新奇的冒險一起樂開懷。
大陸地區習慣直呼索尼克為“索尼克”或“超音鼠”,但是因為“索尼克”本身就是刺蝟而非老鼠,所以“超音鼠”被淘汰,使用“索尼克”為主。"索尼克"為從日文–ソニック直接翻譯而來,也可能是把Sonic的氣音也一起翻進去。而香港習慣叫“超音鼠”, 或直接叫“SONIC”。
㈨ 《刺蝟索尼克》---一部適合全家人一起看的電影
1991年,日本世嘉公司推出新的吉祥物---索尼克。在當年的電玩展上,該公司推出了游戲的體驗版,帶給玩家前所未有的速度體驗,由此大獲成功。索尼克憑借其可愛的造型和閃電般的速度風靡全球,成為世界上最知名的刺蝟。
2020年索尼克挑戰大熒幕,在全球影業受疫情影響遭受重創時異軍突起,超越去年同類型電影《大偵探皮卡丘》,成為票房黑馬。
擁有音速奔跑能力的刺蝟索尼克因為同族人對其超能力的覬覦而來到了地球。樂觀的索尼克在地球上快樂的生活著,卻不敢出現在人類面前,他沒有朋友,倍感孤單。因為在棒球場上一次意外的發泄,索尼克暴露了行蹤,而遭到尼克博士(金.凱瑞 飾)的追捕。在逃亡的路上他和湯姆(詹姆斯.麥斯登 飾)成了好朋友,並聯手打敗了尼克博士,保護了地球。作為一部爆米花電影,非常適合全家一起觀看。
這種類型的電影一般故事老套單薄,一開始就可以猜到結果。但是每年推出照樣受到喜愛,這和卡通人物本身的魅力是息息相關的。作為一隻已經三十歲的刺蝟,他擁有無數的擁躉者,情懷一直是電影的一種營銷方式,而且屢試不爽。
「友情」貫穿全劇,從索尼克的心願單上希望交到一個真心的朋友,到最後和湯姆成了真正的好朋友,故事還算講的完整。公路追逐以及小酒館的戲,利用輕快幽默的手法,牢牢抓住了觀眾的眼球。對未來科技的運用也非常的出彩,使人眼花繚亂。密密麻麻的偵察機,如俄羅斯套娃式的裝甲車,一套接著一套,令觀眾應接不暇的同時捧腹大笑。
我覺得「接納」也是本劇想要表達的一個點。成人世界復雜多疑,他們對新生事物的排斥是一種本能的反應。所以,在地球上,索尼克一直與人類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他怕人類不接受他,討厭他,為此他倍受孤單。在影片中,姐姐的女兒為索尼克送上了溫情一刻,打消了他的擔憂。她發現索尼克的鞋子破破爛爛時,找來了自己的新鞋子給索尼克穿,那刻索尼克是非常感動的,也放下了所有的戒備。我想也是在那一刻,索尼克真正的愛上了地球,真正的將地球作為了自己的第二故鄉。最後姐姐被捆綁在椅子上,而小女兒在房間里學習索尼克快速的奔跑,強烈的對比,也是強烈的諷刺。
尼克博士是本劇的反派,這個角色的人設通常平庸,沒有記憶點。但看的出金.凱利為其所付出的努力。他誇張、神經質的表演使人耳目一新,也為電影提供了無數的笑料。
最後,索尼克和湯姆齊心協力將尼克博士送去了蘑菇星球。而尼克博士生生不息,必將克服種種困難返回地球,這個有著誇張大鬍子的光頭博士,顯得那麼可愛好笑。隨著塔爾斯的出現,相信《刺蝟索尼克》2已經離大家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