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廈門大學拍攝的電視劇(或電影)有哪些
在廈門大學拍攝的電視劇(電影)有:
2009年湖南衛視自製偶像劇《一起來看流星雨》
2010年張紀中導演的《空姐日記》
2011年湖南衛視自製偶像劇《絲絲心動》
廈門大學依山傍海,校園附近有南普陀寺景區、海濱沙灘、胡里山炮台,校園內有芙蓉湖、情人谷水庫、廈大操場、人類博物館、魯迅紀念館等。建築風格各異,西洋與傳統建築的融合,具有很高的參觀價值。校園中綠樹成蔭,綠樹紅花各自綻放,爭奇斗艷。濱海風光,秀色可餐,建築散落雲霧之中。紅花綠影,彷彿珍珠翡翠,鑲嵌於鷺島之西。廈門大學被譽為——中國最美的校園之一。不少影視作品都會來廈門大學取景拍攝。
2. 請問廈門大學的戲劇影視文學的課程是學些什麼呢是適合性格內向的還是性格外向的
主要課程:戲劇、戲曲劇本寫作、影視寫作、戲劇概論、藝術概論、戲劇作品鑒賞與批評、影視作品賞析、中外戲劇史、中外文學史、中外電影史、表演導演藝術基礎 、視聽語言、舞台美術基礎、音樂欣賞、美術欣賞等
性格外向還是內向並不影響你選擇這個專業
3. 代迅為什麼去廈大
2021年6月7日—6月11日,由文學院李新東副院長、黃曉潔老師、陳芳蘋老師帶隊,19級學術班赴廈門大學參加研學活動。本次研學共有七場學術講座。
6月7日下午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燁老師以「現代文學研究的幾個能力培養」為題,開展了第一場講座。王燁教授著重強調了當代研究生的語言功底,希望同學們加強語言表達能力。他從文獻研究、文學「審美」研究、論文寫作三個方面展開,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現代文學研究的幾個重要抓手。
6月8日上午及6月10日下午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代迅教授做了題為「世界藝術的交匯與比較美學的產生」及「中國山水畫與西方風景畫的比較研究」的二場學術講座。代迅教授介紹了人類早期審美活動的一些特點,並在繪畫、文學等藝術領域對中西方藝術進行比較,從地理、歷史、經濟、文化等不同維度闡述了中西方藝術的區別和聯系。
8日下午台灣籍教授夏光武老師以「從9·11襲擊事件到狂野的舞蹈——艾莉絲·沃克的詩歌研究」為題,為同學詳細介紹了艾莉絲·沃克的詩歌。夏老師從沃克詩歌創作的分野、沃克早期詩歌的生態描述屬於自然書寫、可持續生存的三大因素、沃克詩歌的三大轉向等多方面展開闡述。夏老師語言生動幽默,極大地調動了同學們的熱情。
6月9日下午,廈門大學中文系胡旭教授以「乾嘉學派的前世今生」為題為同學們開展講座。胡旭教授從漢學與宋學的區別、吳派與皖派的差異以及文字研究的微觀角度,對代表人物、生活背景等進行剖析,講解深入淺出,讓同學們受益匪淺。
6月10日下午,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生導師李曉紅教授以「方言與電影—廈語片、閩南語電影與方言電影」為題為同學們介紹「廈語片」的電影。李曉紅教授從「廈語片」的由來與傳播以及方言對電影藝術的影響等方面進行闡述,並介紹了廈門大學與電影藝術的不解之緣。
6月11日上午,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生導師李無未教授開展了題為「東亞古典文獻呈現模式」的講座。李無未教授以東亞古典文獻呈現模式為主題,詳細介紹了東亞古典文獻呈現出的輻射、兼容、新疇、演化四種模式。並從東亞古典文獻演化模式研究的「宏觀史」、「中觀史」、「微觀史」這三個尺度進行論述。李無未教授告誡同學們要多讀書,盡可能的多學幾種語言,才能進入到具體的思考模式。
通過游學,同學們開闊了學術視野,提升了學術研究能力,在學習中獲取學術滋養,在交流中收獲兩校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