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大劇院廳電影院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大劇院廳電影院

發布時間: 2022-12-08 10:50:12

⑴ 深圳大劇院有沒有電影院

深圳市大劇院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電話: 25890526
地址: 深南東路5018號北座3樓 查看郵編
主營: 劇院 歌劇院 ,休閑娛樂場所
沒有電影院

⑵ 劇場和劇院有沒有區別

劇場和劇院沒有區別。

劇場可以指劇場建築,為表演場所的劇場,有時又稱劇院,意指特定的、由永久性的建築體構成的表演場所,亦可作為表演場所的總稱。劇院通常指室內的表演場所,而劇場則同時適用於戶外廣場及室內建築。劇場也可指電視台播放電視劇的欄目,譬如鑽石獨播劇場等。

劇場一般由3個部分構成:

1、進行表演的地方——舞台或其他形式的表演空間;

2、觀看演出的地方——觀眾席;

3、其他附屬演出空間——演出人員休息、換裝的地方。劇場型制的演變,除了受物質、技術條件的制約和建築思想的影響外,主要由這 3個部分的功能 、規模及其相互關系的變化來決定。

(2)大劇院廳電影院擴展閱讀:

核心設備

一、舞台

1、吊桿系統:配重平衡系統、手動桿操作區;卷揚機馬達、電動桿操作區、頂棚區

2、布幕系統:大幕、沿幕、翼幕、天幕、背景幕、中隔幕

3、燈光設備:燈具、燈桿、側燈架、地排、燈橋、迴路

4、特殊機具:旋轉舞台及升降舞台

5、消防設備:滅火、截火、排煙、緊急照明

6、舞台監聽喇叭

⑶ 承德市最好的電影院是哪一家有imax廳嗎

大地數字影院-承德隆基泰和、承德火星湖影城 、冰瞳影院俱樂部、承德縣電影院

,加上你知道的承德一共六家影院。

(1)大地數字影院-承德隆基泰和:1號廳座位數167個(3d) 2號廳座位數146個(3d)

5號廳座位數146個(3d)

杜比3D使用標準的白色屏幕,下降問題,該技術能讓坐在影廳任何一個座位上的觀眾都得到出 色的3D體驗

(2)承德火星湖影城:3號廳座位數79個(3d) 1號廳座位數192個(3d)

英國HARKVESS銀幕,同時配備有美國被動式雙光路3D放映特效設備(眼鏡輕便、畫面清 晰、立體效果強勁、彌補主動式3D設備眩暈沉重、亮度低的缺陷困繞)

(3)群眾和大劇院:群眾始建於1952年,歷經半個世紀,於2001年1月經市政府同意拆遷改造,在原地重建,現位於文化大廈北座地一下一層(無3d影廳介紹)

大劇院先進的數碼杜比伺服器及杜比3D技術使影片放映質量絕佳

(4)冰瞳影院俱樂部、承德縣電影院:只找到地址,無其他介紹,可能倒閉了

(5)其他:我所在的城市萬達影城有3dIMAX影廳,大約300多個座位(有圖為證)

綜合上面的介紹:承德火星湖影城最好,但不是3dimax。這只是一個建議,還由你去實地查看。

參考網站——時光網

⑷ 世界上最大的劇院是…

世界最大的劇院是悉尼歌劇院

地理位置:澳大利亞悉尼市貝尼朗岬角
歌劇院規模:悉尼歌劇院整個建築佔地1.84公頃,長183米,寬118米,高67米,相當於20層樓的高度。
設計師:約恩·伍重

悉尼歌劇院的外觀及結構
悉尼歌劇院的外觀為三組巨大的殼片,聳立在一南北長186米、東西最寬處為97米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座上。第一組殼片在地段西側,四對殼片成串排列,三對朝北,一對朝南,內部是大音樂廳。第二組在地段東側,與第一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規模略小,內部是歌劇廳。第三組在它們的西南方,規模最小,由兩對殼片組成,裡面是餐廳。其他房間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內。整個建築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寬97米的大台階。車輛入口和停車場設在大台階下面。

歌劇院整個分為三個部分:歌劇廳、音樂廳和貝尼朗餐廳。歌劇廳、音樂廳及休息廳並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崗岩石基座上,各由4塊巍峨的大殼頂組成。這些「貝殼」依次排列,前三個一個蓋著一個,面向海灣依抱,最後一個則背向海灣侍立,看上去很象是兩組打開蓋倒放著的蚌。高低不一的尖頂殼,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鋪蓋,在陽光照映下,遠遠望去,既象豎立著的貝殼,又象兩艘巨型白色帆船,飄揚在蔚藍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頂劇院」之稱。那貝殼形尖屋頂,是由2194塊每塊重15.3噸的彎曲形混凝土預製件,用鋼纜拉緊拼成的,外表覆蓋著105萬塊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磚。

據設計者晚年時說,他當年的創意其實是來源於橙子。正是那些剝去了一半皮的橙子啟發了他。而這一創意來源也由此刻成小型的模型放在悉尼歌劇院前,供遊人們觀賞這一平凡事物引起的偉大構想。

歌劇廳、音樂廳和貝尼朗餐廳

歌劇廳較音樂廳為小,擁有1547個座位,主要用於歌劇、芭蕾舞和舞蹈表演;內部陳設新穎、華麗、考究,為了避免在演出時牆壁反光,牆壁一律用暗光的夾板鑲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產的黃楊木和樺木製成;彈簧椅蒙上紅色光滑的皮套。採用這樣的裝置,演出時可以有圓潤的音響效果。舞檯面積440平方米,有轉台和升降台。舞台配有兩幅法國織造的毛料華麗幕布。一幅圖案用紅、黃、粉紅3色構成,猶如道道霞光普照大地,叫「日幕」;另一幅用深藍色、綠色、棕色組成,好像一彎新月隱掛雲端,稱「月幕」。舞台燈光有200迴路,由計算機控制。還裝有閉路電視,使舞台監督對台上、台下情況一目瞭然。

音樂廳是悉尼歌劇院最大的廳堂,共可容納2679名觀眾,通常用於舉辦交響樂、室內樂、歌劇、舞蹈、合唱、流行樂、爵士樂等多種表演。此音樂廳最特別之處,就是位於音樂廳正前方,由澳洲藝術家Ronald Sharp所設計建造的大管風琴(Grand Organ),號稱是全世界最大的機械木連桿風琴(Mechanical tracker action organ),由10,500個風管組成,此外,整個音樂廳建材使用均為澳洲木材,忠實呈現澳洲自有的風格。

殼體開口處旁邊另立的兩塊傾斜的小殼頂,形成一個大型的公共餐廳,名為貝尼朗餐廳,每天晚上接納6000人以上。其它各種活動場所設在底層基座之上。劇院有話劇廳、電影廳、大型陳列廳和接待廳、5個排列廳、65個化妝室、圖書館、展覽館、演員食堂、咖啡館、酒吧間等大小廳室900多間。

悉尼歌劇院佚事

設計建造之曲折

悉尼歌劇院是從50年代開始構思興建,1955年起公開搜集世界各地的設計作品,至1956年共有32個國家233個作品參選,後來丹麥建築師Jorn Utzon的設計屏雀中選,共耗時16年、斥資1200萬澳幣完成建造,為了籌措經費,除了募集基金外,澳洲政府還曾於1959年發行悉尼歌劇院彩券。

在建造過程中,因為改組後的澳洲新政府與Jorn Utzon失和,使得這位建築師憤而於1966年離開澳洲,從此再未踏上澳洲土地,連自己的經典之作都無法親眼目睹。之後的工作由澳洲建築師群合力完成,包括Peter Hall、Lionel Todd與David Littlemore等三位,悉尼歌劇院最後在公元1973年10月20日正式開幕。

首場演出

悉尼歌劇院另一項傳奇是他的第一場演出。當然,正式的首演貴客盈門,開幕式(1973年10月)更邀請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親臨現場,但也有人認為悉尼歌劇院的第一場演出是1960年由PAUL ROBESON為工作者獻唱的那次。這位黑人歌手當時爬上了還在興建中的鷹架引吭高歌。巧的是,他的生日與丹麥建築師Jorn Utzon竟然是同一天。

一切都太巧了。但關於悉尼歌劇院的種種幕後故事還不只這些。由於興建過程中的風風雨雨實在太肥皂了,有克服不了的技術難關、有拂袖而去的建築師,還有差點讓政府破產的超高工程費以及一隻在首演綵排時跑來插花的臨時演員─負子鼠(Posum),後來有人將這些寫成了一出歌劇,名字是:世界第八奇景(Eighth Wonder)。

⑸ 綿陽最好的電影院是哪一個啊在什麼地方啊

綿陽電影院的大廳,基本上就是綿陽最好的一個廳了,音效和屏幕都還不錯,其他地方都不怎麼樣!綿州的大劇院的豪華廳音響還可以,但是屏不夠大,所以最好看大片還是去綿陽電影院的大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