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
《智取威虎山》應該是一部主旋律電影。本劇改編自曲波在現實基礎上大膽想像的小說《林海雪原》,曾被改編為樣板戲。下面是關於智取威虎山觀後感的內容,歡迎閱讀!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 (一)
觀看了電影《智取威虎山》,我原本以為電影《智取威虎山》是以前的黑白片,沒想到電影的音效、打鬥場面很大,很有氣勢, 當我看到少劍波受命、楊子榮智識小爐匠之後,我開始被這部電影吸引,接下來的一個個戰斗故事更是讓人無法自拔,我沉浸在小分隊戰斗組的每一場戰斗中,品味著每個人的個性,佩服他們的勇氣,佩服他們的智慧,更佩服他們每一個人的忠誠。
印象最深刻的是五虎將的出現,英勇俊俏的少劍波、有膽有謀的楊子榮、驍勇威猛的劉勛蒼、粗俗詼諧的欒超家、堅韌忠誠的孫達得,這五個人物雖然各有各的特點,但他們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忠誠,忠於黨,忠於人民,他們一切行動都服從命令和組織的安排,考慮問題從大局出發,少劍波在自己的親人被殺害後強忍住內心的悲痛,將其化為憤怒,始終服從黨的安排;楊子榮隻身一人進入匪窩,獻禮座山雕時,想的是如何通知首長,如何不被發現;攀爬能手欒超家跨越澗谷時,想的最多的仍是怕自己的失誤會造成剿匪的失敗。他們每個人都讓自己的特長成為戰斗中最有力的武器,他們的所思所想體現的都是一種軍人的奉獻精神。這裡面還有甜美熱情的白茹,為民犧牲的高波,機智聰穎的董中松,他們個個都是英雄。
對這些英雄來說,死不可怕,而鮮血更是為這一片他們深愛著的土地和他們可親可愛的鄉親們而流。林海雪原見證了一個個赤子之心,他們的脈搏將永遠在這片鬱郁蔥蔥的林子里跳動。無論是穿山風的狂卷,還是密集的槍彈雨林,都無將他們擊倒。只因為他們心中有共同的信念,是解放人民的信念支持著他們在狂風暴雪中一次次站起來,直到最後的勝利。他們不為層層艱難險阻,執著地追求著人生的目標,即使是到了絕境,也甘願拚死一搏。
或許他們認為,面對自己的人生,唯有拼過,才了無遺憾。始終堅持為著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而前進。雖然他們最終可能遭遇了失敗,都只在這茫茫大千世界中留下一副白骨或幾行輕輕的痕跡,但在任何人眼裡,他們在精神上永遠是無法擊倒的。恥笑他們對生命無謂浪費的人,必定是懦弱的,因為他們不會明白傾盡自己一生去追求理想信念的感覺,更因為他們沒有這種氣魄,沒有這種理想信念。一個沒有理想信念的人,會對自己前面要走的路感到茫然,終究會成為迷路的人。
總而言之,《智取威虎山》講述的不僅是解放戰爭初期的剿匪斗爭,更表現出了革命先烈們的一種智慧、一股勇氣和一份人性美。與我看過的其他商業電影相比,這部影片雖沒有華麗的辭藻堆砌,但是更像是一股思想的暖流,緩緩流進我的心間,不帶雜質和塵埃,就像林海雪原中的皚皚白雪那樣純潔,我相信會被珍存在我心中一個溫暖而特殊的角落,永遠讓我記得,在火紅的歲月里,有那麼一群可愛單純、執著勇敢的戰士為了心中的信念而不懈奮斗。永遠不忘是共產黨,還有為之獻身的革命先烈給予了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我們要帶著理想信念繼續奮斗下去。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 (二)
《智取威虎山》過去看過京劇,很多經典台詞今天還記憶猶新呢。
看到網上說被拍成了電影,說實話,沒想看,不想看重復拍的東西,總會有比較,也未見得比以前拍得好。有點教條哈。
一早上微信消息提醒,看到朋友來消息說,看了電影《智取威虎山》說:"一個字,好看。"我心說了,這是一個字嗎?
接著我就開始在網上找,累得我不行了,也沒有找到,忙得我沒回復朋友的話,到了晚上我還是不死心,於是去海外中文網的'影視人生論壇找,好心網友給了鏈接算是看上了。
其實早自己找的時候就找到了,但開頭怎麼是紐約啥啥的,我一看這不對,被人掉包了。所以沒有看,這個鏈接我耐心看了幾分鍾結果這就是《智取威虎山》。果然不同凡響。 是說一小子從紐約回來開始的。
剛剛聽說這個電影的時候,看到好多影評,褒貶不一吧。但多數都說它脫離了原作,脫離了原來的版本,人們看過老版的,看過《林海雪原》書的,肯定不買賬。
其實當今社會,已經沒人再去考慮跟以前有什麼區別,是不是遵循原著之類的了,有個故事就可以編電影,拍電視連續劇了。只要拍得新潮,只要有人看,然後就能有票房。
別說,我不管原著啥樣,也不再想過去的楊子榮,就看這部電影,本著這樣的思想,我是越看越覺得好看,一陣陣的還挺緊張的呢。像那個真老虎撲過來的時候,像那些大石頭砸下來的時候,像那一顆子彈嗖地飛過來,然後咔嚓咔嚓響著,再呼呼地叫著,然後特誇張地炸了。3D效果我在iPad上都看出來了。
尤其是最後,把座山雕和楊子榮弄到飛機上一頓折騰,簡直跟007好有一比,特驚險,看著真是緊張。
回想電影的場景,如果跟過去的相比,如果跟林海雪原相比,那就別看了,但如果說有一部片子,新的,就叫《智取威虎山》,說實話,挺好看的,如果讓我也說一個字,那就是:值得一看!
這部電影,還可以說一個字:太酷了!
演員演的也不錯,楊子榮,看他演過不少電影,電視劇的呢,不過沒演過這樣的角色,這部電影他也挺成功的,一個字:演的不錯!
人生就是給自己找樂,看劇也好,逛街也好,做飯也好,工作也罷,都是要在快樂中享受,別看也別想那些實質的東西,除非你專門去琢磨那些。否則就看熱鬧,享受人家表演的過程,也只有這樣,咱人生才能說是一個字:快樂多於煩惱。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 (三)
看完《智取威虎山》,我便感覺到一個詞的含義,那便是"集體"。電影一開始就把我帶到了一個冰天雪地的東北大平原,這里有一支東北人民解放軍小分隊,在團參謀長少劍波(203首長)的率領下,深入林海雪原執行剿匪任務。這股匪徒是原國民的敗兵,流竄到我軍後方。偵察英雄楊子榮提出一個大膽的設想:打進威虎山內部,探得敵情,配合小分隊里應外合全殲座山雕匪幫。一場鬥智斗勇的故事就這樣展開了。
電影中的戰士們吃苦耐勞,在雪原中縱橫,與敵人做艱苦的斗爭,在斗爭中,戰士們高度發揮了軍人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戰勝了常人所難以忍受的艱苦,克服了想像不到的困難,在冰天雪地里,偵察奔襲,鬥智鬥力。情節一環扣一環,精彩紛呈,我沉浸在這群英雄的故事裡,跟著他們一道跨谷跳澗,滑雪飛山。跟楊子榮一起打虎上山,跟少劍波一道指揮戰斗……我被這些英雄的故事深深地打動著。
電影里的每一個人物都那麼活靈活現,個性十足。如年輕有為的軍事將領少劍波,他的沉著冷靜、不驕不燥、英勇善戰、足智多謀都令我欽佩。在我印象里最深還是楊子榮,從我讀過《林海雪原》的原著起,他就一直是我崇拜的英雄人物。為了徹底消滅最後也是最頑固的威虎山上的頑匪,少劍波和楊子榮數夜未眠,共同上演了一出機智壯烈的"智取威虎山"……
在如今的社會,這樣的精神似乎也消失殆盡,每個人都在極力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去考慮集體的利益。也許有人會說,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土匪了,團結起來也沒多大用去。是的,土匪是沒有了,可是敵人依然存在,同時,我們還有民族復興要去實現,更何況如今國際競爭這么激烈,不團結怎麼才能立足於世界,怎麼樣才能在世界大潮中不被淹沒。
《林海雪原》中,講述的不僅是解放戰爭初期的剿匪斗爭,它所表現出的更是一種智慧,一股勇氣,一種精神。它永遠也不會退出歷史舞台,它會永遠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因為它不僅僅是那個時代的驕傲,更是我們現在的標榜。
理想,是人生的燈塔,更是人生的彼岸。有了理想這盞明燈的指引,我們才不會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前進的方向。我體會到作為青年,一定要有自己的奮斗目標,並具備堅強的意志力、勇於拼搏的氣魄,決不放棄的信念。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 (四)
今天,我和爸爸去看了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
《智取威虎山》講述了1947年冬,我東北民主聯軍203小隊准備攻打土匪盤踞的威虎山,偵查員楊子榮化身土匪"胡彪"潛入威虎山,最後里應外合打下威虎山的故事。
楊子榮不僅偵查經驗豐富,而且非常勇敢,明知卧底威虎山危險重重,卻義無反顧,當仁不讓。
影片最驚險又讓人拍案叫絕的是"打虎上山"這場戲,3D製作的影片動作逼真,老虎的兇猛、猙獰讓我不寒而慄,更讓我的心揪了起來。楊子榮臨危不亂,機智勇敢,多次險些葬身虎口,最後絕地反擊,猛虎終於被他擊斃。
威虎山地勢險要,鷹嘴崖更是飛鳥難渡,可是這一切並沒有阻擋到楊子榮和203小分隊,經過殊死的較量,攻取了威虎山。
爸爸告訴我,楊子榮歷史上確有其人,是一位戰功卓著的戰斗英雄,可惜在打下威虎山不久後的一次戰斗中,被土匪的黑槍打中,壯烈犧牲,年僅30歲。
我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由無數個"楊子榮"用生命與鮮血換來的,我們要倍加珍惜,更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掌握一身本領,當國家民族需要我挺身而出的時候,我會義無反顧,更有一種打虎上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壯志豪情!
在這個寒假中,我觀看了一部動畫片《智取威虎山》,這可與京劇《智取威虎山》風格不一樣。
這部電影截選了小說《林—海雪原》中國共產黨—產—黨為了不讓威虎山上的匪軍再殘害無辜就派揚子榮同志用機智和勇敢剿匪的精彩篇章。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剿匪故事中還加進了幽默元素。
我最喜歡的角色是揚子榮。他遇事不慌張,帶幽默感,還非常勇敢,用聰明才智把匪軍打敗。我最喜歡楊子榮叫小松鼠把情報送回去的那段,那段講了楊子榮把情報放在陀螺里,山爺為了知道楊子榮的底細,叫黑沙(一隻大鷹)偷來給他看,座山雕看了很久也沒有看出什麼名堂。()然後也只能無奈地讓黑沙將陀螺放回去。大年夜是座山雕的六十大壽,土匪們要為這個土匪頭子開慶典祝壽,楊子榮決定通知我們的部隊在這天發起對這幫土匪的殲滅戰。於是楊子榮讓小松鼠把裝有情報的陀螺交給其他偵察員,他把陀螺系在了小松鼠的背上,讓它偷偷出去,途中被黑沙發現了,小松鼠以自己的智慧戰勝了大鷹黑沙,最後安全地把情報送給了後方的偵察員。我從這里看出小松鼠很機靈、聰明,而且我還發現楊子榮不僅偵察水平高,而且智勇雙全,情報就隱藏在陀螺的表面,座山雕和他的助手硬是沒有察覺到。揚子榮同志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生活中也是這樣,不要一遇到一些重要的事情就慌慌張張的,一定要鎮靜,不然就要吃大虧啦,這樣多不劃算呀——流了一把冷汗,沒把事情辦成,自己還吃了大虧,甚至還會害了別人。
我最討厭的角色是那些專門殘害無辜的土匪。他們還是一幫糊塗蛋,身邊明明暗藏著一個共產黨員,都沒有發覺,甚至還有些信任他,真是不動腦子,稀里糊塗!大家得站在正義的一方,因為邪—惡永遠也戰勝不了正義的!
我非常想感謝那些用鮮血給我們換來幸福生活的共產黨員們,如果沒有他們那聰明、機智和勇敢也許就沒有我們幸福美好的生活了,或者已經沒有我們了。
❷ 智取威虎山影評
《智取威虎山》是徐克導演執導的一部紅色電影,它改編自曲波的小說《林海雪原》,講述了解放軍一支小隊與在東北山林中盤踞多年的土匪展開智謀較量的故事。智取威虎山3D這是該劇的第五次改編。該劇的情節充分展示了解放軍士兵在危險中不畏懼、機智勇敢的特點,生動地展現了解放戰爭時期士兵為人民付出的熱血。
楊子榮改扮土匪,化名「胡彪」,進入威虎山。他多次戰勝兇猛狡猾的座山雕的盤問和考驗,贏得了座山雕等人的信任,被封為「威虎山老九」。楊子榮既有中國古代俠客的忠誠和勇氣,也有人民子弟兵的熱血忠誠。強烈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使這個角色具有獨特的魅力。這個節目帶你接近真正的英雄。
《智取威虎山》以回憶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過去難忘的歲月和歷史。它塑造了深入虎穴、聰明才智的孤獨英雄楊子榮的形象。根據今天的說法,楊子榮是一個成功進入敵人的卧底。然而,今天的卧底大多是為了吸毒,而楊子榮則是為了壓制土匪。
❸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800到1000字。 謝謝
《智取威虎山》 智取紅色經典
我敢說,沒有幾個人能象我爸爸那樣「會做家教」!這不,為了讓我一睹網上瘋傳的3D大片《智取威虎山》,他還把看電影與學校布置的寒假德育教育作業聯系在一起,非要我看完後寫個觀後感,真沒辦法
從1956年的長篇小說《林海雪原》,到樣板戲《智取威虎山》,再到2014年歲末的3D諜戰動作大片,楊子榮的藝術形象整整跨越了半個多世紀,至今仍引人注目和遐想。 「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等土匪黑話更是成為特殊時代的民間記憶。
影片一開始就把我帶到了一個冰天雪地的東北大平原,這里有一支東北人民解放軍小分隊,在團參謀長少劍波的率領下,深入林海雪原執行剿匪任務。偵察英雄楊子榮提出一個大膽的設想:打進威虎山內部,探得敵情,配合小分隊里應外合全殲座山雕匪幫。一場鬥智斗勇的故事就這樣展開了。影片中戰士們吃苦耐勞,在雪原中縱橫,與敵人做艱苦的斗爭,在斗爭中,戰士們高度發揮了軍人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戰勝了常人所難以忍受的艱苦,克服了想像不到的困難,在冰天雪地里,偵察奔襲,鬥智鬥力。情節一環扣一環,精彩紛呈,我沉浸在這群英雄的故事裡,跟著他們一道跨谷跳澗,滑雪飛山。跟楊子榮一起打虎上山,跟少劍波一道指揮戰斗……我被這些英雄的故事深深地打動著。影片里的每一個人物都那麼活靈活現,個性十足。如年輕有為的軍事將領少劍波,他的沉著冷靜、不驕不燥、英勇善戰、足智多謀令我欽佩。在我印象里最深還是楊子榮,為了徹底消滅最後也是最頑固的威虎山上的頑匪,少劍波和楊子榮數夜未眠,共同上演了一出機智壯烈的「智取威虎山」……對他們來說,死,毫不可怕,鮮血,更是為著這一片他們深愛著的土地,為著他們那可親可愛的鄉親們。無論在多麼危急的情況下,都嚇不退他們,因為心中的一個信念——真正地解放人民,消滅戰爭。我們在《智取威虎山》中看到:當二〇三小分隊奇襲座山雕老巢成功,栓子見到了他的娘,沐浴在晨光里的少劍波指著栓子對楊子榮說:「希望下一代永遠不要經歷戰爭。」正是為了這一理想,無數楊子榮和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無名英雄,他們甘願付出自己的生命。正是當年他們的浴血奮戰、捨生忘死,才換得我們今天的安定生活,換得我們國家的繁榮昌盛。「但願朝陽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鮮血滿地」,他們的英雄事跡需要有人來記錄,他們的捨生忘死精神需要有人來傳承。徐克用一種革命樂觀主義的表達方式重拾革命先烈們的故事,而非只是安逸的懷舊,使在電影院的你我,充滿了久違的感動和溫暖。
我體會到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青少年,一定要有自己的奮斗目標,並具備堅強的意志力、勇於拼搏的氣魄,決不放棄的信念,那麼在精神上永遠是無法被擊倒的,不會因中途的失敗而放棄自己的理想。理想,是人生的燈塔,更是人生的彼岸。有了理想這盞明燈的指引,我們才不會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前進的方向。細細品味《智取威虎山》,發現它講述的不僅是解放戰爭初期的剿匪斗爭,它所表現出的更是一種智慧,一股勇氣,使我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❹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
《智取威虎山》這部主旋律紅色經典受歡迎的原因在於主角的匪氣,黑話,摒棄了樣板戲的臉譜化和高大全的人物屬性設定。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智取威虎山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篇一
英雄主義最迷人之處在於它喚起了人們心底的尊嚴,能讓人在混沌的生活中尋找到真正的自我,能點燃每一個頑強不屈的生命。
這部主旋律紅色經典受歡迎的原因在於主角的匪氣,黑話,摒棄了樣板戲的臉譜化和高大全的人物屬性設定。但我想說的不僅僅是這些。威虎山的土匪也很可愛,這是很多觀眾的感覺。瀟灑無畏,自由奔放,這些都不會因為土匪是個反派就黯然失色。其實拋開意識形態,土匪和解放軍是同一類人——動盪高壓年代敢於掌握自己命運的人。雖然土匪並不如馬克思主義者崇高,但他們依然值得敬佩。
在老八被繳械前有兩個特寫鏡頭,一個是他望著座山雕逃走,一次是看著楊子榮追上去。我覺得在這一刻老八應該是徹底被老九征服了。座山雕坐擁巨大的軍火庫和優越的地理優勢,但在他迥異的外形下,是一顆自卑的心。發現老九是卧底之後,他懼怕了,他害怕失去擁有的一切,因為他深知內奸的可怕。逃走的座山雕一定讓老八失望了,如果他最後沒有放棄兄弟,如果他敢於保衛自己作為領袖的尊嚴,即使戰死也依然悲壯。喪失了尊嚴的人,只能是失敗者。
楊子榮從頭至尾沒有穿著解放軍軍裝的形象,和堅毅勇敢的203在外形上風格迥異。楊子榮對土匪的規矩門清,但他在心底里對信仰和主義的堅定執著卻絲毫不遜於.很遺憾,村民這一次成了反面。對土匪畏懼到骨子裡的村民反對剿匪。無數村民的表情濃縮成一個典型的面孔,冷漠,麻木,萎縮,沒有生命力,是那個時代甚至是當今時代中國人的集體無意識,這是影片中幾次村長特寫鏡頭的意義。支撐著生命的不是可以活動的肢體,而是不屈的尊嚴。
好在在這群人中還有小栓子,還有村長身邊那個挺身而出的小女孩,他們是那個時代的未來和希望,他們是我們的今天。人們需要解放的不是被固定在換土地上的軀體,而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自由的心和永恆的人性。這部電影之所以好看,正是在於它和其他的主旋律不一樣,它尊重了人性,把土匪當人,把英雄當人,也把觀眾當人。
海明威說:人能夠被毀滅,但是不能夠被打敗。羅曼羅蘭說:這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每個人來到這世界上只有一個使命,那就是成為你自己。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篇二
一年一次的黨員活動開始了,每次的黨員活動都是我們黨員以及入黨積極分子所期盼的。因為每一次的黨員活動,我們都會通過參觀抗戰博物館了解過去的歷史,銘記中國的近代史。
這次我們參觀了黃驊烈士陵園,了解黃驊等先輩為了爭取民族的解放和國家的獨立做出了英勇的犧牲。就像一進博物館大門,門上方一塊長匾寫著八個大字“忘記過去就是背叛”時刻告訴來這里的每一個人,勿忘國恥,緬懷先烈。
下午會後全力參加活動的人員都觀看了《智取威虎山》紅色電影。此部電影大概講解1946年冬季,解放戰爭初期,東北牡丹江一帶。偵察排長楊子榮得知座山雕逃回威虎山,向少劍波匯報。楊子榮等四人沿途偵察,訪問了躲藏在深山的常獵戶父女。常戶的女兒常寶聞知楊子榮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山剿匪,為民除害,她懷著深仇大恨,控訴了座山雕的滔天罪行。楊子榮在常獵戶父女的幫助下得悉威虎山的山路和土匪的一撮毛的行蹤。楊子榮從一撮毛身上獲得了載有土匪秘密聯絡地點的“聯絡圖”,勝利歸來,並偵積壓此為座山雕垂涎已久。楊子榮又審訊了欒平,核實了“聯絡圖”的情況。由於威虎山工事復雜,不宜強進攻,大家都認為只能智取。楊子榮自請改扮土匪胡標,假借獻圖,打入威虎山。最後楊子榮發揮了革命軍人的大智大勇,戰勝座山雕,全殲匪眾,無一漏網。
通過觀看電影,參觀黃驊烈士陵園,使我們深深的感受到革命先烈為解放新中國,放下兒女私情,舍己為人,不怕犧牲的精神。現在我們身處和平年代,但我們更不應忘記曾經我們國家被外敵侵略的年代。我們應該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中去,積極進取、工作態度、塌實肯干、責任心強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篇三
❺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300字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
今天,我和爸爸去看了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
《智取威虎山》講述了1947年冬,我東北民主聯軍203小隊准備攻打土匪盤踞的威虎山,偵查員楊子榮化身土匪「胡彪」潛入威虎山,最後里應外合打下威虎山的故事。
威虎山地勢險要,鷹嘴崖更是飛鳥難渡,可是這一切並沒有阻擋到楊子榮和203小分隊,經過殊死的較量,攻取了威虎山。
爸爸告訴我,楊子榮歷史上確有其人,是一位戰功卓著的戰斗英雄,可惜在打下威虎山不久後的一次戰斗中,被土匪的黑槍打中,壯烈犧牲,年僅30歲。
我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由無數個「楊子榮」用生命與鮮血換來的,我們要倍加珍惜,更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掌握一身本領,當國家民族需要我挺身而出的時候,我會義無反顧,更有一種打虎上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壯志豪情!
❻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
導語:《智取威虎山》講述的是解放軍一支驍勇善戰的小分隊與在東北山林盤踞多年的數股土匪鬥志斗勇的故事。下面我為您准備了一些關於該影片的觀後感,我們一起去感受下《智取威虎山》的魅力吧!
昨晚和好友去影院觀看了徐克導演的3d《智取威虎山》電影。從故事的完整性和3d效果角度,《智取威虎山》都遠遠超出了我的期望值。故事情節源於大家耳熟能詳的樣板戲的緣故,不需要很用心就能看得懂。盡管故事的大體梗概和結局是我們早已熟悉的,可是這並不影響我們觀影時的投入和享受。再加上和好友一起觀影的緣故,心情好極了。
1、懸念一:
電影開始後,我有點懵了,我們是來看《智取威虎山》的,怎麼熒屏上出現的是現代人的鏡頭?難不成走錯了電影廳?我又問我身邊的她人,是否也是來看《智取威虎山》,她說是。可是,怎麼是現代人的鏡頭呢?怎麼是一幫現代人在玩笑中,其中一個卻選擇在電視中看樣板戲《智取威虎山》?
後來,才知道,影片開頭這個看樣板戲《智取威虎山》的年輕人,就是電影《智取威虎山》設計的一個人物----小男孩「栓子」未來的孫子。終於看明白後,我笑了,徐克也玩起穿越了。影片的開頭和結尾都用穿越的形式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且不覺得是生硬的嫁接或誇張的跳躍思維。
2、懸念二:
座山雕的臉部形象,足足讓我一忍再忍中期盼等待了40分鍾。未上映前,想看此片的人都知道,主演是張涵予和梁家輝。k ,也不知導演是怎麼想的,一直在那麼長的時間內欣賞不到梁家輝扮演的座山雕的臉部模樣。
不過,這份期待和懸念還是很值得的,梁家輝不愧是演技派,再加上化妝後賊眉鼠目、禿頭的外觀,把座山雕的兇殘、冷酷、果斷、狡詐表現的淋漓盡致,入木三分。這也對觀眾那麼長的期待給了很好的安撫和滿足。
3、張涵予扮演的楊子榮
說實話,我對歷史不感興趣,對一些基本的歷史資料也不太清楚,看電影前,辦公室同事曾問我:「《智取威虎山》是《林海雪原》里的事嗎?「,我一愣。電影開始後,屏幕上出示,我才知道,電影《智取威虎山》就是取材於作家曲波的小說《林海雪原》。至於楊子榮,我也只知道他是咱樣板戲里的英雄,至於關於他的事跡以及圍繞他的相關歷史背景我是一竅不通的。
可是,電影中張涵予扮演的楊子榮卻徹底征服了我!他,黑黑的膚色,性感的'絡腮胡,磁性的有穿透力的聲音,一上場就把我吸引過去了。接下來的電影劇情中,張涵予扮演的楊子榮給我們呈現了一個有血有肉、足智多謀、身懷絕技、沉穩干練的打入敵人內部的卧底形象。
4、余男扮演的馬青蓮
說實話,馬青蓮濃妝下面無表情的一張臉,讓我看了很不舒服。後來,隨著劇情的發展,才知道她是作為座山雕試探兄弟忠誠度以及自己洩慾的工具而存在的,且她總是在他的暴力下苟活著。一個女人,這樣的存在有啥意義呢?
當看到,從楊子榮那裡,馬青蓮知道自己的兒子栓子還好好的活著的時候,她驚訝、激動的樣子,我才意識到,原來,她活著,就是為了有一天和可能活著的兒子相聚的。這個信念支撐著她在那樣的環境中生存了下來。母愛的偉大力量又一次得到了印證,也讓我又重新認識到:女人,最重要的角色永遠是母親,其次才是妻子、女兒或者情人。
5、反面角色欒平
漢奸欒平用上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找機會逃竄投奔座山雕後,卻在和冷靜機智的楊子榮較量中,敗於下風。欒平死前說的一句話讓我們在大笑中有點可憐他:」我說了一輩子謊話,靠它步步高升,一直順利。今天,第一次說真話,竟然沒有人信。「什麼是真,什麼是假,當沒有人相信你說的時候,你說的真話還有意義嗎?
現實生活中,不也常常出現這樣的場景么?這就是百口莫辯,這就是人言可畏,這就是唾沫星子淹死人,這就是不講誠信害己的活生生的例子,這也證明了」群人「自古有之。呵呵,還想到了莫須有的罪名。
❼ 求《智取威虎山》讀後感,1500字左右!
《智取威虎山》3D電影,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娛樂片,動作火爆,故事精彩,可謂驚喜之作。由香港著名導演徐克執導,林更新、張涵予、梁家輝、佟麗婭等主演。電影寫的是1947年冬,東北民主聯軍203小分隊在首長少劍波(林更新飾)的帶領下,奉上級命令進入匪患猖獗的林海雪原保護百姓安全,偵查員楊子榮(張涵予飾)與衛生員白茹(佟麗婭飾)火線馳援。為徹底瓦解土匪勢力,楊子榮執意請求喬裝潛入匪窩「威虎山」。歷經了重重考驗的楊子榮因獻寶有功,被匪首座山雕封為「威虎山老九」。楊子榮一面與八大金剛周旋,一面涉險為山下戰友傳出情報,而山寨中的一名神秘女子卻屢屢將他陷於生死絕境。被203小分隊生擒的土匪聯絡副官欒平趁亂逃脫,竟出現在威虎寨中與楊子榮當面對質……座山雕(梁家輝飾)壽辰「百雞宴」,楊子榮與203小分隊的戰友們迎來了剿匪收網的最佳時機。
《智取威虎山》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1956年作家曲波將自己的經歷寫成了40萬字的長篇小說《林海雪原》,並在當年獲得了堪稱天文數字的印刷量。作為一部革命題材的小說,即便諸位沒有看過,也會知道其大致故事,因為文革時期著名的樣板戲《智取威虎山》太有名了,單單是其中的選段《打虎上山》、《今日痛飲慶功酒》就是春晚京劇選段的常客。如果諸位連這些也比較陌生的話,那一定知道楊子榮、座山雕和他們「天王蓋地虎」的故事。就是這樣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如今拍成了電影,導演還是一位香港人。這部電影改編的不是很多,基本尊重原著。
《智取威虎山》,對於我來說,也是很熟悉的。小時候不但看過小說「林海雪原」與同名電影,還看了多遍的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裡面耳熟能詳的旋律經常回響在我腦海里,有些唱段張口即來。徐克的電影,雖然有隆重的徐克風格,尤其開頭結尾,看似游離與穿越。但是,整個故事的敘說,遵循了對原有故事的尊重。看《智取威虎山》,最讓我感到過癮的,還是張涵予所飾演的男主角楊子榮。導演給楊子榮設定的身份就是有點邪氣,而張涵予的表演,正是將這股亦正亦邪亦匪的氣質發揮出來。坐落在鷹嘴崖上的座山雕老巢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還有八大金剛虎翼,一個楊子榮要打進去還要取得勝利,難度有多大,還要全身而退,難上加難!
對楊子榮固有的形象,我完全來源於過去的樣板戲。如同電影開頭韓庚拿著手機所看的視頻,那裡面的楊子榮,擺出英氣逼人的架勢,一副正氣凜然的模樣。舞台上可以用這么戲劇化的手法去展現,但變成電影就完全不同了——要是也跟樣板戲里那樣是個白臉的干凈書生模樣,怎麼能讓座山雕相信這是一個土匪呢?還沒卧底就已經被識破了。所以在徐克版本的《智取威虎山》里,張涵予扮演的楊子榮,留著絡腮胡,臉就沒干凈過,面目猙獰,至始至終說著土匪的黑話,做起事來也豪邁得很,整體而言,就是一個不識文化的粗人。東北的土匪自成一派,黑話外人根本聽不懂。這次徐克在電影里,將這套「土匪文化」發揚光大,觀眾聽得雲里霧里,只能靠字幕來解決;而說黑話的重任,則幾乎放在了張涵予扮演的楊子榮身上。
這次徐克電影不同於以往的是,給匪巢里增加了一個名叫馬青蓮的女人,是他在改編《智取威虎山》過程中全新創造的角色。「馬青蓮」是「座山雕」的女人由(余男)扮演。開始看到這個人物,我以為是將許大馬棒的蝴蝶迷弄到了座山雕身邊。事實上,是座山雕掃盪夾皮溝時,搶回來的良家女子。電影還有一個較大的改變是:將我們非常熟悉的李勇奇的女兒常寶,改編成了馬青蓮的兒子小栓子。兒想娘,母戀子,匪巢內外,一雙母子互相不知道生死。通過楊子榮,馬青蓮知道了兒子的存在,執意要逃出去。所以,楊子榮在完成剿匪任務之餘,還多了一個要救出馬青蓮的工作。也就是增加了一個英雄救美的傳奇。
看完《智取威虎山》,還是給人不少的驚喜。在《智取威虎山》里,還特地保留了一段土匪襲擊村莊,解放軍以少敵多保衛村民的戲份。徐克大膽地把武士片、俠義片的拍攝手法融入到了這部主旋律的電影里,令故事本身多了一份鮮活的色彩。除了注重佟麗婭所扮演的小白鴿衛生員的戲份,以及讓一貫富有幽默色彩的演員林更新來飾演不苟言笑的203首長少劍波之外,影片還採用3D技術,極大地增加了視覺沖擊,經典的雪戰和勇斗猛虎的場面,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看到老虎張開血盆大空向楊子榮撲來,真是令人驚心動魄。茫茫雪原上的交火,一招一式的表演,比用普通的拍攝技術,好看多了。此外,林海雪原壯麗的雪景,奇特的山峰,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氣勢恢宏,也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一部老經典被徐克拍的有聲有色,號稱為了中國老中青而拍攝的這部電影,為徐克掙得了不俗的票房之外,也贏得了較好的口碑,感到還是值得一看的。
❽ 智取威虎山的觀後感
生活需要智慧,這是我在暑假觀看了影片——《智取威虎山》後的深切感受。
《智取威虎山》是一部很老的影片,它講述了一個解放戰爭後期,解放軍戰士用小股部隊殲滅了威虎山上的土匪的故事。
在這部影片里,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楊子榮,我深深地被這個人的能力和魅力所吸引,被他的機智勇敢所震撼。在影片中,他有一身好功夫,有機遇,有實力,有目的,更有智慧。在與熊與哨口與老虎的斗爭中,救了自己與隊友,救了有心加入解放軍的松鼠,救了隊伍散亂的老六,並贏得了老六的喜愛。他用他的智慧蒙蔽了敵人的雙眼,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他英勇的做了土匪的卧底,為戰斗勝利建立了基礎,想要贏得勝利,就要了解敵人的弱點,這是用智慧才取得勝利的。
戰爭需要智慧,其實,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每個人也需要智慧,因為,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譬如,遇到歹徒,如果硬碰硬,往往可能會帶來不幸,就必須要利用周圍的有利條件,鬥智斗勇,巧妙周旋,最後才能把他一舉拿下。周圍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作為一名中學生,在學習上,同樣也需要智慧,要到難題,有的人是立刻放棄,有的人不放棄,但還是一根筋用同樣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結果問題不但沒有得到解決,而且浪費了時間,如果這時候,能換個角度思考,問題或許就能迎刃而解了。
也許智力是天生的,但智慧絕對是後天修煉而得。不管多聰明的人,總有些方面的經驗是欠缺的,所以,我們要通過不斷的學習積累智慧。生活中,我們往往會犯很多的錯誤,但犯錯並不可怕,只要知錯能改,看清了自己的缺點和弱點,就能進步,就能邁向成功。
希望每個人都能擁有自己的智慧人生!
❾ 《智取威虎山》觀後感
看了這部電影,我被英雄的故事深深地感動著,影片里每一個人物都是那麼鮮明,有沉默冷靜的203首長,有威武不屈的高波,還有美麗善良的白菇等等。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楊子榮,他的英勇善戰,足智多謀令我欽佩。這些革命英雄為了解放人民,與敵人們鬥智斗勇,對他們來說死並不可怕,他們甘願付出自己的生命,只為了下一代永遠不要再經歷戰爭。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無數的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這樣才能為祖國的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