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南劍州大劇院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南劍州大劇院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1-30 01:40:26

❶ 關於禮儀的事例謝謝

重視禮儀的事例:
1、程門立雪
楊時(1053—1135)是北宋時一位很有才華的才子,南劍州將樂人(今屬福建)。中了 進士後,他放棄做官,繼續求學。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兄弟倆是當時 很有名望的大學問家、哲學家、教育學,洛陽人,同是北宋理學的奠基人。他們的學說為後 來的南宋朱熹所繼承,世稱程朱學派。楊時仰慕二程的學識,投奔洛陽程顥門下,拜師求學, 4 年後程顥去世,又繼續拜程頤為師。這時他年已40,仍尊師如故,刻苦學習。一天,大雪 紛飛,天寒地凍,楊時碰到疑難問題,便冒著凜冽的寒風,約同學游酢(1053—1123 年) 一同前往老師家求教。當他來到老師家,見老師正坐在椅子上睡著了,他不忍打攪,怕影響 老師休息,就靜靜地侍立門外等候。當老師一覺醒來時他們的腳下已積雪一尺深了,身上飄 滿了雪。老師忙把楊時等兩人請進屋去,為他們講學。後來,「程門立雪」成為了廣為流傳 的尊師典範。
2、千里送鵝毛
「千里送鵝毛」的故事發生在唐朝。當時,雲南一少數民族的首領為表示對唐王朝的擁 戴,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路過沔陽河時,好心的緬伯高把天鵝從籠子里放出來, 想給它洗個澡。不料,天鵝展翅飛向高空。緬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幾根鵝毛。緬伯高急 得頓足捶胸,號啕大哭。隨從們勸他說:「已經飛走了,哭也沒有用,還是想想補救的方法 吧。」緬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到了長安,緬伯高拜見唐太宗,並獻上禮物。唐太宗見 是一個精緻的綢緞小包,便令人打開,一看是幾根鵝毛和一首小詩。詩曰:「天鵝貢唐朝, 山高路途遙。沔陽河失寶,倒地哭號啕。上復聖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 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緬伯高隨即講出事情原委。唐太宗連聲說:「難能可貴!難能可貴!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這個故事體現著送禮之人誠信的可貴美德。今天,人們用「千 里送鵝毛」比喻送出的禮物單薄,但情意卻異常濃厚。
3、楊香扼虎救親
楊香扼虎救親是一個中華傳統禮儀故事。 楊香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有一天,她跟著 父親楊豐到田間去收割莊稼。兩人剛走到半路上,突然躍出一隻大老虎,咬住楊香的父親便 往回跑。當時楊香手無寸鐵,但她臨危不懼,一心只想著被老虎拖走的父親,而把自己的生 死臵之度外。她拚命奔上去,抓住老虎的脖子便往死里掐。起初,老虎用力反撲,可楊香硬 不鬆手,老虎漸漸元氣大泄,磨著牙齒,終於斷了氣。楊香的父親終於脫離了險境,免於老 虎的傷害。後人為贊揚楊香寫文記曰:楊香,年十四歲。隨父豐往田中獲粟,父為虎曳去。 時香手無寸鐵,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踴躍向前,扼持虎頸,虎磨牙而逝,父因得免於害。

❷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是什麼意思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的意思是:還沒從美麗的春色中一夢醒來,台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

時間真的過得很快。學習的時候總覺得很煎熬,每一天都過得很慢,但是學有所成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的努力都是很值得。現在出來工作了,反而想回到以前讀書的時候,那時候是最美好的,沒有壓力,只用讀書。所以作者要勸勉我們珍惜時間,有書讀的日子很美好,一定要好好利用。


【全文】: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出自】:宋代·朱熹《勸學詩》

【翻譯】: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不能輕易放過。還沒從美麗的春色中一夢醒來,台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


【注釋】:

學:學問,學業、事業。

一寸光陰: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形容時間短暫。

輕:輕視,輕松放過。

未覺:沒有感覺、覺醒。

池塘春草夢:東晉詩人謝靈運《登池上樓》中有「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是歌詠南國早春的句子。

階:台階。梧:梧桐,落葉喬木。


【賞析】:

本詩中的「勸」起著統領全篇的作用。「勸」解釋為「勉勵」的意思。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這是詩人用切身體會告誡年輕人的經驗之談,說明人生易老,學問難成,因而必須愛惜光陰。因其「易老」、故「不可輕」,可見惜時之重要。說明應該珍惜自己美好的年華,努力學習,切莫讓可貴的時光從身邊白白地溜走。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詩人以敏銳、細膩的筆觸,借用前人詩句中的優美形象,結合自己對「少年易老學難成」的深切感受,把時間快過,歲月易逝的程度,用夢未覺,梧葉秋聲來比喻,十分貼切。

全詩通過夢未醒、梧葉已落來比喻光陰轉瞬即逝,告誡青年人珍視光陰,努力向學,用以勸人,亦用於自警。告誡人們要珍惜光陰,追求學業,感嘆人生苦短,要抓緊時間學習,將來才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蹉跎人生。


【創作背景】:

公元1196年(慶元二年)為避權臣韓侂胄之禍,朱熹與門人黃干、蔡沈、黃鍾來到新城福山(今黎川縣社蘋鄉竹山村)雙林寺側的武夷堂講學,並寫下此詩。


【我的感想】:

人的一生很短。我們擁有最公平的就是時間。每個人每一天的時間都是一樣的,但是有的人能夠成功,有的人只是碌碌無為。成功的人有自己的目標,合理分配時間。

得過且過的人只是浪費時間,沒有進步。能夠有學習機會的時候就要好好把握,時間易逝,我們只能夠用時間換取知識,改變我們的命運!

❸ 大義凜然,形容哪些人

1、文天祥

宋理宗寶祐四年(1256年),文天祥中進士第一,成為狀元。一度掌理軍器監兼權直學士院,因直言斥責宦官董宋臣,譏諷權相賈似道而遭到貶斥,數度沉浮,在三十七歲時自請致仕。德祐元年(1275年),元軍南下攻宋,文天祥散盡家財,招募士卒勤王,被任命為浙西、江東制置使兼知平江府。在援救常州時,因內部失和而退守餘杭。

隨後升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奉命與元軍議和,因面斥元主帥伯顏被拘留,於押解北上途中逃歸。不久後與張世傑、陸秀夫等在福州擁立益王趙昰為帝,因建策不被採納而赴南劍州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再攻江西,終因勢孤力單,敗退廣東。

祥興元年(1278年),在五坡嶺被俘,押至元大都,被囚達三年之久,屢經威逼利誘,仍誓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文天祥從容就義,終年四十七歲。明代時追賜謚號「忠烈。

2、劉胡蘭

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擔任婦救會秘書,後為主任,並成為中共候補黨員。14歲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15歲英勇就義,毛主席知道後非常傷心,專門為劉胡蘭題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她也是唯一三代領導人均為其題字的英雄。

3、江竹筠

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任重慶新市區區委委員。1945年與彭詠梧結婚,婚後負責中共重慶市委地下刊物《挺進報》的組織發行工作。1948年,彭詠梧在中共川東臨時委員會委員兼下川東地委副書記任上戰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

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萬縣被捕,被關押於位於重慶的國民政府軍統渣滓洞集中營,遭酷刑仍拒屈、拒不交出軍統所要的中共地下黨情報;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壯烈犧牲於歌樂山電台嵐埡刑場,犧牲時年僅29歲。

4、趙一曼

趙一曼1905年10月27日-1936年8月2日:,女,漢族,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稱李姐。四川省宜賓縣白花鎮人今四川省翠屏區白花鎮:。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於黃埔軍校六期。趙一曼1935年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二團政委,在與日寇的斗爭中於1936年8月被捕就義。趙一曼留有詩篇《濱江述懷》,其故里宜賓有「趙一曼紀念館」,相關電影有《趙一曼》《我的母親趙一曼》等。2009年9月10日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5、岳飛

岳飛從二十歲起,曾先後四次從軍。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至紹興十一年(1141年)止,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斗數百次。金軍攻打江南時,獨樹一幟,力主抗金,收復建康。紹興四年(1134年),收復襄陽六郡。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紹興十年(1140年),完顏宗弼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夾擊金軍。

岳家軍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誣陷入獄。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雲、部將張憲一同遇害。宋孝宗時,平反昭雪,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謚武穆,後又追謚忠武,封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