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家裡看普通3D電影一般都是色差式立體技術,差色很嚴重是嗎
目前除了偏色外,電腦上用的還有快門和偏振兩種方式。但是不管哪種方式均需要使用3D顯示器。偏振的偏光顯示器比普通顯示器略貴點,一台23寸的價格大概在1500到2000之間。但是偏光的在3D輸出的時候只能到540而非1080,是屬於一種廉價的3D方式。這種價格便宜,但是效果不如快門式,而且清晰度要減半。
快門式目前的效果還算是比較好的。不過快門也分兩種,一種是顯示器廠商自己的技術,第二種是NVIDIA 3D VISION技術。這兩種的相同點就是3D電影的效果是完全一樣的,比偏光的效果要好。不同的就是游戲方面,NVIDIA 3D VISION的游戲兼容性可以到500多款,而顯示器廠商的技術的,則只能通過2D轉3D效果來實現。和偏光一樣基本上是不兼容游戲的。而這兩種的都要比偏光的要貴不少。一般都在兩千到四千左右的。最便宜的一款要1999
以上就是這兩種方式,根據你自己的實際需要來選購你所需要的東西。要想效果好的話就選快門,如果還要玩游戲的話就選NVIDIA 3D VISION,如果想價格便宜著看電影,就選偏光
『貳』 3D電影怎麼在普通液晶電視機上看。
1、在普通液晶電視機或電腦顯示屏上看3D電影,需要買一副3D眼睛,可以是紅藍3D,紅綠3D,偏振3D等都可以,沒有的話網上有專賣。從幾元錢到上百元的都有,還有一種可以根據不同片源換鏡片的眼鏡。眼鏡有濾色的(便宜,片源廣)。
(2)3d電影電視色彩擴展閱讀:
3D眼鏡種類
1、互補色
又稱色差式,既大家常見紅藍,紅綠等有色鏡片類的3D眼鏡。色差式可以稱為分色立體成像技術,是用兩台不同視角上拍攝的影像分別以兩種不同的顏色印製在同一副畫面中。用肉眼觀看的話會呈現模糊的重影圖像,只有通過對應的紅藍等立體眼鏡才可以看到立體效果,就是對色彩進行紅色和藍色的過濾,紅色的影像通過紅色鏡片藍色通過藍色鏡片,兩隻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腦中重疊呈現出3D立體效果。
2、偏振光
偏光式3D技術現普遍用於商業影院和其它高端應用。在技術方式上和快門式是一樣的,其不同的是被動接收所以也被稱為屬於被動式3D技術,輔助設備方面的成本較低,但對輸出設備的要求較高,所以非常適合商業影院等需要眾多觀眾的場所使用。不閃式就是利用此原理。
3、時分式
又稱主動快門式3D眼鏡,快門式3D技術可以為家庭用戶提供高品質的3D顯示效果,這種技術的實現需要一副主動式LCD快門眼鏡,交替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圖象以至於你的大腦將兩幅圖像融合成一體來實現,從而產生了單幅圖像的3D深度感。
『叄』 如何解決3D電影在影院中觀看畫面太暗的情況
偏光式3D技術也叫偏振式3D技術,英文為Polarized 3D,配合使用的是被動式偏光眼鏡。偏光式3D技術的圖像效果比色差式好,而且眼鏡成本也不算太高,比較多電影院採用的也是該類技術,不過對顯示設備的亮度有一定的要求。
技術介紹:
偏光式3D是利用光線有「振動方向」的原理來分解原始圖像的,先通過把圖像分為垂直向偏振光和水平向偏振光兩組畫面,然後3D眼鏡左右分別採用不同偏振方向的偏光鏡片,這樣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兩組畫面,再經過大腦合成立體影像。
在偏光式3D系統中,市場中較為主流的有IMAX 3D、RealD 3D、MasterImage 3D三種,IMAX 3D是3D影院中立體感最好的,但有視角限制;RealD 3D技術市佔率最高,且不受面板類型的影響,可以使任何支持3D功能的電視還原出3D影像。
偏光式3D技術的缺點是需要兩個視頻輸出設備分別對應左右眼。在電影院,可以用並列的兩台放映機解決,無亮度和解析度的損失。在家庭電視里,採用隔行偏振的方式,行解析度會降低一半。
『肆』 為什麼3D電影看起來特別暗
在採用偏光3D技術的電影院或者電視上觀看3D電影,戴偏光3D眼鏡,會感覺暗。
因為偏光技術,是讓你的每隻眼睛看到一半的畫面,所以進光量減半。
而在採用電子快門技術的3D電影院或者電視上觀看,就不存在暗的問題。
『伍』 為什麼電視上看3D電影不清晰
因為立體電影就是用兩個
鏡頭
如人眼那樣的拍攝
裝置
,拍攝下景物的雙
視點
圖像
,再通過兩台
放映機
,把兩個視點的圖像同步放映,使這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顯示在
銀幕
上,這時如果用眼睛直接觀看,看到的
畫面
是重疊的,有些模糊不清,所以如果不是專門的
3D電視
,直接
看3D電影
是不清楚的
『陸』 用3D電視放在網上下的3D電影,2D的時候顏色是正常的,但是轉成3D模式之後顏色就偏綠色了,到是有3D效果。
效果沒設置好,看說明
『柒』 關於3D電影分左右、上下、紅藍等格式,請問有什麼區別那種畫質好
3D視頻一般使用最多的是左右格式,這種格式有兩個優點,一是可以直接用3D觀屏鏡觀看,二是後期剪輯時比較方便。這種格式有個缺點,就是把左右素材擠在一起,播放時水平解析度只有素材的一半了,例如兩個1920*1080的高清素材把它們兩個各壓縮50%,結果播放時就成了960*1080了,實際上由於電視機的隔行掃描只有960*540了,所以這種格式也稱為半寬3D視頻。
上下格式的3D電影水平的解析度沒有損失,但是垂直解析度照樣損失一半,而且這種格式無法用觀屏鏡直接觀看,後期剪輯時也覺得別扭所以用的少。
紅藍格式是為了觀看方便,不僅是視頻,3D圖像也可以用紅藍格式,這種格式很容易從左右格式轉化而來,優點是紅藍眼鏡非常便宜,觀看時也不需要調整距離和對焦,幾個人可以同時觀看,缺點是亮度低累眼睛顏色也有損失。
『捌』 3D電影有什麼效果
3D電影能呈現出「立體效果」
2D和3D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2D僅僅只能看一個平面,而3D則能感受到一個空間的存在。而動畫人物近在眼前是一種叫「IMAX 3D」的技術(巨幕電影),要比3D更加的科技感,在3D基礎上加上IMAX,這樣IMAX 3D裡面的立體人物就對焦清晰,立體感很強。出現的畫面更加的真實。
3D立體電影的製作中廣泛採用的是偏光眼鏡法。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
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並在放映鏡頭前分別裝置兩個偏振軸互成90度的偏振鏡。兩台放映機需同步運轉,同時將畫面投放在金屬銀幕上,形成左像右像雙影。
(8)3d電影電視色彩擴展閱讀:
3D電影不適宜人群
1、獨眼、雙眼矯正視力相差3行以上、斜視、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及高危人群、眼部手術恢復期的患者。
2、高血壓、心臟病、眩暈症、恐高症者,精神抑鬱或狂躁者。3D電影的畫面內容多為飛行、旋轉、快速切換、穿越起伏的運動場景,對於有恐高、暈車症狀的觀眾易產生精神緊張和心理不適,此外3D電影音樂和畫面比較刺激,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會發生血壓升高、頭暈、胸悶等不適。
3、高度近視眼患者、遠視眼患者、老年人、有閉角型青光眼家族史的人、以及「淺前房、窄房角」的觀眾都屬於青光眼的高危人群,不宜觀看3D電影。
『玖』 怎麼樣區分電3d電影要戴紅綠眼鏡還是紅藍呢,那上下左右格式呢,,要帶什麼眼鏡啊
電影/電視 的色彩都是基於 RGB(紅/綠/藍) 顏色組成的. RGB各種顏色的含量不同就構成的各種色彩.
3D眼睛也是基於這樣的原理, 通過慮色方式, 使得人的左右眼睛看到的圖像不一樣, 而產生3D效果.
目前的3D效果都是採用 過濾 藍或綠 的原理. 因為藍和綠的顏色接近.
紅綠眼鏡和紅藍眼鏡的效果好壞, 需要看3D電影或電視是基於什麼慮色的, 一般慮藍色帶紅綠眼鏡好些, 慮綠色的帶紅藍的好些
『拾』 在家裡看3D電影怎樣才會效果更好啊
答案…分屏眼鏡(現市面上的分屏眼鏡都不行,設計不科學,下面解釋)
最近我對對所有3d電影觀看方式進行了嘗試甚至是製作,得出下面結論:
1紅藍紅青3d ——缺點是壞眼鏡,果斷不考慮,看一會就累,同時濾光不徹底,原因在於眼鏡和片源
2偏光式3D——要配合偏振顯示器(價格是普通顯示器2倍以上,還不如買兩個顯示器搞分屏),價格貴同時畫面不爽偏暗(主要是偏光眼鏡導致)
3快閃式3d——閃瞎你的鈦合金眼,就是直視日光燈或回到大頭顯示器時代那種趕腳,同時還花大洋買120h z 的專用顯示器和帶有『』墨鏡『』效果的快閃眼鏡。
4傳說裸眼3d顯示器——傳說中的價格,同時這種顯示器絕對不會出屏,可以買回來當金魚缸(沒出屏效果的)。
推薦是加個同型號顯示器+分屏3d眼鏡
還有聲音是用的功放+5個音響(2主2環繞1中)5.1隨變比模擬立體的都好(兩個主音響可以用顯示器的),另外告訴樓主,電腦後面插耳機的那排插口,就是紅綠藍的插口,在5.1下分別是環繞音響、主音響和中央音響的輸出口,一共5個聲道,網上有5.1音樂的下載,用電腦放很爽的。對了要用兩個顯示器放3d電影,用電腦分一下屏就行 對了我還沒對分屏眼鏡缺點做解釋呢 其實就是一個變焦的問題 鏡頭前加一個望遠鏡之內的東東就解決問題,明天自己DIY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