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日德贏了二戰電影叫什麼名字
日德贏了二戰的是電視劇,不是電影,出自電視劇《高堡奇人》。
《高堡奇人》講述了一個替代現實故事,德國和日本打贏了二戰,美國被德國和日本統治,德國開始征服太陽系,而一位高堡奇人卻在創作一本書講述美國打贏二戰的故事。
故事背景
《高堡奇人》中的世界與真實歷史的分歧點,在於1933年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被刺殺一事。在書中,他的繼任人是副總統約翰·南斯·迦納,其後由約翰·W·布萊克所取代,兩人皆無法使美國從經濟大蕭條中復甦過來,而對即將到來的戰爭仍墨守孤立主義。
由於美國經濟不景氣以及實行孤立主義,英國及歐洲其餘地區落入軸心國手中。蘇聯在1941年崩潰及被納粹佔領,多數斯拉夫人被滅絕。戰爭中倖存的斯拉夫人被限制在一個類似保留區的封閉區域中。
❷ 10部有關經濟的電影
8本關於經濟學的書
1.《華爾街》美國華爾街股市大亨戈登·蓋柯(邁克爾·道格拉斯 Michael Douglas 飾)在金融界叱吒風雲,人人敬畏。在隨時隨地上演的金融大戰中,他總能百戰百勝。初出茅廬的紐約大學畢業生保羅·巴德(查理·辛 Charlie Sheen 飾)野心勃勃,卻空有滿腔熱血而投報無門。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蓋柯,用一個股市內幕情報幫其賺了筆大錢而受到重用,成為蓋柯的合夥人之一。在對金錢、美女、上流社會的渴求下,巴德開始利用身邊所有的人來刺探一切有利的商業情報,為自己獲利。直到在一場收購他父親所工作的藍星航空公司的過程中,貪得無厭的蓋柯出爾反爾想要解散並賣掉它,這讓尚有良知的巴德幡然醒悟。他利用蓋柯教會他的一切股市戰術,狠狠地反擊了大亨蓋柯,幫助父親拯救了藍星航空。然而,因為違法操控股票內線交易,巴德不得不面臨著冰冷的鐵窗……
2.《大亨游戲》某房地產公司的銷售業務每況愈下,除了員工里基(阿爾•帕西諾 Al Pacino 飾)業績尚可,其他員工只剩下在酒吧里買醉。公司主管約翰(凱文•史派西 Kevin Spacey 飾)看到士氣低落,於是請來了推銷大師布萊克(亞歷克•鮑德溫 Alec Baldwin 飾)前來佈道。這傢伙盛氣凌人,出言尖酸刻薄,把各位批得一無是處。為了生存,老推銷員萊文(傑克•萊蒙 Jack Lemmon 飾)因為女兒生病住院,所以希望可以得到照顧,保住飯碗;喬治(艾倫•阿金 Alan Arkin 飾)則因為年事已高,聽天由命;戴夫(艾德•哈里斯 Ed Harris 飾)偷竊里基買賣的主意,一切通過金錢交易,神不知鬼不覺。然而,這個如意算盤並不是一帆風順…
3.《顛倒乾坤》路易斯·溫索普三世(丹·艾克羅伊德 Dan Aykroyd飾),一位功成名就的華爾街投資家。黑人比利·雷·瓦倫丁(艾迪·墨菲 Eddie Murphy飾),一個為了討口飯吃而裝扮成殘廢軍人沿街乞討的流浪漢。兩個生活在天壤之別世界裡的人,居然因為一次打賭而改變了他們的命運。路易斯在蘭道夫莫蒂默公爵兄弟公司里工作,有著顯赫的地位和優厚的待遇。比利在一次警察的追捕中誤入上等俱樂部,遇見了路易斯。而路易斯將他交給了警察,目睹全過程的莫蒂默公爵兄弟對此事持有不同的觀點,竟用打賭的方式將二人的身份和地位調換,一場荒誕不羈的命運互換隨即上演。
4.《搶錢大作戰》19歲的少年賽斯·戴維斯(吉奧瓦尼·瑞比西 Giovanni Ribisi飾)一心希望能盡快淘到自己的第一桶金,好讓父親另眼相看。他本打算靠玩非法紙牌起家,卻發現此路根本行不通,直到一家名為J.T.馬林經紀公司的股票經紀商找上了賽維斯。在這個號稱「鍋爐房」的核心辦公室里,多少個一夜間成為百萬富翁的故事深深誘惑著賽維斯。很快,野心勃勃的賽維斯便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股票經濟人認證考試,開始了他的「成功之路」。他把那些永遠都沒有前途的股票賣給利慾熏心的投資者。賽維斯正以極危險的速度追逐著金錢與利益,靠近著他所謂的功成名就,貪婪而不安。在紐約長島這個瞬息萬變的商業圈裡,良心未泯的賽維斯終於開始面對良心的考驗。
5.《矽谷傳奇》本劇是部描述蘋果公司與微軟的,非官方授權的傳記式電影。電影改編自保羅·弗列柏格與米迦勒·史文所撰寫的《矽谷之火》。電影由馬汀·伯克編導,於1999年在透納電視網(簡稱T.N.T.)播出。本片講述了美國柏克萊大學,言論自由運動時期的故事。通過蘋果公司的創辦人,年輕的史蒂夫·喬布斯(諾亞·懷爾 Noah Wyle 飾)與史蒂夫·沃茲尼克(喬伊·斯洛尼克 Joey Slotnick 飾);微軟公司的創辦人,學生時代的比爾·蓋茲(安東尼·邁克爾·豪爾 Anthony Michael Hall 飾)、他的高中朋友史蒂夫·包爾摩(約翰·迪·瑪吉歐 John Di Maggio 飾)、保羅·艾倫(喬什·霍普金斯 Josh Hopkins 飾)等幾個人的事跡訴說了」蘋果」和「微軟」當初的發展史崛史。
6.《大企業》本部紀錄片以深入淺出的手法,從現代企業的本質、演變、沖擊和可能的未來四個方面,批判地揭示了現代企業所隱含的內在運作、發展的歷史、其所帶來極具爭議性的沖擊及未來的可能發展。影片開篇便採用了「世衛組織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和「心理疾病診斷統計手冊第4版」的診斷標准,對那些財團法人或大企業進行人格檢查,試圖揭開跨國大企業的真面目。本片耗時六年完成,采訪了來自不同業界的40位人士,這些業界精英現身說法,道出了企業機構以牟取利潤為終極使命的驚人秘密。我們的確患病了,唯利是圖、人情冷漠、反社會人格等等,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依靠我們的勇氣、智慧和決心去阻止它。由馬克·阿克巴與詹尼弗·阿爾伯特聯合執導的發人深省的紀錄片《大企業》,根據喬爾·巴肯的《企業的性格與命運》改編拍攝而成。本片榮獲2004年聖丹斯電影節世界電影單元-紀錄片大獎在內的26項國際大獎以及10項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7.《驚曝內幕》勞埃爾-伯格曼(艾爾-帕西諾飾)是CBS電視台「60分鍾」節目的王牌製作人,和德高望重的節目主持人邁克-華萊士(克里斯托弗-普拉默飾)向來合作無間。喬佛瑞-維根(羅素-克羅飾)剛被大煙草公司解僱,他的人生似乎瞬間墜入谷底。伯格曼收到一份顯示煙草公司製造的香煙對人體有害的報告,找到維根來翻譯。然而從這個時候開始,維根便感覺到有人在跟蹤監視自己,並給家人帶來極大的威脅。煙草公司提醒維根與自己簽署的保密協議,他將不能公開任何有關香煙製造的研究給公眾。維根不想失去醫療保險等等對家人生活的保障,然而又在備受良心拷問。他最終決定向外界宣布這一切,即使違反保密協議。他先和伯格曼錄制了一集「60分鍾」欄目,然後前往密西西比州出庭作證控告煙草公司。然而,煙草公司比他更快一步申請了言論禁制令,他妻子帶著兩名女兒離去,「60分」欄目又遭到CBS禁播。這一切巨大的代價讓人壓不過氣。維根和伯格曼成了單打獨斗的勇士,他們面對內心的正義、勇敢,並一直堅持。
8.《影子大亨》諾維爾(蒂姆·羅賓斯 Tim Robbins 飾)從大學畢業後便來到紐約街頭找工作,缺乏經驗的他只能在一家金融公司里擔任一名收發室小職員。不久後總裁自殺身亡,公司的實權落入了老奸巨猾的董事會成員馬斯伯(保羅·紐曼 Paul Newman 飾)手中,這本來沒有諾維爾什麼事,不料馬斯伯為了達到他低價收購公司的目的,竟將看似愚蠢的諾維爾任命為他的傀儡總裁。而諾維爾此刻正在一門心思地研發他的新發明——呼啦圈,馬斯伯想藉此發明使公司的股票跌入冰點,不料呼啦圈推出後竟大肆流行,公司的股票直線上升。惱羞成怒的馬斯伯開始在暗中大動手腳,將公司的局勢攪得一落千丈,諾維爾也變成了眾矢之的,甚至有可能被關進精神病院。絕望的他再次回到公司大樓的頂層,准備縱身一躍一了百了,然而就在此時,原已故去的前任總裁竟然出現了……
9.《金錢太保》專門收購他人公司,再分批出售其產業從中獲取暴利的萊瑞,向來以眼明手快、心狠手辣著稱,被許多人視為是華爾街上的海盜。但萊瑞始終不以為然,他認為這世上最有魅力的事物就是錢,尤其從別人手中搶得的錢。但這次當萊瑞看上一家電纜公司時,卻遇到了對手;對方請了一位聰明干練又美麗的女律師凱蒂萊對付他。兩人針鋒相對、旗鼓相當,再鬥智數回之後,竟迸出了愛情的火花。但在愛情和金錢當中,萊瑞要如何抉擇呢?
10.《門口的野蠻人》位於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溫斯頓沙蘭市(Winston Salem)的RJR納貝斯克餅干公司股 東們,雖然受到全球矚目,金錢不斷湧入,光是在2月底的郵件中,就收到總數達20 億美圓的支票,但很少有股東對公司的高級執行總裁羅斯.強生(Ross Johnson)心存 感激。現在,溫斯頓沙蘭市也變成前所未有的百萬富翁市。所有與RJR公司有關的華爾街 大亨都想從中分到一點好處,於是羅斯找來財務專家亨利和彼得來為他效力。接下來上演的便是一出充滿貪婪、背叛、爾虞我詐和高風險賭注的華爾街風雲。根據布萊恩.巴勒和約翰.海勒撰寫的《Barbarians at the Gate: The Fall of RJR Nabisco》中文譯名:《門口的野蠻人:RJR納貝斯克的隕落》改編。該書描寫了1988年美國第二大煙草公司RJR融資收購餅干生產商Nabisco的交易。即使如今看來,這筆總額達250億美元的收購也十分驚人,不禁讓人對有關人物的行動產生 疑慮。當時,這也是華爾街歷史上最大的收購資金。而1989年美國Kohlberg KravisRoberts 公司又以314億美元的價格刷新了此紀錄,其收購對象就是RJR Nabisco公司。讀過此書,你會驚奇地發現網路和個人對世界商業和經濟的操縱力有多大。它向我 們揭示了CEO被給予的巨大權利和機會,從中你會懂得誰才是真正的"玩家"。 該書被《福布斯》雜志評選為20年來美國最具影響力的20本商業書籍之一。也被選擇摘編到里奧·高夫的投資經典著作《一次讀完25本投資經典》中。
❸ 以1929年經濟危機為背景電影
電影《Kit Kittredge》
因為先看到的是中文名字《凱特 基特里奇:一個美國女孩的秘史》,這個名字十分香艷。可是她的內容卻和香艷一點關系都沒有。
故事的背景在1934年的辛辛那堤,這年是那個時代美國經濟危機(1929-1934)的最後一年。
最近看到有人告戒經濟危機的最後階段往往也是最痛苦的時候,十分不理解。但看了這部電影,我完全相信了。
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叫Kit的10歲小女孩。她的夢想是當一個記者。經濟危機奪走了大人們的工作。Kit的鄰居們的房子被銀行收回,家門前豎起了FORECLOSURE。Kit的爸爸也未能倖免,他的車行也被銀行收回了,但是幸運的是,他們的房子還能保留。但是生活卻清苦了很多,為了能夠還貸,家裡也住滿了租客。媽媽也在自家的周圍種菜和養雞。爸爸則去了芝加哥,一家人不能團聚。
在那個時代,流浪漢和生活區住客是那種不同的世界的人。流浪漢沒有居住地只能在樹林里住窩棚。雖然在經濟危機以前大家可能都是一樣的。甚至有些流浪漢used to be是某個證券公司的高管,但經濟危機改變了一切。
故事的最後,她的夢想實現了,自己的關於流浪漢這個社會底層群體的報道發表了。爸爸也終於從芝加哥回來了。
這個故事中,雖然一家家的房子都被FORECLOSURE,但是Kit家的房子並最終得到保留,而且在感恩節成為大家的一片歡樂的樂土。整個故事雖然有些凄冷,但是透露的人情味道卻讓人感動。
比較喜歡劇中爸爸的話:「Don』t let it beat you!」
雖然經濟危機要開始了:
謹記一下:
1、抓緊儲蓄
2、家庭第一位!anytime家庭的團結可以戰勝一切1
3、不要丟失自己的夢想,anytime!·
4、懷有一個慈悲的心
❹ 關於經濟大蕭條的電影有哪些
美國1938 《奔騰年代》
米老鼠和糖老鴨
白雪公主
也在這個時代誕生 。
❺ 關於希特勒的電影
1、《希特勒:惡魔的崛起》(Hitler: The Rise of Evil),是一套2003年的加拿大迷你電視系列劇,在5月分上下集播出,總片長150分鍾。
內容講述希特勒的崛起過程,從童年至1934年興登堡逝世成為一獨裁者。片中穿插報業編輯葛立賀對抗希特勒的片段與猶太裔作曲家霍蘭德的俱樂部表演以作希特勒崛起的對比,開頭也引用了18世紀英國哲學家埃德蒙·伯克的名言:「惡人之所勝利只因好人一無所為。」
2、《帝國的毀滅》(德語:Der Untergang,英語:Downfall),2004年德國電影,以描寫希特勒被包圍到自殺的最後日子而聞名並引起爭議。本片取材自約阿希姆·費斯特2002年的著作《希特勒的末日》和希特勒的私人秘書特勞德爾·榮格同年的回憶錄《直到最後時刻》。
本片的導演是奧利弗·西斯貝格,並由瑞士演員布魯諾·岡茨飾演希特勒。本片也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提名。台灣、香港與新加坡皆小規模上映。
3、《關於希特勒的真正最真實真相》(Mein Führer – Die wirklich wahrste Wahrheit über Adolf Hitler)是一部2007年德國惡搞喜劇電影,丹尼·里夫導演。
影片以二戰期間的德國為背景,講述在1945年新年那天,希特勒失聲,而最後被迫找一名猶太人暗地裡代替他發表新年演講的故事。
4、《行動目標希特勒》(英語:Valkyrie)是一部2008年美國與德國合拍的歷史驚悚電影,背景設置在二戰期間時的納粹德國。
電影描述1944年7月20日德國軍官暗殺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和啟動瓦爾基里計劃以控制國家等情節。由布萊恩·辛格執導,湯姆·克魯斯飾演克勞斯·馮·施陶芬貝格上校,而其他演員包含肯尼斯·布萊納、比·乃爾、埃迪·伊扎德、泰倫斯·史丹普及湯姆·溫金森等人。
5、《希特勒回來了》(德語:Er ist wieder da)是由大衛·溫德執導的2015年德國喜劇電影,該電影改編提莫·魏穆斯關於阿道夫·希特勒的同名諷刺小說。
電影講述奧立佛麥蘇希扮演的希特勒穿越時空來到2010年代的德國,與德國平民互動的故事。
❻ 請推薦幾部跟20世紀美國大蕭條有關的電影
《奔騰年代》是由加里·羅斯執導, 托比·馬奎爾、傑夫·布里吉斯、 克里斯·庫柏等主演的勵志電影。影片講述三個生活和事業上的失敗者偶然相聚,訓練一匹看上去也很失敗的矮個跛腿小馬參加賽馬比賽的故事。
劇情簡介
上世紀30年代,美國正處於經濟大蕭條時期,查爾斯·霍華德原本經營著一
家自行車修理店,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通過向美國西部銷售汽車而斂集了一筆財富,並迅速成為一名稱霸美國汽車業的百萬富翁。可不幸的是,他的兒子卻在交通事
故中喪生,陷入巨大的悲痛和絕望之中的妻子堅持和他離婚。
查爾斯·霍華德擁有一匹體形小巧、關節粗碩的馬——「海餅干」,它雖然是
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純種馬之一,但卻因為瘦小難看的外形而不被人重視和看好。霍華德與半瞎的瑞德·波拉德以及湯姆·史密斯一起組成一個三人小組,對「海餅
干」進行訓練。自此,「海餅干」和它的三人小組開始了一段傳奇的旅程,而三個人的人生路也從此發生了巨變。
瑞德·波拉德曾是一名著名的拳擊手,職業生涯里獲獎無數,但在一次意外重傷之後,他不得不改行做起了騎師。瑞德·波拉德雖然身材瘦小,視力很差,卻天生一副倔強脾氣,而且波拉德從小就愛好騎馬,於是訓練中他成為「海餅干」的騎師。
令人驚奇的是,看似羸弱的「海餅干」雖然非常暴躁,卻被同樣瘦小的瑞德馴服,而且忽然間變得活力十足,像一隻從山上沖下來的野馬。瑞德騎著「海餅干」在樹林里飛馳,從它身上找到了獨特的交流方式,那種息息相通的默契感覺,瑞德從未有過。
湯姆·史密斯是個牛仔,因為終年到處浪盪,無所歸依而被人稱為「孤獨的平原之子」,他曾在美國的西部狂野專門表演「訓服野馬」的節目,號稱「黑馬剋星」。在這次訓練中,他自然成為馴馬師。
事實上,他們的馬「海餅干」也和主人的命運相仿,是賽馬中的失敗者,不僅
個子比尋常賽馬小,看上去腿也有問題,因此,全國人民都開始饒有興趣地關注著「海餅干」的故事。在馴馬師湯姆的幫助下,瑞德·波拉德開始了艱苦的訓練。在
堅持不懈的努力下,他們終於在一次比賽中脫穎而出,瘦小半盲的蹩腳騎師瑞德·波拉德騎著這匹脾氣暴躁,四腿彎曲的瘦馬「海餅干」贏得了比賽,也贏得了全場
觀眾的歡呼.....
❼ 描寫戰後德軍的電影有哪些
《伯爾尼的奇跡》
劇 情 簡 介
1954年的德國,人們為了他們的將來而努力工作,沒有人期待會有奇跡發生。德國國家足球隊在瑞士打入了世界盃的決賽。如果德國贏了,那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南方,慕尼黑。《南德意志報》的體育記者保羅·阿克爾曼正與未婚妻籌備婚禮,突然接到赴伯爾尼采訪的任務,於是將蜜月旅行改在瑞士。此時此刻的埃森小鎮上,人們都聚在魯班斯基家的小酒館里,欣賞電視機上的比賽。店主理查德·魯班斯基曾在蘇聯的戰俘營被關押了11年,常年的死亡恐懼改變了他的性格。別人在看球,魯班斯基的小兒子小馬蒂亞斯卻如坐針氈。他的偶像德國球員赫爾穆特·昂在出發去瑞士前跟他說過,「只有你在,我才能贏得重要的比賽。」他明白,一定得去瑞士一趟。但是當父親發現了他的動向後,舉起了懲罰的皮帶。母親挺身而出,歷數全家人迎接他歸來之後為使他重新回到正常生活狀態所作的努力,魯班斯基終於若有所悟。7月4日德國隊和匈牙利隊進行最後決賽的前夜,魯班斯基開著借來的汽車和兒子一起前往伯爾尼。
比賽當天艷陽高照,臨到賽前卻奇跡般的下起了傾盆大雨。匈牙利人在八分鍾內連進兩球,比賽進行到第16分鍾的時候被德國人扳平。直到第86分鍾,赫爾穆特·昂踢進了決勝的一球。全場雷動,德國人成了世界冠軍。「伯爾尼的勝利是德國足球美德的誕生,是國家自信心的重生。」克里斯蒂安·艾希勒在他的《足球神話網路全書》中如此寫道。最後一幕中,載著歸來英雄的列車在夕陽駛向地平線處。戰後德國的經濟奇跡卻剛剛開始。
《伯爾尼的奇跡》是一部感人的運動題材電影,見證了德國戰後重建的歷史,同時也是一出觸動人心的家庭戲,風趣幽默的對話給影片也帶來了幾分滑稽色彩。
正是這部電影,使得德國總理施羅德在熱淚滿眶的同時又會心一笑。
❽ 詢問一部電影,彩色的,年代大概是90年代的。關於德國戰敗之後,尋找希特勒的故事。
鐵皮鼓》(1959)採用主人公奧斯卡·馬策拉特第一人稱倒敘手法,追溯了1924至1954年的德國歷史,再現了納粹統治時期但澤以及戰後西德的社會生活,揭示了法西斯的殘暴和腐敗。
小說共分三篇,第一篇寫主人公出生到母親去世和納粹上台,並追溯1899年外祖母的奇特婚姻和母親的誕生;第二篇寫主人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經歷;第三篇寫主人公的戰後生活。
小說情節荒誕。主人公奧斯卡是母親與他的表舅揚·布朗斯基私通所生,在娘胎里就會思考,一出生就會說話。他不願出世,無奈臍帶被剪斷,無法回到娘肚子里。三歲生日那天母親送他一個鐵皮鼓作玩具,而他的名義上的父親馬策拉特先生打算讓他將來繼承他們家的那爿商店。奧斯卡因害怕長大成為千篇一律的成人而從地窖階梯跌下致殘,從此不再長高,但智力卻繼續發展,還獲得了特異功能--能夠用喊叫震碎玻璃,並且具有遠程效果。後來他的母親食魚中毒而死,馬策拉特先生便找鄰居的姑娘瑪麗亞來幫助照顧商店和奧斯卡。
這時戰爭已經爆發,揚·布朗斯基為「保衛」波蘭郵局而被納粹民軍槍決。戰爭期間,奧斯卡與瑪麗亞發生關系使她懷孕,瑪麗亞嫁給馬策拉特並生下了兒子庫爾特。戀愛失敗的奧斯卡先是墮落為一個渾身臭味的邋遢女人的情人,後又悄悄離家出走,帶著他的鐵皮鼓加入了貝布拉(另一個侏儒)的前線劇團在各條戰線巡迴演出,還成了「偉大的夢游女」羅絲韋塔·拉古娜的情人。奧斯卡目睹戰爭的狂熱和德軍的敗退,以及情人的死亡後,於1944年6月6日盟軍諾曼底登陸時逃離所謂「大西洋壁壘」,回到故鄉。很快,蘇聯紅軍打到了但澤,找到了躲在地窖里馬策拉特一家,早已加入納粹的馬策拉特先生匆匆撕下納粹黨徽扔掉,但奧斯卡當著蘇軍士兵的面把它塞給父親,於是蘇軍士兵開槍打死了企圖吞下黨徽的馬策拉特。在埋葬馬策拉特先生的墓地,奧斯卡自感對於母親、父親、表舅的死負有責任,決定拋下鐵皮鼓,成長為大人,在向西部遷徙的貨車里由94CM長到了121CM,但成了雞胸駝背的畸形人。
戰後初期,經濟崩潰,投機盛行,身殘而又丟掉了本行、同時又不斷失戀的奧斯卡不得不先去當石匠學徒雕刻墓碑,後又當模特兒供畫家們描繪世界的醜陋和病態(竟因此而大出風頭),最後不得不重操舊業敲起了鐵皮鼓,成為聞名天下的富有的鐵皮鼓獨奏藝術大師。然而「名利雙收」的奧斯卡對於成人的生活日益厭倦,便製造假象讓一個朋友告發他有殺人嫌疑,被法院強制送入療養與護理院(實則精神病院)。奧斯卡以此逃避塵世的喧囂,但當小說結束時,謀殺案真相大白,三十歲的奧斯卡又面臨著進入塵世的矛盾。
《鐵皮鼓》繼承了《痴兒西木傳》等流浪漢小說的傳統,通過主人公的流浪展現20世紀上半葉德意志社會廣闊的生活畫面,對德意志民族的市儈心理、市儈行為給予辛辣的諷刺,是一部現代意義的流浪漢小說。它不同於古代小說的特點在於:一是它的荒誕性。自述者大吹大擂,聲稱自己在娘胎里就會思考,隨意生長和停止生長,而且幾乎是個天生的鼓手。在他的眼裡,整個世界都是極其醜陋骯臟的,他的具有遠程效果的歌聲和出神入化的鼓聲則是唯一神聖的東西。二是象徵手法的廣泛應用。主人公喜愛護士,因為護士的白衣象徵光明和純潔,書中反復吟唱的「黑廚娘」則是黑暗和恐怖的象徵。至於他外祖母的四層的肥大的裙子,則象徵著大地母親寬廣的胸懷和強大的生殖能力。三是對性意識的一種近似於黑色幽默的調侃。
❾ 推薦幾部講述30年代金融危機的影片
《奔騰年代》相當感人,是一種不是親人,但是勝似親人的情感。故事發生在30世紀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好看。
《憤怒的葡萄》 THE GRAPES OF WRATH (1940)
二十世紀福斯出品的黑白片,1940年由約翰福特(John Ford)執導,亨利方達(Henry Fonda)、珍妮達葳兒(Jane Darwell)、約翰卡拉定(John Carradine)主演。
改編自約翰史坦貝克的經典小說,描述在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的時期,有一個Joad家族隨著成千的奧克拉荷馬州的農民一樣,忍痛離鄉背景到加州謀生,盡管現實不如理想,遭人排擠、壓柞,但他們仍不放棄希望。可以說,電影很好的反映了原作的內涵。
本片不僅是導演約翰福特的傑作之一,同時它也經由電影語言紀錄了當時美國社會的辛酸、悲痛,無論在編、導、演、攝、樂方面皆表現出高超的水準。
不但當年首映時引起廣大的共鳴外,即使在五十多年後再觀看本片仍能感受到它的雄渾氣魄、強烈的控訴性及人性光輝。
美國電影學會在』77年將本片選為美國十大佳片之一,而全美影評人於』73年票選中也選它為「十部美國最偉大電影」之一。
本片導演、女配角共獲兩座奧斯卡獎。
《摩登時代》
本片是卓別林最後一部無聲影片,他有感於世界經濟危機給失業工人帶來的痛苦,決定用電影的形象語言來吶喊。影片辛辣犀利的諷刺,揭示出工人遭受資本家欺壓,榨盡他們最後血汗的嚴酷現實,招致國際資本勢力的群起反擊。卓別林以其高超的表現手法向世人展示了一幅代表千百萬失業者遭遇的生活畫像。
❿ 永不過時的20部勵志電影
永不過時的20部勵志電影推薦
這20部經典影片中,幾乎有一半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他們也曾平凡,也曾懦弱,也曾茫然,但他們堅持了自己的夢想,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苦難,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最終走向了成功。相比他們,我們的條件可能要好很多,起點也高很多,他們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如果你也暫時迷失了自己,不妨看看這些經典的勵志影片。
01.《風雨哈佛路》
一部催人警醒的電影,通過一位生長在紐約的女孩莉斯,經歷人生的艱辛和辛酸,憑借自己的努力,最終走進了最高學府的經歷,表達了一個貧窮苦難的女孩可以用執著信念和頑強的毅力改變了自己、改變人生的主題。風雨哈佛路也被評選為最勵志的電影。
02.《奔騰年代》
這是一個發生在美國大蕭條時期的真實故事。查爾斯·霍華德(傑夫·布里吉斯飾)以前是個自行車修理工,因將汽車引進美國西部而大發橫財。在馴馬師湯姆·史密斯的推薦下,霍華德買了一匹個頭矮小、名為“海餅干”(Seabiscuit)的小馬,並與一心想成為職業騎師的瑞德·波拉德攜手將“海餅干”變成全國最強的賽馬。“海餅干”和它的三人小組開始了傳奇之旅,他們以堅韌、熱情和毅力創造出一個奇跡。
03.《鐵拳男人》
又一部講述大蕭條時期的勵志影片,類型是奧斯卡一直最喜歡的傳記片,而拳擊電影更是奧斯卡一直青睞的題材,加上影片採用如此強大的奧斯卡導演和演員陣容,考慮影片近2個半小時的片長,這的確是一部為奧斯卡評委准備的電影。本片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講述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一個男人為了生計參加拳擊比賽,以獲得獎金,最終竟獲得了拳王稱號的故事。
04.《聽見天堂》
根據義大利聞名盲眼電影音效大師──米可曼卡西(Mirco Mencacci)的經歷改編而成。米可在八歲時因意外而逐漸失去了視力,然而他並沒有放棄自己,反而尋找出他對聲音獨特的敏銳天賦,逐漸引領他在以炫麗的視覺藝術著稱的電影產業里,成為一位專業的音效師與音樂家。《聽見天堂》除了真實題材,導演克里斯提諾波頓更融入了70年代義大利動盪的社會狀態,自由意識形態的高漲與社會運動的興起,學生與勞工湧上了街頭抗議所有不合理的政策,就如同米可在盲人學校里對既有體制的奮力抗爭,透過《聽見天堂》傳遞著一個共通的理念:不論處在何種狀態中,每個人都有勇敢去追求夢想的權利。
影評:生理的殘障,是障礙卻又非障礙。孩子們心靈的自由為聲音插上了翅膀,這欣喜也就超越了漫無邊際的黑暗。非常動人的影片。
05.《洛奇》
一部1976年的電影,由史泰龍編劇及主演,約翰·艾維森執導,講述一個寂寂無名的拳手洛奇·巴布亞獲得與重量級拳王阿波羅·克里德爭奪拳王的機會,是一個典型美國夢的故事。史泰龍憑演譯洛奇·巴爾博亞角色,成為好萊塢著名影星,“洛奇”因此成為家喻戶曉的虛構角色。由1976年到現在,已經拍了六部洛奇系列的電影。該片是低成本製作,花費100萬美元及只用28日拍攝。然而竟有超過一億一千七百二十萬的票房收入。贏得1976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史泰龍憑“洛奇”一角獲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而導演約翰·艾維森亦奪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影評:西爾維斯特·史泰龍用真誠的表演和兇猛的擊打定義了這部屬於他的電影。(《帝國》雜志)
06.《卡特教練》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一部體育勵志片。講述了一位高中籃球教練帶領自己的校隊拼搏的故事。卡特執教後使一支屢敗屢戰的籃球隊最後成為無人能敵的長勝王。他用自己行動證明:是學校的教育塑造並指引隊員走上了正確的人生之路,而不僅僅是籃球比賽。
影評:噴薄而出的活力和創造力挽救了整部影片。(紐約雜志)
07.《荒島餘生》
一部由二十世紀福克斯影業與夢工廠發行的電影,2000年時首度上映。該片的內容是關於一個聯邦快遞公司員工在南太平洋上空遇難墜機流浪到荒島的故事,該故事與《魯賓遜漂流記》十分類似。該片的標語為“在世界的盡頭,他開始了他的旅程”。 《Cast Away》是一部讓人無限聯想和啟發的電影,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能給人們巨大的精神力量。
08.《追夢女孩》
一部由夢工廠電影發行公司等出品,由比爾·康頓執導,傑米·福克斯,碧昂絲·諾爾斯,艾迪·墨菲,詹妮弗·哈德森等主演的劇情片。主要描述了來自底特律的一支合唱組合的埃菲、蒂娜、勞萊爾這三個黑人女孩為實現夢想而打拚的故事。 她們有著過人的演唱天賦和足夠感染觀眾的激情。然而在她們滿懷信心的參加了歌唱比賽之後,卻並沒有得到她們所期望的成績……
伯樂總是在最需要的時候才會出現,女孩們出色的表現吸引了雄心勃勃的音樂經紀人柯蒂斯的注意。加盟了柯蒂斯的公司後,三個女孩開始是在巨星James的巡迴演唱會上的擔任伴唱,繼而柯蒂斯逐漸為三個女孩樹立自己的風格,將她們的曲風由最初的藍調改為更受人們歡迎的流行音樂。主唱也由唱功見長的埃菲換成了外型出眾的蒂娜。在一系列不懈的努力下,三個女孩終於從舞台的伴唱席走到了聚光燈的正中央......
09.《當幸福來敲門》
取材真實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當今美國黑人投資專家Chris Gardner。成功詮釋出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耐勞的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
影評:父子溫馨的勵志主題顯然能夠打動大部分受眾的心,兩位主演的表演由於顯而易見的原因非常的真實、可信。(USA周末)
10.《永不妥協》
改編自真實事件,描述了一個沒有法律背景的單身母親,歷盡艱辛,以永不妥協的勇氣和毅力打贏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宗民事賠償案。主演朱莉亞·羅伯茨因在此片中的精彩表現獲得2001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這是一部十分真誠的勵志電影。
影評:影片會讓你忘記是在觀看錶演。(華盛頓郵報)
11.《黑暗中的舞者》
歐洲的大片,故事敘述捷克的移民塞爾瑪是一個單親母親,她在一個鄉村工廠工作,靠著一點點微薄的工資和她的小兒子吉恩艱難度日,她為了湊足給兒子治病的手術費,她堅持加班並以歌舞來驅散憂愁。但當她發覺自己掙的錢被房東比爾偷了的時候,竟果真聽從比爾的話打死了比爾……在她受絞刑之前聽到兒子手術結束,她還是放聲歌唱。
12.《心靈捕手》
本片是一部由格斯·范·桑特於1997年導演的電影,取景地點是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杭汀 (Will Hunting)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的故事。威爾在數學方面有著過人天賦,卻是個叛逆的問題少年,在教授辛·馬奎爾和朋友查克的幫助下,威爾最終把心靈打開,消除了人際隔閡,並找回了自我和愛情。
影評:馬特·達蒙的精湛表演提升了整部影片的水準,以至令本片與《畢業生》異曲同工。
13. 《百萬寶貝》
本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2004年製作的電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希拉蕊·史旺與摩根·弗里曼等人主演。講述了一個女子拳擊手的'奮斗里程的故事。該片獲得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等獎項。
影評:伊斯特伍德在導演生涯中執導的最佳影片。
14.《阿甘正傳》
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美國電影,阿甘出生在美國南方阿拉巴馬州一個閉塞的小鎮,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媽媽是一個性格堅強的女性,她常常鼓勵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強不息。阿甘像普通孩子一樣上學,並且認識了一生的朋友和至愛珍妮(羅賓·萊特·潘飾),在珍妮和媽媽的愛護下,阿甘憑著上帝賜予的“飛毛腿”開始了一生不停的奔跑。最終阿甘成為橄欖球巨星、越戰英雄、乒乓球外交使者、億萬富翁……
影評:可以說《阿甘正傳》是權威級的美國電影。(BBC)
15.《美麗心靈》
本片是一部改編自同名傳記而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電影。影片講述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卻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領域潛心研究以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數學家約翰·福布斯·納什。納什出眾的直覺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擾,使他向學術上最高層次進軍的輝煌歷程發生了巨大改變。面對這個曾經擊毀了許多人的挑戰,納什在深愛著的妻子艾麗西亞(Alicia)的相助下,毫不畏懼,頑強抗爭。經過了幾十年的艱難努力,他終於戰勝了這個不幸,並於199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這是一個真人真事的傳奇故事,今天納什繼續在他的領域中耕耘著。
16.《勇敢的心》
本片由梅爾·吉布森 Mel Gibson導演的電影,講述英雄之後華萊士帶領蘇格蘭人民揭竿起義,對抗敵人的英雄故事。在威廉·華萊士被斬首後,受到其勇氣影響的蘇格蘭貴族羅伯特·布魯斯再次率領華萊士的手下對抗英格蘭,這次他們大喊著華萊士的名字,並且在最後贏得了熱盼已久的自由。
17. 《荒野生存》
這是一部改編自真實的故事的電影。劇本的靈感來源於1996年強·克拉庫爾(Jon Krakauer)的同名作品《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故事講述了一個理想主義和超驗主義者克里斯多夫·麥肯迪尼斯(Christopher McCandless)的流浪傳奇。該片由奧斯卡金像獎得主西恩·潘編劇並執導,影片在羅馬電影節上初演,並於2007年10月19日公演,獲得該年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並贏得金球獎。
影評:影片足以滿足大多數原著讀者的期待。(綜藝)
18.《肖申克的救贖》
1946年,年青的銀行家安迪(蒂姆·羅賓斯 Tim Robbins 飾)被冤枉殺了他的妻子和其情人,這意味著他要在肖申克的監獄渡過餘生。銀行家出身的安迪很快就在監獄里很吃得開,他懂得如何幫助獄卒逃稅,懂得如何幫監獄長(鮑勃·岡頓 Bob Gunton 飾)將他收到的非法收入“洗白”,很快,安迪就成為了獄長的私人助理。
一名小偷因盜竊入獄,他知道安迪妻子和她情人的死亡真相,興奮的安迪找到了獄長,希望獄長能幫他翻案。虛偽的獄長表面上答應了安迪,暗中卻派人殺死了小偷,只因他想安迪一直留在監獄幫他做帳。安迪知道真相後,決定通過自己的救贖去獲得自由!
影評:本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影片的結局有一種《基督山伯爵》式的復仇宣洩。
19.《辛德勒名單》
真實地再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保護1100餘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的歷史事件。1943年,克拉科夫的猶太人遭到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辛德勒目睹這一切,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賄賂軍官,讓自己的工廠成為集中營的附屬勞役營,在那些瘋狂屠殺的日子裡,他的工廠也成為了猶太人的避難所。1944年,德國戰敗前夕,屠殺猶太人的行動越發瘋狂,辛德勒向德軍軍官開出了1200人的名單,傾家盪產買下了這些猶太人的生命。在那些暗無天日的歲月里,拯救一個人,就是拯救全世界。
影評:它描述了戰爭、種族、性、信仰、信念、金錢、同情、國家、生存、生活、覺醒、循環、困厄、侵犯、堅守、放棄;它說的是流離、剝奪;它說的是一條紅色的童裙;它在說底線;它在說家園,肉與靈。它是一部電影,是一部史詩,是一段歷史,是一個民族的創傷與心靈。
20. 《死亡詩社》
威爾頓預備學院以其沉穩凝重的教學風格和較高的升學率聞名,作為其畢業班的學生,理想就是升入名校。新學期文學老師John Keating(Robin Williams)的到來如同一陣春風,一反傳統名校的嚴肅刻板。Keating帶學生們在校史樓內聆聽死亡的聲音,反思生的意義;讓男生們在綠茵場上宣讀自己的理想;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用新的視角俯瞰世界。老師自由發散式的哲學思維讓學生內心產生強烈的共鳴,他們漸漸學會自己思考與求索,勇敢地追問人生的路途,甚至違反門禁,成立死亡詩社,在山洞裡擊節而歌!經典勵志電影,強烈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