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十大真實事件改編電影 十部根據真實事件所改編的電影
1、《殺人回憶》
電影講述的是在韓國的一個小鎮上,出現了一系列的連環殺人案,被害人都是年輕女子。小鎮警察和從漢城調來的蘇警察共同辦案。小鎮警察作風粗暴,刑訊逼供,幾次將犯罪嫌疑人屈打成招。
漢城來的警察冷靜觀察和分析,幾次排除了嫌疑。但是,被害人還是在一個個雨夜神秘而殘忍的被殺害。小鎮警察和漢城警察的神經都到了崩潰的邊緣。當他們抓到一個所有特徵都極其符合的嫌疑人時,從美國傳真來的鑒定報告卻否定了他們的判斷。
2、《大象》
美國校園高牆之外,時常受人欺負的患難兄弟正在家裡午睡,他們對納粹形象和暴力游戲非常迷戀,曾在互聯網上訂購了槍支。午睡過後,兩人進行一番簡單的策劃,身穿美軍野戰裝、手持沖鋒槍走進校園,開始大開殺戒。
真實事件還原:1999年4月20日,哥侖拜恩中學的兩名學生,Eric和Dylan對同學大開殺界,槍殺1名老師和12名學生,傷24人,最後二人飲彈自盡。以前不知道這部電影為什麼叫大象,後來才知道原來大象最危險的就是青春期和發情時。
3、《盲井》
影片題材來源於中國1998年三大特大礦洞詐騙團伙案,講述兩個生活在礦區的閑人唐朝陽宋金明,靠害人賺錢的故事。
招數就是跟那些找工作的外地農民套近乎,把他們帶到煤礦做工,趁其在井下工作時製造「意外」。頂著「親人」的名義,找礦主要賠償私了。當時出演《盲井》的王寶強,才16歲,導演李楊從一千多個北漂中,挑中他來出演「元鳳鳴」一角。這是他的處女作,同時也是成名作。
影片中,宋金明和元鳳鳴朝夕相處,日漸產生惻隱之心,讓元鳳鳴逃過一劫。而在真實的事件中,惻隱之心早被利慾熏心所埋葬。
4、《熔爐》
這部電影取材於2005年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的真實事件,改編自韓國作家孔枝泳的同名小說。它以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講述著一個悲哀的現實故事。網友表示,這個世界的絕望在於,眼睜睜地看著那麼多的不公不平每天都在身邊發生,自己再怎麼努力卻依舊無可奈何;而這個世界的希望也在於,明知是蚍蜉撼大樹,卻還是有那麼一群人執著地選擇了這一條艱難而幾近不可能的路。
5、《海霧》
1998年,金融危機持續肆虐亞洲,韓國麗水,船長哲洙此時正為保住漁船而憂心忡忡,終於出於經濟的考量,他接受了一項風險極高的任務:運送一批中國朝鮮族的偷渡客至韓國。哲洙與五名船員再度登上「前進號」,駛往海上的交接地點。
大雨中,船員們將數十名偷渡者接到船上,其中的兩名女子引發了寂寞船員們的興趣,新手船員東植更是對較年輕的一位女子紅梅一見傾心,不惜跳海將紅梅救起。東植將紅梅藏在溫暖的輪機室中,而其他偷渡客因為冷凍機故障全部死去,為了保護紅梅的東植不惜與其他船員以命相搏。
6、《那個傢伙的聲音》
本片改編自「李炯浩被誘拐事件」。
1991年,9歲小孩李炯浩在首爾被綁架,綁匪要求1億韓元的贖金。無奈之下,父母只能求救警方,警方投入大量警力和資源,但綁匪用周密的計劃擺脫了警察的搜捕。在44天後,有人在漢江邊上發現小男孩的屍體。經法醫鑒定李炯浩於被綁架第二天就已經死於綁匪毒手,而綁匪卻折磨其父母長達一個月之久,並索得2億韓元。
2006年,此案件的上訴期終結,警方仍然調查無果。
7、《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新聞摘取:十五日晚十時十分許,本市牯嶺街七巷底,發生不良少年情殺案,現年十六歲的茅武,因醋海興波竟持利刃將芳齡十五的少女劉敏連殺五刀致死,疑兇於殺人後並未逃逸,且偽稱是被害者的哥哥,但為七分局刑警陳漢英看出破綻,旋即將其捕獲偵辦。
影片很長,讓人昏昏欲睡,無需強求,等下一次再點開,也許你有不一樣的體會。真實細膩的描寫,宿命般的性格,從好奇這個世界到逐漸幻滅對其的好感,50年代,也許在時代的巨輪下,每個人都是犧牲品。
8、《鬼肢解》
是改編自震驚泰國社會的真實命案,恐怖程度絲毫不亞於當年清大研究生以王水融屍的駭人程度。
主人翁是名婦產科醫生韋莎龐克山沙帝,他同時在泰國最高學府曼谷大學開課教授葯理學,他在2001年被泰國法院判處死刑,原因是他將同樣是婦科醫生的太太寶莎朋分屍肢解,然後將屍塊從廁所馬桶一塊塊沖走,此事件震驚了當時泰國舉國上下。
9、《親愛的》
該片是根據央視早年的一則「打拐」新聞改編而成。講述一對夫妻因為關系不和睦,兒子成為他們唯一的聯系,但是有一天孩子卻莫名其妙的走丟了。夫妻二人努力的尋找著自己的孩子,在路上遇到了很多像自己一樣找孩子的父母,更發生了許多震撼人心的事情。
這部片子講訴的是個例,但這只是個縮影,背後是無數失去小孩破碎的家庭,其中心酸,無力,絕望,竭嘶底里,至今拐賣兒童的問題,依然存在,希望每個寶貝都能回家。
10、《青蛙少年失蹤事件》
青蛙少年是指1991年韓國5名小學生去抓青蛙時失蹤,過了11年6個月的2002年9月才發現他們的遺體的事件。
1991年3月26日,因為地方議會的議員選舉30年來第一次舉行,全市放假一天。最後一個目擊證人說在卧龍山附近見過孩子們,但到處都找不到他們。當時的警方根據盧泰宇總統的特別指示,搜查范圍擴大到全國各地,動員的警力據說31萬8千之眾,創單一事件動員警力最多之記錄。社會團體發了7百多萬張的傳單,企業界也在商品包裝上印刷了失蹤少年的照片,懸賞達4200萬元。但2002年失蹤少年的遺骨卻在卧龍山被發現,,死亡原因確定是他殺,但目前為止並未抓到犯人。
⑵ 《盲井》原型是誰
《盲井》的原型來自中國1998年三大特大礦洞詐騙殺人團伙案,鄭吉寬團伙(致死110人),潘申寶團伙(致死28人),余貴銀團伙(致死38人)。
這些人把人帶進小煤礦,人為殺害他們,並偽造礦難現場,以威脅礦主賠償巨額養老金。獲得養老金後,他們可以火化屍體。後來,他們找到一個地方隨意扔骨灰,然後尋找下一個目標。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兩個住在礦區的工人的故事。他們的日常工作就是找到來礦區工作的農民工,將其作為自己的親屬介紹到礦井工作後想方設法將其殺害,偽裝出礦井災難再向礦老闆要賠償金息事寧人,令人發指的行為一直持續到兩人遇到了一個來打工的男孩。
其中一個人起了惻隱之心,想要放那個男孩逃走,但是另一方因為巨大的收入而對其加以阻攔,幾方在人性與金錢的糾纏下所發生的故事。
角色介紹
1、元鳳鳴
演員:王寶強
一個16歲的少年,在遭遇父親半年不歸,無錢上學的時候外出打工被兩個人帶到礦井上打工。
2、唐朝陽
演員:王雙寶
和同夥以冒認親戚,帶人進入小煤窯打工,繼而害死對方,再以「親戚」身份訛詐礦主一筆錢的喪盡天良的作孽手段謀生,最後死在礦井下。
⑶ 盲井這部電影都獲得過那些獎項
(一)盲井這部電影是由導演李楊導演,改編自劉慶邦的小說《神木》,該影片題材來源中國1998年三大特大礦洞詐騙殺人團伙案,鄭吉寬團伙(致死110人), 潘申寶團伙(致死28人),余貴銀團伙(致死38人)。
盲井這部電影獲得的獎項主要有: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獲得金熊將最佳影片(提名)、銀熊獎傑出藝術成就獎(李楊),第四十屆台北金馬影展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提名)、金馬獎最佳改編編劇本、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王寶強)。
⑷ 《盲井》是一部怎樣的電影看過的來說一下劇情,
在私人小煤礦做工的農民唐朝陽(王雙寶飾)和宋金明(李易祥飾)發家致富的招數是:先套近乎將打工無門的外地農民認作親人帶到煤礦做工,在井下工作時製造「安全事故」將「親人」殺死,再找礦主私了。
兩人在火車站盯上16歲的懵懂農村少年元鳳鳴(王寶強飾)後,故伎重操幫其辦了假身份證,更名後元鳳鳴「成為」宋金明的侄子。三人來到新一家小煤礦成為挖煤工人,元鳳鳴的好學、純朴、天真與體貼常令宋金明想起自己正在念書的娃子,生出惻隱之心遲遲不肯下手,與唐朝陽的矛盾日益激化,不久,唐朝陽給他定下最後期限。
角色介紹
1、元鳳鳴
演員:王寶強
一個16歲的少年,在遭遇父親半年不歸,無錢上學的時候外出打工被兩個人帶到礦井上打工。
2、唐朝陽
演員:王雙寶
和同夥以冒認親戚,帶人進入小煤窯打工,繼而害死對方,再以「親戚」身份訛詐礦主一筆錢的喪盡天良的作孽手段謀生,最後死在礦井下。
⑸ 如何評價電影《盲井》
誰說中國沒有好電影,這部電影便是,不花里胡哨,不故弄玄虛,敘事行雲流水,非常自然。除了王寶強的演技有點裝之外,幾乎挑不出毛病,要深度有深度,要故事有故事。主演和配角都有出彩之處,特別是兩大主演,簡直靠演技盤活了整部電影。
⑹ 國產十大推理破案電影
國產十大推理破案電影分別是:《唐人街探案》系列、《嫌疑人X的現身》、《盲井》、《我是證人》、《暴雪將至》、《全民目擊》、《殺生》、《十二公民》、《催眠大師》、《心迷宮》。如下:
1、《唐人街探案》系列
要說國產推理破案電影,那《唐人街探案》系列的電影肯定是有的,主要講述的是王寶強和劉昊然出演的一部搞笑破案電影,王寶強飾演的表舅人稱神探,劉昊然飾演的外甥,兩人一起尋求案件真相的故事。目前有《唐人街探案》、《唐人街探案2》、《唐人街探案3》這第三部。
2、《嫌疑人X的現身》
《嫌疑人X的獻身》是根據日本推理作家東野圭谷同名小說改編的懸疑電影,是由王凱、張魯一等人主演的,講述的是物理學教授唐川和好友數學老師石泓因石泓鄰居陳婧涉及的一樁殺人案相遇,兩人站在了對立面,展開了高智商的對決,並一步步走向真相的故事。
3、《盲井》
《盲井》這首歌是2003年出品的一部電影,是由王寶強、王雙寶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是根據中國1998年三大特大礦洞詐騙殺人團伙案原型進行改編的一部劇,很多觀眾看完之後都覺得深有體會。
4、《我是證人》
《我是證人》這部電影是有楊冪、鹿晗、朱亞文、王景春主演的一部懸疑劇,改編自韓國電影《盲證》,在這裡面,楊冪飾演的一個瞎子,然後根據自己的記憶以及聽力,幫助警方找到了真凶。
5、《暴雪將至》
《暴雪將至》這部劇是段奕宏主演的一部影片,講述了人稱「余神探」的工廠保衛科幹事余國偉為了進入編製成為了真警察,想盡一切辦法追查連環殺人案的故事。
⑺ 電影《盲井》的女主角叫什麼
電影《盲井》中的女主角叫小紅。
《盲井》改編自劉慶邦的小說《神木》,是由李楊執導、編劇,王寶強、李易祥、王雙寶等主演的劇情片。
該影片題材來源中國1998年三大特大礦洞詐騙殺人團伙案,鄭吉寬團伙(致死110人),潘申寶團伙(致死28人),余貴銀團伙(致死38人)。講述了兩個生活在礦區的閑人靠害人賺錢的故事。該片於2003年4月15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劇情介紹:
在私人小煤礦做工的農民唐朝陽(王雙寶飾)和宋金明(李易祥飾)發家致富的招數是,先套近乎將打工無門的外地農民認作親人帶到煤礦做工,在井下工作時製造「安全事故」將「親人」殺死,再找礦主私了。
兩人在火車站盯上16歲的懵懂農村少年元鳳鳴(王寶強飾)後,故伎重操幫其辦了假身份證,更名後元鳳鳴「成為」宋金明的侄子。
⑻ 跨時代的電影《盲井》向我們揭示了什麼
這里的語言用得很准確,沒有說教,沒有批判,真的就是閑聊。氣氛、表演者的狀態,都是閑的。我認為此處也是准確的表達,就是他們之間,不總是那種勾來勾去的交易狀態,當生意做不成的時候,他們就是同病相憐的人,是能夠互相聊天的,誰也沒有瞧不起誰。很平常的。 不知道是不是由於這是導演的第一部作品,我感覺他傾注了更多的同情在裡面。比如宋金明對元鳳鳴的同情,是全方面的,憐惜他年紀小,憐惜他的童子身,憐惜他想家的情緒,憐惜他毫無價值的死法。是這個同情,使死亡倒扣在了兩個害人精身上。 兩個害人精熟練的殺伐,當然是招人恨的,當他們死去,就成了解恨。而那筆買命錢,順理成章的落到原本的受害人身上,成功解救了他的困境,皆大歡喜。 這種皆大歡喜和全方面的同情,消解了人物和觀眾的困境和憤怒,使它無法像《盲山》那樣,使人無奈、痛苦、恨不得解救主角於水火之中,對於主角命運的猜測將永遠留在觀眾的心中,可能會坐立不安,可能會盪氣回腸,反正你是放不下這個心的。《盲井》把一切都解決了,觀眾也就不惦記了。 最後那個鏡頭,看見煙囪里的煙,就那麼隨風飄逝,都不知道到底是那種罪惡隨風飄逝,還是說如同元鳳鳴那樣的孩子,以後要隨風飄逝。
⑼ 電影《盲井》,一邊被廣電總局封殺,一邊斬獲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在中國,有一名導演叫李楊,拍攝了一部電影叫《盲井》,也許大家不認識這名導演,也沒聽說過這部電影,但就是這部由一名默默無聞的導演拍攝的小成本電影,在2003年柏林國際電影節擊敗了張藝謀導演的《英雄》,斬獲當年柏林電影節的銀熊獎。
就是這樣一部電影,當年卻被廣電總局封殺,成了一部地地道道的禁片。
影片改編自劉慶邦的小說《神木》,該片由「雙王」主演,王雙寶與王寶強,彼時的王雙寶還是一名默默無聞的京劇武生,只在幾部小影片中客串過路人甲,直到2009年參演寧浩執導的《瘋狂的賽車》,才成為家喻戶曉的喜劇明星。
早年的王寶強更不用說了,北影門口常年蹲守的龍套專業戶,能賺夠飯錢就很知足了,票房號召力更是無從談起。
總之,當時這部影片無論從導演,還是主演都是默默無聞之輩,但就是這些不起眼的人,拍出了一部經典之作,幾位主創人員也隨之名聲大噪,在隨後的十幾年裡,確實成為中國電影圈名氣響當當的人物。
電影講述了上世紀90年代一個發生在中國煤礦中的故事,主人公老唐與老宋是外出務工的同鄉,兩人在一處礦井辛苦工作,本應該淳樸老實的兩個人,背地裡卻干著喪盡天良的違法之事。他們專門以介紹親戚為名,將陌生人帶入礦井工作,並在四周無人時將「親戚」殺掉,並謊稱是礦難要求礦主索賠撫恤金。這種事兩人不知幹了多少次,已經輕車熟路,每次都能從礦主那訛到幾萬塊錢。
與老唐不同,每次贓款到手後,老宋都會把大部分寄回家裡,因為老宋有一個在上學的兒子,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兒子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長大能有出息,正是老宋的一絲良心,也換來觀眾一絲的惋惜。
而老唐拿著錢直接去了KTV,唱的這首「 社會 主義好」真的可以頒個「Kill歌之王」大獎,銀瓶炸裂之感直沖天靈蓋兒。
幹完這票,二人像往常一樣,計劃著下一單買賣,一天他們在街上遇到了輟學打工的少年元鳳鳴(王寶強飾),二人誘騙小元當礦工能賺大錢,單純的小元信以為真,還認了老唐作大哥,就這樣二人帶著自己的「親弟弟」來到礦井工作。
小元是個愛讀書的孩子,只因家裡付不起學費,只好輟學外出打工,這一點被老宋看在眼裡,有了惻隱之心,不忍加害小元。
在老唐的威脅下,老宋提出讓小元享受一次男歡女孩之後再下手,這樣自己心裡能好受些,於是便有了寶強大膽的表演。從寶強出鏡的尺度來看,其強大的敬業精神也預示著今後一定是個敬業的演員,一定能大紅大紫,一定不會只是個北影門口的龍套客。
故事最後,老唐即將動手時,老宋還是於心不忍,為救小元,與老唐在礦井中同歸於盡。
就這樣,小元的「親哥哥」死在了礦難中,而他順利從礦主那領到幾萬塊撫恤金,這個結尾極具諷刺性,真是傻人有傻福,不禁讓人聯想到《天下無賊》中的傻根。
這樣一部超級敏感的現實題材影片,在當時被廣電總局封殺也能理解,畢竟為了反映真實的底層生活,展現人性的本質,全篇電影對白有幾十處臟話、葷段子與過度寫實的生活畫面,想要通過廣電總局審查基本是天方夜譚。
但從電影質量來說,《盲井》絕對是一部經典作品,能夠斬獲柏林電影大獎也不足為奇了,作為中國第一部反應 社會 底層煤礦工人生存現狀的現實題材影片,為了生存、為了活著,不惜拋棄人性、拋棄理性,將人性最真實最醜陋的一面展現在觀眾面前。也許大家在看完這部電影後會很詫異,為什麼在我們國家會發生這種事?但每一個經歷過 社會 磨練的的人又會覺得這一切是理所當然的,生存就是這么的現實與殘酷。
《盲井》拍得很真實,以至於讓人覺得電影沒有傳遞什麼價值觀,沒有影射、沒有寓函,只是用普通的拍攝展現出最真實的現實,它要告訴我們什麼呢,相信每個看過該片的人心中都會有一個答案,這就是現實題材電影的魅力,也是中國電影才有的光明未來。
⑽ 王寶強出道拍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王寶強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盲井》。
2003年,王寶強被導演李揚挑中,主演獨立電影《盲井》,這部電影改變了王寶強在演藝圈的生涯,讓他從一個武行獲得金馬獎最佳新人、法國第五屆杜威爾電影節「最佳男主演獎」、第四十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人獎」以及第二屆曼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10)十大電影盲井擴展閱讀:
一、影片介紹
《盲井》改編自劉慶邦的小說《神木》,是由李楊執導、編劇,王寶強、李易祥、王雙寶等主演的劇情片。該影片題材來源中國1998年三大特大礦洞詐騙殺人團伙案,鄭吉寬團伙(致死110人),潘申寶團伙(致死28人),余貴銀團伙(致死38人)。
講述了兩個生活在礦區的閑人靠害人賺錢的故事。該片於2003年4月15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二、劇情簡介
在私人小煤礦做工的農民唐朝陽(王雙寶飾)和宋金明(李易祥飾)發家致富的招數是,先套近乎將打工無門的外地農民認作親人帶到煤礦做工,在井下工作時製造「安全事故」將「親人」殺死,再找礦主私了。
兩人在火車站盯上16歲的懵懂農村少年元鳳鳴(王寶強飾)後,故伎重操幫其辦了假身份證,更名後元鳳鳴「成為」宋金明的侄子。 三人來到新一家小煤礦成為挖煤工人,元鳳鳴的好學、純朴、天真與體貼常令宋金明想起自己正在念書的娃子,生出惻隱之心遲遲不肯下手,與唐朝陽的矛盾日益激化,不久,唐朝陽給他定下最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