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十三太保電影第一集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十三太保電影第一集

發布時間: 2022-11-16 19:07:01

❶ 十三太保李存孝的生平簡介

李存孝是唐末五代的一員驍將,晉王李克用的養子,長年跟著他行軍打仗,展現出了非凡的實力。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十三太保李存孝的生平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李存孝生平簡介
李存孝生活在唐末五代時期,本名叫安敬思,突厥族,天生力氣大,英勇善戰,功夫了得。晉王李克用看中了他的才能,把他收為義子,成為眾多太保中的一員,因為排行十三,所以人稱十三太保。

唐末逐漸打破了之前的統一局面,多股勢力各佔一方,當時的晉王李克用與孟方立為了洺、邢、磁這幾個州常年交戰。公元889年,李克用再次舉兵孟方立,李存孝也參與其中,跟李罕之一起打敗了孟方立的堂弟孟遷,並佔領了磁州和洺州。晉軍打敗孟方立軍隊,孟方立自殺,孟遷繼位,並向朱溫求救。李克用知道後,立馬派李存孝進攻邢州,孟遷兵敗投降。

之後,李存孝參與了李讜與李罕之的戰爭,救援李罕之,抓了新任潞州節度使孫揆,擊退了汴將李讜,攻佔了滁州。李存孝因為李克用沒有委任他為昭義留後而對其心存怨言。後來李存孝又佔領了晉州、絳州等地,為晉軍立了不少功。
李存孝怎麼死的
李存孝和李存信向來不和,當李克用派二人攻打趙王王鎔時,這倆人都不積極。李存信還在李克用耳邊進讒言,說李存孝不剛打趙軍。於是李存孝就與朱溫和王鎔勾結,在李克用進軍王鎔軍隊的時候,他卻跑去跟王鎔商量。李克用得知後轉而與王鎔一起討伐李存孝。

李存孝在晚上襲擊了李存信的軍營,擾亂了他的軍隊,李克用帶兵支援,想挖溝把城圍住。李存孝打算繼續進攻,卻聽信了袁奉韜的話,沒有組織進軍挖溝。溝塹建好後,李存孝沒有 辦法 接近晉軍,糧食也吃完了,就在城樓上向李克用哭訴自己是被李存信陷害的。但是李克用知道李存信給王熔等人寫信,並詆毀自己,又氣憤又痛心,將他五馬分屍了。

李存孝本來有成為英雄豪傑的潛質,卻因為與李存信的不和,一念之差走上了反對義父的道路,成為了逆子。李克用對李存孝的死一直難以釋懷,其實他並不像殺李存孝,但凡有人求情也不至於狠心殺自己的兒子。
李存孝的 故事
李存孝是唐末名臣李克用眾多義子中的一個,排行十三,所以稱他“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李存孝是一部香港70年代的電影,主要講黃巢反叛,皇帝逃離京城,留在京里的晉王李克用想伺機復興。他常常到皇陵墓祭拜。 傳說 皇陵有天兵天將護著,黃巢非常害怕,想要毀了皇陵墓。

但皇陵被石頭將軍和他的兵馬保護著,黃巢沒有得逞,無奈之下只有抓了一個婦人做人質,哪裡知道這個婦人的兒子李存孝,就是石頭將軍的後代,存孝被黃巢的屬下追殺,但他大難不死。居然在皇陵密室看到了石頭將軍顯靈,學到了石頭將軍的武藝,當他回來時,與李克用一起配合剿滅黃巢逆賊,存孝的母親鼓勵存孝舍孝盡忠。等到黃巢被殲滅後,母親就自盡了,存孝非常悲傷,晉王李克用安慰他只有為國效力才能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

這部電影就到此結束了,沒有寫十三太保真正的結局。十三太保最後還是死了,只留下了關於十三太保死亡的傳說。

他被拉到刑場上行車裂之刑。當五匹馬用盡力氣往外奔跑時,李存孝的反射弧太好了,雙手雙腳在 大腦 反應之前就生出力道,將五匹馬又給硬拉回來了!在連續數十次後,他仍然完好無損的活著。這種情況第一次發生,李存孝也算世間第一人了。他不想再經歷死前的心理折磨,懇求行刑官,給他個痛快。挑斷他的手筋腳筋,讓他的手腳無法發力;打碎他的膝蓋肘骨,讓他只有皮肉連接四肢,再行五馬分屍之刑。

猜你喜歡:

1. 隋朝著名將領宇文述生平簡介

2. 南北朝著名將領侯莫陳崇簡介

3. 隋朝著名將領賀婁子干生平簡介

4. 唐朝名將王忠嗣生平簡介

5. 唐朝名將薛萬徹生平簡介

❷ 《上海灘十三太保》37年:劉德華代替傅聲,「煙嘴」去世31年

一部90分鍾的影片,每一分鍾都在不停歇地打,放到現在來說肯定是令人難以想像。

但是37年前,張徹卻做到了。他不僅「集齊」了狄龍、陳觀泰、姜大衛、梁家仁、劉德華等「十三太保」,還讓他們在一部影片中打到爽,這部影片就是1984年上映的《上海灘十三太保》。

這部電影可以稱得上是張徹導演生涯後期的代表作品,延續了他一貫的電影風格,既有暴力美學,也有英雄情懷。

從另一方面來看,張徹在電影中集結了幾代張家班弟子,彷彿是年過花甲的張徹積蓄了自己所有的力量,在影片中進行酣暢淋漓地釋放,多少有點「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悲愴感。

這部電影不僅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還對後來的導演和影片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比如陳德森執導的影片《十月圍城》可以說是09版《上海灘十三太保》,但其中的打鬥戲卻沒有張徹版的影片中那麼精彩。

《上海灘十三太保》這部電影的故事構架其實很簡單,講述的就是「保鏢與刺客」的故事。

故事發生抗戰時期的上海灘,愛國人士高先生聯合神偷黑帽子(王羽 飾),將「漢奸」簽訂的的合約偷到手,准備把這些罪證公開。

此時,上海灘十三太保臨危受命,接到了富商沈剛夫(陳觀泰 飾)的命令,護送高先生去香港。

但是不巧的是,「漢奸」頭子洪述武(常楓 飾)發現了這件事兒並且採取了動作,不僅安排武林高手魏嘯天(張泰倫 飾)去追殺高先生,並且試圖收買十三太保中的部分人,讓他們倒戈暗殺高先生。

由此,不斷犧牲流血、打怪升級、護送「特派員」的大戲拉開了序幕。

「十三太保,一夫當道,教頭快刀、浪子富翁、學生少爺、熊虎鷹豹、眼鏡煙嘴、長槍難逃。」這是影片中標志性的一段話,膾炙人口如童謠,描述了十三太保其人。

01、「一夫當道」沈剛夫(陳觀泰 飾)

沈剛夫是十三太保的絕對領袖,號稱「一夫當道」,同時他也是上海灘的一大富商和大佬, 社會 地位很高,還有著不俗的個人魅力,有著能夠「一呼百應」的特殊技能。

正是因為如此,他能夠率領十三太保,執行護送高先生的艱巨任務。而且為了保證自己對十三太保的絕對控制力,沈剛夫還能夠游刃有餘地平衡各方勢力。

除此之外,他的武功也很高強,能夠三兩招就把上門挑釁的魏嘯天制服。因此,他也能夠得以活到最後。

從演員來看,陳觀泰也是很適合這個角色的,先不說他在其他電影中成功塑造的大佬形象,單從功夫底子來看,他就配得上「十三太保老大」這個角色。

據了解,陳觀泰曾拜大聖劈掛門創始人耿德海的徒弟為師,從小練習武術。

22歲的時候,經朋友介紹,陳觀泰成為了劉家班的一名武術指導。後被張徹看中,和狄龍、姜大衛統稱為第二代弟子。

在「恩師」張徹的帶領下,他在多部影片都有不俗的表現,另外張徹還為他量身打造了《馬永貞》,一舉成為當時最具影響力的功夫明星之一。

02、教頭(狄龍 飾)

教頭是十三太保中武功一等一的高手,並且憑借自己的功夫,輕輕鬆鬆1V2,幹掉了魏嘯天和黑鷹,與沈剛夫一起活到了最後。

飾演教頭的狄龍,也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是香港影壇四小龍之一,其他「三條龍」分別是李小龍、梁小龍和成龍。

而且在當年,狄龍的顏值堪稱一絕,甚至能用「漂亮」兩個字來形容,秒殺如今的很多小鮮肉。

即使到了40歲,也憑借著《英雄本色》圈粉無數,塑造了正義的硬漢形象,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

而且他的兒子譚俊彥也子承父業,踏入影視圈,參演過《法證先鋒4》、《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等影視作品。

03、快刀項方(程天賜 飾)

快刀項方是十三太保中的神秘殺手,被洪述武買通的他,不遺餘力地追殺高先生。

在影片中,他冷酷無情,武功高強,使用飛刀的時候可謂是穩准狠,是保鏢們的一大勁敵。

但是他又是一個很「糾結」的刺客,這種「糾結」在他與教頭的最終對決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其實在對抗中,他也有一定的勝算,但是為了他心中的江湖道義,他最終選擇了赴死,死在了教頭的手中。

這一角色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人們為他的高強武功所折服,為他的背叛投敵所氣憤,又為他義無反顧地赴死精神所欽佩。

憑借著從小練習京劇的底子,再加上外形英俊,飾演項方的演員程天賜曾經深受張徹的喜愛,張徹也曾經力捧他,但是沒多久,張徹轉戰內地,程天賜也從銀幕前漸漸轉到了幕後。

04、浪子葉不凡(姜大衛 飾)

浪子葉不凡是「一夫當道」沈剛夫的結拜兄弟,是上海灘一個賭場的老闆,是十三太保中的「保鏢」。

作為一位賭場老闆,葉不凡有勇有謀,儒雅睿智,地位頗高。並且很難得的是,他有著民族大義精神,為了護送高先生,甘願犧牲自己。

他在影片中的武器是一條圍巾,打鬥起來不僅沒有武夫的粗莽,反而一招一式之間都充斥著瀟灑和飄逸;不過在殺起人來也是十分兇悍毫不猶豫。但最終卻死在了快刀的突襲之下,實在令人惋惜。

70年代,姜大衛是邵氏最當紅的武打小生,和狄龍是那個時代的黃金cp。他的帥氣並不是俊朗小生型,而是玩世不恭的一種酷帥。

姜大衛早在剛剛4歲的時候,就踏入了演藝圈,是一位十足的童星。

但他直到21歲的時候,才被張徹發現並收之麾下,與陳觀泰一起成為了張家班的第二代弟子。

第二年,也就是1969年,姜大衛憑借在張徹執導的電影《報仇》中的精彩表現,成為了中國香港 歷史 上首位亞洲影帝。

回到電影中來,我們不得不佩服張徹的毒辣眼光,當時37歲的姜大衛,可以說是最適合葉不凡這個角色的張家班弟子了:他臉上既有不羈氣息的痕跡,一條白色的圍巾又盡顯溫和儒雅的氣質,輕松演繹出葉不凡的人物特點。

現如今,雖然姜大衛已過古稀之年,但仍能在電視熒屏上看到他的身影。2019年上映的電影《誅仙Ⅰ》和2020年的三部電視劇中,都有姜大衛的身影,並且演技均在線,可謂寶刀不老。

05、富翁陶大業(梁家仁 飾)

富翁陶大業同葉不凡一樣,都是沈剛夫的結拜兄弟,同樣是十三太保中的「保鏢」,同樣是一流的高手。

但是與葉不凡不同的是,他更加地放浪不羈,更加會享受生活,可謂是吃喝嫖賭抽樣樣精通,不僅有著多個姨太太,還由於好色經常流連在花街柳巷。

也正是由於如此,陶大業的身體狀況與武功水平不斷下降,最終被羅虎殺死了。

陶大業的飾演者梁家仁出道很早,不僅常參演張徹執導的作品,而且還經常與星爺周星馳合作,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暗戀石榴姐的武狀元就由梁家仁飾演,展現了他的功夫和 搞笑 功底。

雖然現在很多人對梁家仁不太熟悉,但是在當年,他也是大名鼎鼎的「大俠專業戶」,曾幾何時,周星馳在《天龍八部》中都給他當過小兵。

現如今,梁家仁也已經過了古稀之年,他在熒屏上也已經磨破滾打了近50年,留下了許多經典的熒屏形象。而且他如今依然作品不斷,僅僅2020年,就參演了9部電影,可謂寶刀不老。

06、學生關偉(劉德華 飾)

學生關偉可謂是十三太保中最年輕、帥氣的一位「保鏢」,同時也是富翁陶大業的妹妹的戀人。

他出場即驚艷,白色中山裝和白球鞋的搭配,令他魅力無限。除此之外,他身手不凡,還是大局,有著民族大義精神。

當高先生在富翁陶大業的別墅被偷襲就擒的時候,學生關偉穿著一身白衣出現了,他操著兩把鋼叉,與羅虎展開了殊死搏鬥,最終他保全了高先生的安全,卻死在了女友的懷里。

其實,學生關偉這個角色,張徹是為傅聲留著的,他是張徹最疼愛的弟子之一,外形帥氣,武藝高超。

但是天妒英才,傅聲在1983年因車禍去世,據說當時張徹已經哭到不行。

最終,這個角色落到了與傅聲有些相像的劉德華的身上,劉德華也沒有辜負張徹,將學生這個角色演繹到了極致。

很多年以後,劉德華在回憶這部電影時仍唏噓不已。

07、少爺梁少雄(李中一 飾)

少爺梁少雄是沈剛夫的手下,是十三太保中最堅強也是最慘烈的「保鏢」。他與學生一樣,年輕、帥氣、武功高強。

但不同的是,相比於學生的浪漫,他身上更多的是一種冷酷無情。

在整場打怪升級的過程中,少爺是最早受傷的,但是他卻堅持到了最後:被大豹抓傷、被快刀刺傷,但他卻依然帶傷作戰,但是由於傷勢過於嚴重,最終死在了一群嘍啰的手中。

他的飾演者李中一是一位台灣省演員,參演的作品不多,但卻與張徹合作過4次。可能也是由於張徹轉戰內地,李中一也逐漸從銀幕上消失了。

08、熊立(王青 飾)

與快刀一樣,熊立也被洪述武所收買,去追殺高先生。

看過《上海灘十三太保》的人,一定會被熊立的魔性笑聲所洗腦,重要的是,他還從頭笑到尾,打輸了都在笑,這也是他的一個重要標志,算是電影中比較有趣的一個元素。

影片中,熊立也是一個很「糾結」的人,除了賭術高明之外,他的武功水平實在令人琢磨不透:說他厲害,總被壓制;說他不行,又能幹過少爺。不過他最終還是死在了浪子葉不凡的圍巾之下。

飾演熊立的演員王青在出道的時候,由於形象的原因,經常飾演大反派,再加上他獨特的長相,獲得了「大口青」這個外號。

除了電影之外,他還在電視劇領域發光發熱,最為大家熟知的一個角色應該就是吳啟華版《倚天屠龍記》中的青翼蝠王了吧。

09、羅虎(鹿峰 飾)

有著老虎之稱的羅虎,是十三太保中的刺客,被洪述武收買去追殺高先生。

與其他保鏢、刺客不同的是,羅虎的武功平平,但是謀略過人,可以稱得上是軍師吳用,尤其是胸口前一個大大的「殺」字非常搶眼。

憑借著他清醒的頭腦,羅虎在每次對抗之前都能巧妙地找到對方的破綻,並且能夠一兩撥千金地打敗對方,即使是在面對富翁陶大業的時候,也能輕松破敵。

雖然最後與學生同歸於盡,但是憑著他的武功能夠扳倒學生,已經是不小的成就了,此生值了。

飾演羅虎的演員叫鹿峰,是張家班的第四代弟子,曾經憑借電影《城市英雄》獲得過第25屆亞洲影展動作片演技最突出男配角獎。

隨後跟隨著恩師張徹,參演《上海灘十三太保》,但在這之後,他就逐漸轉向了幕後,專心做武術指導。

10、黑鷹胡大刀(陳星 飾)

單從武功來看,他在刺客當中應該算是中上等水平,但是由於出場太晚,沒有多少可以發揮的空間,再加上他的對手是一等一的高手狄龍,結果不難想像,出場沒多久拿了盒飯。

飾演黑鷹的演員陳星是張家班的第二代弟子,算是比較早加入張家班的人了。但是他卻不如其他弟子「受寵」,不僅沒有什麼主演的機會,還經常飾演大反派。就像這部電影中,他不僅飾演的是一個反派,而且出場時間很短。

直到離開張徹之後,陳星才獲得了一些知名度,與吳思遠合作的一些作品,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他。但是可惜的是,他在2019年永遠離開了我們,享年83歲。

11、大豹袁海(戚冠軍 飾)

外號大豹的袁海是十三太保之一,他與弟弟小豹袁江合佔十三太保中的一個名額,因此十三太保其實有十四個人,再加上老大沈剛夫,這部電影其實是十五個人的鏖戰。

大豹在影片中的特點很是明顯,那就是兩個字——囂張。不過他也有著囂張的資本,那就是武功很高,能夠重傷少爺。

但是他的死卻也足夠「囂張」——被少爺抽出肋骨而死,這個場面可謂是令人觸目驚心。

飾演大豹的演員是戚冠軍,他是張家班的第三代弟子,除此之外他還有兩個響當當的身份——黃飛鴻的正宗傳人、劉家良的師侄。但這些名頭卻沒有讓他紅起來,遠不及同期的傅聲。

12、小豹袁江(尤少嵐 飾)

小豹袁江可謂是刺客中頗有心機的一個,被收買後潛伏在教頭手下兩年都沒有被發現,甚至在這期間還曾經與刺客黑鷹交過手,但最終還是被快刀項方拿下了。

飾演小豹的演員名叫尤少嵐飾演,但他在互聯網上留下的痕跡少之又少,只能尋跡到他曾在2017年,以中華少林洪拳總會榮譽會長的身份參與活動。

淡出 娛樂 圈的尤少嵐選擇發揚中華少林洪拳,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歸宿。

13、眼鏡(王鍾 飾)

有著眼鏡之稱的王鍾,經營著一家裁縫店,但同時他也是沈剛夫的手下。裁縫店老闆的身份,與其他太保來比,可以說是太不起眼了。

而且他在影片中的分量貌似也與他的身份一樣,出場早、死得早,甚至沒有跟刺客交過手,最終被自己的手下殺死。

不過,從影片中的人設來看,眼鏡並不看重名利,還有些閑雲野鶴的氣質,對十三太保的名號也有些不屑,但是他依然有著名族大義的精神,敢於用身體擋子彈。

飾演眼鏡的演員名叫王鍾,是張家班第二代弟子,同時也是演員王青(飾演熊立)的親哥哥。

在演完《上海灘十三太保》之後,他就開始嘗試進行導演工作,並在1990年執導了電影《金手指》,憑借這部電影,他還被成為寫實警匪片的創始人。

除此之外,他還在我們熟知的電影《武狀元蘇乞兒》中有著不俗的表現,影片中的丐幫長老就由他飾演。

14、煙嘴馮金榜(江生 飾)

有著煙嘴之稱的馮金榜是沈剛夫的手下之一,也是充滿正義的保鏢。他經常叼在嘴裡的煙嘴其實是他的武器,他的外號也因此而來。

飾演煙嘴的演員名叫江生,又叫趙岡生、邵康生,是張家班的第四代弟子。用命途多舛和天妒英才8個字來形容他的一生再合適不過了。

江生可以稱之為一個全才,他除了是一個演員之外,還有著導演、執行導演、動作設計等多個身份。

據了解,除了演戲之外的時間,他都用在了對武術動作的鑽研之上,產出了不少優秀的作品。

但是在他的妻子病逝之後,他整個人都頹廢了,終日以酒度日,最終在1990年在家中猝死,享年39歲,距今已有31年。

15、長槍難逃小楊(李修賢 飾)

長槍難逃小楊在「童謠」中排名最後一位,他也很對得起這個排名,不但武功一般,是刺客中第一個死亡的;而且腦子好像也有些不太好使。

不過他的槍向來彈無虛發,這也成就了他「長槍難逃」的名號。

小楊是十三太保中最早出場的,但是卻只會用槍,基本不會拳腳功夫,這也奠定了他戲劇性的死亡結果。

而且他擅長的是遠距離狙殺,偏偏在刺殺的時候埋伏在只有20米左右間距的地方,結果可想而知,刺殺不成被反噬,魏嘯天三拳兩腳間就把小楊KO了。

雖然影片中的小楊無足輕重,但是他的飾演者李修賢確實一位舉足輕重的人。李修賢雖然是張家班的第三代弟子,卻一直不受張徹的喜愛,張徹從來沒有力捧過他。

但是李修賢確實一個知恩圖報的人,即使張徹不器重他、不捧他,他也把張徹當成自己的恩師一般孝順,而且多次在公開場面感謝張徹,稱「沒有張徹,就沒有今天的他」。

雖然張徹沒有力捧他,但是李修賢卻在上個世紀闖出了一番名堂,他憑借塑造的正義感極強的警察形象,為人們所熟知,此後他飾演的角色多是正義感爆棚的正面角色。有人說,他就是那個時代「英雄」二字的代名詞。

從電影本身來看,整部影片充斥著滿滿的男性陽剛之氣,僅有的兒女情長也被淹沒在了民族大義之中,表現了那個年代中愛國人士的愛國精神、不屈精神以及英勇的一面。

而且整部電影的90分鍾里,演員們沒有一分鍾不在打,正是這種酣暢淋漓的打戲,激起了觀眾心中的澎湃熱情。

張徹的這種大膽的處理方式,不僅簡單粗暴地勾勒出了影片的暴力美學,而且讓人們的情緒有了一個宣洩口,不失為一部成功的爽片。(撰文:西窗雪)

❸ 電影十三太保劇情

抗日戰爭時期,愛國志士高先生盜取汪偽政府與日本人簽訂的賣國密約,准備經由上海帶往香港公之於天下,以揭露汪精衛的偽國民政府賣國求榮的真相,因此受到汪偽政權偽內務部次長洪述的追殺。為了保證高先生和密約能夠順利抵達香港,上海灘大亨沈剛夫決定派遣手下的「十三太保」保護高先生前往碼頭。不想十三太保內部卻有人叛變,出賣了沈剛夫和高先生,在前有堵截,後有追兵,內奸作梗的情況下,高先生能否順利抵達碼頭?十三太保,孰忠孰奸?在高先生去往碼頭的路上,陷阱密布,殺機重重,一幕幕血戰連續上演……

❹ 求(慈雲山十三太保)的高清下載地址

《慈雲山十三太保》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z9OPIwMWiqeK9Og959ZC_A

提取碼: ukdv

《慈雲山十三太保》是1995由鄧衍成執導的香港黑幫電影。巫啟賢,陳豪主演。講述了慈雲山十三太保雄霸慈雲山,得罪了探長魔鬼蕭,遭到多番戲弄,勢力逐漸減弱的故事。本片根據陳慎之、電影人李兆基等人的經歷改編。

❺ 十三太保龍是誰

十三太保龍是玉敕代天巡狩元帥府二代欽差:

十三太保是福建南安鄉土神保安廣澤尊王的十三個兒子或部將。

1970年張徹執導電影十三太保,是一部香港古裝動作片,由姜大衛,狄龍,王鍾,谷峰,李麗麗等領銜主演,邵氏兄弟電影公司出品發行講述的是黃巢起義軍晉王李克用的十三個義子在一場宴會中鬧了矛盾後,又被外人挑唆,最終導致幾人兄弟相殘,同室操戈。

唐末,黃巢起義軍攻入唐首都長安,晉王李克用受命剿賊,收復都城,沙族人李克用其時擁兵十萬,麾下猛將如雲,更有義子組成的十三太保能征善戰,一時風光無兩。

汴梁節度使朱溫客訪觀戰,恰逢黃巢手下第一勇將孟絕海搦戰,第十三太保李存孝出陣迎敵,活捉孟絕海,但李為人持勇傲物,朱溫受辱於功宴,懷恨在心,四太保李存信嫉妒李存孝功高,獻計輕兵直入長安取黃巢首級,李克用命九名太保行刺,由李存孝統領。

❻ 上海灘十三太保完整版電影

《上海灘十三太保》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CEs-OsG_NnCuNNZIs1wXbA

提取碼:6pt4

《上海灘十三太保》是由張徹執導,狄龍、陳觀泰、程天賜等主演的功夫電影,該片於1984年出品。

影片講述了抗戰時期,愛國志士高先生不滿汪偽政府的賣國行徑,准備將消息由上海帶往香港公之於天下,以揭露汪精衛的偽國民政府賣國求榮的真相,在高先生去往碼頭的路上,陷阱密布,殺機重重的故事。


❼ 慈雲山十三太保都是誰

1、「茅躉華」陳慎芝。十三太保之首領。

2、「高飛」李兆基。

3、「錢罌」吳克明。

4、「傻牛」梁耀熙。

5、「儍喼」張增傑。外號」叔父「。

6、「崩牙駒」尹國駒。活躍於澳門。

7、「郭雄」。澳門社團內第一猛人。

8、「越華仔」鄭淦林。紅棍,活躍於旺角。

9、「雞鵬」。出身自元朗廈村鄉田心村

10、「華朱」:元朗猛人,其頭目為鄉事委員會委員,與「四眼細」等熟稔。

11、「豆腐仔」。頭目,原「管理」來往旺角至牛頭角一帶的小巴線。

12、「細賢」

13、「呀四」:與「細賢」情同如手足,有如親兄弟。

拓展資料:

《慈雲山十三太保》是1995由鄧衍成執導的香港黑幫電影。巫啟賢,陳豪主演。講述了慈雲山十三太保雄霸慈雲山,得罪了探長魔鬼蕭,遭到多番戲弄,勢力逐漸減弱的故事。

參考資料:慈雲山十三太保_網路

❽ 求一部電影叫十三什麼

十三 13(2010)
十三號貨棧 Warehouse 13(2008)
殺手十三 XIII(2008)
倉庫十三小時 13 Hours in a Warehouse(2008)
十三羅漢 Ocean's Thirteen(2007)
十三歲女孩 A Girl Thirteen(2007)
十三歲秀雅 The Wonder Years(2007)
陽光燦爛的十三月 13 Months of Sunshine(2007)
十三棵泡桐 Thirreen Princess Trees(2006)
幸運十三 Lucky 13(2005)
十三角關系 Menge 13(2004)
十三號星期五半夜鬼上床 Freddy Vs. Jason(2003)
芳齡十三 Thirteen(2003)
十三階段 13 kaidan(2003)
陰陽路十三之花鬼 Troublesome Night 13(2002)
命運的十三個交叉口 Thirteen Conversations About One Thing(2001)
十三歲之微雨 Rain(2001)
第十三個名字 Di Shi San Ge Ming Zi(2001)
驚爆十三天 Thirteen Days(2000)
古惑仔情義篇之洪興十三妹 Portland Street Blues(1998)
南海十三郎 Legend of Mad Phoenix(1997)
南海十三郎 Naam hoi sap saam long(1997)
七月十三之龍婆 Qi yue shi san long po(1996)
慈雲山十三太保 Ci Yun Shan shi san tai bao(1995)
廟街十三妹 Miao jie shi san mei(1993)
新冷血十三鷹 Xin leng xue shi san ying(1993)
喋血十三 Dip huet sap saam(1992)
十三號星期五8 Friday the 13th Part VIII: Jason Takes Manhattan(1989)
十三號星期五7 Friday the 13th Part VII: The New Blood(1988)
十三號星期五6 Friday the 13th Part VI: Jason Lives(1986)
俠女十三妹 Lucky 13(1986)
十三號星期五第五集 Friday the 13th: A New Beginning(1985)
十三號地區 Shi San Hao Di Qu(1984)
上海灘十三太保 Shanghai Thirteen(1981)
十三號星期五 Friday the 13th(1980)
十三癲和尚 War of the Shaolin Temple(1980)
十三個月亮之年 In einem Jahr mit 13 Monden(1978)
冷血十三鷹 Cold Blooded Eagles(1978)
血濺十三號警署 Assault on Precinct 13(1976)
十三不搭 Shi san bu da(1975)
暗殺十三招 The Parallax View(1974)
十三歲少年 13se sonyeon(1974)
十三太保 Sap saam taai bo(1970)
十三妹 The Young Avengeress(1969)
十三號房間 Zimmer 13(1964)
十三人刺客 Juusan-nin no shikaku(1963)
十三戰士 13 Fighting Men(1960)
十三號兇殺案 House No. 13(1960)
十三陵水庫暢想曲 Ballad of the Ming Tombs Reservior(1958)
怪貓五十三次 Kaibyo Gojusan-tsugi(1956)
七劍十三俠 Qi jian shi san xia(1949)
十三號女盜 The Girl Bandit No.13(1949)
十三號凶宅 Sinister House No.13(1948)
十三號包廂 The Thirteenth Box(1927)
十三鞭(2007)
黃飛鴻與十三姨(2006)
十三密殺令(1999)
十三太保(2008)
李克用與十三太保(2008)
十三妹(1983)
十三太保(1982)
清十三皇朝(1987)

❾ 十三太保完整版電影

《 十三太保》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QC8K23aCkDLnJ57WZyVW6w

提取碼: b7y7

作品相關簡介:《十三太保》是由張徹執導的動作片,姜大衛、狄龍、王鍾等領銜主演。影片講述了唐末,黃巢起義軍攻入唐首都長安,晉王李克用(谷峰飾)受命剿賊,收復都城。沙陀族人李克用其時擁兵十萬,麾下猛將如雲,更有義子組成的十三太保能征善戰,一時風光無兩。


❿ 大家記得一部老電視劇嗎

片名:《十三太保》

『影視評論』 [電影眾論]邵氏經典電影賞析 --《十三太保》

作者:sleep_forest 提交日期:2005-7-24 17:33:00

《十三太保》是我最早觀賞的幾部邵氏電影之一。從去年買到影碟到現在,我早已反復看了不知道多少次。說來自己都覺得奇怪,從小愛看電影的我,在被當前製作精美的大片疲勞轟炸以後,居然會對七十年代拍攝的情節簡單,節奏緩慢的老電影情有獨鍾。這也許是因為,這些老片在情節和布景之外,還蘊涵了一些更為深沉的東西。這些東西,沒有隨著時間老去,反而經久彌香,在三十年後依然具有打動人心的魅力。

聽說張徹自己對這部片子倒不是十分滿意。 為什麼我不清楚,不過當年邵氏化了大價錢拍攝這樣一步史詩式的戰爭武俠片,期望自然是很高的。前段時間看過一些影評,似乎大家對影片里的布景不甚滿意。的確,就以我這個神經大條的觀眾來看,汴梁和長安的城樓也委實太像了些(眾人:根本就是一個!汗。。。)。盡管如此,片中的戰斗場面還是很可以用「宏大」二字來描述的。看完影片很久,十三太保李存孝帶著排山倒海的黑鴉兵風馳電掣地沖向汴梁營救李克用的情景依然在腦海里揮之不去。一直覺得,張徹的影片猶如潑墨重彩的寫意畫,勝在氣勢:

十一太保史敬思在城中力保李克用的拚死血戰,是畫布上慘烈的紅;

而隨著緊密而強勁的鼓點飛馳而來的十三太保和黑鴉軍, 則是冷峻的白與黑;

鏡頭在兩種色系之間來回切換,將情勢的危機烘托到一種極致。。。然後,便是那個無聲的高潮—身著白衣的十三太保帶著一大群黑壓壓的人影從高高的城樓上輕盈地躍下。
至此,畫面上的兩種色系融合在一起,危機終於解除,而屏幕前的我也早被那逼人的氣勢震懾,哪還有心去管這城樓長得什麼模樣。

《十三太保》是從倪匡的小說改編而成。整個影片的故事從唐朝末年, 黃巢義軍佔領長安後李克用奉詔討賊拉開序幕,沿著兩條線索展開:一是李克用節節勝利,朱溫深恐他勢力太大對己不利,故而設計誘殺; 另一條線索,便是李克用手下的十三太保之間為了殺敵爭功的兄弟相殘。暴力美學大師張徹對血染的兄弟之情的興趣顯然遠遠大於政治 陰謀,所以,前一條線索只是推動情節,而後一條線索則貫穿著影片的精髓。

看完電影以後,出於好奇,我也閱讀了倪匡的小說。平心而論,小說寫的還是很不錯的,不過,遠沒有電影給人帶來的震撼大。盡管電影的情節和小說幾乎一模一樣,可是因為電影語言的巧妙運用造成的強烈視覺沖擊和一干演員精彩紛呈的表演,給原本無甚懸念的故事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 使之擁有了超越原著的感人至深的力量。

《十三太保》的卡司是十分強大的,演員都是一時之選。主角自不必說, 就連戲分不多的大太保也是由金漢出演。谷峰把那個粗曠豪放有餘,政治遠見不足的李克用演得透活。說到這兒,真是不能不贊一句谷峰的演技。雖然總演配角,忠奸善惡, 全都信手拈來,演得像模像樣。陳星演的朱溫也當真是個頗具野心,滿肚子壞水兒的陰謀家。十三個太保雖然戲份有多寡, 卻都是個性鮮明,各有各的特色。其間最引人注目的,當然要算是狄龍的十一太保史敬思和姜大衛演的十三太保李存孝。

年輕的狄龍確是英挺不凡,他演的史敬思自然也是卓爾不群。他槍法出眾, 和十三弟一起攻克長安,立下汗馬功勞。看起來,李克用最寵信的義子,除了十三太保李存孝以外,就數他了吧。看過此片的觀眾,肯定不會忘記在汴梁城中史敬思力保李克用突圍的情景。那時李克用中了朱溫的詭計, 帶去的部下都在醉中被朱溫的人殺得精光,只剩史敬思殺出一條血路保他逃出城去。是時晨曦微明,史敬思屹立橋頭,一身紅色的披風在風中飄搖。雖然身負重傷,他依然驍勇地像一頭獅子,以一敵百, 銳不可當。然而,他還是沒能等到十三弟趕來,就力盡而亡。死後依然持槍而立。(想起了《雙俠》,汗,張徹是不是覺得站著死更能顯示英雄氣概?不過,不得不承認,這種Pose更適合於狄龍)

史敬思的這場血戰現在看來依然令人震撼。可以想見,對於三十年前的觀眾, 這樣的場面真可以說是視覺盛宴了。不過,張徹還不滿足,他還要策劃另一場更驚心動魄的血的祭奠,那就是凡提到《十三太保》就不得不說的五馬分屍。

無疑,這場「五馬分屍」拍攝得是意味十足,唯美之極,其視覺沖擊效果是毋庸置疑的。張徹本人對這個場景十分滿意,連姜大衛在多年後接受采訪的時候也說:這是一場浪漫的死亡。然而,這場「浪漫的死亡」之所以會具有如此強烈的悲劇力量,是因為被毀滅的是十三太保李存孝, 不是歷史上的李存孝,也不是倪匡書中的李存孝,而是姜大衛演繹的李存孝,一個生命如夏花般燦爛, 雖然是勇冠三軍,骨子裡卻單純如斯的美麗少年。

李存孝這個角色,真是非姜大衛演不可。按倪匡書中形容, 李存孝「身形極小,看來就像是一個小孩子一樣」, 張徹旗下這幫演員,除了姜大衛,也再沒有別人符合這個條件。值得慶幸的是,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姜大衛塑造的這個李存孝,多了許多書中人物沒有的特性,因而格外地惹人憐愛。書中描寫的,是一個機勇沉著的少年將軍,而姜大衛向我們展示的,不僅是勇猛善戰,更是一個青春飛揚,意氣風發的鮮活的生命。

他懶洋洋倚槍而睡的姿態,被朱溫辱罵「胡兒」後,委屈地撅著嘴向父王抱怨的樣子,讓人覺得他不過只是個恃寵而驕的孩子;

他輕盈地從城樓上躍下和孟絕海一戰時,在藍天的映襯下那抹耀眼的笑容,真如一道突如其來的陽光,直直地射進觀眾的眼裡;

在雅觀樓執意搶奪朱溫的玉帶,到手後卻又滿不在乎地丟掉的舉動,又淘氣又無賴;而他和哥哥們痛快地喝酒,肆意嬉戲打鬧的樣子,很難讓人不為他全無掩飾的那份張揚的快樂而動容。

影片一開始,張徹就以層層的鋪墊,把這樣一個意氣張揚的陽光少年推到觀眾面前。他是個將軍,勇猛非凡,而且沉著應變,因此不僅能生擒孟絕海,還能成功地組織夜襲長安。但他更是一個大孩子,單純而快樂。世界在他眼中是燦爛而美麗的,他恣意地享受著這個世界給他的幸福,包括父王的寵愛, 同時他也以自己單純的心去回報著這份幸福。

所以,他在看到汴梁起火的時候不顧一切地領兵沖去。不是為了領功,只是擔心,擔心父王受到傷害;

所以,他在被傷心過度的父王一腳踢翻後, 表情是如此的委屈, 彷彿一個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的孩子, 無端地遭到大人的責罵,想辯解卻又怕惹大人生氣;

所以,在四哥和十二哥誘殺他的時候,他一點也沒有懷疑。因為他相信自己的哥哥們,在他單純的心裡,決計想不到哥哥居然會殺自己。

張徹的確夠狠。 他用盡全力塑造了一份美麗,卻又用最殘酷最血腥的方式將他毀滅。即使是死亡里的李存孝,依然如此美麗,像一個熟睡的孩子。然而這染血的美麗,卻深深刺痛了熒屏前的我的心,只因我在看電影時已經愛上他,十三太保李存孝,張徹的「阿多尼斯」。

當然,李存孝死了,痛的不只是我這個觀眾,還有他的父王李克用和一乾哥哥們。不知為何,看到李克用傷心欲絕的樣子,我心裡隱隱感到一絲報復的快樂。出於某種說不清的陰暗心理,我這個歷史白痴居然一頭栽進故紙堆,只是為了想知道李存孝死了以後,李克用究竟如何收場。

在翻閱了《五代史》和網上五花八門的介紹之後,濾去和影片中故事矛盾的信息,勉強整理出以下結果:

李存孝死後,李克用如失左右手,在戰場上連連失利。原本實力遠勝於朱溫的李克用節節敗退,失掉了河中,最後兵困晉陽。不過,在這最後關頭,李克用和其他的太保拚死一戰,總算打退朱溫, 給自己保住了一塊存身之地;

公元907 年,朱溫殺死唐哀帝,建立後梁;李克用打著「復唐興唐」的旗號和當時的其餘割據軍閥聯合,與朱溫對壘;

公元908 年,李克用死於晉陽,是年53歲。

那一肚子壞水兒的朱溫,下場也不怎麼樣。 皇帝剛剛當了5年,就因為荒淫無度,在病重時被自己的兒子所殺。

公元912 年,其子朱友貞繼位,是為梁末帝。

十一年後,即公元923年,李克用之子李存勖 殺朱有貞, 滅梁,立後唐。

真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歷史有時更像一個玩笑。

在時間的長河裡,那些曾經叱剎風雲的歷史人物,已化作故紙堆里的符號。而張徹鏡頭下那意氣風發的少年將軍,在多年以後,依然會透過屏幕向我們露出陽光般炫目的笑容。。。

作者:逍遙狂嗑 回復日期:2005-7-24 19:24:43
頂,我喜歡姜大衛

作者:孤風一笑 回復日期:2005-7-24 21:49:03
年代久遠啊,印象還有,不太深了。
樓主要貼一些圖更好!

作者:老昕 回復日期:2005-7-24 22:07:57
只對片名有印象
別的就不記得了!

作者:盈盈品茗 回復日期:2005-7-24 23:50:39
《十三太保》是我最早觀賞的幾部邵氏電影之一。從去年買到影碟到現在,我早已反復看了不知道多少次。說來自己都覺得奇怪,從小愛看電影的我,在被當前製作精美的大片疲勞轟炸以後,居然會對七十年代拍攝的情節簡單,節奏緩慢的老電影情有獨鍾。這也許是因為,這些老片在情節和布景之外,還蘊涵了一些更為深沉的東西。這些東西,沒有隨著時間老去,反而經久彌香,在三十年後依然具有打動人心的魅力。
—————————————————————————————
即便老片布景再假、劇情bug再多,俺看的仍是津津有味嘖嘖稱嘆。一度以為這是因為兒時對這些片子、這些演員印象太深刻了,如今難舍舊情所以主觀偏愛。
如今交替看了幾部武俠片,特意選了幾部以前沒看過得武俠劇,才頓悟原來自己不是因留戀才偏愛老片的。老片大都宣揚俠骨柔情義薄雲天的俠義精神,而現在很多武俠劇的導演似乎對武俠的理解和以前有所不同了,似乎更關注武俠劇的視覺效果和武功招式的動態美。過多的電腦特技,使得招數美則美矣但似乎過於天馬行空,沒有一招一式穩扎穩打的舊片拍得實在,自然也就少了幾分暢快淋漓的感覺~~

俺偏愛張徹的影片,喜歡那種看後熱血沸騰、新潮澎湃的感覺

作者:盈盈品茗 回復日期:2005-7-25 0:18:00
森林好文采!上來再贊一下!!遺憾的是還沒有機會溫故《十三太保》,看了森林的文字,更加期待早一點看到那個 機勇沉著、意氣張揚卻單純如孩子的陽光少年 了呢!

森林把這篇文章也發到壇子吧?!俺忍了很久才沒轉發,嘿嘿

汗~~~剛才還打了個錯別字——心潮澎湃

作者:肥咪 回復日期:2005-7-25 0:19:17
弄點圖來看呀!

作者:youaregood 回復日期:2005-7-25 0:21:34
李存孝!歷史上的李存孝可是死得很慘的啊!和袁崇煥有得一拼了!

作者:pays-bas 回復日期:2005-7-25 0:44:52
有圖嗎

作者:ascing 回復日期:2005-7-25 1:02:49
前十!要看圖!

作者:mianjuzhu 回復日期:2005-7-25 1:10:19
從花痴的眼光來看,姜大衛的戲份還是少:P

(想起了《雙俠》,汗,張徹是不是覺得站著死更能顯示英雄氣概?不過,不得不承認,這種Pose更適合於狄龍)
------------------------------------------------
agreed.我覺得年輕時的姜大衛即使做「悍鷲」的姿態,骨子裡也是柔軟脆弱的,所以死得像孩子更適合他。

兄弟相殘死了一大半,李克用應負有直接責任,當我聽到他問李存信?「我派存孝調度,你服不服?」時,就知道導火索已埋下,只等爆發。可這爆發也太慘烈了!而且便宜了康君利,他死得好輕松!每次想起李存孝的死,我心中都免不了隱隱作痛。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1:34:03
作者:youaregood 回復日期:2005-7-25 0:21:34
李存孝!歷史上的李存孝可是死得很慘的啊!和袁崇煥有得一拼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唉,在猛翻故紙堆的過程中,我才發現,歷史遠比張徹殘忍許多!
張徹鏡頭里的李存孝之死,是個悲劇,可是歷史上的李存孝之死,簡直就太離譜了,像個黑色幽默, 哎,不說也罷。。。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1:46:31
作者:mianjuzhu 回復日期:2005-7-25 1:10:19

兄弟相殘死了一大半,李克用應負有直接責任,當我聽到他問李存信?「我派存孝調度,你服不服?」時,就知道導火索已埋下,只等爆發。可這爆發也太慘烈了!而且便宜了康君利,他死得好輕松!每次想起李存孝的死,我心中都免不了隱隱作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嚴重同意!李克用的確不善於管理手下的人才, 且缺乏政治遠見。
十三太保的自相殘殺他的確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而因為政治遠見的缺乏,他對和朱溫的矛盾認識不足,才有了被困汴梁那一幕。

其實,歷史上的李克用也差不多。可能比電影里的還要糟糕。。。

存孝之死。。。唉,如果只是書中描寫的少年將軍,遭到如此下場,我大概會覺得很惋惜,可是姜大衛演的李存孝,就像是開的正盛的一朵花, 突然被殘忍地撕碎。。。這種痛,真是讓人猝不及防。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3:35:06
看到朋友們說想看圖,那我就貼幾張。。。

不過,靜態的圖片實在是無法表現出影片的韻味。那激烈的戰斗場面就不必說了,根本無法截圖,只有看動景才能感受到那逼人的氣勢;
而十三太保那份張揚的意氣,也是在他的動作和表情的變化中,才能流露出來。在靜止的圖片中,姜大衛一般是不太起眼的,是他充滿靈氣的表演,讓這個角色如此引人注意。。。

呵呵,說了半天,就是:如果圖圖的效果不好,大家表打我。。。如果有可能,還是應該看影片, 方能感受其中精髓。

第一張圖: 谷峰演的靖王李克用。此時他奉唐皇之命率兵進駐河中,准備討伐黃巢。因為李克用兵精將猛(據說是三萬騎兵,大家都知道騎兵的戰鬥力遠勝步兵), 不誇張地說,簡直就是岌岌可危的唐室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所以其他的節度使們對李克用當然是極盡討好之能事。

圖中,李克用正在雅觀樓和各節度使宴飲。。。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3:45:02
相冊出了點問題,等恢復後再繼續。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4:30:57
作者:盈盈品茗 回復日期:2005-7-24 23:50:39
即便老片布景再假、劇情bug再多,俺看的仍是津津有味嘖嘖稱嘆。一度以為這是因為兒時對這些片子、這些演員印象太深刻了,如今難舍舊情所以主觀偏愛。

如今交替看了幾部武俠片,特意選了幾部以前沒看過得武俠劇,才頓悟原來自己不是因留戀才偏愛老片的。老片大都宣揚俠骨柔情義薄雲天的俠義精神,而現在很多武俠劇的導演似乎對武俠的理解和以前有所不同了,似乎更關注武俠劇的視覺效果和武功招式的動態美。過多的電腦特技,使得招數美則美矣但似乎過於天馬行空,沒有一招一式穩扎穩打的舊片拍得實在,自然也就少了幾分暢快淋漓的感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感。 不過我小的時候可沒有看過這些邵氏電影。這些影片的年紀比我還大。呵呵。所以不存在是因為兒時珍貴記憶才特別喜歡這個理由了。多虧了最近天映娛樂修復了邵氏老片,這簡直就像是打開了一扇裝滿寶庫的大門。。。

當然邵氏電影並不都好看(雖然號稱邵氏出品,必屬佳片)。我也曾試著看了一兩部愛情片,那可真是節奏緩慢,情節老套,表演誇張,簡直看不下去。武俠片也不是都好看, 比如《奪魂鈴》,看起來就很沉悶。 其實,不管是什麼時候的電影,要好看,關鍵得言之有物,人物形象立體飽滿,表演富於感染力。。。當然,還得拍得漂亮,養眼。。。汗,是不是要求太高?

俺偏愛張徹的影片,喜歡那種看後熱血沸騰、新潮澎湃的感覺
——————————————————————
我也很喜歡張徹的影片。張徹導演的電影太多,難免有點良莠不齊。但他的經典之作真的具有超越時代的魅力。 而且他的影片里從來就不缺乏激情。看他的電影如同在三伏天吃一頓熱辣辣的重慶火鍋,痛快之至。。。

現在的武俠片也有不少優秀之作,像徐老怪的《黃飛鴻》系列,《新龍門客棧》等等,我都是一看再看。徐克算是個集大成者,雖然聽說師從胡金銓,不過也兼收並蓄了張徹的不少東西。可惜近兩年過於注重新奇的電腦特技,弄的有點本末倒置。聽說這次的新作《七劍》,徐克有返璞歸真,很是期待啊。。。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5:22:28
第一張圖: 谷峰演的靖王李克用

作者:藍鳥與毛毛 回復日期:2005-7-25 5:29:23
現在的電影已經不習慣用簡單的形式來承載深厚的內涵了……

也就是說,沒法用一兩句話說一個深刻的道理,如今看來初似淺顯直白但卻如陳釀,依舊餘味悠長,這點老片子可以做到,因為那個時候的觀眾,用很兒科的鏡頭就可以滿足,立足點扎穩了,生命力就長了;現在的觀眾對形式的口味拔高了,從業者便只好把腦細胞都率先貢獻給了畫面,他們現在做的,往往是把表達的過程和形式弄到非常非常復雜,結果兜兜轉轉,觀眾卻發現如是般恢弘巨制其實只講了一個小孩子大概都能弄懂十九的核心內容,甚或根本就空洞無物,如《英雄》,再如《SMMF》。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5:31:02
圖二:金漢演的大太保。
和其他太保相比,大太保為人謹慎,頭腦精明,頗有政治遠見。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5:57:02
朱溫和十一太保史敬思在雅觀樓的小沖突。。。

史敬思大概對朱溫 直覺上就沒啥好印象。於是,趁李克用叫他舞槍之機捉弄朱溫,讓他陪自己耍槍。。。
朱溫自是老羞成怒。。。

不知為何,看完電影以後,想起驍勇的史敬思, 首先映入腦海的不是他在汴梁城中的盤腸大戰, 而是他在雅觀樓捉弄朱溫是俏皮的壞笑。。。這哥倆都是少年心性啊。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6:26:03
黃巢軍中大將孟絕海前來挑戰,朱溫指明讓十三太保應戰。

一幹人來到城頭,看見的卻是這樣的場景。。。

「那倚槍睡覺就是十三弟」, 這就是十三太保李存孝的第一次出場。。。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6:45:51
城樓上十三太保和朱溫的一場戲很有看頭的。。。

朱溫憤憤地說:像你這樣的人,能生擒孟絕海?

李存孝微微一笑, 輕描淡寫地說: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6:55:31
呵呵, 下面幾張圖以前貼過,現在重新拿來,算作一個細節說明吧。

朱溫用腰間玉帶,賭他無法生擒孟絕海,李存孝聽到此言,嘴邊揚起一絲譏誚的微笑。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6:57:39
"就與你賭這顆腦袋!」少年人特有的豪氣從他狠絕的眼神中噴薄而出。。。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00:32
當聽到朱溫問:「你打算帶多少人去」時,他仰著頭輕笑,一股傲氣不經意地流露出來。。。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02:09
姜大衛的表情,靈動多變。 好多演員是多句台詞伴著一個表情,他則是一句話沒說完,表情已經變換了多次,而且極其自然,讓人不能不感嘆,有人天生就會演戲。

下圖顯示他說同一句話時的神情變化,語氣也由輕蔑轉為嘲諷。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06:45
李存孝輕盈地躍下城樓,迎戰孟絕海。碧藍的天空襯著一身白衣,煞是漂亮。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10:49
和孟絕海對戰。

人高馬大的孟絕海赤膊上陣,打得氣喘吁吁。。。反觀這位。。。笑得如此燦爛。。。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18:34
李存孝輕松搞定孟絕海,回到雅觀樓。

朱溫卻想賴賬。。。

不過隱忍可不是李存孝的美德。他得意地笑著,一手卻搭上朱溫的肩膀:「拿來!」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32:02
朱溫自是不願交出玉帶。

李存孝哪肯善罷甘休。他一邊嬉笑著,一邊掰斷了一炳劍,用斷劍搶了朱溫的大半根玉帶。。。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38:01
搶過玉帶以後,他得意洋洋地把玉帶放在腰間比劃,微仰起頭,斜睨著朱溫說:雖然拿了一大半, 也差不多了。

然後,他隨手將玉帶扔給哥哥們,大家開心地嬉鬧起來。。。

很喜歡看著一段場景,只有動態才能顯示出李存孝那種帶著稚氣的驕傲。。。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40:14
憤怒地朱溫要向李克用討個說法。。。

李存孝是滿不在乎。果然,李克用自然是護著他。此時的李存孝真是個備受寵愛的大孩子。。。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7:44:44
和哥哥們一起痛快地暢飲,嬉鬧,盡顯孩童心性。。。

作者:attzc 回復日期:2005-7-25 8:43:06
邵氏片是無法超越的
流星蝴蝶劍也拍得不錯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12:49:32
呵呵,再來發一張《十三太保〉中的外景吧。這是兄弟九人縱馬飛奔准備夜襲長安的情景。

當然,三十年前的老片,外景不能和現在的大片相比,而且我的VCD也不太清楚。 但仍然可以看出,張徹的鏡頭對光和影的運用是很嫻熟的。

作者:Sleep_Forest 回復日期:2005-7-25 13:36:37
作者:attzc 回復日期:2005-7-25 8:43:06
邵氏片是無法超越的
流星蝴蝶劍也拍得不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竊以為,流星蝴蝶劍是楚原作品中古龍韻味最足的一部片子了。
可惜演員不夠到位,尤其是孟星魂。。。
但全劇的情節絲絲相扣,氣氛也烘托得很好。

作者:夢之百合 回復日期:2005-7-25 14:01:18
唐末的那段歷史的確很有意思。那位大人清楚李存孝的故事,說來聽聽?

作者:ftkftk 回復日期:2005-7-25 14:18:26
沙陀李克用因受命剿滅黃巢,在雁門關夜夢為一隻飛虎咬傷,此夢兆應得一員猛將。第二天在圍獵時,見一青年單身殺虎。問時,乃鄧大戶的放羊娃安敬思。克用愛惜其才,收為義子,改名李存孝。鄧大戶也將女兒許配於他。後來存孝幫助義父打敗黃巢的大將張歸霸、張歸厚,並打進長安,殺敗黃巢的弟弟黃圭,遂使李克用霸業有成。

作者:mianjuzhu 回復日期:2005-7-25 14:23:09
我也試試

作者:夢之百合 回復日期:2005-7-25 14:29:14
作者:ftkftk 回復日期:2005-7-25 14:18:26
沙陀李克用因受命剿滅黃巢,在雁門關夜夢為一隻飛虎咬傷,此夢兆應得一員猛將。第二天在圍獵時,見一青年單身殺虎。問時,乃鄧大戶的放羊娃安敬思。克用愛惜其才,收為義子,改名李存孝。鄧大戶也將女兒許配於他。後來存孝幫助義父打敗黃巢的大將張歸霸、張歸厚,並打進長安,殺敗黃巢的弟弟黃圭,遂使李克用霸業有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謝謝!
有意思,原來李存孝還是打虎英雄。 但樓上有位大人說他死的慘,看比袁崇煥是怎麼回事?

作者:ftkftk 回復日期:2005-7-25 14:34:26
李存孝:殘唐五代時第一條好漢,沙陀李克用的第十三太保,日奪八寨,夜搶三關,單槍匹馬殺敗黃巢的大軍,十八騎奪取長安。直追得黃巢上天無路入地無門,被迫在狼虎谷自刎。李存孝輕松殺敗後來極其囂張的王彥章,在當時根本沒有人是他的對手。李存孝後被他的兄弟謀害,在李克用醉酒時下假令,五牛掙死李存孝。
即五牛分屍

作者:ftkftk 回復日期:2005-7-25 14:38:41
殘唐五代演義誇張的說,五牛分屍時,五牛更本拉不動李存孝,結果上天出現一神人,喚李歸位,李一卸勁,遂被分屍。呵呵,,

作者:夢之百合 回復日期:2005-7-25 14:51:52
日奪八寨,夜搶三關,單槍匹馬殺敗黃巢的大軍,十八騎奪取長安
——————————————————————————
哇賽,簡直太酷了!戰神一樣。

不過五牛分屍偶還是第一次聽說。樓主的文章裡面寫的五馬分屍。到底是牛還是馬?

不過,那李克用看起來真是個白痴阿,那時候的法制一定不規范的說,這么容易下假令啊。。。

那些兄弟也忒很了吧,殺就殺了,還要分屍,這比趙高還狠呢。 趙高也就是矯詔讓扶蘇自盡而已。

作者:七葉忘憂草 回復日期:2005-7-25 15:15:55
作者:藍鳥與毛毛 回復日期:2005-7-25 5:29:23
現在的電影已經不習慣用簡單的形式來承載深厚的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