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七劍下天山之封神骨免費大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七劍下天山之封神骨免費大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1-16 00:21:15

『壹』 《七劍下天山之封神骨》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七劍下天山之封神骨》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slW_Vq1zDK3Ef9U92vdvcQ

?pwd=q4de 提取碼: q4de
《七劍下天山之封神骨》
導演: 藍志偉
編劇: 蘇悅年
主演: 安紫依、田川、崔真真
類型: 武俠、古裝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19-03-16(中國大陸)
片長: 90分鍾
四大掌門離奇失蹤,江湖傳言乃是一紅衣白發魔女所為。四大門派發起江湖令,說捉拿白發魔女,誰便可成為江湖盟主。
封神骨是催動天山密文的鑰匙,幽冥魔姬俘獲四大掌門,嫁禍給紅顏白發的易蘭珠。勢必將青干劍奪得。被江湖人誤解的易蘭珠,步步維艱。張華昭原想捕獲易蘭珠成為江湖盟主,在機緣巧合下兩人不打不相識。兩人互訴心事,才知殺害四大掌門的並不是易蘭珠,此時,兩人被另一白發魔女捕獲,乃是西域公主。西域公主的一頭白發是為易蘭珠的父親,楊雲驄所白。兩人從一開始的短兵相見,到易蘭珠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西域公主救起,心聲感激。而江湖危機四起,易蘭珠和張華昭一路結伴同行,在共同對敵的過程中兩人心心相印,最後兩人的感情將會走向何處呢?

『貳』 晨間日記2019 3 20《七劍下天山之封神骨》之楊雲驄算哪根蔥

楊雲驄在影片里出場不多,第一部《七劍下天山之修羅眼》一開頭出現了,很逗比,抱著個娃娃去打鬥,對方還要合作,還要智取,結果大人小孩一起中毒,給對方送人頭去的。大好頭顱誰要,買大送小。

結果當然是託孤凌未風,那時候還是梁穆郎,接著就是他抱著的女娃娃易蘭珠長大了,來了一段花千骨式的愛情。

那麼也就沒楊雲驄什麼事了,不,第二部《七劍下天山之封神骨》里他又出現了,居然沒死,雖然也不算活——是活死人,被紅顏知己,草原盟主飛紅巾救下了,用葯維持著生命。

看到飛紅巾英氣凜然,霸氣側漏,猶如懸崖邊的一株紅梅,她愛上的,還一夜白頭,苦守十六年的,究竟是何等樣人?這楊雲驄到底算哪根蔥?

楊雲驄初出場只有五歲,是個面目清秀,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小孩,那是在梁羽生小說《白發魔女傳》中,看到有人在他面前廝殺,他還和玉羅剎打招呼,顯得氣度不凡。

那麼這孩子是誰呢?他是明朝著名諫臣,東林黨人楊漣的兒子,楊漣被害下獄,忠烈之士救出其獨生子,後來被送上天山,成為晦明大師的弟子。

楊漣的獄中血書流傳很廣,其中那句「大笑大笑還大笑,刀斫東風,於我何有哉」,孤標傲世之餘,大有讀書人士大夫的氣節,將生死置之度外,舍魚而取熊掌,維護的是內心的浩然正氣。

可明朝末期就是一個逆淘汰機制,越是優秀就越要淘汰。

可以說楊漣的死就是環境造就的,做什麼不做什麼都不是重要的。

楊雲驄長大後就在西北行俠仗義,按著內心的價值觀生活著,他十八歲闖江湖,逐漸聲名響起,也沒什麼煩惱。

可不曾想遇到了納蘭明慧,對他有救命之恩,還文武全才,喜讀詩書,就在兩顆心走近時,獲悉她是仇人之女。

幾經周折,楊雲驄是在飛紅巾和納蘭明慧之中經過了徘徊猶豫後才抉擇的,而且納蘭明慧也是知道了飛紅巾的存在採取的主動。(事詳見梁羽生著作《塞外奇俠傳》)

楊雲驄是稍嫌被動的接受,卻又被狠心拋棄,他的處境就和父親一樣,只是一個在官場,一個在情場,相同的是無論做什麼都沒用,無力回天,陷入了命運的困局。

在小說《七劍下天山》的楔子中,就是楊雲驄在納蘭明慧出閣前奪走女兒,既然離婚了,就分割財產,別的都不要,女兒還是自己的。

而且還有一層隱秘的心思,戀人雖然嫁給他人,可她也是身不由己,是出於家族利益的考慮,並非負心。既然如此,女兒留著做什麼?豈不是招來隱患,還不如乾脆割捨,來日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原著中楊雲驄是冷著臉,狠心奪走女兒,不是分開了仍然祝福對方,再見亦是朋友。而他的橫眉冷臉,就是情意真摯,這時候叫他怎麼祝福,他也不屑矯情作偽。

接著就是他的武功大為縮水,在《塞外奇俠傳》中,他為了去看納蘭明慧母女,一個人對決十九個人的天龍劍陣,他毫發無傷,還把對方十九個人的寶劍繳下來。等於說是一個人對決一半有餘的球隊,還把對方弄得人仰馬翻,最後進球得分。楊雲驄這根蔥還不是普通的蔥姜大蒜,厲害的說。

可到了《七劍下天山》,他的心血耗散,又要照顧幼女,好不容易脫身,卻還是重傷瀕死。

這時候正是劉郁芳和梁穆郎吵架,因為梁穆郎的失誤,損失慘重,劉郁芳給了梁穆郎一巴掌,梁穆郎也不想活下去了。

這種心情和楊雲驄不謀而合,楊雲驄還鼓勵梁穆郎活下去,並把女兒託付給他,請他帶到天山。於是楊雲驄造就了梁羽生作品中第一個超級奶爸凌未風,梁羽生作品有三大超級奶爸,還有兩個分別是唐曉瀾和繆長風,這三人合稱為梁羽生筆下的三大超級奶爸,這也是梁羽生獨有的,金庸筆下也有奶爸,比如黃葯師,可他帶的是自己的娃,而且退休後也沒見幫著帶外孫女。梁羽生筆下的奶爸帶的可都是別人的娃,比把信帶給加西亞更值得信靠和尊重,這種俠義精神也是現代誠信的表現,童叟無欺,至今仍不過時,現代的商業社會還就需要誠信。

金庸筆下還有一個平四,也是超級奶爸,受人尊敬的,可惜他不是主角,把超級奶爸寫出主角,似乎只有梁羽生吧,放到現在也適用,在公交車上,只要看到有抱著小孩的奶爸,會有人主動讓座的。奶爸是值得尊敬的,難怪有人說梁羽生的江湖很美,那是美的有道理。(繆長風的故事詳見梁羽生著作《游劍江湖》)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奶爸也不是無緣無故出來的,凌未風這個超級奶爸,跟楊雲驄有不可分割的關系。

只是原著里楊雲驄就這么死了,他也不願再面對現實的困境,死對他來說也是解脫,可是飛紅巾為了他終身未嫁,還為了他的女兒易蘭珠盡心盡力,那是愛屋及烏。可憐復可惜。

影片中讓飛紅巾陪著楊雲驄,不管他貧窮富貴,沉睡還是醒來,始終不離不棄,一頭變成白發的青絲,不是傷心焦慮,為情所困,而是我心如雪,風雨如晦,凈白不變。

楊雲驄的青蔥歲月,也許輕狂,也許荒唐,可到底還是活得無可替代。他的故事,他的形象,也在訴說著生命不在於長短,用心活出品質,這才是超越以及脫困之道。

『叄』 電視劇《七劍下天山》的大結局怎麼樣

七劍下天山的結局是只有殺死多格多才能保住七劍,楚昭南與多格多展開生死對決。

楊雲驄的死無疑是對楚昭南重重的一擊,楚昭南開始憎恨所有讓七劍下山的理由,心魔籠罩了楚昭南,為了重整七劍,傅青主帶七劍從返只有殺死多格多才能保住七劍,楚昭南與多格多展開生死對決。楊雲驄的死無疑是對楚昭南重重的一擊,楚昭南開始憎恨所有讓七劍下山的理由,心魔籠罩了楚昭南,為了重整七劍,傅青主帶七劍從返天天山。

《七劍下天山》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43-rtvBbzM4Dw1abKvKO2w

?pwd=an0s 提取碼:an0s

『肆』 求穿著斗篷的女反派的斗篷被扯的電影

百人斬少女(少女殺手阿墨),日本電影,最後boss戰,但是女主是正派
鐵核桃(2015版)電視劇最後一集
七劍下天山之封神谷 最後決戰女Boss

『伍』 七劍下天山之封神骨豆瓣白話文怎樣寫

這么寫《七劍下天山之封神骨》是由藍志偉執導,田川、安紫依、李星宇、崔真真、於思楚、戴望伊、張浩、閆藝瀧等聯合出演的古裝武俠愛情電影。該片根據梁羽生《七劍下天山》系列書籍改編,講述了明末清初,熱血痞帥少年張華昭與天真爛漫卻飽受情苦的易蘭珠相遇,卻意外捲入江湖紛爭,為情一夜白頭的易蘭珠竟被誤認為是紅衣白發魔女,戀愛談不好,還被各路人馬追殺,隨著各色人物一一登場,「雙魔女」真相似乎近在眼前,一場江湖恩怨將如何塵埃落定的故事。
四大掌門離奇失蹤,江湖傳言乃是一紅衣白發魔女所為。四大門派發起江湖令,說捉拿白發魔女,誰便可成為江湖盟主。封神骨是催動天山密文的鑰匙,幽冥魔姬(於思楚飾)俘獲四大掌門,嫁禍給紅顏白發的易蘭珠(安紫依飾)。勢必將青干劍奪得。被江湖人誤解的易蘭珠,步步維艱。張華昭(田川飾)原想捕獲易蘭珠成為江湖盟主,在機緣巧合下兩人不打不相識。兩人互訴心事,才知殺害四大掌門的並不是易蘭珠,此時,兩人被另一白發魔女飛紅巾(戴望伊飾)捕獲,乃是西域公主。西域公主的一頭白發是為易蘭珠的父親楊雲聰(張浩飾)所白。兩人從一開始的短兵相見,到易蘭珠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西域公主救起,心聲感激。而江湖危機四起,易蘭珠和張華昭一路結伴同行,在共同對敵的過程中兩人心心相印。

『陸』 七劍下天山系列電影順序 重現江湖世界

1、《七劍》是由香港作家梁羽生所撰寫的武俠小說《七劍下天山》所改編而成的電影作品。影片由導演徐克執導,甄子丹、黎明、楊采妮、陸毅、孫紅雷、張靜初等演員聯袂主演,於2005年7月上映。影片主要講述了公元1600年滿清入關頒布「禁武令」以後,降清高手烽火連城和天山七劍之間發生的武林故事。

2、《七劍下天山之修羅眼》由藍志偉執導,張倬聞、陳潔、安紫依等主演的武俠動作愛情電影。該片根據梁羽生《七劍下天山》系列書籍改編,講述了凌未風、劉郁芳、易蘭珠三人前世今生的愛恨情仇故事。該片於2019年3月8日在騰訊視頻獨家上線。

3、《七劍下天山之封神骨》是由藍志偉執導,田川、安紫依、李星宇、崔真真、於思楚、戴望伊、張浩、閆藝瀧等聯合出演的古裝武俠愛情電影。該片講述了明末清初,熱血痞帥少年張華昭與天真爛漫卻飽受情苦的易蘭珠相遇,卻意外捲入江湖紛爭,為情一夜白頭的易蘭珠竟被誤認為是紅衣白發魔女,戀愛談不好,還被各路人馬追殺,隨著各色人物一一登場,「雙魔女」真相似乎近在眼前,一場江湖恩怨將如何塵埃落定的故事。該片於2019年3月16日登陸騰訊視頻獨家上線。

『柒』 這是什麼電視劇

你好,這個是網路電影
七劍下天山之封神骨

『捌』 《七劍下天山》分別是指哪七把劍

《七劍下天山》是已故武俠小說泰斗梁羽生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小說主要講述了清朝初年以凌未風為首的天山七劍反抗清廷暴政的斗爭故事。

在小說裡面,七劍並不是指七把劍,而是指七個武功高強的俠士。他們分別是凌未風、易蘭珠、飛紅巾、冒浣蓮、武瓊瑤、桂仲明、張華昭。書中結尾稱呼他們為新天山七劍。與之呼應,在他們之前,小說開始部分有天山五劍,分別是楊雲驄(被害)、楚昭南(投敵)、凌未風、飛紅巾、辛龍子。

隨著楊早逝、楚投敵,新一代劍俠逐漸嶄露頭角,扛起反清聚義的大旗。新晉的五個小輩當中以易蘭珠(楊雲驄女兒、飛紅巾弟子)、武瓊瑤(白發魔女關門弟子)和桂仲明的武功為最出色。才氣卻是冒浣蓮最佳。梁羽生小說多描寫名士型俠士,《七劍》裡面的「名士」卻是一個女子——明末著名文學家冒辟疆和秦淮八艷之一董小宛的愛女。

生在這樣的家庭,冒浣蓮才情甚佳,文采斐然。與納蘭容若互相欣賞,相為唱和。書中梁翁借冒浣蓮之口寫出著名的《八聲甘州·最傷心烽火燒邊城》:

「最傷心烽火燒邊城,家國恨難平。 聽徵人夜泣,胡笳悲奏,應厭言兵。 一劍天山來去,風雨慣曾經。 願待滄桑換了,並轡數寒星。 此恨誰能解,絕塞寄離情。

莫續京華舊夢,請看黃沙白草——碧血尚陰凝。 驚鴻掠水過,波盪了無聲。 更休問絳珠移後,淚難澆,何處託孤莖。 應珍重,瓊樓來去,穩泛空溟。」

可惜的是滄桑未肯變換,並轡數寒星的人兒卻換了。美女常伴拙夫眠,真真「此恨誰能解」?

所以說,原著中七劍是指七人,而不是七把劍,書中有名的寶劍好像只有三把,分別是游龍劍,斷玉劍,騰蛟劍。而在05年徐克電影《七劍》中,真實的湊了七把劍:青干劍、由龍劍、莫問劍、舍神劍、天瀑劍、日月劍、競星劍。把原著小說改的面目全非,不忍卒觀。

七劍下天山,是我國著名武俠作家梁羽生先生的作品。梁羽生的武俠世界,有一條明線。這就是從張丹楓時期,一直存在的天山派。不管是金世遺還是七劍,都是從天山派衍生出來的故事。

而七劍時期的天山派,是由晦明主持大局。而他當時鍛造了七把劍,並且將它們交給自己的徒弟以及前來救援的傅青主等人。而後便開始了,七劍下天山中的一系列愛恨情仇。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時勢造英雄,七劍下天山中有哪七把劍,它們最終的結局如何?

七劍

明末清初滿洲鐵騎入主中原,他們一路攻城掠地希望一統天下。其中傅青主帶領韓志邦、武元英試圖抵擋,然而自己的力量太過於渺小。因此為了尋找幫助,他帶領二人上天山尋找晦明禪師。

晦明禪師是當時天山派的話事人,而他也是一位鑄劍大師。他手底下有四大親傳弟子,楚昭南、楊雲聰、辛龍子;穆郎。這幾個人的武功,也是笑傲江湖的存在。恰好此時傅青主三人上山求助,於是晦明禪師就讓四大弟子和他們三人一起下山。

而他們七人,就組成了我們後來看到的七劍對於。在下山之前晦明禪師鑄造七把寶劍,分別是游龍劍、青干劍、舍神劍、天瀑劍、莫問劍、日月劍、競星劍。

由此七劍組合正式形成,而他們七人帶著七劍下山拯救萬民,被稱為 七劍下天山!

七劍下天山

楚昭南 游龍一出萬劍臣服

七劍當中的第一把劍乃是 游龍劍。劍柄末端裝有一顆龍珠,進攻的時候會隨著招數的變化,發出類似於龍吟的聲音。游龍一出萬劍臣服,劍未到聲先到乃是萬劍之尊。

而它的主人則是晦明禪師的大弟子楚昭南,此人亦正亦邪難以捉摸。他太在乎自己的得失與榮耀,因此在下山之後很快迷失了自己。最終他淪喪在美色與權利之下,最後落得悲慘收場。

而游龍劍和楚昭南,兩者配合主「攻擊」!


楚昭南與游龍劍

楊雲聰 游龍剋星青干劍

七劍當中的第二把劍乃是 青干劍。青干劍的劍身沒有鋒芒,但是在出招過程中劍體會散發無限光芒。這些光芒會讓敵人眼花繚亂,從而被使用者一招制敵。值得一提的是,在七劍中青干劍是專門用來克制游龍劍的。

青干劍的使用者,乃是晦明禪師的二弟子楊雲聰。他深的晦明禪師真傳,因此為人正直不阿。他對於爭權奪利完全沒有興趣,一心只想做一個超然於物外的人。然而後來他愛上納蘭明慧,最終兩人生下易蘭珠。但是他自己最終傷重而死,七劍也因為這樣分解。

而青干劍和楊雲聰,兩者配合主「防禦」!

楊雲聰與青干劍

辛龍子 雙劍齊出競星劍

七劍中的第三把劍乃是 競星劍。說是一把劍其實它是由兩把小劍組合而成,而兩把劍柄纏繞有鋼絲做成的鏈接。使用起來閃轉藤蘿,一把接一把永不停歇,令人防不勝防。

而競星劍的使用者,就是晦明禪師的三徒弟辛龍子。他從小就和狼一起長大,因此生性十分的孤僻。而他古怪的性格,讓他出招如同狼一樣刁鑽毒辣。經常是一言不合就是干就完了,很少有人知道他內心的真實想法。而他也很少聽從師兄們的全解,最終自己也是力戰而死。

競星劍和辛龍子,兩者配合主「犧牲」!

辛龍子與競星劍

穆郎 雙劍閃耀日月劍

七劍中的第七把劍乃是 日月劍。劍分為陰陽二劍,陽者為日劍、陰者為月劍。使用的時候會發出明暗不同的光亮,如同太陽雨月亮一樣閃耀不止。從而進一步迷惑敵人,找到機會一擊必殺。

日月劍的使用者,乃是晦明禪師的四弟子穆郎「凌末風」。穆郎是一個十分單純的人,他最大的特點就是相信自己的師兄弟。然而他忘了人性的復雜,最終看著大師兄投敵、二師兄重傷而死、三師兄力戰而亡,自己心灰意冷之下帶著楊雲聰的女兒易蘭珠回到天山。但是經歷生死後的穆郎反而沉浸武學,最終成就了大俠凌末風。

日月劍和穆郎兩者配合,主「救贖」!


穆郎和日月劍

傅青主 問心無愧莫問劍

七劍中的第五把劍乃是 莫問劍。莫問劍最奇特的地方在於,它的劍身具有一定的柔軟度。它不同於一般的硬劍,也區別於尋常的軟劍。使用的時候需要用心去感受它的劍身,一旦掌握它的特性,使用出來的招式令人防不勝防。

莫問劍的主人,乃是七劍中年齡最大的傅青主。他本身的武功十分高強,而且他還具有一顆為國為民的心。因此對於莫問劍他十分的了解,而他的大義凜然也讓其他六人心悅誠服。因此傅青主在七劍中的地位最高,大家都願意聽從他的意見。

莫問劍與傅青主兩者配合,主「智慧」!

傅青主和莫問劍

武元英 心隨意動天瀑劍

七劍中的第六把劍乃是 天瀑劍。天瀑劍的劍柄乃是中空,因此劍身可以前後移動。這一點在對戰過程中會讓人出其不意。因為劍身會突然前後轉換,並且毫無章法。

天瀑劍的使用者,乃是普通人武元英。他本來只是一個普通的人,但是他冒著生命危險救走了傅青主。因此傅青主教授武元英功夫,也算是亦師亦友。而他也是天性純良,後來加入天地會反清復明。

天瀑劍和武元英,兩者配合主「融合」!

武元英與天瀑劍

韓志邦 血薦軒轅舍神劍

七劍中的最後一把乃是 舍神劍。舍神劍劍身寬厚無比,帶有一股強烈的生命氣息。使用的時候需要調動自己的內心 情感 ,遇神殺神遇佛殺佛,可以用最直接的方式擊敗敵人。

舍神劍的使用者,乃是天地會的韓志邦。他一心只為驅逐韃虜,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愛上了劉郁芳。但是劉郁芳愛的人則是穆郎,因此韓志邦最後選擇成全二人,自己投入反清復明的大業中。

舍神劍和韓志邦兩者佩服,主「熱血」!

韓志邦與舍神劍

結語

從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七劍分別是楚昭南的游龍劍、楊雲聰的青干劍、辛龍子的競星劍、穆郎的日月劍、傅青主的莫問劍、武元英的天瀑劍、韓志邦的舍神劍。

他們七人為了拯救天下蒼生,帶著使命走出天山。七個人七把劍發生的故事被稱為 七劍下天山。然而七個人的心性各不相同,最終導致七劍分崩離析。令人可悲、可嘆!

題主這樣問,明顯是受了電影《七劍》的影響,其實原著中是沒有七把劍的。


05版的電影《七劍》,是改編自著名武俠小說作家梁羽生的經典名著《七劍下天山》,既然是改編的,自然是根據需要對原著進行了大幅度的改動。

特別是《七劍》的導演還是擅長拍攝武俠電影的徐克。徐克在監制電影《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時,就對原著進行了顛覆性的改編,將原本是男兒身,自宮後變得女性化的東方不敗,直接由林青霞這位女演員來出演。雖然英氣勃勃的林青霞成就了東方不敗這個銀幕經典,但也惹得金庸先生極為不滿,與徐克有了矛盾,雙方合作機會漸少。


電影版《七劍》同樣是如此。其實原著《七劍下天山》中所謂的七劍只是一個通俗的說法,七劍應該是指七位以劍為武器的劍客。除了楚昭南這位原本是晦明禪師的徒弟,後來叛變投降清廷的高手之外,其他幾人都是為國為民,反抗清廷的愛國義士。

電影版對原本原著中最為出名的兩把寶劍進行了藝術加工和拓展,創造出了七把寶劍出來。原著中原本是只有兩把寶劍的,分別是游龍劍和斷玉劍。這兩把寶劍是天山派第二任掌門晦明禪師采五金之精用少林寺的《龍泉百煉訣》中秘法,重煉的師傳寶劍,其中游龍劍劍身較長,斷玉劍劍身較短。游龍劍傳給了楚昭南,斷玉劍則傳給了楊雲驄。


在電影版中,七把劍則是指莫問劍、游龍劍、青干劍、競星劍,舍神劍、天瀑劍、日月劍。其中楚昭南執掌游龍劍,擅進攻;楊雲驄執掌青干劍,主防禦,剋制游龍劍;武元英執掌天瀑劍,主平衡;韓志邦執掌舍神劍,特性則是克制;傅青主執掌莫問劍,主智慧;辛龍子執掌競星劍,象徵著犧牲;穆郎(即凌未風)則執掌日月劍,代表了希望;

實際上原著《七劍下天山》中,通常的說法七劍並非指七把劍,而是指七個人, 這七人分別是凌未風、易蘭珠、飛紅巾、冒浣蓮、武瓊瑤、桂仲明、張華昭。


其中凌未風可謂是梁羽生的天山系列中承上啟下的關鍵人物。他原本是晦明禪師的關門弟子,奉師命下山清理門戶,與楚昭南大戰幾場,可惜心太軟,明明多次有機會除掉楚昭南,都心軟放過了他,最後上了當被楚昭南削去了執劍右手的大拇指,從此再也無法用劍。

但凌未風卻從此脫胎換骨,偏執的性格有所改變。他從晦明禪師手中得到拳經和劍譜後,花費幾十載光陰苦心鑽研,創出了大須彌掌法和大須彌劍法,豐富了天山派的武功體系。他收養了易蘭珠,並代師授藝,易蘭珠後來能接任天山掌門,成為名符其實的天下第一人,連大名鼎鼎的呂四娘師父獨臂神尼都要遠上天山向她請教劍法,天山派也成為梁羽生江湖中影響力巨大的大派,凌未風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後來這七人先後都歸隱天山,在天山附近活動,在西疆一帶行俠仗義,鏟除惡霸,成為人人稱頌的一代大俠。

要按照徐克改編的電視劇《七劍下天山》七把劍分別是游龍劍,青干劍,競星劍,日月劍,舍神劍,天瀑劍,莫問劍。

持有者分別是楚昭南,楊雲聰,辛龍子,凌未風,韓志邦,武元英,傅青主。

最後《七劍下天山》上部,楚昭南思想信念崩塌,為黑化沒下伏筆;楊雲聰死亡,辛龍子瘋掉了,梁穆郎回天山正式成為凌未風。其他三個人還好。就這樣七劍四散聚不到一起去。第一代七劍的故事落下帷幕。下部就是新一帶七劍的故事。

只是當時《七劍下天山》收視率慘淡,才沒有下部,要是有下部,也一定很好看。

在梁羽生先生構建的武俠世界中,天山派一直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在原著《七劍下天山》里,「七劍」並不是特指七把劍,而是說的七個人。他們也都不是屬於天山派的,頂多按照地緣政治劃分,可以算作天山派系的。

這七個人分別是: 凌未風、飛紅巾、易蘭珠、冒浣蓮、桂仲明、武瓊瑤、張華昭,他們都是抗清義士。

不論「五劍」還是「七劍」,都和隱居在天山的三位高人——卓一航、練霓裳(白發魔女)和晦明禪師(岳鳴珂)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卓一航和練霓裳是一對苦戀而無果的情侶,岳鳴珂和練霓裳算是師兄妹關系。他們的師父分別是霍天都和凌雲鳳,霍,凌兩人原本也是一對夫妻,因為三觀不同分居(梁書中的情侶經常莫名其妙的就是不在一起。後來凌未風和劉郁芳也是這種狀態,韓志邦之死,有民族大義的成分,也有為了促成二人再續前緣,替凌未風受過的因素,可兩人明明也還相愛,就是死活也不在一起,辜負了韓志邦的一片苦心,扯遠了)。

卓、練、岳三個人也都是為情所困,先後來到了天山避世隱居。三人中,卓一航是武當派的,練霓裳的師父是凌雲鳳,只有晦明這一支正式稱為天山派。

五劍和七劍當中,楊雲聰、楚昭南、凌未風和易蘭珠是晦明禪師的弟子。

桂仲明,張華昭算是卓一航的隔世弟子。

飛紅巾,武瓊瑤是練霓裳的徒弟(易蘭珠是飛紅巾的義女,她又可以算為白發魔女的門人弟子)。

只有一個冒浣蓮和天山派系的關系較淺(大才子冒辟疆和名妓董小宛之女),是三大劍術名家之一「無極劍」傅青主的弟子。但她老公是桂仲明,等於她也和天山有關系了。

這才是天山七劍名稱的來歷。

而徐克在他根據《七劍下天山》拍的電影《七劍》中,就真的搞出了噱頭很足的七把劍。分別是:莫問劍、由龍劍、青干劍、舍神劍、天瀑劍、日月劍、競星劍。

劇情也做了很大改動,不過,好像這次觀眾並不怎麼買賬。遠不如他根據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拍攝的同名電影精彩,雖然他同樣也是改得面目全非。

《七劍下天山》是梁羽生的成名作。雖然前面有兩本《龍虎鬥京華》,《草莽龍蛇傳》,但這兩本篇幅較短,還活脫脫的舊派武俠小說風格,第三本《七劍下天山》才正式開創新派風格。有人說,《白發魔女傳》不是《七劍下天山》前傳嗎?第三本是《白發魔女傳》吧。其實不是,第三本就是《七劍下天山》。梁羽生寫《七劍下天山》時,發現白發魔女很對他脾氣,於是就為這個角色量身定做一本小說。認真看的話,就會發現《七劍下天山》與《白發魔女傳》挺矛盾的。而且《七劍下天山》也沒白發魔女的名字練霓裳,因為當時梁羽生根本沒為白發魔女構思小說。七劍中經常寫白發魔女跟晦明是對頭,鬥了幾十年。晦明也沒說情劫而入空門。於是《白發魔女傳》里岳鳴軻與鐵珊瑚之間的感情發展很突兀,也死得莫名其妙。沒辦法,七劍寫在前,晦明已經出家了,只能往死里寫。

好了,前面介紹《七劍下天山》的一些背景,是為了大家知道七劍在梁羽生作品的地位。下面說一下題主的問題。七劍並不是指七把劍,而是指七位劍客。這七位劍客的劍並不是每把劍都有名字的,跟劍沒有關系。小說名很明顯了,不是說七把劍的故事,而是說七劍客下天山。

這七位劍客分別是:凌末風,張華昭,易蘭珠,桂仲明,冒浣蓮,飛紅巾,武瓊瑤。

故事發生在康熙年間,一群反清義士跟清廷的斗爭故事,跟清廷多鐸王爺,以及清廷高手楚昭南多次鬥智斗勇,最終手刃多鐸以及楚昭南。

本書另一個特點是借鑒了《牛氓》。

小說名有天山兩字,是其中反清義士有天山派的門人,以及天山派的友人。著重描寫凌末風與劉郁芳的愛情與革命友誼,還有易蘭珠的身世以及多鐸王妃之間的恩怨情仇。

世間有一種美叫殘缺美,也叫凄美。完美只存在理想中,此事古難全!唯有殘缺美在現實中不斷重復再重復。

最感人的還是凄美,梁羽生前期的作品,將這個令人心碎的凄美發揮到極致。在武俠小說中可謂少見。大家不妨去細讀及感悟。

七劍是指天山三派,晦明禪師,白發魔女,卓一航門下的七個弟子,楊雲聰,楚昭南,凌未風,飛紅巾,武瓊瑤,辛龍子,石天成這是前七劍,凌未風,易蘭珠,飛紅巾,武瓊瑤,桂仲明,張華昭,冒浣蓮這是後七劍。劉郁芳是天山之友。

航母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頻海艦,導彈艦,巡邏艦!

這七把劍的編號分別為001,002,003,004,005,006,007

《七劍下天山》分別是指哪七把劍?

《七劍下天山》是由晦明禪師的四個弟子楚昭南、楊雲聰、辛龍子和穆郎,以及三俠傅青主、韓志邦和武元英。

他們分別拿的劍是游龍劍、青干劍、竟星劍和日月劍以及韓志邦的舍神劍、武元英的天瀑劍,傅青主失而復得的莫問。

游龍劍是晦明禪師採用五金之精加上少林寺里《龍泉百煉訣》里的秘法鑄煉而成。

用的人最多的一把劍,初代主人是晦明禪師,之後是楚昭南、(穆郎)凌未風、周青(穆郎弟子)、唐曉瀾(第二任天山掌門)、唐經天(唐曉瀾兒子)、唐加源(唐曉瀾孫子)。其他的都是一個人使用。




『玖』 《七劍下天山》電視劇觀後感

《七劍下天山》電視劇觀後感

一、淺嘗的滋味

暑假裡的幾天開始看電視劇《七劍下天山》了,而且天天還等著看。以前首播的時候看了一點點,也許是沒靜下心來,所以沒看進去,覺得不好看。現在再來看,又覺得不錯了,挺喜歡的,而且挺想再看看小說原著的。也許是休息的時間有了悠閑的心境,就能認真看了。

記得第一次看《七劍下天山》,是看的小說,而且還是小學畢業那一年的暑假,到現在,基本上全忘光了。現在來看電視劇,幾乎是一種全新的感覺,陌生的體味,所以現在真是很想再看看小說原著是怎麼寫的,想比較一下。

看了幾集,覺得片子里的楚昭南這個角色似乎是一個悲劇人物,面對愛情、友情之時,都有些失敗,空有著一身好武功。尤其是對待綠珠,他要讓這個女子相信真情,但自己又開始懷疑真情,最後讓綠珠絕望自殺,他也失去了人生的摯愛。也許,這也是人性的弱點,尤其是面對形形色色的「江湖」,面對紛爭與廝殺,真情真是太脆弱了,幾乎不堪一擊。而楚昭南的命運更是多舛,似乎是命中註定的劫數。

還沒看完,不知道人物會是怎樣的結局,也不知道故事會怎樣發展下去,不好輕易評價。繼續看吧,看完再說。

二、浮光掠影的捕捉

《七劍下天山》這部電視劇已經要接近尾聲了,人物之間的關系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尤其是楚昭南的心理狀態,還有楊雲驄、飛紅巾與納蘭明慧之間的關系,很復雜。

看完這部電視劇,我不由得想起那句俗語: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江湖」一詞,實在是內涵豐富。人一旦進入江湖之中,全不是逍遙快活了事,一樣有著眾多的規則,有時是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儒俠」。故事中的「七劍」,與鐵槍會有什麼關系呢?他們完全可以居住於大漠之中,天山之上,不理世事,過與世無爭的單純日子;但是,晦明大師是儒者,他鑄劍的目的是救世,向自己的理想進發,於是七位劍客背負著這樣的責任下山了。在這樣的行程中,他們都是不能有自我的,所有的行為只能為著一個目的:幫助鐵槍會。不管他們內心是怎樣想的,也不管他們個人生活經歷中會有怎樣的波折與起伏,那都是次要的,都只能退讓到後面。所以,楊雲驄和納蘭明慧之間只能是沒有希望的結局,不可能為愛而隱居天山;而楚昭南在一次次的猜忌與質疑中,也逐漸迷失了自我最初的本心,因目的太明確而流於偏激,最終也心智大亂。這就是儒家社會下,江湖與江湖人士的潛規則。

然而,在這樣的江湖中,為了某一個人認定的真理和目標,就讓其他人犧牲所有,一往直前地去執行,真地有意義嗎?這便是傳說中的俠義?如果大家能夠從開始就執著認同也就罷了,如果只是一種說教,又有何價值?當他們進入到復雜多變的社會,忽然發現以往的價值觀與現實完全背離,又讓他們如何自處?善哉!善哉!這樣的江湖,不理也罷。

三、文字間的迷藏

這一段時間很休閑地在翻看梁羽生的小說《七劍下天山》——所謂的休閑,即是不趕著看,不急於看完,有時間就翻翻,慢慢品味。以前我看書是個急性子,往往沉迷其中,一口氣讀完,不受外界干擾;現在,也許是生活的方式慢慢磨練了我,我看什麼書都不心急了,有時間就一口氣讀半天或一天,沒時間就十幾或幾十分鍾地看唄,那自又是一番滋味。

當然,也許是現在讀理論性的書多了的緣故,速度自然慢了下來,連小說也是慢慢品了,目的性較強,思考更多一些。這樣的讀似乎更有收獲,反復咀嚼過的東西自是歷久彌新的,也多了一層理解。

如看《七劍下天山》。因為暑假裡看了電視劇版的《七劍下天山》,印象很深刻,所以在讀小說時總是會情不自禁地比較。小說里開篇楊雲驄就和紐祜盧同歸於盡了,後面所寫,主角似乎是凌未風和劉郁芳,而楚昭南一出場便是一個叛徒,根本沒有什麼綠珠、飛紅巾之間的愛情糾葛,時間一下子就延伸到了他們的下一代易蘭珠身上,還有冒辟疆與董小宛的女兒冒浣蓮也已是一妙齡少女了,並出現了納蘭容若這一真實歷史人物的角色。這樣看來,電視版的《七劍下天山》應該說是《七劍前傳》了,內容幾乎全是編導再創作的,主要表現的是楚昭南心理上的轉變,楊雲驄的情感糾葛,而且為順應書名,安排了七把寶劍,讓他們為了輔助鐵槍會這一目的而同下天山,實際上他們並非全是師兄弟,而且也只出現了游龍劍一把寶劍。這樣的版本已經只是空有一個原書名,內容已面目全非了。

不過,現在《七劍下天山》我才看了六回,還不知道後面會有怎樣的情節,也不好妄下評論。以前在十二歲的時候看過,但那時年幼,看書只是匆匆瀏覽情節,沒有深入思考,所以現在幾乎沒有印象了。既然現在又有了興趣,就繼續看下去吧,依然比較、思考,一定會有不同的收獲的。等我把所有故事看完,再來談就會底氣十足了。

四、豁然開朗的深入

《七劍下天山》已經看了一大半,整體的情節大致瞭然於胸,而飛紅巾也終於正式出場了。原來這個人物並非電視編劇主觀加入的,梁羽生的筆下確實有這樣一個人物。而且,我發現自己對於電視劇情節的推測是正確的——在此部小說之前,果然還有一部前傳,命名為《塞外奇俠傳》,講述的正是電視劇里的基本內容。現在我還未來得及去看這部小說,也就不好隨便評論電視里又將小說內容改編了多少。

不過,《七劍下天山》里對於《塞外奇俠傳》里的情節也有所提及,似乎電視里的大致內容與小說還是差不多的,只是對於楚昭南這個形象,電視劇里似乎有所改動。按小說里夾雜的文字批註,能讓讀者大致了解楚昭南是聽聞飛紅巾的美貌,頓生仰慕之心,才下山來到飛紅巾的部落,幫助她一起抗擊清朝的軍隊。這一段感情雖無結果,但卻是他的初戀,根本不存在綠珠這樣一個讓楚昭南魂牽夢繞的女子。飛紅巾最初也是很敬重楚昭南的,但後來發現楚昭南此人雖武功高強,人格卻低下卑劣,於是心生厭惡,漸漸疏遠,此後楚昭南便投靠了清廷,並勾結飛紅巾的愛人害死了她的.父親,結下深仇。這樣看來,小說中的楚昭南從一出場就不是一個英雄,甚至算不上一個好人。

但是,在電視劇中,我們看到,楚昭南是與楊雲驄戲份相當的主角之一,性格有著一個變化的過程,似乎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圓潤。首先是他的出場,一開始便被稱為「楚大俠」,是為著反清復明的正義事業下天山,去竭力幫助鐵槍會保護小魯王,甚至為了救一群孩子,代替踩了地雷的孩子承擔被炸死的危險,最後被地雷炸昏,淪為了多鐸的階下囚。在被關押期間,他受到了來自心靈與精神的考驗。在與綠珠的交往中,他愛上了這個不幸的女孩,並讓她相信真情,最終自己卻對這份感情產生了懷疑,擔心綠珠會下毒害死自己,使得綠珠陷入絕望的境地,最後選擇了自殺。而整部片子中,他也多次投靠多鐸,但都是詐降,目的是為了幫助鐵槍會,為了刺殺多鐸。在這個艱難的過程中,他為了掩飾自己的真實目的,在重重考驗下,殺死了鐵槍會總舵主,又誤殺了劉郁芳的父親,似乎都是情非得已,都是為了殺死多鐸所作的犧牲,並非是真的背叛。這一切的行徑,楚昭南似乎都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自己堅持的正義,但他的性格在這樣的殺戮與扭曲中已經在慢慢發生改變。而且,電視劇中還著力渲染了楚昭南與楊雲驄之間的師兄弟情誼,讓楚昭南這個任務具有了更多的悲劇色彩。

我不知《塞外奇俠傳》中的楚昭南是否也有這樣的性格變化,但這樣的情節確實讓我覺得這個人物形象更鮮活了,不是壞人一出場就是壞人,體現了人性的復雜一面,更有值得回味的東西。人本來就不是單一的,好壞的界線也沒有那麼分明,我們也不能過於脫離生活。

繼續讀吧,等看完所有的故事,一切就都真相大白了。

五、游刃有餘的解讀

終於把《七劍下天山》看完了,對整個故事有了一個完整的認識。

在小說中,所謂的「七劍」,聚集了幾代人,而且一直到小說結尾處,才擺出了這樣一個稱號——不僅有楚昭南、楊雲驄,還有冒浣蓮、易蘭珠等一批年輕人,以及在電視中出現過的穆郎,只是在小說中,他因為種種誤會已經改名為凌未風了。而小說《七劍下天山》的主角應該就是凌未風了。他的武功高超,被各個民族都尊為一代大俠,同時也串起了其他人物,是小說中的核心。這樣看來,電視劇現有的劇情被定為上部還是比較嚴謹的,因為對於真正的《七劍下天山》小說中的情節,暫時都還沒有涉及呢。

最近粗略地瞄了一下電影《七劍》,猛然發現電視劇版本的《七劍下天山》,最基本的劇情應該是來自於電影《七劍》,所以才會憑空出來了一群孩子,有了鐵槍會,還有了根本不存在的綠珠,並且還讓劉郁芳和穆郎這兩個人物提前出場,並對他們的感情世界進行了改動,提前湊足了「七劍」,讓故事在更廣闊的反清復明背景下演繹,給了傅青主、韓志邦等人物更多的展現機會,線索變得更為復雜,很多次要角色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一些。這樣的改編應該還是比較成功的。

不過,我更喜歡原著中的愛情,各自有著自己的光彩,給予我們不同的啟示。小說中展現最多的情侶主要是三對:凌未風和劉郁芳,冒浣蓮和桂仲明,易蘭珠和張華昭。其中,最幸福的應該算冒浣蓮和桂仲明這一對吧。女孩聰穎貌美,文采風流,男孩憨厚耿直,誤工高強,而且兩人因有著相似的身世遭遇而惺惺相惜,一直不離不棄,很有點金庸筆下郭靖與黃蓉的感覺,最終成就了美滿姻緣;而易蘭珠和張華昭應是那種苦盡甘來的一對吧,兩人都是名人之後,但都是從小孤苦,命運又安排他們肩負著國仇家恨,於是兩人都經歷了多次被抓,被救的坎坷,在這樣的磨難中幾乎心灰意冷,想過要放棄這段感情(尤其是易蘭珠),但最後總算是撥開烏雲見晴天,相偎相依度過餘生;最苦的當屬凌未風和劉郁芳了。年少的一場誤會,讓倔強的穆郎遠走他方,並製造假象讓當年的瓊姐(劉郁芳小名)以為他投入錢塘大潮中喪身。這一別就是十年之久,等到再見面時,如今的凌未風早已不是當年的英俊模樣,並因了內心的驕傲始終不肯與舊日的戀人相認,互相折磨,互相錯過。等到以為到生死關頭,終於表明身份之際,又因為韓志邦為讓劉郁芳開心,捨身換得凌未風周全,為愛犧牲自己的精神,成為了橫亘在兩人之間永遠無法逾越的鴻溝,最終一人回到天山,一人下了江南,選擇了相忘於江湖,直到小說最後結束都沒能在一起,實在讓人唏噓。真希望電視劇的編劇能在下部中為他們安排一個美好的結局。

當然最美好的愛情也會經歷考驗,那可不是歐陽克那樣的無恥之徒,而是清朝第一才子,著名的詞人納蘭容若的出現。冒浣蓮在京城探聽消息的過程中,結識了這位多情的公子,從一開始就被他的那首懷念亡妻的詞深深打動了。在後來的交往中,雙方才學相當,情趣相投,在不多的交談中都感到對方實在有引為知己的暢快,吟詩品文,分外和諧。納蘭公子對這位才貌雙全的女子是砰然心動,我想冒浣蓮對他也自是有一番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情,所以才會在新婚之夜不禁想起這位風流公子。但是,最終冒浣蓮想到桂仲明的憨直與單純,還有那份呵護,自也放下了心中的牽掛,溢出滿心的幸福感。每每我看到這里,都有滿心的感慨。我們應該如何對待我們的愛情呢?如張曉風所想的那樣最和諧的相遇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碰見的,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錯過,但是,珍惜眼前人,珍惜握在手中的幸福,應該才是我們應有的態度吧。如冒浣蓮一樣,多想想對方的好,心也就釋然了。而對待那些遺憾,那些錯過,我倒是很欣賞凌未風和劉郁芳的勇氣,不覺就想起了他們彼此的那句誓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很多時候,忘,是為了不忘,這是一種至高的境界吧。我珍惜這樣的啟示。

六、意猶未盡的蔓延

幾個晚上,把《塞外奇俠傳》也看完了,那也是因為沉迷在了梁羽生營造的武俠世界裡,有點欲罷不能的感覺,真正看得意猶未盡。

看完這部小說,應該說才把「七劍」的故事完整地了解了。從楊雲驄下山幫助哈薩克族的人民抗清,到與飛紅巾相遇相識,再到與納蘭明慧相戀,以及後來凌未風、冒浣蓮等人的出場,終於都串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每個人物的性格、命運發展都很清楚了。應該說電視劇《七劍下天山》上部基本還是遵照了《塞外奇俠傳》的故事模式,改動不算太大,只是諸如邱東洛、齊真君這類配角的身份和故事有些大的變動,但不至於影響故事的整體,也算是武俠小說改編成電視劇中比較成功的了。

只是,小說的作者似乎始終對楚昭南都沒有什麼好感,因此在《塞外奇俠傳》中,楚昭南一出場就是一副猥瑣小人的樣子,在師兄楊雲驄信任與友好的詢問中顯得躲閃和心虛;而且絲毫不顧及師兄弟的情誼,在師兄資助了飲用水之後,轉身就出賣了楊雲驄。這樣看來,梁羽生是將楚昭南這個人物當作一個徹頭徹尾的小人來描寫的,貪圖名利,沒有正義,助紂為虐,所以最後落得個利劍穿胸,橫死洞穴的下場。而影視作品的編劇對楚昭南似乎就格外仁慈了,甚至可能還有一些偏愛,於是給了楚昭南的壞一個讓人心酸的理由,還讓他曾經做了一把英雄,令觀眾多少對他有些同情,有點惋惜吧,不至於一上來就深惡痛絕。我們可以看到,電影《七劍》中楚昭南的扮演者是甄子丹,電視劇《七劍下天山》中楚昭南的扮演者是趙文卓,從這種演員的選擇中,編劇與導演對這個人物的好惡也可見一斑。所以,我們看到影視中的楚昭南,多少可以算是一個悲劇,受著命運的戲弄,背負上沉重。

當然,這部小說中著重要表現的,還是楊雲驄。他的俠氣,他的英武,他的剛直,以及他的情感世界。只是讀罷小說,再來回想那個電視劇中王學兵扮演的楊雲驄,似乎與小說所描寫的人物不太相似,沒有體現出那種瀟灑,那份俠骨柔情,其實拍武俠片的演員,需要一種從骨子裡流露的飄逸,才能將世外高人的脫俗、任俠之氣展現無遺,而王學兵欠缺的,正是這份氣質。所以,他演繹的楊雲驄,多少有些流於憨直了,和桂仲明倒是有幾分相似。由此看來,演員的選擇,還是不能一味重名氣,神似才是最重要的。

七、走過之後的回首

將這一次閱讀的戰線拉得很長,似乎是一邊讀著,一邊比較著、思考著,中間有著幾個月的歷程。也許,速度不夠快,但是,收獲的東西卻是很多的。其實,在我們人生的路途中,有時我們急於追求快速和多數,往往囫圇吞棗,生吞活剝,最後如同豬八戒吃人參果,咂摸不出什麼滋味,時間一久,讀了一些什麼,也全都不記得了。這樣的閱讀,對於我們來說,只是一場過眼雲煙,最後留在手中的,幾乎沒有痕跡。其實,讀書也是一件需要心平氣和的事情。

再則眼光是否應該寬泛一些呢?不僅是文字,還有現代的影視、網路等等,都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文字間的奧妙。這樣用心地閱讀,才能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心靈吧。

最後,想起前兩天在中央10台看見的介紹歷史中真實人物傅山(即傅青主)的事跡,知道了梁羽生喜歡把真實的歷史人物演繹進他的小說,倒是對他又多了一層敬意。在此,將前人對傅青主介紹的文字附錄在後,讓我們一起在歷史與虛幻的世界裡來回穿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