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紅軍巧渡金沙江電影主要內容概括400字
《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位於長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邊界的深山狹谷間,江面寬闊,水急浪大。如果紅軍過不去江,就有被敵人壓進深山狹谷,遭致全軍覆滅的危險。當紅軍大隊人馬向金沙江挺進時,蔣介石如夢初醒恍然大悟,認定紅軍的目的地既不在貴陽,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無疑」。1935年4月28日,他下達命令,控制渡口,毀船封江。就在紅軍進抵金沙江前夕,江邊的敵人已將所有船隻掠到北岸了。
1935年5月3日,軍委幹部團的同志們接受了搶奪皎平渡的任務。他們二話未說,翻山越嶺日夜兼程180里,當天夜晚就來到了金沙江邊。在渡口,他們幸運地找到了一條船。原來這條船是送探子來南岸探查情況的,探子不知跑到哪裡去了。後來,他們又在當地農民的協助下,從水裡撈出了一條破船,用布把漏洞塞上。
然後,他們乘坐這兩條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敵人的哨兵以為探子回來了,沒有在意。他們來了個突然襲擊,一舉消滅了一連正規軍和一個保安隊,控制了皎平渡兩岸渡口。後來,他們又找到了五條船,動員了36名艄公。
與此同時,紅一軍團趕到了龍街渡口,紅三軍團趕到了洪門渡,但這兩個渡口都沒有船隻,加上江寬水急無法架橋。軍委命令他們迅速轉到皎平渡過江。
從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時間里,紅軍主力就靠這7隻小船從容地過了江。擔任後衛的9軍團在南渡烏江以後奉軍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繞圈子,時東時西,忽南忽北,牽制了敵人部分兵力。5月6日,他們到了雲南東川與巧家縣之間,並於5月9日在樹節渡順利地渡過了金沙江。兩天以後,敵人的追兵才趕到南岸。可是紅軍已經毀船封江,遠走高飛,無影無蹤了。
1935年5月3日,軍委幹部團奪下皎平渡,在7天7夜的時間里,紅軍主力就靠7隻小船從容地過了江。擔任後衛的8軍團在南渡烏江以後奉軍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牽制敵人兵力,並於5月9日在樹節渡順利渡過金沙江。
㈡ 電影大渡河的主要內容,字數少一點,但是要完整,我相信你會做到的哦!
1935年5月,紅軍長征來到大渡河。數十萬國民黨中央軍和軍閥武裝圍追、堵截。毛澤東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樹堡、暗渡安順場的戰斗。紅軍先遣團迅速奪取了安順場渡口,17位勇士孤舟奮勇,直撲對岸守敵。蔣介石也迅速調整了部署,調集部隊左右夾擊安順場,妄圖將渡河的紅軍分割圍殲。毛主席等首長及時變通部署,將計就計,一面繼續造成在安順場涉渡的假象,一面另闢瀘定橋為強渡點。又以劉伯承佯攻雅安,作直取成都狀,調開了固守瀘定的川軍。蔣介石察覺了真相後,命令川軍司令何湘輝火速回援瀘定。這時,我左路部隊已佔領橋頭,十七名勇士攀著根凌空搖盪的鐵索向右岸突擊成功突擊登上了對岸,控制了渡口,隨後,紅軍由此渡過了被國民黨軍視為不可逾越的天險大渡河。
㈢ 紅軍長征電影有哪些
還是有很多的,畢竟那個時代是紅軍歷史上重要的轉型時期。為了紀念那一段歷史,國內拍攝了不少的電影來作為紀念。
《長征》
在渡過了赤水河之後,接下來要面臨的就是金沙江這個天險了。而大渡河又是最為緊要的一環。在這條河上有一座鐵索橋,橋的另一邊就是重機槍把守的要塞。說是橋,不過是十幾根鐵鏈相連接而已,而用於走路的木板早已被清除一空。正是因為有了這樣險要的地勢,才有了後面紅軍飛奪瀘定橋的威名。
㈣ 電影《大渡河》
鏈接:
作品介紹:《大渡河》是由林農與王亞彪執導的一部戰爭片,主演是劉懷正,上映於1980年。
㈤ 金沙江畔講的是哪個族
金沙江畔講的是藏族。
《金沙江畔》是傅超武執導的劇情電影,由馮喆、張伐、衛禹平、曹雷、趙抒音、中叔皇等主演,於1963年上映。
《金沙江畔》根據陳靖同名小說改編,描寫了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長征途中渡過金沙江,進入藏族同胞聚居地,國民黨為達到挑撥藏民與紅軍關系的目的,假扮紅軍掠走土司的女兒珠瑪,紅軍由此遭到藏胞誤解,被斷糧斷水,後經艱苦努力,戳穿陰謀,繼續北上的故事。
《金沙江畔》詳細劇情介紹
川北高原,群山重疊,風雲變幻。1936年,紅軍為了北上抗日,沿著崎嶇棧道,攀越斷崖絕壁,來到金沙江畔。反動派企圖阻撓紅軍渡江,派遣特派員到黑河城與大土豪仇萬里秘密勾結。
仇萬里調動地方反動武裝阻擊,又使出一個惡毒的離間計:命令手下爪仇九喬裝紅軍,過江搶劫藏族大土司桑格的獨養女兒珠瑪,挑起大土司對紅軍的仇恨。
珠瑪生命危險,幸被紅軍前衛部隊搶救下來。仇萬里阻擊紅軍失敗,縱火焚燒黑河城裡的糧倉,給紅軍留下一座煙火彌漫的空城。
紅軍解放了黑河城,糧食得不到補充,同時,金沙江是天險江河,激流難渡,前有埋伏,後有追兵,處境十分困難。但是,紅軍前衛部隊終於在敵人猛烈的炮火襲擊中,神速強渡了金沙江,又繼續飛跨那氣勢險惡連綿不斷的高山峻嶺,攀登那空氣稀薄怒風卷雪的陡峭冰峰,越過那風沙蔽日荒無人煙的茫茫草地,到達藏區邊沿。
仇萬里搶先潛入藏區,偽稱珠瑪已被紅軍殺死,並提供彈葯武器,挑撥土司攻打紅軍;他又破壞了水槽,斷了紅軍的水源給養。在這嚴重關頭,前衛部隊團政委派指導員金明帶領一個班送珠瑪上山,向土司說明黨的民族政策。
仇九發現珠瑪,想亂槍將珠瑪打死,金明識穿敵人詭計,急忙以身掩護珠瑪,另派戰士唐小苗上山去給土司送信。土司看信知珠瑪尚在人間,面質仇九。仇萬里惟恐陰謀暴露,當場將仇九打死,又暗將唐小苗殺害,而後假惺惺地要離開藏區,對土司進行詐騙要挾。
紅軍為了徹底揭破敵人陰謀,又派金明冒險上山與土司談判。珠瑪對紅軍逐漸了解,將隨身佩帶的寶珠交給金明帶給她的阿爸。土司看見珠子,半信半疑,決定派親信捷仁葉巴下山去看個究竟,但是表示如果太陽下山前看不見珠瑪回來,就要殺死金明。
捷仁葉巴下山,遭到仇萬里爪牙暗算,他負傷爬到紅軍駐地,將情況告訴紅軍。政委派一個班帶著珠瑪,抄小路飛速上山。
夕陽西斜,土司廣場上號角聲聲凄厲,仇萬里唆使土司殺害金明。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珠瑪趕到,真相大白。仇萬里畏罪竄逃,墜入金沙江斃命。風緊,雨急,紅軍在為革命英勇犧牲的烈士墓前致哀,並與藏民告別,繼續艱苦行軍。
㈥ 觀《飛渡金沙江》電影有感500字
長征,是用血與火寫成,鐵流滾滾,蜿蜒過中國版圖上十二個省,從井岡山直到陝北,閃閃紅星照耀著艱苦的歷程。風雲二萬五千里,漫漫長路有過多少流血犧牲!真可謂「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今天,我讀了《巧渡金沙江》這個故事,不禁為紅軍的機智勇敢,不畏艱險所折服。 四月下旬,紅軍來到金沙江龍街渡渡口,但因金沙江江面寬闊,水急浪大,敵機可以低飛騷擾,無法過江。如果紅軍過不去江,就有被敵人壓進深山狹谷,,遭致全軍覆滅的危險。於是紅軍假裝在龍街渡口架橋,使敵人上當,再從絞車渡渡口渡江。經過七天七夜,紅軍主力全部渡過金沙江。跳出了幾十萬敵人圍追堵截的圈子,為順利完成長征奠定了基矗
巧渡金沙江,使中央紅軍擺脫了數十萬國民黨官兵的圍追堵截,粉碎了蔣介石圍殲紅軍於川、黔、滇的計劃,實現了渡江北上的戰略方針。這是紅軍長征中聲東擊西、避實擊虛的一次精彩的軍事行動,是毛澤東思想的一次偉大勝利。 長征,是用血與火寫成,鐵流滾滾,蜿蜒過中國版圖上十二個省,從井岡山直到陝北,閃閃紅星照耀著艱苦的歷程。風雲二萬五千里,漫漫長路有過多少流血犧牲!真可謂「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今天,我讀了《巧渡金沙江》這個故事,不禁為紅軍的機智勇敢,不畏艱險所折服。
四月下旬,紅軍來到金沙江龍街渡渡口,但因金沙江江面寬闊,水急浪大,敵機可以低飛騷擾,無法過江。如果紅軍過不去江,就有被敵人壓進深山狹谷,,遭致全軍覆滅的危險。於是紅軍假裝在龍街渡口架橋,使敵人上當,再從絞車渡渡口渡江。經過七天七夜,紅軍主力全部渡過金沙江。跳出了幾十萬敵人圍追堵截的圈子,為順利完成長征奠定了基矗
巧渡金沙江,使中央紅軍擺脫了數十萬國民黨官兵的圍追堵截,粉碎了蔣介石圍殲紅軍於川、黔、滇的計劃,實現了渡江北上的戰略方針。這是紅軍長征中聲東擊西、避實擊虛的一次精彩的軍事行動,是毛澤東思想的一次偉大勝利。
巧渡金沙江,紅軍靠智慧取得了勝利,歷史上這樣的故事有很多:田單大擺火牛陣,以幾十人勝幾千人,收復了齊國七十多座城池;秦始皇用60萬大軍使離間計智破楚國,以同樣的方法打敗了齊、燕、韓、趙、魏五國,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晉國本是春秋舊中國時期的大國,因內戰被三個小國瓜分……以此可見,智慧是多麼重要。
紅軍在長征途中所遇到的艱險困難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紅軍所表現的英雄主義氣概也是史無前例的。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中國人民革命戰爭一幅無比壯麗的歷史畫卷,是人類軍事史上的空前奇跡,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創舉,是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
天,我讀了《巧渡金沙江》,不禁為紅軍的機智勇敢,不畏艱險所折服。 四月下旬,紅軍來到金沙江龍街渡渡口,無法過江,於是紅軍假裝在龍街渡口架橋,使敵人上當,再從絞車渡渡口渡江。經過七天七夜,紅軍主力全部渡過金沙江。這是紅軍長征中聲東擊西、避實擊虛的一次精彩的軍事行動,是毛澤東思想的一次偉大勝利。
紅軍在長征途中所遇到的艱險困難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從這個故事我們看到了紅軍所表現的英雄主義氣概。
㈦ 大渡河電影故事梗概
《大渡河》是由林農與王亞彪執導的一部戰爭片,主演是劉懷正,上映於1980年。這是一部愛國主義影片,電影講述了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隊伍來到金沙江到大渡河之間的天險縱橫的重疊山川中。
數十萬國民黨中央軍和軍閥武裝圍追、堵截,蔣介石的座機也飛臨川軍首腦駐地,兩種決定中國命運的力量對峙著。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樹堡、暗渡安順場的戰斗。
(7)大渡金沙江電影擴展閱讀
《大渡河》劇情介紹:長征途中,紅軍在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危情下,來到金沙江與大渡河之間的群山之中。此時,蔣介石已布重兵數萬,和紅軍拉開決戰架式,妄圖讓毛澤東做當年的石達開。
敵情重重,風聲鶴唳,毛澤東(韓適 飾)、周恩來(趙申秋 飾)、朱德(劉懷正 飾)、劉伯承(傅學誠 飾)等紅軍高級將領臨危不懼,緊急布署了佯攻大樹堡、暗渡安順場的作戰方案。
十七勇士搶渡大渡河,另一路飛奪瀘定橋。蔣介石隨既調整方案,妄圖分割圍殲渡河紅軍,毛澤東將計就計,分兵幾路迷惑敵人,當蔣明白過來,臨陣換將,令川軍何湘輝(李寧 飾)部回援瀘定時,瀘定橋頭已被紅軍佔領並控制,當蔣來電詢問守橋情況時,一切已晚矣。
㈧ 巧渡金沙江電影
紅軍順利度過了金沙江,後立刻趕往部隊。毛主席很高興
㈨ 金沙江畔講的是哪個族
金沙江畔講的是紅軍和藏族的軍民魚水情。
《金沙江畔》原著作者陳靖是當年長征的親歷者,也是寫作長征題材的軍旅作家之一。改書講述了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長征途中渡過金沙江,進入藏族同胞聚居地,國民黨為達到挑撥藏民與紅軍關系的目的,假扮紅軍掠走土司的女兒珠瑪,紅軍由此遭到藏胞誤解,被斷糧斷水,後經艱苦努力,戳穿陰謀,繼續北上的故事。
㈩ 觀看電影長征觀後感不少於500字
觀影《長征》有感 今天的黨課上,我們觀看了《長征》這部電影。隨著鏡頭再次經歷當年紅軍取得長征勝利的偉大歷程時,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 《長征》是描述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行程的艱難險阻,記述了在戰爭時代的種種艱辛困苦,我深深地體會到生命的價值,生活的意義。 長征途中,紅軍在險境中打了許多古今中外絕無僅有的勝仗,其中有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巧渡金沙江等。當看到張國燾拒絕北上抗日,還將參謀長曾中生殺害時,我和旁邊的同學都十分氣憤!當影片放映到飛奪瀘定橋時,我被電影那震撼人心的畫面所感染。國民黨在紅軍到達前,已經將所有的木板拆下,只剩下十幾根鐵鏈橫在大渡河上,形勢十分險惡。戰斗剛打響,紅軍所有的武器一起向對岸開火,軍號聲、槍聲震撼山谷,二十二位突擊勇士手持沖鋒槍、手槍或輕機槍,背掛馬刀,腰纏十幾顆手榴彈,趴在鐵索上匍匐前進。他們不顧下面洶涌的大渡河水和對面敵軍密集的槍彈,向橋對面奮勇前進。國民黨為了阻止紅軍前進,在橋口放起了熊熊大火,想把紅軍擋在橋上。緊急關頭,有一位戰士中彈跌入大渡河中,但其他戰士仍然不怕犧牲,勇猛地向瀘定城挺進。經過了幾個小時的戰斗,紅軍快速佔領了瀘定城,在橋面上架起了木板,為紅軍脫離險境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長征的勝利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不僅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而且是革命的宣言書、宣傳隊和播種機,使得中國革命形成了燎原之勢,最終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讓中國人民真正翻身做了主人。 如果沒有革命先烈的浴血奮戰,怎能有今天的幸福和平。長征精神,就是把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我想,今天我們在這里回顧歷史,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和總結長征革命歷史經驗,繼承和發揚長征中的革命精神,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我們需要學習、繼承和弘揚長征精神,把紅軍長征時期堅持黨的正確領導、堅定信念、敢為人先、艱苦奮斗、依靠群眾、重於求實、善於團結的精神發揚光大。 我們要始終以革命先輩為榜樣,更好地繼承和弘揚長征精神,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堅定報國之志,揚起理想的風帆;學習上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要勇敢面對、百折不撓,要學會在失敗與挫折中磨練自己堅強的意志。我們要把長征精神發揚光大,腳踏實地,遵紀守法,團結協作,甘於奉獻,奮發圖強,開拓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