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旋齒鯊大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旋齒鯊大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1-14 16:43:38

❶ 記得一部關於巨齒鯊的電影,一開始主角一行人在海底找到一個巨齒鯊的牙齒,然後他們開著潛艇到海底去看看

好像是史前狂鯊1或者3、、我印象中是這樣的。希望能幫到你、還有男主最後是沒死的。。他從潛水艇逃出來的了。。本來有條小巨齒鯊被男女主弄死了 那小巨齒鯊的媽媽大巨齒鯊更加的大 一艘快艇都給吞下了 最後的確用潛水艇發射的魚雷炸死了這條大鯊魚

❷ 這些古生物的長相如此奇葩,你相信嗎

我們都知道大象最為出眾的是它那龐大的身軀和長長的鼻子,但是在1000多萬年前的中新世時期,有這么一種象,它最為突出的部分不是身材,也不是鼻子,而是那像鏟子一樣的大嘴。這個象就是鏟齒象。鏟齒象的大嘴嘴型如鴨嘴獸一般,下頜十分突出且長,在其前端還並排長著一對扁平的下門齒,形狀恰似一個巨型鏟子,因而得名鏟齒象。每當它們進食的時候,就用嘴前的鏟齒割斷湖中的植物,然後鏟起來配合著長鼻子把食物送進嘴中。大象怎麼也不會想到它曾經還有這么一個嘴大如河馬的同類。

❸ 遠古時期有哪些巨獸它們現在還有生存嗎

古生代後期,陸地和深海已滿是生命,那就是物種多樣性的輝煌時代。但這一時期以大劫難結束,災禍滅亡了95%以上的種群。大中型肉食動物消退,很多魚種和無脊椎動物得到生存。別忘記,這以前也是深海脊椎動物的執政期。這也是一種生活在7000百萬年的食肉恐龍。

講完深海的,再講一說陸地的,實際上,大家都看了一部電影叫做《金剛》,當提及金鋼的情況下,很多人都把超大作為了他的原形總體目標。個子三米多,重量接近一千斤,不容置疑,它是史上最繁榮的肌肉組織猿。另一種微生物大夥兒非常了解,便是泰坦蟒,它的體長也可以做到十二三米,重量有兩千多斤,實際上這兩個數據就足夠表明它的兇悍水平,大部分在陸地上非常少有敵人可以跟它一概而論。

❹ 30米的旋齒鯊vs21米的巨齒鯊

都是以滅絕的種類,無法比較誰厲害。

❺ 遠古時代的動物資料(種屬,外形,滅亡的原因)

奧帕賓蟲

在大約5.3億年前,具有堅硬身體部分(例如殼或骨骼)的早期動物開始出現。它們仍然只能在海洋中活動,這些動物包括甲殼類動物、珊瑚、海星、海綿體和軟體動物。到那時,已經出現了許多種類的生命體。這次生命的「爆炸」發生在寒武紀開始的時候。在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科學家發現了伯吉斯頁岩化石,化石勾畫出了寒武紀時期動物的大概模樣,這些動物生活在溫暖的淺海中。對於我們所熟悉的現代生命體形狀來說,那時的確有許多長相奇特的生物。其中就有奧帕賓蟲,它長著五個蘑菇狀的眼睛,還有一條長長的、用來捕獲獵物的緊閉的「噴嘴」。

匹喀蟲
一種伯吉斯頁岩動物化石對我們來說。可能尤其重要。它就是匹喀蟲,以附近的匹喀山命名。這種小的蠕蟲狀動物身上長著一個硬條,這個硬條貫穿它的整個身體,雖然這並不完全是脊骨,但卻非常相似。它也有排成V形的片狀肌肉,幾乎和現代魚的肌肉一樣。匹喀蟲可能是脊椎動物的最早祖先。魚、爬行類動物、鳥類和像人類一樣的哺乳動物,都屬於脊椎動物。最近,在中國發現的化石表明,在5.3億年前,有鰓但沒有下顎的魚就已經開始在海洋中游動了

畸心蛤
在寒武紀時期的所有動物中,最大最兇狠的是60厘米長的畸心蛤,它名字的意思是「奇特的蝦」。它有一個像斗篷一樣的身體,兩只長在柱形物上的大眼睛,還有一對鉗子狀的手臂

靈考利蟲
sorry

艾舍亞蟲
sorry

跳蟲
跳蟲:昆蟲綱,彈尾目,跳蟲科。

形態特徵

跳蟲終生無翅,仔蟲酷似成蟲,大多數種類分布於溫帶及極區,跳蟲是一種小型的無翅昆蟲,它們之所以能跳,是靠腹部下力的彈器抵住所棲息的地面,再騰空躍起。向前跳躍的距離可達身長的15倍,在其腹部第四或第五節的這對彈器不用時,可將之把在第三腹節下方的攫器下,在腹部第一節的下方還有一根腹管。這類昆蟲通常都是體軀柔軟,腹部節數不超過六節,眼不發達,足的脛節,附節癒合成脛附節,尖端有爪,除非是有敵物接近或是受到侵擾,爪尖往往只是用來協助移動而已,在栽培作物上為害根、莖、葉或幼苗。

聖蛤
sorry

翼蟲
sorry

維瓦西亞蟲
維瓦西亞蟲是帽子形狀的,長著兩排匕首樣的「刀刃」。
長頭龍

長頭龍因頭長而得名,迄今所發現的最長的長頭龍頭骨有2.7米長。長頭龍體長可達10米,身體質量可達10噸。它有4個大大的鰭、強壯的頜、巨大的頭和短而尖的尾巴,吻部又長又尖,嘴裡長滿利齒。在1.1億~9800萬年以前,長頭龍生活在大洋洲附近的海域。在水中游泳時,長頭龍靠尾巴左右擺動以推動身體前進,四肢則用來控制方向和保持平衡。

安第斯達科龍

最近,發現了一種兇猛的海洋怪物的化石。這種海洋怪物在1.35億年前曾經橫行於太平洋海域,研究人員根據一部科幻電影中怪物主角的名字,給它起了一個綽號——「哥斯拉」。它的學名是「安第斯達科龍」,是現代鱷魚的遠親。安第斯達科龍沒有腳,長著鰭狀肢,還有像舵一樣的尾巴,以及一個形似食肉恐龍的腦袋。

海中蛇頸龍

在9500萬~9300萬年前北美大陸附近的海域,生活著一種海中蛇頸龍,它的獨特之處是有一個6米長的脖子和3米長的尾巴,而它的軀幹部分也只有3米。海中蛇頸龍的長脖子就像吸塵器的長管子,能把獵物吸入口中;它的長脖子還增加了頭部與身體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它的隱身功能。海中蛇頸龍的腦袋相對較小,嘴裡長有可怕的利齒。魚或烏賊一旦被吸進去後,就會被恐頭龍的牙齒擋住而無法逃離,而被吸進的水卻可以方便地吐出。海中蛇頸龍長著4條鰭狀肢,每條的長度相當於一個成人的高度,這讓它游動起來十分有力。海中蛇頸龍喜歡把石頭吞入胃中,這些石頭不但能讓它順利沉入海底,而且還能幫助消化食物。

泰曼魚龍

2004年,加拿大的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具距今2.09億年前的大魚龍化石,體長居然達21米,刷新了最長魚龍化石的紀錄。魚龍具有鰭狀構造與流線型的頭,外形和現代的海豚極為相似,它的體型適合游泳,游泳速度非常快。大魚龍是魚龍中體型最大的品種,體長一般在6米以上。地球歷史上眼睛最大的動物是泰曼魚龍,在它的頭部兩側有一對圓圓的大眼睛,眼睛直徑最大可達30厘米;而現代脊椎動物中最大的眼睛是藍鯨的眼睛,直徑也才15厘米。泰曼魚龍的嘴巴長而尖,上下頜上各長著一長排錐狀的牙齒。泰曼魚龍的獨特之處是,可以在光線暗淡的夜間或者一片漆黑的深海里追捕烏賊、魚類等獵物。泰曼魚龍的潛水本領也很出眾,可以在600米以下的深海里待上20分鍾左右。

無齒龍

在遠古海洋中還有一種像大海龜的無齒龍,它的身體又寬又平,生活在2.25億年前歐洲大陸附近的海域,它的體長約為1米。無齒龍看上去非常像今天的海龜,所以它又叫「礫甲龜龍」。事實上,它與海龜沒有多少親緣關系,屬於一種古生盾齒龍。無齒龍的背部和腹部都覆蓋著骨質甲片,可以保護它抵禦大型海生爬行動物和海中其他食肉動物的攻擊。無齒龍雖然沒有牙齒,但它的上下頜演化成兩片硬喙,有些像鴨嘴,可以啃下岩石上的水生貝殼類動物,並用來碾碎食物。

巨頭幻龍

令魚兒膽顫心驚的「海洋殺手」是巨頭幻龍,它們有點像鱷魚,滿嘴長滿了釘狀尖牙。巨頭幻龍主要生活在歐亞地區的海域里,它身長4米,出現於2.3億年前,是最古老的海生爬行動物之一。巨頭幻龍天生是水棲動物,它們有時喜歡到沙灘上來曬太陽。到了繁殖季節,母幻龍也像海龜一樣拖著沉重的身體到沙灘上來產卵。

瘤龍

一種身上長滿疙瘩的瘤龍曾經在地球各地的海洋中肆無忌憚地橫行霸道,它是一種最早在北美發現的巨型滄龍,體長有13米左右,光是腦袋就有1.8米長。這種怪物在海里橫沖直撞,捕食所有可以吃的東西,所向無敵。分析瘤龍胃部殘余物的化石,古生物學家發現了各種各樣的小動物,甚至包括小滄龍和蛇頸龍。雖然瘤龍的生存年代比較短,在白堊紀後期(距今8500萬~7300萬年前)出現後不久又滅絕,但是,瘤龍是那個時期最重要且分布最廣的食肉動物,它們的化石在世界各地均有發現。

❻ 電影《海獸之子》你看懂了什麼

電影通過以自然與人類的關系為中心,嘗試著用動態且細膩的手法去講述故事情節。

《海獸之子》該劇講述了偶遇到神秘少年「海」(石橋陽彩配)和「空」(浦上晟周配)的這個炎炎夏天,是琉花(蘆田愛菜配)暑期的正式開始。天真無邪的「海」,看透一切的「空」,海洋館里發光的魚群,對琉花來說都像是一場浪漫的約定如期而至。

《海獸之子》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3R7fXsGrg9hOxWwR_DOWMA

?pwd=hbjy 提取碼: hbjy

❼ 這種巨型生物,比恐龍還古老,如今卻被大肆捕殺

        大部分人首次了解巨齒鯊,基本上是來源於李冰冰參演的電影《巨齒鯊》。該片是根據美國作家史蒂夫·艾爾頓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史前巨獸巨齒鯊意外逃離深海重現人間大開殺戒,為了化解這場浩劫,人類所做的努力。通過電影了解,人們通常把巨齒鯊看作類似於哥斯拉的怪獸。其實,巨齒鯊並不是虛幻的科幻怪獸,而是一種真實的史前鯊魚。並且鯊魚從二疊紀開始,一直與其他物種競爭,不斷的演化,是比恐龍還古老的生物。但如今數量卻逐年下降,漸漸被人類捕殺殆盡。

        下面介紹幾種最典型的鯊魚,供大家了解在各個地質時代的鯊魚代表~

1,副旋齒鯊

       最原始的鯊魚,生活於二疊紀,三疊紀和侏羅紀,身長可達15米以上。副旋齒鯊的競爭對手很多:二疊紀時期有巨大的鸚鵡螺,這也使得副旋齒鯊演化出了奇特的牙齒構造,它們的牙齒就像一把鋸子,可以鋸開菊石、鸚鵡螺等甲殼類動物;三疊紀時期,副旋齒鯊不得不面對當時最典型的海洋猛獸----魚龍。魚龍分為很多種,其中包括體長20米以上的紐西蘭大魚龍和體長16米的喜馬拉雅魚龍;到了侏羅紀時期,上龍類開始崛起,身長9米的馮氏上龍,12米的克柔龍紛紛成為鯊魚的強勁對手。

2,白堊刺甲鯊

      身長8-10米,活躍於白堊紀早期,隨著上龍類的衰落,這個時期,鯊魚成為了海洋中絕對的霸主,當時由海岸蜥蜴演變而來的滄龍還很弱小,於是往往淪為鯊魚的食物。白堊紀中晚期,滄龍開始變得越來越巨大,較為典型的有身長13米的海王龍,18米以上並且身體粗壯的霍夫曼滄龍,14米的飽和傾齒龍,等等。由於體型懸殊,白堊刺甲鯊漸漸處於下風。

3,丘布特擬噬人鯊

      生活於始新世,漸新世,身長12米左右。在始新世,滄龍已經滅絕,而鯊魚則頑強的活了下來。然而這個時期,鯨類從巴基鯨、遊走鯨開始向海洋演化,最終出現了長達18米的械齒鯨(或者叫龍王鯨),鯨魚首次以鯊魚強力競爭對手的姿態出現在歷史舞台。械齒鯨游動時如同一條巨型鰻魚,它們會捕食魚類,比它體型更小的矛齒鯨,甚至是陸地上的動物。丘布特擬噬人鯊則主要以小型鯨類、海龜等為食。二者在始新世中、晚期存在較大的競爭。

4,巨齒鯊

       生活於漸新世,中新世,上新世和更新世,身長17米以上。巨齒鯊是有史以來最龐大的鯊魚,也是近年來最被古生物愛好者關注的海洋生物。但它並不像電影吹的那樣天下無敵,它也有競爭對手,即史上最強大的肉食性鯨魚,身長16米的梅爾維爾鯨。梅爾維爾鯨唯一的頭骨化石在秘魯出土,存世的化石較少,但2013年出土了40CM的蕉形鯨齒,代表著這類鯨魚最大體長很可能超過16米。二者相比,巨齒鯊的長度更長,但梅爾維爾鯨更重;巨齒鯊速度更快,但梅爾維爾鯨智商更高。兩種完全可以占據海洋史上數一數二霸主位置的生物,無奈卻處於同一時代。

5,大白鯊

    生活於更新世至今,身長可達6米。唯一的競爭對手是8-9米的虎鯨。虎鯨的智商、體型、團隊協作性都勝過大白鯊,大白鯊基本處於劣勢,有資料顯示,虎鯨甚至獵食大白鯊取樂。

       無論是鸚鵡螺、魚龍、上龍、滄龍,還是械齒鯨、梅爾維爾鯨、虎鯨,在地球漫長的海洋演化史上,鯊魚都頑強的面對一切挑戰,逐步的進化,不斷的適應新的環境。這是一種可敬的生物,它們的奮斗歷程,堪稱「鯊魚精神」。然而,隨著人類的出現,海洋的污染和無休止的「魚翅盛宴」,各類鯊魚的數量已經日漸稀少,因此走向了非自然性滅絕的道路。保護鯊魚,讓古老的海洋霸主能繼續的繁榮和繁衍,已成當務之急。

❽ 世界上最奇異的十種鯊魚

鯊魚不僅是海洋中最高效的掠食者,還是最兇猛的海洋動物,鋒利的牙齒可以將獵物撕成碎片。然而,鯊魚遠非頭腦簡單的“殺人機器”,歷經數億年的進化,它們已完美地融入各種環境之中。除此之外,鯊魚奇特的外形不禁讓人嘖嘖稱奇,以下即是世界上最奇異的十種鯊魚。下面來和我一起看看吧!

1.錘頭鯊

人類並不確切了解這種獨特的頭部外形給錘頭鯊帶來的益處

錘頭鯊(亦稱雙髻鯊)是鯊魚家族中的新成員,最早在距今5000萬年前進化了錘子狀的奇異頭部。科學家並不確切了解這種獨特的頭部外形給錘頭鯊帶來的益處——嗅覺感應器之間相隔更遠,或許有助於它們更為精準地找到離其更遙遠的獵物。還有比錘頭鯊外形更奇特的生物嗎?數百頭錘頭鯊聚在一起又會是怎樣的景象?此時,你會知道它們一個個飢腸轆轆。

2.劍吻鯊

劍吻鯊擁有半透明皮膚,這令其身體呈桃紅色

劍吻鯊(Goblin Shark)非常罕見,這對於我們來說並非壞事。劍吻鯊生活在海面以下數千英尺深處,擁有半透明皮膚,這令其身體呈桃紅色。研究人員認為,劍吻鯊頭頂奇特的劍狀物內有一套先進的電感受器系統,幫助它們在漆黑一片的海洋深處尋找獵物。與其他許多深海魚類一樣,劍吻鯊採用“真空吸塵器式”攝食方式:一旦靠近獵物足夠近,劍吻鯊就會將它們吸入嘴中。這聽上去有些令人不可思議,但事實上劍吻鯊的外形更加奇異,有時,它們看上去酷似科幻電影《異形》中的怪物。

3.長尾鯊

鯊魚可謂是“多面手”,從牙齒到尾巴,都可以用作“殺人武器”

鯊魚可謂是“多面手”,從牙齒到尾巴,都可以用作“殺人武器”,尤其是尾巴,長尾鯊(Thresher Shark)就是典型例證。長尾鯊體長20英尺(約合6.096米),而尾巴就佔到身體總長的一半。研究人員在觀察了長尾鯊捕食過程後發現,它們最常用的手段是拍打著尾巴從魚群游過,所到之處,魚不是被拍暈,就是被拍死,這種攝食方式簡單而有效。同大多數棲息於海洋上遊河段的鯊魚一樣,長尾鯊同樣因人類的過度捕撈數量急劇下降。人們捕殺鯊魚不僅是為了吃鯊肉,還要獲取它們的魚鰭——長尾鯊的一條尾巴就足夠做許多碗魚翅湯。

4.皺鰓鯊

它們被認為是鯊魚早期進化的一次“大倒退”

皺鰓鯊(Frilled Shark)是深海魚類,極少在海面現身,但常常被海底拖網捕獲。皺鰓鯊身體細長,就像鰻魚一樣,有時,它們被認為是鯊魚早期進化的一次“大倒退”。盡管如此,皺鰓鯊倖存至今充分證明它們在其特有的生態位的成功進化。所謂的生態位是指一個物種所處的環境以及其本身生活習性的總稱。皺鰓鯊因其奇特的牙齒排列而臭名昭著。皺鰓鯊共有300顆牙齒,全部呈三角形,分為27排填滿了嘴巴。仔細計算一下,你會發現每頭皺鰓鯊約有1000個尖頭鉤狀結構,用以捕食魚類。當然,這一結構或許非常原始。

5.硬背侏儒鯊

硬背侏儒鯊也是深海魚類,擁有眾多生物發光器官

硬背侏儒鯊(Spined Pygmy Sharks)是鯊魚家族最小的成員之一,身體最長也不過11英寸(約合27.9厘米)。就像其近親燈籠棘鮫(Lantern Shark)一樣,硬背侏儒鯊也是深海魚類,擁有眾多生物發光器官,分布於腹部。研究人員認為,發光器官有助於硬背侏儒鯊與周圍的發光環境融為一體,從而讓捕食者和獵物均難以分辨。魚類學家在1907年前對硬背侏儒鯊一無所知,那一年,美國漁業管理委員會的蒸汽船“信天翁”號(Albatross)的船員在1907年至1910年菲律賓探險期間捕到了一條。盡管最早是在菲律賓附近水域發現的,但硬背侏儒鯊現存於世界各大海洋。

6.白化鯨鯊

幾乎所有的動物種類都存在白化現象,鯊魚也不例外。圖中這條白化鯨鯊體長33英尺(約合10米),在海底顯得格外顯眼。2008年8月,潛水員在加拉帕戈斯群島附近水域發現了這條罕見的白化鯨鯊,它可能是尚未步入成年的雌性鯨魚。鯨鯊身體最多可以長到50至60英尺(約合15.2至18.3米),重達10噸。

7.鋸鯊

像大多數鯊魚一樣,鋸鯊頸部兩側都有腮

鋸鯊(Saw Shark)看上去很像鋸鮫,但前者確實是鯊魚。像大多數鯊魚一樣,鋸鯊頸部兩側都有腮,而鋸鮫的腮則位於身體下方。雖如此,鋸鯊和鋸鮫的生活方式倒是很相似:當海洋生物靠近時,布滿牙齒的嘴部會吸入已被“鋸子”撕成碎片的殘骸。鋸鯊並不十分罕見,事實上,鋸鯊共有兩屬七個種類:六腮鋸鯊、長鼻鋸鯊、熱帶鋸鯊、日本鋸鯊、短鼻鋸鯊、東澳大利亞鋸鯊、巴哈馬群島鋸鯊、菲律賓鋸鯊和侏儒鋸鯊。

8.格陵蘭鯊

格陵蘭鯊被稱為“海洋中的鱷魚”。

格陵蘭鯊(Greenland Shark)亦稱睡鯊(Sleeper Shark),千萬不要被其名稱所迷惑,這種鯊魚同大白鯊一樣兇猛。事實上,研究人員在對死亡格陵蘭鯊進行解剖時,從它們的腹中發現了像北極熊等大型動物的殘骸,有一次還發現了整隻馴鹿的屍體,盡管鹿角不見了。有人曾看見格陵蘭鯊緊緊咬住一隻過於靠近水邊的馴鹿不放。格陵蘭鯊其實被稱為“海洋中的鱷魚”。

格陵蘭鯊體長可達21英尺(約合6.4米),重2200磅(998公斤),壽命最長可達200年。你或許認為,北極的愛斯基摩人和因紐特人可能會捕獲格陵蘭鯊,將鯨肉全部吃光。事實並非如此。格陵蘭鯊的肉中含有一種名為三甲胺氧化物的神經毒素。不過,只要將鯨肉埋在地下幾個月令其任意腐爛,三甲胺氧化物就不會給人帶來威脅。

9.巨口鯊

巨口鯊同鯨鯊和姥鯊一樣,都是濾食性動物

巨口鯊同鯨鯊和姥鯊一樣,都是濾食性動物,身體最長可長到18英尺(約合5.49米),重達2.5噸。巨口鯊屬於深海魚類,嘴部周圍有一圈發光器官。這種鯊魚極為罕見,鑒於它們龐大的體型,這一點或許讓人有些吃驚。科學家最早在1976年對巨口鯊有過描述,從此,共有51頭被捕獲或被人看見,迄今也只拍下三段有關巨口鯊的錄像。

10.旋齒鯊

前面介紹了鋸鯊,現在讓我們見識一下“圓鋸鯊”—— 旋齒鯊(學名Helicoprion)。盡管已經滅絕,但旋齒鯊仍被列入十大奇異鯊魚名單,主要是因為它或許是榜單中最奇異的鯊魚。研究人員認為,旋齒鯊奇特的下頜會隨時間慢慢旋轉,長出新的鋒利的牙齒。還有一種理論認為,旋齒鯊的牙齒就像生日禮物一樣緩慢打開,接著在捲起的過程中獵取食物。有人或許認為旋齒鯊只是基因變異的產物,不過化石記錄顯示,這種鯊魚的生物進化取得了顯著成功,在距今2.8億至2.25億年前達到鼎盛時期。

與其他所有的鯊魚一樣,旋齒鯊的骨骼也主要由軟骨組成,而軟骨確實不易變成化石。不過,旋齒鯊奇特的牙齒則是另外一回事:研究人員在美國愛達荷州、懷俄明州、猶他州等地的岩石中發現了許多旋齒鯊牙齒化石。雖然外形看上去十分奇特,鯊魚有其獨特的生存之道。經過數億年的進化,鯊魚已完全融入各種各樣的環境中。

❾ 史前十大海洋霸主排名,巨齒鯊曾經雄霸海洋

現在我們看到的海洋生物,陸地生物,乃至所有生物都是經過了幾千幾萬的年進化而來的。史前是一個神秘的的時代,所謂史前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東方是從約170萬年前到公元前21世紀。如果你看過史前十大海洋霸主,會了解到史前有許多的大型怪物,體型很大,現在巴拉網小編為大家介紹史前十大海洋霸主,一起看看史前十大海洋霸主有哪些?
史前十大海洋霸主
1、巨齒鯊
根據考古發現,巨齒鯊可能是最著名的史前海洋巨獸,生活在大約 150 萬年前,一般鋸齒鯊魚長達 16 米,體型猶如海洋中的公交車,在咬合力方面更是超過了霸王龍。
2、滑齒龍
滑齒龍是史前巨獸中體型不是很大,但是十分敏捷,和巨齒鯊生活在同一是期,但在其體長上十分具有爭議性,被認為體型在 6-7 米左右,但也有人認為滑齒龍的體長可以達到 15 米。
3、龍王鯨
龍王鯨 與現代鯨魚的對照, 龍王鯨是現代鯨魚的祖先,可以生長到 15-20 米長,甚至更大。龍王鯨的體型修長,有點像在海洋中的巨蟒。
4、板足鱟
板足鱟:體長大概在 3 米左右,擁有十分厚重的甲克猶如裝甲一般,板足鱟大約在 4.88 億年出現,直到 2.51 億年前滅絕。
5、毛伊龍
毛伊龍總長度可以達到 17 米,大型蛇勁龍類,其脖子就有接近 15 米的長度,毛伊龍的脖子十分的靈活,其外形就像一隻烏龜長有一條長蛇的脖子
6、鄧氏魚
鄧氏魚就像是史前海洋中的肉食坦克,全是像是盔甲。它是最大的史前盾皮魚,它的頭部和魚身兩側被鉸接盾片覆蓋著,它們沒有牙齒,而是兩排鋒利的骨片,形成喙狀結構。是一種活於古生代泥盆紀時期(約3.6億至4.15億年前)的大型古生物,身體長約11米,重量可達6噸,咬合力可達5噸,可以輕易的將獵物咬斷,被視為泥盆紀時代最大的頂級(海洋)獵食者。
7、克柔龍
克柔龍生活在白堊紀早起,體長在 10 米左右,其外形與滑齒龍有些相似,但不同的是,克柔龍的牙齒呈圓椎狀,與滑齒龍的三角面牙齒不同。
8、旋齒鯊
旋齒鯊長度一般在 5-6 米,長有如旋齒的一般的下顎,旋齒鯊完成的骨架至今還未找到,可以說是最神秘的史前海洋巨獸。現代鯊魚長有數排鋸齒狀牙齒,一旦有牙齒脫落便會長出新牙。相比之下,旋齒鯊顎部位置較低,牙齒排列出的形狀看上去有點像一個圓鋸,它們的新牙會不斷長出並把舊牙推到前端。
9、梅爾維爾鯨
梅爾維爾鯨是鯨魚的一種,利維坦鯨屬中最大的物種,一種在南美洲發現的一種中新世時期的已滅絕的齒鯨,生活在距今1300萬年前。梅爾維爾鯨是以其他鯨魚為食的海洋巨獸,擁有巨大的牙齒足以咬碎一切的生物,其體型與現在的抹香鯨相似,在 18 米左右。
10、巨型黃貂魚
巨型黃貂魚是目前已知最大的淡水魚,在恐龍滅絕後就出現了至今如今仍舊存在,人們在越南湄公河中發現了一隻長達 4.27 米的巨型黃貂魚,它們身上還長有毒刺,可以注入神經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