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第一部電影1950年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第一部電影1950年

發布時間: 2022-11-01 03:00:58

A. 求第一部在中國上映的外國電影

1924年以前,中國上映的外國影片有659部,第一部在中國上映的外國電影已不可考;
解放後第一部譯製片是1948年的蘇聯影片《普通一兵》;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譯製片是1950年的《團的兒子》,原名《小英雄》
新中國第一部引進大片是《亡命天涯》。

B. 新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

中華女兒
影片於1950年在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上獲得自由獎,因而也成為新中國第一部在國際影壇上獲獎的電影。

C. 李小龍擔任主角的第一部電影拍攝時間及導演

李小龍擔綱主角的第一部電影是《細路祥》,1950年拍攝,黑白片,當時年僅10歲的李小龍出演男主角細路祥,導演是馮峰。


《細路祥》海報:

D. 小英雄的電影《小英雄》(1950年)

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譯制的第一部作品
譯制導演:周彥
翻譯:楊范、陳涓
年代:1950年
介紹:1950年3月,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譯制的第一部作品《小英雄》完成。同年6月,在上海梵皇渡路(今萬航渡路)618號,一間十五、六平方米的舊汽車棚改成的放映間,加上用麻布片包稻草作隔音改裝的錄音棚,誕生了中國日後最負盛名的譯製片基地--上海電影譯製片廠,譯製片開始有了「南腔北調」的差別。在極其簡陋的條件下,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製作出了《鄉村女教師》 、《列寧在1918》等一大批上乘之作,成為深受觀眾喜愛的經典。「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至今仍是常被援引的名言。

E. 我國第一部獲得國際獎項的影片(所有類型都包括)是什麼

《漁光曲》小學時候就學過

F. 第一位在國際影壇上獲獎的影片是什麼

中國第一個在國際影壇上獲獎的演員是影片《趙一曼》的主演石聯星,該片由東北電影製片廠(今長影)1950年出品。

《趙一曼》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劇情片,由沙蒙執導,石聯星主演,於1950年上映;該片講述了講述了東北抗聯女英雄趙一曼在黨的領導下,團結和組織群眾開展抗日斗爭,最後英勇獻身的故事。

石聯星先後在北京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北京電影學院教表、導演課。尤其是她創造的趙一曼的形象,轟動了新中國,曾給予億萬人民群眾以巨大的鼓舞。

在1950年第五屆國際電影比賽大會上,《趙一曼》受到熱烈歡迎,石聯星也因此榮獲了「優秀表演獎」,為新中國的電影事業爭得了榮譽。1950年至1960年參加北影,擔任演員,電影學校教員等職務。

趙一曼

趙一曼(1905年10月25日 -1936年8月2日),女,漢族。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稱李姐。四川省宜賓縣白花鎮人(今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白花鎮)。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

趙一曼1935年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二團政委,在與日寇的斗爭中於1935年11月被捕,1936年8月就義。趙一曼留有詩篇《濱江述懷》,其故里宜賓有「趙一曼紀念館」,相關電影有《趙一曼》《我的母親趙一曼》等。

2009年9月10日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趙一曼

G. 動畫史上第一部具有記錄性質的影片是什麼

是《露斯坦尼亞號的沉沒》。

第一部利用逐格拍攝技術使無生命的物象造成活動錯覺的影片:是1898年美國維太格拉夫電影公司製作的《矮胖子》 ,出主意的是艾伯特.E.史密斯,他從小女兒的馬戲玩具構思出雜技家和動物的形象,然後用逐格拍攝方法拍成。 第一部剪影電影:是1916年美國布雷畫片公司製作的《裁縫英巴特》 ,由C.阿倫.吉爾伯特繪制。

第一部動畫片:是1900年J.斯圖亞特.勃拉克頓製作的美國動畫片《迷人的圖畫》 ,愛迪生公司1900年11月16日登記於出品目錄。

第一部帶故事性的動畫片:是1908年愛米爾.科爾為法國電影實業家裡昂.高蒙繪制的動畫片《幻燈戲》 ,1908年8月17日在巴黎首映。

第一部有聲動畫片:是1922年美國動畫片《三極體》 ,是一部物理動畫片,用以表現三極真空管的製作過程,由西電公司的E.B.克拉夫特製作,1922年10月27日在耶魯大學映出;採用的音響系統就是後來加以改進的維太風。

第一部向電影院發行的有聲動畫片:是1925(?)年馬克斯.弗萊謝爾製作的《我的肯塔基老家》 ,由英克威爾製片公司出品。這部動畫片里,皮博狗吹長號,說了一句話:"現在讓大家一起跟著節拍唱起來。"它採用了德.福雷斯特的音響系統。

第一部全部對白動畫片:是1928年華爾特.狄斯耐繪制的美國動畫片《威利號汽艇》 。這部動畫片於1928年11月18日在紐約首映,也是第一次向觀眾介紹米老鼠這一著名動畫人物。 實際上,狄斯耐在同年先完成了全部有聲對白動畫片《飛機迷》,不過它發行於《威利號汽艇》之後。

第一部彩色動畫片:是1916年派拉蒙公司發行,布雷製作公司繪制的美國動畫片《湯默斯.凱特首次露面》,採用布魯斯制天然色工藝。此後無人再進行試驗,直到1930年環球影片公司拍攝《爵士歌王》,片中才穿插了沃爾特.蘭茲製作的彩色動畫片段,採用的是二色法工藝。

第一部有聲彩色動畫片: 是1931年特德.埃斯鮑製作的美國動畫片《戈夫山羊》 ,採用二色法工藝,1931年7月6日在洛杉磯首映。

第一部大型動畫片:是1917年阿根廷的一部諷刺當時總統伊里戈耶恩的《背叛》 ,唐.弗.范里製作,映六十分鍾。

第一部立體動畫片:是1951年英國諾曼.麥克拉倫製作的抽象派電影《一圈又一圈》 。

第一部寬銀幕動畫片:是Walt Disney在1956年製作的《貴夫人和流浪漢》 。

第一部使用動畫攝制機拍攝的動畫片:是1940年Walt Disney攝制的影片《幻想曲》 。

第一部木偶電影:是1919年阿根廷弗.范里製作的政治諷刺木偶片《穿禮服者在科隆劇院的晚上》 。

第一部使用電子控制的木偶電影:是1950年英國和法國合拍的木偶片《愛麗絲漫遊奇境記》 ,盧.布寧製作。

第一個動畫電影製片廠:是1911年約翰.R.布雷和厄爾.赫德在紐約市第42號街建立的布雷-赫德製片廠。

第一個職業動畫片製作家:被公認是法國人愛米爾.科爾,他在1908-1918年間,共繪制了大約一百部動畫片。

第一部歐洲製作的大型剪影電影:是1926年洛特.萊因格爾製作的德國剪影片《阿赫默德王子歷險記》。

第一部英國動畫片:是1906年城市貿易公司的《藝術家之手》 ,前魔術家沃爾特.布思拍攝,內容表現一個畫家畫出一個小販和他老婆在跳舞。

第一部英國製作的膠片錄音有聲影片:是德福雷斯特風諾電影公司1925年的英國喜劇短片《紳士》,由威廉.J.埃利奧特編寫和導演,第二年,德福雷斯特風諾電影公司又在克拉彭製片廠拍攝了四部劇情短片。1927年,還拍了伊迪絲.西特韋爾朗誦她自己寫的詩篇,以及西爾比.桑代克在肖伯納的話劇《聖女貞德》一場中表演的影片。

英國第一部大型動畫片:是1946年繪制的一部供教學用的《船舶駕駛》,由約翰.哈拉斯和喬伊.巴切勒為英國海軍部拍攝。


(7)第一部電影1950年擴展閱讀

說起近代動畫的先驅者,不得不首先提到17世紀的耶穌會教士阿塔納斯·珂雪(Athanasius kircher)。1640年,珂雪發明了「魔術幻燈」(The Magic Lantern)。這可以說是動畫,也是所有電影的開始。所謂魔術幻燈是個鐵箱,裡面放一支蠟燭,鐵箱兩邊各開一個小洞,洞上覆蓋透鏡。將一片繪有圖案的玻璃放在透鏡後面,經由燈光通過玻璃和透鏡,圖案便可以投射在牆上。

魔術幻燈經過不斷改良,17世紀末,鍾安斯·桑(Johannes Zahn)擴大了裝置,把許多玻璃片放在旋轉盤上,在牆上出現了一種運動的幻象。1799年,羅貝爾松(Robertson)發明了一種新型的魔術幻燈(Fantascope)。

18世紀末19世紀初,魔術幻燈在法國風行起來。音樂會、雜耍戲院、綜藝場中,魔術幻燈表演成為大家愛看的娛樂節目。1839年,希爾德(Henry Langdon childe)的魔術幻燈已有淡入淡出的效果。1870年,亨利·R·埃爾(Henry R.Heyl)發明可以投影彩色照片的幻燈機(Phasmartrope)。1870年,巴黎的蒙瑪特高地的黑貓咖啡館由Tenot和Carand『Ache組織的歌舞表演中投影的效果已經相當不錯了。

H. 1950年第一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您說的應該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譯製片是1950年的《團的兒子》,原名《小英雄》,該電影根據蘇聯著名作家卡捷耶夫(1897~1986)的作品《團的兒子》改編攝制,講述了蘇聯紅軍某騎兵營在一個深夜邂逅四處流浪的孤兒伐尼雅,伐尼雅聰明倔強,深受騎兵戰士的喜愛。

蘇聯紅軍某騎兵營在一個深夜邂逅四處流浪的孤兒伐尼雅,伐尼雅聰明倔強,深受騎兵戰士的喜愛。但是,當時戰爭非常激烈,紅軍准備將伐尼雅送往後方。伐尼雅想方設法逃回,幾經曲折加入了打扮智殲德兵,立下了赫赫戰功,被戰士們親切地稱為「團的兒子」。

定軍山——是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

在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並在前門大觀樓放映,該片由任慶泰執導,譚鑫培主演。影片於1905年12月28日在中國(清朝)上映,結束了中國沒有國產電影的歷史。

影片《定軍山》取材於《三國演義》第70和71回,是講三國時期劉備與曹操用兵的故事。著名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段。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

這是有記載的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團的兒子

I. 第一部抗美援朝電影並非《上甘嶺》

1956年1月,距離抗美援朝勝利結束已有兩年半時間,長影廠首次對外公布了籌備拍攝《上甘嶺》的消息。劇本最初起名為《24天》,由導演林杉、沙蒙以及時任志願軍文化部文藝科長的曹欣和十六軍文工團長崔家駿(筆名肖矛)共同創作,講述了志願軍某部八連忍飢挨餓、頑強堅守上甘嶺24天,終於迎來大反攻的最後勝利。

該片原定於當年的10月1日上映,但由於拍攝工程浩大,直到1957年春節才與觀眾見面。從元月27日至2月28日的一個月里,《上甘嶺》僅在北京一地就連續上映了876場,觀眾達679675人次,平均上座率超過了92%,打破了首都上映任何一部影片觀眾人數的最高紀錄,可謂盛況空前。

准確地說,《上甘嶺》是新中國第一部正面展現抗美援朝戰爭的故事片,而抗美援朝是一個宏大的題材,早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如火如荼地展開之際,第一部抗美援朝題材的故事片亦已誕生。

1950年10月26日,在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打響了入朝參戰第一仗的第二天,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美國侵略委員會(簡稱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宣告成立並向全國發出通告,「努力普及深入抗美援朝的實際工作和宣傳教育工作,務使全國每一處每一人都受到這個愛國教育,都能積極參加這個愛國行動。」

作為解放前受美帝國主義侵略最深重的城市,上海人民的反美愛國熱潮無比高漲,昔日的「電影皇帝」金焰身為電影界為數不多的朝鮮族演員,在報刊上發表文章,現身說法,控訴帝國主義的罪行,表達了「願為祖國灑盡最後一滴血」的決心。

1951年,上海私營的長江影業公司率先推出了國內第一部抗美援朝題材的故事片《控訴》,該片是根據上海市立戲劇專科學校(上戲前身)師生創作的獨幕話劇《美帝暴行圖》改編,由電影演員蔣銳、高博、錢千里、王人美、韓濤等與劇專學生共同演出。

影片由「戰爭販子」、「偽君子」、「原子筆大王」、「景明大樓」和「如此紀律」等5個段落組成,由楊村彬擔任總導演,朱端鈞、胡導、何兆璋、許秉鐸和謝晉等5位導演各負責一個段落,當時謝晉年僅27歲,這是他執導的第一部影片。

《控訴》一片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當時民眾中普遍存在恐美、親美和對自身力量認識不足的問題,一來擔心「中國打不過美國,因為美國有原子彈」,二來擔心「前方戰爭會影響後方物價」,甚至有人還有「解放後的生活不如解放前好」的錯誤觀念。《控訴》全面揭露了美蔣反動派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種種暴行以及美帝國主義紙老虎的本質,在當時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教育作用。

1952年,長江影業與其他7家私營電影企業聯合組建為國營的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次年又與已有的上海電影製片廠合並,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上影。正是在這個合並過程中,上影派出了一支由范正剛帶隊、馮喆、孫道臨、金乃華、潘文展、穆宏、史原、凌之浩、鐵牛、仲星火、孫永平、王琪和葉小珠13人組成的演員隊伍赴朝慰問演出並體驗生活。他們冒著炮火為前線的志願軍戰士進行演出,迎著烽煙進行采訪,搜集素材。

在一次轉移陣地的途中,之前曾在上影第一部影片《農家樂》中扮演陳七斤、在《勝利重逢》中扮演耿老爹的范正剛不幸中彈犧牲,年僅32歲。

1953年5月,就在志願軍發動夏季攻勢之際,上影接到了拍攝反特片《斬斷魔爪》的任務。該片原名《罪惡的黑手》,劇本出自時任公安部宣傳室副主任趙明之手。抗美援朝之初,趙明曾陪同蘇聯專家前往東北,了解到美蔣特務試圖通過各種渠道滲透到我國境內、陰謀策劃破壞和顛覆活動的敵情,聯繫到1952年6月23日美國侵朝空軍曾大規模轟炸中國境內的鴨綠江水電廠,他決定以電影的形式動員廣大幹部群眾提高警惕,自覺地與國內外敵人作斗爭,保衛新生的共和國。

這個劇本得到了公安部長羅瑞卿的肯定,電影局原本希望由東影(長影的前身)拍攝此片,由干學偉執導,但干學偉和曾拍攝過新中國第一部反特片《無形的戰線》的伊明均認為該劇本問題多多,遠不夠拍攝水平。

經過修改,劇本最終輾轉到上影,接手此片的是解放前拍出過《萬家燈火》和《希望在人間》等現實主義力作的著名導演沈浮。由於開拍時,朝鮮停戰協定已在板門店簽字,影片僅保留了總工程師周昌民為防範美軍飛機轟炸研製先進的防空武器這個引子,更多注重表現的是新 社會 的面貌、新時代的精神,將更多的筆墨用在了人物塑造和人物心理的描寫上。

盡管如此,該片依然被視為一部側面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影片匯集了陶金、張伐、韓非、高正、高博、陳述、凌之浩、李緯等一批影星,並在青島和哈爾濱兩地拍攝外景。反特片是抗美援朝電影的一個主要分支,其代表作當屬1960年長影拍攝的《鐵道衛士》,而《斬斷魔爪》則比《鐵道衛士》早了6年,當然,也比《上甘嶺》提前問世。

J. 我國第一台電視機是哪的什麼時期我國第一部電視劇,電影,動畫片分別是什麼,都於哪年上映的

黑白電視是1958年3月7日生產於天津,命名為北京牌
彩色電視是1970年12月26日產於天津
第一部電視劇是1958年《一口菜餅子》
第一部電影是1950年《定軍山》
第一部動畫片是1941年《大鬧天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