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邵氏電影第一女主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邵氏電影第一女主

發布時間: 2022-10-20 22:54:06

⑴ 邵氏最慘女星戴良純,3任丈夫1死2入獄,現在生活得怎樣

邵氏最慘女星戴良純,3任丈夫1死2入獄,如今銷聲匿跡。

自古紅顏多禍水,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無一不是如此,盡管身世不同,但都有著凄婉悲慘的人生,可能漂亮的女人命運都比較坎坷。

雖然說紅顏禍水是個貶義詞,但是這個詞在一般美麗的人面前是用不上的,只有美到能夠讓人為之瘋狂才能被稱之為禍水呀。

不管怎樣,經歷這些之後,戴良純應該學會了自愛,不依靠男人。希望她今後的生活里更多的是平淡。

⑵ 求絕代雙驕演員表,絕代雙驕女主角絕代雙驕男主角是誰

絕代雙驕》共拍攝9個版本,其中包括3部電影和6部電視:
1、1971年邵氏電影版《玉面俠》
2、1978年台視電視版《絕代雙驕》
3、1979年邵氏電影版《絕代雙驕》
4、1979年TVB電視版《絕代雙驕》
5、1986年台視電視版《新絕代雙驕》
6、1988年TVB電視版《絕代雙驕》
7、1992年香港電影版《絕代雙驕》
8、1999年台視電視版《絕代雙驕》
9、2004年合拍電視版《小魚兒與花無缺》 註:按時間發生先後排列

1971年邵氏電影版《玉面俠》
原著:《絕代雙驕》 片名:玉面俠 (香港電影) 首播:1971年4月9日 出品: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導演:嚴俊 監制:邵逸夫 編劇:黃楓
演員: 高 遠 飾 章臻/華春玉(江楓/花無缺) 何莉莉 飾 蕭鹿兒(小魚兒) 谷 峰 飾 嵐煙(燕南天) 潘迎紫 飾 謝心蟬(鐵心蘭) 林 嘉 飾 大師姐(邀月) 陳依齡 飾 月 奴

1978台視《絕代雙驕》
片長:60集 主演: 夏玲玲飾小魚兒(反串,古龍選的角) 江 明飾花無缺 張 璐飾鐵心蘭 何思敏飾慕容九/蘇櫻 貝 蒂飾邀月宮主 尹寶蓮飾憐星宮主 吳 恆飾燕南天 趙姿菁飾鐵萍姑(後改為朱慧珍接演) 葛 蕾飾張 菁 曹 健飾江別鶴 井 洪飾江玉郎 雷 鳴飾陰 平 金 石飾杜 殺 沈雪珍飾屠嬌嬌 崔福生飾李大嘴

1979邵氏電影《絕代雙驕》
導演:楚原 邵氏電影《絕代雙驕》
主演: 傅 聲飾小魚兒 伍衛國飾花無缺 文雪兒飾鐵心蘭 歐陽佩珊飾慕容菁 王 戎飾燕南天 唐 菁飾江琴/江別鶴 顧冠忠飾江玉郎 劉慧玲飾蕭咪咪 元 彬飾哈哈兒

1979TVB《絕代雙驕》
片長:17集 主演: 黃元申飾小魚兒 《絕代雙驕》(黃元申版)
石 修飾花無缺 黃杏秀飾鐵心蘭 米 雪飾蘇櫻 陳玉蓮飾慕容九 黃允財黑蜘蛛 蘇杏璇飾邀月宮主 朱 江飾江楓

1986台視《新絕代雙驕》
片名:新絕代雙驕 片長:30集 主演: 楊盼盼飾江小魚 (反串) 黃香蓮飾花無缺 (反串) 景黛音飾鐵心蘭 李道洪飾江 楓 張盈真飾花月奴 黃慧文飾蘇櫻 蘇翠玉飾慕容九 呂盈瑩飾張菁 張富美飾邀月 張敏敏飾憐花

1988TVB《絕代雙驕》
片長:20集 主演: 《絕代雙驕》(梁朝偉版)
梁朝偉 飾小魚兒 吳岱融 飾花無缺 黎美嫻 飾鐵心蘭 謝 寧 飾蘇櫻 陳美琪 飾邀月宮主 苗僑偉 飾江楓 關禮傑 飾江玉郎 楊澤霖 飾江別鶴 戚美珍 飾花月奴 吳君如 飾三姑娘 劉美娟 飾張菁 黃允財 飾魏無牙 羅 蘭 飾花婆婆

1992香港電影《絕代雙驕》
導演:曾志偉 《絕代雙驕》(劉德華版)
主演: 劉德華飾小魚兒 林青霞飾花無缺 袁詠儀飾鐵心蘭 張 敏飾移花宮主 苗僑偉飾燕南天 吳孟達飾李大嘴 吳鎮宇飾江玉郎 張國柱飾江別鶴

1999台灣《絕代雙驕》
片長:40集 主演: 林志穎飾小魚兒 《絕代雙驕》(林志穎版)
蘇有朋飾花無缺 陳德容飾鐵心蘭 李綺紅飾張菁 侯炳瑩飾慕容九 林瑞陽飾燕南天 於 莉飾邀月宮主 張瑞竹飾憐星宮主 鄭嘉穎飾江玉郎 陳俊生飾江楓 蕭 薔飾花月奴 桑 妮飾鐵萍姑 陳國邦飾黑蜘蛛 李立群飾李大嘴

2004《小魚兒與花無缺》
片名:小魚兒與花無缺 片長:40集 《小魚兒與花無缺》
導演:王晶 主演: 張衛健飾小魚兒 謝霆鋒飾花無缺 范冰冰飾鐵心蘭 柏 雪飾小仙女 袁 泉飾蘇櫻 楊 雪飾江玉燕 鄭希怡飾江玉鳳 吳慶哲飾燕南天 孔 琳飾邀月宮主 倪景陽飾憐星宮主 王伯昭飾江別鶴 黃浩然飾江楓 孫菲菲飾花月奴 此外,尚有其他以原著為藍本改編得的影視: 1、1993年香港TVB電視版《魔刀俠情》(主線影射多部小說情節) 2、2002年台灣華視電視版《絕世雙驕》(林志穎版《絕代雙驕》續集) 《絕世雙驕》/40集 /2001 /主演:林志穎、TAE、李小璐、鄭國霖

⑶ 每一部神鵰俠侶的女主角分別是誰

1960-1961年粵語片《神鵰俠侶》(共4集)謝賢、南紅主演
1976年佳視電視劇《神鵰俠侶》(國語)羅樂林、李通明主演
1982年邵氏電影《神鵰俠侶》傅聲、黃淑儀主演
1982年邵氏電影《楊過與小龍女》張國榮、翁靜晶主演
1983年tvb電視劇《神鵰俠侶》(共50集)劉德華、陳玉蓮主演
范秀明
1984年中視電視劇《神鵰俠侶》(國語)孟飛、潘迎紫主演
1991年香港電影《91神鵰俠侶》劉德華、梅艷芳主演
1992年香港電影《92神鵰俠侶:痴心情長劍》劉德華、關之琳主演
1995年tvb電視劇《神鵰俠侶》(共31集)古天樂、李若彤主演
1998年新加坡電視劇《神鵰俠侶》李銘順、範文芳主演
1998台視電視劇《神鵰俠侶》(共47集)任賢齊、吳倩蓮主演
楊佩佩
2001日本動畫《神鵰俠侶》(共26回)nippon
animation製作
2006中國電視劇《神鵰俠侶》(共46集)黃曉明、劉亦菲主演
張紀中
還有最近播放的陳曉版的

⑷ 邵氏恐怖電影

邵氏恐怖電影:

1、《陰靈》

《魔界》是1982年由爾東升、劉雪華主演的一部恐怖電影。鄭忠(爾東升飾)和女友王麗芬(劉雪華飾)都是警察,一次二人出遊聽到詭異的童謠,隨後王麗芬著魔。旅遊歸來,一連串詭異事件發生,如子彈轉彎、同事電梯中墜亡等,身邊人連二連三地死去。

原來上身王麗芬的女鬼前世和鄭忠是兄妹,因為戰亂她被父母賣掉,隨後遇害,化成厲鬼,今世復仇,而如今死去的這些人均是前世與女鬼之死有關之人。

《魔界》是一部典型的猛鬼復仇電影,影片注重因果循環,前世那些人如何加害女鬼,今世便如何得到女鬼懲罰。

盡管故事框架是「猛鬼復仇」,但劇情卻不俗套。前半部分恐怖,仇人各式花樣死去令人瞠目結舌,令人感慨厲鬼如此邪惡;直到女鬼身世浮出水畫,又讓觀眾對其產生不盡憐憫。

⑸ 有什麼好的邵氏電影推薦分享呢

我是 邵氏影迷 ,現在還經常看老的邵氏經典,真是 邵氏出品,必屬佳片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於1958年在香港成立,由邵逸夫擔任總裁,邵氏已生產超過一千部電影;1958年,邵逸夫與邵仁枚成立"邵氏電影公司",在香港製作電影,邵逸夫任總裁。1961年,位於九龍清水灣的邵氏影城於12月6日正式啟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當時發展迅速的電視行業,與無線電視合作,培訓藝員。

邵氏電影為什麼能稱霸亞洲半個世紀,號稱 東方好萊塢 ?主要原因是金牌導演、優秀編劇和演員。

四大金牌導演

李翰祥 :開創黃梅調電影

李翰祥在邵氏的創業階段進入公司,當時他力主拍攝黃梅調電影,選用林黛擔任主演拍攝出影片《貂蟬》,影片於1958年上映,隨即打破了國語片在香港的票房紀錄。李翰祥隨後拍出了《江山美人》,李翰祥的黃梅派電影漸漸成為邵氏出品影片中的一大支。

胡金銓 張徹 :確立新派武俠片風格

與李翰祥不同,胡金銓和張徹則以拍攝武俠片聞名,他們的風格被人定義為新派武俠電影,確定這一派的開山之作是胡金銓1966年起用岳華、鄭佩佩主演的《大醉俠》,次年,張徹的《獨臂刀》上映,成為第一部票房超過百萬元的影片。

楚原 :最古龍的武俠片導演

楚原拍攝的影片多以古龍的小說為藍本,他的《流星。蝴蝶。劍》等都是這類超現實武俠片的代表作。經常在楚原的影片中出現的演員是狄龍,當年,人們習慣地把楚原、古龍和狄龍三人稱為鐵三角。

金牌編劇

倪匡,原名倪聰,字亦明,1935年5月30日出生於上海,籍貫浙江寧波,著名小說家。與金庸、黃沾和蔡瀾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 。

1960年代末,香港武俠影片興起,倪匡轉而從事劇本創作十多年間,倪匡編寫的電影劇本超過四百部,代表作有張徹導演的《獨臂刀》。據他自述,他在高峰期時曾一天寫下二萬字,十二份報章刊登其作品。

倪匡寫了四、五百套劇本,其中拍出三百套電影。他稱自己當年創作力驚人;三、四天可以寫好一套劇本,同時還在寫七、八篇連載小說。

邵氏培養班

TVB建立造星工廠,全面培訓新人,壟斷明星資源,1971年開辦藝員訓練班;包括梁朝偉、周潤發、周星馳、趙雅芝、袁詠儀、胡杏兒等明星。

總結:邵氏電影是亞洲電影奇跡,創造了幾千部經典,特別是武俠電影,無人超越。

邵氏電影的確好看,他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武俠, 歷史 ,恐怖,科幻,桃色風月等等。。。。

1.十八般武藝。

集中國武術兵器之大成,武打戲份非常的足,劉家良加入了詼諧的武俠影響後來的成龍,其動作設計與我打水平也登峰造極。影片諷刺義和團偽科學,清政府陰謀論,最後以狹義止干戈。神打壇金鍾罩、茅山壇傀儡術、術士壇瞳術、三岔口精髓的巷戰、鐵猴的暗器襯衫、十八般兵器破解法都非常精彩。

2.新獨臂刀。

開篇用了個亢龍有悔。兄弟之間情誼相惜用的也很好,正是這才是得潛龍升天。狄龍施展雙刀真是帥極了,棕色皮坎肩也英姿颯爽,大戰群寇出彩被攔腰斬斷既讓人感慨又覺悲劇有餘。結尾,白衣獨臂長橋大戰,為兄弟之情泣淚重出江湖也是緊接著的亮點,一手三刀的絕殺更秒。

3.風月奇譚

李翰祥的風月民俗題材非常有趣,這個片子特別推薦。三段式嵌入敘述主線。色慾情迷的香艷故事中充斥著見血的諷刺、極致的荒誕。《捉姦記》女人聽鐵匠打鐵以自我安慰,風箱借指性交,淬鐵戒指射精,很精彩。《畸婚記》民俗房中術蔚為大觀,映射人情炎涼,連小孩子也滿肚花腸。《偷情記》充氣娃娃前衛十足,整蠱故事貴在有趣!

七十二家房客

7.4

胡錦/岳華/井莉/中國香港/喜劇/1973-09-22

楚留香

7.7

狄龍/岳華/苗可秀/中國香港/劇情/1977-05-03

陸小鳳傳奇之綉花大盜

7.3

劉永/岳華/凌雲/中國香港/動作/1978-02-19

無翼蝙蝠

6.5

井莉/爾冬升/歐陽佩珊/中國香港/武俠/1980-12-11

風雨雙流星

6.4

王羽/成龍/藍毓莉/中國香港/武俠/1976-08-21

我愛HK 開心萬歲

6.9

曾志偉/梁家輝/吳君如/中國香港/劇情/2011-01-31(中國大陸)

天蠶變

6.6

徐少強/萬梓良/劉永/中國香港/動作/1983-09-30

水滸傳

6.9

姜大衛/狄龍/陳觀泰/中國香港/劇情/1972-03-17

天官賜福

6.7

爾冬升/王祖賢/汪禹/中國香港/喜劇/1985

五毒

7.7

郭追/孫建/江生/中國香港/劇情/1978-08-12

花田錯

7.4

樂蒂/張仲文/丁寧/中國香港/劇情/1962-03-14

1、《生死門》導演: 張徹、主演: 傅聲、郭追、 羅莽、林珍奇、劉慧出演。上映時間:1978年4月26日。

2、《楚留香之幽靈山莊》是由楚原執導,狄龍、顧冠忠、戴良純等主演的功夫片,上映時間:1982年

3、《叉手》導演: 張徹、主演: 郭追、錢小豪、江生、朱客,上映日期: 1981年05月15日。

說幾個代表人物:狄龍、姜大衛、陳觀泰、爾冬升,有邵氏黃金配角「谷峰」參演的都是經典的武俠片

上海灘十三太保,血灑天牢,十二道金牌,雙俠,保鏢,獨臂刀姜大衛版,獨臂刀王羽版,獨臂刀王,天下第一拳,太多了記不住了

1.《唐朝豪放女》

即便步入沒落,但邵氏畢竟是邵氏,它的古裝片在詩詞沉墨上的寫意已然是界內難以逾越的高峰,無論墜落淫香的場面,亦或流鄉別景的難情,它好像就生活在那過往的時代,講述著那時的男男女女與 社會 間的種種聯系,彷彿在以雅緩的節奏記下卷卷史冊,供日後閱者了解彼時政局。我想,這也是邵氏不朽的原因之一

2.《風月奇譚》

思路廣,歡樂多。好有趣好精緻的片子,讓人捧腹之餘還要贊嘆一下編劇的巧思。 服裝、布景都好精緻,對白更是妙處橫生,演員長得漂亮,演技也妙。尤其是第三個故事中的當鋪老闆娘,那個眼神真是太勾魂了。

3.《邪》

雖然對惡魔和怪談多有模仿,但卻是非常成功的本土化改編,敘事節奏好,細節鋪墊自然,演員的表現也很不錯,即使現在上映也算是佳作了。

4.《新獨臂刀》

狄龍和姜大衛少年時期真乃絕代雙驕,張徹很敏銳很穿越地洞悉到兩位秀色可餐的正太是香港武俠史上難得罕見的BL素材,於是將兄弟情描寫得堪比愛情又勝似愛情,即使這么多年過去,仍可以滿足廣大腐女的無限遐想。

5.《十八般武藝》

太過癮,各種兵器和硬橋硬馬的集中展示。C叔講解漲姿勢,梳理了劉家良及更早期功夫片的 歷史 脈絡,分享了大量的影視資料,電影本身就很有趣,各種周邊知識太好玩了。這次之後基本我對功夫片就有個系統的印象了。每個演員都處於體能正好的年代,打得又美又充滿想像力。美術也做得不錯,充滿喜感賞心悅目

6.《五毒》

五人各自的功夫對應其性格和處事作風:靈蛇擅遊走,頭腦靈活;蛤蟆修氣功,豪爽剛直;蠍子尾後針,隱藏心機;壁虎騰空攀附牆壁,變通不羈喜助人。功夫設計精彩,聯手破功也是奇觀。

7.《傾國傾城》

「傾國傾城」加上李翰祥的大名乍聽容易讓人誤以為是一部製作精良大牌雲集的風月片,沒想到是宮闈 歷史 戲,亦是李氏第一部清宮戲,美術場景的華麗在記憶中覺得超出了垂簾和火燒,香港導演的魅力就在於能在狹小的棚里製造奇跡與幻覺,當在故宮實景拍攝時,反倒凸顯不出李翰祥這個獨特的長處了。

8.《三少爺的劍》

楚原拍的最好最有格調的武俠片;屬於邵氏必看片之一,配角陣容很強大,當時邵氏大牌幾乎一個不落全來客串了一把,可以數星星玩;男主爾冬升英氣逼人,完全把狄姜二人給比沒了。女主余安安也很靚;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王墨鏡的東邪西毒。

9.《五遁忍術》

張徹出品,雖然情節編排比較老套,但是貫穿全片的忍術還是給了我很多看片的樂趣。這么多年過去了,無論是電影的拍攝手法、導演的構思水平還是演員演技的錘煉都勝過了當年,不過為什麼現在的片子思路就那麼狹窄呢,無非警匪、黑幫、愛情、親情,總覺得不如當年的電影內容涉獵那麼廣。





簡直不要太多,但邵氏電影給今天觀眾的感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武俠片, 歷史 片和風月片。

特別是後者風月片,金瓶雙艷,大軍閥等為代表的,就是最有價值和意義的電影。

現在的觀眾去看邵氏電影,最大的兩個疑問,一是裡面的香港演員為什麼呢都是說的普通話呢?而且有的人明明現在講的不怎麼標准,但是那個時候反而講的很好呢?

二是裡面的布景是怎麼做出來的?特別是江山美人,傾國傾城等反映晚清 歷史 題材的電影,為什麼看起來的室內布景能夠以假亂真,栩栩如生呢?

因為解放前後,很多上海的電影人和文化人都到了香港,他們對於內地和上海的印象還停留在舊時代,他們及其後代的母語自然是普通話。只是隨著20世紀70年代粵語片的興起,這種以前的普通話慢慢沒有人看了。

所以能聽出來當時明星的普通話即便比後來的港普好很多,但也和現在的普通話有不小的差異了。

記憶中的邵氏武俠

香港電影

開創黃梅調電影,

確立新派武俠片風格......

片頭片尾的一句「邵氏出品,必屬精品」讓人終身難忘。

那個年代的人們,還很淳樸,

以為這句話是一句自吹自擂的廣告,

如今和過去做比較。僅僅通過影片中簡單的道具的對比,

我們應該不再將邵氏電影的那句口號當廣告了,

而是視其為「自我勉勵」——邵氏電影自始至終有精品意識。

在商業片時代,還堅持做精品電影的製作人估計也只剩邵氏了。

片名排版從右到左,是不是兒時記憶中的樣子?

看起來很親切,而且這個片名還有點互聯網特色。

《風流斷劍小小刀》劇照

1976年的《天涯明月刀》是香港邵氏公司根據原著改編的電影,

故事描寫天下「第一快刀」傅紅雪擊敗燕南飛

成為武林第一。其後兩人被殺手追殺,合力追查真相的故事。

《西廂記》由邵氏公司於1965年出品。這是深受歡迎的中國傳統戲曲之一,多次被搬上銀幕,大受觀眾歡迎。而這部《西廂記》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

《梁山伯與祝英台》被視為1960年代極其重要的電影之一,邵氏有古典美人之稱巨星樂蒂飾演祝英台,原本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一帶演廈語片的凌波首次反串演出男主角梁山伯,一舉成名。

李翰祥把曹雪芹先生的《紅樓夢》中那段至死不渝的愛情悲劇,

香港邵氏電影比較讓人歡喜,它情節鮮明,武打精練,故事簡單,內容該復雜時復雜,該簡單時簡單,劇情老少皆宜!

⑹ 39年前邵氏武俠片:元素多到離譜,劇情超前絕後,被禁理所當然

「邵氏出品,必屬佳片!」

邵氏電影,曾經是亞洲電影的一面旗幟;自1958年成立,累計出品超過1000部影片。

其中,武俠片的數量占據了近五分之一。

80年代初,隨著新浪潮的影響以及多家影視公司林立,邵氏的影響力逐漸下降,但其在題材上的大膽 探索 從未停止。

1981年,邵氏出品了一部影片《血鸚鵡》,改編自古龍的同名小說,「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編劇,華山執導,武生白彪、顧冠忠、劉永領銜主演;梁珍妮飾演女主血奴,可謂不惜犧牲身體的大膽演出。

此外,這部戲聚集了當時邵氏一眾金牌配角,詹森、井淼、高雄、張炳燦等悉數登場,可謂群星璀璨。


最難能可貴的是這部影片「五毒俱全」,集武俠、玄幻、愛情、動作、恐怖、懸疑、神秘等題材於一身,涉及懸案、巫術、法醫解剖、情色、魔穴等眾多元素,蛆蟲膿漿、蚯蚓毒蛇、人體內臟,尺度無畏。

故事一開場,便是一隻漸漸展開羽翼的血鸚鵡,同時,還有背景文字介紹,幽冥中諸魔群鬼為了慶賀九天十地第一神魔的十萬歲壽辰,用它們的九萬八千六百八十七滴化身為一隻血色的鸚鵡。

剩下的一千三百滴化身為血奴;最後剩下十三滴,凝結為血紅色的石頭,可以一瞬間奪人性命。

血鸚鵡不但通曉天上地下所有的秘密,還可以滿足人的三個願望。

滇王府進貢的十三箱珠寶一夜消失不見,滇王爺聞訊焦急萬分,命令總管郭繁徹夜搜查,郭繁在林中偶遇血鸚鵡。

血鸚鵡承諾會滿足他的三個願望,前提是他有命享受。

郭繁的第一個願望是找到失竊的珠寶,果然,珠寶就出現在了滇王府;就在他得意之時,他的兒子墜馬而死。

白發人送黑發人,郭繁傷心欲絕;而他把希望寄託於血鸚鵡。

在兒子的靈堂,他想讓兒子復活。棺槨中突然響動,郭繁欲撬棺,滇王妃一劍殺死郭繁,隨後自盡。

同時,府中有人大喊「珠寶不見了」,滇王爺驚恐過度去世。

一夜之間,滇王府成了死地,珠寶再次不翼而飛。

而看到這里, 十足十以為這是一部恐怖片,但後面的劇情發展告訴你,錯了!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十三箱絕世珍寶,足以引起江湖上的腥風血雨,所有人都在追尋寶藏的下落。

此時,江湖傳言,大俠葉停風奪走了寶藏。

為了洗清冤屈,查明真相,葉停風來到了破落的滇王府;而來到滇王府的還有一個人,四大名捕之一的「鐵手無情」鐵恨,他為了尋找失落的貢品而來。

兩人不打不相識,但彼此對對方信任,決定一同找出真相,找回珠寶。

不料,林中血鸚鵡突然襲擊,鐵恨中招,奄奄一息之際拜託葉停風把自己的棺槨送回原籍。

於是,江湖上多了一個帶著棺槨的俠客,無論住店、吃飯還是趕路,寸步不離。

同時,他還在沿著線索追查真相。

在一個酒家,血鸚鵡突然現身,除了葉停風,所有人均遭到血鸚鵡的毒手,現場留下了一塊血紅色石頭。

而沿著唯一的線索,他來到鸚鵡樓,依舊帶著鐵恨的棺槨,找到這里的名妓血奴。


血奴的登場就很驚艷,眉心血鸚鵡的美妝十分奪目,身上更是少得可憐,別人是「猶抱琵琶半遮面」,血奴是「 猶穿絲巾半遮身 」。

葉停風是個男人,自然抵擋不了這樣的女子。

但就在即將鴛鴦相對之時,牆壁上突然出現了兩隻眼睛。

而血奴的房間的牆壁,確實很不一般。四周的壁畫,畫著十萬妖魔;十萬妖魔的頂端,是一隻血色的鸚鵡。

血奴向葉停風講述了「血鸚鵡」的傳說,而自己就是魔王的僕人。

當葉停風拿出那塊紅色的石頭,血奴如蚊子見血一樣吞下,瞬間變得瘋狂,一會兒男人的聲音,如故事裡的魔王;一會兒又女人的聲音,魔王的僕人血奴。

這個牆有古怪,那就——刷牆!

葉停風就自作主張決定把血奴滿滿一屋子壁畫全部刷上白灰。

因為四大名捕鐵恨之死,朝廷又派出了四大名捕之一的「毒劍」常笑來調查此案。

常笑和鐵恨相比,少了幾分人情味,多了幾分固執。一言堂的上司,他說什麼就是什麼。

葉停風所到之處,遍布殺機;常笑和他合作,兩人發現了血奴隔壁房間的古怪,一舉搗破;但常笑的手下全部戰死。

終於,來到了地下魔窟。

縱觀香港類型片,惡心程度超過魔窟的鏡頭也不多;《力王》里的場景和這里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


地下的迷宮里,有一段鏡子戲,多個鏡子林立出現,鏡中出現無數的影子;這個鏡頭自然而然模仿1947年奧遜·威爾斯的《上海小姐》,後來梁朝偉、劉青雲主演的《暗花》也用了這個設定。

常笑戰死;終於在魔窟的底層,葉停風見到了幕後黑手。就當面臨敗局之時,反派終於吐出了最終陰謀以及實施的全過程。

血鸚鵡不過是一個騙人的把戲,而那隻紅色的會發光的鸚鵡不過是一隻會閃光的燈而已。

「反派死於話多」早早就有了,這部影片就是最好的註解。

葉停風一個突然登場的幫手出現改變戰局。

血奴的一根繩子讓葉停風逃出生天,繩子上,一隻鸚鵡栩栩如生,不過不是血色的,而是翠羽紅唇真真切切的鸚鵡。

血奴,依舊「猶穿絲巾半遮身」……

《血鸚鵡》是邵氏在走下坡路上一次大膽的嘗試,影片頗有古龍懸疑的神韻;而影片雜糅的眾多元素也是十分超前的;相比之下,香港九十年代恐怖片里出現的惡心鏡頭也不過如此吧。

影片也因為尺度太大被禁,而現在這種鏡頭也幾乎過不了審核。

這部血鸚鵡,誕生在新浪潮的初期,可謂「超前絕後」。

其實,電影新浪潮最大的革新是 視聽語言的革新 ,無論徐克的「混亂三部曲」還是許鞍華的《瘋劫》、章國明的《點指兵兵》都是在視聽語言上的進步。

而《血鸚鵡》只是在鏡頭上增加了沖擊力,而依舊沒有走出攝影棚,工廠流水線的產物,沒有太大的反響。

但這部「超前絕後」的實驗作品,確實是華語電影史上一次大膽的嘗試;雖然失敗了,依舊可以留下一筆。

⑺ 最早的雪山飛狐版本的女主角叫什麼

1976年香港佳視版: 袁紫衣--米雪飾 程靈素--文雪兒飾 苗若蘭--李通明飾 (李通明為第一代小龍女的扮演者) (胡斐,苗人鳳等主角演員不詳)
邵氏電影版(不清楚哪一年的,應該是80年代的): 胡斐--黃日華飾 苗人鳳--萬梓良飾 胡一刀--梁家仁飾 袁紫衣--惠英紅飾 (程靈素的扮演者不詳,較原著改編很大,拍攝得也相當粗糙)
1985年TVB版: 胡斐/胡一刀--呂良偉飾 程靈素--景黛音飾 袁紫衣--周秀蘭飾 苗人鳳--謝賢飾 田歸農--曾江飾 苗若蘭--曾華倩飾 胡夫人--戚美珍飾 南蘭--陳秀珠飾 馬春花--趙雅芝飾 福康安/陳家洛--黃允材飾 商寶震--關禮傑飾 (演員陣容相當強盛,唯一不足是雪景是假的.沒在內地播過,觀眾較為陌生的一版,但經典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曾華倩扮演的苗若蘭為眾版最佳.
1991年台灣版: 胡斐/胡一刀--孟飛飾 程靈素/胡夫人--龔慈恩飾 苗人鳳--慕思成飾 袁紫衣--伍宇娟飾 田歸農--湯鎮宗飾 苗若蘭--王璐瑤飾 馬春花--呂盈盈飾 福康安/陳家洛--林煒飾 (至今知名度與認可率最高的一版,當年在內地播出時影響力相當大)
電影版(不清楚哪一年,應該是90年代中期); 胡斐--黎明飾 袁紫衣--張敏飾 程靈素--李嘉欣飾 (最荒誕另類的一版,金庸迷絕不可能接受這一版,尤其是李嘉欣的程靈素為敗筆中的敗筆)
1999年TVB版: 胡斐--陳錦鴻飾 胡一刀--黃日華飾 胡夫人--邵美琪飾 苗若蘭--佘詩曼飾 聶桑青--藤麗名飾 田歸農--張兆輝飾 苗人鳳--尹揚明飾 福康安/陳家洛--魏駿傑飾 (將原著改編得面目全非,近幾年在內地重播較多,但好評甚少)
2006年版: 胡斐--聶遠飾 苗人鳳--方中信飾 袁紫衣--朱茵飾 程靈素--鍾欣桐飾 苗若蘭--安以軒飾

⑻ 11位演「邀月宮主」的女星,看過才知什麼叫冷艷霸氣,什麼叫拉胯

影視作品中有那麼一些角色,他們明明是配角,但是光芒太強,風頭很勁。過了許多年主角漸漸被觀眾遺忘了,他們卻還紮根在觀眾的腦海里,比如,《絕代雙驕》里的移花宮宮主邀月,各版中即便戲份寥寥無幾,總能提起觀眾們的興趣。

邀月是古龍筆下一個狠角色,武力值和顏值均屬上乘,原著說她擁有絕頂美麗的臉和一雙明亮的眼睛,氣質出塵。輕功無敵,還擁有一套冠絕天下的掌法移花接玉。但偏偏這么一個人設幾近於完美的女人,敗在了一個「情」字上。當然,她是故事的引子。

歷版翻拍中,邀月的扮演者或美艷無比,或冷傲於世,或演技出眾,或平平無奇,總之,隔那麼幾年就會來上一版。

《絕代雙驕》首次被搬上熒幕是古龍發表首版小說後的第五個年頭,1971年邵氏電影將其拍成了一部電影,但在上映的時候因為版權問題將片名、人名全部改了,片名叫《玉面俠》,邀月改名華玉娥,扮演者是邵氏「新十二金釵」之一的林嘉。

林嘉曾在邵氏比較受捧,擔任過不少影視劇的女主角,年少成名,然後年僅31歲就息影了。《玉面俠》是她在邵氏拍的最後一部電影,同年合約到期她就離開了邵氏。

該片據說是氣死古龍系列,跟他的故事脈絡一模一樣,只稍作了幾處修改,移花宮改成了長春門,邀月是長春門掌門的女兒,江楓與花月奴都是她的師妹。江楓與花月奴生下了龍鳳胎離開長春門時遇到「 嶗 山四怪」,被二師姐(憐星)所救,邀月趕到逼他們交出她爹傳下來的武功秘笈並將兩人統統殺了。兩個孩子中的女孩被她轉交給了燕南天,男孩她自己留著訓練成了殺手。本想著他們長大後自相殘殺,最後她死在了小魚兒手裡。

林嘉出演這個角色的時候才24歲,但是扮相還挺成熟的,造發造型都有著上個世紀老古俠的江湖味。但該版口碑並不好,邀月也不算出彩。

1977年台版《絕代雙驕》里的江楓和花無缺由江明飾演,憐星由尹寶蓮飾演,就是《新白娘子傳奇》里的姐姐和姐夫,夏玲玲演了花月奴又反串了小魚兒,邀月則有兩位演員。前期由貝蒂飾演,後來她因急性盲腸炎開刀住院了,後五集由陳莎莉接替演出,這兩位演員氣質非常接近,倒也沒有違和感。

這部劇是古龍親自操刀改編的,雖然小魚兒是女生演的,但劇情上大體上是根據原著走的,邀月高冷狠凶,即使是對她的妹妹憐星也是一副唯我獨尊的樣子,言語舉止間都透著孤傲與冰冷,結局是自殺。

總體來說兩位演員演技都是在線的,但兩人雖然一個才26歲,一個29歲,扮相都挺老成的,兇狠有了,漂亮不夠。

1979年香港上線了兩版《絕代雙驕》,一版是邵氏出品,傅聲、伍衛國主演的電影,一版是TVB黃元申、石修主演的電視劇。

影片《絕代雙驕》第一個出場人物就是邀月,她住在天下最美的地方——移花宮,是天下武功最高的女子,正宴請著江楓。端莊大方,相貌溫和,襯托得她旁邊一邊倒酒一邊與江楓眉來眼去的花月奴輕浮浪盪。

那個年代的妝容有些詭異,腮紅特別突出,眼線也跟不要錢似的,還沒有黑化就已經夠煙熏了,黑化後便沒有更重的妝了。

扮演者孟秋網上資料比較少,出生年月不詳,早年曾演過不少武俠片,像《皇家飛鳳》、《少林三十六珠》、《麒麟掌》等。

很多人說79年TVB版《絕代雙驕》是最忠於原著的一版,但其實改動也很大,加了一條朝廷線,江楓成了錦衣衛,出場就在救皇後。這版邀月宮主由蘇杏璇飾演,她的顏值飾演邀月這種絕世美人真的有點不夠用,感覺是硬著頭皮尬演。

剛出場蒙著面還有點神秘感。

可是面紗一揭,一股撲面而來的母性光輝是怎麼回事?明明這個時候她才27歲。

身材也很臃腫笨拙,一點都不像輕功了得的樣子。

蘇杏璇比較出名的角色是1983年黃日華版《射鵰英雄傳》里郭靖的媽,她長相比較敦厚、成熟,從30來歲就開始演母親角色了,此後幾乎成了「媽媽專業戶」。顯然,她演媽媽比美人得心應手多了。

1986年台視又翻拍了一版《新絕代雙驕》,主演楊盼盼、 黃香蓮 。相較於1977年夏玲玲反串小魚兒,這版就更加大膽了,江小魚與花無缺均是由女性反串演出了。劇里女演員跟女演員談戀愛,總是有些違和的,但這版女演員都非常漂亮,飾演的邀月的是張富美,年代比較久遠,當年內地也沒有引進,網上影像比較少了。

88年TVB再次翻拍,梁朝偉飾演的小魚兒活潑機靈,花無缺被吳岱融演繹得玉樹臨風、 宛如從畫里走出來的翩翩公子。這版是歷版中評分最高的,看完這一版後會有一個後遺症:輕易看不進去其他版本。

出演邀月的是還沒有成為小青的陳美琪,這個時候她30歲,演技已經很穩了,出場霸氣十足。

人設還是那個變態的人設,但武力值被削弱了很多,結局被練成魔攻的江別鶴打得落花流水,還差點被他玷污清白,最終為保清白而自裁了。

這部劇與角色契合的演員太多,吳岱融版花無缺這么多年大家還心心念念,謝寧版蘇櫻也是大家的白月光。因此,陳美琪的邀月在這些人的光環之下並不那麼耀眼。

1992年電影《絕代雙驕》改編就更有意思了,劇情漏洞百出經不起推敲,邏輯混亂不堪,各種插科打諢。但亮點是陣容豪華,劉德華版小魚兒,林青霞版花無缺,袁詠儀版鐵心蘭,以及張敏版邀月宮主。

90年代造型已經更上一個檔次了,邀月出場時那個排面,簡直了……再加上當時24歲的張敏美艷絕倫的顏,堪稱絕美。

但人設改得有些離譜,邀月和花月奴成了一個人,江楓和燕南天也成了一個人,兩人生了小魚兒。燕南天上一秒說著「跟你在一起的五年是我最開心的時光」 的情話,下一秒直接提刀砍老婆。燕南天人設崩得一塌糊塗,邀月倒顯得有些無辜了。

歷版中認可度最高的當屬1999年林志穎與蘇有朋版《絕代雙驕》里於莉飾演的邀月了,這版邀月人設也做了一些改動,她愛的並非江楓,而是燕南天。

於莉塑造的邀月集美艷、高冷、霸氣於一身,又美又颯,氣場強大到頭頂聚光,真正做到了攝人魂魄。

於莉當時36歲,正是最有氣場的時候,硬是生生將一個反派演出了大女主的氣質。除了有美貌加持,也得益於她有多年的舞蹈功底,身姿曼妙,舉手投足間儀態萬方,打戲干凈利落。

據說當年小馬哥馬景濤跟於莉分手後一度尋死覓活的,也足以證明她的魅力非凡了。

另外,於莉的演技也一直在線,早在27歲的時候就獲得過亞太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的殊榮了。

當然,角色的成功跟劇本身的優良製作也有莫大的關系,很多人不知道這部劇其實是唐人製作的。那些年唐人做古裝真的是業界出類拔萃的,不知道在資本裹挾的今天,他們還有沒有可能重現當時輝煌。

這版邀月的扮演者是孔琳,演這個角色的時候她跟於莉一樣也是36歲。

孔琳生於藝術世家,從小耳濡目染吹拉唱跳樣樣都會,出道多年演過不少經典角色。她詮釋的大師父美艷、狠毒,同時又多了幾分溫情。被廢武功後,她所有的驕傲都沒有了,「碰瓷」自殺於武林人士面前。她自殺了結一切恩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讓他們不再糾纏花無缺,終歸還是有幾分柔軟的。

這版邀月武力值被削了很多,跟鐵心蘭PK都要打半天。同時她又有些自負,看不上公公劉喜,卻著了他的道。因為不是最終大boss,霸氣分就相對減少了一些。

2020年新版《絕代雙驕》邀月由毛林林飾演,一個明明長得很清麗卻在反派路上一去不復返的女演員。

毛林林顏值也是毋庸置疑的,造型干凈利落,一身白袍自帶仙氣;孤傲,冷漠,無情也都拿捏得很准確。但是氣場缺了點,不夠霸氣。

毛林林曾在采訪中表示接到這個角色的時候一臉懵逼,再三確認導演找她演邀月是認真的嗎?得到了確切的回復之後,她上網搜了一下歷屆邀月都比她高比她好看,所以她進組之後第一時間跟編劇老師聊,希望能設計一些閃光點來彌補顏值身高的不足。拍完後,她給自己打了60分。

四十年的時間,古龍的這個故事已經拍了10+個版本,各版邀月有的霸氣,有的美艷,有的拉胯,你最喜歡哪個版本呢?

⑼ 娶恩師三姨太,建立邵氏電影帝國,邵逸夫的前半生到底有多傳奇

香港影視圈,除開向華強向華勝兄弟二人的永盛,也有一家電影公司也是繞不動的影象熱血傳奇,那便是由邵逸夫掌管的邵氏。早已有61年歷史時間的邵氏,一共拍攝過1000好幾部電影,在其中有許多 廣為人知的經典。例如,新嫁進何鴻燊大家族的最頂勢新娘子翁靜晶,當初和張國榮拍攝的《楊過與小龍女》,恰好是邵氏拍的。

⑽ 邵氏電影最好看的幾部

邵氏出品,必屬精品。《牛鬼蛇神》是記錄一段時間,一個地方每個人生活的各種技能,有秀才遇兵,有道理說不清,主要是詐騙手段。《大軍閥》記錄了戰爭時期軍閥人物的性格和特點。

《風月奇譚》思路廣,歡樂多。有趣精緻的電影,讓人捧腹大笑,贊美編劇的巧思。服裝和風景都很精緻,對話也很精彩。演員們很漂亮,演技也很好。

《傾國傾城》「傾國傾城」加上李翰祥這名字很容易被誤認為是一部製作精良品牌的浪漫片。出乎意料的是這是一部宮廷歷史劇亦是李氏第一部清宮劇。

美術場景的華麗在記憶中感覺超窗簾和燃燒。香港導演的魅力在於在狹窄的棚子里創造奇跡和幻覺。在紫禁城拍攝真實場景時,李翰祥獨特的優勢無法凸顯。

《三少爺的劍》是楚原拍的最好最時尚的武俠片;屬於邵氏必看片之一,配角陣容很強。當時邵氏幾乎一個大牌客串,可以數星星玩;

男主爾冬升英氣逼人,把狄姜二人給比沒了。女主余安安也很漂亮;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王墨鏡的東邪西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