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3d電影偏光式雙投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3d電影偏光式雙投影

發布時間: 2022-10-18 16:34:28

㈠ 什麼是3D電影!

3D電影就是「三維電影」(英語:3-D film),是使用一種立體鏡視覺顯示系統,再制畫面將左右眼平面投影影像立體顯現成像,令觀眾對影像產生非現實的立體深度。

技術上,通常採用兩台攝影機擺設,同步拍攝影像,取得主體左右側體的立體感。觀看時,觀眾的視覺皮層會自動對圖像結合為單一三維影像畫面。現代電腦技術已能夠不採用傳統雙機拍攝,使用CGI電腦特效製作三維電影。欣賞時需要配戴合適的立體眼鏡。

鏡片其實是一對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片。其原理是平時我們只有用兩隻眼鏡看物體才能產生立體感,如果用兩個鏡頭如人眼那樣,從兩個不同的方向同時攝下電影場景的像,製成正片。

在放映時通過兩個放映機用振動方向互相垂直的兩種先偏振光重疊地放映到銀幕上,人眼通過上述的偏振眼鏡觀看,每隻眼睛只能看到相應獨立的一個圖像。 就會像直接觀看時那樣產生立體的感覺。

(1)3d電影偏光式雙投影擴展閱讀:

1、歷史

1936年利用雙鏡頭攝影機和偏振片可以造出具立體效果的影片,但此技術具有不少限制。之後從RealD 3D等技術發展及《阿凡達》等三維電影流行後,立體影片才近一步被廣泛推廣。有一名澳大利亞導演宣稱,1936年納粹德國時期已經成功拍攝兩部三維電影

2、技術

電腦生成圖像為使用計算機產生的影像,更精確的如應用在影片中的3D特效,還有在電視節目、廣告及印刷媒體中也很常見。在電腦游戲中常使用的即時運算圖形都屬於CGI的范圍,也有些是用來做過場或是介紹用頁面。

在影院看的是立體版本的IMAX和 RealD技術。為營造出立體景深,IMAX 3D採用了雙攝影機及雙投映機拍攝及放映。RealD則採用雙投影機及圓偏振光放映,目前IMAX 3D放映時採用偏光式放映,觀看時以配戴偏光眼鏡來分析立體影像。

㈡ 用3D眼鏡看3D小電影,是什麼感覺。

先說一下3d的原理:人的眼睛為左右兩個,平時看某樣東西時,兩個眼睛有一個角度差,正是由於這個角度差才能形成的3d,而電視是在一個平面上,所以看任何的畫面,除了假想的3d外,感受不到任何的3d效果,而如果拍出來的畫面是雙畫面,這兩個畫面完全模擬人的眼睛,看的時候再讓每隻眼睛只看到那一個畫面,那麼畫面就會騙過大腦,以為看到的就是立體的畫面,這是任何一種立體方式的原理。
那麼立體畫面是模擬人的雙眼拍攝或者製作出來的雙畫面知道了,下一步是怎麼讓左畫面只讓左眼看到而不讓右眼看到,右畫面只讓右眼看到而不讓左眼看到。那麼就是這三種的顯示方式了。(註:上下格式或者左右格式只是在拍攝或者製作資源的時候的機位不同,但是雙畫面的原理是不邊的。3d輸出方式只分偏色
偏光和快門三種)
1,紅藍
紅綠可稱為是偏色方式,主要是通過紅

綠三種顏色來濾掉其他的顏色,比如紅藍眼鏡,輸出的時候,雙畫面不同的地方有紅藍的重影。紅色鏡片可以濾掉藍色的地方,而藍色鏡片就可以濾掉紅色的地方,這樣兩隻眼睛看到的畫面就不同,因而形成3d。但是濾色由於不完整,而且看到的資源顏色會有偏差,所以效果,清晰度都很差。長時間觀看這種3d對眼睛有直接的傷害。
除偏色外,其他的兩種(偏光式和快門式)均需要特定的顯示設備。
2,偏光
主要是通過偏光片和偏光眼鏡來形成3d,電影院或者投影方面都是用雙投影,每個投影投出一個畫面,把兩個畫面重合起來,在投影機鏡頭前隔一層偏光片,所謂偏光片就是有方向的一種玻璃片,兩個鏡片當方向相同時,畫面會穿過兩層偏光片,而方向垂直時,則是全黑,能阻擋住畫面。所以兩個投影機前的偏光片是垂直防置,而偏光眼鏡的鏡片也是垂直的兩個偏光片,這樣,就能讓你的左眼看到一個投影的左畫面而看不到右畫面,而讓右眼看到另一個投影的右畫面而看不到左畫面,這樣就在大腦里可以形成3d。電視也類似,但是他是1080的解析度的屏幕分成兩半,單數像素的為左眼看到的畫面,雙數像素為右眼看到的畫面。因此,偏光的不同是偏光電視的解析度是減半的,只能達到標清的540p的畫面。
3,快門,是目前主流的顯示方式。一般的液晶為60hz,即一秒種變換60個畫面,而快門式的顯示設備的刷新要高一倍,即每秒顯示120個畫面,雙畫面每個畫面顯示60次,比如1/120
3/120
5/120...的時間段內顯示左畫面,而其他的時間段顯示右畫面,但是眼睛對閃爍有延遲,一般24以上就很難察覺。所以眼睛只能看到重影而看不出閃的。在交替顯示的同時,顯示設備會發射信號給快門式眼鏡。讓它在哪一刻打開左鏡片關閉右鏡片,每秒種120次的交替閃動,同樣是眼睛感覺不到(中國外界光源是50hz,在這種光源下可能會感覺到閃動)而通過快速的閃動,也讓每隻眼睛接收到各自的畫面,傳至大腦而形成3d。

㈢ 偏光3D投影機推薦一下

就讓我這個3D愛好者給你詳細的解答吧:嚴格意義上來講,淘寶上售價一千多宣稱的3D投影機,根本就不屬於3D投影機行列,純屬無良商家大打擦邊球,矇混消費者!其實3D成像有3種技術,正如樓主所說。這么多種3D技術,究竟該怎樣選擇才是最合適自己的了!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一個最詳細的剖析!
一:分色式3D(例如:紅藍眼鏡,紅綠眼鏡,棕藍眼鏡)

這種技術歷史最為悠久,成像原理簡單,實現成本相當低廉,眼鏡成本僅為幾塊錢,但是3D畫面效果也是最差的,這是利用不同顏色的影像重疊,然後利用紅藍眼鏡來分離過濾過重疊影像,達到景深,好處是眼鏡價格低廉,對顯示以及播放設備無任何要求,任何彩色顯示設備均可以,像家裡的不帶3D功能的液晶電視,電腦顯示器等。不過效果最差,圖像不能全色顯示,長時間觀看會對人的眼睛產生有害的影響,多數人會產生頭暈目眩的感覺!現在很多賣投影機的也宣稱支持3D,實際上他們就是抓住了用戶的心裡,採用的就是這種方法。因為2D顯示器都可以用來看分色式3D節目,所以嚴格意義上說根本不算3D顯示產品。他的實質是通過犧牲 色彩來達到 區分左右眼信息的效果,適合於體驗3D效果,而不適合長時間觀看3D大片。

二:主動快門式3D:

它利用一台高頻率的顯示器,透過頻繁的頻率來快速切換左右影像;同時間,眼鏡亦會將左右邊鏡片變得透光可視和關閉狀態,左右反覆;令顯示器中的重疊影像分別傳到左右眼,透過視覺殘影,使大腦計算成一幅3D立體影像。缺點是眼鏡成本非常高,專用眼鏡一般售價人民幣幾百元至幾千元。帶上這種加入黑膜的3D眼鏡以後,每隻眼睛實際上只能得到一半的光,因此主動式快門看出去,就好像戴了墨鏡看電視一樣,且眼鏡笨重,需要充電。並且眼鏡很容易疲勞,長時間觀看,會引起頭暈現象。這種快門式3D技術的設備由於高價的眼鏡以及3D成像技術的缺陷,因此不被消費者所看好,就拿小影院來講,光3D眼鏡就是一項不小的開支!
顯然快門 效果要好,刷新率應該高,一般高端 的快門電視能夠達到240Hz甚至480Hz刷新率,但是目前幾乎所有的快門3D投影仍然僅僅達到120Hz的刷新率,不能很好的滿足立體感的需要。所以不建議 用於 3D影院。

三:被動式3D:

偏光式3D也叫偏振式3D技術,屬於被動式3D技術,眼鏡價格也較為便宜,目前3D電影院、3D液晶電視等大多採用的是偏光式3D技術。偏光式3D也細分出了很多種類,比如應用於投影機行業的偏光式3D需要兩台性能參數完全相同的投影機才能實現3D效果!
兩台性能參數完全相同的投影機來實現偏光3D時,需要加上一種叫做偏光片的光學器材才可以實現!這種叫偏光片的東西將光線過濾為偏振光,來達到讓兩台機輸出偏振光!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會損失掉一半以上的光線,簡單來講就是亮度大大降低,且由於這兩台投影機鏡頭間距相差較大,所以了要把這兩束偏振光調試重合在一起太難了,操作起來比較麻煩!
不過了,偏光3D所使用的眼鏡價格非常低廉,沒有閃爍,不會引起頭暈,目前大部分3D電影院採用的就是它,大家非常熟悉的IMAX 3D系統以及各地科技館看到的立體展示館均採用此技術。
最後,給樓主推薦款目前在業內小有名氣的3D投影機,立影不閃式偏光3D投影機,一機即可做偏光3D影院,立體效果非常好,消除了雙機搭建3D時重影的缺陷,另外採用RGBLED光源,大大的降低了傳統投影機後期更換燈泡的成本,是3D小影吧,3D家庭影院不錯的首選。我和朋友用做流動影院的,效果很不錯的!感興趣的朋友可加我QQ詳聊!307130452

㈣ 家裡看3D偏光投影機比較好,還是快門投影機好

毋庸置疑的是偏光的投影儀好,我先來說說這2款的特性。
原理上,快門式3D通過超過 120Hz刷新率交替呈現左右眼畫面,屬於分時3D成像,從原理層面上固有的3D亮度下降至少一半,左右眼永遠不同步只能無限接近,快速運動畫面不連貫等問題。偏光式3D左右眼畫面同時呈現,屬於分光3D成像,能做到同步是因為圖像在光學屬性上做了處理以便眼鏡可以區分出來。而這種偏光的方式正是目前流行手機,電視,電腦顯示屏等廣泛應用的液晶屏的固有屬性,健康自然。
技術上,快門式3D通過都是DLP-link技術的3D,只能實現最高120Hz且同時必須降低顯示解析度至1280*720信號,同時為了達到3D眼鏡同步的目的,3D圖像中插入了白場信號,導致3D圖像質量進一步惡化。再者,快門3D眼鏡也是一種液晶屏,其液晶分子透過率僅60%,且需要將自然光先過濾成偏光才能進行光開關的處理,導致透過眼鏡後總體透過率僅30%。那麼快門3D整體導致亮度 衰減有快門交替損失50%,眼鏡整體透過僅30%,合計15%。也就是為什麼快門3D怎麼看都是非常暗的理由。而偏光式3D投影採用雙鏡頭,不存在偏光電視單屏顯示3D解析度會下降的毛病。自然效果更勝一籌,也是IMAX 3D影院採用的方式。
最後,或者自己DIY組建個偏光雙投影系統,或者買偏光3D投影機,全球也就三家,立影,LG,Runco。從價格角度從愛國角度,首選立影的,是非常不錯的,簡單操作,還免費更新3D電影,支持以舊換新,所以說是個非常不錯的牌子

㈤ 怎麼在電腦上看偏光3D電影

偏光需要雙投影設備,一般在電影院實現。你可以看紅藍的。資源多,投入少,效果好。

3D電影一般有兩種
一種是紅藍電影
一種是偏振電影

偏振電影需要雙投影設備
成本比較高
一般你在電影院看的都是偏振
戴的眼鏡是偏振鏡,也是你說的灰色鏡片
玩3D的人只有頂級發燒友才自己在家搞偏振電影
比較燒錢

另一種是紅藍眼鏡
和偏振眼鏡不一樣,它是左邊鏡片是紅色右邊是藍色,因此叫紅藍眼鏡
一般在自己電腦上看得比較多的是這種紅藍。你想在家裡看的話只要在淘寶上買個眼鏡,大概十塊錢左右,然後你到3D立體影像論壇上注冊一下,下載一些3D的片源就可以了。

更多內容可以去網路搜索69ic 第一個就是

㈥ 什麼叫3D電影啊

3D電影就是「三維電影」(英語:3-D film),是使用一種立體鏡視覺顯示系統,再制畫面將左右眼平面投影影像立體顯現成像,令觀眾對影像產生非現實的立體深度。
技術上,通常採用兩台攝影機擺設,同步拍攝影像,取得主體左右側體的立體感。觀看時,觀眾的視覺皮層會自動對圖像結合為單一三維影像畫面。現代電腦技術已能夠不採用傳統雙機拍攝,使用CGI電腦特效製作三維電影。欣賞時需要配戴合適的立體眼鏡。
鏡片其實是一對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片。其原理是平時我們只有用兩隻眼鏡看物體才能產生立體感,如果用兩個鏡頭如人眼那樣,從兩個不同的方向同時攝下電影場景的像,製成正片。
在放映時通過兩個放映機用振動方向互相垂直的兩種先偏振光重疊地放映到銀幕上,人眼通過上述的偏振眼鏡觀看,每隻眼睛只能看到相應獨立的一個圖像。 就會像直接觀看時那樣產生立體的感覺。
(6)3d電影偏光式雙投影擴展閱讀:
1、歷史
1936年利用雙鏡頭攝影機和偏振片可以造出具立體效果的影片,但此技術具有不少限制。之後從RealD 3D等技術發展及《阿凡達》等三維電影流行後,立體影片才近一步被廣泛推廣。有一名澳大利亞導演宣稱,1936年納粹德國時期已經成功拍攝兩部三維電影
2、技術
電腦生成圖像為使用計算機產生的影像,更精確的如應用在影片中的3D特效,還有在電視節目、廣告及印刷媒體中也很常見。在電腦游戲中常使用的即時運算圖形都屬於CGI的范圍,也有些是用來做過場或是介紹用頁面。
在影院看的是立體版本的IMAX和 RealD技術。為營造出立體景深,IMAX 3D採用了雙攝影機及雙投映機拍攝及放映。RealD則採用雙投影機及圓偏振光放映,目前IMAX 3D放映時採用偏光式放映,觀看時以配戴偏光眼鏡來分析立體影像。

㈦ 都說偏光3D需要2台一樣的投影機,投射到同一個幕布,但電影院的偏光3D電影為什麼只看到1台機器在放

將濾光片濾過的片源合成到一起就行了。就像彩色投影一樣,本身是需要RGB3台投影機分別投到同一個幕布的,通過合成後,一台就可以還原成彩色的信息了。

㈧ 怎麼在電腦上看偏光3D電影

偏光需要雙投影設備,一般在電影院實現。你可以看紅藍的。資源多,投入少,效果好。
3D電影一般有兩種
一種是紅藍電影
一種是偏振電影
偏振電影需要雙投影設備
成本比較高
一般你在電影院看的都是偏振
戴的眼鏡是偏振鏡,也是你說的灰色鏡片
玩3D的人只有頂級發燒友才自己在家搞偏振電影
比較燒錢
另一種是紅藍眼鏡
和偏振眼鏡不一樣,它是左邊鏡片是紅色右邊是藍色,因此叫紅藍眼鏡
一般在自己電腦上看得比較多的是這種紅藍。你想在家裡看的話只要在淘寶上買個眼鏡,大概十塊錢左右,然後你到3D立體影像論壇上注冊一下,下載一些3D的片源就可以了。
更多內容可以去網路搜索69ic
第一個就是

㈨ 怎樣用2個投影機放出3D效果

3D的偏光方案:
1。兩個投影機連接顯卡的雙頭輸出,鏡頭前加裝水平和垂直的偏光鏡片,觀眾戴偏光立體眼鏡。
2。顯卡(N卡或A卡)設置雙顯示器模式,以左右格式3D影片為例,選項是水平延伸。播放器選項兩個投影輸出

㈩ 組建3D偏光雙機投影儀

電腦接藍光光碟機放3d肯定沒問題.
軟體用國產的3d影音~有雙投影偏振模式
游戲需要N卡~Nv3d眼鏡~~這個3d模式都是120hz的主動快門技術~DLP 3D也可以~~偏光的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