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中國第一部個人投資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中國第一部個人投資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0-09 12:32:25

① 李湘投資的第一部的電影名字是什麼

9月23日)上午9點多,剛到長沙的李湘一下飛機就直奔錄影棚,准備湖南衛視的國慶節特別節目。前天晚上,由她任董事長的快樂星文化傳播公司投資3000萬的電影《十全九美》在上海殺青,她忙前忙後,直到昨日凌晨兩三點才休息。

《十全九美》由王岳倫執導。之前,由於工作關系,兩人接觸比較多,王岳倫更被媒體當成李湘的緋聞男友。片中主演為黃奕(最新動態、個人檔案)和立威廉,李湘僅以幼兒園老師的身份客串出現了1分鍾,這次她的真正身份是電影出品人,「說實話,我以前不是特別喜歡電影,對我來說也很陌生,覺得這不是我能涉及的領域,但身邊很多電影界的朋友,當我對電影的整個製作過程熟悉了之後,我開始覺得做電影很有意思。」雖是第一次做出品人,李湘卻並不覺得特別難以把握,因為她找的人個個都是得力助手,李湘給了這些好幫手以充分的信任。對於這部電影,她信心很大,表達了「希望票房達到一億」的心願。

李湘表示,拍完《十全九美》之後,公司還會運作幾個大戲。不過她並不會假公濟私在片中演主角,因為她覺得又當主角又當出品人太累。

[當老闆]

任何員工都可直接提意見

除了操作這部電影,快樂星文化傳播公司還將在10月初推出電子雜志,並將買斷北京台一個晚會的廣告經營權。李湘的身份也逐漸從台前走到幕後。對此,李湘表示並非自己年紀大了需要轉型,而只是想挑戰自己,「當老闆和當主持人都有成就感,只是當主持人的成就感來自觀眾的好評、收視率的升高,當老闆的成就感就是考驗組織和策劃能力,當然,當老闆的利潤很高。」

談到當老闆的感覺,李湘說:「我覺得自己是個很好講話的老闆。」她表示自己很講民主,公司任何員工都可以向她直接提意見,然後每個星期一公司開大會時就處理這些意見。李湘希望員工們工作時感到快樂,「感受到了快樂,員工們才會更努力地工作,如果很辛苦,就算利潤再高也會覺得沒勁。」

事業上的蒸蒸日上,讓李湘大有向楊瀾看齊的架勢,然而她卻表示自己沒有那麼大的野心,「我覺得差不多就可以了,只是我身邊的那些男股東們確實很有野心,個個都是雄心壯志。」她還笑著抱怨股東們要求很高,「我有時候想偷個懶都不行!」

「汪一條」台詞僅三句

同為中國最優秀的主持人,汪涵和李湘私底下也是關系很鐵的朋友。昨日記者從正在邵陽參加演出的汪涵處得知,他把自己的「電影處子秀」獻給了李湘投資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十全九美》。

從2006年開始,就有不少影視劇來聯系汪涵,如《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以及那部後來紅得發紫的《瘋狂的石頭》,因為工作繁忙,加上自己對劇本也不了解,汪涵最終婉拒了對方。此次首度觸電,汪涵表示純粹是因為李湘熱情的邀請打動了他。不過,到了片場他才發現,原來從頭至尾自己總共才三句台詞,「濃縮就是精華嘛,三句話,要用四川普通話來說,這難不倒我。不過沒想到我拍得特順,竟然一條就過了,NG是什麼滋味都沒嘗到,劇組還給我起了個外號叫『汪一條』。」不過由於是客串,汪涵的「第一次」的片酬還抵不上他做一次節目,只是象徵性地收下了劇組打的一個區區幾千元的紅包。

汪涵還表示,自己的理想是40歲之前能自己做導演拍一部影片,並不想要拍那種純粹的商業片,有點藝術電影的感覺會更好。

② 中國第一部商業片是什麼中國最成功的商業片是什麼

首先明確一點,中國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商業片,因為中國的電影運作體制和國外截然不同,與市場脫節甚大,所以並不可能產生真正意義上的商業片。

但是如果以製作成本來說,成本大並且包裝炒作上映的被稱作「大片」的話,那麼《英雄》是第一個,可惜的是幾乎沒有商業上很成功的例子。

如果說最成功,像《霍元甲》能在北美達到B級片的票房水平,算不算最成功呢?

實際上中國還差得很遠很遠,根本沒什麼可比性。

③ 第一個拍電影的人是誰

中國的第一家電影製作公司是1909年由外國人創辦的。這一年,來自美國的商人本傑明·布拉斯基在上海投資創辦了一家電影公司:亞細亞影戲公司,這也成為建立在中國的第一家電影攝制公司。

亞細亞成立後,先後在上海和香港拍攝了幾部短片。如《西太後》、《不幸兒》、《瓦盆伸冤》、《偷燒鴨》等,但卻沒有在市場上獲得成功。隨後辛亥革命爆發,公司也難以經營下去。布拉斯基便將公司和全部器材轉讓給在上海的南洋保險公司經理伊什爾和另一個美國人薩弗。

1913年,易手後的亞細亞再度准備投入電影的拍攝。為了更好地適應中國的觀眾,他們特地聘請了在美化洋行工作,並懂英語的抄寫員張石川擔任顧問。張石川雖然對電影所知寥寥,但卻興趣盎然。他請來了喜歡戲劇的好友鄭正秋和另一位朋友杜峻初,三人經過商議,索性合作成立了一家叫「新民」的公司,承包了亞細亞影戲公司攝制電影的全部工作。拍攝資金和影片發行則由亞細亞負責。

1913年,有幾位文明戲的半職業演員來到上海,亞西亞公司便聘請他們做演員,拍攝了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影片由鄭正秋擔任編劇,並與張石川一起承擔了導演工作。此後,亞細亞還攝制過中國早期一批重要的紀錄片,如關於辛亥革命二次戰爭的《上海戰爭》,記錄了革命軍攻打上海製造局和吳淞炮台的情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膠片停止進口,亞細亞公司因無法拍片而告結束。

除亞細亞外,完全由中國人自己開辦的電影製作公司是1916年張石川和幾個朋友聯合創辦的「幻仙影片公司」。但這家公司只拍了一部影片《黑籍冤魂》,便因資金困難而宣告結束了。此後,由中國的民族資本投資拍攝電影的公司是著名的商務印書館。

1917年,商務印書館從一個外國人手裡低價買進了一批電影器材,決定在圖書出版之外,兼營電影業,這是中國自己投資拍攝電影較有規模的開端。

商務印書館在原有的印刷照相部下設立了電影拍攝業務,拍攝了《美國紅十字會上海大遊行》等幾部新聞片。1918年,商務印書館在照相部之外正式成立了「活動影戲部」,開始了大規模的電影拍攝活動。當時它的拍攝內容包括風景、時事、教育、新劇、古劇共五類影片。其中風景片主要拍攝全國各地名勝古跡;時事片即新聞片,記錄了上海的社會生活;教育片主要介紹教育方面的情況和科學文化知識;新劇片的題材分為滑稽短片、警世影片、神怪武打三類;古劇片主要拍攝了梅蘭芳主演的《春香鬧學》和《天女散花》片段。

1920年,商務的活動影戲部更名為「影片部」,在管內搭建了一個較大的攝影棚,並購買了一批新的器材。這時,商務印書館已經具備了較強的製片能力,甚至開始拍攝長故事片,如1923年的《大義滅親》等,但在經營上卻漸漸不佳,最終由董事會決定將其剝離,成立了獨立的「國光影片公司」。該公司只生存了一年即無聲無息了。不過,從「亞細亞」到「商務」,應該說是中國電影企業從外資協助到自我投資邁出的第一步。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工廠大門>>1895年.法國:盧米埃爾兄

④ 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是1905年的什麼

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1905年拍攝的《定軍山》。

該片由任慶泰執導,譚鑫培主演。影片於1905年12月28日在中國(清朝)上映,結束了中國沒有國產電影的的歷史。所以《定軍山》被公認為是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

《定軍山》是依據《三國演義》第70回「……老黃忠計奪天盪山」和第71回「占對山黃忠逸待勞……」改編的京劇傳統劇目,敘述蜀老將黃忠,當曹操攻打西蜀重鎮葭萌關時,發揮老當益壯精神。

(4)中國第一部個人投資電影擴展閱讀:

故事的情節:

三國時魏蜀交戰,曹操派大將張郃攻打葭萌關,被蜀漢老將軍黃忠、嚴顏打敗。張郃逃到定軍山,投奔夏侯淵,准備共同對抗蜀軍。諸葛亮為增加黃忠取勝的信心,假意說黃忠年紀太大,打不過夏侯淵,准備換人出戰。

黃忠聽了很是生氣,稱自己年齡雖大但力氣不減當年,並立下軍令狀,發誓十日內攻下定軍山。諸葛亮見激將法成功,便欣然同意黃忠出戰。兩軍交戰中,夏侯淵把黃忠的部將陳式擒去,而黃忠也生擒了夏侯淵的侄子夏侯尚。

於是雙方商定,在兩軍陣前互換人質。可當夏侯淵放回陳式後,黃忠卻將夏侯尚射死,激得夏侯淵出陣較量。黃忠又施展拖刀計,斬殺夏侯淵,奪取了定軍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定軍山(京劇定軍山)

⑤ 中國的第一部創業大片是哪部電影

<<中國合夥人>>,中國第一部創業傳奇大片,由陳可辛執導、中影集團、黃曉明工作室投資,內地三大小生黃曉明、鄧超、佟大為等強大陣容,破天荒首次合作並主演,講述由20世紀80年代至今,大時代下三個年輕人從什麼都有可能的學生年代相遇、相識,擁有同樣的夢想至一起打拚事業,共同創辦英語培訓學校的創業勵志故事。劇情橫跨30年,包含了創業、懷舊、青春、愛情、友情等內容;該片原定檔於2013年4月16日公映,目前為了配合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全球首映,已推遲於2013年5月15日全國公映。[1]

⑥ 中國第一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在北京豐泰照相館誕生,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就此宣告中國電影的誕生。
中國電影史上的三次產業發展時期:
第一個產業時期
中國電影第一個產業時期是1922年—1937年。在世界電影誕生的第二年,1896年電影現身於上海開始,中國本土的電影業便從商業放映起步了。在經過蹣跚學步的萌芽期之後,到上世紀20年代,已經開始向私營化的產業發展,當時社會的資本環境與行業內的准備日漸成熟,民族工商業獲得了空前的機遇得以迅猛發展,個人/社會資本,更准確地說是「游資」的逐漸充盈,使得很多資本家們投資的目標開始瞄準電影這一新興行業。在這個行業里,人才和技術上的儲備正在豐滿,張石川、鄭正秋、羅明佑、黎民偉和後來的邵氏兄弟等一批電影人都是從搖籃期走過來的先驅者,他們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獵了電影行當中創作、製片甚至發行、放映幾個方面,所積攢下來的經驗使之成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電影中堅。在技術上,初期設備使用和攝制過程都要依靠外國技術人員,但有了像羅永祥、董克毅、吳蔚雲等最早的一批技術人才的加盟,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具備了上述條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為標志,電影公司迅速增長,到1924—1926年達到了高峰,據統計中國共開設有175家電影公司,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1]

⑦ 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是1905年的什麼電影

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是《定軍山》,影片於1905年12月28日在中國(清朝)上映。

《定軍山》取材於《三國演義》第70和71回,是講三國時期蜀魏用兵的故事。建安廿年,即公元215年,曹操平漢中,並派大將夏侯淵、張郃等留守,駐兵定軍山和天盪山各隘口。

劉備趁曹操立足未定,同年率將進兵漢中,老將黃忠打敗了駐守天盪山的張郃後,又奮勇取定軍山,經法正指點,奪得定軍山以西的擋箭牌山的山頭,居高臨下,直取夏侯淵,夏侯淵措手不及,被黃忠腰斬,從而奪得了定軍山。

影評

中國電影一經問世便具有了鮮明的民族特色。也許是天作之合,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居然是與國粹京劇的結合,劇目竟然還是頗具象徵意味的《定軍山》,一代名伶譚鑫培也就成為中國第一位涉足影壇的表演藝術家。所以,盡管這部只用一架手搖木殼制攝影機攝制的無聲影片已無拷貝可觀,但其在電影史上的顯赫位置卻是獨一無二的。

⑧ 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是1905年由任慶泰執導

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是1905年由任慶泰執導的《定軍山》。

《定軍山》是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在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並在前門大觀樓放映,該片由任慶泰執導,譚鑫培主演。影片於1905年12月28日在中國(清朝)上映,結束了中國沒有國產電影的歷史。

《定軍山》的創作背景:

影片《定軍山》取材於《三國演義》第70和71回,是講三國時期劉備與曹操用兵的故事。著名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這是有記載的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

⑨ 有記載的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是

《定軍山》

相關介紹:

《定軍山》是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1905,適逢譚鑫培60壽辰。北京豐泰照相館老闆任慶泰獲得了拍攝中國人自己的電影的靈感。

《定軍山》在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並在前門大觀樓放映,該片由任慶泰執導,譚鑫培主演。影片於1905年12月28日在中國(清朝)上映,結束了中國沒有國產電影的歷史。

(9)中國第一部個人投資電影擴展閱讀

《定軍山》取材於《三國演義》第70和71回,是講三國時期蜀魏用兵的故事。影片中,著名京劇演員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

中國電影一經問世便具有了鮮明的民族特色。進入中國伊始,電影便成了本地商業文化的盛載和延伸,傳統的趣味找到了最新、最時髦的表達方法,而以後的事實會證明,這種結合會在偏離與拷問中證明自己的必要性。

⑩ 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是

《定軍山》是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該片由任慶泰執導,譚鑫培主演。

劇情簡介:

《定軍山》取材於《三國演義》第70和71回,是講三國時期蜀魏用兵的故事。公元215年,曹操平漢中,並派大將夏侯淵、張郃等留守,駐兵定軍山和天盪山各隘口。

劉備趁曹操立足未定,同年率將進兵漢中,老將黃忠打敗了駐守天盪山的張郃後,經法正指點,奪得定軍山以西的擋箭牌山的山頭,直取夏侯淵,夏侯淵被黃忠腰斬,從而奪得了定軍山。

(10)中國第一部個人投資電影擴展閱讀

誕生過程:

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及大觀樓影戲園老闆任慶泰動了自己拍片的念頭。適逢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60壽辰,對此對任慶泰的想法表示支持。

於是任慶泰從東郊民巷祁羅孚洋行購買到一架法國製造的木殼手搖攝影機和14卷膠片,由豐泰照相館照相技師劉仲倫負責操作機器,利用日光在露天拍攝了譚鑫培表演京劇《定軍山》。

屋外院子里,那架號稱『活動箱子』的攝影機,擺在了前院後牆邊。由照相技師劉仲倫擔任拍照(即攝影),一通鑼鼓過後,布幔後閃出一個戴髯口、持大刀的古代武將來,這就是譚鑫培最拿手的《定軍山》里的老黃忠。

只見譚鑫培配合著鑼鼓點兒,一甩髯口,把刀一橫,立成頂樑柱一般。就聽旁邊有人喊:「快搖」,劉仲倫便使勁搖了起來,那時的膠片只有200英尺一卷,很快便搖完了,算告一段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定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