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皮卡丘電影叫什麼
叫
大偵探皮卡丘
② 大偵探皮卡丘的劇情是什麼
《大偵探皮卡丘》是由傳奇影業、華納兄弟影片公司聯合出品的電影,由羅伯·萊特曼執導,瑞安·雷諾茲配音出演,賈斯提斯·史密斯、凱瑟琳·紐頓、蘇琪·沃特豪斯、渡邊謙、克里斯·吉爾、瑞塔·奧拉等出演。
該片講述大偵探皮卡丘和蒂姆在萊姆市相遇,為了揭開蒂姆之父離奇失蹤隱情,攜手探案、追擊真相的故事。
電影《大偵探皮卡丘》改編自任天堂3DS同名游戲,蒂姆·古德曼為尋找下落不明的父親來到萊姆市,意外與父親的前寶可夢搭檔大偵探皮卡丘相遇。
並驚訝地發現自己是唯一能聽懂皮卡丘說話的人類,他們決定組隊踏上揭開真相的刺激冒險之路。探案過程中他們邂逅了各式各樣的寶可夢,並意外發現了一個足以毀滅整個寶可夢宇宙的驚天陰謀。
③ 大偵探皮卡丘女主角是誰
真人電影《大偵探皮卡丘》非常火熱,除了備受大家關注的皮卡丘與男主角外,女主的扮演者也十分吸精。大偵探皮卡丘女主角叫Lucy,她是幫助過Tim和皮卡丘的女記者,由97年的小姑娘凱瑟琳·紐頓飾演。雖然年紀小,但是代表作品很有名氣,在《三塊廣告牌》中飾演了被殺害的叛逆女兒,顏值和演技並存,未來可期。
凱瑟琳·紐頓在《大偵探皮卡丘》的造型簡直不要太好看,這次的金發造型真的很吸金,一點都不顯老,還具有仙氣,跟《三塊廣告牌》叛逆女兒Angela完全不一樣,估計大家都難聯想起來是同一個演員吧,反正沖這個顏值也值得很多小哥哥觀看。
電影中的男主角大家也似曾相識,他是23歲的美國演員賈斯提斯,在《侏羅紀世界2》中有他的精彩參演,那裡面那個科技宅男富蘭克林一定讓你想得起來。
當然最重要的不可忽略的就是我們的主人公皮卡丘啦,真人版皮卡丘的配音演員是瑞安·雷諾茲,為電影版皮卡丘賦予了鮮活的形象,反差萌的皮卡丘簡直不要讓人太愛了。
④ 求大偵探皮卡丘百度雲資源
鏈接: https://pan..com/s/1j0nVAysPNPYOlsuaYy8rXA
⑤ 大偵探皮卡丘介紹
電影《大偵探皮卡丘》講述了蒂姆·古德曼為尋找父親來到萊姆市,遇上父親的前寶可夢搭檔皮卡丘,並驚訝地發現自己是唯一能聽懂皮卡丘說話的人類,他們一起組隊踏上了揭開真相的刺激冒險之路。
電影本質上講述的還是關於父子親情的故事,很容易引起觀眾的共情。寶可夢對人類來說就像是陪伴在身邊的寵物一樣,電影也通過這種動人的方式,探索人類如何對待我們的寵物。
電影中寶可夢的形象,很大程度還原了任天堂3DS同名游戲中的角色,非常可愛。尤其是作為電影主角的皮卡丘,毛絨絨的,特別是慫慫的時候,簡直萌化了。
⑥ 《大偵探皮卡丘》的大結局是怎麼樣皮卡丘還活著嗎
我覺得電影《大偵探皮卡丘》結局中,蒂姆·古德曼聯手皮卡丘阻止了足以毀滅整個寶可夢宇宙的驚天陰謀,下落不明父親找到蒂姆·古德曼,父子倆幸福團聚。
原來萊恩雷諾斯飾演提姆父親哈利,一直藏在「皮卡丘」里,所以瑞安·雷諾茲真的是皮卡丘,真的與皮卡丘合體了,如果仔細回想,應該可隱約感覺有異,為何提姆父親哈利一直未露面,或許就是為了這顆結局大彩蛋而設計,當然這個驚喜的安排很棒,不過也犧牲了不少故事角色的聯結和推進,或許未來有續集,瑞安·雷諾茲如真要加入演出提姆父親哈利一角,還有再聲演「皮卡丘」,相信可補足更多《大偵探皮卡丘》未塑造好、還有未設定完整的世界觀。
⑦ 《大偵探皮卡丘》為何豆瓣評分才6.7分
《大偵探皮卡丘》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4YcKtpCM-gMY5qPOWvMSnQ
《大偵探皮卡丘》是由傳奇影業、華納兄弟影片公司聯合出品的電影,由羅伯·萊特曼執導,瑞安·雷諾茲等配音出演,賈斯提斯·史密斯、凱瑟琳·紐頓、蘇琪·沃特豪斯、渡邊謙、克里斯·吉爾、瑞塔·奧拉等出演。該片於2019年5月3日在日本上映,並於2019年5月10日在北美、中國內地同步上映
⑧ 皮卡丘小火龍是什麼電影
《大偵探皮卡丘》
好萊塢真人電影《大偵探皮卡丘》(暫譯)將於2019年5月10日北美上映,近日,電影又放出了一款最新的預告片,信息量爆炸,立即吸引了大家的關注。
⑨ 《大偵探皮卡丘》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大偵探皮卡丘》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XMNSozOWkF4Vi_qBxguJuQ
《大偵探皮卡丘》
導演: 羅伯·萊特曼
編劇: 丹·埃爾南德斯、羅伯·萊特曼、德里克·康納利、尼科爾·帕爾曼、田尻智、增田順一、杉森建
主演: 瑞安·雷諾茲、賈斯蒂斯·史密斯、凱瑟琳·紐頓、克里斯·吉爾、比爾·奈伊、渡邊謙、瑞塔·奧拉、蘇琪·沃特豪斯、卡蘭·索尼、普莉安卡·伯福德、喬丹·朗、貝恩·科拉科、卡迪夫·克爾萬、奧馬爾·查帕羅、伯納多·桑托斯、大谷育江、露絲·霍洛克斯、丹尼爾·厄根、賈格·帕特爾、查利·蕾婭·埃斯奎爾、黛博拉·洛克、所羅門·塔伊沃·賈斯提費爾德、尼克·歐文福特、凱文·馬塔迪恩、迪柏洛、竹內涼真
類型: 喜劇、動畫、奇幻、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日本、英國、加拿大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9-05-10(美國/中國大陸)
片長: 104分鍾
又名: 精靈寶可夢:大偵探皮卡丘、POKÉMON 名偵探皮卡丘(台)、寵物小精靈之名偵探皮卡丘、精靈寶可夢之名偵探皮卡丘、寵物小精靈、寵物小精靈真人版、精靈寶可夢、名偵探皮卡丘、Detective Pikachu、Pokemon
好萊塢真人電影《大偵探皮卡丘》(暫譯)講述了蒂姆·古德曼(賈 斯 提·史密斯飾) 為尋找下落不明的父親來到萊姆市,意外與父親的前寶可夢搭檔大偵探皮卡丘相遇,並驚訝地發現自己是唯一能聽懂皮卡丘說話的人類,他們決定組隊踏上揭開真相的刺激冒險之路。探案過程中他們邂逅了各式各樣 的寶可夢,並意外發現了一個足以毀滅整個寶可夢宇宙的驚天陰謀。該電影改編自任天堂3DS同名游戲,由羅伯·萊特曼導演,瑞安·雷諾茲為大偵探皮卡丘配音,賈斯提斯·史密斯、凱瑟琳·紐頓等主演。
⑩ 這次游戲改編電影,皮卡丘贏了,故事輸了
第2353期文化產業評論
萌萌噠的皮卡丘火了,但從電影質量上,《大偵探皮卡丘》的故事情節單調乏味,但這依然阻擋不了票房和話題的熱漲,作為一部「 游戲 改編電影」,我們回顧了近20年的 游戲 改編電影史,在這個「爛片」橫行的領域里,我們發現,超級IP救不了電影,故事情節救不了電影,難道真的要靠皮卡丘來拯救電影故事嗎?
作者 | 劉立軒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不知道當年那個在田野里抓「寵物小精靈」還時不時想和同學們交換蟲子的田尻智有沒有想到有一天他設計的寶可夢會成為所謂的「全球第一大 娛樂 IP。」
在「復聯」終局之戰一個月後,皮卡丘——這只最早從任天堂的掌機game boy的內載 游戲 《精靈寶可夢》中脫穎而出的寵物精靈帶著毛茸茸的萌臉和賤兮兮的口音登上了中國的大屏幕,首戰兩日便拿下了2億票房。
這或許就是「寶可夢」IP在國內的窘境。相對於國外影迷來說,吸引他們或許不單單是皮卡丘,而是已經經歷25年依然生機勃勃的「寶可夢」,而對於大部分中國影迷來說,《大偵探皮卡丘》更多的是懷舊+萌物的票房營銷組合體。
IP 、故事,是我們現在談論電影時經常討論的元素,但如果在 游戲 改編電影的領域里考量,我們發現似乎事情沒那麼簡單。
災難的開始:超級 IP 也救不了的 游戲 電影
1993 年,任天堂改編了旗下最有分量的 游戲 IP 《超級馬里奧》,製作了電影《超級馬里奧兄弟》,打開了 游戲 改編電影的先河 。在 游戲 史上,《超級馬里奧》絕對是殿堂級和教科書級的 游戲 產品。在1983年美國雅達利崩潰後,任天堂的fc紅白機,任天堂一舉拿下了歐美市場,這也促成了任天堂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兩年後,《超級馬里奧》上市,藉助這一 游戲 ,fc當年的銷量達到了374萬台,而在這之前的兩年,fc的累計銷量不過210萬台。
1990年,任天堂更新和擴展了fc紅白機的功能,16位的超級紅白機super famicom上市,而主打 游戲 便是《超級馬里奧世界》,這款 游戲 在日本本土的銷量便達到了驚人的355萬份,海外累計銷量達到了1500萬份。
在這種契機下,剛拿到第63屆奧斯卡最佳攝影的迪安·塞姆勒和在1990年獲得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提名的羅蘭·約菲等人,共同執導了電影《超級馬里奧兄弟》。
這部影片的投資量為 4800 萬美元,然而市場反響與 游戲 相比大相徑庭——總票房僅為 2100 萬左右, imdb 評分僅有 4 分。 玩家和觀眾不認可這部電影的原因是情節怪誕,角色形象與可愛的 游戲 形象形似神異,除了角色和元素之外,電影本身與這部偉大的 游戲 毫無關系。這部電影雖然開啟了 游戲 改編電影的「潘多拉魔盒」,但極大的傷害了「超級馬里奧」的版權形象,這也導致了日後任天堂對版權授予的極端謹慎——至少隨後的20年裡,任天堂再也沒有拿著這兩個水管工試水電影。
《超級馬里奧兄弟》上映的第二年,當時一直和任天堂較勁的 游戲 廠商卡普空也上映了自己的頭部 游戲 IP改編電影《街頭霸王》,但也成功不到哪去,3500萬的成本賺回了3342萬,評分比馬里奧還少了0.3分。從觀眾反饋上,這部電影少數看點也大概只剩下主演尚格·雲頓的格鬥。
在整個90年代,雖然國際市場上, 游戲 和電影都風起雲涌,但屢次嘗試的 游戲 改編電影總是差強人意。除了《超級馬里奧》和《街頭霸王》,《拳皇》系列、《鐵翼司令》等 游戲 也曾改編電影,但只有《拳皇》系列勉強達到了市場期望。
從這些電影上看,當時的 游戲 IP 雖然成熟,但更多的是受限於 游戲 內容表達的缺陷。 90年代的熱門 游戲 IP基本上是承接了80年代的 游戲 產品內容,而關鍵的是,不管是當時街機 游戲 還是主機 游戲 上, 游戲 的敘事內容並不豐富。
想想看,《超級馬里奧》真的有故事劇情?馬里奧之父宮本茂在後來的采訪中表示:「我非常喜歡創造 游戲 玩法,而不是創作 游戲 劇情。(新 游戲 的)故事可能會非常的不同,但玩法也會感到非常不同。」而對於「馬里奧」的超級IP而言,所謂的故事也不過是「庫巴搶走了公主,水管工馬里奧不顧艱險前去搭救。」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單薄的原著故事面前,能夠完美讓觀眾與玩家同時認可並不是一件易事。那麼,假如這個 游戲 的故事性很高,會不會有轉機呢?
用電影講 游戲 的故事
事實上,用電影來講 游戲 的故事依然困難重重。
在情節敘事上, 游戲 里最早、最成功的典型案例便是桌面 游戲 《龍與地下城》,《龍與地下城》的成功之處在於它為玩家提供了開放的、具備一定時空和文本意義的世界觀,在這個幻想的舞台里,玩家扮演的角色隨機觸發各類事件,沉浸和性不確定性帶來的快樂,被「史詩般」的故事情節所置入。
《龍與地下城》給後來的電子 游戲 發展帶來的影響極為巨大,1981年誕生的、史上第一款角色扮演 游戲 《巫術》便是其借鑒與致敬者,而《巫術》則為後來的《勇士斗惡龍》《最終幻想》產生了極為深遠的意義。
在2000年,《龍與地下城》也被搬上了銀幕。 這部電影的製作方多達六家,包括 Behavior Worldwide 、 MDP worldwide 、 SweetPea Entertainment 等,共計投入的 3600 萬美元的成本,獲得的是 4500 萬票房和 3.6 分的觀眾評價。 有趣的是,這部華納的北美發行代理,卻被新線公司以500萬拿下,2016年時,華納宣布將再次改編拍攝《龍與地下城》,並獲得了 游戲 的特許經營權。
就算華納依然雄心勃勃,但《龍與地下城》的核心問題依然存在——這是一款以故事情節見長的 游戲 ,但它的故事情節是依賴於玩家在遊玩時生成的,而 游戲 本身提供的僅僅是一個世界觀、一個故事背景和 游戲 玩法、系統設定。
這應該是 游戲 與電影在故事敘述上最大的差異。 游戲 的互動性決定了敘事的不確定性和文本表達的交互性,無論是哪種 游戲 品類,其故事敘述必定是由玩家所決定 / 推動的, 哪怕故事的連貫性會被玩家的交互所切割,玩家主導/推動了故事劇情,從而形成了帶入感和沉浸感,而不是電影那樣,通過畫面、聲音搭建的場景讓觀眾被動浸入。
在90年代, 游戲 品類進入了一個相對快速發展的時期,尤其是 游戲 敘事的發展。1993年,id software出品的《毀滅戰士》登錄個人電腦dos系統,這款 游戲 被稱之為第一款第一人稱射擊 游戲 ,這個 游戲 也將 游戲 產業從2d時代帶到了3d時代。
《毀滅戰士》在2005年時改編成了同名電影,故事情節與原著風格相近,講述了一支特別行動部隊通過傳送裝置到達了某行星基地, 探索 身邊的各種奇異現象並抵抗外星生物。這個由環球影業發行、安德列·巴柯維亞執導,道恩·強森、卡爾·厄本、羅莎曼德·派克、本·丹尼爾斯主演的動作科幻類電影依然是虧損狀態,6000萬的投資換來了5500萬成績。
隨著3d時代的帶來, 游戲 進入到一個在理論上「可以達到電影般視覺體驗」的時代, 游戲 設計師們將過去20年的設計元素配合電腦、新性能的主機,打造了更為豐富的產品體驗。《古墓麗影》和《生化危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遵循 游戲 劇情不代表著沒有成績,《生化危機》系列就是典型。 《生化危機》是1996年卡普空研發、發行的生存恐怖 游戲 ,在2019年1月,該系列總銷量達到了9000萬份,已然成為卡普空旗下最吃香的 游戲 產品。從電影的角度上,該系列改編電影也算得上是 游戲 改編電影中最成功的案例。不過有趣的是,《生化危機》電影與 游戲 本體的關聯性非常微妙,里昂、克萊爾等角色並沒有出現在電影里,劇情上也沒有借鑒原作劇情,從整體上,《生化危機》電影更像是一部獨立的喪屍末日題材電影, 游戲 內容也僅僅限於劇情背景。但《生化危機》系列電影拿到了11.46億的總票房。
與其重視劇情,不如重視角色
《古墓麗影》在1996年上市,這款由英國EIDOS公司研發、Square Enix發行的動作冒險 游戲 ,截止2017年獲得了5800萬份的累計銷量。2001年,同名電影上映,獲得了2.75億的票房,這是自《拳皇》改編以來市場成績最好的一部 游戲 改編電影,但口碑依然一般,只有5.7分。這部電影的市場成功之處與主演安吉麗娜·朱莉有著必然聯系,她對勞拉完美的還原或許帶來另一種啟發——角色的成功似乎來得更重要。
在 IP 與故事雙雙落馬的情況下,重視 / 挖掘 游戲 角色,以塑造角色為基礎推動故事劇情,或許是一條出路。正如上文提到的, 游戲 劇情的主導 / 推動在玩家手中,但玩家依託的卻是 游戲 主角。
單純考量如何將劇情移植到銀幕上,總會出現「如何展示龐大豐富的 游戲 故事和細節」的難題之中,這是一個無論如何選擇都有損失的難題—— 在時間一定的情況下,展示的內容和細節太多,困惑的路人們不會買單;展示的太少,玩家粉絲們不買單。而前一種觀眾直接代表的是票房成績,後一種觀眾直接影響的是口碑。
這也能解釋前年《魔獸》電影的困境。《魔獸》坐擁的粉絲不在少數,但相對於其他影視IP,他們的票房貢獻能力畢竟有限。而《魔獸》的故事則用了第一代的故事劇情,誠然,如果《魔獸》還有系列的話,選擇這個故事是合理的,但問題是,《魔獸》IP最大的成功是《魔獸爭霸3》和《魔獸世界》,阿爾薩斯、伊利丹的故事要比洛薩、萊恩的故事更為人所知。
那麼,回歸到我們今天的主題《大偵探皮卡丘》上,這部電影能獲得現在票房的基礎幾乎與劇情毫無關系,與其說這是「精靈寶可夢」IP的成功,或者說是《寵物小精靈》的懷舊,或者說是「偵探冒險」故事的成功,倒不如說,這是皮卡丘的成功。當然,皮卡丘的「萌」是重中之重,從劇情上皮卡丘對情節的驅動依然是「為了推動劇情而推動劇情」,但是我們需要思考的不正是如此?萌,難道不是皮卡丘角色塑造最成功的一點?
當然,選擇什麼角色依然很重要,如果《大偵探皮卡丘》選擇的主角不是皮卡丘而是可達鴨、伊夢,甚至是小智,我們都不敢說這部電影可以獲得現在的成績。
故事的組成部分是情節,但我們要清醒的是,情節的推動並不是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相反,能打動人心的是「角色」,當形象完善、性格豐滿的角色做出他們的選擇時,情節同樣隨之而動 (瘋狂暗示《權力的 游戲 》第八季)。在好萊塢電影工業發展中,「英雄之旅」的劇本範式正在失去它的「魔力」,這不代表「故事思維」跌落神壇,而是在「如何講故事」上,有一些道路需要矯正了。
// 主題閱讀//
/ / 推薦閱讀//
點擊「閱讀全文」, 加入文化產業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