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3d電視和3d電影原理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3d電視和3d電影原理

發布時間: 2022-10-04 14:06:02

Ⅰ 3D電視原理是什麼第一部3D電視什麼時候出現

3D是three-dimensional的縮寫,就是三維圖形。而3D技術就是虛擬三維的技術,通過利用計算機的運算達到視覺、聽覺等方面立體效果的一種技術。在電影中實現的3D效果就是利用雙眼立體視覺原理,使觀眾能從銀幕上獲得三維空間感視覺影像的電影。與普通2D畫面顯示相比,3D技術可以使畫面變得立體逼真,圖像不再局限於屏幕的平面上,彷彿能夠走出屏幕外面,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盡管3D顯示技術分類繁多,不過最基本的原理是相似的,就是利用人眼左右分別接收不同畫面,然後大腦經過對圖像信息進行疊加重生,構成一個具有前-後、上-下、左-右、遠-近等立體方向效果的影像。
《愛情的力量》是歷史上第一部3D電影,1922年出來的。很遺憾,貌似聽說已經不存在了!是不是真的我沒有去查,希望可以幫到你!

Ⅱ 3D電影原理

觀看方式
1. 空分法
電影院中普遍採用。 現在有不少影院都擁有3D立體放映廳,放映時通過兩個放映機來播放兩個攝影機拍下的電影,在屏幕上就會同步出現兩組有差別的圖像,一般用偏振眼鏡觀看,也有用光譜眼鏡的。
2.不閃式技術
不閃式3D 電視方式是最接近我們實際感受立體感,最自然的方式。如同在電影院里享受生龍活虎的3D影像,能夠同時看兩個影像把分離左側影像和右側影像的特殊薄膜貼在3D電視表面和眼鏡上。通過電視分離左右影像後同時送往眼鏡,通過眼鏡的過濾,把分離左右影像後送到各個眼睛,大腦再把這兩個影像合成讓人感受3D立體感。 不閃式3D的特點:有關視角方面,在視聽推薦距離內觀看時不閃式3D全然不成問題。比如,除了在一米以內站著、坐著或者用非常不正常的姿勢觀看電視以外,在3D電視視聽推薦距離內觀看時沒有任何問題的。 唯一缺點是播放1080p時只有540p,也就是畫質減半,導致效果不明顯。
3. 互補色技術
是另一種3D立體成像技術,現在也比較成熟,有紅藍、紅綠等多種模式,但採用的原理都是一樣的。色分法會將兩個不同視角上拍攝的影像分別以兩種不同的顏色印製在同一副畫面中。這樣視頻在放映是僅憑肉眼觀看就只能看到模糊的重影,而通過對應的紅藍等立體眼鏡就可以看到立體效果,以紅藍眼鏡為例,紅色鏡片下只能看到紅色的影像,藍色鏡片只能看到藍色的影像,兩隻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腦中重疊呈現出3D立體效果。
4. 時分法
時分法需要顯示器和3D開關眼鏡的配合來實現3D立體效果。時分法所採用的立體眼鏡構造有些復雜,當然成本也高些。兩個鏡片都採用電子控制,可以根據顯示器的輸出情況進行狀態的切換,鏡片的透光、不透光切換使得人眼只能看到對應的畫面(透光狀態下),雙眼看到不同的畫面就能夠達到立體成像的效果。 優點: 應用得最為廣泛,資源相對較多 缺點: 1、戴上眼鏡之後,亮度減少較多; 2、3D眼鏡快門的開合在日光燈作用下與左右圖像不完全同步,會出現串擾重影現象; 3、快門式3D眼鏡的售價基本在1000元左右,相對較貴,並且需要安裝電池或充電使用。
5.光柵式
為了迎接2008北京奧運會接收電視立體節目,我國自己製造出了光柵式的立體電視機,但光柵式也有缺點,就是清晰度和其它的立體相比要差些,只有在非常大的電視上清晰度稍高,但這樣一來,價格也就上去了,想克服這個缺點就是要技術進步。
6.普氏立體
這是一戰後的一位老兵發現的一種看立體的方式(國內叫過全真立體),這項立體電視技術與原有各種制式的電視設備兼容,其原理是在拍攝立體節目時,讓攝像機向左或向右勻速移動,主要是運動立體的效果。觀眾看節目時,戴上一付對應左移或右移的特製眼鏡,這種眼鏡的鏡片一個是透明的,另一個是半透明的,成本低廉,如果不戴眼鏡和看普通電視沒有區別。這項技術面臨淘汰的原因是左移與右移所拍的片子與觀看帶的眼鏡容易混淆,造成立體效果不明顯,而其兼容性好的特點又被過度炒作,八十年代起,在全球幾十個國家幾起幾落。
7.觀屏鏡:
以前專用於看立體相機拍的圖片對,圖片對一般左右呈現。現在這種觀屏鏡也可看左右型立體電影。缺點:看圖像或電影時最多隻能是屏幕一半大小;優點:非常清晰。
8.全息式:
這種目前無法推廣。在各個角度看上去都是立體的,不用立體眼鏡。價格是貴得出奇,只在科技館有展示。

Ⅲ 3d電視是什麼原理

3D就是三維立體圖形。由於人的雙眼觀察物體的角度略有差異,因此能夠辨別物體遠近,產生立體的視覺。三維立體影像電視正是利用這個原理,把左右眼所看到的影像分離。3D液晶電視的立體顯示效果,是通過在液晶面板上加上特殊的精密柱面透鏡屏,將經過編碼處理的3D視頻影像獨立送入人的左右眼,從而令用戶無需藉助立體眼鏡即可裸眼體驗立體感覺,同時能兼容2D畫面。
當你在看電視時,突然發現:英國100多年前的連環殺手——開膛手傑克,行凶時竟然沒有出現在倫敦的黑暗角落,而是在你家的客廳;「飛人」博爾特脫離了比賽的賽道,猶如一陣風般在你的身邊「飄」過;體型龐大的恐龍從遠古時代復活,氣勢洶洶地向你迎面撲來……無論是現代的還是古代的,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似乎都「耐不住寂寞」,統統「跑出」電視屏幕來。不過,不用怕,這只不過是3D電視的效果罷了。如今,隨著技術的飛速發展,3D電視將有望最早在2010年進入家庭。 明年將開進家庭
據英國《每日郵報》等媒體報道,日前,索尼公司對外宣布,公司將會於2010年推出3D電視機。索尼首席執行官霍華德·斯特林格稱,索尼不僅計劃銷售Bravia 3D電視機,還打算使索尼Vaio筆記本電腦、Playstation3游戲機和藍光播放器兼容3D技術。斯特林格還表示:「3D正在向大眾市場邁進。正如在數年前的高清技術面臨的情況一樣,如今的3D技術,尚且需要攻克很多的難關。不過,3D列車已在軌上,索尼已准備好把它開進家庭。」
下個電視圈盛事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說,索尼大舉進軍3D電視,將給3D變成主流添加更多機會。正如時代華納公司的副總裁艾爾沃斯所言,3D將是下個電視圈盛事。
艾爾沃斯稱:「很多人都已經表示,對這塊3D市場很感興趣。更重要一點,3D電視節目的內容更加多元化以及更具真實感,必定會吸引更多觀眾。」另外,她還預期2011年前,3D電視節目在美國可達到普及化。
將笨重眼鏡脫掉
日前,剛剛去體驗過3D電影的艾麗斯說:「要戴著那個怪怪的眼鏡才能看到電影,實在是不過癮。而且,那個眼鏡實在是太重了,讓我看得很不舒服。」隨著3D技術的不斷精進,搬進家庭客廳的3D電視機,將不再存在著這些讓人掃興的毛病。據悉,即將推出的3D電視機,可裸眼體驗立體效果。這就是說,當觀眾想看電視時,他們無需再戴上那副笨重的眼鏡,直接用肉眼觀看即可。
●難關重重
★易致「眼疲勞」
健康和安全也是3D立體顯示急需攻克的難題。研究結果顯示,觀眾在觀看立體影像時,由於眼睛會迅速地來回移動,因而容易造成眼睛疲勞。
★價格不便宜
3D電視要想真正走進普通家庭,似乎並非易事,高昂的價格足以讓平民望而卻步。盡管索尼公司在日前並未提到3D電視機的價格,然而分析師預計,早期3D電視機可能價值數千美元。據悉,具備收看3D節目能力的數位高解析(HD)電視機,當前在美國要價每部1000到5000美元。

Ⅳ 3d電影原理是什麼

立體電影是利用人雙眼的視角差和會聚功能製作的可產生立體效果的電影。這種電影放映時兩幅畫面重疊在銀幕上。

通過觀眾的特製眼鏡或幕前輻射狀半錐形透鏡光柵,使觀眾左眼看到從左視角拍攝的畫面,右眼看到從右視角拍攝的畫面,通過雙眼的會聚功能,合成為立體視覺影像。

互補色、開關、柱鏡、狹縫光柵等都是在保證左眼看左圖,右眼看右圖這一基本原理上的幾種屏幕觀看立體的不同方式。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在屏幕上看立體的方式會更多。

(4)3d電視和3d電影原理擴展閱讀

現在3D電影的成像技術有很多,比如不閃式3D技術、時分法技術、光柵式技術等等,它們都各有優缺點,不過它們最終的實現依靠的原理還是一樣的。

不閃式3D技術利用的是偏光式3D成像;而時分法技術是通過提高屏幕刷新率把圖像按幀一分為二,形成左右眼連續交錯顯示的兩組畫面,然後通過特殊的3D眼鏡使得這兩組畫面分別進入左右雙眼,最終在大腦中合成3D立體圖像。

而光柵式技術是通過光柵屏障來控制光線行進方向,讓左右兩眼接收到不同的影像,從而產生視覺差,最終形成立體顯示效果。

Ⅳ 3D電視的原理

3D電視機原理主要有幾種3D技術:
1、快門式3D技術
快門式3D技術的實現需要一付主動式LCD快門眼鏡,交替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圖象以至於你的大腦將兩幅圖像融合成一體來實現,從而產生了單幅圖像的3D立體感。目前三星、LG所推出的3D電視主要使用的就是這種3D顯示技術。
快門式3D技術的原理是根據人眼對影像頻率的刷新時間來實現的,通過提高畫面的快速刷新率(至少要達到120Hz)左眼和右眼各60Hz的快速刷新圖象才會讓人對圖象不會產生抖動感,並且保持與2D視像相同的幀數,觀眾的兩隻眼睛看到快速切換的不同畫面,並且在大腦中產生錯覺,便觀看到立體影像。【這種技術目前的3D電視機用的最多,松下,三星都是這樣的】

2、偏光式3D技術
偏光式3D也叫偏振式3D技術,屬於被動式3D技術,眼鏡價格也較為便宜,目前3D電影院、3D液晶電視等大多採用的是偏光式3D技術。和快門式3D技術一樣,偏光式3D也細分出了很多種類,比如應用於投影機行業的偏光式3D需要兩台以上性能參數完全相同的投影機才能實現3D效果,而應用於電視行業的偏光式3D技術則需要畫面具有240Hz或者480Hz以上的刷新率,從實現的方式二者也存在很多差別。
在技術方式上,偏光式3D技術是被動接收所以也被稱為屬於被動式3D技術,輔助設備方面的成本較低,但對輸出設備的要求較高,所以非常適合商業影院等需要眾多觀眾的場所使用。【這種看起來就會色彩偏差,效果不理想】

3、裸眼式3D技術(即看3D電視不用帶眼鏡)
裸眼式3D可分為光屏障式(Barrier)、柱狀透鏡(Lenticular Lens)技術和指向光源(Directional Backlight)三種。
由於人的雙眼觀察物體的角度略有差異,因此能夠辨別物體遠近,產生立體的視覺。三維立體影像電視正是利用這個原理,把左右眼所看到的影像分離。3D液晶電視的立體顯示效果,是通過在液晶面板上加上特殊的精密柱面透鏡屏,將經過編碼處理的3D視頻影像獨立送入人的左右眼,從而令用戶無需藉助立體眼鏡即可裸眼體驗立體感覺,同時能兼容2D畫面。【技術還不成熟,畫面效果不好,沒有全面應用過】

Ⅵ 3D電影的原理是什麼

3D電影的原理

立體電影(ANAGLYPH):將兩影像重合,產生三維立體效果,當觀眾戴上立體眼鏡觀看時,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亦稱「3D立體電影」。

立體電影是利用人雙眼的視角差和會聚功能製作的可產生立體效果的電影。出現於1922年。這種電影放映時兩幅畫面重疊在銀幕上,通過觀眾的特製眼鏡或幕前輻射狀半錐形透鏡光柵,使觀眾左眼看到從左視角拍攝的畫面,右眼看到從右視角拍攝的畫面,通過雙眼的會聚功能,合成為立體視覺影像。

3D立體電影的製作有多種形式,其中較為廣泛採用的是偏光眼鏡法。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準視差的電影畫面。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並在放映鏡頭前分別裝置兩個偏振軸互成90度的偏振鏡。兩台放映機需同步運轉,同時將畫面投放在金屬銀幕上,形成左像右像雙影。當觀眾戴上特製的偏光眼鏡時,由於左、右兩片偏光鏡的偏振軸互相垂直,並與放映鏡頭前的偏振軸相一致;致使觀眾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過雙眼匯聚功能將左、右像迭和在視網膜上,由大腦神經產生3D立體立體的視覺效果。展現出一幅幅連貫的立體畫面,使觀眾感到景物撲面而來、或進入銀幕深凹處,能產生強烈的「身臨其境」感。

立體電影就是用兩個鏡頭如人眼那樣的拍攝裝置,拍攝下景物的雙視點圖像。再通過兩台放映機,把兩個視點的圖像同步放映,使這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顯示在銀幕上,這時如果用眼睛直接觀看,看到的畫面是重疊的,有些模糊不清,要看到立體影像,就要採取措施,使左眼只看到左圖像,右眼只看到右圖像,如在每架放影機前各裝一塊方向相反的偏振片,它的作用相當於起偏器,從放映機射出的光通過偏振片後,就成了偏振光,左右兩架放映機前的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因而產生的兩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這兩束偏振光投射到銀幕上再反射到觀眾處,偏振光方向不改變,觀眾使用對應上述的偏振光的偏振眼鏡觀看,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映出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映出的畫面,這樣就會看到立體景像,這就是立體電影的原理。互補色、開關、柱鏡、狹縫光柵等都是在保證左眼看左圖,右眼看右圖這一基本原理上的幾種屏幕觀看立體的不同方式。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在屏幕上看立體的方式會更多。

Ⅶ 3D電影都有那些種類,什麼原理

3D電影種類:3D即三維立體影像百,目
前的3D技術可以分為裸眼式和眼鏡式兩大類別,裸眼式3D技術目前主要應用在商用顯示方面(以後還將應用於手機等顯示設備中);眼鏡式3D技術則集中於消費級度市場。如果細分的話,眼鏡式3D技術可分為色差式、快門式和偏光式(也叫色分法、時分法、光分法)三種,而裸眼式3D技術可分為透鏡陣列、屏障柵欄和指向光源三種,每種技術的原理內和成像效果都有一定的差別。
3D電影的原理:由於人的雙眼觀察物體的角度略有差異,因此能夠辨別物體遠近,產生立體的視覺。3D電視正是利用這個原理,把左右眼所看到的影像分離,從而產生呼之欲出的立體視界。相比普通的2D畫面容,3D畫面的縱深感更強、更逼真,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也正是由於這種身臨其境的視覺效果使得3D娛樂備受消費者推崇。

Ⅷ 3D電影越來越多,觀眾的觀影體驗越來越好,3D電影的原理是什麼

3D電影的原理是利用兩個鏡頭,像人的眼睛一樣,對場景進行雙重觀察。通過兩台放映機,圖像顯示兩個視點,使兩個略有不同的圖像顯示在屏幕上,這時如果用眼睛直接觀看,看到的畫面會重疊,有些模糊,要看到立體圖像,就要採取措施,使左眼只看到左邊的圖像,在右眼只看到右邊的圖像。首先,我們應該了解3D電影的原理和特點。


從原理上解釋,紅藍立體電影一般是左眼看紅,右眼看藍,畫面也是紅藍錯位。用初中物理知識就可以解釋,紅色鏡頭只有紅光可以通過,藍色鏡頭只有藍光可以通過;這樣一來,左眼的鏡頭過濾掉畫面中的藍色部分,只看到紅色部分,而右眼過濾掉紅色部分,只看到藍色部分,這樣左右眼就可以看到不同的畫面,形成立體印象。3D不能在普通電腦或電視上播放,因為電影院製作的圖片是由兩台投影儀投射出來的,它利用了光線的 "振動方向 "原理。通過特殊的偏振式3D眼鏡,不同的圖像可以被我們的左眼和右眼接收,從而達到3D效果。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Ⅸ 3D電影的原理是什麼

人的兩眼之間大約有6厘米的距離,所以在觀看除了正前方的物體外,兩隻眼睛必然有角度的不同,這個差別在大腦中就能自動形成上下、左右、前後、遠近的區別,從而產生立體視覺。所以如果能製作出同一場景、影像的不同側面(僅有微小的視差)讓雙眼各看一邊,那麼在大腦中就能自動形成這一場景的立體影像。而 3D電影的拍攝、製作和放映,就是模擬人眼觀察景物的過程。它在拍攝時用兩個電影攝影機,按人眼兩瞳之間的距離(約65mm)拍攝同一景物,從而得到的不同角度的畫幅(左、右眼圖像),放映時再將圖像同時放映到銀幕上,這時銀幕上會出現重疊交錯的兩個影像。觀眾在看3D電影時,只要戴上「立體眼鏡」,就可以讓左眼看到左圖像,右眼看到右圖像,此時在大腦中就會自動復現為觸手可及立體影像。 這就是3D的原理,不知你想知道的是不是這個

Ⅹ 電影院3D電影原理是什麼

3D電影就是立體電影,原理就是:

用兩個鏡頭如人眼那樣的拍攝裝置,拍攝下景物的雙視點圖像。再通過兩台放映機,把兩個視點的圖像同步放映,使這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顯示在銀幕上,這時如果用眼睛直接觀看,看到的畫面是重疊的,有些模糊不清,要看到立體影像,就要採取措施,使左眼只看到左圖像,右眼只看到右圖像。

從放映機射出的光通過偏振片後,就成了偏振光,左右兩架放映機前的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因而產生的兩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這兩束偏振光投射到銀幕上再反射到觀眾處,偏振光方向不改變。

觀眾使用對應上述的偏振光的偏振眼鏡觀看,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映出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映出的畫面,這樣就會看到立體景像,這就是立體電影的原理。

(10)3d電視和3d電影原理擴展閱讀:

1、1839年,英國科學家查理·惠斯頓爵士根據「人類兩隻眼睛成像不同」的現象發明了一種立體眼鏡,讓人們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樣圖像時產生不同效果,這就是今天3D眼鏡的原理。

2、而最早出現立體電影的是在1922年。這種電影放映時兩幅畫面重疊在銀幕上,通過觀眾的特製眼鏡或幕前輻射狀半錐形透鏡光柵,使觀眾左眼看到從左視角拍攝的畫面,右眼看到從右視角拍攝的畫面,通過雙眼的會聚功能,合成為立體視覺影像。

3、立體電影照片可應用到藝術人像寫真、個性婚紗攝影、時尚兒童攝影、寵物寶貝攝影、商業產品攝影、室內裝潢攝影、建築雕塑立體展示、旅遊風景攝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