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知道中國電影有哪些『第一』
中國最早放映的電影。1896年8月,法國商人在上海徐園「又一村」茶樓內放映「西洋影戲」。 中國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春未夏初,由北京豐泰照相館與京劇名角譚鑫培合作拍攝的京劇片斷《定軍山》,為戲曲紀錄片。它標志著中國電影的正式誕生。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1907年,第一座電影院平安電影公司在北京長安街建成,由外商經營。 中國第一個電影製片公司。1909年,美國人布拉斯基來到上海香港路創辦亞細亞影戲公司,這便是中國土地上第一家影片攝制公司。 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鄭正秋、張石川導演的故事片《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此片是亞細亞影戲公司開張後的第一部作品。 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1922年1月,由顧肯夫、陸潔創辦的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影戲雜志》出版。 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1922年3月,鄭正秋、張石川等人創立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明星影戲學校(後改為明星演員養成所),由鄭正秋擔任校長。 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1930年12月3日聯華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閑花》上映,該片以蠟盤配音的方法配製了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尋兄詞》(孫瑜詞、孫成壁曲)。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公司攝制的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上映,該片採用的是蠟盤配音的技術。 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1941年,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鐵扇公主》完成,公映後受到好評。 新中國成立後攝制的第一部故事片。1949年王濱導演的《橋》,是新中國成立後攝制的第一部故事片,也是第一次在銀幕上正麵塑造中國工人階級崇高形象的影片。 新中國第一部彩色體育故事片。1957年由謝晉導演的《女籃五號》,不僅是謝晉成名之作,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體育故事片。 中國第一部剪紙動畫片。1958年,萬古蟾導演的中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為美術影片增添了一個新品種。 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電影。1962年,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故事影片《魔術師的奇遇》。
❷ 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
歷史上中國電影第一
中國最早放映的電影。1896年8月11日法國商人在上海徐園「又一村」茶樓內放映的「西洋影戲」。
中國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豐泰照相館與京劇名角譚鑫培合作拍攝的京劇片斷《定軍山》,為戲曲記錄片。它標志著中國電影的正式誕生。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1907年第一座電影院平安電影公司在北京長安街建成,由外商經營
中國第一個電影製片公司。1909年美國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這塊生財富地,不遠萬里來到上海香港路創辦亞細亞影戲公司。這便是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攝制公司。帶有買辦性質。
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鄭正秋、張石川導演的故事片《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此片是由亞細亞影戲公司開張後的第一部作品。首開家庭倫理劇之先河。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1921年中國影戲研究社在上海拍攝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
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1922年1月由顧肯夫、陸潔創辦的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影戲雜志》出版,
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1922年3月鄭正秋、張石川等人創立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明星影戲學校(後改為明星演員養成所),由鄭正秋擔任校長,培養電影人才。
中國第一次出現「導演」專用名詞。1922年陸潔在《影戲雜志》發表的文章中首先將指揮拍攝影片者稱為「導演」。自此,影劇界有了「導演」這一專用名詞。
中國第一部電影理論專著。1924年中國最早的電影理論專著《影戲學》出版,由徐卓呆譯著。
中國第一部完整的電影劇本。1924年洪深創作的《申屠氏》在《東方雜志》發表。
中國第一部電影教材。1924年初,留法學生汪煦昌、徐琥在上海創辦昌明電影函授學校。《電影講義》是該校之教材。
中國第一部電影年鑒。1926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年鑒出版。
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1930年12月3日聯華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鮮花》上映,該片以蠟盤配音的方法配製了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尋兄詞》(孫瑜詞、孫成壁曲)。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公司攝制的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上映,該片採用的是蠟盤配音的技術。
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1941年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鐵扇公主》完成,公映後受到好評。
新中國成立後攝制的第一部故事片。1949年王濱導演的《橋》是新中國成立後攝制的第一部故事片,也是第一次在銀幕上正麵塑造中國工人階級崇高形象。
中國美術片第一次國際上獲獎影片。1956年木偶片《神筆》獲第八屆國際兒童影片節兒童娛樂片一等獎,這是中國美術片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
新中國第一部彩色體育故事片。1957年由謝晉導演的《女藍五號》,不但是謝晉成名之作,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體育故事片。該影片榮獲1957年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1960年又獲墨西哥國際電影節銀帽獎。
中國第一部剪紙片。1958年萬古蟾導演的我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為美術影片增添了一個新品種。
新中國第一部反映西藏人民生活影片。1963年李俊導演的《農奴》是第一部反映解放前西藏人民非人般苦難生活的影片。影片於1981年獲菲律賓馬尼拉國際電影節金雞獎。
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電影。1962年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我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故事影片《魔術師的奇遇》。
中國第一部闡述中國電影發展史專著。1989年由陳荒煤主編、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組織編寫的,第一部系統闡述中國電影發展史專著《當代中國電影》出版。
❸ 中國放映的第一部電影是何時
中國最早放映的電影——1896年8月11日法國商人在上海徐園「又一村」茶樓內放映的「西洋影戲」。
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無聲影片是京劇《定軍山》是譚鑫培主演的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1907年第一座電影院平安電影公司在北京長安街建成,由外商經營。
中國第一個電影製片公司——1909年美國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這塊生財富地,不遠萬里來到上海香港路創辦亞細亞影戲公司。這是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攝制公司。
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鄭正秋、張石川導演的故事片《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此片是由亞細亞影戲公司開張後的第一部作品,首開家庭倫理劇之先河。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1921年中國影戲研究社在上海拍攝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
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1922年1月由顧肯夫、陸潔創辦的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影戲雜志》。
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1922年3月鄭正秋、張石川等人創立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明星影戲學校(後改為明星演員養成所),由鄭正秋擔任校長,培養電影人才
中國第一部電影教材。1924年初,留法學生汪煦昌、徐琥在上海創辦昌明電影函授學校。《電影講義》是該校之教材。
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1930年12月3日聯華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鮮花》上映,該片以蠟盤配音的方法配製了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尋兄詞》。
中國第一部國產有色電影《一夜豪華》
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1941年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鐵扇公主》完成,公映後受到好評。
❹ 電影傳入中國的詳細過程
在近代中國人的記憶中,電影最初是以「西洋影戲」的角色進入日常精神生活領域的。這種來自異域的「影戲」,雖然在外部形態上與本民族古已有之的影戲有著某些相似之處,但實際上卻是一種在本質上完全不同的新鮮事物。作為舶來品,它的傳入,一方面是與西方資本主義的對外擴張相伴而行的,另一方面無疑也是「西風東漸」的產物。這就使得外國電影商人在中國的早期放映活動明顯地體現出「經濟冒險」和「文化催生」的雙重意義??從經濟冒險的層面而言,它使經營者們在經歷了最初的投資風險之後,很快從中國人手中賺取了高額利潤;而從文化催生的層面而言,當觀看「西洋影戲」日漸成為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一種娛樂時尚的時候,中國民族電影的誕生也便因此而獲得了必要的契機。
中國的民族製片業,肇始於外國電影傳入9年之後的1905年。這一年的春夏之交,老北京的著名實業家任慶泰(1850-1932),在他自己開設的「豐泰」照像館的天庭里主持拍攝了第一部國產片《定軍山》。這是一部由譚鑫培主演的同名京劇的紀錄片。它的問世,一方面證明了我們這個古老的國度依然有著對外來文化的接納和整合能力,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傳統文化對於新的藝術形式的某種支持。
任慶泰的拍片活動由於他本人的「運氣」不佳而沒能持續多久。1909年,一場起因不明的大火使得豐泰照相館一蹶不振,而任慶泰所經營的其它實業竟也從此開始走向了下坡。電影需要文化的支持,但無疑也同樣需要經濟的支持。從這個角度而言,任慶泰在北京的拍片實踐的終止,實際上於偶然之中體現了必然。歷史最終選擇了上海。作為中國近代文化和近代經濟的中心,上海為民族電影業同時提供了「精神氣候」和物質上的必要保障。1913年,張石川(1989-1953)和鄭正秋(1989-1935)利用文明戲的經驗和在華外商的資本,拍出了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1918年,中國當年最大的文化企業集團商務印書館專門成立「活動影戲部」,並建成了中國第一個玻璃屋頂的專業攝影棚。自此開始,上海逐漸發展成為中國早期電影的集中產地,並因此而有「東方好萊塢」之譽。
從無到有的,不僅僅只是活動畫面的生產,還包括一些基本術語的創設。1921年,中國最早的電影刊物《影戲雜志》的編輯陸潔(1894-1967),從友人信中的「教習」二字的聯想中,把director翻譯為「導演」。及至20年代末,中國人終於為自己確立了關於這門新興藝術的最為基本的術語――「電影」。這些專業名詞的創設,無疑也體現了中國人對事物進行本質把握的一種東方式的智慧。
中國電影是中國人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基礎上憑藉自己的智慧創造的關於中國的「電影」。從1905年開始,中國電影就這樣在經歷了從短片到長片、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等諸種技術演變的同時,也不斷以影像的方式,承載和表達著中國人近一個世紀的好惡與思索、苦難與奮爭、光榮與夢想。
中國最早放映的電影——1896年8月11日法國商人在上海徐園「又一村」茶樓內放映的「西洋影戲」。
中國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豐泰照相館與京劇名角譚鑫培合作拍攝的京劇片斷《定軍山》,為戲曲記錄片。它標志著中國電影的正式誕生。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1907年第一座電影院平安電影公司在北京長安街建成,由外商經營。
《定軍山》片斷
中國第一個電影製片公司——1909年美國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這塊生財富地,不遠萬里來到上海香港路創辦亞細亞影戲公司。這是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攝制公司。
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鄭正秋、張石川導演的故事片《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此片是由亞細亞影戲公司開張後的第一部作品,首開家庭倫理劇之先河。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1921年中國影戲研究社在上海拍攝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
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1922年1月由顧肯夫、陸潔創辦的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影戲雜志》。
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1922年3月鄭正秋、張石川等人創立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明星影戲學校(後改為明星演員養成所),由鄭正秋擔任校長,培養電影人才。
中國第一部完整的電影劇本——1924年,洪深創作的《申屠氏》在《東方雜志》發表。
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1930年12月3日聯華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鮮花》上映,該片以蠟盤配音的方法配製了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尋兄詞》。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公司攝制的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上映,該片採用的是蠟盤配音的技術。
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1941年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鐵扇公主》完成,公映後受到好評。
中國美術片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影片——1956年木偶片《神筆》獲第八屆國際兒童影片節兒童娛樂片一等獎。
中國第一部剪紙片——1958年萬古蟾導演我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為美術影片增添了一個新品種。
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電影——1962年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我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故事影片《魔術師的奇遇》。
❺ 「歷史」中國電影之最
1中國最早放映的電影——1896年8月11日法國商人在上海徐園「又一村」茶樓內放映的「西洋影戲」。
2中國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豐泰照相館與京劇名角譚鑫培合作拍攝的京劇片斷《定軍山》,為戲曲記錄片。它標志著中國電影的正式誕生。
3中國第一座電影院——1907年第一座電影院平安電影公司在北京長安街建成,由外商經營。
4中國第一個電影製片公司——1909年美國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這塊生財富地,不遠萬里來到上海香港路創辦亞細亞影戲公司。這是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攝制公司。
5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鄭正秋、張石川導演的故事片《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此片是由亞細亞影戲公司開張後的第一部作品,首開家庭倫理劇之先河。
6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1921年中國影戲研究社在上海拍攝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
7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1922年1月由顧肯夫、陸潔創辦的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影戲雜志》。
8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1922年3月鄭正秋、張石川等人創立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明星影戲學校(後改為明星演員養成所),由鄭正秋擔任校長,培養電影人才。
9中國第一部完整的電影劇本——1924年,洪深創作的《申屠氏》在《東方雜志》發表。
10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1930年12月3日聯華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鮮花》上映,該片以蠟盤配音的方法配製了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尋兄詞》。
11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公司攝制的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上映,該片採用的是蠟盤配音的技術。
12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1941年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鐵扇公主》完成,公映後受到好評。
13中國美術片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影片——1956年木偶片《神筆》獲第八屆國際兒童影片節兒童娛樂片一等獎。
14中國第一部剪紙片——1958年萬古蟾導演我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為美術影片增添了一個新品種。
15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電影——1962年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我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故事影片《魔術師的奇遇》。
❻ 第一個電影是幾幾年發明的
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館」第一次用自己發明的放映攝影兼用機放映了《火車到站》影片,標志電影的正式誕生。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的產生
1872年的一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個酒店裡,斯坦福與科恩發生了激烈的爭執:馬奔跑時蹄子是否都著地?斯坦福認為奔跑的馬在躍起的瞬間四蹄是騰空的;科恩卻認為,馬奔跑時始終有一蹄著地。爭執的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就採取了美國人慣用的方式打賭來解決。他們請來一位馴馬好手來做裁決,然而,這位裁判員也難以斷定誰是誰非。這很正常,因為單憑人的眼睛確實難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馬蹄是如何運動的。
裁判的好友———英國攝影師麥布里奇知道了這件事後,表示可由他來試一試。他在跑道的一邊安置了24架照相機,排成一行,相機鏡頭都對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邊,他打了24個木樁,每根木樁上都繫上一根細繩,這些細繩橫穿跑道,分別繫到對面每架照相機的快門上。一切准備就緒後,麥布里奇牽來了一匹漂亮的駿馬,讓它從跑道一端飛奔到另一端。當跑馬經過這一區域時,依次把24根引線絆斷,24架照相機的快門也就依次被拉動而拍下了24張照片。麥布里奇把這些照片按先後順序剪接起來。每相鄰的兩張照片動作差別很小,它們組成了一條連貫的照片帶。裁判根據這組照片,終於看出馬在奔跑時總有一蹄著地,不會四蹄騰空,從而判定科恩贏了。
按理說,故事到此就應結束了,但這場打賭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卻引起了人們很大的興趣。麥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們出示那條錄有奔馬形象的照片帶。一次,有人無意識地快速牽動那條照片帶,結果眼前出現了一幕奇異的景象:各張照片中那些靜止的馬疊成一匹運動的馬,它竟然「活」起來了!
生物學家馬萊從這里得到啟迪。他試圖用照片來研究動物的動作形態。當然,首先得解決連續攝影的方法問題,因為麥布里奇的那種攝影方式太麻煩了,不夠實用。馬萊是個聰明人,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後,終於在1888年製造出一種輕便的「固定底片連續攝影機」,這就是現代攝影機的鼻祖了。從此之後,許多發明家將眼光投向了電影攝影機的研製上。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館」第一次用自己發明的放映攝影兼用機放映了《火車到站》影片,標志電影的正式誕生。
當然,19世紀末電影的誕生從根本上說是科學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綜合產物,在電影誕生之前,許多發明家已經為電影的誕生做過艱苦的工作和基礎性的貢獻。除上面所提到的科學發明家外,還有許多,如美國的大發明家愛迪生等。而斯坦福與科恩的打賭事件如同使這些科學技術糅合在一起發生巨變的催化劑,迅速導致了電影綜合技術的出現和產生,使電影這門偉大的藝術叩響了20世紀的大門。
傳入中國的過程
有人認為,如果要談電影,就要上溯到我國漢代出現的燈影戲及之後出現的皮影戲。但是,真正有意義的電影,不是發明自中國,而是科技發達的近代歐洲。1895年12月28日,法國盧米爾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號咖啡館放映成功之後,正式標志著電影時代的來臨。
既然中國與電影的發明無緣,那中國電影發展就由電影放映開始。1896年,盧米爾兄弟僱用了二十個助手前往五大洲去放映電影。就是這樣,電影這種擁有藝術和商品雙重價值的文化產品,在西方商人擴大市場商業策略推動下,傳入了中國。隨後,很多歐美商人見中國的放映業有利可圖,紛紛來華投資。他們經營放映業,修建及發展連鎖式影院,甚至在中國建立電影企業,攝制影片。
中國電影百年歷史
中國最早放映的電影——1896年8月11日法國商人在上海徐園「又一村」茶樓內放映的「西洋影戲」。
中國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豐泰照相館與京劇名角譚鑫培合作拍攝的京劇片斷《定軍山》,為戲曲記錄片。它標志著中國電影的正式誕生。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1907年第一座電影院平安電影公司在北京長安街建成,由外商經營。
《定軍山》片斷
中國第一個電影製片公司——1909年美國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這塊生財富地,不遠萬里來到上海香港路創辦亞細亞影戲公司。這是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攝制公司。
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鄭正秋、張石川導演的故事片《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此片是由亞細亞影戲公司開張後的第一部作品,首開家庭倫理劇之先河。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1921年中國影戲研究社在上海拍攝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
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1922年1月由顧肯夫、陸潔創辦的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影戲雜志》。
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1922年3月鄭正秋、張石川等人創立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明星影戲學校(後改為明星演員養成所),由鄭正秋擔任校長,培養電影人才。
中國第一部完整的電影劇本——1924年,洪深創作的《申屠氏》在《東方雜志》發表。
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1930年12月3日聯華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鮮花》上映,該片以蠟盤配音的方法配製了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尋兄詞》。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公司攝制的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上映,該片採用的是蠟盤配音的技術。
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1941年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鐵扇公主》完成,公映後受到好評。
中國美術片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影片——1956年木偶片《神筆》獲第八屆國際兒童影片節兒童娛樂片一等獎。
中國第一部剪紙片——1958年萬古蟾導演我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為美術影片增添了一個新品種。
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電影——1962年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我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故事影片《魔術師的奇遇》。
❼ 試舉出中國電影歷史上的10個第一
中國最早放映的電影。1896年8月11日法國商人在上海徐園「又一村」茶樓內放映的「西洋影戲」。
中國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豐泰照相館與京劇名角譚鑫培合作拍攝的京劇片斷《定軍山》,為戲曲記錄片。它標志著中國電影的正式誕生。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1907年第一座電影院平安電影公司在北京長安街建成,由外商經營。
中國第一個電影製片公司。1909年美國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這塊生財富地,不遠萬里來到上海香港路創辦亞細亞影戲公司。這便是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攝制公司。帶有買辦性質。
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鄭正秋、張石川導演的故事片《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此片是由亞細亞影戲公司開張後的第一部作品。首開家庭倫理劇之先河。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1921年中國影戲研究社在上海拍攝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
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1922年1月由顧肯夫、陸潔創辦的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影戲雜志》出版。
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1922年3月鄭正秋、張石川等人創立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明星影戲學校(後改為明星演員養成所),由鄭正秋擔任校長,培養電影人才。
中國第一次出現「導演」專用名詞。1922年陸潔在《影戲雜志》發表的文章中首先將指揮拍攝影片者稱為「導演」。自此,影劇界有了「導演」這一專用名詞。
中國第一部電影理論專著。1924年中國最早的電影理論專著《影戲學》出版,由徐卓呆譯著。
中國第一部完整的電影劇本。1924年洪深創作的《申屠氏》在《東方雜志》發表。
中國第一部電影教材。1924年初,留法學生汪煦昌、徐琥在上海創辦昌明電影函授學校。《電影講義》是該校之教材。
中國第一部電影年鑒。1926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年鑒出版。
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1930年12月3日聯華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鮮花》上映,該片以蠟盤配音的方法配製了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尋兄詞》(孫瑜詞、孫成壁曲)。
❽ 電影的來歷是什麼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的產生
1872年的一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個酒店裡,斯坦福與科恩發生了激烈的爭執:馬奔跑時蹄子是否都著地?斯坦福認為奔跑的馬在躍起的瞬間四蹄是騰空的;科恩卻認為,馬奔跑時始終有一蹄著地。爭執的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就採取了美國人慣用的方式打賭來解決。他們請來一位馴馬好手來做裁決,然而,這位裁判員也難以斷定誰是誰非。這很正常,因為單憑人的眼睛確實難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馬蹄是如何運動的。
裁判的好友———英國攝影師麥布里奇知道了這件事後,表示可由他來試一試。他在跑道的一邊安置了24架照相機,排成一行,相機鏡頭都對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邊,他打了24個木樁,每根木樁上都繫上一根細繩,這些細繩橫穿跑道,分別繫到對面每架照相機的快門上。一切准備就緒後,麥布里奇牽來了一匹漂亮的駿馬,讓它從跑道一端飛奔到另一端。當跑馬經過這一區域時,依次把24根引線絆斷,24架照相機的快門也就依次被拉動而拍下了24張照片。麥布里奇把這些照片按先後順序剪接起來。每相鄰的兩張照片動作差別很小,它們組成了一條連貫的照片帶。裁判根據這組照片,終於看出馬在奔跑時總有一蹄著地,不會四蹄騰空,從而判定科恩贏了。
按理說,故事到此就應結束了,但這場打賭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卻引起了人們很大的興趣。麥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們出示那條錄有奔馬形象的照片帶。一次,有人無意識地快速牽動那條照片帶,結果眼前出現了一幕奇異的景象:各張照片中那些靜止的馬疊成一匹運動的馬,它竟然「活」起來了!
生物學家馬萊從這里得到啟迪。他試圖用照片來研究動物的動作形態。當然,首先得解決連續攝影的方法問題,因為麥布里奇的那種攝影方式太麻煩了,不夠實用。馬萊是個聰明人,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後,終於在1888年製造出一種輕便的「固定底片連續攝影機」,這就是現代攝影機的鼻祖了。從此之後,許多發明家將眼光投向了電影攝影機的研製上。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館」第一次用自己發明的放映攝影兼用機放映了《火車到站》影片,標志電影的正式誕生。
當然,19世紀末電影的誕生從根本上說是科學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綜合產物,在電影誕生之前,許多發明家已經為電影的誕生做過艱苦的工作和基礎性的貢獻。除上面所提到的科學發明家外,還有許多,如美國的大發明家愛迪生等。而斯坦福與科恩的打賭事件如同使這些科學技術糅合在一起發生巨變的催化劑,迅速導致了電影綜合技術的出現和產生,使電影這門偉大的藝術叩響了20世紀的大門。
傳入中國的過程
有人認為,如果要談電影,就要上溯到我國漢代出現的燈影戲及之後出現的皮影戲。但是,真正有意義的電影,不是發明自中國,而是科技發達的近代歐洲。1895年12月28日,法國盧米爾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號咖啡館放映成功之後,正式標志著電影時代的來臨。
既然中國與電影的發明無緣,那中國電影發展就由電影放映開始。1896年,盧米爾兄弟僱用了二十個助手前往五大洲去放映電影。就是這樣,電影這種擁有藝術和商品雙重價值的文化產品,在西方商人擴大市場商業策略推動下,傳入了中國。隨後,很多歐美商人見中國的放映業有利可圖,紛紛來華投資。他們經營放映業,修建及發展連鎖式影院,甚至在中國建立電影企業,攝制影片。
中國電影百年歷史
中國最早放映的電影——1896年8月11日法國商人在上海徐園「又一村」茶樓內放映的「西洋影戲」。
中國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豐泰照相館與京劇名角譚鑫培合作拍攝的京劇片斷《定軍山》,為戲曲記錄片。它標志著中國電影的正式誕生。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1907年第一座電影院平安電影公司在北京長安街建成,由外商經營。
《定軍山》片斷
中國第一個電影製片公司——1909年美國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這塊生財富地,不遠萬里來到上海香港路創辦亞細亞影戲公司。這是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攝制公司。
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鄭正秋、張石川導演的故事片《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此片是由亞細亞影戲公司開張後的第一部作品,首開家庭倫理劇之先河。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1921年中國影戲研究社在上海拍攝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
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1922年1月由顧肯夫、陸潔創辦的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影戲雜志》。
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1922年3月鄭正秋、張石川等人創立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明星影戲學校(後改為明星演員養成所),由鄭正秋擔任校長,培養電影人才。
中國第一部完整的電影劇本——1924年,洪深創作的《申屠氏》在《東方雜志》發表。
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1930年12月3日聯華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鮮花》上映,該片以蠟盤配音的方法配製了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尋兄詞》。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公司攝制的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上映,該片採用的是蠟盤配音的技術。
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1941年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鐵扇公主》完成,公映後受到好評。
中國美術片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影片——1956年木偶片《神筆》獲第八屆國際兒童影片節兒童娛樂片一等獎。
中國第一部剪紙片——1958年萬古蟾導演我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為美術影片增添了一個新品種。
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電影——1962年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我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故事影片《魔術師的奇遇》。
❾ 中國電影之最
1中國最早放映的電影——1896年8月11日法國商人在上海徐園「又一村」茶樓內放映的「西洋影戲」。
2中國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豐泰照相館與京劇名角譚鑫培合作拍攝的京劇片斷《定軍山》,為戲曲記錄片。它標志著中國電影的正式誕生。
3中國第一座電影院——1907年第一座電影院平安電影公司在北京長安街建成,由外商經營。
4中國第一個電影製片公司——1909年美國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這塊生財富地,不遠萬里來到上海香港路創辦亞細亞影戲公司。這是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攝制公司。
5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鄭正秋、張石川導演的故事片《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此片是由亞細亞影戲公司開張後的第一部作品,首開家庭倫理劇之先河。
6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1921年中國影戲研究社在上海拍攝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
7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1922年1月由顧肯夫、陸潔創辦的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影戲雜志》。
8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1922年3月鄭正秋、張石川等人創立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明星影戲學校(後改為明星演員養成所),由鄭正秋擔任校長,培養電影人才。
9中國第一部完整的電影劇本——1924年,洪深創作的《申屠氏》在《東方雜志》發表。
10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1930年12月3日聯華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鮮花》上映,該片以蠟盤配音的方法配製了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尋兄詞》。
11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公司攝制的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上映,該片採用的是蠟盤配音的技術。
12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1941年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鐵扇公主》完成,公映後受到好評。
13中國美術片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影片——1956年木偶片《神筆》獲第八屆國際兒童影片節兒童娛樂片一等獎。
14中國第一部剪紙片——1958年萬古蟾導演我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為美術影片增添了一個新品種。
15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電影——1962年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我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故事影片《魔術師的奇遇》。
❿ 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是什麼
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1922年3月鄭正秋、張石川等人創立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
明星影戲學校(後改為明星演員養成所),
由鄭正秋擔任校長,培養電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