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看待牛年春節檔票房 78.45 億收官,創春節檔票房新紀錄
回顧這個不同尋常的牛年春節,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及就地過年倡議下,諸多領域仍實現牛年「開門紅」。其中,電影行業強勢開局,史上最強春節檔刷新了多項紀錄。
據統計,截至2月18日0時,2021年春節檔電影總票房已突破80億元,打破春節檔全國電影票房歷史紀錄,還刷新了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全球單一市場周末票房等多項世界紀錄。今年春節檔7部影片票房均過億,分列前三的為:《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和《刺殺小說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農歷正月初三(2月14日)恰逢情人節,加上就地過年政策,文化娛樂消費增加,在各地影院防疫工作常態化下,今年春節檔電影一票難求。
春節檔7部影片票房均過億
據媒體報道,截至2月18日0時,2021年春節檔電影總票房已突破80億元,刷新春節檔全國電影票房歷史紀錄,此前的最高紀錄為2019年春節檔的59.05億。此外還刷新了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全球單一市場周末票房等多項世界紀錄。
今年春節檔,共有《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刺殺小說家》《侍神令》《人潮洶涌》《新神榜:哪吒重生》《熊出沒·狂野大陸》7部影片登上大銀幕,目前票房均已過億。
截至2月18日0時,票房排名前三的分別為:已突破36億元的《唐人街探案3》,已突破28億元的《你好,李煥英》,和突破5億元的《刺殺小說家》。
打開騰訊新聞,查看更多圖片 >
《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刺殺小說家》
電影海報
(圖片來源於人民網)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在今年春節檔影院上座率不能超過50%的情況下,票房仍是大爆,其中,2月12日,農歷正月初一,全國3400多萬觀眾走進電影院,全天產生票房超17億元,刷新了中國影史的單日總人次和單日票房的紀錄。
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顯示,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兩天累計票房突破30億元,兩日累計觀影人次6192.95萬人。其中,《唐人街探案3》兩天累計票房18.26億排在首位,《你好,李煥英》5.90億位列第二,第三是《刺殺小說家》2.19億。
喜劇「雙龍」占據票房冠亞兩席
《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煥英》這兩部作品分別主打喜劇和親情,在賀歲檔更具吸引力,更能激發大眾的觀影情緒。
《唐人街探案3》憑借高人氣的唐人街神探組合,將「懸疑+喜劇」風格進行到底,位居售票平台春節檔想看榜第一名。合家歡式喜劇《你好,李煥英》則集結了賈玲、沈騰等喜劇演員,用溫暖治癒、笑中帶淚的親情故事吸引觀眾。
《唐人街探案3》
(圖片來源於新華社)
據統計,《唐人街探案3》首日票房就超過了10.4億元,接連創造了中國電影市場單片首日票房、國產電影單日票房、首映日觀影人次等多項新紀錄。該片還將《捉妖記2》保持的原春節檔最高首日票房紀錄提高了5億之多,還打破了由《復仇者聯盟4》在北美創下的1.57億美元單市場單片單日全球紀錄。
《你好,李煥英》
(圖片來源於新華社)
而《你好,李煥英》口碑成績位居檔期第一,貓眼開分高達9.6,同時豆瓣評分高達8.3,成為今年春節檔的最大黑馬。該片是賈玲跨界導演的處女作,根據同名小品及其親身經歷改編,以真實經歷、真情實感打動了觀眾,賈玲也打破了劉若英《後來的我們》13.6億的紀錄,成為中國影史票房最高的女導演。
就地過年倡議激發觀影熱潮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農歷正月初三(2月14日)恰逢情人節,讓春節檔更加一票難求。此外,今年的就地過年政策,對春節檔票房的構成也產生了不小影響。
往年春節檔的票房主力均集中在三四線城市,然而今年就地過年減少了一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的人員流動,一二線城市成了票倉。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會長韓曉黎表示,「服務『就地過年』,電影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大年初一初二預售超出預期,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票房佔比有一定提升。」
文化娛樂消費增加,票量整體供應減少,是導致今年春節檔電影票被火爆搶購的原因之一,各地影院防疫工作也加大挑戰。
早在1月22日,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就發布了《關於做好2021年春節檔電影院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1月27日,國家發改委要求,春節期間低風險地區影劇院等演出和娛樂場所接納人數不能超過核定人數的75%,並且要做好疫情防控措施,降低聚集可能帶來的風險。
關於做好2021年春節檔電影院疫情防控工作總體來說,牛年影市的強勢開局,顯現了中國電影市場的蓬勃生命力。據貓眼專業版數據分析師劉振飛說,今年春節檔極大提振了電影行業從業者和全國電影觀眾的信心。「只要你有好的內容,只要社交需求存在、電影仍然能夠為大家提供休閑娛樂,觀眾就會走進電影院,從而推動整個市場繼續全面復甦。」
B. 中國票房榜排名
截至2021年11月3日,中國票房榜排名如下:
1、戰狼2(56.88億)
《流浪地球》由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領銜主演。該片於2019年2月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影片故事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C. 2022年春節檔,初二票房創史上最大跌幅,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在2022年的春節檔,初二的票房成績創上了歷史上最大跌幅,也就是說在初二的票房成績並不如我們之前所預測的那麼高,而且它不僅僅是比初一的時候的票房成績要低很多,相比於2021年春節檔初二的票房成績也低了很多。那麼春節檔票房成績低的原因是什麼呢?
第二個原因可能就是因為今年春節檔的電影並不如我們想像當中的那麼受大家的喜歡和期望,雖然今年春節檔的電影也是很不錯的,比如《長津湖之水門橋》以及《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還有《狙擊手》《奇跡》《四海》,可能是因為大家在大年初一看了這些電影之後,有觀眾的評價不是很好,影響了下一批觀眾去看這些電影的熱情,這也就促使著大家的觀影需求並不是2021年那麼強,再加上2021年春節檔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因為是剛剛院線開放電影的時期,那個時候大家是有很強烈的觀影需求的,自然今年就不如去年那麼強了。
D. 2022年春節檔電影票均價已飆到56元,為什麼電影票價格會突飛猛漲
2022年春節檔電影票均價已飆到56元,為什麼電影票價格會突飛猛漲?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不清楚大夥兒如何看待當今電影票價的規模性增漲,那麼貴的電影票你能掏錢在春節期間去規模性的看電影嗎?
E. 中國影史上第三次單月破百億,分別是哪三次
1、第1次單月破百億:2018年2月的101.47億。
2、第2次單月破百億:2019年2月的111.63億。
3、第3次單月破百億:2021年2月票房突破100億。
當然,這背後離不開中國電影的成長,內地影視市場的出熟,優秀的導演,出色的演員,以及觀影需求興起、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迭代,政策支持等,都是一個個積極因素。 時代在發展,個人也在進步!很欣慰,中國的電影進步如此之快,也期待中國電影的美好未來!
F. 2021年春節檔電影預售總票房超過4億元,你最喜歡哪部電影
2021年春節檔預售總票房超過4億元,大年初一單日預售票房突破3億元,其中《唐人街探案3》36小時預售破億,創下了國產電影預售票房最快破億紀錄。
7部定檔大年初一的國產影片主要有《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侍神令》《刺殺小說家》《人潮洶涌》《新神榜:哪吒重生》和《熊出沒:狂野大陸》。喜劇、玄幻、動作、動畫等類型風格囊括,給予觀眾一份春節檔大餐。
從排片數量來看,《唐人街探案3》在春節檔首日的排片超14萬場,《你好,李煥英》則超7萬場,《刺殺小說家》超4萬場。 這些數據無疑都體現了大家的心思。
我還是比較喜歡《唐人街探案3》。
G. 《你好,李煥英》的票房為什麼能超過很多知名導演
第一:因為名導在忙著拿獎,拍一些不迎合市場,但拿獎無數的電影。。
第二:時代不同,那些名導拍電影的時候,整個電影市場都不咋地,一整年全部影片加起來都不到100億,現在2021年我覺得整個電影市場能突破900億,努努力1000億。
第三:電影分兩種,一種是拿獎無數但票房不咋地,一種是票房火爆但拿不到獎。。。那些中老年名導,錢已經賺夠了,賺的錢幾輩子都花不完了,他們現在在乎的是名,而不是利。。
第四:現在電影市場四大家族,軍事,喜劇,動作,科幻奇幻。。軍事在名導眼裡是寫實的,這個題材也是國內唯一一個既能拿獎又能保證票房的類型。。喜劇,那些名導已經人到中老年,沒有喜劇元素了,或者說那些名導不了解現在年輕人的喜劇元素。。而動作類型的影片,在那些名導眼裡肯定是那些太極拳,八極拳什麼的,不是說這些不好,而是市場不再需要。。科幻奇幻類型的,還要看歐美,國內的科幻奇幻我覺得就流浪地球和蜀山傳好,其他都不咋地。
《你好!李煥英》能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同行襯托得好。有些大導演名導演成天琢磨著給觀眾講個「深刻」的故事,結果觀眾一看,電影本身就很擰巴,所謂深刻只是導演自己的想法。
觀眾不要你導演覺得,要觀眾們自己覺得。
無論賈玲團隊還是沈騰所在團隊都有一個優勢:
他們每年都花大量的精力上綜藝節目,演話劇,演小品,節目好不好,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哪些地方應該徹底改掉,從觀眾的反饋中都可以看出來。只要利用好這一點,電影講的故事,給觀眾的感覺不會太差。
當然也有一些反例,有些相聲小品的團隊拍的電影也一般般,因此怎麼把握觀眾的反饋,也是一種本事。
《你好!李煥英》最起碼絕大部分故事很歡樂。
最後一段很多觀眾說「看哭了」,更吸引很多人去看。很多觀眾感慨萬千,看出了家庭、火紅年代、三線建設等等方面,不用那些自認為很「聰明」的導演故作高深地來「教育」觀眾。
《你好!李煥英》的服裝化妝道具夠用心。
很多影視劇的道具看著光鮮亮麗,但是給觀眾巨大的距離感,感覺不像故事設定的年代裡,甚至就是「四不像」。這個劇組找到賈玲家鄉的工廠里一些八十年代的建築,按照電影1981年的設定進行了布景。
布景
這樣的廠門,還有電影里的燈光球場、理發室、禮堂、露天電影院等等,當時全國都有這樣風格的建築,大家一看就知道確實是當時的樣子。很多人都覺得就是小時候/年輕時候的樣子。
演員的表現很出色,主要角色賈玲、張小斐、沈騰等等都是在綜藝舞台上磨練多年的出色演員。中年李煥英是由 「任長霞」劉佳老師 扮演的。
合影
另外不經意間,你能在電影里看到許多出色的演員,尤其是喜劇演員客串一些角色,這些演員把一些只有一兩句台詞,出場幾分鍾的角色演得活靈活現,這是很多影視劇根本達不到的高度。
角色
當然據說有些觀眾一看是女導演、以女角色的經歷為主線,就想都不想去看。我估計這部分人可能不會太多。就像《戰狼2》《紅海行動》的觀眾里,軍迷群體其實所佔比例不會很多而已。
當然2021年春節的電影總票房非常高,除了2020年春節期間受新冠疫情影響之外,恐怕還有一個因素是春節那幾天的票價特別高,我看了下,周邊很多電影院的票價漲了50%以上,有的直接翻倍,就這樣還爆滿,可以說把去年春節的錢都搞回來了。
另外,賈玲的這部電影帶動不少觀眾去查閱資料,了解過去三線建設,過去的單位是個什麼樣子,從個人感情來講,我倒是很感謝她和她的團隊。
春節賀歲片《你好,李煥英》,是喜劇演員賈玲追憶母親的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親情電影,在起初拍這部電影的時候,賈玲沒有預料到有這么好的票房收入,目前已超過27億,直逼50億。屬意料之外,但是看完這部電影,仔細分析這部電影如此火爆的原因,又確是應該,主要有以下幾點,分析的如有不當請批評指正。
一是這是一部反映母女之間親情的 情感 類電影,整部電影都透露著賈玲對母親的深深的愛,愛之切深入骨髓,以及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賈玲的每一滴眼淚都能打動每一個觀眾,把觀眾引入到電影的情節中來,我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也是哭的稀里嘩啦,對比賈玲對母親的愛,我在反思對父母的愛我做到了多少?有遺憾嗎?這種 情感 很容易帶動觀眾,有的人出了電影院就給父母打電話,有的人看完電影就直奔父母家,陪伴父母,這就是這部電影的引領和教育作用。相信,每一個看這部電影的人都會被這種真實的 情感 所打動。
二是母親對子女的教育理念,得到多數人的認同。電影里賈玲的母親說過一句話: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將來大富大貴,只希望她 健康 、快樂。現在很多父母對子女的教育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從小就參加各種培訓班,忽略了孩子的快樂和 健康 。
三是眾多喜劇明星的加盟讓這部電影增加了許多期待和看點,讓每一個看電影的人在笑聲中流淚,這是很多電影做不到的。
四是放映檔期選擇的非常好。選擇大年初一首映,春節假期大家都有時間去電影院看電影,而且今年的疫情不嚴重,如果這部電影選擇在去年春節,大家都宅在家裡,估計這部電影不會有這么高的票房收入。
總之,天時地利人和成就了這部電影,成就了賈玲。
賈玲本身草根出身,很接地氣。再加上是自己的家事和與母親的生活情節,使人看了有真實性和切入感,濺射了不少眼淚,現在以情動人的影片已是屈指可數,賈玲抓住了觀眾的久違之需,出品了一部賺人熱淚的影片,使《你好,李煥英》聲名大噪,一舉奪得到了票房冠軍。賈玲也成了全世界票房第一的女導演。可謂一時風光無限,賈玲忙得連"瘦身"的莊重承諾也為此放棄了。
綜上所述,賈玲票房大賣和超越很多知名導演是賈玲努力和審時度勢的結果,符合了"文章著時而作"的真理。願賈玲今後再又一部舉世之作誕生,以滿足廣大觀眾的需要!最後用一句話作結束語:天才來自匠心獨運!
第一 放映前,沒在意。感覺肯定不好看。第二 放映後,口碑好,給驚喜。第三,其實電影的拍攝上肯定很青澀,不成熟,但是 情感 上卻觸動了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父母的愧疚,所有的母愛都是一場重復的辜負。我們永遠都做不到愛父母超越愛自己的孩子。這大概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痛點。
有個說法,賈玲導演首秀作品《你好,李煥英》,超過43億的票房收入(現在還在增加)超過了馮小剛導演全部作品的收入,不僅超過馮小剛,也超過了許多知名導演。有時候,這些導演非常不服,可是面對現實,你不得不服。
歷史 總是如此,長江後浪推前浪。有人說,不是你拍了過40億票房,就等於你的水平超過了馮小剛。我想問,難道馮小剛不想拍出超過40億票房的電影?不是不想,是不能也。
現實真的很打臉。不是導演的吳京,拍出了戰狼這樣優秀的作品,票房超過50億;不是導演的賈玲,拍出了接近50億票房的優秀作品。不是歌手的小嶽嶽,干過一種歌手,春晚大放異彩!
為什麼?
因為他們懂得,觀眾需要什麼。而不是,我高高在上,我是打牌導演,我用了大牌演員,我花了大價錢,你就應該膜拜我。所以,章子怡導演《上陽賦》,雖然大投入大製作,一樣沒人買賬。以我為中心,是名導演的官位思想作祟,成不了觀眾喜歡的作品。
相反,像賈玲,像吳京,他們自己深知,他們不是名導演,沒有那樣的號召力,就如同我們的共產黨最初一樣,我們沒有名氣,也沒有足夠的實力,可是,我心裡裝著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就拍大家喜歡看的題材,喜歡看的故事,人民路線,是他們這些導演成功的關鍵。
再美的作品,沒有欣賞都是遺憾。真正走心的作品,才會深入人心。願所有名人,放下名人包袱,把 人民放在心間,你也會拍出高票房的作品。
我覺得有三點,第一是現在的票價確實比之前的要貴一些,看網上說大部分都是40-60的票,本人是花了30左右看的,票價不同以往了。如果真的按照觀影人次和貨幣的通貨膨脹來算,李連傑的少林寺還是第一的。
第二點就是之前《你好,李煥英》在歡樂
喜劇人上面表演的小品確實讓人覺得這個故事還不錯,電影應該也不會差,故事確實挺感人的。所以會有很多人看哭了。
第三點就是電影的宣傳力度也大,微博,抖音等你能想到的社交平台都能看到這部電影的影子,宣發廣告費用也是花費了一部分。
但是電影票房不能代表電影的好壞,有些電影叫好不叫座,有些電影明知道是屎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去看,居然因為票房好,還會出續集,真的是吐了。
在《你好,李煥英》沒上映之前,很多人都在吐槽現在導演的門檻真的越來越低,什麼人都可以拍電影,之前的相聲演員郭德綱做過導演,現在各種小品演員也開始做導演,所以很多人都不太看好賈玲能拍出好的作品。
但是現在影片的票房已經向50億大關邁進,賈玲有望成為全球票房第一的女導演,而現在無論是從票房還是影片的觀感都是超乎所有人的想像,當初一致以為唐探3會是最成功最值得期待的,看來賈玲的《你好,李煥英》才是最大的黑馬。
而對於這部電影的票房能超過一些有名導演,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故事情節,讓人有種感同身受,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母親,又有多少母親和賈玲的母親一般,「我的女兒,我只要她 健康 快樂」,這是每個母親對我們相同的寵愛,但同時又有多少孩子像賈玲那樣心中有一顆不服輸的心,拚命讓自己能夠出人頭地,只為了讓媽媽看到高興。
可是賈玲的母親沒能看到她今天耀眼的一面,而普通家庭中同類的人也有很多,所以無論是從劇情還是真實感受來說,這部影片都讓人有一種熟悉的感覺,容易產生共鳴。所以有些時候並不是說好的電影一定要有超炫酷的特效,有牛逼的一線明星,有強大的宣傳公關團隊。
好的電影最重要的是讓人有看下去的慾望,無論是劇情中哪一個微小的細節能夠打動或者牽動你的心,你都會對這部影片感受頗深,也就有了好電影的感覺,你覺得是不是這樣呢?
現實生活中有的人也經歷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痛,夢想著穿越時空回到過去,重溫父母陪伴的幸福,彌補贍養父母的缺憾。
還有就是現在的年輕人,特別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快節奏的生活,工作雙重壓力下,無力甚至是無暇顧及父母。
他們內心充滿著對父母的愧疚,渴望有朝一日事業有成,衣錦還鄉去陪伴父母。
這部電影的核心思想貼近現實生活,演繹了現實生活中人們的奢望。
《你好,李煥英》累計票房已經超過四十億,目前已經反超《唐人街探案3》,成功進入中國影史票房第六名。
這是賈玲第一次當導演拍電影,她的很多導演技術方面不是很成熟,但是有一顆真誠的心。
所以在 情感 上,因為導演和演員的 真情流露、真心實意,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 ,所以受到了很多觀眾的歡迎。
第二,在劇本劇情上, 情節設計出人意料 ,在自己意外穿越回1981年時,媽媽同時也回去了,這個反轉更加體現了母愛的偉大,很暖心。
本來是賈曉玲想要彌補自己在媽媽生前未能表達的東西,讓媽媽快樂,結果是媽媽配合女兒,完成了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
這是怎麼看出來的?導演賈玲用一個細微的針線活來體現。在賈曉玲才幾歲的時候弄破了褲子,那時李煥英還不會針線活。
而賈曉玲穿越回1981年,是在母親年輕的時候,自己還未出生,母親更是對針線活不熟悉了,更別提能綉出這么好的一朵花來。
看到這情景不禁潸然淚下,這是電影最感人的地方。我認為這也是電影最精彩的地方,也是電影最成功之處。
第三,在演員方面, 沈騰賈玲首次銀屏合作,吸引了很多網友和粉絲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賈玲的朋友也參演了電影,飾演配角(除了個別的演員客串),自然也就很多人捧場了。
第四, 在宣傳方面,宣傳很到位,宣傳投入比較大,多個營銷方式,讓大家知道了這部電影。
比如,在今年2021年的央視春晚舞台上,賈玲、張小斐、許君聰等人,表演小品《一波三折》,在結尾還設置了一個小彩蛋,請大家大年初一看電影,這正是在宣傳《你好,李煥英》,在央視這個大舞台上宣傳,自然也吸引了很多觀眾。
除了央視舞台上的宣傳,還有其他的多個綜藝節目 ,比如《王牌對王牌》也請到了賈玲、沈騰、張小斐等人進行了電影宣傳。
在成功宣傳+上映後前期的良好口碑之後,後期排片量也在增加,所以票房就噌噌的上漲了。
很多知名導演,並不是說他們導演的作品不好,其實都是評分比較好,票房不是很高的情況,如果宣傳得比較好,影院排片量也增加,票房也不會少的。
H. 20212月票房總計122.67億,哪些電影的貢獻值高
2021年2月票房總計122.67億,從數據中可以清晰看出來《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煥英》這兩部電影的貢獻值是最高的。
2021年有很多電影上映,其中票房收入最高的兩部電影就是《你好,李煥英》其次是《唐人街探案3》,這兩部電影的總票房已經超過90億了。2021年大年初一上映的這些電影中,觀眾最看好的電影就是《唐人街探案3》,而且很多唐探的影迷已經等了一年了才看到這部電影上映。沒想到這次電影票房黑馬居然是《你好,李煥英》,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說這部電影的劇本寫的非常好,而且情感表達的非常細膩。在最開始的時候,《唐探三》的票房一直遙遙領先,而後被《你好,李煥英》,這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期待已久的《唐探三》該看的人已經在第一時間去看了。而《你好,李煥英》的後來居上,是因為每個人在內心中都有一段想要表達,但沒有表達的親情。這是多數人想要看的原因,而這樣的人是在多數的,加上電影的劇情表達細膩,代入感很強,表達的情感也是大家為之感動的。不管怎麼說,這兩部電影,都是值得大家去看的。
I. 截至100億票房節點,陳思誠導演的主要作品有什麼
截至100億票房節點,陳思誠導演主要作品有:
1、《唐人街探案2》33.98億
2、《我和我的家鄉 之 天上掉下個UFO》28.29億
3、《唐人街探案3》(熱映中)
4、《唐人街探案》8.23億
5、《北京愛情故事》4.07億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2月14日21時35分,《唐人街探案3》累計票房超25億,助陳思誠導演電影作品票房超100億,成為中國影史首位百億票房導演,他的下一部作品是今年暑期檔的《外太空的莫扎特》。
(9)2021大年初二電影票房擴展閱讀:
《唐探3》成本比《唐探2》多,但沒有到10億
《唐探3》延續了前作的風格,將案情發生地改在了日本,唐仁、秦風受野田昊之邀,前往東京,為一樁密室殺人案找真凶……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大年初一票房高達17.36億元,打破2019年大年初一14.58億元的單日票房紀錄,創中國影史單日票房新高。截至今日(2月15日),今年春節檔的票房已達到56億元。其中,從預售到正式開畫,《唐探3》都以壓倒性優勢領跑。影片大年初一的票房超過10億元,票房佔比接近60%,大年初二的票房也超過了8億元。
與節節高升的票房相比,《唐探3》的口碑卻出現出前所未有的爭議。在豆瓣上,影片在上映當日以6.8分開分,截至2月15日,影片的評分已滑落至5.8分。
J. 據燈塔數據顯示,春節檔預售票房破10億,各個影片的票房有多少
截至2月13日9:50,距離電影春節檔上映前還有不到24小時,檔期實時預售總票房已突破10億元,達到10.2億元。其中《唐人街探案3》預售總票房達6.79億,以接近7成佔比遙遙領先。第二名《你好,李煥英》預售票房超1.5億,第三名《刺殺小說家》超6000萬,緊跟其後的《侍神令》預售也有望突破4000萬。
奇幻類型電影是歷年春節檔的“常客”,2021年也不乏奇幻題材的電影作品將於觀眾見面。由李蔚然執導,陳坤、周迅等主演,改編自熱門手游《陰陽師》的影片《侍神令》自帶熱度,影片講述了穿行於人妖兩界的陰陽師晴明,與一眾妖怪締結契約,共同守護平京城的故事,充滿了魔幻色彩。由於改編題材內容原本的受眾積累,這部影片格外受年輕人期待。
受眾群體明確的國產合家歡動畫影片在歷年春節檔中都佔有一席之地,“熊出沒”系列中,為人熟知的“熊大、熊二、光頭強”鐵三角經典形象成為了其票房的有力保障。《熊出沒:狂野大陸》作為“熊出沒”系列上映的第7部動畫電影,也將在大年初一與親子家庭共同刻畫幸福時光。
劉德華、肖央等人主演的電影《人潮洶涌》,由影片《無名之輩》的導演饒曉志執導,改編自日本影片《盜鑰匙的方法》,影片講述了冷血殺手與不知名小演員經歷“澡堂奇遇”互換身份後的一系列故事。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盜鑰匙的方法》原作曾榮獲多項“最佳編劇”獎項,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為其後的多部改編作品提供了題材內容層面的保障。
“哪吒”作為國漫創作的經典形象也加入了2021春節檔“搶位戰”。由口碑動畫《白蛇:緣起》原班人馬打造的動畫電影《新神榜:哪吒重生》不同於“封神三部曲”,其影片將“哪吒”的故事延續進了現代場景,但故事仍然對准了哪吒和龍族之間的恩怨是非。三千年後,有著哪吒元神的主人公又將有怎樣的奇遇,奇幻的劇作情節吸引著近年來隨國漫熱度增長的圈層觀眾去影院探索。
據悉,相關券商機構表示,國內觀影需求正穩健復甦,檔期影片供給充沛,類型豐富且IP續作數量多,樂觀情況下,2021年春節檔票房有望達到70.53億元,較2019年增長28.1%。並且,由於長途旅行仍存限制,本地娛樂活動需求將持續旺盛,春節檔期票房或將還會刷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