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外星人asm100需要升級驅動嗎升完之後有什麼影響嗎我是用魯大師裡面
你好,用魯大師驅動升級後出現問題,可重新上魯大師驅動管理處去還原一下升級的驅動,或是直接卸載該驅動,再前往驅動官網下載新的驅動。因為魯大師驅動用的是360的驅動,有時升級會出現問題。很抱歉給你造成的困擾。
Ⅱ 求 一部關於外星人的電影的名字
英文名: Meet Dave
中文名: 戴夫號飛船/大衛特大號(台)/星艦
劇情介紹
作為一個剛剛來到紐約這個大城市的新鮮人來說,戴夫不能不算是一個異類,他看上去總有些不太對頭。先不要說他對這個城市有多麼不適應,而是他的身體和他的大腦似乎都配合不上。這樣的格格不入看似匪夷所思,其實有著一個合理的解釋:原來戴夫根本就不是人類,他是被一個微型的外星人按照自己的形象而建造出來的宇宙飛船。艾迪·墨菲就在這部家庭喜劇大片《戴夫號飛船》中扮演兩個角色--人形飛船和微型外星船長。
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戴夫,他大概四十歲左右,樣貌還算討喜,但是著裝怪異,他總是身穿一身純白色的禮服,口袋裡插著一塊迭得整整齊齊得黑色手絹,讓人忍不住回憶起上個世紀70年左右那個迪斯科大行其道的遙遠年代。除了著裝,戴夫身上還有什麼地方不太對勁,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這個城市裡的異客。走在紐約的街道上,他的步伐是那麼奇怪,一條腿邁出去老遠,而另一條腿卻不會跟上,他看起來還真是完全沒有辦法適應自己的身體。
而在戴夫的身體里實際上駐扎著一支訓練有素的精良部隊,盡管這些隊員們的平均身高只有一又四分之三英寸高,但是他們所有人都心急火燎地想要指揮這個對於他們來說是個龐然大物的奇怪傢伙的一言一行。在戴夫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有一個專業的操作員在使用高科技的手段操縱著他的每一個關節和肌肉,但顯然這支隊伍的配合還有待於更好的磨合。當戴夫喝下他生平第一口水時,船艙內部立刻變成水漫金山;當戴夫想要試試其他的衣服,一件普通的襯衫成了棉質的怪物差點把他憋死;當戴夫去參加最最普通的體檢時,一個簡單彎腰動作差點讓裡面的人拼上老命也做不出;當戴夫參加宴會時,一個他剛剛知道叫做熱狗的肉腸讓男廁所里發生了大爆炸……
正當戴夫號通過種種身體上的斗爭慢慢找到了他的航線之時,所有船員們開始經歷一種會給他們帶來更加深刻打擊的遭遇——感情——這種在他們的星球幾乎不存在的東西。戴夫號在改變,不光是從里到外,也包括從外到里……
Ⅲ 有關外星人的!這是什麼電影啊!
雖然科學家鑒於星球間存在著巨大的距離,認為即使有外星人,也不可能飛抵地球,但他們並未否定外太空存在智慧生命的可能。
外星生物是否存在
UFO以充滿神秘的方式存在,數以千萬計的地球人聲稱看見過UFO。究竟這些「目擊者」是幻想家還是騙子?抑或在謊言與真實之間存在著某些東西?答案是在太空中的星球,還是來自人類對神秘的崇拜?
在世界范圍內第一次掀起UFO研究的熱潮,始於UFO研究史上最著名的「阿諾德事件」。UFO是英文縮寫,意思是「不明飛行物」,也稱「飛碟」或「幽浮」,是指一種會移動的飛行物或天文景象,可由肉眼觀測或雷達監測到,而人類目前尚無法解釋的現象。對UFO感興趣的人,不僅推測這是來自比地球更進步的文明,並以現代人可能面臨的問題,心理學上的推斷來解釋此現象。對UFO的描述有:快速地移動或盤旋;移動時悄然無聲、飄忽不定或轟鳴異常;外形如碟子、雪茄、球形、環形或橢圓形,據目前統計,已達100多種不同的形態。
在世界范圍內有關UFO的記載自古就有。但是,1947年6月24日,美國新聞界以首創的「飛碟」一詞大篇幅地報道阿諾德目擊飛碟事件,才把今世人都感到好奇的天外來客展現在人們眼前,而轟動全球。
然而,在對宇宙的探索中,對外星人的探索,最能激起人們的興趣。雖然科學家鑒於星球間存在著巨大的距離,認為即使有外星人,也不可能飛抵地球,但他們並未否定外太空存在智慧生命的可能。
星雲NGC6543,綽號「貓眼」星雲
最近有兩位科學家發現太陽系外有兩顆行星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條件,更激起一陣「地外文明」熱。一些科學家認為,外星人肯定存在,但要找到一個像地球這樣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很不容易的。有行星不一定就有生命;有生命不一定就有高等生命,它要求行星到母恆星的位置必須恰到好處。根據這樣的條件,在銀河系中,大約只能有100萬顆行星才有可能。而在這100萬顆之中,還必須有形成生命的一系列條件,包括水、氧氣和各種化學元素。而假如那些行星的外星人,已有高度發達的文明,其具有向高空發送無線電信號的歷史比地球早得多,已有100萬年了(我們地球才100年),那麼算下來,有可能做到的星球只有250顆,若它們均勻地分布在銀河系中的話,離我們最近的也有4600光年。而宇宙中,像銀系中這樣的河外星系,就有10億個。
人類為了與可能存在的外星生物進行聯系,迄今為止,已進行了50個搜尋外太空電波訊號的計劃,雖均以失敗告終,但人類尋找外星文明的另一種方式,即利用人造宇航器對外太空進行直接探測的努力,仍在進行之中。1966年,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吳丹曾讓UFO研究者馮.凱維茨基,研究如何才能把UFO列入聯合國的議事日程。1978年,聯合國第33屆大會第一委員會通過也格瑞那達政府提出的商議草案,建議各成員國協調包括UFO在內的外星生命的科學研究和調整。1979年,聯合國第43屆大會通過把UFO作為世界性課題進行研究的提案,在第47次會議綱要中指出:「對涉及到整個人類的UFO的研究,應當是人類為解決世界的社會、經濟、政治等問題所作出的努力的一部分。」1977年討論UFO的第一屆國際大會在墨西哥召開。1983年二屆UFO 代表大會在巴西舉行。
亦真亦假
1972年和1973年美國先後發射了「先驅」10號和11號、「旅行者」1號和2號宇宙飛船,探尋遙遠的外太空。「先驅者」10號和11號各帶有一封「寫」在鍍金盤上的問候信。「旅行者」1號和2號各攜帶了一張直經30.5cm名為「地球之音」的鍍金唱片,並有放音設備,上面錄有60種語言的問候語、113幅描繪地球風土人情的編碼圖片(其中一張有萬里長城)、35種地球自然音響、27種世界名曲。「旅行者」宇宙飛船攜帶的「地球之音」還有美國總統卡特簽署的給宇宙人的一份電文:「這是一個來自遙遠的小小星球的禮物。它是我們的聲音、科學、形象、音樂、思想和感情的縮影。我們正在努力使我們的時代倖存下來,使你們能了解我們生活的情況。我們期望有朝一日解決我們面臨的問題,以便加入到銀河系的文明大家庭。這個「地球之音」是為了在這個遼闊而令人敬畏的宇宙中寄予我們的希望、我們的決心和我們對遙遠世界的良好祝願。」
旅行者1號,2號的飛行速度約為每年5億公里,如一切順利的話,在2015年之前仍會把有關宇宙的資料送回地球。之後,它們便會因電力用盡而關閉所有的儀器,但仍舊默默地向著太陽系外的太空深處飛去。最後的希望來自於對未知的期待。如果旅行者1號,2號碰到具有智慧的外星人,或許他們能夠明白:在遙遠的一顆恆星旁圍繞著9顆大行星,從中心數起第三顆,上有許多寂寞的智慧生命,他們衷心希望能在浩瀚的太空中找到一些」宇宙親」。
關於外星人存在的假設
外星人的報道時常見諸報端,很多人聲稱見過飛碟,甚至見過外星人,同時他們也拍到了各種各樣的有關飛碟的照片。這一切到底是真是假,外星人真的存在么?
據自稱見過外星人的人們描述,他們所見到的外星人大多是一些個子矮小,腦袋圓大、嘴巴窄長如裂縫、身穿緊身衣的類人生物。但也有人聲稱他們見到的外星人是高大的巨人、機器人狀怪物、滿身長毛的怪獸甚至美麗的裸女。對這種現象,有人認為這些外星人不止來自一個星球。另一些人則認為,地球上絕不可能有這么多不同種的外星人同時光臨,這種混亂的描述正說明外星人的說法是不足為據的。還有一些人認為,這些確有相當一部分不足為信,但仍有一些可以確認是真實的。
另一些人則熱心於尋找外星人在古代留下的痕跡。他們認為撒哈拉沙漠壁畫上人物的圓形面具、復活節島和南美的巨石建築以及金字塔等種種無法解釋的史前奇跡都與外星人有關。還有的學者提出人類是外星人的後裔,或人類中一些民族(如瑪雅人)是外星人與地球人交配的後裔等種種觀點。但這些也只能作為猜測和假說,其中大多數仍缺少足夠的證據。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曾指出,在整個銀河系中差不多有二千億顆恆星,這些恆星中有相當一部分帶有行星。在這些行星中,與地球環境近似的,估計可能多達一百萬顆。既然生命能夠在地球上產生和演化,那也就可能同樣在這些行星上產生和演化,並發展出智慧生物。而其中必定有一部分,要經現在的人類文明更為先進。因此,這些天文學家們認為,在地球以外的別的星球上出現智慧生命,完全是可能的。
但薩根卻對世界各地常常有人遭遇外星人的消息嗤之以鼻。他認為,這些,都是把一些人類掌握的科技加到所謂外星人身上,所描述的外星人形象也大多是人類的變形。而在別的星球,生命進化過程千差萬別,外星智慧生命的演化形態很可能與人類完全不同,其掌握的科學技術也會與人類完全兩樣。而且這些可能產生智慧生命的星球,離地球的距離都在幾千或幾萬光年。因此以為每年甚至每天都有外星人來訪的說法,更是完全不現實的。
薩根的看法,大致可以代表嚴肅的科學家們的意見。這就是說,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從理論上講是完全可能的。但各種發現外星人的消息,卻大都不足為信。然而仍有一些被認為可靠而目前科學界尚無法解釋的事件,以至某些不可理解的史前奇跡,又是否與外星智慧生命有關呢?這一切仍然是個謎。
對於目前外星人的存在情況,科學家們提出了種種可能的設想,這些設想很大膽,現在看來也很離奇,但是誰又能責怪人類的想像力呢,也許這些幻想有一天會變成可觀的存在。
地下文明說
記得看過一個漫畫故事,說的是在地球上是人類進化的天堂,但是在地球內部卻存在另一個由進化後的昆蟲統治的文明世界,最終地下的昆蟲為了地上的生存權與人類開始了戰爭。據悉,美國的人造衛星「查理7號」到北極圈進行拍攝後,在底片上竟然發現北極地帶開了一個孔。這是不是地球內部的入口?另外,地球物理學者一般都認為,地球的重量有6兆噸的上百萬倍,假如地球內部是實體,那重量將不止於此,因而引發了「地球空洞說」。一些石油勘探隊員都在地下發現過大隧道和體形巨大的地下人。我們可以設想,地球人分為地表人和地內人,地下王國的地底人必定掌握著高於地表人的科學技術,這樣,他們——地表人的同星人,乘坐地表人尚不能製造的飛碟遨遊空間,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了。
雜居說
該觀點認為,外星人就在我們中間生活、工作!研究者們用一種令人稱奇的新式輻射照相機拍攝的一些照片中,發現有一些人的頭周圍被一種淡綠色暈圈環繞,可能是由他們大腦發出的射線造成的。然而,當試圖查詢帶暈圈的人時,卻發現這些人完全消失了,甚至找不到他們曾經存在的跡象。外星人就藏在我們中間,而我們卻不知道他們將要做什麼,但沒有證據表明外星人會傷害我們。
人類始祖說
有這么一種觀點:人類的祖先就是外星人。大約在幾萬年以前,一批有著高度智慧和科技知識的外星人來到地球,他們發現地球的環境十分適宜其居住,但是,由於他們沒有帶充足的設施來應付地球的地心吸引力,所以便改變初衷,決定創造一種新的人種——由外星人跟地球猿人結合而產生的。他們以雌性猿人作為對象,設法使她們受孕,結果便產生了今天的人類。
平行世界說
我們所看到的宇宙(即總星系)不可能形成於四維宇宙范圍內,也就是說,我們周圍的世界不只是在長、寬、高、時間這幾維空間中形成的。宇宙可能是由上下毗鄰的兩個世界構成的,它們之間的聯系雖然很小,卻幾乎是相互透明的,這兩個物質世界通常是相互影響很小的「形影」狀世界。在這兩個疊層式世界形成時,將它們「復合」為一體的相互作用力極大,各種物質高度混雜在一起,進而形成統一的世界。後來,宇宙發生膨脹,這時,物質密度下降,引力衰減,從而形成兩個實際上互為獨立的世界。換言之,完全可能在同一時空內存在一個與我們毗鄰的隱形平行世界,確切地說,它可能同我們的世界相像,也可能同我們的世界截然不同。可能物理、化學定律相同,但現實條件卻不同。這兩個世界早在200-150億年前就「各霸一方」了。因此,飛碟有可能就是從那另一個世界來的。可能是在某種特殊條件下偶然闖入的,更有可能是他們早已經掌握了在兩個世界中旅行的知識,並經常來往於兩個世界之間,他們的科技水平遠遠超出我們人類之上。
四維空間說
有些人認為,UFO來自於第四維。那種有如幽靈的飛行器在消失時是一瞬間的事,而且人造衛星電子跟蹤系統網路在開機時根本就盯不住,可以認為,UFO的乘員在玩弄時空手法。一種技術上的手段,可以形成某些局部的空間曲度,這種局部的彎曲空間再在與之接觸的空間中擴展,完成這一步後,另一空間的人就可到我們這個空間來了。正如各種目擊報告中所說的那樣,具體有形的生物突然之間便會從一個UFO近旁的地面上出現,而非明顯地從一道門里跑出來。對於這些情況,上面的說法不失為一種解釋。
既然天體間的距離極其遙遠,既然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既然宇宙航行困難重重,為什麼書報雜志,電視台廣播電台以及網際網路上會有那麼多飛碟和外星人的報道呢?不明物體在天上飛行的事情,古代就有記載。但是,真正引起注意的不明飛行物的報道,始於1878年1月,當時美國德克薩斯州一個農民在田間勞動時,看見空中有一個圓盤狀的物體在飛行。當時飛機還沒有問世,這一奇特的現象在報紙上發表後,引起了社會的轟動。有150多家報紙刊物轉載了這條消息,成為現代不明飛行物報道的最早事例。不明飛行物在英語中是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取三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組成它的縮寫就是UFO。香港和台灣有的書上,把UFO三個字母的發音直接用漢字寫出,叫做「幽浮」,這就使它帶上了神秘的色彩。
第一個UFO的報道出現在1947年6月24日,這篇報道說,民航機飛行員肯尼斯·阿諾德在華盛頓州雷尼爾山谷附近搜尋一架莫名其妙失蹤飛機的時候,突然發現空中有9個碟狀的閃光飛行物,每個的直徑大約有30米左右,像在水面上打漂的碟子一樣,正在以每小時2000公里的超高速跳躍著向前飛行。記者在報道中使用了「飛碟」這個詞。從此「飛碟」和「UFO」一起成為不明飛行物的代名詞。
然而飛碟竟是地球底部的來客,是地球黑子導演出的一種假象!!!地球黑子A中產生的鎂,它是最易失去外層的2個電子,變成正鎂離子Mg+ ,它是一種銀白色的金屬,在粉末狀態下也保持著金屬光澤。在常溫下,與空氣里的氧緩慢氧化,在地面空氣中放久後,就會慢慢發暗並失去原有的金屬光澤。鋁在表面氧化後,產生一層氧化膜,仍能保持一定的金屬光澤,在陽光照射下會銀光閃閃。當黑子A接近地底的時候,地殼電位由0變正,因同性相斥,帶正電荷的金屬粉塵被斥出地縫。有的散落在大氣層中,慢慢氧化為塵埃,有的一團團粉塵被斥向地表,在旋轉著的黑子電場作用下,粉塵在空中成團地旋轉,在風的影響下,時而旋成球形,時而旋成草帽形、碟形、圓錐形、圓柱形、橢圓形等,見者便給它一個形象的名字——「飛碟」!!!!!!!!
由於這個事件影響很大,為了查明真相,1950年4月,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著名記者愛德華·R·莫羅又采訪了阿諾德,采訪中阿諾德聲明,1947年關於他看見不明飛行物的報道「沒有正確地引用我的話。各家報紙對我的話誇大其詞……我當時說,這些物體在上下波動,就像,啊,我看就像是漂泊在波浪洶涌的水面上的小船。當我形容它們怎麼飛行的時候,我說它們的飛行就像在水面上拋出一個碟子。大多數報紙誤解了我,並且錯誤地引用了我的話。報紙說我說這些物體就像碟子一樣。而我是說,它們飛行的樣子像碟子。」阿諾德說他看見了一連串9個物體,其中一個發出了「可怕的藍色閃光」。阿諾德得出結論說,它們是一種新式的帶翼飛機。莫羅在采訪報道最後總結說:「1947年的報道是一個歷史性的錯誤。阿諾德先生最初的描述被人們遺忘,而『飛碟』卻成為家喻戶曉的詞彙。」
最早把飛碟和外星人聯系起來的,是美國亞利桑那的氣象學家麥克唐納和美國西北大學的海克兩人。他們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提出,有些飛碟是外星人造訪地球所乘坐的宇宙飛船。這個觀點非常符合一般人愛幻想、愛獵奇的心理,立即成為新聞炒賣的熱點,至今長盛不衰。
半個多世紀以來,媒體對UFO的報道已經超過100萬次,現在光是美國,平均每天就有200多起關於飛碟或外星人的報道,其中有10起左右抓住外星人、或者與外星人直接接觸的報道。全世界就更多了。這些報道都有非常具體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經過,很多還有目擊者的照片、錄音和訪談的錄像等等。如果我們都相信這些報道,那麼我們這個世界上外星人就太多了。隨著我們國家一步步融入世界大家庭,我國的飛碟和外星人報道也逐漸多了起來,市面上現在有的書籍,多半還是翻譯或編譯或改寫外國人的,其中相當多的故事是外國報紙上4月1日「愚人節」所編的愚弄人的「新聞」,我們有的作者不知道是真愚蠢,還是真想發財,竟把它當做真事推銷給我們。多數科學家都承認,我們現在的文明還是一個很幼稚的文明,宇宙、地球、人類……還有很多很多的奧秘是我們所不了解的,這就是我們還需要科學研究和科學家的原因。但是如果把我們不了解,不知道的事都歸結到外星人頭上,都用外星人來解釋,那就離科學太遠了。
在新聞自由的國家裡,出於商業目的,什麼「新聞」都是可以製造的。飛碟和外星人常常被作為新聞題材進行炒作,半個多世紀以來,已經為各種報紙、電台、電視台、電影製片商、出版商創造了豐厚的利潤,同時也把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引導到了完全背離科學的歧路上。
截至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個嚴肅的科研機構或者嚴肅的科學家(注意,不是帶引號的「科學家」)聲稱發現了外星人或者外星人的宇宙飛船——飛碟。
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和科普專家、美國天文學會行星科學學會主席、美國地球物理學會聯合會行星研究會主席、美國科學促進協會行星協會主席、宇宙生物學的創始人卡爾·薩根,在著名的科普著作《魔鬼出沒的世界》一書中專門講到各種有關外星人和飛碟的報道的起源,他說:「我們經常被那些支離破碎、吹噓得嚇人的UFO(英文「不明飛行物」的縮寫)的傳說所纏繞,卻很少聽到編造者所受到的懲罰。這並不難理解:什麼能夠推銷更多的報紙和書籍?什麼能夠得到人們更多的關注?什麼能使人感到更有趣?什麼能使我們打發令人難熬的時間?是真的墜毀的外星飛船,還是那些經驗豐富的騙子在騙那些傻瓜兜里的金錢?是威力無邊的外星人在耍弄人類,還是有人根據人類的軟弱和缺陷而總結出的看法?」
2001年03月10日,美國中情局首次大規模解密了859份秘密情報文件。這些時間橫跨1947年至1991年的秘密文件,內容五花八門,但其中最讓人感興趣的卻是美國中情局從20世紀40年代末一直到現在對UFO現象的研究。美國中情局對UFO現象50餘年的研究結果證實:前期的UFO現象可能是前蘇聯政府為了製造美國社會混亂的陰謀;後期的UFO現象則是中情局絕密間諜飛機秘密實驗導致的。一句話,UFO迄今為止尚沒有證據表明其存在!
2001年4月22日,英國《泰晤士報》報道,成立於1953年,鼎盛時期在全球各地擁有1500名會員,最多時每星期可以接到30份UFO目擊報告的英國UFO(不明飛行物)部門,由於可供調查的線索日趨減少,日前已被宣布撤銷。這從另一方面說明,隨著公眾科技素質的提高,人們對UFO事件的關注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把它和外星人聯系在一起,而是更多的用自然科學觀點看待它。
作為探索宇宙奧秘的工作的一個部分,科學家也在積極地探索地球以外的生命,也在積極地搜尋有沒有外星人的信息。這種科學的探索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開始了。
1959年,科可尼和莫里森兩人合寫了一篇文章,登在英國著名的《自然》雜志上。文章說根據他們的計算,如果宇宙中別的地方有智慧生命,而且它們的科學水平和我們1959年的水平相當。那麼,它們應該可以收到地球人發射的無線電信號。同樣,如果它們想向我們發射無線電信號,我們也可以收到。盡管距離極其遙遠,需要幾千、幾百年才能交談一句話,但是畢竟是可以交流的。他們倆還研究了進行星際無線電波交流的最佳波長,這個波長是氫原子的21厘米波長。因為,氫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而且它的21厘米波長也容易探測到。
這篇文章大大的激發了人們探測地外文明的熱情,增強了人們的信心。因為它告訴我們,只要有外星人,只要外星人的科技水平和我們差不多,我們之間就可以互相交流。這篇文章是科學的探測外星人的開始。
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兩三百萬年。從前,人類以為自己是萬物之靈,宇宙間唯一有智慧的生命,甚至認為地球是整個宇宙的中心。後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的眼界開闊了,才懂得宇宙的廣大無邊,它遠遠超越了我們的想像,而地球實在是太小了,當然更不是宇宙的中心。於是人們想像:宇宙這樣寬闊,或許其它星球上會生活著一種與人類相似的智慧生物--外星人。這樣的想法深深地吸引了一些熱哀於尋找外星人的人們。
十六世紀,有人用望遠鏡觀測火星時,發現了許多互相交錯的網紋,便以為那是"火星入"開鑿的"運河"。1935年,美國一家電台廣播說火星人來到了地球,引起了一場虛驚。而英國一位作家創作了一本名為《大戰火星人》的科幻小說,其中對火星人作了許多繪聲繪色的描述,更引發了一系列有關"火星人"的小說和電影的誕生。
到底有沒有火星人?在只有望遠鏡的時代,它一直是個謎。到了六十年代,探測飛船終於上到了火星,解開了這個一直困擾人們的謎:火星比地球冷得多,表面到處是泥土石塊,經常狂風大作,飛沙走石,上面沒有任何生物,當然更沒有火星人。
這個謎解開以後,天文學家進一步分析認為:在太陽系裡,除地球外,其他行星都沒有生物生存所必須的環境條件。因此,地球上的人類是太陽系裡唯一有智慧的生物,要找外星人,必須到太陽系之外。
1972年,美國發射了"先驅者10號"飛船,它於1987年飛出了太陽系,飛船上的金屬片刻畫了人類的形象、人類居住的地球以及太陽系的位置(見右圖)。1977年,美國的"旅行者一號"又給外面的世界帶去了更豐富的信息,包括一部結實的唱機和一張鍍金的唱片,唱片上收錄了幾十種人類語言和多首音樂作品(其中有中國的古曲)。人們熱切地期望外星人會收到它。
為了和外星人取得聯系,科學家們甚至還製造了龐大復雜的設備,試圖向外星發射信息和接收來自外星的信息。但是,經過了許多努力,人們依然沒有找到外星人。一些見到外星人的說法也僅僅是傳說,難以得到有力的證實。
值得一提的還有飛碟。許多人看到了它。也猜想它就是外星人駕駛的飛船,可這也僅僅是一種猜想而已。
那麼,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呢?科學家分析,宇宙間象地球這樣這樣的行星肯定還很多,某些與地球環境相似的行星確實很可能有外星人,但是由於我們的航天、通訊技術尚未足夠發達,要找到他們我們還必須加倍努力才行。
某人於1995年於廣州市廣州港技工學校晚上10點45分左右從窗邊看過----宿舍在5樓,「有飛碟」是從六樓傳來,兩層樓的人都可作證。我拾起眼鏡時候只看到眨眼功夫從好遠處有一光點(應是光柱)以沒曾見過的速度上下波動向我們這幢宿舍而來,好高,好遠,當時從聽到人喊到親眼看到大概是經過不到1分鍾,我拾起眼鏡時只有幸看到如上所說的。接著一眨眼功夫哪光點便越過宿舍樓上方。整個過程只是1分鍾的過程(我感知的時間)。
Ⅳ 求一部美國外太空科幻電影。內容部是很詳細 ,有一隊人去一個神秘的地方,發現一個外星人,並帶回去考察。
你的問題我不太清楚,不過你可以看看這個。。。本人 科幻迷
9.8分 1.接觸未來 超級強烈推薦 最有現實意義的科幻電影 ,科幻極品,無冕之王
9.5分 2.阿凡達 強烈推薦 3d大作,絕對不能錯過
9.5分 3.黑客帝國系列 強烈推薦 構思奇特,深含哲學意,基諾•里維斯主演,不容錯過
9.5分 4.侏羅紀公園系列 強烈推薦 構思精妙,場面真實宏大,不容錯過
9.5分 5.終結者系列 強烈推薦 穿越動作題材,場面震撼,阿諾主演,不容錯過
9.5分 6.獨立日 強烈推薦 外星入侵題材,場面宏大震撼,不容錯過
9.0分 7.宇宙戰警 非常推薦 外太空題材,阿諾主演,值得看兩遍以上
9.0分 8.第五元素 非常推薦 外星掠奪題材,布魯斯.威利斯主演,值得看兩遍以上
9.0分 9.黑衣人系列 非常推薦 科幻喜劇,威爾.史密斯主演,兩部都值得看兩遍以上
9.0分 10.星球大戰系列 非常推薦 老片經典,不用多說,值得看兩遍以上
9.0分 11.十三層 非常推薦 構思驚世駭俗,黑客帝國乃受其啟迪,值得看兩遍以上
9.0分 12.回到未來 非常推薦 經典穿越時空題材,值得看兩遍以上
9.0分 13.機械公敵 非常推薦 機器人智能題材,值得看兩遍以上
9.0分 14.星河戰隊系列 非常推薦 經典老片,外太空題材,值得看兩遍以上
9.0分 15.2012年世界末日09版 非常推薦 災難題材,場面宏大震撼,值得看兩遍以上
9.0分 16.後天 非常推薦 災難題材,場面真實宏大,值得看兩遍以上
8.8分 17.兵人 非常推薦 基因改造題材,值得一看再一看
8.5分 18.人猿星球 一般推薦 外星題材,值得一看
8.5分 19.十二隻猴子 一般推薦 穿越時空題材,值得一看
8.5分 20.火星任務 一般推薦 外太空題材,就憑結尾十幾分鍾,值了
8.5分 21.超級戰警 一般推薦 冰凍幾十年後,史泰龍主演超級警察,值得一看
8.5分 22.進化危機 一般推薦 外星生物到地球急速進化,科幻兼喜劇,值得一看
8.5分 23.千鈞一發 一般推薦 基因題材,值得一看
8.5分 24.時光機器 一般推薦 穿越時空題材,值得一看
8.5分 25.生化危機系列 一般推薦 驚悚科幻,值得一看
8.5分 26.異形系列 一般推薦 驚悚科幻,值得一看
8.5分 27.鐵血戰士系列 一般推薦 動作科幻,值得一看
8.5分 28.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系列 一般推薦 動作科幻,值得一看
8.5分 29.變形金剛 一般推薦 場面震撼,值得一看
8.5分 30.X檔案-征服未來 一般推薦 經典電視劇電影版,值得一看
8.5分 31.世界大戰系列 一般推薦 外星入侵題材,湯姆•克魯斯主演,值得一看
8.5分 32.百慕大三角 一般推薦 百慕大三角,永久的迷,不用說,值得一看
8.5分 33.x戰警系列 一般推薦 特異功能,值得一看
8.5分 34.哥斯拉 一般推薦 巨大怪獸,值得一看
8.5分 35.時空特警 一般推薦 穿越時空題材,尚格•雲頓主演,值得一看
8.5分 36.異次元殺陣系列 一般推薦 感覺續集更好看,值得一看
8.5分 37.守望者 一般推薦 你會永遠記住曼哈頓博士,值得一看
8.5分 38.深空失憶 一般推薦 驚悚科幻,值得一看
8.5分 39.地球停轉之日08版 一般推薦 世界末日題材,值得一看
8.5分 40.阿波羅13號 一般推薦 太空船題材,值得一看
8.5分 41.龍威虎膽4:虛擬危機 一般推薦 黑客題材,值得一看
8.5分 42.深淵 一般推薦 大洋深處之迷,值得一看
8.0分 43.第九區 謹慎推薦 很少見比地球人次的外星人,可以看看
8.0分 44.移魂都市 謹慎推薦 色調灰暗,可以看看
8.0分 45.ET 謹慎推薦 很多人喜歡,但本人感覺一般,可以看看
8.0分 46.2001漫遊太空 謹慎推薦 看此片我睡著N次,但考慮其年代及對後世影響,應當看
8.0分 47.星際奇兵 謹慎推薦 穿越星際之門,可以看看
8.0分 48.月球 謹慎推薦 克隆人在月球,可以看看
8.0分 49.逃出克隆島 謹慎推薦 克隆人題材,可以看看
8.0分 50.雷霆萬鈞 謹慎推薦 時空穿越題材,可以看看
8.0分 51.深海圓疑 謹慎推薦 深海探秘,有點悶,可以看看
8.0分 52.人類消失後的世界 謹慎推薦 准確地說,這是一部紀錄片,可以看看
8.0分 53.網路驚魂 謹慎推薦 黑客題材,可以看看
8.0分 54.超時空效應 謹慎推薦 穿越時空題材,可以看看
8.0分 55.捍衛機密 謹慎推薦 信息植入腦袋運輸,基諾•里維斯主演,可以看看
8.0分 56.異度空間 謹慎推薦 特異功能,可以看看
8.0分 57.先知 謹慎推薦 預測題材,可以看看
8.0分 58.黑洞表面 謹慎推薦 驚悚題材,可以看看
8.0分 59.迷失太空 謹慎推薦 太空題材,可以看看
8.0分 60.費城試驗 謹慎推薦 據說當年費城真有這實驗,可以看看
8.0分 61.時間裂痕 謹慎推薦 時空穿越題材,可以看看
8.0分 62.第三類接觸 謹慎推薦 有人很喜歡,本人感覺一般,可以看看
8.0分 63.銀河系漫遊指南 謹慎推薦 科幻喜劇,可以看看
8.0分 64.人工智慧 謹慎推薦 很多人喜歡,但本人感覺一般,可以看看
8.0分 65.再造戰士系列 謹慎推薦 基因改造題材,可以看看
8.0分 66.時空過客 謹慎推薦 穿越題材,可以看看
8.0分 67.銀翼殺手 謹慎推薦 色調灰暗,可以看看
8.0分 68.彗星撞地球 謹慎推薦 老題材了,可以看看
8.0分 69.戴夫號飛船 謹慎推薦 輕松的科幻劇,可以看看
8.0分 70.太陽浩劫 謹慎推薦 災難題材,可以看看
8.0分 71.異能 謹慎推薦 特異功能,可以看看
8.0分 72.公元前10000年 謹慎推薦 場面不錯,可以看看
8.0分 73.第六日 謹慎推薦 克隆人題材,阿諾主演,可以看看
8.0分 74.預見未來 謹慎推薦 顧名思義,尼古拉斯•凱奇主演,可以看看
8.0分 75.蝴蝶效應 謹慎推薦 穿越時空題材,可以看看
8.0分 76.少數派報告 謹慎推薦 預測題材,可以看看
8.0分 77.人類之子 謹慎推薦 2027年的故事,可以看看
8.0分 78.鋼鐵俠 謹慎推薦 知名度很高,可以看看
8.0分 79.金剛 謹慎推薦 准確來說,只是部科幻邊緣片,可以看看
7.5分 80.地心末日 替補推薦 顧名思義,無聊時可看看
7.5分 81.迷霧 替補推薦 科幻邊緣片,但是部震撼人心的作品,無聊時可看看
7.5分 82.火星幽靈 替補推薦 看片名,無聊時可看看
7.5分 83.冰凍星球 替補推薦 這部我還真沒多少印象了,大家可以網路,無聊時可看看
7.5分 84.未來世界 替補推薦 這部有人說好看,我不贊成,無聊時可看看
7.5分 85.星際公敵 替補推薦 驚悚題材,無聊時可看看
7.5分 86.泰若星球 替補推薦 有人評價不錯,無聊時可看看
7.5分 87.超人系列 替補推薦 不知道美國人怎麼那麼喜歡超人,無聊時可看看
7.5分 88.生死頻率 替補推薦 無線電信號穿越時空,溫情,可看看
7.0分 89.火星人玩轉地球 替補推薦 很菜的火星人,搞笑,情節有點幼稚,無聊時可看看
7.0分 90.重返中世紀 替補推薦 時空穿越題材,無聊時可看看
7.0分 91.蠢蛋進化論 替補推薦 喜劇科幻,無聊時候可看看
7.0分 92.2029星球女子監獄 替補推薦 據說是爛片,我也沒看完,有興趣者可以看看
7.0分 93.心靈傳輸者 替補推薦 沒多少新意,無聊時可看看
7.0分 94.天兆 替補推薦 麥田怪圈,無聊時可看看
7.0分 95.楚門的世界 替補推薦 科幻邊緣作品,其實還是很不錯的,可以看看
7.0分 96.絕密飛行 替補推薦 當年看了一半突然有事,沒看完,無聊時可以看看
7.0分 97.極度深寒 替補推薦 驚悚題材,我一點都不想推薦此片,無聊時可看看
7.0分 98.綠巨人 替補推薦 也算是科幻邊緣題材,無聊時可看看
7.0分 99.地心游記 替補推薦 這部我最沒印象,大家如有興趣可以網路
7.0分 100.神奇四俠系列 替補推薦 我真的不想推薦這部片子
補充: 101.天地大沖撞 值得一看
Ⅳ 一個大外星機器人,外形是黑人 在他的身體裡面有很多小外星人控制著它的一部喜劇電影叫什麼名字
戴夫號飛船
劇情
從太空飛來的一隻巨大火球擊中了紐約的中央公園,一個看上去很普通的男子毫發無傷的從火球中走了出來。原來這名男子是由一艘宇宙飛船變形而來的,而這艘宇宙飛船則是由100個長著人類模樣,卻只有四分之一英寸高的外星生物所駕駛。他們來到地球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求解救他們星球的辦法,但是當他們的飛船船長愛上一個地球女人後,事情變得復雜起來…… Eddie Murphy和Gabrielle Union等一些火柴棍大小的人,駕駛著一台形同常人的機器人,這個機器人的造型則取自Eddie Murphy的形象,也可以說是Eddie Murphy駕駛著Eddie Murphy。影片使用了大量特技創造出很多隻有微縮人物才會擁有的獨特笑料,Eddie Murphy扮演的機器人也通過特技創造了一些新穎的橋段。
Ⅵ 外星人研究人類靈魂的電影
移魂都市 Dark City(1998)
導演:亞歷克斯·普羅亞斯
編劇:亞歷克斯·普羅亞斯/萊姆·多布斯/大衛·S·高耶
主演:盧夫斯·塞維爾/威廉·赫特/基弗·薩瑟蘭/詹妮弗·康納利
類型:科幻/懸疑/驚悚
製片國家/地區:澳大利亞 / 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1998-02-27
片長:100 分鍾/ 111 分鍾(director's cut)
又名:極光追殺令 / 黑暗城市
移魂都市的劇情簡介······
似乎永無止境的黑夜,籠罩著破敗冰冷的現代化大都市,空氣中彌漫著不祥的氣息。約翰·默多(盧夫斯·塞維爾 Rufus Sewell 飾)在某旅館的浴缸中醒來,對於之前發生的一切毫無印象,甚至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和姓名。神秘的電話、冰冷的屍體以及不明身份的追殺者,這一切都令他無所適從。他憑借僅有的線索開始追查自己的身份以及這一切混亂的肇因。關於這個黑暗世界離奇的一面,也在他的調查中慢慢揭開面紗……
本片榮獲1998年美國科幻恐怖電影學院最佳科幻電影獎、1998年阿姆斯特丹奇幻電影節銀屏獎、1999年布魯塞爾國際奇幻電影節佩格薩斯觀眾獎、1999年澳大利亞影評人協會最佳原創劇本獎。
Ⅶ 一部關於外星人的電影,只剩下一些印象,主人公該開始是在一個飛船里逃生,他在裝屍體的袋子里
第五惑星
故事發生於100年後,一場爆發於地球和星球之間的戰爭之後,一個外星人和一個地球人生存了下來,兩個人充滿敵意,唯一想到的就是要摧毀對方,然而共同面臨的生存危機,漸漸使他們之間的距離接近,最後他們終於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Ⅷ 外星人ASM100可以換顯卡嗎
硬碟、內存都是可以換的,但是顯卡能不能換要視情況而定。
筆記本的顯卡分為獨立顯卡和集成顯卡兩種。
集成顯卡,由主板北橋晶元集成了顯示卡晶元的主板稱為整合主板,該北橋集成的顯示卡晶元為集成顯卡的核心,該核心和顯存組成了集成顯卡。集成顯卡又分為獨立顯存集成顯卡、內存劃分集成顯卡、混合式集成顯卡。
獨立顯存集成顯卡就是在主板上有獨立的顯存晶元,不需要系統內存,獨立運作。內存劃分集成顯卡,顧名思義,從主機系統內存當中劃分出來的一部分內存作為顯存供集成顯卡調用,這也就是常常看到的集成顯卡的機器為什麼顯示的系統內存和標稱不符,少了一些,就是這個道理。混合式集成顯卡就是既有主板上的獨立顯存又有從內存中劃分的顯存同時使用,如AMD的780G晶元組.
顯然集成顯卡由於顯卡集成在北橋當中,無法拆下更換,至於獨立顯卡能否更換,這個要看機型,現在的機型為了輕薄基本上都是焊接上去的,所謂的獨立是指顯卡晶元獨立而不一定是顯卡單獨在一塊板上,老款的高端移動圖形工作站多是可插拔式顯卡。
綜上所述,硬碟、內存都是可以換的,但是顯卡能不能換要視情況而定。就目前的多數機型而言,顯卡是不能單獨更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