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寶強的電影宋小寶的大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寶強的電影宋小寶的大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9-22 11:17:44

⑴ 宋小寶都有哪些影視劇作品

宋小寶,本名宋寶利,1981年01月05日出生,是趙本山的第32個徒弟,《本山快樂營》青年演員,2011年在遼寧衛視春節晚會與師父趙本山合作小品《相親》中大放異彩,深得觀眾喜歡。2012年與趙本山、趙海燕再度合作《相親2》,笑翻全場,2013年與黃聖依搭檔主演的《第22條婚規》讓觀眾耳目一新。


本劇由本山傳媒、北京星樂映畫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鄉村情感大戲《爹媽滿院》。該劇由趙本山攜愛徒小沈陽、沈春陽、宋小寶、畢暢、王小利、劉曉光、趙海燕、關婷娜、孫立榮等出演,聚焦養老,通過講述張廣利子承父業辦酒廠,贍養孤寡老人的感人故事,反映了當下面臨的養老現實,為國人重振了孝道,唱響了小人物的「中國夢」。

宋小寶演繹的電視劇電影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從草根到現在的熒幕之王,大家還知道宋小寶哪些作品呢?歡迎評論哦!







⑵ 宋小寶的一個電影 裡面有一段是幾個和尚劈木板然後劈到宋小寶臉的一個電影 叫什麼名字

新烏龍院之笑鬧江湖 (2018)

導演: 朱延平
編劇: 張耀升 / 朱凌鋒 / 牛欣煒
主演: 王寧 / 孔連順 / 王智 / 吳孟達 / 梁超 / 郝劭文 / 張子棟 / 李欣蕊 / 張峻豪 / 今井隆星 / 宋小寶 / 曾志偉 / 葉全真
類型: 劇情 / 喜劇 / 動作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18-08-17(中國大陸)
片長: 103分鍾

⑶ 宋小寶主演的《發財日記》已經上映,你覺得這部電影怎麼樣

這部電影總的來說還是比較好的,雖然說是宋小寶作為導演的處女作,但是宋小寶憑借著多年的影視劇經驗和喜劇舞台經驗,她創作的這部作品還是讓不少觀眾比較滿意的,不論是這部作品的創作主題,還是這部喜劇電影的,笑點都比較密集,所以說宋小寶這次主演的發財日記還是比較成功的。

最後,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偉大的父親撿到了一個孩子,並且把他撫養成人的故事。這樣的主題放在春節檔放映,對於大多數中國家庭來說都是比較合適的,是非常適合在家和自己的父母一起觀看的,整個主題比較溫馨,而且有笑點也有淚點,整部電影的節奏也比較明快,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並不需要有太多的思想包袱,就可以完全看懂這部電影。

⑷ 宋小寶首部電影《發財日記》定檔,這部作品主要講述了什麼

宋小寶導演的《發財日記》主要講述的是深漂青年的成長電影,時間跨度30年。

《發財日記》是宋小寶導演的第一部作品,並且搶佔了春節檔,看樣子熱度還是很高的。

宋小寶這一次拍攝《發財日記》也是下了血本,邀請了沙溢馬力、肖央、佟麗婭,沒有運用新生代演員,都是老的喜劇演員在其中演繹,可見演員陣容還是比較龐大的,但是初次跨行做導演的宋小寶更需要鼓勵,同時在微博上她也發文自己對於導演並不是很清楚,但是這是對於自己的一種嘗試,也是一種突破,他希望別人能夠多鼓勵他一點。

當然他也能夠接受批評,畢竟每一個人都是在不斷改進中學會成長,逐漸走向成功。

⑸ 宋小寶沙溢主演的電影是什麼

《發財日記》。

《發財日記》是由宋小寶執導,宋小寶、馬麗、沙溢、張一山領銜主演的勵誌喜劇電影。該片以中國二十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為背景,講述了東北發小兩兄弟南下深圳打拚逐夢,與創業女青年馬露「狹路相逢」歡樂帶娃的故事。

20世紀80年代,東北窮小子「小寶」追隨同村發小「二哥」(沙溢飾)到特區深圳,心懷發財夢的兩人立志要干出一番事業。

一個嬰兒的意外出現卻打亂了他們的計劃,兩人秒變新手囧爸被迫帶娃,又與面冷心熱的大齡女青年「馬露「(馬麗飾)狹路相逢,漂泊人生中一連串笑淚參半的奮斗故事就此展開。

《發財日記》的主人公最後沒有發財,反而對於親情著墨頗多,這是否文不對題。的確,在金錢這個層面上來講,小寶並沒有發財,但作為一個孤兒,他最終收獲了親情、愛情、友情,比獲得金錢更寶貴。從這個層面講,小寶可以說是人生的贏家。

通過善良、真誠、努力來收獲人生的幸福。該片具有非常正向的價值觀和積極意義,它所表達的主題並不高深,卻也更易於觸動普通打工人的心。勤勤懇懇努力,踏踏實實賺錢,這就是《發財日記》為觀眾呈現的一種最樸素,卻也最普世的價值觀。

⑹ 宋小寶導演的作品有哪些

截至2021年3月,宋小寶僅導演過一部作品,為《發財日記》(2021年宋小寶自導自演的勵誌喜劇電影)

電影主要講述在20世紀80年代,東北窮小子「小寶」追隨同村發小「二哥」(沙溢飾)到特區深圳,心懷發財夢的兩人立志要干出一番事業。

一個嬰兒的意外出現卻打亂了他們的計劃,兩人秒變新手囧爸被迫帶娃,又與面冷心熱的大齡女青年「馬露「(馬麗飾)狹路相逢,漂泊人生中一連串笑淚參半的奮斗故事就此展開。

宋小寶自導自演的電影《發財日記》,相信也是因為首次涉足導演行業信心不足,所以並未在影院上映。

2021年2月12日在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同步上線。

(6)寶強的電影宋小寶的大電影擴展閱讀:


2015到2016年的宋小寶國民度十分高。後來因為工作量激增,身體嚴重透支,他選擇休整暫別。這幾年,宋小寶確實大幅減少了曝光量,而這部電影正是在這個時期籌備拍攝。

《發財日記》講述的並不是發財的故事,而是生活的成長經歷,是父愛的表達,男人的辛酸難以說出口,通過日記形式進行記錄。電影中的父親,稱得上是一位好父親,為了供兒子讀書,去做危險的水鬼,去擦大廈的玻璃,在深圳努力生存。


⑺ 2020年度宋小寶有哪些影視、綜藝作品

2020年度宋小寶有哪些影視、綜藝作品?

回答:

2020年,我個人只看到過宋小寶在徐崢自導自演的喜劇電影

《囧媽》里飾演一名東北大哥(配角),其他影視綜藝沒有。

《囧媽》2020年1月25日上線網路免費播出。

因為前幾年宋小寶一直都在認真籌備和拍攝自己的電影作品

《發財日記》。(《發財日記》2021年2月12日上線)


根據網路查找「宋小寶」,附圖說明。

⑻ 宋小寶的電影有哪些

宋小寶本名宋寶利,1981年1月5日生於吉林省通化市輝南縣,[1] 演員,趙本山的第32個徒弟。2011年因參演遼寧衛視春節晚會與師父趙本山合作的小品《相親》而獲得關注。
宋小寶參演的電影有兩部,煎餅俠、光輝歲月。

⑼ 這個「天竺」鬧得好!

猴年剛過,這猴戲卻方興未艾。今年電影的新春檔就像皇上的後宮,爭寵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雖然是雞年春節,卻有兩部猴兒戲搶盡了風頭。有點殺雞看猴的意思!

這個周末,連續兩天分別看了電影界老炮兒周星星的《西遊伏妖篇》和影視界導演新秀王寶寶的《大鬧天竺》。作為一名最普通的電影觀眾,我有點看法。鄭重聲明,我不是專業影評人,也不是水軍,只是站在觀影者的角度說說自己的感受。

西遊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關於西遊的改編和戲說也不計其數,能超越經典的不多,能糟蹋經典的可不少。如果《西遊降魔篇》敢稱第一,那麼《西遊伏妖篇》非第二莫屬。同樣是炒西遊的冷飯,《大鬧天竺》彷彿西遊路上的一股清流,這個冷飯炒得香,這個「天竺」鬧得好!

《大鬧天竺》講述了唐森和朱天鵬在意外得到武空的保護下前往印度尋找父親留下的遺囑,卻遇到意圖綁架他的吳靜,之後四個小夥伴在印度一路上經歷種種磨練,最終修得「正果」的故事。

影片開頭交代此次西去的目的很明確——取遺囑。然而遺囑何來,編劇也做了巧妙大膽地鋪陳——拆遷。這么一個熱點話題開篇運用,再加上王寶強的農民工身份出身給大家留下的深刻印象,想不抓住你的眼球都難。

武空本來與唐森是對立的,但為「守候」對他來說至關重要的小屋,以此為要挾才踏上西遊之路,並衷心保護唐森。有把柄在身,為達目的忠於僱主,合情合理。至於小屋為何重要,影片後續和結尾慢慢都做了交代,讓你看了恍然大悟。

西去路上有九九八十一難,這里如果沒有反面人物那就沒看頭了。於是,西遊里的妖怪都化身為爭奪遺產繼承一派前來暗殺唐森的羅羅們。他們畢竟都是些沒有背景的妖怪,失敗是註定的,但也因此鬧出了一路啼笑皆非的囧事。

正反面都有了,阻擋不了朱天鵬和吳靜來添點料。如果說武空和唐森負責大鬧,那朱天鵬和吳靜就是來負責煽情和搞笑的。這一路危機四伏,凶險重重,但他們總能化險為夷。這故事有鋪有墊,有承有轉,有動有靜,有情有理,完美有趣。讓人看得懂,笑得出。

有人說,王寶強的這部導演處女座是繼《人在囧途》、《泰囧》等系列電影之後的一部公路電影。據說該片的編劇啟用了《泰囧》的老班底,難怪這套路似曾相識,這電影很「印囧」。

那麼到底什麼是公路電影呢?在這里做下科普。

公路電影(英語:Road Movie)或稱為公路片,是一種將故事主題或背景設定在公路上的電影類型,劇中的主角往往是為了某些原因而展開一段旅程,劇情會隨著旅程進展而深入描述主角的內心世界。

如果按照這個定義,那西遊記絕對是東方公路電影的鼻祖了。創意源自西遊的《大鬧天竺》自然也逃不出這個范圍。

《人在囧途》以春運為背景,講述了玩具集團老闆李成功和討債的擠奶工牛耿前往長沙的旅程故事。《泰囧》當年上映首周票房達到3.1億元人民幣,創造華語片首周票房紀錄。一個講回家,一個講尋寶,都是在路上,都是用巧合呈現囧態逗你開心。從票房和口碑來看,觀眾是買賬的。

同樣的套路用第三次,不免會有人吐槽。論笑果,寶寶一身硬功夫頗有悟空的靈氣,這主角的肢體挑逗不必說。岳雲鵬的金句不斷,加上柳岩的性感配合,你想不笑都難。導演和編劇似乎頗懂觀眾的心,故事發生在印度,那阿三身上有哪些梗,你一看便知。

如果《人在囧途》是一鼓作氣,《泰囧》並沒有再而衰,反而乘勝追擊。如今這《大鬧天竺》用同樣的套路,披上了西遊的袈裟,講取遺囑的故事也並非三而竭,卻稱得上錦上添花,修成了正果。

年前,馮小剛的電影《我不是潘金蓮》大膽創新運用圓形畫幅頗受爭議,褒貶不一。而在我看來,寶寶的這部導演處女秀大膽創新之處就在於色彩的運用。

因為定檔春節期間,該片延續了春晚的視覺風格,整部電影的色彩飽和度極高。對於我這種喜愛色彩的觀眾,真是大飽眼福。

電影藝術從原始的黑白,到如今的色彩斑斕,敢把畫面弄得如此五顏六色的不多見。估計寶寶可能對印度文化有什麼誤會,還是對東北二人轉有什麼借鑒?反正各種大紅大綠大藍大紫將畫面填充得滿滿當當,整場下來,彷彿看了一個半小時的畫面絢麗二人轉版春晚。賊拉過癮!

更值得稱贊的是,一些場景還結合了印度的特色更誇大了濃艷度,比如柳岩出場時廠子里漫天五顏六色的綢緞,還有那個不知是什麼節的彩粉大戰。我懷疑因為不是泰國,用潑水節不太好,於是改潑彩粉。這招兒是不是源自國內好多跑步活動的伎倆我們不得而知,反正看過之後感覺刺激,那場面似曾相識。

此前寶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說:「很多人看了片花,覺得無論是服裝造型還是環境都挺飛的。這些放在別的地方確實很難受,但在印度是自然合理的。」所以近幾年很多導演都紛紛去東南亞取景,在印度這樣一個神奇的國度,的確啥都有可能發生。

印度風音樂的改編和運用也是《大鬧天竺》的一大看點。從推廣曲《亂燉的木吉他》到耳熟能詳的《天竺少女》,熟悉的韻律穿插全場,一言不合就律動起來。我想這也是該片深得廣大廣場舞大媽們喜愛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亂燉的木吉他》是電影《大鬧天竺》的推廣曲,由印度歌曲《London Thumakda》改編而來,丁丁改編中文歌詞,逗逼大神鄧超傾情獻唱,那笑果杠杠的!節奏一起,你的眼前就能浮現出宋小寶那熟悉的身影和曼妙的舞姿。中間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印度小調,總能讓你有一種走在王府井大街,看街邊攤小販手拿羊肉串盡情揮舞的既視感。

整體而言,《大鬧天竺》束煥的劇本流暢完整,文戲打戲換著來。就在接連不斷的大場面動作戲馬上要看累的時候,恰到好處地響起了趙英俊那首溫情脈脈的《守候》,為整體氛圍做了一個很好的調劑。忘不了的是那句「別和往事戰斗,我們不是對手」,道盡了多少心酸無奈,文藝至極。這首歌也當之無愧的成為這部電影的主題曲,煞是好聽。

王寶強的好人緣在圈內有口皆碑。從《天下無賊》被馮小剛賞識啟用,與劉德華、劉若英搭戲脫穎而出,到後來闖進娛樂真人秀《奔跑吧兄弟》,寶強一路走來結識了不少圈中好友。

難得他不忘初心,一直想圓自己的功夫夢。有夢想,有行動,圈中好友自然鼎力相助。看到陳佩斯、朱時茂、六小齡童這些難得一見的大師前輩,和鄧超、黃渤、王祖藍、劉昊然等客串明星,也能看出王寶強果真如他所說,把他過去積攢的所有都用上了。

陳佩斯、朱時茂的珠聯璧合自不必說,大家盼他們重回春晚盼了好多年,但有些事並不能遂人願。如今借寶寶這台二人轉版春晚,也圓了他們再度同台的夢。雖然只是客串演出,但老戲骨的精彩演繹,仍為影片增色不少。

我之前沒有看過宣傳片,所以六小齡童在最後的出現真的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猴戲找到了本源,這個人物的出現也交代了之前埋下的那麼多伏筆。回家看了網上的相關花絮,不得不佩服這位老藝術家的奉獻精神。猴年開年,關於六小齡童上不上春晚,也鬧過一些烏龍,但大家一致的聲音就是:猴年已經過去了,但您一直是我們心中的美猴王。

對於參演《大鬧天竺》,六小齡童表示:「過去和大家只是在電視劇中見面,這次很高興能在大銀幕上扮演一個角色。」導演王寶強則興奮地說:「這個戲的主題與猴有關,我也希望大家能看到心目中的美猴王,都不敢想像他能來參演。」

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檔所有上映的電影中,《大鬧天竺》是票房和口碑反差最大的一部電影。從豆瓣評分看,王寶強這部導演處女作是春節檔的所有片子里評分最低的一部,只有3.9分;但該片自大年初一公映截至大年初五票房已突破5億,據說目前票房接近7億,可以說成績可觀。

可以說,電影叫好又叫座是每個導演的夢想。但好的電影的標准到底誰說了算呢?有人說評委說了算,因為他們是專家。可是電影就是拍給那幾個專家的嗎?有人說影評人說了算,他們是僅次於專家,卻又能代表大眾的人。我不以為然。多少影評人拿自己當專家,又有多少影評人拿自己大眾的代表?他們懂電影,但真正看電影的大眾有多少人看的時候,會從編劇、畫面構圖、音效、後期、特技等等這些專業因素去考量呢?

我覺得大眾最簡單直觀的評判標准就是共鳴,我能從電影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他一定覺得是好電影。哪怕看不到自己,能看到自己身邊的人,反應的是現實,說白了講的是那麼個理兒就夠了。概括起來就三個字:看得懂。

好多電影大製作,特效請國外團隊,演員都是一線甚至國際大腕兒,但你演出來那玩意兒我看不懂,不是對牛彈琴么?你說你花多大心血,跟我有半毛錢關系么?小製作的《失戀33天》為什麼那麼多人稱贊,大眾看得懂,故事講的明白。

再說為啥《大鬧天竺》票房口碑反差巨大?我想一定有一個原因是水軍在作祟。中國的電影票房有多大水分我們不得而知,但為了5毛錢你讓我噴誰我噴誰的五毛黨大有人在。《西遊降魔篇》上映那會兒,大家都沖著周星馳回歸去看的,但走進電影院真的惡心到我了,我旁邊的一個母親帶著孩子去的,開場不久小女孩就被嚇的哇哇大哭。就算西遊人物原著描述本來就是那樣,但藝術不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么?本以為《西遊伏妖篇》會有所改觀,但依然如此。看到一篇影評大罵這部電影,說他們看的那一場七八十人,開演十分鍾走了十幾個。足見這電影爛到什麼地步,但是豆瓣評分依然那麼高。我們到底該相信誰?

《西遊伏妖篇》和《大鬧天竺》都有西遊元素,前者戲說,後者影射。戲說用好了叫無厘頭,影射用好了叫惡搞。二者相比顯然我把贊成票投給了《大鬧天竺》。

《大鬧天竺》被稱作是一個全新演繹的現代版《西遊記》,裡面很多人物和橋段都能讓我們想起《西遊記》里的梗。

最明顯的是幾個主人公的名字,武空=悟空,唐森=唐僧,朱天鵬=豬天蓬,吳靜=悟凈,那對殺馬特殺手兄弟對應金角大王銀角大王,還有印度版牛魔王,各自性格也基本跟《西遊記》里的相對應。

情節方面,寶寶扮演的武空是個民間耍猴人,沒有家人,整日與小猴子們為伴,跟石頭里出生、花果山稱王的齊天大聖一樣逍遙但孤獨;武空拳打腳踢拆遷隊一場戲似孫悟空大鬧天宮;武空在強權(地產公司)壓迫下被封禁在小樓里,唐森來帶走他的那一刻宛如孫悟空在五行山下重獲自由;唐森和武空也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去天竺,只不過這回取的不是經,是遺囑。紗麗廠里全是妖媚舞娘,為首的吳靜看中了唐森,強行要以身相許,這個套路我們在女兒國里已經見過;還有,武空本來與唐森不合,卻要一路護著唐森,為何?不就是因為唐森抓著武空的小樓做威脅嗎?像不像唐僧一念緊箍咒,孫悟空就頭疼?諸多細節,影射的恰到好處。

《大鬧天竺》的最初想法來自王寶強,他向家人致敬,也圓了自己的悟空夢。就像寶強說過的,看完就會明白他為什麼要把這部電影拍出來。是他帶著這個想法找到《泰囧》《港囧》的編劇束煥,於是就有了這么一個跟囧系列互文的「印囧」故事,依舊充滿異域奇觀的場面和插科打諢的段子,也是冤家路窄的二人組在克服重重困難的過程中逐漸和解並建立了友誼。

電影中有一句向《士兵突擊》致敬的台詞令人印象深刻:「我這個人最恨的就是拋棄。」這句台詞在影片中出現了三次左右。一方面想起了王寶強的名言「不拋棄不放棄」,一方面又想起了王寶強的生活。我相信,一定有人因為王寶強婚變而去支持這部電影,也有人因為這個先入為主地抵觸這部電影。但是,從一名武行到一名群眾演員,從一最佳新人再到知名演員,然後再當導演,王寶強走出來的這一條路註定無法復制,因為常人無法想像他自己經歷了怎樣的九九八十一難。

《大鬧天竺》沒有純搞笑,他在讓你笑過之後回味了「承諾」和「守候」。武空的性格依然延續傻根的耿直,我答應你的我會做到,你答應我的也不要食言。這在當今社會是多麼難能可貴?但當他遭遇背叛,依然選擇原諒和包容。因為在他心中始終有一份「守候」,究其原因還是那句「別和往事戰斗,我們不是對手」。

我不明白網上那些怒罵的人是因為拿了別人的錢,還是真的你對寶寶這部處女作失望至極?至少在我看來,相比網上很多低分評價,這部作品對於非科班出身的實踐派導演來講理應給高分。他真的沒有你們說的那麼一無是處,作為一部中印合拍的導演處女作,寶強用實際行動誠意滿滿,情懷滿滿,理直氣壯的交出了一份優秀的答卷。

⑽ 宋小寶出演的電影有哪些哪個更搞笑一點

他出演的《縫紉機樂隊》《過年好》《煎餅俠》等等,我覺得都挺搞笑。

宋小寶,本名宋寶利,1981年2月9日生於吉林省通化市輝南縣,中國內地男演員,趙本山第32位徒弟。2011年,參加遼寧衛視春晚與師父趙本山合作小品《相親》獲得更多關注和全國觀眾們的喜愛;2015年,參加中國首檔明星喜劇競技真人秀《歡樂喜劇人》,因其出色表現,被更多人熟知並喜歡。

《煎餅俠》是由董成鵬執導的喜劇片,由董成鵬、袁姍姍、柳岩領銜主演,吳君如、曾志偉、岳雲鵬、喬杉等聯合主演,鄧超、郭采潔、尚格雲頓、小沈陽等特別出演,陳思誠、林更新、羽泉、韓寒、陳赫、鄭愷、包貝爾友情出演。該影片主要講述了人氣爆棚的演員大鵬由於一次意外事故跌入人生谷底後發生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