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中國戰爭電影!
樓上根本沒搞清電影和電視劇的區別。
中國的戰爭片,有個特色,就是官方片可以任意徵用士兵,因而花少錢,拍大場面。
公認的中國最好的戰爭片就是《大決戰》三大戰役,去年的《集結號》也很不錯。 還有馮小寧的戰爭三部曲《紅河谷》《紫日》《戰爭子午線》,場面差了點,但劇情不錯。
B. 解放戰爭 題材方面的電影
上甘嶺、太行山上、較量,等等。總之太多了!你搜一下-------------紅色經典
C. 中國現代戰爭電影有哪些
1. 《小兵張嘎》 北京電影製片廠
2. 《林則徐》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
3. 《閃閃的紅星》八一電影製片廠
4. 《萬水千山》 八一電影製片廠
5. 《革命家庭》 北京電影製片廠
6. 《狼牙山五壯士》 八一電影製片廠
7. 《雞毛信》上海電影製片廠
8. 《平原游擊隊》長春電影製片廠
9. 《鐵道游擊隊》上海電影製片廠
10.《地道戰》 八一電影製片廠
11.《地雷戰》 八一電影製片廠
1.
2. 《閃閃的紅星》八一電影製片廠
3. 《萬水千山》 八一電影製片廠
4. 《革命家庭》 北京電影製片廠
5. 《狼牙山五壯士》 八一電影製片廠
6. 《雞毛信》上海電影製片廠
7. 《平原游擊隊》長春電影製片廠
8. 《鐵道游擊隊》上海電影製片廠
9. 《地道戰》 八一電影製片廠
10.《地雷戰》 八一電影製片廠
11.《紅色娘子軍》 八一電影製片廠
12.《英雄兒女》長春電影製片廠
13.《甲午風雲》長春電影製片廠
14.《上甘嶺》 八一電影製片廠
15.《南征北戰》八一電影製片廠
16.《烈火中永生》 北京電影製片廠
17.《洪湖赤衛隊》 北京電影製片廠
18.《地道戰》
19.《渡江偵察記》 八一電影製片廠
20.《白求恩大夫》 上海電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
21.《野火春風斗古城》八一電影製片廠
22.《啊搖籃》 上海電影製片廠
23.《火燒圓明園》中國電影合拍公司、香港新昆侖影業公司
24.《開天闢地》上海電影製片廠
25.《南昌起義》上海電影製片廠
26.《長征》廣西電影製片廠
1. 《西安事變》西安電影製片廠
2. 《開國大典》長春電影製片廠
3. 《周恩來》 廣西電影製片廠
4. 《孫中山》 珠江電影製片廠
5. 《大進軍》 八一電影製片廠
6. 《毛澤東在1925》 瀟湘電影製片廠
7. 《走近毛澤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等
8. 《周恩來外交風雲》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9. 《共和國主席劉少奇》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10.《我的法蘭西歲月》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廣東電信實業(集團)網星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11.《鄧小平·1928》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
12.《鴉片戰爭》 峨眉電影製片廠、四川《鴉片戰爭》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13.《詹天佑》上海電影製片廠、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14.《我的1919》 西安電影製片廠、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北京電影製片廠
還有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南京南京
D. 在哪能看到大進軍這部系列電影
《大進軍》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大進軍》一書生動地表現了美國內戰期間無數被戰爭捲入國家暴力的普通人的生活;作者E.L.多克托羅,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E. 大進軍--南線大追殲的介紹
《大進軍--南線大追殲》是1997年上映的中國大陸戰爭電影,趙繼烈執導,田景山、古月等主演。《大進軍--南線大追殲》講述了1949年,我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及第二野戰軍一部,根據毛澤東同志的「遠距離大規模迂迴包圍」的戰略方針,分三路南下,對盤踞在湖南、廣西、廣東等地的以白崇禧桂系軍隊為主的國民黨軍發起了全面大追殲。
F. 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三個系列電影的歷史時間順序是什麼
解放戰爭的歷史時間順序是大轉折、大決戰、大進軍。
大轉折講的是1947年7月為扭轉戰局,劉鄧大軍南渡黃河,挺進大別山的故事;
大決戰講的是1948年10月到1949年2月國共的三大決戰;
大進軍講的是在三大戰役之後,1949年4月第二次國共和談破裂,二野三野百萬大軍渡過長江。
(6)華語戰爭電影大進軍擴展閱讀:
大轉折共兩部分別是《大轉折之鏖戰魯西南》、《大轉折之挺進大別山》。
1946年6月,國民黨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內戰爆發。第二次國共合作宣告破裂。
1947年中國革命處於危機關頭,為粉碎國民黨軍隊對陝北和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為了扭轉戰局,劉鄧大軍南渡黃河,挺進大別山,在艱難的作戰環境中,實現了黨中央的戰略意圖,使解放戰爭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轉折,人民解放軍開始轉入戰略進攻階段的故事。
《大決戰》三部,分為 《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三部。
1948年3月,為適應解放戰爭形勢的發展需要,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和解放軍總部離開陝北,來到河北西柏坡村,與劉少奇、朱德率領的中央工作委員會相會合,在這里共同指揮南北兩線五大戰場。開始了決定中國命運和前途的戰略大決戰,同時也是震驚世界三大戰役。
《大進軍》是一部解放戰爭歷史巨片,全景再現解放戰爭,它包括:
1、大進軍《解放大西北》(上、下集)2碟;
2、大進軍《席捲大西南》(上、下集)2碟;
3、大進軍《南線大追殲》(上、下集)2碟;
4、大進軍《大戰寧滬杭》1碟 。
在三大戰役結束後,1949年4月1日,中國共產黨代表團與南京國民黨政府代表團在北平開始談判,談判破裂以後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和朱德總司令遂向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奮勇前進,堅決、徹底、全部、干凈地消滅一切敢於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
G. 請問解放戰爭系列電影《名將》系列,《大進軍》系列都有哪些
1。《曾克林出關》
2。《許世友出拳》
3。《血浴羊山》
4。《王樹聲征戰豫西》
5。《四平保衛戰中的白衣將軍孫儀之》
6. 《楊得志圍城打援》
7. 《彭雪楓縱橫江淮》
8. 《夜襲》(陳錫聯)
9. 《楊成武強攻東團堡》
10.《李志民軍管包頭》
大進軍:大戰寧護航,南線大追殲, 席捲大西北,解放大西北
大決戰: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打轉折:鏖戰魯西南,挺進大別山
H. 求中國解放戰爭電影,要戰爭場面大,要多多的有加分
《集結號》
《南征北戰》
《決戰之後》
《延河戰火》
《智取華山》
《戰上海》
《八月一日》
《渡江偵察記》
《車輪滾滾》
I. 華語影史有哪些經典的戰爭片值得觀看
雖然中國電影問題重重,戰爭片在電視劇領域,抗日神劇已經成為笑話的存在。但並不代表,中國並沒有好的戰爭電影。
第1:首推的《大決戰三部曲》
其實中國戰爭電影,如果要把時間再往前推,還能推到更早的《地道戰》《地雷戰》等等電影。
時間再往前推,便是十年時期的樣板戲戰爭片。時間總不能再推前推,因為再往前就是戰爭時期的抗戰的宣傳片。
這些電影對於當下的中國觀眾,可能《地道戰》和《地雷戰》有些印象之外。更早年代的戰爭片,已經非常的模糊,感慨不深。
而那個年代的國產戰爭片,從里到外都是又紅又專,不太符合現在很多文青什麼「反應戰爭真實人性」的要求。
但90年代初期的《大決戰三部曲》絕對是個例外。
這三部電影雖同樣屬於由中國官方主持,各個特型演員表演,再到內核反應都又紅又專的模式,但這三部電影非常客觀。
因為 歷史 上面,中國在三大戰役的正面表現,它確實就是這樣的。
《大決戰三部曲》《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充分展現了在解放戰爭的時候。國共雙方對於戰爭的表現,兩黨領導的能力和水準。
這個《大決戰三部曲》,成為了中國官方主導二戰戰爭電影的高峰,後來再也沒有達到過。其中調度真正的解放軍士兵的大場面,也成為中國電影迄今為止再難還原的場面。
第2:馮小寧的戰爭三部曲
這是馮小寧,不是馮小剛,有些觀眾千萬不要看錯了。雖然馮小剛後來也拍過口碑不錯的《集結號》和帶戰爭的災難片《一九四二》。
但馮小寧早期的戰爭三部曲相比,伯光覺得馮小寧的戰爭片雖然戰爭場面表現不太好,但內涵更加深刻。
馮小寧導演先說一下,中國著名第五代導演,後來還拍攝了《舉起手來》這種 搞笑 抗日片,近幾年的電影是越來越不行了
要論中國戰爭影片,最經典的莫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解放戰爭系列片《大轉折》《大決戰》《大進軍》了。三部電影系統的表現和詮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進行戰略決戰的、波瀾壯闊的、全景式的、史詩般的真實 歷史 。
大轉折講的是1947年7月為扭轉戰局,劉鄧大軍南渡黃河,挺進大別山的故事;
大決戰講的是1948年10月到1949年2月國共的三大決戰;
大進軍講的是在三大戰役之後,1949年4月第二次國共和談破裂,解放軍向全國進軍的 歷史 。
《大轉折》共兩部分別是《鏖戰魯西南》、《挺進大別山》。主要內容是1946年6月,國民黨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內戰爆發。1947年為粉碎國民黨軍隊對陝北和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為了扭轉戰局,劉鄧大軍南渡黃河,挺進大別山,在艱難的作戰環境中,實現了黨中央的戰略意圖,使解放戰爭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轉折,人民解放軍開始轉入戰略進攻階段。
《大決戰》三部,分別是 《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主要內容是
1948年3月,開始了決定中國命運和前途的戰略大決戰,同時也完成了震驚世界的遼沈、平津和淮海三大戰役。三大戰役結束,國民黨軍隊主力盡失,長江以北基本解放。
《大進軍》共四部,分別是《解放大西北》《席捲大西南》《南線大追殲》《大戰寧滬杭》。主要內容是三大戰役結束後,1949年4月1日,毛澤東和朱德總司令遂向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奮勇前進,堅決、徹底、全部、干凈地消滅一切敢於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軍四個野戰軍全面出擊,分別打過長江天塹,進軍大西北、大西南,風卷殘雲,勢如破竹,排山倒海,勢不可擋,解放中國大陸全境。
1.《太行山上》這部電影個人已經看過無數遍了,但每看一次都覺得挺好看的。
個人覺得《太行山上》是一部史詩般的宏篇巨作,在觀看電影的整個過程中,感動著的同時,也在深深的思考著。我想,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堅持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針和人民戰爭思想,正是因為有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的浴血奮戰,中華民族才第一次取得近代以來反對列強入侵的全面勝利。影片中,日本人稱:「斬斷太行,就斬斷了中國的脊樑。」然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卻讓日本人的夢想化為了泡影,是中國共產黨撐起了中國的脊樑,撐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樑。
2.《金陵十三釵》這部影片開始看的時候覺得有點稍微枯燥,但看到後面看到從李教官救一群女學生為了守衛最後的南京時,從他本可以逃走卻守護教堂時。看到當神父從一個避難人一個旁觀者看到女學生們收到欺辱挺身而出成為守護者時,我的確被感動了。
南京淪陷的時候 一群看似一生都不會有接觸的人被一座破廢的教堂緊緊的綁在了一起 在這座看似安全的「孤島」中 他們猶如一條船上的螞蚱 進亦難退亦難 在日本人多種形式的暴虐中 他們共同經歷著生死相離的痛苦和慘絕人寰的折磨 那群秦淮河畔搔首弄姿行為放盪 衣冠不整的妓女 卻在如此浩大的背景下完成了人性的回歸和自我救贖,影片還是很有教育意義的,看著看著的同時人也會被慢慢震撼著。
3.《紅海行動》很多人都說這部影片堪比《戰狼2》,但就我個人看來,我覺得比《戰狼2》還好。
記得影片中的一句話:「一個中國人都不許傷害,一個中國華民都不能少」,那一刻,我為我的祖國而驕傲。
在影片中,仍歷歷在目的是石頭死去的那一刻,彷彿時間在她身上凝固了一般,前一刻的英勇,卻在下一刻走得那麼安然,糖應該是甜的,那是最心愛的女人給的,但它卻也是苦澀的,應為,沒有了以後。想想如今的我們,活在他們的庇護之下,自由安然,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用像他們一樣,不知自己將要去到何方,我們應該學會感恩,感謝他們的無私奉獻,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如今的安穩生活。
《捍衛者》可以說將國產戰爭片的戰爭場景,表現出了前所未見的視聽效果。陣地戰、白刃戰、夜戰、巷戰,每一場的戰爭場面,都是經過精心設計,以迥異的風格,呈現出了全然不同的震撼。
《紫日》,老人含糊不清地訴說著被血與火覆蓋的半個世紀前,和平時喊著國仇國恥的人們。體會不到戰爭時忍著家恨的眼淚,紫日是太陽黃昏時的樣子。秋葉子被戰爭捲入,在戰爭結束後隕落,她本該留在那個大雨淋漓的地方。
《賽德克·巴萊》上下兩部,女人孩子成就了部落男人的靈魂。部落的所有人都是好樣的。他們都將走過彩虹橋。緊張的攻防戰,煎熬的戰斗,卻煎熬得如此神聖。有些東西必須堅持,它們不能失去,比如那戰斗的靈魂與驕傲。
《宋景詩》同樣是國產戰爭片中的一個佳作,本片描寫了清朝後期山東魯西地區一位農民宋景詩為了反抗清朝統治者橫征暴斂欺壓百姓,憤而率領鄉親們起義組成黑旗軍與清廷作斗爭的故事。影片由上影廠1955年攝制。
《集結號》一反傳統國產戰爭片的程式化模式,打破了以往的以戰爭場面的宏大、戰斗的激烈來表現戰爭的傳統手法,而從人性化的角度來表現戰爭,通過挖掘人在戰爭面前的真實心態來詮釋戰爭的慘烈與殘酷,更多地關注生命的價值。
《紅海行動》這部之前,華語電影在講現代軍事題材方面,真的好像.....還有挺多的
《賽德克巴萊》該片籌劃長達十二年、動員兩萬人參與拍攝。文明和野蠻的沖突戰爭,這不就是人類發展的必然階段嗎。
《戰狼1/2》表現出的大國自尊心、國家自豪感令人熱血沸騰。
《湄公河行動》真實事件改編,金三角、毒梟、人民解放軍、殺戮、錢權、追凶甚至是在標准審查制度內都無法看到的「娃娃兵」,每一個元素都將這部商業大IP推向腎上腺素的制高點!
《集結號》慘烈的戰爭在炮彈的轟鳴中開始,最後吹起生命的號角。
1,《活著》
2,《霸王別姬》
3,《火鍋英雄》
3,《戰狼》第一部,第二部
4,《殺破狼》第一部,第二部
5,《導火線》
6,《武俠》
7,《十月圍城》
8,《港囧》
9,《痞子英雄》系列
10,《無人區》
《百團大戰》、《太行山上》、《紅海行動》
不同年代,致敬相同的中國心!
《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三部曲。《風雨下鍾山》。《南征北戰》。
《血戰台兒庄》《百團大戰》《紅海行動》《金陵十三釵》《集結號》《東京審判》《鬼子來了》
南斯拉夫電影周:蘇捷斯卡戰役,67天,夜襲機場,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突襲達瓦
J. 中國解放戰爭時期曾經有三個重大的歷史轉折點的電影即《大進軍》《大轉折》《大決戰》!
哎,沒辦法太詳細…
《大進軍》是指自一九四六年國共關系,再度全面破裂,到一九四七年七月我軍開始戰略反攻將戰爭引向廣大國民黨統治區,同年十月十日,中共中央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名義發表宣言,提出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
《大轉折》是指遼沈戰役、平津戰役、徐蚌戰役和以及後來至關重要的渡江戰役…
《大決戰》要是從戰略上來說應該是自抗美援朝以後所發生的炮轟金門以及收復大陳島戰役,如果不是戰略決戰的話那麼就非渡江戰役莫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