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登月第一人當年在太空說了什麼一句話
1969年7月,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將兩名宇航員送上月球,阿姆斯特朗第一個走下舷梯,隨即發表了那段著名的講話:「這對個人來說只是一小步,但對人類來說卻是一次巨大的飛躍。」
❷ 美國人登陸月求一句話是什麼
美國人登陸月球第一句話是:One small step for man.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1969年,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表面這一歷史時刻時,曾道出了一句被後人奉為經典的話——「這只是一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整個人類的一大步。」但一項語言分析證實,阿姆斯特朗在說出這句登月名言時遺漏了一個單詞「a」。
阿姆斯特朗富有靈感的登月「開場白」完全是臨場發揮,而不是美國宇航局或者白宮事先為他准備的台詞。根據語音記錄,他當時所說的是「One small step for man.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由於這句話中的「man」和「mankind」在很大程度上都可被理解為同樣的意思,也就是「人類」,因此也可以翻譯為「這只是我一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整個人類的一大步。」。
但在重返地球後,阿姆斯特朗卻解釋說,他認為自己說的應該是「one small step for a man」,也就是「一個人的一小步」。經過分析,研究人員表示,雖然從嚴格意義上講這句話並不完全正確,但卻有一絲詩的風格和味道。從其韻律和對稱性來看,阿姆斯特朗的登月名言完美地詮釋了這個具有史詩性的歷史時刻。他說這話是有針對性的,人在月球,實則影射地球。果然,這句話影響了全世界。
❸ 是誰第一個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加加林
人類第一次登月是在美國東部時間1969年7月20日下午4時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將左腳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這是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
阿波羅11號=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羅計劃中的第五次載人任務,是人類第一次登月任務。1969年7月20日,尼爾·阿姆斯特朗與巴茲·奧爾德林成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類。
阿波羅11號的成功實現了約翰·肯尼迪總統在1961年5月25日的演說中聲稱美國會在1970年以前「把一個宇航員送到月球上並把他安全帶回來」的目標。
(3)登月第一人電影台詞擴展閱讀
相關趣事
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因一句「我個人邁出了一小步,人類卻邁出了一大步」的豪言壯語而家喻戶曉。是啊,這不能不家喻戶曉,登月,實現人類最原始的夢想,本身就是壯舉,那登月之人理所當然就是這個壯舉的完成者,其冒險精神和為科技獻身的精神當然受人敬重了。
風雨卻沒把視角放在這個偉人身上,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登月故事的一個配角身上。這個配角鮮為人知,鮮人想知,人鮮想知,可是,風雨卻把鏡頭拉向了燈火闌珊處,尋得那伊人阿姆斯特朗的助手奧爾德林。
鏡頭下,人們的注意力全在阿姆斯特朗身上,有掌聲,有高呼。可是有一個怪怪的記者,面帶壞笑,走到奧爾德林身邊,提出了一個很有諷刺意味的問題:「作為同行者,阿姆斯特朗成為登陸月球的第一人,你是否感覺到有點遺憾?」
可是,奧爾德林卻極為風趣的說:「各位,千萬別忘記了,回到地球時,我可是最先邁出太空艙的!所以,我是從別的星球來到地球的第一人。」
❹ 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第一句話說的是什麼話
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說的第一句話是: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有報道說這句話是他臨時想到的,當時美國政府給他設計的台詞是:我,阿姆斯特朗宣布,月球從現在起是美利堅合眾國的領土。但是他肯定覺得這樣做是很自私的,因為月球是屬於全人類的,所以才臨時改的。呵呵,這只是小道消息哦。
望採納
❺ 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是在哪一年
導語: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是在哪一年?對於人類是否已經登上月球一直以來都是爭論不休,盡管有許多影像資料記錄了整個登月的過程,但仍有許多陰謀論者指出這其實是一個世紀大騙局,並且他們也能拿得出證據證明這一觀點,如普遍認為登月只是冷戰期間美國用來嚇唬蘇聯的。
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是在哪一年
1969年7月20日,尼爾·阿姆斯特朗與巴茲·奧爾德林成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類。
阿波羅11號的成功實現了約翰·肯尼迪在1961年5月25日的演說中聲稱美國會在1970年以前「把一個宇航員送到月球上並把他安全帶回來」的目標。
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因一句「我個人邁出了一小步,人類卻邁出了一大步」的豪言壯語而家喻戶曉。是啊,這不能不家喻戶曉,登月,實現人類最原始的夢想,本身就是壯舉,那登月之人理所當然就是這個壯舉的完成者,其冒險精神和為科技獻身的精神當然受人敬重了。可是,這還遠遠不夠,他冒險,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人類進步。他的精神遠遠超越了國界、超越了科技、超越宇宙空間的一切思維,我們應該為他鞠躬。
可是,風雨卻沒把視角放在這個偉人身上,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登月故事的一個配角身上。這個配角鮮為人知,鮮人想知,人鮮想知,可是,風雨卻把鏡頭拉向了燈火闌珊處,尋得那伊人阿姆斯特朗的助手奧爾德林。鏡頭下,人們的注意力全在阿姆斯特朗身上,有掌聲,有高呼。可是有一個怪怪的記者,面帶壞笑,走到奧爾德林身邊,提出了一個很有諷刺意味的問題:「作為同行者,阿姆斯特朗成為登陸月球的第一人,你是否感覺到有點遺憾?」可是,奧爾德林卻極為風趣的說:「各位,千萬別忘記了,回到地球時,我可是最先邁出太空艙的!所以,我是從別的星球來到地球的第一人。」
月球簡介
月球,俗稱月亮,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玉盤,是地球的衛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太陽系內的衛星相對於所環繞的行星的質量比。月球是質量最大的衛星,月球表面布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
月球可能形成於約45億年前,在地球形成後不久,有關它的起源有幾種假說,得到更多事實證據支持的說法是它形成於地球與火星般大小的天體-「忒伊亞」之間一次巨大撞擊所產生的碎片,在地球外圍聚集而形成的「大碰撞起源說」。
月球正面大量分布著由暗色的火山噴出的玄武岩熔岩流充填的巨大撞擊坑,形成了廣闊的平原,稱為「月海」,實際上「月海」中一滴水也沒有。月海的外圍和月海之間夾雜著明亮的、古老的斜長岩高地和顯目的撞擊坑。它是天空中除太陽之外最亮的天體,盡管它呈現非常明亮的白色,但其表面實際很暗,反射率僅略高於舊瀝青。由於月球在天空中非常顯眼,再加上規律性的月相變化,自古以來就對人類文化如神話傳說、宗教信仰、哲學思想、歷法編制、文學藝術和風俗傳統等產生重大影響。
月球的自轉與公轉的周期相等(稱為潮汐鎖定),因此月球始終以同一面朝向著地球。地球海洋潮汐的產生主要是由於月球引力的作用。由於地球海洋的潮汐作用力與地球自轉的方向相反,地球的自轉總是受到一個極其微弱的作用力在給地球自轉「剎車」,長期積累下來,有充分的證據表明,地球的自轉周期越來越慢,一天的時間極其緩慢地增長,大約幾年增加1秒;由於地球的反作用力,使月球緩慢地距離地球越來越遠,每一年遠離地球大約3.8厘米。月球與太陽的大小比率與距離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視大小與太陽幾乎相同,在日食時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陽而形成日全食。
❻ 中國登月第一人踏上月球的第一步,他會說什麼
沒登月第一人踏上月球的第一步,他會說什麼?他說的第一句話是人類的一小步,文明的一大步這句話是非常有哲理的
❼ 美國人登陸月球,第一句話是什麼
對一個人來說,這是小小的一步,但對人類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1969年7月20日,星期日,東部日光節約時間下午4點17分42秒。休斯頓回答說,「我們支持你們這一行動。」他們穿上了價值三十萬美元的太空衣,降低了登月艙內的壓力。接著,阿姆斯特朗背朝外,開始從九級的梯子上慢慢下去。在第二級階梯上他拉了一根繩子,打開了電視照相機的鏡頭,讓五億人看到他小心地下降到荒涼的月球表現上去。
他的九號半B的靴子接觸到了月球表面,他說:「對一個人來說,這是小小的一步,但對人類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這時是下午10點56分20秒。他拖著腳步在地上走來走去。他說,「月球表面是纖細的粉末狀的,它象木炭粉似的一層一層地粘滿了我的鞋底和鞋幫。我一步踩下去不到一英寸深,也許只有八分之一英寸,但我能在細沙似的地面上看出自己的腳印來。」
(7)登月第一人電影台詞擴展閱讀:
首次載人登月是由「阿波羅11號」飛船完成的。當時飛船上載有三名航天員,當飛船與「土星5」火箭第三級分離,且飛船沿過渡軌道飛行2.5天後,便開始接近月球,此時飛船服務艙的主發動機減速,使飛船進入環月軌道。
接著,兩名航天員進入登月艙,並駕駛登月艙與飛船分離,這時飛船指揮艙內的一名航天員繼續駕駛飛船繞月球軌道飛行,而另兩名航天員則乘登月艙在月面著陸。登月後航天員採集了岩石和土壤(22千克),展開了太陽電池陣,安裝了月震儀等。任務完成後,他們乘登月艙的上升級返回月球軌道,與飛船對接,最後返回地球。
1969年11月至1972年12月,美國又陸續發射了「阿波羅」12至17飛船,其中除「阿波羅13號」因故沒有登月(航天員安全返回地面),另五艘飛船均登月成功,「阿波羅」15至17飛船的航天員還駕月球車在月面活動,採集岩石。
航天員在月球上鑽取了三米的月球岩芯,發現多達57層,每層代表一次隕石沖擊,還測量了月球內部發出的熱流……「阿波羅」 工程極為壯觀,它激動了無數人的心,使載人登月的千年夢想變成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