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三維軟體哪個做影視後期比較好
你可以先去【繪學霸】網站找「影視後期技術」板塊的【免費】視頻教程-【點擊進入】完整入門到精通視頻教程列表: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1&zdhhr-11y04r-1644334152931215860
想要系統的學習可以考慮報一個網路直播課,推薦CGWANG的網路課。老師講得細,上完還可以回看,還有同類型錄播課可以免費學(贈送終身VIP)。
自製能力相對較弱的話,建議還是去好點的培訓機構,實力和規模在國內排名前幾的大機構,推薦行業龍頭: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huixueba.com.cn/school/yingshi?type=4&zdhhr-11y04r-1644334152931215860
在「影視後期技術」領域的培訓機構里,【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且沒有加盟分校,都是總部直營的連鎖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基礎差的學生。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貳』 3D電影畫面是如何製作的
簡單來說,3D電影畫面製作大體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利用雙鏡頭攝影機進行拍攝,另一種是前期2D拍攝加上後期轉制。或者由兩種製作方式共同合作而成。
雙鏡頭攝影機拍攝就是拍攝前期採用雙攝像機、雙鏡頭的3D拍攝設備同步錄制,然後把兩個素材分別處理,最後是在3D電影院里用3D顯示技術,也就是紅藍顯示、偏光、主動快門式顯示等技術,把兩路視頻分別傳輸到人的左右眼睛裡,得到立體圖像,《復聯4》3D版就是以這種技術為主拍攝而成。
另一種則是通過2D電影拍攝完畢,再轉成3D電影。2012年4月4日《泰坦尼克號》以3D版形式再上映,全球票房3.44億美元,總票房變為21.87億美元。據悉,《泰坦尼克號》由2D影片變為3D版耗資巨大,300多名科技人員共耗費60周時間才製作完成,其成本高達1800萬美元,而耗資巨大的2D版本,總投資也不過二億美元。從目前電影市場來看,一部2D大片轉3D,需要藉助專業團隊加專業軟體,需要很強的專業技術,製作費用至少要200萬美元起。對於普通的製片方來說,要想做一部成功的3D電影,成本非常之高,投資風險也會加大,很多製片方對此都不敢涉足。
『叄』 影視後期製作的技術及發展過程
影視後期製作的技術及發展過程
隨著日益增長的經濟趨勢,人們已經進入到了一個信息時代。下面我為大家搜索整理了關於影視後期製作的技術及發展過程,歡迎參考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現如今的影視界,後期製作已經成為了電影或電視劇增加收視率不可或缺的手法,後期製作已經成為了與影片內容同樣重要的位置。那讓我們來談談什麼是後期製作技術和它的發展過程吧。
影視後期製作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大的發展階段。原始手工製作階段、朔膠模型搭建影視合成製作階段、三維電腦製作及非線編合成階段。在每個發展階段中,影視後期製作無論在其設計形式上、觀眾認可度上、信息承載量上都具有較大差別,並且,這三種因素又直接影響著影視片頭的藝術水平和生命周期。
最初的影視後期創作需要美術工作人員繪制在紙上畫出所需的圖案、圖標和所要的形態,然後運用攝錄機將其拍攝記錄下來,再置於編輯機上進行編輯,從而與所需影視合為一體,最終呈現在影視屏幕中。但這樣的工作效率可想而知,費時費力。在設計形式上,因為全部需要手繪製作,這樣受創作人員個人素質影響比較大,因此,限制了當時復雜的影視作品佳作產生,以至於當時的影視作品設計形式單一,都是以單幅畫面以及走影式拍攝方式進行的影片設計。在設計理念上,手繪製作的創作方式迎合了當時人們對美術以及相關知識的認識范圍,較為重視美術學。總體來說,因為處於單一思維模式下,影視後期製作還沒有形成它獨特的商業性質,僅僅只是作為電影故事與裡面特技相結合的一種銜接手段,在當時實現了一些不可能的特技過渡手段。同時,由於當時群眾觀看節目的機會有限,影視後期這一技術上的弊端並沒有對當時影視業的發展造成較大的壓力與阻礙。
進入20世紀80年代初的影視產業,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原始手工繪制已經無法滿足當時觀眾的視覺需求,當時的工作者也想出了更好的代替與結合方式,那就是朔膠模型與拍攝相結合的候機製作階段。例如《克塞號》中的恐龍造型與克塞號造型,還有燈光與煙霧以及拍攝中的真假景物的結合等。這些技術掀起了當時影視後期製作的高潮,一系類的經典科幻片例如《回到未來》中的時空機器及穿梭時的景物變換,《第三類愛情》中的外星人接觸,《帝國反擊戰》中的星河戰爭場面等都是影視後期編程製作與影片故事的結合藝術方式。同時也奠定了科幻影視在影視業的重要地位。
隨著觀眾對科幻電影的喜好,電影後期技術的開發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樞紐之一,在進入90年代初期,三維軟體逐步成型成為了電影後期製作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術。例如早期《從地心竄出》中的三維技術製作出來的簡單場景與怪物造型,1997年《第五元素》中的人物與宇航船特技的製作,1999年的《機器管家》中的安德魯,雖然安德魯是演員所演繹,但是其中還是利用了三維動畫的結合和修復工作。
影視後期的製作已經成為電影生命不可或缺的一股強大力量。隨著影視業的發展,後期編輯已經非常成熟。
下面我針對現流行的影視後期技術做出分析,以便大家更加了解影視後置的製作方式。
一、非線編輯。
現今的非線編輯就是將各種模擬素材及音效素材進行A/D(模/數)轉化科技技術,再將轉化出來的數據進行存檔之後利用後期合成軟體,如After Efects、Premiere等進行的後期視屏與音頻以及特效圖像的編輯合成最終完成影視作品的剪輯工作的一個整體的系統化過程——非線編輯軟體。
二、遮罩技術的應用。
這項技術在影視作品的製作中十分重要。運用軟體Premiere中的遮罩技術進行對視頻的編輯與合成工作,遮罩技術可以通過改變遮罩的大小形狀角度與鏡頭的運動路徑來做出各種生動的鏡頭畫面,使影視作品的每一個鏡頭及畫面更加緊密相接,使其更加自然流暢。可見遮罩對影視後期的製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三、三維技術與應用。
三維技術在人們的生活中已經不再陌生。如近年的火爆影片《阿凡達》中的場景設計與人物造型的設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奇幻場景設計,都是三維設計軟體的功勞。
如此可見,一部好的影片除了不可或缺的完美故事情節以外,現代科技也成為了一部電影成功與否的重要工具之一。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短更新與發展,相信在影視後期製作做好每個鏡頭的處理與編輯已經成為電影業的發展前景。這樣看來,影視後期軟體的發展與應用必將把影視業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拓展:影視後期製作技術
1、當代影視後期製作
(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在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發展的有利推動下,我國的影視文化發展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華人導演李安憑借電影《卧虎藏龍》斬獲奧斯卡最佳電影導演的桂冠,這是我國的影視文化發展所取得的進步的最佳實例。面對我國在影視文化發展所取得的成就雖然我們要予以肯定,但是我還是要通過借鑒《阿芬達》、《變形等鋼》等片席捲全球的成功經驗,將先進的影視後期製作技術移植到我國的影視後期製作中來,以此幫助我國影視文化的進一步發展。
(2)影視後期製作,可以簡單的理解是將由拍攝階段已經已經拍攝好的畫面,利用三維動畫和合成手段製作成特技鏡頭,再把需要的鏡頭剪輯到一起,這就完成了部影視作品的後期製作工作,其實影視後期製作工作還包括影片的聲音製作等。
(3)我國當前代的影視後期製作,主要採用非線性編輯技術和線性編輯技術兩種,而線性編輯由於其本身是一種簡單易操作的技術,所以在我國近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線性編輯技術已近趨於完善。基本上實現了能夠較快的完成後期編輯工作的要求。線性工作主要是利用編放、編錄、控制等設備,直接對錄像帶進行組接鏡頭、疊加畫面與字幕、添加影視背景音樂以及製作音響效果等工作。
(4)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一直採用的剪切手段極為粗糙但是我國。因為傳統的剪接手段,完成剪切工作完全是用人工通過膠水和剪刀實現的`,而且編輯過程也無法實施畫面疊加和調節色彩等操作。
(5)隨著科技手段的不斷進步,現代影視製作中編輯工作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按的變化,尤其表現在非線性編輯方面的進步十分顯著。現代非線性編輯主要利用硬碟中儲存的,各種模擬量素材的A/D轉化數據,再利用影視後期製作的專業軟體,完成影視後期製作中有關特技圖像合成等有關工作,並將有影視製作軟體製作出來的數據導入到存儲設備中去,這就實現了當代影視後期製作技術的工作目的。在現代非線性編輯技術的有利支持下,我國影視後期製作,數字化的應用成為可能。
2、我國影視後期製作技術的發展要求
隨著我國影視後期非線性技術的日益完善,我國影視後期製作將朝數字化應用的方向邁進,這是提高我國影視後期製作水平,縮短我國影視產業與西方影視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2.1加強自身數字化應用能力建設
與發達國家的影視文化作品相比,我國影視文化作品最顯著的缺點就變現在,影視作品畫面特技這一方面。造成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我們可以結合我國影視文化發展的實際情況分析:
首先,是我國影視文化產業發展,掌握先進影視後期製作技術的人才十分匱乏。
其次,是我國影視文化發展過程中缺乏自主創新,及時開放能力較低。
基於以上兩點原因,要進一步完善我國影視文化發展,就要求我國必須培養一批掌握先進影視後期制技術的人才,並建立一隻有獨立開發和創新能力的影視後期製作技術團隊。
2.2提高我國影視後期製作技術合理使用數字技術的能力
我們可以通過對好萊塢大成本影片的成功經驗進行分析,將適合我國影視文化發展的東西進行借鑒。通過對好萊塢影片成功經驗進行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一部好的電影,之所以能夠成功不僅僅是依靠先進的影視後期製作技術,它的成功對電影的題材選擇和故事情節設置、故事內容的表現手法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要提高我國影視後期製作技術,就要求我們要具備合理使用數字化的能力,也就是說要求我們在進行影視後期製作的過程中,要選擇正確恰當的時機配合數字技術的應用,不能盲目的為了彰顯特技製作技術,而忽略電影本身的價值。在影視後期製作中,合理的使用數字技術,是實現影視後期製作將影片的故事內容,利用故事情節的安插巧妙的表達出來,並利用數字技術對故事高潮部分進行場面渲染,利用音樂輔助影片表達故事情節使觀眾,在觀看影片的同時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3、結語
媒體技術的高速發展,已經將影視文化充斥到了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電視,電影,廣告都是我們常見的影視文化作品。隨著大量的影視作品的逐年出爐,人們對影視作品的欣賞日益出現審美疲勞的趨勢。人們對影視作品的要求,越來越高,這都不得不要求我國的影視文化發展,必須進行後期製作技術的改革,以滿足觀眾對影視作品的要求。通過影視後期製作非線性技術的採用,數字化成為影視後期製作的發展方向,如何通過使用數字化,進一步縮小我國影視文化發展與西方影視文化發展的距離,是我們每一個影視後期製作工作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肆』 影視製作後期特效都有哪些步驟
【導讀】CG在現代電影中如此普遍,以至於觀眾經常忽視由電腦加強過的鏡頭中,蘊含諸多過程。雖然幕後解析視頻愈發多見,卻少有展現VFX過程究竟如何組成。那麼,影視製作後期特效都有哪些步驟?今天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預製作
研發
任何視覺特效流水線的第一步通常是研究和開發。在此期間,工作人員會專注於軟體偏好和技術,決定使用什麼技術方法來製作特效。
預覽
可視化預覽本質上就是將故事板和腳本轉換為低質量、三維動畫形式的特效鏡頭。雖然這並不總能准確反映最終結果,但導演可以知道鏡頭大概是什麼樣子,更好准備攝影風格。
2.製作
三維建模
CG最廣泛使用,最關鍵的用途之一就是三維建模。三維建模發生在整個製作過程的三個階段,因為不同目的而變成有著不同細節的迭代。例如,預可視只要求展示最終產品的低細節版本。
遮罩繪畫
雖然3D模型構成了大部分環境,但很多背景仍是用遮罩創造的。在數字特效崛起之前,遮罩就常用來創建背景,時至今日,它們仍然和以前一樣重要。
主要攝影和參考攝影
在實際拍攝過程中,特效團隊的某些成員通常會呆在現場。雖然他們對於主要攝影沒什麼影響,但會拍攝從環境到個人到看似不重要的道具的大量照片。這些照片用於創建3D模型的紋理,並且對場景的真實屬性如照明,對象的大小等等提供參考。
3.後期製作
現場准備
現場准備涵蓋多種過程,但服務於同樣的目的:准備素材以供要插入的元素使用,其中包括運動跟蹤、遮罩、摳像和色彩校正。
綁定
是綁定使3D模型(如角色和車輛)移動。比方說,一個動物的3D模型最初是靜態的,但一旦被操縱,它的四肢和身體可以進行調整並且做出給定的動作。
動畫
動畫師把運動添加到綁定的模型,並負責大部分CG的物理性。動畫師往往會測試綁定,並試圖「破解」它們,把它們送回綁定部門進行細化,直到完美。
效果/模擬
爆炸,水流和煙霧都是基於模擬才能實現的效果。拋光效果(從鏡頭光暈到虛假的香煙煙霧)被加入現有的場景,在此時最終成品已經隱約可見。
紋理
紋理化是為3D模型增加表面顏色和紋理,使它們可識別並且接近完成。在這個過程中,金屬物體有了光澤,人類有了皮膚。
燈光
現實CGI中最重要因素之一是燈光有多逼真。優秀的照明將准確地模仿設置,而蹩腳的照明往往是虛假感的罪魁禍首。
合成
最後階段已經來臨!在視覺特效解析中,你會經常看到合成,是合成把所有東西結合為成品。
關於
電影製作特效都有哪些步驟,小編就和您分享到這里了。如果您對影視後期有濃厚的興趣,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於攝像技巧、後期剪輯的方法及素材等內容,小編整理了影視後期製作技巧匯總,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伍』 影視後期製作需要學習哪些知識
除了專業知識外還需要學習的技能有:
1、影視摳像技術
掌握電影級鍵控摳像技術,對電影膠片進行全方位的解析,利用不同形式摳像技術處理片圖像,讓圖像極大的與素材融合,以達到電影級標准。
2、實拍素材與三維場景跟蹤合成
攝像機還原軟體Boujou/NUKE/PFT的攝影機反求跟蹤合成技術,利用實景拍攝鏡頭與三維軟體製作的元素學習「無縫匹配」技法,達到欺騙觀眾眼球的目的。
3、數字繪景
掌握2D與3D相結合投射,配合攝像機跟蹤技術的運用將平面圖像與三維模型融合,使學員達到能製作宏大的數字繪景。
4、3D立體電影技術
學習當下流行的3D立體電影的製作技術和流程,了解不同的多種3D立體成像技術。
5、高級調色畫面修復
對拍攝鏡頭進行綜合行的技術合成如:跟蹤與穩定、降噪、臟點去除、高級圖像變形與鏡頭失真效果、時間扭曲效果等一系列的鏡頭合成特效的應用技巧。
6、剪輯技術
視聽元素、鏡頭構成及鏡頭語言、Premier軟體的功能及操作等。王氏教育專業課程試聽-可下載網校APP(繪學霸)
學影視後期製作建議去王氏教育學習,教出來的學生往往能拿到高薪去到滿意的崗位。並且學校還會跟學生簽訂就業協議,保障推薦就業到滿意為止。每個班級採用的都是小班制授課的方式,保障每個學生都能被老師照顧到。
『陸』 3d電影如何製作
在目前的電影世界上,3D慢慢取代了2D。而在目前網路上只能下載的2D電影中,怎樣轉變成成3D電影的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是如何將2D電影轉換成3D電影的,而下面用到的軟體狸(liwo)窩全能視頻轉換器又有什麼3D效果?
一、打開視頻轉換器,通過「添加視頻」或雙擊主界面空白處添加視頻,把需要轉換3D效果的電影導入軟體,不管是MV,電影或自已拍攝的視頻,只要是視頻,視頻轉換器都可以幫您完成3D效果轉換。
這個是參照網路經驗的,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