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電影三大戰役演員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電影三大戰役演員

發布時間: 2022-09-12 18:54:39

A. 大決戰演員表

《大決戰》電視劇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出品,總台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攝制,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鹿鳴影業承製,高希希執導。大決戰主要演員有:唐國強、 劉勁 、王伍福 、郭連文 、王健 等等。

1、唐國強

王建,演員,男,河南省話劇藝術中心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河南省電影電視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第六次代表大會代表。

2018中國(銀川)互聯網電影節評委會副主席,河南省國際文化交流協會理事,河南省電視劇、電影專資項目評審專家、河南省優秀文化志願者,全國多城市宣傳大使。

B. 大決戰演員表

電視劇《大決戰》的演員表:

1、朱瑞演員李健飾演

1948年1月任東北軍區兼東北野戰軍炮兵司令員。他指揮炮兵縱隊參加攻克錦州以北國民黨軍堅固據點義縣縣城的戰斗。他率領炮兵以猛烈的炮火,拉開了遼沈戰役的序幕。

10月,在攻取義縣的戰斗中,人民解放軍第一次使用繳獲美國的榴彈炮。為了解這種火炮的性能,戰斗還沒結束,他就從指揮所出來,途中不幸觸雷,壯烈犧牲。

C. 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的電影什麼時候拍的

這三部電影,統稱為《大決戰》,中國彩色寬銀幕電影,八一電影製片廠1991年出品。當時拍片時動用了有史以來最龐大的群眾演員,里頭絕大多數是部隊士兵。

D. 電影大決戰中李先念的扮演者是誰

電影大決戰中的扮演者是陳剛.
《大決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關於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役的系列電影,分為 《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大決戰第二部:淮海戰役》、《大決戰第三部:平津戰役》 三部六集,《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和《大決戰第二部:淮海戰役》分別於1991年上映,《大決戰第三部:平津戰役》於1992年上映。三部電影以宏偉逼真的氣勢再現了解放戰爭中三次決定性的偉大戰役。

E. 如何評價八一電影製片廠的電影《大決戰》三部曲

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的哈姆雷特,每個人對歷史的衡量標准也不一樣,或許導演高希希早就想到了這一點,所以在選角上盡可能地還原了歷史原型,不能說是百分百還原,但也絕對是瑕不掩瑜。

無論是外形氣質還是脾氣性格都耐人尋味。例如,唐國強、於和偉、劉勁松和劉濤都是非常生動的角色,他們很好地詮釋了歷史上的關鍵人物。


他們的加持無疑是《大決戰》質量的保證,光是一張張恢復了近60%完成度的海報就能牢牢抓住觀眾的眼球。

隨著劇情的不斷更新,就目前的人氣而言,劉勁松飾演的蔣介石和於和偉飾演的林彪的人氣不斷飆升。雖然他們都是士兵,但他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陰險狡猾,一個充滿正能量。

面對敵人的炮火,他們仍然像泰山一樣穩定,將軍的風格詮釋得淋漓盡致。

還把歷史名場面『重慶談判』完美地呈現出來,也充滿了整部戲的質感,雖然只是一部文戲,但兩人之間的談話並不遜色於戰場上的槍林彈雨......

F. 三大戰役電影拍的好真實啊,怎麼拍的

《大決戰》系列不可復制的軍事巨片

拍攝地區涉及全國13個省、市、自治區的50多個市、縣、區,北起黑龍江哈爾濱,南至浙江奉化,西至黃河河套,東至渤海之濱。參拍群眾達15萬餘人次。解放軍沈陽、北京、濟南、南京、蘭州五個軍區和海、空軍的一些部隊,陸軍航空兵以及有關院校、武警部隊共20多個軍級單位30多個獨立師團單位,共約13萬幹部戰士參加了拍攝,累計達330餘萬人次。(也就是說那些都是活生生的軍人在跑龍套還原當時的情境)同時,還動用了大量的坦克、火炮、飛機、艦艇等大型軍事裝備。影片中出場的歷史人物達238人,其中主要演員50餘人。

為什麼說這么真實,鄙人認為:

  1. 拍攝的時間距離當年也沒過去多少年,很多老兵那時候也都活著,親身經歷過!

  2. 軍人能吃苦耐勞的精神,從滿身泥土的軍裝能反映打仗的艱辛!不像現在的演員,隨便塗抹點顏色就以為矇混過關,只有臉上塗抹點血一樣的東西,然而衣著卻是干凈整潔的一塌糊塗,讓人作嘔!

  3. 拍攝場景的選擇也至關重要,因為七八十年代的中國還沒有那麼現代化,很多農村依然貧困,很多場地都沒有被現代化的建築所取代,所以能更加真實的反映出這部系列電影的真實!就像現在很多民國以前的電影電視劇,場景搭建的太豪華了,看的都有些反胃口!

  4. 演員的表演很到位!他們是演員,不是明星,沒有刻意去表現自己,而是在表演一位歷史人物,演技很到位!(現在的抗戰片我覺得看著讓人嘔吐,當然這是題外話)


G. 大決戰三部曲的演職員表

地區:大陸
語言:大陸國語
【獲獎情況】
第十五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中國電影世紀獎優秀故事片
第十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
第十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
第十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
第十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剪輯
第十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道具
第十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煙火
《大決戰》系列電影簡介: 史超、李平分、王軍編劇,李俊總導演;楊光遠、蔡繼渭、韋廉、景慕逵、翟俊傑等導演,主要演員有古月、蘇林、馬紹信、趙恆多、盧奇、郭法曾、路希等。
創作者在雙方統帥部門的戰略方針、作戰計劃、戰役指揮上完全忠實於歷史史實;在細節描寫上、戰爭場面上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進行適度的渲染、鋪襯,因而使銀幕形象在巨大的、真實的歷史背景上顯得更加豐滿、生動,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影片既描述了雙方統帥及高級將領的思想、感情、性格,也表現了下級軍官、士兵和群眾的思想、感情、性格,而且在描述中避免了臉譜化、模式化的傾向。在此基礎上,影片最大的成功之處在於,它表明決戰的勝負並非單純是軍事指揮決定的,而是一種歷史的必然趨勢。 九十年代初由李俊擔任總導演拍攝的三部6集《大決戰》堪稱是真正的鴻篇巨制。從1948年到1949年初,在東北、華東、華北地區進行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打垮國民黨反動派的戰略大決戰。「三大戰役」以中國人民的偉大勝利和國民黨的慘重失敗為結局,為新中國的成立奠定了基礎,是人民革命戰爭史上的光輝篇章。
影片《大決戰》三部6集(《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既獨立成篇,又可以聯成一個整體,構成了對這一偉大史實的總體再現。《大決戰》是一部氣勢宏偉、規模空前的作品。自有中國電影以來,中國的銀幕上還未出現過這樣結構復雜、人物眾多、場面壯觀、氣勢磅礴的作品。創作者是站在一個偉大歷史的轉折點上來寫「大決戰」的。影片不僅表現了共產黨與國民黨之間的軍事斗爭,而且展示了這兩個政黨在政治、經濟、外交等多方面的較量,通過多側面、多角度、立體式的描寫,展示了中國社會各個方面的風貌,揭示出決定戰爭勝負和歷史變革的最深層的動因,成為一部名副其實的全景式的戰爭巨片。該片獲第12屆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等多項國內獎。
影片上映後,以它歷史的真實、人物性格的鮮明和場面的宏大而獲得高度評價,同時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獲得第十五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第十二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美術獎、最佳剪輯獎、最佳道具獎和最佳煙火獎。

H. 《建國大業》與《開國大典》的主要演員

《建國大業》主要演員:
唐國強(飾演毛澤東);張國立(飾演蔣介石) ;許晴(飾演宋慶齡);鄔君梅(飾演宋美齡);陳坤(飾演蔣經國);陳好(飾演傅冬菊);李連傑(飾演陳紹寬); 劉德華(飾演俞濟時);成龍(飾演記者);黎明(飾演蔡廷鍇)。

馮小剛(飾演杜月笙);陳凱歌(飾演馮玉祥);姜文(飾演毛人鳳);陳道明(飾演閻錦文);葛優(飾演盧廣聲);胡軍(飾演顧祝同);孫紅雷(飾演胡立偉);章子怡(飾演龔澎);甄子丹(飾演音樂家田漢);趙薇(飾演革命女代表)。

劉燁 (飾演紅軍老兵);張涵予(飾演劉從文);馮遠征 (飾演傅涇波);黃聖依 (飾演播音員);黃曉明 (飾演李銀橋);王學圻 (飾演李宗仁);鄧超 (飾演徐悲鴻);佟大為 (飾演孔令侃)。

《開國大典》主要演員:

古月(飾毛澤東),孫飛虎(飾蔣介石);黃凱(飾周恩來);邵宏來(飾李宗仁);劉懷正(飾朱德);郭法曾(飾劉少奇);路希(飾任弼時);智一桐(飾張治中);劉錫田(飾陳毅);盧奇(飾鄧小平);傅學誠(飾劉伯承)。

(8)電影三大戰役演員擴展閱讀

《建國大業》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中國歷史電影,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作品。本片由黃建新執導,韓三平擔任製片人,雲集了華語影壇百餘位明星客串(零片酬)的影片 。

影片講述了從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主線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籌備,突出了當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形成 。

《開國大典》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革命歷史題材劇情片,由李前寬、肖桂雲聯合執導,古月、孫飛虎主演,於1989年9月21日首映 。

該片用紀實的手法展現了從中國共產黨取得三大戰役的勝利開始直至10月1日在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歷史過程。

I. 全面展現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的電影

全面展現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的電影是《大決戰》

相關介紹:

《大決戰》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關於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役的系列電影,分為 《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三部,三部電影以宏偉逼真的氣勢再現了解放戰爭中三次決定性的偉大戰役。

《大決戰》三部曲作為中國電影史上最為恢弘的戰爭史詩,在電影、軍事、文化教育等多個領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套電影全景地展示了那場決定中國命運的偉大決戰。

(9)電影三大戰役演員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1.遼沈戰役:

1948年3月,為適應解放戰爭形勢的發展需要,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和解放軍總部離開陝北,來到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與劉少奇、朱德率領的中央工作委員會相會合,在這里共同指揮南北兩線五大戰場。

2.淮海戰役

在遼沈戰役打響的同時,劉伯承、鄧小平、陳毅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著手策動淮海戰役。

3.平津戰役

1948年秋,國民黨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以防守平津的重要意義說服了蔣介石,將自己所指揮的60萬軍隊留在了華北,並取得了國民黨在華北的黨政軍及經濟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