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今年暑假上映的電影。
哈利波特6
終結者2018(美國,科幻動作大片)(7月中旬上映)
特種部隊(美國,8月上映)
機器俠(國產8月中上映)(孫儷、方力申、胡軍)
喜羊羊與灰太狼(國產7月上映)
冰川時代3(7月上映,3D)
多啦A夢(8月初上映)
變形金剛2(7月上映美國科幻動作大片)(梅根·福克斯、希亞·拉博夫、雨果·維文)
白銀帝國(郭富城、郝蕾、張鐵林,7月上映)
殺人犯(郭富城7月上映)
飛屋環游記(迪士尼動畫/冒險/動作/喜劇,上映時間8月4日)
麥兜響當當(7月24日全國首映,香港)
非常完美(章子怡愛情喜劇,8月上映)
追影(喜劇/動作/武俠,導演兼主演的吳鎮宇,超級搞笑陣容的「武俠星光幫」
)
竊聽風雲(劉青雲、古天樂、吳彥祖、張靜初,方中信警匪/劇情,7月24日上映)
大內密探零零狗(導演晚王晶,主演:古天樂 徐熙媛 樊少皇,香港,7月30日首映)
夜店(演員:徐崢 喬任梁 李小璐 張嘉譯 趙英俊 王東方 楊青 葉倩 李偉健
7月24上映,中國內地)
尋找成龍( 張一山、 成龍、吳越、田華、元秋、元華、王學兵、秦嵐、吳軍、潘粵明、白冰等明星客串)
我的女友是機器人(7月28日上映,日本)
Ⅱ 有哪些動畫片人物是2D的背景是3D的
多了去了,這種手法就是2010年後日本動畫電影普遍採用的渲染作畫方式,大多數的動畫電影或多或少用到了這種方法。
純2維已經跟不上動畫電影的需要,但是純3D成本和製作周期又太雞肋。
所以衍生出了這種。
00年以前的時候有過嘗試性的先例,例如番劇《零秒出手》
2D人物3D背景的動畫電影(我只說電影):
《穿越時空的少女》、《玉子愛情故事-劇場版》、《夏日大作戰》、《螢火之森》《阿茹茉妮》《在這世界的角落》《街頭霸王IV新的羈絆》、《夏日大作戰》部分是3D&2D,
《空中殺手》、《言葉之庭》。。。
Ⅲ 09年至今的國內外大片都有哪些 09年至今的全球電影票房排行又是如何
09年至今的國內外大片:(個人總結的,可能不是很全)
1,變形金剛2(北美上映6月24日;希亞拉伯夫、梅根福克斯主演.大師導演)
2,速度與激情4(上映日期:中國2009年4月15日 產地:美國.火爆與力量的大製作.)
3,X戰警外傳金剛狼(X戰警票房績優,北美上映5月1日;該片依然由休傑克曼、丹尼休斯頓主演.)
4,終結者4 (沒有阿諾的經典再續.北美上映5月22日;薩姆沃辛頓、喬什布洛林主演)
5,守望者 (導演: 扎克?施奈德 主演: 傑基?厄爾?哈利 馬修?古迪 瑪琳?阿克曼 更多>> 類型: 動作 / 奇幻 / 驚悚 / 劇情 / 科幻 上映日期2009年3月6日美國)
6,先知(尼古拉斯凱奇繼影片「預見未來」又一部科幻災難片)
7,特種部隊之眼鏡蛇崛起(游戲改編作品,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 強力推薦)
8,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北美上映7月17日;丹尼爾雷德克里夫、愛瑪沃特森、魯伯特格林特主演.該片不用多贅述吧)
9,冰河世紀3:恐龍的黎明(冰河世紀系列第三部,前兩部我都很喜歡看,適合一家老小觀看)
10,風雲2(郭富城、任達華、鄭伊健.謝霆鋒.蔡卓妍.何家勁.唐嫣.主演.曾經因為《古惑仔之人在江湖》走紅整個東南亞的鄭伊健,十年前拍攝劉偉強導演的《風雲雄霸天下》後,走在街上人們都叫他「聶風」。可是因為金融危機,直到今年才有電影公司把《風雲Ⅱ》重新搬上銀幕,主演還是鄭伊健和郭富城。..)
11,怒火攻心2 (傑森斯坦森09年大片)
12,侏羅紀公園4(北美上映2月5日;斯皮爾伯格導演,這片就不用多說啦,勁舞團所有歌曲,前三部都很精彩,鬼佬拍的科幻片真的沒話說)
13,鐵臂阿童木(北美上映10月10日;3D動畫電影.故事講述的是阿童木(台譯為小金鋼)誕生於2003年4月7日。製作者是天馬博士,因為兒子飛馬(台譯為飛雄)在交通意外中死亡,在科學技術省任職的爸爸因兒子在車禍中喪生而悲痛欲絕,他嘗試按照兒子生前的模樣製造了一個機器人---阿童木。但他發現機器人在性質、思想上仍和常人有所差異,博士對機器人的不滿導致其隨後流落到了馬戲團里。)
14,星艦迷航(由金牌製片人J.J. 艾布斯執導的科幻大片.由艾瑞克?巴納飾演的Nero帶領艦隊與企業號展開星際戰爭.上映日期2009年5月15日中國)
15,博物館奇妙夜2(上映日期2009年5月22日美國)
17,街頭霸王:春麗傳(上映日期2009年2月27日美國.本片是第二次改編自同名電子游戲《街頭霸王》的電影版本,但它與上一個版本的電影《街頭霸王》並沒有任何關聯之處,從劇情到製作班底均是全新的陣容)
18,騎士(主演:章子怡.丹尼斯?奎德上映日期2009年3月6日.丹尼斯?奎德飾演一名剛剛喪妻的偵探,他奉命調查一樁連續殺人案,結果發現4名被殘殺的人,都和章子怡飾演的神秘女子有關.)
19,天神下凡-化身(「拍攝手段採用真人動作捕做技術,3D成品。」引爆慾望啊.故事發生在遙遠的未來,主人公傑克是一個癱瘓的海軍陸戰隊老兵,他被政府拿來做實驗,成為一個約三米高的藍色人造人。隨後傑克被派去一顆遙遠的星球,星球上有著豐富的資源,它的居民也有著獨具特色的語言和文化。傑克到達不久,便捲入了當地土著爭取生存權的戰斗中…)
20,公眾之敵(上映日期2009年7月1日美國.本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也是環球影片公司今年的重頭戲。故事講述了在上世紀30年代,美國聯邦儲備局成員竭力追捕臭名昭著、搶遍了美國中西部銀行的超級銀行大盜約翰?迪林格和同夥「娃娃臉」尼爾森、「漂亮男孩」弗洛伊德等犯罪分子。其中黑幫頭目約翰?迪林格(約翰尼?德普飾演)和的聯邦調查局探員茂文?普維斯(克里斯蒂安?貝爾飾演)展開正邪較量成為主線。)
21,2012世界末日(本人推薦,大型科幻災難巨作.羅蘭-艾默里奇最新災難力作,《後天》進化版.首映09年7月10日《2012》由哥倫比亞公司投資近2億美元拍攝,與2004年的《後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同屬末世題材的災難史詩片,著名演技演員約翰?庫薩克(John Cusack)在片中扮演一名科學家,擔負起阻止瑪雅文明預言的世界末日發生的重任。)
22,黑夜傳說前傳之狼族再起(狼人與吸血鬼之戰,該片已上市)
23,龍珠2(賈斯汀查特文、詹姆斯馬斯特斯主演,本人看過,覺得一般般,失望..)
24,電鋸驚魂6(能把續集拍至6集,該片必有可看的一面.在拍攝現場,本片的某些殺人鏡頭嚇壞了前來探班的攝影師的7歲女兒。最後攝制組出於安全考慮,拉上了「未成年人嚴禁入內」的橫幅。膽小勿看.)
25,天使與魔鬼(湯姆漢克斯主演,必然好看.上映日期2009年5月15日美國 )
26,巫山歷險記(導演: 安迪?菲克曼 主演巨石 安娜索菲亞?羅伯 卡拉?古奇諾 )
27,超能英雄(上映日期: 2009年2月6日)
28,通天帝國,(原名《狄仁傑》主演:劉德華、李冰冰、梁家輝.劉青雲.劉嘉玲.導演徐克.該片是徐克繼《七劍》後,蟄伏5年回歸武俠片的作品,也是劉德華從影以來首次出演徐克的電影.徐克用了3年時間籌備《通天帝國》電影將走古裝偵探懸疑風格。該片講的是狄仁傑的故事,釋小龍和郝邵文 ,劉德華飾演狄仁傑。劉嘉玲飾演武則天。)
29,建國大業(國內大片.主創陣容十分豪華.導演.陳凱歌 .陳可辛.主演:張國立.唐國強.陳坤.許晴.陳好.黃聖依.劉德華.姜文.葛優.孫紅雷.陳凱歌.馮小剛.陳道明.尤勇.侯勇.等明星鼎力加盟,讓該片在演員陣容上創下了一個先河。其中毛澤東和蔣介石兩個角色分別由唐國強和張國立飾演)
30,十月圍城(主演: 范冰冰,NBA與中國 ,甄子丹,黎明,謝霆鋒,梁家輝,胡軍,任達華,曾志偉,周韻,王學圻,導演陳德森.影片講述孫中山要到香港籌募起義捐款,負責接待他的義士商人知道有一批清政府派來的刺客要來暗殺孫中山,所以立刻花錢請了一批身懷絕技的保鏢護送,最後順利將孫中山安全送回廣州。該片投資高達2300萬美金,集結了內地和港台一線九大男星)
31,新宿事件(導演: 爾冬升 主演.成龍 竹中直人 吳彥祖. 香港.)
32,神槍手(上映日期:2009年4月9日 香港 導演:林超賢主演:任賢齊.黃曉明.陳冠希.已看過,還不錯)
33,PTU2機動部隊(主演:任達華邵美琪林雪.上映日期2009年4月17日中國.03年《PTU》深夜尋槍,杜琪峰冷峻的風格一夜間拓寬了港產警匪片的定義。08年召齊原班人馬再次出動。)
34,蘇乞兒(導演:袁和平.主演:趙文卓、周傑倫、周迅、楊紫瓊等.在電影圈有「八爺」之稱的袁和平,自2005年擔任《霍元甲》的動作導演後便無新作。昨天.由他執導的功夫巨片《蘇乞兒》在京舉行開機儀式。蘇乞兒由趙文卓扮演,周傑倫在片中扮演武神,他直言比主角的壓力還大)
35,未來警察(《未來警察》是由學者國際多家媒體公司投資2千多萬美金與中國電影集團製片公司聯合製作的一部華語電影界少有的未來科幻題材的電影。這部科幻大片據傳將交由好萊塢一流的特效團隊作特效,共計有九百多個特效鏡頭,佔全部電影中四十五多分鍾,創華語影史新紀錄。 該片由王晶擔任導演,程小東擔任指導,劉德華、徐熙媛、范冰冰、徐嬌、郭品超、曾志偉等聯袂出演)
35,墨水心(繼哈利波特之後又一魔幻大作,由「木乃伊」「地心歷險」的主角布蘭登.菲舍主演)
36,暴力13街2 (《暴力13街區:終極》依然由大衛?貝利和塞瑞爾?拉菲利主演,故事故事設置在上一部的兩年後的2015年,政府在難於管理的巴黎近郊豎起的水泥隔牆更高更厚了,將整個貧民窟和黑幫都包圍在其中,這里便是「暴力街區13」,沒有法律,沒有制度。現在的街區已經分別由5個黑幫老大各自把持,沖突和暴力事件更加頻繁。特殊行動小組高級督察達米安與身手矯健的雷伊托再度聯手,一同打入黑幫,要把這座暴力之城從混亂中拯救出來...個人比較喜歡的一部片 )
37,范海辛2 (獵殺吸血鬼與狼人的傳奇人物,等待有與范海辛1同樣的可看性)
38,超人之鋼鐵戰士(北美上映6月6日;凱文斯派西主演)
39,死神來了4(2009年8月21日美國.三年一次,從不遲到,惟一不同的是,「死神」的殺人手法再創新花樣,死亡人數更是直線上升,足以讓你驚恐、讓你不寒而慄。想進一步了解本片請先去看1.2.3部.本人覺得是一部很不錯的驚悚片.)
40,魔獸世界(和生化危機一樣,游戲改編作品)
41,敢死隊(本人非常期待的一部影片,該片正在開拍,由史泰龍自編自導.《敢死隊》講述了美國政府想僱人深入南美某國推翻當地的獨裁統治,但是卻沒人敢接受這樣的任務,最終這個任務落到史泰龍率領的一支特別行動小組身上。《敢死隊》的主演陣容為清一色的男性,包括:「摔跤王」米基?洛克、「蘭博+洛奇」西爾維斯特?史泰龍、「非常人販」傑森?斯坦森、「功夫之王」李連傑、現實中的摔跤王蘭迪?庫卓、「至尊黑傑克」杜夫?朗格、「末代獨裁」福里斯特?惠特克以及埃里克?羅伯茨和客串出場的「終結者」阿諾?施瓦辛格――飾演「他自己」加州州長)
以上的貌似比較亂,有後期改了上映日期的例如未來警察之類的~,樓主湊乎的看吧~
下面是票房:
排名
電影
全球票房
北美票房
海外票房
1
阿凡達
$1,335.2
$429.0
$906.2
2
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
$934.0
$302.0
$632.0
3
冰河世紀3
$887.0
$196.6
$690.4
4
變形金剛2:卷土重來
$835.3
$402.1
$433.2
5
2012
$764.2
$163.5
$600.7
6
飛屋環游記
$723.0
$293.0
$430.0
7
暮色2:新月
$685.0
$290.7
$394.3
8
天使與魔鬼
$486.0
$133.4
$352.6
9
宿醉
$467.3
$277.3
$190.0
10
博物館奇妙夜2
$414.6
$177.2
$237.4
11
星際迷航11
$385.7
$257.7
$128.0
12
怪獸大戰外星人
$381.4
$198.4
$183.0
13
金剛狼
$374.9
$179.9
$195.0
14
終結者2018
$372.1
$125.3
$246.8
15
速度與激情4
$362.9
$155.1
$207.8
16
聖誕頌歌
$323.1
$137.4
$185.7
17
無恥混蛋
$318.9
$120.5
$198.4
18
假結婚
$314.7
$164.0
$150.7
19
艾爾文和花栗鼠2
$314.5
$178.2
$136.2
20
特種部隊
$300.9
$150.2
$150.7
21
豚鼠特工隊
$285.0
$119.4
$165.6
22
就是這樣
$253.3
$72.1
$181.2
23
福爾摩斯
$295.2
$165.2
$130.0
24
弱點
$219.2
$219.2
$0
25
公眾之敵
$214.1
$97.1
$117.0
26
美食從天而降
$208.5
$122.7
$85.8
27
第九區
$203.6
$115.7
$88.9
28
醜陋事實
$203.9
$88.9
$115.0
29
死神來了4:絕命終點站
$185.9
$66.5
$119.4
30
守望者
$185.2
$107.5
$77.7
31
百貨戰警
$183.3
$146.3
$37.0
32
神秘代碼(先知)
$183.3
$80.0
$103.3
33
其實你不懂他的心
$178.4
$94.0
$84.5
34
伴侶度假村
$163.4
$108.4
$55.0
35
漢娜·蒙塔娜電影版(乖乖女是大明星)
$155.5
$79.6
$75.9
36
騎劫地下鐵
$149.0
$65.5
$83.5
37
鬼影實錄
$141.8
$107.8
$34.0
38
布魯諾
$139.0
$60.0
$79.2
39
重返17歲
$136.3
$64.2
$72.1
40
赤壁(下)
$122.6
$0
$122.6
數據來源:Screen Daily、BoxofficeMojo、BoxofficeGuru
以上所有,有自己的原創,也有幫你查的部分……
這么辛苦的,大半夜的……(*^__^*) 嘻嘻……
希望可以幫到你!
Ⅳ 街頭霸王的發售版本
1987年8月在日本的街機廳中出現了一種二人對戰游戲,比起早年的《功夫》有了巨大的飛躍,這就是CAPCOM所推出的街機格鬥游戲《街頭霸王》(Street Fighter)(一般稱為《街頭霸王1》)。
游戲的兩位主角隆與肯都是空手道頂極高手,他們共同參加了世界武術大賽,通過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九大高手一決雌雄後。隆憑借空手道最強奧義—升龍拳將擁有格鬥帝王之稱號的泰拳王沙蓋特擊倒,並在他胸前留下了長長的傷疤,贏得勝利的隆則踏上了挑戰更強者的道路。
許多格鬥游戲的基本概念都是由它所確立起來的,比如必殺技、輕重拳、防禦、體力槽和時間限制。特別是如果有人成功使用出必殺技打倒對手後,就會獲得難以名狀的愉悅感。沒有初代「街霸」就沒有後來整個系列的大紅大紫。 1991年3月隨著CAPCOM16位街機主版CPS的普及,CAPCOM推出了《街頭霸王Ⅱ》。在那個時代,清版ACT和STG游戲還是街機上的主流游戲,當時對這個游戲的期待並不是很高,然而這個游戲發售後的表現是卻很好。真正意義上的格鬥游戲時代也從此拉開了帷幕。
游戲繼承了前作的世界觀,故事發生在一代中隆擊倒沙蓋特的3年後。「Street Fighter」比武大會再度召開,作為上屆冠軍得主的隆也應邀參加了比賽,與上次一樣隆將面對包括自己師弟肯在內的7位高手的挑戰,然而本屆大賽遠沒有想像的那樣單純。
1991年推出三年的CPS機版逐步進入了硬體成熟期,在畫面色彩和背景卷軸方面都比1987年有了很大的突破,特別在音樂和人語方面更是擁有了突破性的提高。而作為CPS上第十四部作品的《街頭霸王2》更是在此基礎上以64Mb(8MB)的超大容量使游戲在影音的表現上趨於完美。此外在前作中被人詬病的操作系統在本作中得到了極大的改進,將原有的力度感應鍵改為了『輕、中、重』三鍵並分為拳和腳兩組供計六個攻擊鍵,這樣玩者就可以根據當前狀況靈活的准確的施展他認為適當的攻擊。而遙桿的靈敏度也因全程位置跟蹤程序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減少靠運氣出招的情況。
《街頭霸王2》當年在街機廳中的盛況是任何一個游戲所無法比擬的。在1992年前後的中國游戲市場上出現街霸之時,當時的大小街機廳中擺滿了《街霸2》,而且其中很多都是只能選4-6人的測試版,8人正式版在當時十分少見。即便是這樣,連街機廳外有時都站滿了排隊等待的人。
《街頭霸王2》是第一款強調人人對戰格鬥游戲,而且它可以選擇的角色在當時也是最多的。這就使每一位角色受到玩者的注意,學會所有人的招數也成為當時人們的理想。正是基於這種對戰系統的完善,才使《街霸2》獲得了如此之高的人氣,這是CAPCOM在游戲發售之初所沒有料到的。雖然在角色平衡性方面還存在很大的問題,特別是美國空軍少尉古烈能力之高近乎無賴的地步,以及某些人物特有的BUG。但是這些問題並沒有給游戲造成任何負面影響,甚至許多人還對此津津樂道的進行了一番研究。直到今天《街頭霸王2》也仍然吸引著很多人,人們還在戰斗和研究,《街頭霸王2》系列的正式最終之作《超級街頭霸王2X》更是連續二十多年一直排在日本每年街機格鬥游戲投幣率前十,可見真正經典的作品其生命力有多麼強勁。 隨著《超級街頭霸王2X》的推出,CAPCOM也開始重新考慮街霸系列未來的發展。當玩家們對這個系列逐漸失去興趣的時候,1995年3月一款街霸最新作赫然出現在街機店中,那就是《街頭霸王ZERO》。
《街頭霸王ZERO》美版名為《街頭霸王ALPHA》由於其中人設、畫風更加卡通化,在國內玩家們就稱呼其為《少年街霸》。《少年街霸》的故事發生在SF1和SF2之間,這款填補空白的作品也將各個版本的SF在情節上做了一個串連。游戲中加入了許多CAPCOM其它系列游戲中的人物。而製作該作的目的事實上是為了與當時的動畫電影《街頭霸王2》形成相乘效應,因此游戲在畫面上也一改往常那種偏向寫實的風格,而改為純粹的日式動畫風格。
游戲從畫風到人物設定都與前作有了雲泥之差,游戲畫面與卡通效果十分接近而動作則比X要流暢的多。這是CAPCOM徹底改造了《街頭霸王2》引擎後的成果。而系統上的變化也同樣是革命性的。空中防禦、三段超必殺技與防禦反擊技等令這個游戲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一時間街霸旋風再度席捲了大小街機廳。不過《街頭霸王ZERO》在很多方面也存在著不足,人物數量大幅度縮水和場地嚴重重復都令玩家對此產生了抱怨。
1996年3月CAPCOM在《街頭霸王ZERO》基礎上推出了大幅度強化後的《街頭霸王ZERO2》CAPCOM宣稱ZERO2才是ZERO系列的完成品,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本作從推出至今都被愛好者奉為經典中的經典,足見游戲出色之處。在系統方面除了繼承前作外還增加了OC技(ORIGIN COMBO),這是消耗必殺能量之後自己原創超必殺技的系統。這個系統對於格鬥游戲來講是一個革命性的突破。而多達18+5的空前角色數也令玩家為之歡呼。從整體游戲平衡性來講本作是最為平衡的一作(真豪鬼除外),由於加入了OC技,使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獨特的打法。以往那種強弱角色的定式被打破,也使公平對戰成為可能。《街頭霸王ZERO2》能獲得如此巨大的支持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街頭霸王ZERO2》的改進版《街頭霸王ZERO 2ALPHA》發售後,業界人士猜測街霸3即將登場,並且有很大的可能是以3D形式出現。而這一次CAPCOM又讓他們有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失望。1996年12月由原CAPCOM開發小組ARIKA在NAMCO與PS互換機版SYSTEM 11上製作了全3D街霸游戲—《街頭霸王EX》。事實上這是一款以2D操作進行戰斗的偽3D游戲。游戲整個操作感與以往的《超級街頭霸王2X》幾乎毫無差異,生硬的手感與幼稚畫面令其根本無法招架來自鐵拳等正統3D游戲的打壓。盡管隨後CAPCOM又推出了兩個冷飯版本PLUS和PLUS ALPHA,但無法扭轉這次嘗試的敗局。 1997年5月以新機版CPS3為堅實後盾的《街頭霸王3》發售了。游戲除了保留了隆肯外其他角色全部為新面孔,甚至連第一男主角的地位也由來自美國的摔角壯漢ALEX來擔當。在系統方面《街頭霸王ZERO2》以來的成功系統被全部拋棄,取而代之的是必殺技選擇系統、大跳躍、空中追打、不意打和阻擋系統。由於採用了當時最尖端的CPS3機版,游戲畫面與人物的動作達到了當時2D格鬥游戲的頂點。各種打擊效果達到了誇張的程度,可以說達到了看一看都過癮的地步。但游戲的系統方面過於高深末測,喪失了街霸系列原有的親和力。另外隆不是主角是從初代《街頭霸王》開始的老FANS所無法接受的。
1997年10月《街頭霸王3—二度沖擊》陰的兄弟陽還有來自《快打旋風》的大巨人雨果與吉魯的兄弟尤里安以及隱藏人物豪鬼登場。這個版本對游戲平衡性再度做了調整,很多角色都增加了新招數。SUPER ART的選擇也改為一回合選擇一次,因此游戲在對戰性上的調整使游戲的人氣得到了提升,許多朋友就是從這時開始接觸街霸3的。
1998年5月ARIKA又在NAMCO的SYSTEM 12上推出了《街頭霸王EX2》,本作在畫面和系統上有了比較大的提高。增加了類似與OC系統的EXCEL系統,這個系統可以讓玩家任意組成自己的必殺技,《街頭霸王EX2》的操作感和整體模式依然與前作無異。
1998年7月《街頭霸王ZERO3》背負著玩家極大的期望登場了。由於在軟體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為CPS2機版的《街頭霸王ZERO3》表現出了驚異的畫面素質。本作的角色大幅度增加達到了史無前例的31位之多。游戲模式也分為繼承ZERO系統的V模式與繼承ZERO2系統的A模式以及繼承X系統的X模式。這些模式中的角色在必殺技與攻擊力方面有很大的差異,因此本作也是全系列中角色變化最豐富的一部作品。而防禦槽浮空攻擊與空中投擲技的增加都使游戲系統更加趨於完善。可以說《街頭霸王ZERO3》是ZERO系列進化的最終形態。
1999年3月《街頭霸王3—第三度打擊》在前作發售兩年後登場,這次新增加的五名角色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初代女性格鬥家—春麗的回歸。春麗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造型也更加華麗,是游戲中最大的亮點。由於DC主機的普及,令本作在一夜之間紅遍了國內,《街頭霸王3—第三度打擊》是許多街霸FANS對戰的首選之作。
2000年3月《街頭霸王EX 3》隨PS2首售了,在畫面素質方面有了極大的提升。這是專門為PS2量身定作的專用游戲。其目的在於表現PS2出色的機能。因此在畫面效果和連續技上做了大幅度調整,並且加入了雙人混戰模式來誇耀機能,使初次見到本作的人為PS2的實力感到驚嘆。
2003年12月18日PS2上第二款街霸游戲發售了,這就是《Hyper街頭霸王2 15周年紀念版》,這個版本中收錄了從初代《街頭霸王2》到《超級街頭霸王2X》共5個版本的角色,並且可以使用不同版本角色進行對戰。
2006年的《街頭霸王 ZERO3 再度升級》是在PSP掌機上推出的首款街頭霸王系列作,雖然是正統街霸的分支——《少年街霸》系列,並且為一度移植的ZERO3,游戲達到系列之最的37名角色、ISM系統、以及新增的無線聯機模式等,使其面目一新,所以命名為「再度升級」就是此意。 由CAPCOM負責開發的格鬥游戲《街頭霸王4》已經發售,本作將承襲系列作傳統2D玩法,並採用最新的3D繪圖技術,以更華麗的方式重現原作獨特的2D繪圖風格。經過了整整10年時間,跨越了兩台主機,《街頭霸王4》終於掀開面紗。CAPCOM在其新聞發布會中公布了一段充滿視覺沖擊力的水墨畫風格預告片,但是並沒有任何實際游戲畫面,現在這款備受關注的格鬥游戲超大作終於首次公開了實際游戲畫面,並且透露了一些初步的信息。
自從《街頭霸王3》於1999年在街機上推出以來,該系列一直沒有推出正統第四代游戲,在這段時間里Capcom推出了無數的重製版、改良版、升級版、移植版以及一些外傳作品,但是一直沒有信心讓系列進入真正的第四代。因為2D格鬥游戲的時代已經過去,要想實現真正的革命性進化實在是非常困難。在首次公開的預告片中,可以看到水墨畫風格的戰斗場面,系列主角隆和肯展開激戰,可以看到波動拳、升龍拳等經典招式都以極具視覺沖擊力的方式重新演繹,特別是隆的一招波動拳讓一陣白光籠罩了整個屏幕。
之後CAPCOM推出了《超級街霸4》,在《街頭霸王4》的系統基礎上追加眾多新要素,T.Hawk等過去作品的登場角色將在本作中出現,除此之外還加入如「茱莉(ジュリ)」等新角色,游戲為PS3及X360平台。
《超級街霸4》將系列中的2系列、3系列、4系列、ZERO系列的明星選手集結在一起。《超級街頭霸王2》中大家熟悉的墨西哥飛鷹、香港武打明星飛龍、神秘的特工女嘉美、牙買加黑人迪傑;《街霸 3.3》的真琴、達德利、息吹;《超級街霸4》原創的韓國使用踢技為主的新女性角色Juri和土耳其摔跤手哈坎以及隆的恩師鋼拳和街霸4的BOSS賽斯;《街霸ZERO》的科迪、凱、元。參戰人數多達35名。
後又推出了街機版《超級街霸4AE》在保留了以上所有角色後更加入了《街頭霸王3.3》最具人氣角色中國兄弟陰、陽。使可用角色達到了37人!並隨著開機時間已經解鎖了殺意隆和真豪鬼。人數已經到達2D格鬥游戲史無前例的39名。並且修改了前作中的一些不合理的招式判定,系統經行了微調,使整個游戲更趨於平衡。相對街機版的《街頭霸王4》每個角色新增了一個新的UC必殺技,使得對戰更加充滿變數, 而該作也決定推出家用機版。
2014年的最終版本《終極街頭霸王4》共達到了44人,為《街霸》系列人數之最。
Ⅳ 推薦20個好看的3D電影
哥哥,妹妹我推薦你個動畫公司,叫「皮克斯」動畫。「皮克斯」是3D動畫之父。也是全世界做牛的3D動畫出產地。你只要在網路或土豆上找,就能看到無數個3D動畫,皮克斯動畫妹妹我簡單推薦下昂:
《跳跳羊》超級好看的片子
《小傑克的攻擊》~~~這個是動畫公司為超人總動員做的,加長完整版里的傑克內容,一般人都沒看過的。
《鳥、鳥、鳥》超級搞笑的小動畫~~~強烈推薦
《飛屋環游記》內容比較成人化,有看頭
《超人總動員》比較搞笑
皮克斯大部分都已搞笑為主。
1 安德列與威利的冒險 The Adventures of André & Wally B 1984年 與皮克斯有關
2 頑皮跳跳燈 Luxo Jr. 1986年 --
3 獨輪車的夢想 Red's Dream 1987年 --
4 錫鐵小兵 Tin Toy 1988年 --
5 小雪人大行動 Knick Knack 1989年 --
6 棋逢敵手 Geri's Game 1997年 --
7 鳥!鳥!鳥 For The Birds 2000年 --
8 大眼仔的新車 Mike's New Car 2002年 基於動畫長片
9 跳跳羊 Boundin' 2003年 --
10 小傑克的攻擊 Jack-Jack Attack 2005年 基於動畫長片
11 許願池 One-Man Band 2005年 在長片前上映
12 拖線與鬼火 Mater and the Ghostlight 2006年 基於動畫長片
13 綁架課 Lifted 2006年 在長片前上映
14 你的老鼠朋友 Your Friend the Rat 2007年 基於動畫長片
15 魔術師和兔子 Presto 2008年 在長片前上映
16 電焊工波利 Burn·E 2008年 基於動畫長片
17 暴力雲和送子鸛 Partly Cloudy 2009年 在長片前上映
18 道格的特殊任務 Dug's Special Mission 2009年 基於動畫長片
19 白天與黑夜 Day and Night 2010年 玩具總動員3前上映
註:1、《安德列與威利的冒險》是皮克斯主創人員在盧卡斯電影公司工作時與那裡的工作人員共同製作
《阿凡達》也是近期的比較好看的,但要看這部,不去電影院看,就沒什麼意思了。
《鬼媽媽》也不錯。劇情很好看。
《冰河世紀》可愛的動畫。
最後再給哥哥介紹個動畫叫做《越獄兔子》這個動畫是日本和俄羅斯共同打造的一部力作,也是值得看的。
Ⅵ 街頭頑童的作品簡介
熱門單曲《Clint Eastwood》可算是專輯中惟一一首不是用這種剪切拼貼的自由方式完成的歌曲。Logic中的原始素材包括Damon的主唱、吉他和鼓機的節奏,隨後加入了一些其他的樂器聲部並對說唱部分做了替換。盡管這首歌也稍做了一點剪切拼貼,但依然保持了原始版本概貌。
《Clint Eastwood》裡面並沒有真鼓,所有的鼓節奏都來自鼓機以及采樣loop,幾位製作人只是對其加了一些EQ之類的調整。貝司聲部來自模擬合成器Moog Rogue和Roland的JV音源。弦樂則來自一台弦樂音源--Solina String Ensemble。
或許是由於Logic的過於強大和自由的非線性編輯方式,當大量的新素材被加入到《Clint Eastwood》中時,三個人反而不知道應該怎樣確定最後的版本了,於是他們邀請了hip-hop製作人Dan The Automator來加入他們的團隊。Jason說:這首歌我們都已經聽了太多遍,所以我們需要新人,新的耳朵,需要他來說:「OK,就這樣了!
Dan、Damon、Tom和Jason先是一起在Studio 13工作了兩個星期,隨後集體遷移到了牙買加的G-Jam Studio。G-Jam是坐落在牙買加海邊的一間小小的錄音室,透過玻璃窗便可望到秀麗的海灘。我們來到這里本來是想尋找純粹的Reggae(雷鬼)音樂的感覺的,但是顯然我們來錯了地方,這里並不適合來完成這份工作。Jason說。我們在這里的工作效率簡直跟度假沒什麼區別,每天早餐後就去海灘,然後回來工作一會,吃飯,再去海灘,再回來工作,再去海灘……
《Clint Eastwood》的歌詞是在牙買加完成的,歌名也盜用了Clint Eastwood(克林特·依斯特伍德)這位著名的好萊塢電影人的大名。其實這個歌名與歌詞大意並沒有太多關聯,大家只是覺得這只歌給人的感覺很美國化。
Damon的主唱的錄制使用了Neumann的TLM170話筒和Neve1073話放,錄入Logic audio。和聲部分也是利用Damon的主唱聲部製作的,只是將其通過了一台Boss voice Transformer人聲變換器而得到了許多人一起合唱的效果。當然在縮混時Tom和Jason還為人聲加入了更多效果,包括反相後的混響和EQ過的延遲等。
外聘製作人Dan也為這只單曲增色不少,加入了他自己的音樂元素。Jason稱贊道:雖然我們也使用了不少的loop,但真正讓這些loop與歌曲整合在一起的是Dan。
Dan修改了鼓的部分,增加了一軌的鼓和軍鼓,他還專門去美國為這首歌重新錄制了說唱。歌中的搓碟聲來自Dan的好友――加拿大籍搓碟高手Kid Koala,正好他當時也在牙買加,Dan便去邀請他來錄制了一段搓碟表演,經Logic編輯之後加入了歌曲中。 轉之中國樂器,文章略有修改。
文/白石
「虛擬」這兩個字從2012年起成了很時髦的詞彙,虛擬現實、虛擬社區、虛擬人生、虛擬主持人、虛擬戀愛……。而就在2012年,一隻名叫Gorillaz(街頭霸王)的虛擬樂隊亦粉墨登場,並且迅速走紅,成為歐美樂壇的一道風景線。
准確地說,Gorillaz算是一隻卡通樂隊,四名成員全部是以純粹的美派卡通形象登場的。他們不僅會在MTV裡面做激情的表演,還會時不時地在電視上發表點自己的主張,例如在被提名後公然宣布退出英國唱片工業的大賞水星獎的角逐。當然Gorillaz獲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還要歸功於他們的音樂,它們融合了rock、reggae(一種起源於牙買加的音樂風格)、hip-hop、Lo-Fi等音樂元素,加上慵懶的唱腔,適度的頹廢和有些天真的調皮,天馬行空的無拘無束,使Gorillaz的音樂充滿了奇特的魅力。無論何時,我一聽到他們的音樂就會莫名其妙地高興起來,而且是從心底油然而生的喜悅,筆者的一位朋友這樣來表達她對Gorillaz音樂的喜愛。高質量的音樂自然也帶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在MTV電視台和Radio 1等音樂媒體的大力傳播下,不僅Gorillaz的同名專輯熱銷歐美,單曲《Clint Eastwood》更是被評為年度最有影響力的單曲之一。
那麼,這樣一隻虛擬樂隊又是如何製作誕生的呢?巨大的成功背後,自然少不了精英匯集的製作群體。而兩名策劃核心的名字大家應該不會陌生,即是Blur樂隊的主唱Damon Albarn和漫畫大師,《坦克女郎》(Tank Girl)的作者Jamie Hewlett。關於Blur這樣一隻創造了英國樂壇一段歷史的樂隊我想已經不需太多介紹了。靈魂人物Damon可謂是10年來英國最偉大的音樂天才之一;而《坦克女郎》則是一部當年在歐美紅極一時的漫畫,火爆程度可與《蝙蝠俠》、《超人》等媲美,其中的女主角更是眾多男孩兒心中的偶像。Damon和Jamie住在同一幢公寓大樓里,當兩個人的思想擦出奇妙的火花時,Gorillaz誕生了。
Gorillaz的製作過程是這樣的,首先由Damon操刀創作出音樂的部分,當完成一些小樣之後,Jamie來聆聽並從中提取靈感,來構思設計每個樂隊人物。當樂隊人物形象設計完畢之後,再去編寫每個人背後的故事。音樂,正是Gorillaz的導航燈。
1999年,Damon Albarn為了Blur的專輯《13》的製作,在倫敦西部建立了私人錄音室,並用專輯的名字13來命名。Tom Girling和Jason Cox兩人隨後成為Studio 13的駐場錄音師。幾年來,他們在這里先後製作了專輯《13》和blur的其他一些單曲,還有由Damon操刀的幾部電影配樂。而當Gorillaz的計劃開始實施時,Sudio 13又成了Gorillaz音樂部分的製作基地。
從前,Blur製作專輯的時候都是樂隊成員們湊到一起,寫歌填詞編曲錄音,即使創作進行中會有臨時的演出,回來以後也是一樣聚集到一起把音樂完成。而今日Gorillaz的音樂的製作方式已是與以往的方式截然不同,一台安裝了Logic Audio的蘋果電腦給一切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錄音師Tom說:我們不再是在以前磁帶錄音機的線性模式下工作了,Logic Audio給我們帶來了許多非常方便的功能,然而也把我們帶進了另一個深淵。在這種開放式的音頻編輯環境下,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完成了',只有不斷地去編輯、修改、試驗。不過Damon似乎更加喜歡這種工作方式。
另一位錄音師Jason說:具體的情況是這樣的,比如我們為一首歌寫了同樣節奏下的四段旋律,隨後就在Logic里把這些旋律放到一起,從這里抽一句,從那裡調一句,拼貼在一起,然後不停地聆聽、不斷地修改,最後成為一首歌。
通常一首歌開始於Damon在家裡用四軌機做成的小樣,一般只有Damon的主唱、一個鼓機的loop以及一、兩軌吉他伴奏。隨後大家把這些作為基本素材放入Logic Audio裡面,並開始為其添油加醋,不斷地使音樂完整豐滿。Tom和Jason亦是唱片製作人,他們同Damon一起創作了Gorillaz的音樂。
音樂部分完成之後,錄音師Tom和Jason的工作依然沒有結束。Gorillaz是一隻虛擬樂隊,他們惟一的現身方式便是在電視機的屏幕中,MTV的製作便成為關鍵。這方面唱片公司可謂不惜血本,《Clint Eastwood》和《19/2000》兩只先行單曲的音樂短片是以動畫電影的標准來進行製作的,結果為音樂短片加入音效的工作落到了Tom和Jason的頭上。
於是Jason大倒苦水:你知道,《19/2000》這首歌裡面用了460多個音效,我們從來都沒有做過這樣的工作,結果只好一天一天地去聆聽那些音效庫CD,從裡面選出需要的。整個音效庫大約有40張CD,30000多種音效,我們幾乎是一天工作20個小時。
Tom說:音樂短片裡面絕大多數的音效都來自音效光碟,不過也有一些是我們自己錄制的,比如汽車的聲音,實際上那都是來自Jamie的愛車,我們拉了一根線到街上把它們錄制了下來。
幾個月的工作之後,Gorillaz這只虛擬樂隊終於得以在電視台和電台中閃亮登場,並在音樂排行榜上取得驕人的戰績。另一方面,漫畫大師Jamie更是功不可沒,他筆下的Gorillaz成員亦成為了大人和孩子們的新偶像,許多歌迷甚至從未將Gorillaz當成虛擬人物,他們給Gorillaz寫信,索要海報和簽名。然而未來,或許是Gorillaz面臨的最大未知,究竟這只虛擬樂隊將如何發展下去呢?Damon和Jamie已經打算利用投影和3D技術去為Gorillaz做一場巡迴演出。Gorillaz將如何迎接這些挑戰呢,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外文名稱 Urchin
導演:John Harlacher
主演:
Sebastian MontoyaRick Poli
Larry Swansen
Donald Silva
Gates Leonard
Norm Golden
Barbara (V) King
Jennifer Boutell
Brian (XⅨ) King
Will Brunson
首映:2007-02-17
片長:105分鍾
類型:幻想 恐怖 懸念 科幻
地區:美國
劇情簡介
紐約那塵埃僕僕的街道,是個迥然不同的世界。
URCHIN 深入探訪都市黑暗的角落,無家可歸者們的避風港。在那兒,一個孩子與一位老叟相遇,而他們集結一起,盡管他們在那奇怪且迷幻地黑色幻想里有著差異。
孩子為了五位貴族踏上了探索之途,他必須保護他的新朋友和一位年輕的女孩 外文名稱 Bananaz
更多中文片名:香蕉大電影
更多外文片名:
Bananaz.....Greece (festival title)
Bananaz
導演:切利·樂維 Ceri Levy
主演:
達蒙·奧爾本 Damon Albarn ....Himself
傑米·休萊特 Jamie Hewlett ....Himself
丹尼斯·霍珀 Dennis Hopper ....Himself
靈魂Trugoy The Dove ....Themselves
Ibrahim Ferrer ....Himself
製作人 Proced by:
Rachel Connors ....procer
切利·樂維Ceri Levy ....procer
剪輯 Film Editing:Seb Monk
影片類型:紀錄片
片長:UK:92 min
國家/地區:英國
上映日期:2008年2月9日 德國
對白語言:英語
色彩:彩色
洗印格式:35 mm
製作公司:
Head Film Ltd. (in association with)
Gorrillaz
發行公司:HanWay Films [英國] (2008) (worldwide) (all media)
幕後花絮
這部電影第一次捕捉了虛擬樂隊背後真實的面貌和故事。影片由樂隊靈魂人物、主唱達蒙·奧爾本和街頭頑童卡通形象創始人傑米·休萊特合作創作,並請來樂隊長久以來的好朋友,製片人切利·樂維操刀製作,他親眼見證了街頭頑童從2000年到2006年這一路走來的歷程。而早在1994年,他就曾成功地為Blur樂隊製作了他們的紀錄片《Blur: Starshaped》。
Ⅶ 一部有關街頭霸王的電影
街霸的動畫能找到的我都看過。
劇場版的有:街頭霸王零——世代(講豪鬼把他的師傅、師兄殺死後,隆前來與豪鬼進行宿命對決)
街頭霸王ZERO(講隆的弟弟來找他,他們一起參加一個邪惡博士組織的武道會,而隆被殺意之波動控制)
街頭霸王2(講維加是個恐怖組織的首領,他們在各地為非作歹,隆是有能力破壞這個組織的人,維加便四處找隆的下落,後來找到了肯,維加用精神力量把肯洗腦與隆對戰)——這個好像就是你要找的
街頭霸王4(就是游戲的劇情,最後打一個太極人)
還有就是街頭霸王2的多集動畫片
Ⅷ 好看的3D動作動畫片,動作的電影,本人很喜歡格鬥
ls說錯了,是《無皇刃譚》。
其他的3D的格鬥有《蘋果核戰記》《攻殼機動隊劇場版》《日本鎖國》
2D的有《空之境界》《爆炸頭武士》《混沌武士》
Ⅸ 街頭霸王動漫
目前 4 部 一個劇場 《街頭霸王》
1987年8月在日本的街機廳中出現了一種二人對戰游戲,它比起早年的《功夫》有了巨大的飛躍。這就是CAPCOM所推出的街機格鬥游戲《街頭霸王》(Street Fighter)。游戲的兩位主角隆與肯都是空手道頂極高手,他們共同參加了世界武術大賽,通過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九大高手一決雌雄後。隆憑借空手道最強奧義—升龍拳將擁有格鬥帝王之稱號的泰拳王沙蓋特擊倒,並在他胸前留下了長長的傷疤,贏得勝利的隆則踏上了挑戰更強者的道路。
許多格鬥游戲的基本概念都是由它所確立起來的,比如必殺技、輕重拳、防禦、體力槽和時間限制。特別是當年如果有人成功使用出必殺技打倒對手後,將獲得難以名狀的愉悅感。這正人們熱中於它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也預示著能給玩者帶來格鬥愉悅感的游戲在未來將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功。可以說沒有初代「街霸」就沒有後來整個系列的大紅大紫。
《街頭霸王II》
1991年3月隨著CAPCOM16位街機主版CPS的普及,CAPCOM推出了《街頭霸王II》。在那個時代,清版ACT和STG游戲還是街機上的主流游戲,盡管《街頭霸王》的成績還令CAPCOM滿意。但他們當時對這個游戲的期待並不是很高,然而這個游戲發售後的表現是令CAPCOM做夢也想不到的。真正意義上的格鬥游戲時代也從此拉開了帷幕。
游戲繼承了前作的世界觀,故事發生在一代中隆擊倒沙蓋特的3年後。「Street Fighter」比武大會再度召開,作為上屆冠軍得主的隆也應邀參加了比賽,與上次一樣隆將面對包括自己師弟肯在內的7位高手的挑戰。然而本屆大賽遠沒有想像的那樣單純……
1991年推出三年的CPS機版逐步進入了硬體成熟期,在畫面色彩和背景卷軸方面都比1987年有了很大的突破,特別在音樂和人語方面更是擁有了突破性的提高。而作為CPS上第十四部作品的《街頭霸王2》更是在此基礎上以64Mb(8MB)的超大容量使游戲在影音的表現上趨於完美。此外在前作中被人詬病的操作系統在本作中得到了極大的改進,將原有的力度感應鍵改為了『輕、中、重』三鍵並分為拳和腳兩組供計六個攻擊鍵,這樣玩者就可以根據當前狀況靈活的准確的施展他認為適當的攻擊。而遙桿的靈敏度也因全程位置跟蹤程序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再不會發生靠運氣出招的情況。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正這些硬體方面的提升才使這款世紀之作的誕生成為可能。
《街頭霸王2》當年在街機廳中的盛況是現在任何一個游戲所無法比擬的。筆者作為從《街霸》時代走過的玩家對當年的景象仍然記憶猶新。不要說日本,在1992年前後的中國游戲市場上出現街霸之時,當時的大小街機廳中幾乎青一色的擺滿了《街霸2》,而且其中很多都是只能選4-6人的測試版,8人正式版在當時都十分少見。即便是這樣,對於狂熱的玩者來說這無異於杯水車薪,甚至連街機廳外有時都站滿了排隊等待的人。究竟是什麼吸引了數量如此龐大的人群呢,這就要說到《街頭霸王2》的游戲性了。
《街頭霸王2》是第一款強調人人對戰格鬥游戲,而且它可以選擇的角色在當時也是最多的。這就使每一位角色受到玩者的注意,學會所有人的招數也成為當時人們的理想。正是基於這種對戰系統的完善,才使《街霸2》獲得了如此之高的人氣,這正是CAPCOM在游戲發售之初所沒有了到的。雖然在角色平衡性方面還存在很大的問題,特別是美國空軍少校古烈能力之高近乎無賴的地步,以及某些人物特有的BUG。但是這些問題並沒有給游戲造成任何負面影響,甚至許多人還對此津津樂道的進行了一番研究。直到今天《街頭霸王2》也仍然吸引著很多人,他們還在戰斗和研究,可見真正經典的作品其生命力有多麼強勁。
即便是不進行對戰,與電腦戰斗的正常模式也是有其獨道之處。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玩家要接隱藏的「四天王」發出的挑戰。當玩家擊倒全部七個對手後,突然出現的「拳王」—M·拜森與「滾叉」—巴洛克帶給玩家極度的震撼。當擊敗他們之後前作BOSS沙蓋特登場,實力暴增的沙蓋特是在街霸2中是個非常強大的對手。正當玩者擊敗沙蓋特准備迎接結局時赫然出現在泰國的最終BOSS「警察」—維加只能用恐怖來形容。數量如此眾多的隱藏BOSS在當年引起了強烈的話題,許多對付它們的「偏方」也隨之誕生。至今筆者還記得用中腿對付「拳王」是個屢試不爽的方法。《街頭霸王2》的偉大之處在於無論何種模式都可以令玩者最大限度的得到游戲的樂趣,因此它獲得了完美的成功。
《街頭霸王ZERO》
隨著《超級街頭霸王2X》的推出,CAPCOM也開始從新考慮街霸系列未來的發展。當玩家們對這個系列逐漸失去興趣的時候,1995年3月一款街霸最新作赫然出現在街機店中,那就是《街頭霸王ZERO》!
游戲從畫風到人物設定都與前作有了雲泥之差,游戲畫面與卡通效果十分接近而動作則比X要流暢的多。這是CAPCOM徹底改造了《街頭霸王2》引擎後的成果。而系統上的變化也同樣是革命性的。空中防禦、三段超必殺技與防禦反擊技等令這個游戲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一時間街霸旋風再度席捲了大小街機廳。不過《街頭霸王ZERO》在很多方面也存在著不足,人物數量大幅度縮水和場地嚴重重復都令玩家對此產生了抱怨。
1996年3月CAPCOM在《街頭霸王ZERO》基礎上推出了大幅度強化後的《街頭霸王ZERO2》CAPCOM宣稱ZERO2才是ZERO系列的完成品,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本作從推出至今都被愛好者奉為經典中的經典,足見游戲出色之處。在系統方面除了繼承前作外還增加了OC技(ORIGIN COMBO),這是消耗必殺能量糙後自己原創超必殺技的系統。這個系統對於格鬥游戲來講是一個革命性的突破。而多達18+5的空前角色數也令玩家為之歡呼。從整體游戲平衡性來講本作是最為平衡的一作(真豪鬼除外),由於加入了OC技,使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獨特的打法。以往那種強弱角色的定式被打破,也使公平對戰成為可能。《街頭霸王ZERO2》能獲得如此巨大的支持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街頭霸王ZERO2》的改進版ALPHA發售後,業界人士猜測街霸3即將登場,並且有很大的可能是以3D形式出現。而這一次CAPCOM又讓他們有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失望。1996年12月由原CAPCOM開發小組ARIKA在NAMCO與PS互換機版SYSTEM 11上製作了全3D街霸游戲—《街頭霸王EX》。事實上這是一款以2D操作進行戰斗的偽3D游戲。游戲整個操作感與以往的《超級街頭霸王2X》幾乎毫無差異,生硬的手感與幼稚畫面令其根本無法招架來自鐵拳等正統3D游戲的打壓。盡管隨後CAPCOM又推出了兩個冷飯版本PLUS和PLUS ALPHA,但無法扭轉這次嘗試的敗局。
《街頭霸王3》
1997年5月以新機版CPS3為堅實後盾,令萬眾期待的《街頭霸王3》終於發售了。游戲除了保留了隆肯外其他角色全部為新面孔,甚至連第一男主角的地位也由來自美國的摔角壯漢阿利克斯來擔當。在系統方面《街頭霸王ZERO2》以來的成功系統被全部拋棄,取而代之的是必殺技選擇系統、大跳躍、空中追打、不意打和阻擋系統。由於採用了當時最尖端的CPS3機版,游戲畫面與人物的動作達到了當時2D格鬥游戲的頂點。各種打擊效果達到了誇張的程度,可以說達到了看一看都過癮的地步。但游戲的系統方面過於高深末測,喪失了街霸系列原有的親和力。另外隆不是主角是從初代《街頭霸王》開始的老FANS所無法接受的。
1997年10月《街頭霸王3—二度沖擊》陰的兄弟陽還有來自《快打旋風》的大巨人雨果與吉魯的兄弟尤里安以及隱藏人物豪鬼登場。這個版本對游戲平衡性再度做了調整,很多角色都增加了新招數。SUPER ART的選擇也改為一回合選擇一次,因此游戲在對戰性上的調整使游戲的人氣得到了提升,許多朋友就是從這時開始接觸街霸3的。
1998年5月ARIKA又在NAMCO的SYSTEM 12上推出了《街頭霸王EX2》,本作在畫面和系統上有了比較大的提高。增加了類似與OC系統的EXCEL系統,這個系統可以讓玩家任意組成自己的必殺技。《街頭霸王EX2》的操作感和整體模式依然與前作無異,這使很多街霸老手也能輕松上手,因此它所取得的成績還是相當不錯的。
1998年7月《街頭霸王ZERO3》背負著玩家極大的期望登場了。由於在軟體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為CPS2機版的《街頭霸王ZERO3》表現出了驚異的畫面素質。本作的角色大幅度增加達到了史無前例的31位之多。游戲模式也分為繼承ZERO系統的V模式與繼承ZERO2系統的A模式以及繼承X系統的X模式。這些模式中的角色在必殺技與攻擊力方面有很大的差異,因此本作也是全系列中角色變化最豐富的一部作品。而防禦槽浮空攻擊與空中投擲技的增加都使游戲系統更加趨於完善。可以說《街頭霸王ZERO3》是ZERO系列進化的最終形態。
1999年3月《街頭霸王3—第三度打擊》在前作發售兩年後登場,這次新增加的五名角色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初代女性格鬥家—春麗的回歸。事隔多年春麗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造型也更加華麗,是游戲中最大的亮點。由於DC主機的普及,令本作在一夜之間紅遍了國內,直到今天《街頭霸王3—第三度打擊》是許多街霸FANS對戰的首選之作。
2000年3月《街頭霸王EX 3》隨PS2首售了,在畫面素質方面有了極大的提升。這是專門為PS2量身定作的專用游戲。其目的在於表現PS2出色的機能。因此在畫面效果和連續技上做了大幅度調整,並且加入了雙人混戰模式來誇耀機能,使初次見到本作的人為PS2的實力感到驚嘆。
2003年12月18日PS2上第二款街霸游戲發售了,這就是《Hyper街頭霸王2 15周年紀念版》,這個版本中收錄了從初代《街頭霸王2》到《超級街頭霸王2X》共5個版本的角色,並且破天荒的可以使用不同版本角色進行對戰。
《街頭霸王4》
截至2007年,CAPCOM公司只是放出了一段令人驚嘆不已的水墨風格的動畫視頻和幾張游戲截圖。CAPCOM確定了這次游戲僅僅是用了3D的表現手法,游戲方式依然是傳統的3D。而且在畫面上,3D的模型將會用特殊的渲染技術,渲染成和游戲原畫類似的畫面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