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好萊塢七大電影公司總裁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好萊塢七大電影公司總裁

發布時間: 2022-09-09 23:08:36

㈠ 好萊塢總裁是誰

好萊塢不是公司不是電影製片廠怎麼可能有總裁,現「好萊塢」一詞往往直接用來指美國加州南部的電影工業。

㈡ 好萊塢的大型電影娛樂公司都有哪些

HOLLYWOOD電影公司 下面是介紹,參考資料給你一個網址 裡面還有各大電影公司的LOGO

0世紀福克斯影片公司(The 20th Century Film Corporation)
好像第一次喜歡上外國電影,是小時候看了《小鬼當家》,還看了無數次,我小妹也狂愛看,簡直背熟了裡面的對白,每次開片的探照燈,大大的立體20,顯得無比輝煌! 從那時起,我記住了這個LOGO!
之所以成為我最喜歡的電影公司,是因為他製作很多我很喜歡的電影。再熟悉不過的片頭已被很多人盜用。雖然已經是21世紀,但還是繼續叫20世紀吧!~ 特別在《後天》里,片中還不斷出現著FOX標志,帥!
早期的佳作有:《音樂之聲》 《埃及艷後》 《南太平洋》《摩天大樓著火記》《巴頓將軍》《海神號遇險記》...最著名的當然是《星球大戰》啦,他們投資拍這片子絕對是200%的正確~~當然他們還得感謝盧卡斯電影公司!
現階段的有:《天煞-地球反擊戰》《虎膽龍威》《本能》《X戰警》《神奇四俠》《加菲貓》《史密斯夫婦》《機器人歷險記》《異形大戰鐵血戰士》《怒海爭鋒》《荒島餘生》......太多太多了~
特別一提的是《冰河世紀》,不知是不是受到了皮克斯和夢工廠的影響,竟追在後面也出了他們的第一部3D動畫片,還好成績不錯~ 再特別一提的是《泰坦尼克號》,雖然是和派拉蒙合作的,但從中得到的暴利已經非常恐怖了!
還有我的最愛----連續劇《24小時》,至於《越獄》,我不喜歡!
公司成立於1935年5月,由丁.申克的20世紀影片公司與W.福克斯的福克斯影片公司合並而成,是30-40年代好萊塢8家大電影公司之一。他們最早成功運用了寬銀幕技術。1985年,20世紀福克斯影片公司被傳媒大亨默多克所收購。可他看中的不是電影公司,而是該公司下屬的福克斯電視台。福克斯電視網所擁有的會員數從最初的12家電視台發展到188家,與美國電視傳媒傳統三強ABC、NBC和CBS齊名。現已開辦了福克斯新聞頻道(Fox News),通過有線系統傳播,目前已是美國第一大新聞頻道。

華納兄弟影業公司 (Warner Bros.)
華納的形象大使就是那個滑頭的兔寶寶(賓尼兔),還和喬丹主演了《空中大灌籃》,在華納影城裡四處可見那些卡通主角。但華納卻未能拍出什麼好的動畫電影,比較遺憾! 都是些卡通人與真人合演的鬧劇,如《華納巨星總動員》《誰害了兔子羅傑》之類的。《黑客帝國》完後,現在《哈里-波特》系列已經成了華納最佳賺錢工具。我只為它貢獻了35元,哈哈~~ 也去了華納金逸影城貢獻了140塊(四人份)!
1923年4月由華納4兄弟創建。早期的佳作有:《窈窕淑女》《邦妮和克萊德》... 《海神號》(福克斯幾十年前拍了,他們又來重拍~)《超人歸來》《飛行家》《特洛伊》《百萬寶貝》《貓狗大戰》《劍魚行動》《完美風暴》《蒸發密令》.....實在沒法列下去了,多如牛毛啊!
也拍了不少成功的連續劇,如《老友記》《超人前傳》...

哥倫比亞影業公司 (Columbia Pictures Corp.)
自由女神和飛馬.....
1920年成立,到了1989年,索尼以48億美元買下哥倫比亞三星電影公司,創下了當時日本最大的一宗海外並購案,被美國人視為日本人入侵美國。索尼還真狂啊,不過剛收購了哥倫比亞後,虧損嚴重,哈哈哈~~~活該!
早期的:《一夜風流》《弟斯先生進城》《史密斯先生上華盛頓》《桂河大橋》《阿拉伯的勞倫斯》《猜猜誰來吃晚餐》
近來的:《蜘蛛俠》《惡靈騎士》《XXX》《佐羅》《絕密飛行》《空軍一號》《黑衣人》《愛國者》《霹靂嬌娃》...

MGM米高梅公司 (Metro-Goldwyn-Mayer)
可能小孩們見得最多的電影公司標志除了迪斯尼外,就是米高梅的這個獅頭了,《貓和老鼠》,哈哈~~~~~所以不要以為動畫片是迪斯尼的天下,比起米老鼠和唐老鴨,我更喜歡湯姆和吉瑞!
30年代好萊塢鼎盛時期,米高梅公司是最大的電影公司,每年要生產40—50部影片。他們最好的片子絕對是《亂世佳人》,早期還巨星雲集,克拉克-蓋博、加里-格蘭特、凱瑟琳-赫本、葛麗泰-嘉寶、伊麗莎白-泰勒、費-雯麗.....
對於史詩電影來說,他們的《賓虛》的地位不可乎視!
現在的:《律政俏佳人》《風語者》《原罪》《防彈武僧》《鐵面王子》.......
1970年,米高梅被美國賭業大亨柯克·克爾科里恩買下。克爾科里恩是拉斯維加斯賭王,也因此在LV有個座豪華的米高梅大酒店,如果此生還有機會去LV,一定要去那賭兩把,哈哈~~~到了2005年,索尼以50億美元將米高梅買下,如今,米高梅與哥倫比亞公司同屬索尼旗下,到底索尼想幹嘛?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佔去了兩個,太郁悶了,雖然很討厭日本人,但他們有實力讓我們佩服~

派拉蒙影業公司 (Paramount Pictures, Inc.)
一排星星繞著山峰...第一次看,應該是靚湯哥的《碟中碟1》,再接著還是靚湯哥的《壯志凌雲》。之前靚湯哥一直和派拉蒙合作的,可現在因為《碟中碟3》的分紅問題,合作關系已經破裂,唉~~不過他們又迎來了好萊塢另一大帥哥布萊德-彼特的合作。
2002年,派拉蒙創立90周年紀念,群星雲集.....
再過十幾天我就可以去看他們和夢工廠合作的《變形金剛》了,已經迫不及待啦~~~~~
《泰坦尼克號》《奪面雙雄》《世貿中心》《斷背山》《世界大戰》《借刀殺人》《教父》《古墓麗影》《地心毀滅》《人鬼情未了》.....

夢工場影業(DreamWorks)
夢工場竟然成立於1994年,值得關注的是斯皮爾伯格是其股東之一。一個小男孩坐在月亮上釣星星...好悠哉啊~~
首先要提的就是《拯救大兵瑞恩》,再者就是《怪物史萊克》,學著皮克斯也出了3D動畫片,幸運的是收益不錯~還有《小蟻雄兵》《鯊魚黑幫》《埃及王子》等動畫片,似乎想與迪尼一比高下啊! 不過在我眼裡,《怪物史萊克》比不上皮克斯的《怪物公司》,《小蟻雄兵》又比不上《蟲蟲危機》,《鯊魚黑幫》更比不上《海底總動員》,至於《埃及王子》,它的貢獻是主題曲《When you believe》~~~大學時老師曾問過我們知不知《小雞快跑》是哪個公司製作的,沒人知道~當時我又誤以為是迪斯尼~~
2005年,派拉蒙公司以16億美元現金外加務償還購得了夢工場,短暫的十年~~ 不過斯導的身價也有十幾億美元了~ 派拉蒙與夢工廠一直都合作無間...

迪斯尼(Disney)
似乎人們說到動畫片,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迪斯尼! 在3D動畫片出世前,我好像也沒怎麼關注二維動畫電影,看過的也沒幾部,《泰山》《阿拉丁》《花木蘭》...連《獅子王》我也只看了一半。 如果沒有皮克斯的3D動畫出現,迪斯尼還可以創出什麼好片子嗎?不過也可能是因為出現的3D動畫,才把二維動畫逼上這種境地。
曾經迪斯尼也想拋開皮克斯創出只屬於他們自己的3D動畫,像《恐龍》,如果它不是一個故事情節好的片子,按它的畫面、效果、人物造型,絕對沒法跟皮克斯的相比。還好他們有遠見,捨得用74億買下了皮克斯,OH,MY GOD~~~~原來皮克斯比米高梅加上夢工廠還值錢!
除了動畫片,《加勒比海盜》系列讓迪斯尼狂收了一回!

環球影片公司(Universal Picture Co.)
如果能去LA,環球電影城一定是我首站目的地!
《大白鯊》《侏羅紀公園》《碟影重重》《邁阿密風雲》《金剛》《星際傳奇》《拜見岳父大人》《美國派》《冒牌天神》《蠍子王》《突然死亡》《阿波羅13號》《辛德勒的名單》....
1912年美國獨立電影公司的老闆C.萊默爾把他的公司和N.鮑爾斯等六七家小電影公司合並,組成環球影片公司,在30—40年代成為美國電影業的8家大公司之一。

新線 (New Line)
一直來在我眼裡,新線只是個不起眼的小公司,他們的片子也都是些不怎麼起眼的,除了《魔戒》系列讓他們狂賺一把外,其它的還真沒什麼特別突出之作。《王牌大賤諜》《阿獃與阿瓜》《七宗罪》.....還有那些什麼「猛鬼街」「殺人狂」之類的,還是算了吧!

新線是1967年成立,1993年新線被電視巨頭特納收購,因此新線隨即被並入時代華納集團,但新線的原總裁謝伊當年在被特納收購時仍持有新線主要股權,並且享有公司的自主經營權,所以新線目前雖然同屬時代華納集團,但其電影經營與集團內部的其他電影公司並無相關。
其他還有些小公司,如獅門、試金石、城堡石、米拉麥克斯、USA影業、好萊塢影業.....

㈢ 好萊塢七大電影公司

華納兄弟 20世紀福克斯 派拉蒙 環球 迪斯尼 環球 索尼哥倫比亞 再加夢工廠 新線(與華納合並,但仍獨立製片) 獅門
我不知道七大是哪七大,不算上米高梅,以上就是我所知的電影公司,都很有名啊

㈣ 現在好萊塢電影公司老闆是誰

派拉蒙董事長布拉德·格雷(Brad Grey)、索尼娛樂CEO邁克爾·林頓(Michael Lynton)。聽說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有意收購。

㈤ 好萊塢的七大電影公司是哪幾個

我們經常所聽說的美國電影業8家大公司,它們包括5家較大的影片公司,即派拉蒙(組建於1914)、20世紀福斯(始建於1915,合並於1935)、米高梅(合並於1924)、華納兄弟(1923)和雷電華(1928);3家較小的公司,即環球(1912)、哥倫比亞(1924)和聯美(1919)。當然現在的格局已發生著一些變化
1、環球電影製片公司(Universal),1912年美國獨立電影公司的老闆C.萊默爾把他的公司和N.鮑爾斯等六七家小電影公司合並,組成環球影片公司,在30—40年代成為美國電影業的8家大公司之一。 環球影片給我的感覺就是大氣、硬派。《侏羅紀公園》系列恐龍的強悍;壯漢「岩石」約翰遜飾的《蠍子王》和《毀滅戰士》的強壯;《盜墓迷城》的神秘;《透明人》的神奇;《綠巨人》的無奈;還有《金剛》猩猩的渴望;當然還有喜劇系列《美國派》 ……
2、20世紀福克斯電影製片公司(20th Century Fox),香港稱為二十世紀霍氏公司(英文名稱:20th Century Fox),是美國的電影公司,成立於1935年5月。福克斯的科幻片簡直讓我著迷。《星球大戰系列》就是最經典,電影史上的神話啊;《決戰猩球》是我上大學看的第一部片,此後就迷上了看電影;《X戰警》系列總覺得夠酷;《機械公敵》簡直酷斃了,也讓我對威爾·史密斯這個黑人帥小伙有了更深的認識;《後天》、《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簡直是無法想像的,也來了。《機器人歷險記》,哈哈,太逗了,真過癮那。《虎膽龍威》系列讓我看足了布魯斯·威利斯的風采,還有李連傑的《龍之吻》、帥哥奧蘭多·布魯姆的《天國王朝》、布拉德·皮特和安吉麗娜·朱莉的《史密斯夫婦》、還有女主角是舒淇的《非常人販》……
3、華納兄弟電影製片公司(Warner bros),1923年4月由華納4兄弟創建。當時總部設在紐約,製片廠設在好萊塢附近的伯班克。華納兄弟1917年開始在紐約從事電影的發行放映業務,建立華納公司攝制影片是業務的擴展。華納兄弟似乎總那麼的有恆心。有好些是系列片耶。著名的《黑客帝國》系列、《蝙蝠俠》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終結者》系列、《史酷比》系列、《選美小姐》系列,其他代表作還有《人工智慧》、《貓女》、《特洛伊》,湯帥《最後的武士》……
4、派拉蒙電影製片公司(Paramount),楚柯爾在1912年創立名演員公司,J.L.拉斯基於1913年建立傑西.拉斯基故事片公司。1916年上述兩家製片公司合並成立名演員—拉斯基公司。次年,新公司兼並了12家製片公司;以後再把派拉蒙影片發行公司也並了過來,遂於1927年改名為派拉蒙—名演員—拉斯基公司。1930年又兼並了擁有多家影院的帕布利克斯公司,再改公司名為派拉蒙帕布利克斯,逐步發展成為好萊塢的大公司。1930年公司由於領導層的矛盾與經營不善被紐約聯邦地區法院宣布破產,1935年重新組織成立了派拉蒙影業公司。派拉蒙電影帶給人的總是深深的感覺,忘記不了。《教父》系列的經典之作;湯帥哥的《碟中諜》系列,那招牌動作和背景音樂至今忘記不了;《古墓麗影》系列勞拉扮影者安吉麗娜•朱莉,我永不忘懷;《勇敢的心》最能讓我震撼的對自由的追求,勵志的《鐵血教練》其他還有《世界大戰》...
5、米高梅電影製片公司[MGM(Metro-Goldwyn-Mayer)],1924年5月17日,美國洛氏公司的老闆M.洛把該公司所屬的米特羅影片公司和高爾溫影片公司、L.B.梅耶製片公司合並,組成米高梅公司。30年代好萊塢鼎盛時期,米高梅公司是最大的電影公司,每年要生產40—50部影片。1981年米高梅公司出資買下聯美公司,改名為米高梅—聯美娛樂公司。呵呵,對於米高梅影片,最有印象也是唯一印象的就是《007》系列,曾經花了2天把20集全部看完。這個系列估計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記下他們:《01勇破神秘島》、《02勇破間諜網》、《03金手指》、《04霹靂彈》、《05雷霆谷》、《06女王密使》、《07金剛鑽》、《08生死關頭》、《09金槍人》、《10海底城》、《11太空城》、《12最高機密》、《13八爪魚》、《14雷霆殺機》、《15黎明生機》、《16殺人執照》、《17黃金眼》、《18明日帝國》、《19末日危機》、《20擇日再死》。如《新聞聯播》般永不變的開場和音樂。
6、哥倫比亞影業公司(Columbia Pictures Corp.),1920年,原來在環球影片公司工作的H.科恩、J.科恩兩兄弟和J.布蘭特在好萊塢成立了一家攝制喜劇短片的小公司,名叫CBC電影銷售公司。1924年改名為哥倫比亞影片公司,80年代該公司附屬於美國可口可樂公司。好片不斷的影片公司。《愛國者》美國版「逼上樑山」;《霹靂嬌娃》「溫柔一刀」;《最終幻想》「沒有真人的電影」;《蜘蛛俠》使得「漫畫再現」;《極限特工》簡直NB到家了;《絕密飛行》的超級震撼;還有《佐羅傳奇》的「牛仔+美女」……
7、新線(New line)這個公司的製作非常精良。最NB莫過於《指環王》系列了,其他還有《七宗罪》《刀鋒戰士》等

㈥ 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的創始人是誰

米高梅電影公司:馬爾科斯·洛夫
派拉蒙影業公司:阿道夫·楚科爾和傑西·拉斯基
哥倫比亞影業公司:H.科恩、J.科恩兩兄弟和J.布蘭特,公司導演F.卡普拉亦功不可沒
華納兄弟影業公司:哈里·華納、阿爾伯特·華納、山姆·華納和傑克·華納四兄弟
環球電影公司:卡爾·萊默爾
聯美電影公司:1919年由C.卓別林、D.范朋克、M.壁克馥、D.W.格里菲斯出資創建
20世紀福克斯:戴立歐柴納克
華特迪斯尼:華特·迪士尼與兄長洛伊·迪士尼

㈦ 好萊塢幾大公司是哪幾個

華納兄弟公司、米高梅電影公司、派拉蒙影業公司、哥倫比亞影業公司、環球影片公司、聯美電影公司、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迪士尼電影公司。

㈧ 好萊塢七大巨頭

位於洛杉磯西部的好萊塢是美國的電影基地,聚集於此的大小電影公司數以千計。著名的大電影公司過去有8家,現在因哥倫比亞歸屬到索尼旗下,剩下7大公司。它們分別是大名鼎鼎的迪斯尼、索尼、米高梅、派拉蒙、福克斯、環球和華納兄弟。

㈨ 好萊塢有哪幾大電影公司

"好萊塢"一詞往往直接用來指美國的電影工業,由於美國許多著名電影公司設立於此,故經常被與美國電影和影星聯系起來,好萊塢是世界聞名的電影中心,每年在此舉辦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則是世界電影的盛會 。好萊塢不僅是全球時尚的發源地,也是全球音樂電影產業的中心地帶,擁有著世界頂級的娛樂產業和奢侈品牌,引領並代表著全球時尚的最高水平。

還有其他各種大大小小的公司,總體來說能進好萊塢的電影公司就已經很不錯,你們覺得還有什麼大的電影公司呢?歡迎大家一起留言討論哦

㈩ 好萊塢八大影業公司的派拉蒙

一、簡介
作為電影業的老牌巨頭,派拉蒙以群星環繞雪山的標志為人所熟知,事實上,用高山來比喻派拉蒙在電影業的地位也是非常恰當的,在創立的最初三十年,這家公司以眾多的明星,高質量的影片和遍布全美的連鎖影院,一直坐在好萊塢霸主的寶座上。
從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派拉蒙的實權人物更迭速度很快,不過這沒有影響公司的影片品質,無論是羅伯特埃文斯,還是巴里迪勒,雪莉蘭辛主政,這家公司總能製作出《教父》、《周末夜狂熱》、《奪寶奇兵》和《阿甘正傳》這樣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1993年,娛樂業巨擎維亞康姆公司和前派拉蒙首席執行官巴里迪勒為得到派拉蒙展開激烈競爭,最終,維亞康姆以100億美元的出價贏得了這場戰役,這也證明了派拉蒙的巨大價值,而在2005年合並了夢工廠之後,派拉蒙解決了公司在影片開發上已經陷於疲軟境地的問題,2007年,發行了《史萊克3》和《變形金剛》這些超級賣座片的派拉蒙一舉成為好萊塢票房收入最高的大公司。
在各大巨頭中,派拉蒙是唯一仍據守好萊塢的(地理意義上的好萊塢)。派拉蒙是1927年落戶好萊塢的,而早在1930年,華納兄弟就從好萊塢搬到了伯班克;而雷電華在1957年宣布倒閉,哥倫比亞1973年也離開了好萊塢,追隨華納兄弟跑到伯班克,1989年再次搬家,把總部設在了卡弗市;卓別林和大衛格里菲斯創立的聯藝則成了華納兄弟的電影後期製作基地和錄音棚。
二、巨頭中的巨頭
派拉蒙電影公司創建於1912年5月,比環球電影公司還要早上一個月,在好萊塢八大公司中資格最老。創建之初,派拉蒙就擁有大量的電影院,同時兼營製片業務。派拉蒙的兩位創始人阿道夫·楚科爾和傑西·拉斯基都是目光遠大的傑出人物,他們最早認識到明星的威力,早期電影明星瑪麗·璧克馥、道格拉斯·范朋克、斯格洛麗·亞旺森和魯道夫·瓦倫蒂諾都是他們的簽約演員。
出生於匈牙利的阿道夫·楚科爾是靠經營雜耍劇場起家的,而在他進入電影業之後,便下決心改變電影只拍給那些受教育程度很低的移民看的慣例,事實證明他是對的,他的名演員公司製作的電影便成功地吸引了中產階級觀眾,而在名演員公司和傑西拉斯基的公司合並到新成立的派拉蒙公司之後,他憑借強硬的手腕得到了公司的管理權,從而能夠大施拳腳。三十年代初,派拉蒙的擴張非常迅速,但隨著大蕭條的來臨,這家巨大的電影公司幾乎陷入到破產的窘境,銀行團接手了公司,而創業元老阿道夫楚科爾只能靠邊站了。不過,到了1935年,阿道夫?楚科爾卷土重來,幫助公司從破產邊緣脫身。整個三十年代,派拉蒙都是眾星雲集,簽約明星有梅?韋斯特、瑪琳黛德麗、馬克斯兄弟、賓克勞斯比、加里庫珀和克勞黛考爾白,出品的影片包括獲得首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翼》、喜劇片《鴨湯》、《她委屈了他》和《我不是天使》。派拉蒙因為過於強大,所以在二十年代就被政府的反壟斷部門盯上,到了1948年,聯邦最高法院頒布派拉蒙判例,禁止好萊塢大公司垂直經營製片、發行和放映業務。派拉蒙不得已出售了一批電影院,這家老牌公司因此元氣大傷,雪上加霜的是,五十年代電影觀眾大量流失,派拉蒙又開始削減電影製作的數量。
三、從落伍到東山再起
六十年代,派拉蒙已經落到了時代後面,因為仍在掌權的阿道夫楚科爾已經80多歲,這家公司可悲地不能夠理解新一代觀眾想要看什麼電影了。到了1966年,公司落到了海灣西方工業公司手中,楚科爾時代正式謝幕。新總裁羅伯特埃文斯雖然是電影界的無名之輩,卻長袖善舞,在他的主持下,派拉蒙製作出《愛情故事》、《唐人街》和《教父》這樣在商業獲得上巨大成功的名片,恢復了元氣。
羅伯特埃文斯當了八年的派拉蒙船長,到了1976年,出身於電視業的巴里迪勒登場了,他的兩個助手邁克爾艾斯納和傑弗里卡曾伯格後來也都成了電影業的大人物,這個三人組合把派拉蒙重新帶到好萊塢的頂尖位置。
巴里迪勒的拿手好戲是高概念電影,這類影片藉助簡單有力的故事和大規模宣傳獲得了巨大成功,代表作有歌舞片《周末夜狂熱》、《油脂》,恐怖片《月光光,新慌慌》,動作冒險片《奪寶奇兵》和警匪片《貝弗利山警探》。不過,巴里迪勒的理想是建立一個新的電視網,而母公司海灣西方的老闆馬丁戴維斯卻無意嘗試這樣的冒險。1984年,巴里迪勒終於找到知音,就是剛接手二十世紀福克斯的澳洲傳媒大亨魯伯特·默多克,去做他的第四電視網了,隨後,邁克爾艾斯納和傑弗里卡曾伯格也被迪斯尼挖走。此後的一段時間,是派拉蒙的低潮時期。
四、1993年之後
1993年,薩姆納雷石東的維亞康姆公司在一場激烈的爭奪者中獲勝,成為派拉蒙的母公司,維亞康姆公司靠經營連鎖影院起家,而後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娛樂集團,被收購之前,派拉蒙是唯一一家獨立的電影業大公司,收購事件標志著好萊塢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大的電影公司成為娛樂和傳媒集團的一部分。
從1994年到2004年,派拉蒙在雪莉蘭辛的管理下,進入了又一個興盛期,出品了《勇敢的心》、《阿甘正傳》、《泰坦尼克號》(與二十世紀福克斯共同出資)、《碟中諜》、《變臉》、《楚門的世界》和《拯救大兵瑞恩》這些名片,但派拉蒙也是好萊塢大公司中最不擅長開發系列電影的,只有《星際迷航》、《碟中諜》和《古墓麗影》寥寥幾套系列電影。
2005年年底,派拉蒙收購了夢工廠,不過,這筆交易中並不包含夢工廠最能賺錢的部門,夢工廠動畫,但對於這派拉蒙來說,這仍舊意義重大,因為2004年前後,派拉蒙似乎迷失了方向,出品的電影很少有重磅炸彈級別的,而作為製片人的斯蒂文斯皮爾伯格正好能為派拉蒙帶來一批獲利重大的項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變形金剛》。
五、關於派拉蒙優勢
一個新的部門旨在專門發行低成本電影,派拉蒙期望以此在日益激烈的低成本電影市場中吸引更多觀眾。派拉蒙影片公司將這個部門命名為派拉蒙優勢(Paramounta Vantage)。
派拉蒙優勢的成立可以看作是約翰·萊瑟個人工作生涯的重要拐點。萊瑟將負責「優勢」的全部工作。同時,他仍舊負責派拉蒙旗下的另一部門「經典」的工作。
和「經典」相比,「優勢」更加針對於主流觀眾的低成本電影。這就是萊瑟對他直接掌管的「優勢」和「經典」之間區別的簡單解釋。「優勢」計劃每年向市場推出8至10部低成本電影,包括喜劇、驚竦片或者其他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