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武術導演給李連傑設計了專屬動作,成為經典,是哪部電影
1993年,李連傑出品了首部電影《方世玉》。電影上映不久便大獲成功,斬獲了三千多萬票房,在當年的票房中排行第五名。此後,李連傑又趁熱打鐵,開始籌備拍攝電影《太極張三豐》。靠著自己的人脈資源,很快就招來了錢小豪和楊紫瓊,還有袁和平這位大牌武術指導。
武術導演給李連傑設計了專屬動作,成為經典
其次它的故事情節清晰。雖然多年沒有看過,不過對於劇情依然記憶猶新。簡單說就是李連傑飾演的張天寶變成張三豐的歷程。不過情節曲折感人,但又很容易理解,很完整。
最後它的內涵立意很好。其實電影描述的是道家的不爭。太極本身也是這樣,四兩撥千斤。但其實彷彿似水,水利萬物而不爭。現在幾乎很難達到這個標准了,過去的電影真是經典,喜歡的話可以去重新看一遍。
❷ 好萊塢第一位華人武術指導是誰
■袁和平:高科技武術的締造者
袁和平是第一代武術指導袁小田之子,自幼隨父親習武,早年在香港電影圈任臨時演員和武師。1978年,袁和平首次執導功夫喜劇片《蛇形刁手》一舉成名。他的武術設計講究拳拳到肉、虛中有實。由於香港電影市場的衰退,純粹的武打片已經很少有投資者問津,袁和平在此背景下來到美國。一部《卧虎藏龍》使他聲勢大振。近年來,他將香港獨特的打鬥動作設計與高科技手段結合起來,產生了《黑客帝國》、《霹靂嬌娃》等進入好萊塢院線的影片,並因此成為國際著名的武術指導。今年再度掀起「黑客熱」的《黑客帝國2》中,主演基努·里維斯的動作處處見功夫,這一切就要歸功於其「師傅」袁和平。《黑客帝國2》的幾位主演均表示:「是袁和平開啟了我們拍動作片的潛力。」而在《霹靂嬌娃》中,三位嬌娃在袁和平的「調教」下,也都練就了一副矯健的身手,可謂巾幗不讓須眉。
點評:袁和平本人行事非常低調,有評論甚至認為他的低調是「近乎害羞」。在「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影響下,電影界的武師一般都很少有會謙虛低頭的,能夠以八分功夫做十分的事,已經很有分寸的了。但袁和平卻是沒有十二分功夫,是絕不輕易接手做十分事的,所以他指導的影片永遠能夠給人帶來驚喜。
【好萊塢影響指數】:★★★★☆
■袁祥仁:靈活敏捷的港式招牌
美國著名的電影刊物《首映》雜志今年追捧的一部由漫畫改編的大片,就是由本·阿弗萊克、珍妮佛·迦納主演的電影《超膽俠》。《超膽俠》除了可以媲美《蜘蛛俠》的特效動作外,片中男女主角感情的糾結,更可媲美《英雄》里的殘劍飛雪。片中男女主人公超膽俠和伊萊莎美妙的動作,就是由香港「袁家班」成員、袁和平的胞弟袁祥仁全力打造的。
點評:在影片中,袁祥仁為觀眾帶來了種種向地心引力挑戰的凌空鋼絲打鬥及飛躍鏡頭,而片中演員有如馬戲團表演般的柔軟度、重量級拳手的力度,加上中國武術的高難度,更是讓觀眾看得目眩神迷,嘆為觀止。據悉,片中男女主角本·阿弗萊克和珍妮弗·迦納在《超膽俠》投拍前都接受了長達6個星期,每天3小時的功夫訓練,以應付影片中大量的動作鏡頭。而該片在美國上映後,阿弗萊克還躋身好萊塢動作巨星行列,
這些與袁祥仁的指導密不可分。袁祥仁賦予影片主人公的動作和西方英雄以前硬生生的拳擊式套數不同,取而代之的是起飛腳等靈活敏捷的港式動作,對於東西方的觀眾而言,也許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視覺滿足。
【好萊塢影響指數】:★★★☆
■元奎:李連傑的「御用指導」
雖然元奎的妻兒早已移居美國,但他最初並不想過去發展。1998年,元奎是應李連傑的邀請才到了好萊塢,替他在《轟天炮4》里設計武打場面。如今已在好萊塢闖盪多年的元奎,是李連傑武術動作的「御用指導」。包括早年在香港拍的《方世玉》等影片在內,由李連傑在美國拍攝並已陸續上映的《致命羅密歐》、《龍之吻》和《救世主》等影片都是由其擔任武術指導的。
點評:雖然這幾部影片被國內功夫影迷認為失去了東方武術的味道,但該片卻迎合了西方觀眾的胃口。香港武俠電影或警匪片長期以來有著自己的傳統,元奎與袁和平一樣,也是走拳拳到肉的實打路線,但除非是行家,否則不容易看出兩者的差別。然而,由於電影預算和特效的不同,卻造成了不同的效果。李連傑在《救世主》中扮演的是身手不凡但能拯救人類的角色,預算較少,電腦特效不能充分發揮,盡管元奎幫李連傑設計了八卦拳與形意拳兩種截然不同的拳路,但效果還是不如基努·里維斯在《黑客帝國2》中的招數來得討巧。
【好萊塢影響指數】:★★★★
■成龍:借鑒京劇武生戲
20世紀70年代之後,以洪金寶、成龍、元彪為代表的「七小福」,一度馳騁香港武俠影壇,他們往往包辦一部電影從編劇、導演到演員、武術指導的各個環節,其根本技能是來自當年戲班的武生功底。作為目前國際影壇最著名的功夫明星,成龍的成就實在不用過多著墨,因為他所拍攝影片中的動作幾乎都是由他所領導的成家班精心設計。
點評:成龍是京劇武行出身,因此其影片中的動作十分注重場面的設計,群毆的場面更是借鑒了京劇舞台上的武生戲。另外,他還將動作和雜技糅合在一起,產生幽默刺激的觀賞效果。作為闖盪好萊塢和海外市場比較成功的華人,成龍的成就和影響力目前尚無人能夠匹敵。
【好萊塢影響指數】:★★★★★
■甄子丹:打鬥場面富有新意
他是《英雄》中的「長空」。憑著靈活的身手和深厚的武術造詣,甄子丹已經成為繼成龍和李連傑之後,另一個被好萊塢熟悉和認可的華人動作演員。甄子丹從小就跟母親習武和學彈鋼琴。在波士頓的唐人街,年輕的甄子丹對每一部功夫電影從不錯過。
點評:由於從小受李小龍的影響,甄子丹不僅探究各種武術的風格,還建立起自己獨特的武術體系,他創新設計的打鬥場面,展示了高超的格鬥技巧。1991年徐克拍《黃飛鴻2》時找到甄子丹,讓他和李連傑演對手戲。在那場戲中,甄子丹設計了用濕布做武器的創造性動作。就是這部影片奠定了他功夫明星的地位。對他來說,武術不只是一種謀生工具,更是生命的一部分。甄子丹已與美國Miramax公司簽下三部合約,他為德國電視台作武術指導的電視片將繼續拍續集;此外,他還獲得日本電影人的賞識,為釋由美子的動作電影《修羅雪姬》做武術指導,並擔任日本版《霹靂嬌娃》的武術指導。
【好萊塢影響指數】:★★★☆
張藝謀在拍攝《英雄》時曾表示,要讓外國人了解中國武術。其實這個使命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起就由李小龍開始承擔了。嚴格地說,袁和平等眾多正活躍在歐美等地擔任電影武術指導的電影人,不過是走著前人未走完的路。不管今天的影片已經注入了什麼元素,也許正是有了這些仍在追逐著武俠夢想的武術指導們,武俠片才不會終結,並在變幻的模式中得到永生。
❸ 「武術指導」這個名詞第一次是出現於哪部動作影片
第一次出現在《雲海玉弓緣》這部電影中!
❹ 成龍第一部自導自演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成龍第一部自導自演的電影是《笑拳怪招》。
《笑拳怪招》是由曾江、 成龍導演,成龍主演的一部喜劇片。該片講述了受到清廷的迫害,練武之人陳興龍與爺爺不得不棲身於荒山野嶺之中,興龍雖然想施展他一身的好功夫,但被爺爺阻止。
一日興龍親眼目睹爺爺被殺害,興龍以牙還牙,勤奮練武,誓要打敗清廷鷹犬,為爺爺報仇的故事,於1979年02月17日香港上映。
(4)武術指導出現的第一個電影擴展閱讀
《笑拳怪招》劇情介紹:清朝時,由岳飛創立的形意門一派勇於抗清,朝廷鷹犬任天化(任世官 飾)武功高強,四處搜尋形意門高手陳鵬飛(田俊 飾)。僻靜的青龍鎮上,隱姓埋名的陳鵬飛和孫子陳興龍(成龍 飾)每日辛勤練功,陳鵬飛為了避免暴露身份嚴令興龍惹是生非。
這日,興龍上街賭錢顯露身手拆穿莊家騙局,當地富戶隨即邀請興龍到自己的武館中擔任教頭。興龍將武館改名為形意門,又隱藏幕後替館主料理各方挑戰者。
青龍鎮的形意門名聲漸起,將任天化引來,懵然不知的興龍將任天化一行引到家中,任天化將陳鵬飛殺害。幸有陳鵬飛好友八腳麒麟及時趕到,興龍才免於一死,自此興龍跟隨八腳麒麟苦練武功,矢志為爺爺復仇。
❺ 他是中國第一武術指導,5個兒子全是演員,大兒子紅過周星馳,他是誰呢
他就是袁小田,早年出演過很多經典角色。他的5個兒子全部都是娛樂圈裡的演員,有的是老戲骨,有的是導演,有的是武術指導可謂是十分優秀,據悉他的大兒子袁和平名氣是最高的,早年的時候拍攝過很多作品,後來他就轉行做了導演。袁和平雖然後來不演戲了,但他在娛樂圈裡的人脈以及知名度是完全不遜色與周星馳的,而且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很大。
袁小田簡介吳京是李連傑接班人,早期進入影視圈,剛出道就有幸跟八爺袁和平合作電影《功夫小子闖情關》《太極宗師》為吳京今後拍攝功夫電影打下了堅實基礎,吳京的動作跟師哥李連傑很相似,同樣動作瀟灑飄逸,干凈利落,很有觀賞性,可說跟八爺袁和平分不開。
八爺自幼在父親袁小田開明的教育下積極學習各派功夫這讓他有了集百家之長的基礎,同時多年的電影創作經驗也使他對動作和電影的關系有了非常精準的拿捏。他往往以自己對電影的理解為根本,將導演的思想作為依據,同時又充分發掘演員自身的潛質,量體裁衣式的設計動作。與其他武指個人風格強烈的設計思路相比八爺這種創作手法無疑更符合電影創作的藝術規律,較之眾人也多了份靈動。
❻ 武俠電影的電影簡史
中國武術博大精深、淵源流長,中國的武打片是中國電影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很多外國人知道中國電影都是從武打片開始的。第一部在美國1000家影院同時做商業放映的中國電影是中國香港的《天下第一拳》(邵氏公司1971年出品,導演:鄭昌和、主演:羅烈),第一部在國際最高級別電影節獲大獎的中國電影是《俠女》(在1975年戛納電影節獲綜合技術大獎)。
說起武打片,歷史可就長了,咱們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說它是一部武打片,都未嘗不可,因為裡面只是拍攝了同名京劇裡面的一個武打場面。到了上個世紀20年代,中國的電影,最賣座的類型也是武打片,其中最有名的要算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咱們這輩人都沒緣一看的《火燒紅蓮寺》,一共拍攝了18集,要不是因為日本開始侵略中國,愛國之士對這種所謂精神鴉片不滿,武打片還會繼續成為當時賣座電影的主流。
到了40年代末,中國的武打片開始在香港復興,1949年,香港導演胡鵬拍攝了第一部以廣東民間傳奇武林人物黃飛鴻為主人公的電影,此後歷經近50年,黃飛鴻成了中國武打片的一個著名品牌,前後有關德興、李連傑等十餘位影星在近百部此類題材的電影和電視劇中扮演黃飛鴻這個角色,有胡鵬、徐克等多位著名導演拍攝過這個題材,其中由胡鵬導演、關德興主演的黃飛鴻系列拍攝了近80集。在整個50年代,港台的武打片大體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象黃飛鴻之類的民國裝工夫片,一種是神怪類武俠片,前者的代表作就是黃飛鴻系列,後者的代表作有《如來神掌》等片。
在60年代初期,港台武打片的武打動作受日本武士片的影響,模仿裡面的武打招式,題材也很窄,除了劍仙神怪就是學藝報仇。1964年,香港鳳凰公司拍攝的《金鷹》(導演:陳靜波,主演:高遠、朱虹),在內蒙古實地拍攝,裡面展示了摔交、套馬等傳統民族功夫,還有蒙古草原的壯麗風光。是一部創新的武打片。第 2年,長城公司拍攝的《雲海玉弓緣》(導演:張鑫炎,主演:傅奇、陳思思)則是在武打片的演職員表裡面第一次出現「武術指導」這個名詞,該片被認為是武打片的第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武術指導正式成為武打片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此後,武打片的黃金時期來到了。
從1965年開始,邵氏公司的老闆邵逸夫對泛濫的老套武打片感到厭煩,他決心要拍攝新類型的武打片,幾經嘗試之後,張徹和胡金銓分別在1966年拍攝了武打電影的傳世之作《獨臂刀》和《大醉俠》。這兩部影片奠定了他們在影壇的重要地位。張徹和胡金銓絕對是武打片教父級的導演,他們2人的風格迥異,張徹喜歡渲染暴力,武打動作比較寫實,經常拍攝一些諸如盤腸大戰之類的場面,總是血流成河,據說張徹每拍一部電影用做假血的番茄汁就要兩大汽油筒。而胡金銓則偏重於寫意,對武打的氣氛愛做渲染。他們2人對武打片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培養出一批這方面的演員和導演人才。參加過胡金銓電影演出的徐楓、白鷹、田鵬等人都成為台灣武打片的頂級明星。而經張徹之手培養出的這方面人才就更多了,象王羽、羅烈、狄龍、李修賢、姜大衛、陳星、陳觀泰、傅聲等都是整個70年代香港武打片的著名影星,在導演方面張徹還培養出吳宇森、午馬等人才,尤其是吳宇森更深得張徹真傳。與張、胡2人合作過的武術指導如袁和平、劉家良、唐佳、韓英傑等人成了炙手可熱的武術指導人才。
在上個世紀70年代,港台武打片著名導演除了張、胡2人還有羅維、郭南宏、楚原等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羅維一生拍片無數,他的最大貢獻就是導演了《唐山大兄》和《精武門》,捧紅了李小龍這個國際馳名的功夫巨星。來自台灣的郭南宏原來是台語文藝片的導演,在60年代末期武打片開始流行的時候轉拍武打片,他導演的《一代劍王》和《鬼見愁》在台灣轟動一時,《鬼見愁》更是捧紅了在裡面扮演大反派鬼見愁的性格演員易原,易原後來成了郭南宏班底的御用演員之一。郭南宏拍攝的武打片內容豐富,但質量卻參差不齊,有《少林十八銅人》這樣的經典,也有《火燒少林寺》之類的失敗之作,他在70年代有段時間和張徹竟相拍攝少林題材影片,張徹喜歡拍硬橋硬馬拳拳到肉的真功夫,郭南宏則偏愛機關布景,這種競爭在1976年以郭南宏《火燒少林寺》票房慘敗而告結束。下面再說說楚原,楚原是香港50年代著名粵語片明星張活游之子,在60年代和70年代初曾經拍攝了反映社會現實題材的《可憐天下父母心》等名片,後來也加入武打片拍攝行列,導演了《愛奴》以及一大批改編古龍武俠小說的影片《英雄無淚》《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等,一時間古龍+楚原+明星成了古裝武俠片的鐵三角,楚原的作品情節詭異、懸念性強,布景豪華。
還有幾個台灣導演和他們的作品也值得一提,如《彈指神功》、《風鈴中的刀聲》等奇情古龍電影,張曾澤於1971年導演的描寫民國時期俠客殲滅土匪的功夫片《路客與刀客》(主演:楊群、孫越、崔福生),在影片里表現了鐵頭功和辮子功等奇特的武術招式,頗具傳奇色彩。還有丁善璽導演、楊群、甄珍主演的《落鷹峽》,結合了美國西部片的槍戰拍攝手法和中國式的武打,也很有看頭。以上兩部影片都在台灣金馬獎獲得了重要獎項。
中國武打片在70年代開始走向了國際市場。很多人都認為是李小龍使外國人認識了中國功夫,其實第一部在海外正式做商業放映的功夫片是1971年邵氏公司出品,鄭昌和導演,羅烈主演的《天下第一拳》,該片曾在美國1000家主流影院同時上映,盛況空前。不過倒是李小龍真正使中國功夫在海外發揚光大。李小龍的一生雖然短暫,只拍攝過4部半作品,《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還有未完成的《死亡游戲》,但是在他的電影里充滿了強烈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讓人看後精神振奮。他自創的截拳道功夫威力無窮,流傳至今。好萊塢許多硬漢明星如史蒂夫·麥奎恩、詹姆斯·柯本等,都曾在李小龍門下學過功夫。李小龍離奇暴斃之後,出現了很多模仿者,如何宗道、呂小龍等但只能得其形而未能得其神。
到了70年代後期,港台武打片開始走下坡路,這段時間,各種武打片的內容無非是門派斗爭、學藝報仇之類。胡金銓屬於慢功出細活,數年沒有新作。張徹也在不斷的重復自己,作品漸無新意。到了1978年,終於出了幾部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影片,出現了幾個馳名國際影壇的人物。成龍,曾在羅維旗下苦熬多年,拍了不少片子,卻一直半紅不黑,1978年,曾在張徹旗下做過多年武術指導的袁和平為思遠公司執導《蛇形刁手》,起用成龍做主角,影片情節盡管沒有完全脫離老套,但是在武打設計上有所創新,在故事情節和武打中加入大量喜劇元素,開創出一個武打片的新片種——諧趣功夫片,成龍充分發揮了他在於占元的京劇戲班裡學到的京劇北派功夫,成為功夫片的新偶像。之後2人再度合作的《醉拳》更成為經典。劉家良,正宗南派武術——洪拳的傳人,在張徹手下擔任武術指導多年,他於1978年導演的功夫片《少林36房》因在片中加入大量描寫少林僧人練功的場面而大獲成功,他導演的《中華丈夫》、《18般武藝》都是當時比較賣座的影片,他導演的《長輩》讓女主角惠英紅成為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後。成龍的師兄洪金寶在70年代也已經成名,1976年他第一次獨立導演並主演了喜劇功夫片《三德和尚和舂米六》是香港的賣座片。
1981年,由張鑫炎導演,在中國大陸實地拍攝,全部起用國內專業武術運動員擔任角色和武術設計的《少林寺》上映了,這是一部武打電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影片,影片摒棄了港台武打片里常用的吊鋼絲、彈床、替身、快速剪接等特技手段,採用長鏡頭拍攝,不使用替身,全部是真功夫,影片在香港上映後,票房奇好,賣座超過了成龍的《龍少爺》。
進入80年代,港台武打片的年產量已經大大下降,除了《彈指神功》《英雄無淚》、《少林寺》等少數影片,很少有轟動之作,就在這時,影圈新人徐克出現了,他曾經在美國的大學學過電影回港後在佳視拍攝的電視劇《金刀情俠》就使用了電影的拍攝手法,他導演的《蝶變》令人耳目一新,他在1984年拍攝的《蜀山劍俠》,聘請好萊塢的特技製作人員,營造出一個奇幻的劍仙世界,不過市場反應冷淡。這一時期,成龍、洪金寶等人的作品也在不斷變化,他們拍攝了一系列的現代題材的功夫片,如《福星系列》、《警察故事系列》和《A計劃》等,為武打片闖出一條新路,武打更講究速度感和力度,中間還加入些幽默元素。這段時期,成龍在戲班學藝時的 「七小福」裡面的其他的師兄弟們如元彪、元奎、元華等人在武打片的表演和武術指導領域也都成為可以獨當一面的人物。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古裝武俠片開始重新為人們關注,胡金銓掛名,徐克、程小東聯合導演的《笑傲江湖》、徐克導演的《黃飛鴻》、程小東導演的《仙鶴神針》、徐克、程小東、李會民聯合導演的《新龍門客棧》成為這一時期武俠片的代表作,這類影片的特點是武打設計天馬行空,想像力異常豐富。其中程小東可以說是武打片導演里一個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在80年代初導演的《生死決》已經可以看出他日後的風格。而徐克的《黃飛鴻》系列將一個老的民間武林傳奇人物題材加以創新,影片里把武林紛爭加入到大的動盪時代里,表現出一種憂國憂民的意識,使武打片提高了一個檔次。一時間模仿跟風之作頻出,大家紛紛爭拍古裝武打片,其中只有袁和平的《鐵猴子》和《火雲傳奇》還算有些創新。到了90年代中期就又趨於沒落了!
從解放到整個70年代,中國大陸沒有拍攝過一部武打片,1980年大陸導演張華勛拍攝的《神秘的大佛》使他成為大陸武打片導演第一人,雖然在武打設計上還很稚嫩,但畢竟他敢開風氣之先。後來他導演的《武林志》也受到國內觀眾歡迎。1990年,何平導演拍攝的《雙旗鎮刀客》可謂是大陸武俠電影的扛鼎之作。此後,武打片在大陸開始風行一時,但是整體水平感覺要落後港台武打片10年以上。
一晃進入了新世紀,李安導演的《卧虎藏龍》獲得了奧斯卡4項大獎,使得中國的武打片再次被世界矚目!中國的一些著名導演如大陸的張藝謀、何平,台灣的侯孝賢都在拍攝或者籌劃拍攝武俠片。在新的世紀,中國武打片要出現新的輝煌!
❼ 袁和平被稱為天下第一武術指導,他的經典作品有哪些
袁和平是武術指導圈裡非常有聲望的老師,從他手底下洗禮過的明星演員有很多,像是眾所皆知的國際巨星成龍、李連傑,還有最近斬獲50億票房的吳京等等,手把手的武術教學讓每個人對武術動作有了極高的突破,並把這些技能發揮到了極致,他的武術指導給很多動作片賦予了靈魂,使的更加有視覺沖擊力。不僅僅是在亞洲影視,在歐洲影視領域他的大名也如雷貫耳,像是《黑客帝國》、《霍元甲》等等都是由他指導的經典的作品,下面就圍繞這三部電影來做個介紹吧。
以上就是關於本期話題的全部內容了,不知各位對此還有哪些補充?歡迎在下方評論里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討論吧。
❽ 他是中國第一武術指導,5位兒子全都是演員,大兒子比周星馳還紅,這是誰
一位中國武術指導,五個兒子都是演員,一個比周星馳還紅的兒子就是袁小田。袁小田的五個孩子都在演藝界成長,有的是演員,有的是導演,有的是武術指導。其中,老大袁和平的名聲最大。事實上,許多人在進行人生規劃,特別是在進行職業選擇時,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來自家庭和父母的影響,因為從小生長在什麼樣的環境中,自然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提起這個名字,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他為香港電影的發展,也是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諸如「白蛇傳」、「霍元甲」、「一代宗師」、等,都由袁和平擔任。到目前為止,他是最出色的動作指導,周星馳拍的多部電影,都邀請了袁和平做動作指導。盡管他一直在幕後工作,但在演藝界卻是個大人物。作為我國武俠片的開拓者,袁小田對香港影視產業的貢獻也推動了香港影視的發展。而且他的孩子們同樣也是子孫後代,做出了巨大貢獻。
❾ 甄子丹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笑太極。
《笑太極》是由袁和平執導,甄子丹主演的一部動作片,影片講述了一名富有鹽商的幼子的故事。
花絮:
在精彩宏大的動作場面之外,甄子丹在片中不少地方表現了他的喜劇天才,尤其是在片中賀壽的一場戲中,他創造性地上演了一出極盡精妙的人偶戲,在博得大眾喝彩的同時也巧妙地諷刺那個有錢有勢的惡霸。
甄子丹作為一個動作演員,他對於身體各部分的自如控制和輕快敏捷在片中毋庸置疑,隨處明證,譬如他的一字馬,霹靂舞動作,模仿麥可傑克遜的太空步,以及high-flying leaps. 當然還有甄子丹豐富的面部表情,俏皮的眼神(無論戲里戲外),盡管臉上為扮人偶濃重的化妝,觀眾都能深心體會到他所要傳遞的喜劇因素。
❿ 聚齊地表最強武術指導的《功守道》,究竟在築什麼夢
昨天,馬雲在微博發布電影《功守道》海報,宣告正式「觸影」,並親自擔當男主角。微博全文只有一句話和一張圖,但披露的信息卻引發了輿論持續的熱議狂潮。
從海報可以看出,除馬雲外,參與《功守道》製作的還包括11位功夫巨星,堪稱動作片史上最強陣容。這其中,袁和平、洪金寶、程小東三位宗師級武術指導的聯手,在令業界大感震驚與意外的同時,也對影片風格報以巨大期待。
武術指導(也稱動作設計、動作導演)是一部動作片的靈魂人物,被認為是動作電影中唯一可以與導演平起平坐的人。任何武俠片、動作片,精彩的打鬥動作所呈現的力量與美感,都是電影的核心所在,而武術指導,就是這些動作的「編舞」。
中國的武術指導,對世界電影乃至文化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其影響力遠不止動作片的范疇。
早年間,好萊塢電影的打鬥場面,都是兩個壯漢站樁式互毆,你一拳我一拳,場面極其無聊與尷尬。現在,不論是動作片、劇情片,還是科幻片,西方電影的動作設計水準都上升了數個層次,大大提升了觀賞效果。
這一變化的背後,正是源自中國尤其是香港武術指導團隊對於全球電影市場的滲透與灌輸。伴隨著動作設計需求的持續增長,中國武指團隊不斷開枝散葉,體系愈發龐大。而在這個龐大的體系裡,袁和平、洪金寶、程小東,無疑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物。
袁和平被稱為「天下第一武指」,是國內外公認的宗師級人物。其武術指導,以打鬥場面與動作展示的真實性著稱——動作「快、准、狠」,拳拳到肉、極具視覺沖擊力。他指導的《黑客帝國》系列中的打鬥場景,給好萊塢開啟了一個「新世界」,也一舉奠定了中國武指在好萊塢的地位。
《黑客帝國》之前,袁和平的《蛇形刁手》和《醉拳》捧出了成龍,《黃飛鴻》系列開創了香港武俠片的新篇章。那之後,他又相繼拿出了《卧虎藏龍》、《殺死比爾》等多個經典系列,並且持續貢獻動作設計的神來之筆。
洪金寶是功夫影星出身,也是「七小福」中的老大哥。其武術設計風格以凌厲快速著稱,同時,他還擅長招數套路的設計,打戲節奏緊張,還經常有搞笑的創意,富有想像力。
洪金寶的代表作包括《葉問》、《東邪西毒》、《神探狄仁傑》等著名影片。其中,《葉問》「一個打十個」和《葉問2》中對戰各大門派宗師的「圓桌決戰」橋段,令觀眾熱血沸騰,被譽為經典中的經典,洪金寶也憑此拿下了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
程小東是「南派」武指的代表,其動作設計講求唯美和飄逸,能「將武打拍成舞蹈一樣美」。程小東曾指導過《倩女幽魂》系列、《笑傲江湖》系列、《新龍門客棧》等武俠片,在這些經典之作中,他飄逸靈動、天馬行空的風格一覽無遺。
值得一提的是,除打鬥場景外,程小東還被認為是真正勾勒出了武俠片的江湖氣息,令觀影者彷彿置身那個時代。
袁和平、洪金寶、程小東,這三位中的任何一位,都足以支撐起一部大製作動作電影的武指需求。甚至,他們的門徒都早已獨當一面,成為業內的佼佼者。可以說,動作世界裡的所有元素,背後都有這三位宗師的影子。
30年來,袁和平、洪金寶、程小東自成一派,近年來並無太多交集。三人上一次同框,還是2006年,那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開幕典禮晚宴上,特別設計了「向動作指導致敬」環節,表彰了他們為中國功夫片走向世界做出的巨大貢獻。
而這一次,《功守道》將三位宗師聚集到了一起,組成了史無前例、後也難有來者的武指團隊,自然令業界大為震動。
值得一提的是,這三位的設計風格各不相同,如何糅合、產生化學反應,令外界無比期待。是飛天遁地還是一板一眼?是飄逸瀟灑還是幽默風趣?可以預見的是,不論風格如何,《功守道》都將給影迷帶來新奇的巔峰對決。
從未「合體」的三位宗師,因何為《功守道》走到了一起?據介紹,參與《功守道》製作的各路明星,都是出於相同的夢想:致敬武術前輩,並通過電影的方式,與世界分享中國燦爛的傳統文化。
這些巨星不僅聯袂出演,還甘願零片酬出演,只為夢想成真。
馬雲曾在多個場合表示:將中國優秀的文化推廣出去,和世界分享中國傳統哲學中蘊含的理念和力量,是他們這代人必須的責任和擔當,「這種文化不僅屬於中國,更是屬於世界」。
對於《功守道》,李連傑也表示:「我們的夢想是未來有更多的人,能夠關注並加入到由傳統太極文化演變而來的功守道這項文化里。」
太極是中華武術的標志之一,武術則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影響力最大的元素之一。但是,中華武術飽受西方熱捧之際,國人對傳統武術的信心和興趣卻在不斷降低,自由搏擊等「舶來品」,熱度則越來越高。
過去30年間,伴隨著經濟的開放與發展,中國的傳統文化飽受西方文化的沖擊與替代。挽救傳統文化,已是勢在必行。過去幾年,國家領導人一直強調呼籲傳統文化復興,讓中國文化走出去。這個目標,需要各方攜手、共同實現。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功守道》橫空出世。據了解,這部電影將在今年雙十一期間和廣大觀眾見面。
馬雲微博為《功守道》配上了「那一夜……那一夢!」的文字。這不僅是馬雲的夢,不僅是11位功夫巨星的夢,也是全中華民族的夢。
我們期待《功守道》,更期待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共同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