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本人在一個影視公司工作 公司投資了一部網路大電影 已經拍攝完畢 總投
愛奇藝目前最基本的分成模式,廣告分成和付費分成兩個模式。
廣告分成就是廣告植入或貼片;
付費就是點播,0.5-2.5元/每次有效點擊.
我們也投資了一些愛奇藝的網路大電影,基本是這樣的分成。
Ⅱ 正規的電影投資合同
法律分析:正規的電影投資合同包括:雙方姓名、身份證號、投資事項、事實理由、時間、落款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第五百零九條 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當事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應當避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
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九百二十九條 有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過錯造成委託人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請求賠償損失。無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委託人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請求賠償損失。
受託人超越許可權造成委託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第九百三十條 受託人處理委託事務時,因不可歸責於自己的事由受到損失的,可以向委託人請求賠償損失。
Ⅲ 參與電影投資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不論在任何時候,投資都是一個不會過時的話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高,每個人都在盤算著自己的投資規劃,拓寬自己的投資渠道。而電影投資在中國電影票房增長的同時也逐漸的火了起來,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但是很多人並不了解電影投資需要注意的一些細節,而這些細節可能就是關鍵。
接下來就給大家分析一下那些需要關注的細節。
1、影視投資周期不會太長,也不會太短,一般在4--18個月之間,接下來還要進行電影合成以及製作也需要3個月,最後按照宣發一個月,一般一部電影從拍攝到上映也在4---18個月之間。太短(有可能根本就沒有拍攝影片)太長可能電影就延期了,簽訂合同時要注意(如不能如期上映則退回資金)
2、電影投資人最擔心的是投資資金的安全性是否有保障,規避方法:一定要打給影視公司或聯合出品公司的對公賬戶,線上打款,線下簽訂合同。
3、一定要投資已經取得國家版權信息總局發放的拍攝許可證和上映許可證,因為已經取得本證的電影才能進行開機拍攝。取得上映許可證才能上映,也就是拿到龍標。
4、電影一定要有好的題材才能有好的口碑,如《戰狼2》主打愛國情懷,《我不是葯神》關繫到民生。
5、選擇的宣發公司實力是否強大,院線電影宣發院線占據主導地位,有實力強大的院線合作都對電影票房具有一定的保障。
提醒大家,公眾號或app小額投資,沒有任何合同(電子合同一般很難取證)與證明,只是選擇投資金額,並承諾短期內有高額的返點利息,這種不可信! 電影都沒有上映,何來的收益,明顯就是拿你的本金來給你返點利息,最後再給你本金給圈走,這種就是非法集資!
在選擇電影進行投資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電影題材選擇,一部好的題材是電影投資成功的第一步,目前市場反映來看「喜劇」「軍事」「科幻」最受歡迎。
2,影視公司選擇,合作方不一定必須是電影出品公司(可以是聯合出品方),但打款對公賬戶一定要是電影拍攝許可證和廣電總局備案上面的出品公司(聯合出品方不具備籌資能力)
3,合同選擇,均為紙質合同,在簽訂時一定要查看具體上映時期和完不成上映後的賠償措施,這一項是關鍵,沒有的話盡量避免選擇。一部電影沒明確規定上映時間,一拖拖你個三四年都有可能。
4,投資方式選擇,參與電影投資的方式有三種「眾籌」「影視基金」「版權申購」。其中「眾籌」只能獲得票房分紅,「影視基金」項目不透明,具體收益細節不明確。「版權申購」就是按照比例直接入股電影,與電影出品方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比較好的一點是「版權申購」可以額外獲得視頻網站播放點擊量收益,電視台播放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分紅。
5,宣發實力選擇,影視圈有一句話說的很好,一部影視劇作品的獲利關鍵因素,百分之六十以上在宣發。好的宣發代表著好的宣傳,較高的排片率,這兩點都是對票房的保障。
Ⅳ 網上的電影投資是不是假的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一部正規的電影必須具備以下4點:
第一:投資的影片首先要在廣電總局備案的,每部電影都是需要通過國家電影局審核,備案,頒發電影拍攝許可證才能拍攝。(如圖)
如何辨別影視出品公司對公賬戶真假:
1,帳戶名稱肯定是出品方的公司名稱、
2,出具該帳戶在銀行的開戶許可
3,你可以直接撥打對公賬戶所在銀行的客服電話,可以直接查詢余額
4,登錄對公賬戶所在銀行的官方網站,去官網裡面查詢
第三:簽訂紙質合同,具有法律保障。
(紙質合同具有法律效應,不放心的可以請律師咨詢一下,看合同是否正規,合同是一式兩份,查閱無誤並簽署,自留一份,回寄一份給出品公司,然後補齊認購尾款!出品公司查賬收到尾款後給投資人郵寄電影版權收益證書)
第四:提供收據,證明你簽訂的金額和份額。
但凡是網站形式或者APP形式的影視投資100%都是騙人的,你想要參與電影投資,首先要了解這部影片的大概情況,需要查看這部電影的出品方以及國家廣電總局備案回執單,只有在國家廣電官網備案的影片才是可以進行拍攝的,了解完之後根據你自身的情況認購這部電影的收益版。
Ⅳ 請我,我想投資某公司的一個電影項目如何簽合同
這方面的知識不要籠統的到這里提問 要咨詢律師
Ⅵ 電影投資要跟誰簽合同的
電影投資當然和老闆簽合同了,老闆也就是導演,簽合同時,必須把合同看的滾瓜爛熟,明明白白完了再簽
合字
,你的後患,這是我給你的建議。
Ⅶ 影視投資 認籌電影股權 賺取票房分紅 詐騙 大家千萬不要做 這個是真的嗎
真的,這可能就是投訴信息,電影投資由來已久,在2018年開始遍地開花,很多不知道電影的投資者都通過多種渠道獲取了投資信息。但是,由於信息差的原因,很多投資者在投資電影的時候被騙。
總結了幾點被騙原因,第一,不知道自己投資的電影成本多少;第二,不知道是否該電影對外出售份額;第三,被忽悠。
基本上99%的投資者都是上述的幾種原因,那麼投資的電影能不能中途退還投資款,或者上映虧損之後錢還能不能要回來呢。
電影投資要謹記一點,能賺錢的事情別人也不會找到你。如果被騙可以挽回損失:
1、聊天記錄;
2、合同,轉賬記錄;
3、金額大於5萬的;
如果發現被誘導投資了電影,不要遲疑,肯定是被騙,一定要盡快通過法律途徑挽回自己的損失。
現在我們的生活周圍小區、社區、寫字樓、電梯、樓道到處貼了謹防各種詐騙的預防知識,時刻提醒大眾謹防受騙,捂緊錢包。
可為什麼網路上的詐騙依然絡繹不絕,歸根結底還是一個「貪」字,莫名一個好友加到你,告訴你投資電影項目非常賺錢,並瘋狂的向你輸出各種盈利截圖,分紅轉賬,你就迷失了心智,失去了基本的判斷,慌里慌張的投錢進去,結果卻是騙局一場。
提醒各位影視投資維權需要收集那些資料:
1.投資老師或者介紹人推薦影視眾籌的聊天記錄(承諾收益);
2.認購電影時的入金轉賬記錄;
3.跟電影公司簽的認購合同;
拓展資料:
投資電影被騙的受害者,不要著急,收集上述資料,找到我司尋求幫助,助您挽回損失! 一般7-15個工作日出結果,我方承諾,不追回您的資金不收取一分錢。
一:真的影視投資款項是走影視出品公司的對公賬號,不是APP充值、網站充值、私人賬戶匯款等形式。
二:真的影視投資線下簽訂投資合同。簽訂的是具有法律效應的紙質版合同,切記不是電子合同。
三:真的影視投資收益主要來源是電影在影院上映後所取得的票房來結算。只有電影下映之後3-6個月,我們才能獲得收益,不存在短期收益。所以只要承諾短期收益的項目,我們必須拒絕。
四:如剛開始所說,投資沒有穩賺不賠。影視投資也是投資,也就會有風險存在。任何給你保證只要投資,就能賺錢的人,直接拉黑就好。
Ⅷ 上海破獲4500萬影視投資合同詐騙案是怎麼回事
近日,上海警方成功破獲一起特大合同詐騙案。犯罪嫌疑人通過虛增影視劇製作成本、誇大預期票房收益,騙取投資人投資款,涉案金額超過4500萬元,涉及全國各地投資人260餘名。這也是上海市破獲的首起影視投資合同詐騙案。
2019年3月,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接到市民何先生報案:2019年初,滬上一家影視投資中介公司的員工通過社交軟體與他結識,並告訴他一個內部消息:年內將有一部成本高達2.6億元的大製作電影上映,上映前,可以通過本市一家影視公司參與電影的版權投資。
這名中介還一再聲稱,這部電影的預期票房保守估計可達20億元,以投資100萬元為例,至少可獲得360萬元收益,機會實屬難得。
這樣的好事,聽起來就像騙局。但何先生上網查詢後發現,這家影視公司的確存在,而且就是中介提到的那部電影聯合出品方之一。於是,何先生便通過中介公司與影視公司簽訂了一份《電影合作投資協議》,約定以50萬元投資款獲取電影0.25%的版權收益。
就在何先生坐等收益時,電影上映了。結果票房慘淡,僅有6300萬元,與中介公司宣稱的20億元預期票房簡直是天壤之別。此時,影視公司以票房不到預期為由,僅兌付給何先生1.3萬元,50萬元投資款等於是打了水漂。
本以為是時運不濟、投資失利,但一個偶然的機會下,何先生在某網站論壇上發現,與他有相同經歷的投資人竟不在少數。唯一不同的是,他們投資時獲知的製作成本不盡相同,從7000萬到2.6億元不等。感到上當受騙的何先生向警方報案。
(8)網路大電影投資合同擴展閱讀
警方調查情況:
市公安局經偵總隊初步調查後發現,類似的投資人的確很多,而且都經歷了製作成本數倍溢價、票房估值大跌眼鏡的情況。警方分析認為,這背後很可能隱藏著一個惡意騙取影視投資人投資款的詐騙團伙,於是立即立案偵查。
經查,2018年9月,犯罪嫌疑人包某等人為牟取非法利益,在上海設立了一家影視公司,在無能力支付投資款的情況下,先行與某電影出品方簽訂協議,約定出資購得某電影18%份額的票房收益權和署名權。但雙方明確約定,包某的公司不得擅自轉讓所持份額或用於融資,否則將不再享有電影的票房收益權。
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間,犯罪嫌疑人包某等人違反約定,精心設計編排話術,通過高額返佣的方式勾結全國多家中介公司,大肆招募投資人。招募過程中,犯罪團伙以與出品方簽訂的協議為掩護,混淆「版權」與「票房收益權」的概念,虛增電影製作成本、誇大票房預期收益,吸引投資人投資購買所謂「收益份額」。
先後騙取260餘名投資人共計4500餘萬元投資款後,包某等人才將其中的1000餘萬元支付給電影出品方購買份額,剩餘款項則用於傭金提成和個人揮霍。
得知包某公司擅自轉讓投資份額後,電影出品方按照協議約定未予兌付票房收益。包某等人為了掩飾非法佔有投資人投資款的真實目的並逃避打擊,就用騙來的錢,以實際票房6300萬元按比例兌付投資收益共計100餘萬元,造成投資人巨額虧損。
這種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財物的行為,已觸犯我國《刑法》第224條規定,涉嫌合同詐騙犯罪。目前。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Ⅸ 和電影的聯合出品方簽訂投資合同(第一出品方未授權),合同還受法律保護嗎
這個要看你合同的性質。聯合出品方這一塊是無法出讓電影版權份額的。咱們如果想要認購電影版權份額的話,找出品方公司認購就對啦。
關於影視投資這一塊,我們經常見的就是出品方和聯合出品方還有就是出品人。
作為從事影視宣發多年積累經驗來講:
出品方也就是電影的版權方,而我們以公司名義參與電影那麼就是聯合出品方。如果以個人名義參與,那麼就是聯合出品人。從本質上講,聯合出品方和聯合出品人都是投資者。電影產生的收益分賬也都是由出品方根據投資佔比分配給聯合出品方和聯合出品人。
我們通過聯合出品方參與的電影投資,這個可以理解為事通過三方參與的電影。咱們簽訂的合同一定不會是版權認購合同。我沒看到你簽訂的合同類型。也不好回答你簽訂的合同是否正規。
下面說的是重點!
其實想要參與電影投資,最好的辦法還是找影視顧問也就是電影宣發。有一個專業的電影宣發,咱們參與電影肯定會少走很多彎路,同時了解一部電影信息也會更全面。
擴展內容:關於電影投資的一些小知識。希望對參與電影投資的朋友都有幫助
想要做影視投資,只有兩種途徑,這個是重點!
一種是尋找影視宣發,大多數影片公司都沒有自己的宣發。想要投資電影需要找到宣發進行對接。
另一種,看好哪個影片,直接去影片公司談投資合作。這個弊端就是沒有人幫你對接。有很多需要了解的東西,你只能和影視公司去了解。比較麻煩。
作為宣發行業人員的忠告:不要相信網上任何陌生好友推薦的影視投資項目,因為他們給你推薦的電影多數都不是第一出品方出讓份額,聯合出品方居多,這裡面存在眾多風險。
1、電影分紅後是有第一出品方進行分配的,通過聯合出品方參與,分紅這一塊得不到保障
2、電影版權是有第一出品方所有。通過聯合出品方參與,你不能確保對方真的會有這個份額。
3、聯合出品方其實就屬於投資人,你通過第一出品方參與投資後,如果以公司名義參與,你就是聯合出品方,如果以個人名義參與,你就是聯合出品方人。所以如果有第一出品方作為對接,千萬不要選聯合出品方。
下面關於影視投資的其他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這也是我作為影視宣發人員做的一些總結。
1.現在普通人也可以投資電影了?是真的么?
《電影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國家鼓勵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以及個人以資助、投資的形式參與攝制電影片。具體辦法有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門制定。
15,出品方出讓版權份額為什麼會通過終端服務機構來進行?
一般出品公司沒有自己的宣發公司, 需要很多的終端來幫助宣傳做廣告,所以都是終端服務公司來做這一塊的。
一個公司也不可能承擔所有的流程,就一部電影來講 從製作到上映 他都是出品公司 攝影公司 宣發公司 電影院線 包括資金結算的 律師事務所 會計師事務所等等分而治之。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讓你了解到電影如何參與投資。如果還不太明白,可以繼續提問
Ⅹ 電影投資合同範本
法律分析:鑒於電影投資的巨大成本和不確定風險,各方會在電影投資合作協議書中對有關事項作出詳細說明。通常情況下,協議書應該包括電影合作事項、投資方式及比例、電影發行宣傳方式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
(二)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
(三)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