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2020年大年初一電影奪冠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20年大年初一電影奪冠

發布時間: 2022-09-08 21:06:47

⑴ 如何看待電影《奪冠》在大年初一預售票房榜排名第四

《奪冠》這部電影,能夠在賀歲檔如此多優秀電影雲集的時刻,預售票房排到第四,說明了大眾對於中國女排的深深認同,對於中國女排奮斗歷程的認同和期待,也有利於傳達體育總局創作本片的意圖。總得來說,是一個很不錯的開頭,也預示了《奪冠》真正上映的未來會有很好的成績。

除此之外,這部電影本來就是國家體育總局投資的,有著宣傳體育精神的意味,預售票房高了,也意味著更多人能夠接受到體育總局的苦心。所以《奪冠》在這么多優秀電影中能夠殺出一條血路,取得第四的好成績真的是滿負者光大國人殷切的期待。

⑵ 《八佰》電影龍標是800號,《奪冠》是001號,電影龍標編號有多講究

《八佰》這部電影上映以後,牽動了不少人的愛國情懷,那一段歷史雖然我們沒有經歷過,但是卻也被深深地觸動了。英勇的戰士們拼盡全力,哪怕犧牲生命也要保衛家國的那股勁兒,試問哪一個後輩不會為之動容?不負眾望,這部電影一上映就取得了很不錯的票房成績,在一眾好萊塢大片的沖擊下,絲毫沒有受到影響,果然所謂的“爽片”在這樣的正能量面前,根本沒有競爭力。

而奪冠能夠拿到“一號”,不得不讓人想到這個編號和冠軍的排名正好一致,這絕對不是巧合,一定是電影本身就足夠優秀,背後的團隊也付出了不少努力的結果。要知道,任何一部上映的電影,但凡有一個地方不合乎規范,都是不能拿到編號,奪冠能夠過審,背後也是做了不少修改,改到讓審核人員滿意,還保留了電影的精髓,也是十分不容易。

⑶ 《奪冠》代表中國參加奧斯卡,這部影片中鞏俐貢獻了怎樣的演技

《奪冠》里陳可辛還大膽的啟用了白浪加鞏俐的組合,通過郎平的女兒白浪飾演年輕時候的郎平,鞏俐飾演的則是現在的郎平。看了鞏俐扮演的郎平,鞏俐果然是到位的老戲骨。即使這部片子鞏俐是到後半段才出場,都讓人不得不感嘆,這種克制所呈現的力度和深度,卻是前所未有。

⑷ 誰有2020年鞏俐、黃渤、吳剛主演的運動國產電影《奪冠》高清視頻在線免費觀看百度雲資源。

<《奪冠》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8wu07rFT-BhdGGp9Sm5mNg

提取碼: 15vh

簡介:《奪冠》是由我們製作有限公司攝制,由陳可辛執導的運動片,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該片於2020年9月2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講述了中國女排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6年裡約奧運會生死攸關的中巴大戰,詮釋了幾代女排人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傳奇經歷。

⑸ 《奪冠》這部劇深受質疑,鞏俐對此有何表示呢

《奪冠》上映之後,當然會受到一部分人的質疑,鞏俐表示:贊美、建議、意見、噴子鞏俐傳染接受,但是,但是她還是會選擇自己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她認為《奪冠》上映之後又是一段新的開始,《奪冠》也成為了她人生中美好回憶的一部分。鞏俐完全向我們詮釋了:人要一直向前走,不要向後看。鞏俐真的是擔得上“鞏皇”這個稱謂,真霸氣。

《奪冠》中也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首先,人物群像塑造比較單一,這部電影並沒有在塑造中國女排的隊員,反而僅僅在塑造郎平郎教練,顯得情節比較單薄。其實缺少戲劇化沖突,由於是一部電影,所以很難將真實的故事戲劇畫出來,當然整體的效果還是不錯。

⑹ 《中國女排》最終更名《奪冠》,其背後有何秘密

這個問題可以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電影更改名字的情況並不少見,不同電影名字宣揚的旋律都不一樣,宣揚的感情色彩也不一樣,好的電影名字可以使電影宣傳事半功倍,而有些電影名字卻不盡如人意,在過去的一年裡,中國女排一次又一次的為我們帶來了驚喜,不斷創造歷史,不斷前進,女排姑娘們的頑強拼搏的精神,也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在2019年世界盃女排賽上,女排姑娘們以11連勝的絕佳戰績,提前奪得了冠軍,而那個時候恰逢祖國70周年大慶,11連勝慶十一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方式,就連閱兵當天,女排姑娘們也進入了儀仗方隊,接受全國人民的檢閱,更有現場兵哥哥為女排姑娘們強勢點贊,不得不令人贊嘆。

⑺ 春節三部提檔電影,唯有徐崢被罵到道歉,只因他兩次破壞規矩

近年來,春節檔期就像是一座「獨木橋」,許多影片都想擠上這座獨木橋,2020年也不例外。

一開始2020年大年初一的春節檔期預售的電影有《唐探3》、《姜子牙》、《囧媽》、《緊急救援》、《奪冠》、《急先鋒》和《熊出沒之狂野大陸》等七部熱門電影上演「神仙打架」陣容。

但在01月20日時,《囧媽》、《奪冠》和《熊出沒》卻提檔到了大年三十那天上映。該消息發布後,徐崢隨之被一些影院的工作人員的大罵,怨聲滿天。兩個小時後,徐崢自動站出來給院線工作人員道歉,並且作出了一些紅包補償。

因為電影院的從業者苦不堪言,年夜飯沒有辦法和家人一起吃,很多網友罵徐崢為了賺錢,打破了行業默認的規矩「大年三十不上片」。一些在影院工作的人員紛紛大吐苦水,發表怨言。

甚至春節檔同期的《唐探3》導演陳思誠也疑似發文暗諷徐崢,表示「不幹折損同行的事為產業盡所能」。

春節檔期電影第一個提檔的是徐崢的《囧媽》,後兩部算是牆頭草吧。俗話說「槍打出頭鳥」,徐崢對自己的電影的話語權最高,平時在網路上也有話題討論度,又是導演和主演,自然院線的工作人員會集中火力「懟」他。

不然其餘的兩部電影,陳可辛導演、鞏俐主演的《奪冠》,這兩人都不玩微博,身份分別是特定的導演和演員,罵他們沒意義,《熊出沒》是動畫片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全國放改檔電影的影院工作人員遇上春節大年三十加班這碼事,只需要有人發聲,就會引起無數的平民百姓的「共鳴」,繼而讓這件事發酵,甚至被有心人借題發揮。

但是電影檔期不論是撤檔、調檔還是提檔,主要是發行方和院線簽署合同的,它是一個市場行為。實際上檔期的臨時調整,在電影市場上不是個新鮮事。

而且這也不是徐崢第一次提檔自己的導演和主演的電影了,2018年的《我不是葯神》雖然不是在春節檔提檔的,但是也讓七月份同期的很多電影受到巨大的影響。

《我不是葯神》大規模的點映後口碑不錯,進而提檔到了七月上映。同期《阿修羅》停擋、《爵跡2》、《新烏龍院之笑鬧江湖》、《風語咒》、《墨多多謎境冒險》等影片也相繼做出了調檔的行為。

再者是影片本身的營銷也是動輒上百萬千萬的投入,無論是撤檔還是提檔,它都會打破已有的節奏,把整個電影的市場節奏都打破了。徐崢之所以會如此鋌而走險,坊間有傳聞是因為一個保底協議,但是該消息還有待查證。

電影檔期有改變也可以說是好事吧,說明我們在快速發展。比如說《大聖歸來》是我們純國產動畫片首部票房接近10億的影片,本來是要在春節檔左右上映,但是因為到了春節時候營銷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調檔到了暑期。

雖然春節檔期時機非常好,但這部電影是在《煎餅俠》和《捉妖記》之前兩周上映,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檔期,而不是最好的檔期,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成績。2020年春節檔期里,那麼多部影片,影院不會給太多排片。所以在利益方面來看,這也不失是徐崢一種智慧的結果吧。春節檔期大家都知道它好,一旦大家都瞄準了春節檔期的「獨木橋」,就顯得很擁擠。

其實小川覺得有好影片就會創造好的檔期,但是與其調整電影的檔期,還不如去夯實影片的創作質量,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