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3D電影重新上映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3D電影重新上映

發布時間: 2022-09-04 23:34:05

1. 《阿凡達》到底有何魅力,能重映獲得全球影史的票房冠軍

第一,一部電影能不能重新上映,完全取決於電影的劇情和人氣。《阿凡達》的重新上映有很高的票房潛力,在目前的市場上重啟一部大片迫在眉睫,會沖擊更高的成績。可以說,《阿凡達》是所有好萊塢經典電影中唯一一部數量如此之大的電影。

阿凡達是最好的選擇。可以說那一年很難買到票,那一年價格真的很貴。畢竟是MAX電影的第一年,也是中國第一部超高清MAX電影。可想而知,這是阿凡達創造的歷史。如果你再做一次,會發生什麼?這就是答案,估計可以創造新的票房神話。這種投資人騙人贏,電影院賺錢抽筋的事情,為什麼不去做?

2. 《阿凡達》將以聲畫重製版再登影院重映,影片重映的目的是什麼

在最近這些天,2009年上映過得3D電影《阿凡達》宣布在影院重新上映,上映的第一天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超過了賈玲主演的《你好,李煥英》的票房記錄,登頂票房首位的位置。

《阿凡達》上映的時候打破了卡梅隆自己導演的《泰坦尼克號》的票房記錄,也是在我國上映的第一部3D電影,影片採用迥異與傳統拍攝的手法,觀看影片的時候就像是發生在眼前一樣,帶來的視覺沖擊力讓人禁不住在想,電影原來還可以這么拍。這部影片引發了一股3D電影熱,這股潮流一發不可收拾,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冒出億3D為噱頭的電影來吸引眼球。

卡梅隆還表示《阿凡達》這部影片在技術上相較於過去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拍攝續作上面,採用了更先進的拍攝器材,讓畫面比過去更加生動,在幀數上提高了不少,加上合理的運用以3D的形式拍攝,相信這部續作會比前作更加優秀。

3. 如何看待已上映的電影轉制 3D 並重新上映

我看了《一代宗師3D》,這可以算一部新電影了,大量的新素材,重新剪輯組合。我個人觀感是比第一版好。第一版上映時有人認為是未完成作品。現在這一版完成度高不少,線索更明晰,故事更連貫,宮二小姐這條線也不再喧賓奪主。當然新版本肯定不是最終完成版,墨鏡王拍了那麼多素材,剪一剪又是一部新電影。不知傳說中的四小時版本是否有緣得見?如果第一版的質量是三顆星,新版本則是四星。問題來了:我對《一代宗師3D》的好感與3D有關嗎?半毛錢關系都沒有。我說過我討厭3D電影,非常、非常、非常討厭。縱然3D電影的存在「有千萬個理由」,我痛恨它的原因只需一個:我是近視眼...肉泥說過,在走視覺奇觀路線的「特效大片」逐漸統治影院的趨勢下,3D電影是目前帶來沉浸式體驗的最好方式。可惜事與願違,3D眼鏡屢屢將我拖回現實。就拿這次《一代宗師3D》來說,3D眼鏡寬大無比,搭在我的鼻尖下,總是往下滑落,我不得不經常將其扶正。我最近幾年看3D電影災難式體驗,來自《霍比特人1》。3D眼鏡份量奇重,亮度損失嚴重,戴上眼鏡後真是兩眼一黑。而且《霍比特人1》長達近三個小時啊鵝滴親娘,到最後半小時我的狗眼都快瞎了,哪還有心思看電影?到目前為止,具有3D價值的電影寥寥可數。扳指一算也就《阿凡達》、《地心引力》、《少年派》、《環太平洋》這么幾部。視覺效果並非電影質量的充要條件,2D電影也能達到震撼效果(說到這給堅持2D多少年不動搖的諾蘭點個贊)。我不想要什麼「3D沉浸式體驗」,只要讓我舒舒服服坐在影院,我就能「沉浸」。我只希望國內院線能減少無意義的轉制3D,這是赤裸裸的圈錢。

4. 《阿凡達》為什麼重映

搶票房。

《阿凡達》最初全球上映,最終累計票房達到了27.89億美元,穩穩地坐上全球票房總冠軍的寶座。直到2019年,《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以超出《阿凡達》800萬美元的微弱優勢,搶走了全球第一的桂冠。沒過多久,《阿凡達》宣布重新上映。

這部電影最初於2009年在美國上映,2010年在中國大陸上映,創造了票房奇跡,同時也開創了3D電影的新時代。

而就在3月12日,時隔11年,這部電影又在內地重新上映,業界紛紛評論其奪回全球電影票房冠軍的寶座太過輕松。

首日票房超2200萬,內地票房破14億,再度成為全球票房冠軍。

創作經歷:

1995年,41歲的卡梅隆便寫下了這部科幻巨作的劇本大綱,但由於多種因素尤其是特效技術不夠成熟而無法投入拍攝。

隨著CG特效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3D成像的革新,在21世紀的頭十年,卡梅隆終於有機會將長期深埋心底的「星際史詩」呈現於現實。

特別地提一句,《阿凡達》的投資高達五億美元,這在當下的2021也是令人不敢相信的天價成本。

5. 《阿凡達》到底有何魅力,能重映獲得全球影史的票房冠軍

電影《阿凡達》重新上映後,涌現了許多不同的聲音。許多網友一邊吐槽著米國無良商人跑來無腦圈錢,身體卻很誠實地再次走進影院重溫當年的記憶。當看到《阿凡達》再次重登全球影史冠軍的時候,一股酸溜溜的情懷湧上心頭,為什麼我們的電影就沒有一部如此有分量的作品?我們是不是能夠借鑒《阿凡達》的經驗,開拓促進國產電影良性發展呢?今天白羽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白羽點評:正是站在這樣一個高緯度視角,對當前生存現狀和未來發展的反思,使得好萊塢的電影總帶有一絲悲天憫人的殉道色彩,《阿凡達》也不例外。導演將對人性的哲學思考、戰爭危機、人類理想的追求包括在一個成人的恢宏童話里,通過這種意向的拼貼將各個民族的縮影匯聚其中,使得每個民族都在深刻反思影片寓意和本國的內在聯系。正應了一句話:「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中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阿凡達。這樣的敘事不再僅僅拘泥於一地之事,一國之鑒,因而具有更為廣泛的普世精神和全局觀念,自然能夠取得世界影民的廣泛擁戴。

6. 《阿凡達》重新上映,這是再次來圈錢的節奏嗎

《阿凡達》這一部電影在時隔十一年後的今天又再一次重新在電影院上映,回到大眾的眼前,令人驚訝的是《阿凡達》不僅在重映的首周就獲得了2.8億的票房,而且所有的票房累計起來已經超過了《復仇者聯盟4》,穩居全球第一的第位。

關於《阿凡達》的續集大家也不必太過於著急,其實早在2017年4月,處於謎團的《阿凡達》續集已經放出了官方消息,並且一口氣排了這部電影續集四部的檔期。所以大家可以敬請期待了,預計如今離當初定檔的日期已經很近了。

7. 《阿凡達》重映累計票房27.98億。你怎麼看


既然《你好,李煥英》在《阿凡達》面前輸得一敗俱損,《阿凡達》自然需要尋找新的對手;2019年,3D大片《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以27.97億美元的票房高居全球票房榜首,將《阿凡達》(Avatar)擠下排行榜。

但這一次,《阿凡達》重新上映,兩天時間內,讓其總票房達到27.98億美元,完美超越《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再次贏得全球電影史票房冠軍!

8. 阿凡達為什麼又重新上映,是什麼力量在推動

片子的確不錯,但也還不至於讓人再次花錢看第二遍!除非有點奴顏婢膝,至少很大一部分人肯定奴顏婢膝的長發青年。畢竟跪久了,不會站起來了!

1.增加全球票房,重回世界第一

2.為《阿凡達2》造勢。還記得最後一個鏡頭嗎?他睜開了眼睛,電影就結束了,這是一個提示,告訴你後面有續集。

3.國內好電影空檔期,大部分都疲軟乏力,沒啥票房和口碑,只有《你好,李煥英》勉強在撐著,這個時候《阿凡達》再上映可以再收割一波票房。

這跟資本可以為所欲為沒有直接關系吧,以我的觀察,我覺得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發行方對影片比較有信心,希望能獲得一些票房

客觀來說,《阿凡達》電影品質是非常不錯的,也特別適合IMAX來進行觀影,在首次上映的2010年,由於當時IMAX劇院只有14個,所以只有一部分人有機會欣賞到更好的效果。現在IMAX影院數量已經超過700家,具有更好的硬體基礎。

另外,現在的電影市場要比初次上映的時候好了很多,如果你是發行方,你可能也想重新利用一下這個影片資源,獲得更多的收益。

二、為《阿凡達2》預熱

預計《阿凡達2》將於2022年上映,阿凡達的重映也是為阿凡達2上映做預熱,因為畢竟阿凡達初映如果對於2022年來說的話是12年前的事了。中間重映一次可以保證阿凡達系列的熱度,有利於阿凡達2的票房提升。

所以阿凡達重映就是一個100%的商業行為,我們沒有必要去做過多的解讀,你願意去看就去看,不願意去看就不看,看與不看都代表不了什麼。

如果讓我來預熱一下票房的話,票房肯定會有一些,但是肯定不會太高,因為中國市場已經不再迷信好萊塢了,另外它畢竟是一部老片子。

腦子壞了,神經不正常,不知道在幹嘛?還是個大爛片,可笑至極,還以為爛片還有傻子騙一波,2020年了拜託,腦子清醒一點!

疫情照成沒多少新片上映,電影公司要賺錢而已

首先不要否定別人,也不要多去猜疑,他能有那個信心和勇氣去把老古董版本的imax重新搬上熒幕,而且首日單片票房就登頂票房冠軍,現在已經入賬14.7億,那麼多人為此買單,說明影片的確不錯!

《阿凡達》,乃09年電影,有3D鼻祖電影之稱,賊牛批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導演,代表作《異形》《終結者》《泰坦尼克號》都是赫赫有名的經典電影,而本部電影《阿凡達》更是顛覆傳統電影觀影模式,由2D升級到3D(很遺憾,當年在大一的時候在電影院看的2D),而且豆瓣評分也是出奇的高8.9分,可見其實力不是一般!

然後電影為什麼能重新上映,一方面是投資方和製片方有信心還能再撈一筆,一方面是觀眾的熱切期盼,畢身心願要去電影院去能看一場阿凡達,還有就是《阿凡達2》即將面世,提前預熱一下,再攪一波小熱度!網路給的日期是2022年,也就是明年,不過我還是期待《阿凡達2》早日到來!

經過春節檔的拼殺,電影院進入空檔期,需要優秀的影片彌補,阿凡達的重新上映為續集上映做宣傳同時增加了電影院的收入。阿凡達是十年前的三維動畫電影的代表作品。



《阿凡達》劇照



《阿凡達》不僅對市場產生了地震般的效果,還在電影技術領域徹底刷新了人們的認知。3D從來不是一個新技術,早在1922年3D技術就已面世。但在此之前,劣質3D電影很多,人們要戴上紅藍片3D紙質眼鏡觀看,效果極差。

技術狂魔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徹底帶來了3D技術的真正變革。

為了應用全新的3D IMAX技術拍攝《阿凡達》,卡梅隆親自發明了一套3D攝像系統,還自掏了1200萬美元的研究費用。這套3D攝像系統更接近人眼的工作原理,可以大幅度增加畫面的立體感,讓觀眾猶如進入了那個美麗的潘多拉星球。



詹姆斯·卡梅隆



現在觀眾很熟悉的人臉捕捉技術,也是《阿凡達》的一次技術施展。電影中納美人的面部動作均採集自真人演員,真人表情變化的數據會被合成到虛擬角色中。於是,觀眾在大屏幕里看到的不再是機械版的面龐,而是栩栩如生的角色。



《阿凡達》片場照



從此之後,中國電影院3D影廳大肆擴張,目前國內銀幕數量超過2萬塊,其中3D銀幕佔3/4,大約1.5萬塊,3D影廳成為真正的主流影廳。

同時,中國電影人也在緊跟時代潮流,積極開拓3D拍攝系統。這其中,一向對技術執迷的徐克導演可謂先驅,他用3D攝影機拍攝的武俠片《龍門飛甲》,讓國產3D電影大放異彩。從此之後,3D電影、3D影廳成為市場標配,延續至今。



《阿凡達》救市乏力

2021年,中國電影人一路追趕,用「動作捕捉技術」製作了《瘋狂的外星人》里的外星人(徐崢飾)、《刺殺小說家》里的赤發鬼(於昌海飾),用IMAX 3D實拍打造了《一步之遙》《刺殺小說家》等電影,更有中國首部IMAX 3D動畫電影《哪吒:魔童降世》。同時,中國也拍出了第一部硬科幻片《流浪地球》。



《刺殺小說家》中的赤發鬼

在這11年間,好萊塢的技術依然馬不停蹄,李安導演《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帶來了120幀技術,其後李安繼續實驗120幀技術,拍出了《雙子殺手》。

120幀極大豐富了電影畫面信息量,在以往48幀或60幀的情況下,觀眾只能看到畫面中一隻鳥快速飛過去,當畫面提升到120幀時,不僅看到鳥飛過,還可能會看到鳥喙、羽毛、爪子等諸多細節。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詹姆斯·卡梅隆也未停止自己的技術創新,《阿凡達》續集將採用全新的裸眼3D技術呈現,他希望在《阿凡達2》上映之時,觀眾可以直接摘掉3D眼鏡。

電影一直在試圖用技術革新將觀眾重新拉回電影院。但11年間,流媒體強勢突起,劇集市場的品質與製作愈發成熟,網飛、HBO推出的重磅美劇席捲全球,愛優騰也紛紛進入「大劇時代」。

2020年,新冠疫情成了電影行業最大的「黑天鵝」。影院關停、製作下線、無片可看,一時之間,電影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即使中國成為全球影院復工最早的國家之一,但電影市場依然冷冷清清,即使有重磅影片救市,更多情況下是青黃不接。

2021年春節檔跨越式地實現了破紀錄式增長,78億總票房創 歷史 新高。但春節檔一結束,整個3月市場萎靡,無片可看,一部傳奇影業怪獸電影《哥斯拉大戰金剛》定檔,多少提振了市場,但一部新片怎能滿足中國電影觀眾。





在此情況下,重映的《阿凡達》空降救市,首日票房破2200萬,排片佔比15.9%,場均人次11人。據燈塔專業版顯示,截止2021年3月13日13點39分,《阿凡達》重映票房破5090萬人民幣,全球累積票房破27.98億美元,重登全球影史票房冠軍。





曾被《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一度超越,如今《阿凡達》又重回第一把交椅。但即使如此,《阿凡達》市場表現與當年萬人空巷的局面全然不可同日而語,與最初業內人士的預期也不符。

業內人士紛紛預估,《阿凡達》首日票房可以沖擊5000萬,票房累積5億甚至更高。但首日的2200萬,比起預估少了近50%。大片重映、老片重映,對市場的帶動依舊略顯乏力。

有宣傳的缺位,亦有定檔突然很多影院尚未收到拷貝,但或許真正的原因仍在於,大片重映、老片重映,喚起的是一眾影迷的狂歡,而不是大眾的抵達。

重映的不是大片,而是情懷

《阿凡達》重映定檔消息發布後,3月12日,《指環王》三部曲也宣布在內地以4K版本重映。





大片重映,在內地市場已經非常普遍。國產影片重映的案例諸如修復版《紅高粱》《甜蜜蜜》,周星馳的《大話西遊》系列,張國榮的《緣分》《失業生》《英雄本色》《阿飛正傳》;國外影片有《泰坦尼克號3D》,宮崎駿的《龍貓》《千與千尋》《懸崖上的金魚姬》等等。

老片重映並非放拷貝那麼簡單,還需要一定的新鮮設計給當下的全新觀眾。比如《紅高粱》進行修復,提升畫面與聲音質量,《泰坦尼克號》重製3D版本重映。即使給到全新的視聽體驗,重映本質上仍然是一種販賣情懷的生意,以至於很多重映影片選擇裸發。

《阿凡達》確實是一部非常優秀的片子,上映的時候就去看過了,而且之後在電影頻道看過兩次了,特別是家裡還買了投影儀,用來放大片除了音效差一點,跟電影院也差不太多了,在家看不香嗎?再好的片子也沒有吸引力讓我去電影院刷兩遍。

9. 2D電影轉3D重新上映,不談別的,3D效果如何,與3D拍攝的相比呢

目前市面上主流3D影片製作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實機拍攝,使用兩台3D相機拍攝出左、右眼影像,這種方式一般被稱為「真3D」;另一種是通過數字技術對2D影像進行後期處理,製作出左眼及右眼用影像,這種就被稱為2D轉3D,也就是不少人所說的「偽3D」。

轉3D也叫2D深度技術,從製作流程上來講通常有3個主要流程:

一、摳像,簡單說就是根據結構將畫面分解為各個部分,也叫藍綠屏摳像合成技術。

二、深度,也叫景深,即將分解後的畫面配上深度信息,主要分深度信息提取、深度圖生成。這是將平面轉換為立體最重要的一部分。

三、匹配,最後將做成的深度圖匹配給原畫面進行合成,3D效果便初具模型。

轉制3D和真3D電影區別很大:很多地方甚至根本沒有3D效果,而且畫面很暗。
如果影院的3D設備落後,亮度不足等問題,視覺效果差異並不太大,有時候跟你在哪看的都有關系。你還得會挑影院,會挑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