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近現代史上的巾幗英雄有那些
1、劉守玟
劉守玟(1920—1938),女,1920年出生於湖南漢壽縣新興鄉,軍劉村人,抗日女英雄。1938年5月於台兒庄戰役中,因搶救傷員而犧牲,時年18歲。
劉守玟1935年考取長沙周南女中,1937年參加隨譚道源22軍丁玲所帶領的女學生衛生隊赴上海淞滬戰役。因傷亡慘重,所部回湖南整編到50師衛生隊。
⑵ 女子武打抗日電視劇有哪些
1、《烽火鐵騎》
《烽火鐵騎》上海新文化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歷史戰爭電視劇,由於立清執導,朱泳騰,傅淼,李雅希,馬瀾菲,劉芙伶等主演。該劇講述了在血雨腥風的歲月里,一群少數民族的熱血兒女為保衛民族的尊嚴,英勇抗戰的故事。
⑶ 有一部電影 里邊的抗日女英雄 叫金陵女神 這是什麼電影
《血色玫瑰》是專門為紀念南京大屠殺70周年祭所拍攝,講述1937年,日軍製造的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五個從血泊中站起來的女孩子,自發組織成「金陵女神」,向日本侵略軍討還血債,並在華生偵探社羅蒙的暗中幫助下屢屢得手的故事。為了拍好這個劇,於立青多次來到南京考察和搜集史料,還從史料中找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例如劇中「三運電影膠片」就是根據真實歷史改編而成。
⑷ 十大抗日女英雄名字
1、劉胡蘭(1932年1、劉胡蘭(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原名劉富蘭,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優秀共產黨員。
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擔任婦救會秘書,後為主任,並成為中共候補黨員。
14歲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15歲英勇就義,毛澤東主席知道後非常傷心,專門為劉胡蘭題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她也是唯一三代領導人均為其題字的英雄。
2、劉耀梅(1921年10月18日—1943年11月21日),女,抗日戰爭時期的革命烈士,河北阜平縣羅峪村人,抗戰爆發後,她積極追隨村婦救會主任做革命工作,1938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任村婦救會主任和平陽區委委員後,她更加積極熱忱於革命工作。
1943年秋,侵華日軍荒井部「掃盪」平陽一帶,製造了駭人聽聞的「平陽慘案」,劉耀梅組織群眾堅壁清野,安全轉移,後不幸落入敵手,入獄3天,荒井逼她說出我軍機密,用盡酷刑,劉耀梅堅貞不屈,破口大罵,日軍惱羞成怒,用殘暴手段將其殺害,其狀慘不忍睹。
3、趙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稱李姐。四川省宜賓縣白花鎮人(今四川省翠屏區白花鎮)。
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於黃埔軍校六期。趙一曼1935年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二團政委,在與日寇的斗爭中於1936年8月被捕就義。
4、成本華(1914—1938),女,安徽省和縣人。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侵入安徽省和縣,和縣人民奮起抵抗,成本華指揮戰斗,最終被日本侵略軍俘獲,她寧死不屈,視死如歸,被殘忍殺害。犧牲時年僅24歲。
5、冷雲(1915—1938),出生於黑龍江樺川,1931年入樺川縣立女子師范學校讀書。九一八事變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活動。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佳木斯等地從事秘密抗日活動。兩年後加入東北抗聯第5軍。成為抗聯戰士的冷雲曾經負責隊伍中的文化教育工作,後來調到第5軍婦女團,歷任小隊長、政治指導員。
⑸ 中國近現代六位巾幗英雄分別是
1.秋瑾:
我最尊敬的巾幗英雄,「萬里乘風去復來,隻身東海挾春雷。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2.趙一曼:
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稱李姐。四川省宜賓縣白花鎮人(今四川省翠屏區白花鎮)。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於黃埔軍校六期。趙一曼1935年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二團政委,在與日寇的斗爭中於1936年8月被捕就義。趙一曼留有詩篇 《濱江述懷》,其故里宜賓有「趙一曼紀念館」,相關電影有《趙一曼》《我的母親趙一曼》等。2010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3.劉胡蘭
劉胡蘭(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原名劉富蘭,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優秀共產黨員。 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擔任婦救會秘書,
後為主任,並成為中共候補黨員。14歲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15歲英勇就義,毛澤東主席知道後非常傷心,專門為劉胡蘭題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她也是唯一三代領導人均為其題字的英雄。
4.劉守玟
劉守玟(1920—1938),女,1920年出生於湖南漢壽縣新興鄉,軍劉村人,抗日女英雄。1938年5月於台兒庄戰役中,因搶救傷員而犧牲,時年18歲。劉守玟1935年考取長沙周南女中,1937年參加隨譚道源22軍丁玲所帶領的女學生衛生隊赴上海淞滬戰役。因傷亡慘重,所部回湖南整編到50師衛生隊。
5.宋美齡
中國第一位正式任命的女性將軍。1937年抗戰爆發,中國軍隊喪失空中優勢,蔣介石授權宋美齡掌管空軍,正式任命宋美齡為空軍中將,隨後宋美齡赴美國,邀請美國空軍中將陳納德將軍整頓中國空軍,組建「飛虎隊」,並向美國購買飛機
6.何澤慧
中國第一個女性核物理學家。著名科學家錢三強妻子,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40年獲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大學工程博士,曾在約里奧·居里夫婦領導的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實驗室和居里實驗室工作,第一個發現鈾核「三分裂」現象,被西方媒體稱為"中國的居里夫人"。1948年夏回國,1956年研製成功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原子核子能,為中國的「兩彈一星」做出過傑出貢獻。
⑹ 有哪些有女英雄的槍戰電影或者抗日題材電影
江姐啊
劉胡蘭啊
趙一曼啊
還有八女投江啊這些好像都是再者你說的抗日時期的電影有幾個不是黑白的啊~
除非是又修改過的
⑺ 有哪些女性抗日電視劇
誰說女子不如男,女子抗戰的時候細心,能幹,不畏艱險也是一些男人無法比的,我整理了十部女性抗日電視劇,讓我們一起感受女子在戰場上的的風采:
⑻ 求抗日戰爭類經典黑白電影(外加50分)
1,《地道戰》
《地道戰》是1965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電影,由任旭東執導、朱龍廣主演,於1966年元旦在全國上映。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粉碎敵人的「掃盪」,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新地利用地道戰的斗爭方式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2,《鬼子來了》
《鬼子來了》(Devils on the Doorstep)是一部由華億影視娛樂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出品的喜劇戰爭劇情片。影片由姜文執導,姜文、姜鴻波、香川照之等主演。影片講述了在抗日戰爭期間,一個村子的農民看管照顧日本俘虜卻招來日本軍隊屠殺的故事。影片於2000年5月上映。
3,《狼牙山五壯士》
《狼牙山五壯士》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史文熾執導,高保成、李力、李長華、張懷志、霍德集主演的劇情片。於1958年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是根據抗日戰爭時期的一個真實事件寫作的。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五位八路軍戰士為掩護黨政機關、部隊和群眾轉移,和日軍作戰到彈盡糧絕後跳下山崖的悲壯故事。
4,《趙一曼》
《趙一曼》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劇情片,由沙蒙執導,石聯星主演,於1950年上映。該片講述了講述了東北抗聯女英雄趙一曼在黨的領導下,團結和組織群眾開展抗日斗爭,最後英勇獻身的故事。
5,《地雷戰》
《地雷戰》是由唐英奇、徐達、吳健海執導,白大均、張長瑞、吳健海等人主演的戰爭片。該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各村民兵聯防運用地雷戰術,殲滅了進犯的日軍,取得反掃盪勝利的故事。
⑼ 以「八女投江」的事跡為題材拍攝的電影是
中國抗戰女性題材經典。中國導演楊光遠代表作。根據真人真事改編。1937年中國全面抗戰爆發後至1938年武漢淪陷前的南滿洲,東北抗日聯軍八位女英雄的抗戰事跡:除了與男戰士一樣在天寒地凍中打鬼子、餓肚子,還要盡女性的天職做後勤、與自己的身體作斗爭……最後,「八女」為掩護支隊人馬突圍而主動吸引日軍火力,並在力盡關山後寧死不做俘虜、集體投江自盡……「八女」中有兩位朝鮮族女子,還有一位13歲少女。此外,影片又虛構了女一號主人公與漢奸警長丈夫決裂以及懷孕時自殘、最後生下死胎的情節。中國抗日女戰士的付出與犧牲。革命情懷,人性視角。情節相當豐富,表現也堪稱出色,只是對「八女」精神動力的詮釋稍嫌不足。張凱麗、王蘭英、岳紅、蔡鶯等主演。
笑獨行按:該影片未明確交代故事發生時間,史載「八女投江」事件發生在1938年秋冬之交的烏斯渾河(牡丹江支流)。或有網友指責它表現手法陳舊、人物沒有個性、「給人以假大空的感覺」,實在是有點睜著眼睛說瞎話。該影片為新中國第一部抗戰電影兼第一部國際電影節獲獎電影《中華女兒》(Eight Heroines of China,1950)的重拍片。《中華女兒》由凌子風、翟強導演,由張錚、岳慎、柏李等主演,著重再現八名抗日女英雄的革命氣節和壯烈事跡,曾獲卡羅維發利電影節「自由斗爭獎」,情節、對白相對簡單,表現、演技略嫌粗陋。以上兩部影片在下所見D5影碟均有英文字幕,後者為膠片版,畫質較差。
⑽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有哪些
一、小鐵錘
小鐵錘十二歲,矮矮的個子,長得很結實,還很聰明勇敢。有一次,小鐵錘裝作放羊的為八路軍放哨。這時候,他遠遠地看見一群鬼子,馬上報告了村裡,村民都隱蔽起來。這時日本鬼子來到了近前,看見小鐵錘,鬼子官就跳下大白馬,把槍口對准了小鐵錘惡狠狠地說:「你這個八路探子!」
小鐵錘不慌不忙,指了指羊說:「俺是放羊的。」日本鬼子看看羊就信了。並讓小鐵錘把大白馬趕進李家院吃草。這時小鐵錘看中了那匹大白馬,心想:我要想辦法得到這匹大白馬。他看草很少,就對鬼子官說:「馬餓了,院子里草少,我帶馬去草多的地方。」
鬼子官看了看小鐵錘想了想說:「去吧,如果照看不好就殺了你!」小鐵錘牽著馬走出李家院,轉到後面就騎上大白馬一溜煙兒跑了。他跑出很遠的時候才聽見鬼子的槍聲,他成功了。
二、王二小
王小二是中國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酷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三、石寶芹
石寶芹,1932年11月生,江蘇響水縣陳家港南林人。1947年1月國民黨反動派軍隊再次佔領陳家港後,嚴密封鎖,大鎮區內生活資料嚴重匱乏。石寶芹為謀生計,經常用火油,火柴等到王集(今南河)頭甲一帶去換些玉米,麵粉,山芋乾等,回去充飢度日,在頻繁的往來中。
她們與南河區民主政府逐漸取得了聯系。1947年秋,開始將南河區民主政府的油印宣傳品帶進被敵人侵佔的陳家港,宣傳土地改革,全國解放戰爭形式等提高群眾覺悟。 農歷臘月末的一天拂曉前,在新民街巷內挨戶地把傳單塞進門。
天亮後,國民黨反動派軍隊發現了共產黨的傳單,立即進行追查。由於叛徒告密,當天晚上,石寶芹等四人落入敵手。在牢中,敵人威逼利誘,但她們眾口一詞;「不曉得」,「不知道什麼傳單、小報」。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她們堅貞不屈。
翌年2月16日,四個姑娘被國民黨軍隊押往南潮河閘堤內,反動軍官對她們說:「還有最後機會,誰交待了誰就可以回家。」而四個姑娘齊聲說:「你們要殺就動手吧,沒有什麼可講的。」最後國民黨軍隊殘忍地將她們四人全部殺害。石寶芹英勇就義年僅16歲。
四、王朴
王朴從小生活在太行山下的野場村,11歲時被大家推薦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只有14歲,普誕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村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 日本強盜發動了七七盧溝橋事變。侵佔華北戰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
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在王朴幼小的心靈,燃起了民族仇恨的烈火。王朴,面對日寇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張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領著兒童團團員宣言的誓言「頭可斷,血可流,秘密不可泄!」
於是昂首挺胸,面對死亡,毫不畏懼,大聲高呼:「打到日本鬼子!打到狗漢奸!」就這樣,王朴英勇的為八路軍,為自己的祖國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五、海娃
海娃十四歲,是龍門村的兒童。一天傍晚,海娃腰裡插著羊鞭,拿著一桿紅纓槍,在山上的一棵小樹底下放哨。
這時候,從陽坡的小路上爬上來一個人,他老遠就叫:「海娃!海娃!」海娃聽出是爸爸的聲音,連忙迎上去。爸爸從懷里掏出一封信,對海娃說:「馬上到三王莊去,送給指揮部的張連長。」海娃接過信一看,信角上插著三根雞毛,知道是一封頂緊急的雞毛信。
海娃揣好信,趕著羊群轉過山崖,忽然看見西山頂上的「消息樹」倒了。糟糕!山那邊準是發現鬼子了。海娃想,這條小路不能走了,就走大路吧。可是回頭一看,大山口外面來了一隊搶糧的鬼子。
鬼子越來越近。海娃著急了,把雞毛信往哪裡藏呢?他看著胖乎乎的羊尾巴,心頭一動,就搶到前面抱著那隻帶頭的老綿羊,把它尾巴根的長毛擰成兩根細毛繩,把雞毛信折起來,綁在尾巴底下。海娃什麼也不怕了,他把羊鞭甩得響響的,朝著鬼子趕過去。
「站住!」鬼子吆喝起來,嘩啦一聲舉起槍,對著海娃的小腦袋。一個穿黑軍裝的歪嘴黑狗跑過來,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他拉到一個長著小鬍子的鬼子面前。海娃一點也不怕,他故意歪著腦袋,張大嘴巴,傻愣愣地望著小鬍子。
小鬍子說聲「搜」,那個歪嘴黑狗馬上動起手來,摸補丁,掏窟窿,把海娃周身都搜遍了,連兩只破鞋也沒放過,結果什麼也沒搜著。小鬍子只想早點進山去搶糧,就沖著海娃喊:「滾開!滾開!」
海娃回頭就跑,他攏住羊群,使勁甩著羊鞭,恨不得飛起來。沒想到那個歪嘴黑狗又追上來了,他用槍逼著海娃,要海娃把羊群趕回山裡去,還擠著眼睛、歪著嘴巴獰笑者說:「皇軍還沒吃飯呢!這么些羊,夠我們吃幾頓啦!」海娃沒法,只好跟著走。
太陽落山了,鬼子的隊伍來到一座小山莊跟前,就在打穀場上宰了幾只羊燒羊肉吃。海娃顧不上心疼他的羊了,他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綿羊的大尾巴下面一摸,雞毛信還照樣吊著!他心裡叫起來「你還在這里啊!」
鬼子吃飽了,一個個摸著肚皮,進屋裡睡覺去了。歪嘴黑狗叫海娃把羊趕進牲口圈裡,然後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海娃拉進屋裡。鬼子和黑狗們抱著槍睡在乾草上,把海娃擠在盡里頭。海娃睡不著,他想:「鬼子明天還要宰羊,要是今晚跑不掉,雞毛信可就完了。」
他不住埋怨自己:「海娃,海娃,你怎麼搞的,連一封雞毛信都不會送啊!……」忽然聽見外面的哨兵吼了一聲:「哪一個?」有人回答:「喂牲口的!」哨兵不吭氣了。不一會兒,遠處傳來一陣雞叫。
雞叫兩遍了。海娃哪兒還躺得住,他坐起來一看,門口的哨兵正在打瞌睡呢。他就悄悄地站了起來,踮著左腳把歪嘴黑狗的胳膊輕輕撥開,從小鬍子身邊跳過去,閃到了門邊,又輕輕地邁過哨兵的大腿,溜到了村邊的路上。「哪一個?」街那頭的哨兵吼起來。
「喂牲口的!」海娃裝著大人的聲音回答。那個哨兵就不理會他了。海娃走進牲口圈,一把抱住那隻老綿羊,把它尾巴底下的雞毛信解下來,揣進口袋裡,撒開兩腿就跑,一口氣跑上了庄後的山樑。
天亮了,海娃跑到山嘴旁邊,聽見前面有人吼叫。他抬頭一望,山樑那頭有個鬼子拿著面小白旗,朝著海娃來回搖晃。海娃脫下身上的白布小褂,學著鬼子的樣子也來回搖晃。沒想到,真混過去了。海娃轉過山嘴,一口氣跑到對面山頂。
前面就是三王莊啦。海娃高興極了,他一屁股坐在山頭上,把手伸進口袋一摸,不覺渾身哆嗦起來。雞毛信呢?口袋裡沒有,趕緊脫下小褂子來找,也沒有;把身邊的石頭縫都找遍了,還是沒有。海娃馬上往回跑,在來的路上找。
他一口氣跑上大山,爬到小山嘴旁邊,就在剛才搖晃褂子的地方,雞毛信好好地躺在那兒。海娃高興極了,把信裝進口袋,剛想回頭跑,忽然背後有人喊叫,歪嘴黑狗追上來了。他抓住海娃,一連打了幾槍托,叫海娃回去給鬼子帶路。
小鬍子把洋刀一揮,鬼子和黑狗又出發了。海娃趕著羊群夾在他們中間,過了大山,來到三王莊眼前。海娃看到山上的「消息樹」放倒了,不用說,張連長的隊伍已經知道鬼子來了。鬼子可什麼也不知道,他們在溝里,又是抽煙,又是吃羊肉。
休息夠了,一隊黑狗先走,想從中路走上峁去。山坡上忽然轟轟響了幾聲,冒起一柱一柱的黑煙,黑狗踩上地雷了。小鬍子扔下那些黑狗不管了,他指著小路對海娃說:「你在前面帶路,皇軍在後面。明白嗎?」
海娃遠遠地走在鬼子的前邊。樹林里岔著兩條路,一條小路,一條羊道。他把羊趕上了羊道。歪嘴黑狗在底下吆喝:「走錯了!」海娃放開嗓子說:「沒錯!我走過的。走吧!」羊道越來越陡,越來越不好走,鬼子走一截,停一截,遠遠落在後面。
小鬍子吼起來了:「慢慢的!」海娃裝作沒聽見,一步緊一步往前跑。鬼子使勁喊:「站住!再不站住就開槍啦!」海娃不聽他的,甩了一響鞭,拚命往前跑。鬼子真的開槍了。海娃同羊群一起飛跑,可是他實在跑不動了。就撲倒在亂草里,放開嗓子叫:「鬼子上來啦!打呀!趕快打呀!」
峁上突然響起一陣排子槍聲,跟著又是一陣。海娃聽到了,這是自己人的槍聲。他的兩條腿又來了勁,爬起來拚命向峁上撲去。忽然他張開雙臂,「哎喲」尖叫一聲,暈倒在亂草堆里了。一個游擊隊戰士跑過來,抱起了海娃。
等到海娃睜開眼睛,他看見蹲在他身邊的正是張連長,連忙說:「信……雞毛信……」他的傷口疼得厲害,說著又昏迷過去了、海娃又醒過來的時候,他已經躺在暖炕上,蓋著一床軟綿綿的毯子。太陽從窗口射進來,照在炕上。張連長笑眯眯地問海娃:「好些嗎?還疼嗎?」
海娃顧不得疼,他問張連長:「這是哪裡呀?」張連長哈哈大笑起來,他摸著海娃的腦袋,說:「你忘了嗎?昨天你不是送來一封雞毛信嗎?那是你爸爸讓你送來的情報。咱們的隊伍根據情報,砸了鬼子的炮樓。多虧你這個小八路,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