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容錯過的美國校園青春電影
在各個國家國家拍攝的校園電影中,美國的校園電影總是能把握青少年的觀看標准,就算情節在老套也能吊足青少年的胃口。讓我們從這些電影中來細細品味美國的校園文化。下文是不容錯過的美國校園青春電影,大家有時間可以看一下哦!
一、《牛仔褲的夏天》
影片《牛仔褲的夏天》改編自安·布拉謝爾斯於2001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影片由肯·卡皮斯執導,阿麗克西斯·布萊德爾、亞美莉卡·費雷拉、布蕾克·萊弗利和愛波·塔布琳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5年6月1日在美國首映。
影片講述四個妙齡少女和一條會飛的牛仔褲之間的故事。在一個舊貨店,他們發現一條適合四個人體形的牛仔褲,雖然四個女孩會在不同的地方度過這個夏天,但是他們決定用這條牛仔褲來維系之間的感情。
二、《賤女孩》
《賤女孩》是一部在2004年上映的校園青春電影,由蒂娜·菲編劇、馬克·沃特斯執導,林賽·羅韓、瑞秋·麥克亞當斯、阿曼達·塞弗里德和萊西·沙伯特、喬納森·本內特等主演。
本片改編自蘿瑟琳·魏斯曼撰寫的非虛構小說《女王蜂與跟屁蟲》,講述了女主人公凱蒂在15歲的這一年,隨父母搬到伊利諾斯州,開始了她人生第一次校園生活的故事。
三、《歌舞青春》
特洛伊(扎克·埃夫隆 Zac Efron飾)和蓋布利拉(瓦妮莎·哈金斯 Vanessa Hudgens飾)本是分屬兩個世界的年輕人。特洛伊從小就作為籃球種子來培養,而蓋布利拉則是個高智商的學習優秀學生。新年晚會兩人被推上舞台,合唱了一首美妙的歌,彼此的內心都燃起了火花。
碰巧的是,兩人竟成為了高中同班同學。藝術老師打算挑選合適的人選參演一部音樂劇,特洛伊和蓋布利拉憑著優美默契的歌聲打動了老師。要獲得最終的演出資格,他們還得在第二輪面試中打敗對手,然而,事情卻起了波折。
這邊籃球隊正為了一場重要的比賽而加緊訓練,隊員紛紛要求特洛伊專心練球;那邊學術比賽即將開始,眾人反對隊員蓋布利拉為音樂劇的事情分心。更糟糕的是,他們的競爭對手從中作梗,把籃球賽、學術比賽和音樂劇面試排在了同一天。魚與熊掌該怎樣取捨,兩個年輕人當機立斷,妙計橫生。
四、《朱諾》
《朱諾》是由賈森·雷特曼執導,迪亞波羅·科蒂編劇,艾倫·佩姬、邁克爾·塞拉、奧莉薇·瑟爾比、艾莉森·珍妮、J·K·西蒙斯、詹妮弗·迦納、傑森·貝特曼主演的一部加拿大、美國合拍喜劇電影。
影片講述一個10多歲的聰明女孩意外未婚生子,最後把孩子送給另外一對夫婦的故事。該片於2007年9月8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上首映,12月5日在美國正式上映。
五、《鄰家女孩》
《鄰家女孩》是美國的一部愛情喜劇電影。影片一半是性誘惑一半是友情,女主角無處不在的性感宛如一位天作尤物,挑逗的表情散發出根本無法抗拒的魅力,毫無疑問,這位美女是《鄰家女孩》給觀眾最深的印象。
高中生馬修(埃米爾·赫斯基 飾)是個憨厚老實的大男孩,他迷戀著政治,一直夢想能夠像林肯那樣成為美國眾人仰慕的政壇風雲人物。直到有一天,馬修發現隔壁搬來了一個美麗性感的女孩,成為了他的新鄰居。這個女孩滿頭誘人金發,性感火爆的身材幾乎令所有男人都會噴血,馬修立刻毫無救葯地暗戀上了她......
六、《回到17歲》
影片《重返17歲》是2009年出品的一部青春喜劇電影,由波爾·斯蒂爾斯執導,扎克·埃夫隆、馬修·派瑞和萊斯利·曼恩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9年4月17日在美國首映。
電影講述一名中年男子邁克返回自己十七歲高中時候的樣子,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期間也重新認識了妻子和孩子,了解了他們心中的想法。
七、《暮光之城》
《暮光之城》是美國作家斯蒂芬妮·梅爾(Stephenie Meyer)寫的一本恐怖但是卻浪漫的小說。小說《暮光之城》,描寫的是高中學生貝拉與青春帥氣的吸血鬼愛德華的浪漫愛情故事。
在世界許多國家,它也是名列榜首的暢銷書。被稱謂後「哈利波特時代」的魔幻巨著,成為《魔戒三部曲》《哈利波特系列》《納尼亞傳奇》之後的國際魔幻系列代表。
「暮光之城」系列以伊莎貝拉·斯旺和愛德華·卡倫一對苦命鴛鴦的情感糾葛為主線,融合了吸血鬼傳說、狼人故事、校園生活、恐怖懸念、喜劇冒險等各種吸引眼球的元素,而凄美動人的愛情則是全書「最強烈的情緒」。
八、《足球尤物》
影片《足球尤物》是2006年夢工廠出品的一部青春愛情電影,由安迪·菲克曼執導,查寧·塔圖姆、阿曼達·貝尼斯、勞拉·萊姆希和羅伯特·霍夫曼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6年3月17日在美國上映。
電影講述高中生薇歐拉有個特殊身份──女子足球校隊主力健將。為了繼續踢足球,她趁著雙胞胎哥哥塞巴斯蒂安出國,女扮男裝冒充塞巴斯蒂安,前往他的新寄宿學校,加入足球校隊。在男生宿舍居住的薇歐拉,漸漸地愛上室友杜克,但杜克暗戀著頭號校花奧莉維亞,而奧莉維亞卻意外喜歡上了薇歐拉,求愛事件越鬧越復雜。
九、《平民天後》
迪士尼公司的《平民天後》講述了極具喜劇天賦、可愛的莉琪·麥奎爾(Lizzie McGuire,希拉里·達夫飾,Hilary Duff)和她的死黨戴維·澤弗·高登(David Zephyr 'Gordo' Gordon,亞當·拉姆伯格飾,AdamLamberg)、凱特·桑德斯(Kate Sanders,阿什莉·布里爾奧爾特飾,Ashlie Brillault)和伊桑·克拉夫特(Ethan Craft,克萊頓·斯奈德飾,Clayton Snyder)一起背上行囊去義大利旅遊,路上他們計劃要好好放縱一把。
在羅馬旅遊的同時,莉琪遇到了大明星保羅(耶尼·蓋爾曼飾,Yani Gellman)。保羅立馬用盡辦法讓莉琪代替與其情侶組合的伊莎貝拉。因為,此時的伊莎貝拉已經被看似英俊帥氣,卻背地裡想盡辦法讓伊莎貝拉離開組合的保羅氣走。(其實保羅是音痴卻想陷害伊莎貝拉不能唱歌)而保羅也對莉琪展開了一系列討好的方法,使她能全心全意幫自己完成陷害伊莎貝拉的目的。陰差陽錯,就在高登為了莉琪而被迫離開羅馬時,卻在機場遇見了真正的剛度假回來的伊莎貝拉。三人同心,終於在演唱會上揭穿了保羅的黑暗面具。
十、《灰姑娘的玻璃手機》
《灰姑娘的玻璃手機》(英語:A Cinderella Story),又譯作無線兩心知、灰姑娘的故事、現代版灰姑娘,是華納兄弟影業公司於2004年推出的浪漫喜劇電影。該片匯集了希拉里·達芙、查德·邁克爾·墨瑞、詹妮佛·庫里奇等明星主演,由馬克·羅斯曼執導。
故事以著名童話故事灰姑娘為藍本,製作了一個新的現代版灰姑娘,故事發生在21世紀中,希拉里·達芙飾演的薩姆·蒙哥馬利在父親去世後,跟隨自戀無比的繼母與兩個雙胞胎姐姐一起生活,詹尼佛·庫里奇飾演繼母費歐娜。繼母與姐姐們對待薩姆如同菲佣一般,家庭對於薩姆已經失去了溫暖,她只好通過互聯網尋求交流。在網路中他遇到了她的「白馬王子」。他們相約在萬聖節的化妝舞會上見面。在舞會中,薩姆發現白馬王子竟是學校內大受歡迎的橄欖球隊的奧斯汀·埃姆斯,自卑的薩姆選擇在午夜十二點中離去,不敢面對奧斯汀。不料卻遺落了手機,奧斯汀撿到了手機,最終找到了薩姆。
在這部影片中,手機取代了水晶鞋的位置,王子變成了穿著牛仔褲的校園明星,但依然被批情節老套,沒有創新。該片首映後,負面評論不斷,女主演希拉里·達芙還曾被評為2005年金酸梅最差女主角,但是該片卻在商業價值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首映周末票房達到了13,623,350美元。
十一、《辣媽辣妹》
《辣媽辣妹》是一部2003年的同名翻拍喜劇電影,由琳賽·洛翰和傑米·李·柯蒂斯主演一對水火不容的母女。該片劇情根據瑪麗·羅傑斯的小說改編,瑪麗·羅傑斯同時也是1976年版的編劇。本片為迪斯尼經典老片的翻拍,原版影片由青年時期的朱迪·福斯特主演。
傑米·李·柯蒂斯憑借她的出色表演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音樂或喜劇電影的提名,林賽·羅韓也因此獲得了2004年MTV電影大獎的突破創意女演員、土星獎和又一次青年藝術家獎的獲獎提名,評論家也對林賽·羅韓和柯蒂斯的出色表演贊不絕口。
截至2012年,《辣媽辣妹》仍然是琳賽·洛翰影視商業上最成功的電影,全球收入約1.6億美元、美國票房排行榜亞軍以及擁有爛番茄網站上88%的支持率。
十二、《公主日記》
《公主日記》是迪士尼公司所創的一部電影,影片由加里馬歇爾執導,安妮海瑟薇等主演,講述舊金山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兒,甚至在學校被視為透明,但被證實是一個臨近小國的公主,而後公主由皇後奶奶調教為舉止優雅的真正公主,並最終選擇擔當起治理國家的責任的故事。
十三、《發膠》
由Adam Shankman 導演的美國影視作品,講述翠西是個愛跳舞的可愛小胖妹,她與死黨最大的嗜好便是准時回家收看名叫「The Corny Collins Show」的舞蹈節目,並幻想有一天能夠上節目一展舞技。
B.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
颶風行動
已退役的國家特工布賴恩一心想做一名稱職的父親,彌補過去對女兒肯姆所失去的父愛。看著前妻與女兒現已與他人重新組建了美滿的家庭,布賴恩深深陷入了自責中。他為了滿足女兒當歌星的願望,特意購買了KTV機器作為生日禮物送給女兒,並接下保護著名女歌星的任務。在任務中,布賴恩在突發事件中表現突出,得到了女歌星的感謝,布賴恩於是請求女歌星指導女兒。
剛滿17歲的女兒肯姆執意要與朋友17歲的阿曼達去巴黎度假,看著女兒第一次離開父母,布賴恩心中忐忑不安。就在肯姆與同伴抵達巴黎寓所後,一夥綁匪沖進房間將二人劫持。通過前特工搭檔的幫助,布萊恩查出這是一夥以販毒與組織賣淫為主的犯罪集團,其背後勢力異常龐大。布賴恩只有96小時的時間救出女兒!颶風營救 劇照(8張)
事發第二天,布賴恩趕到女兒在巴黎出事的寓所,在殘破的手機卡里查到肯姆抵達巴黎飛機場後曾遇到一名叫彼特的男子,原來彼特就是這伙犯罪集團專門派來引誘並跟蹤未成年少女的托兒。布賴恩發現彼特後窮追不舍,致使彼特在匆忙逃跑中意外身亡,線索中斷。營救之路危險重重深不見底。布賴恩找到了老朋友--目前就任於法國國家安全局的簡,從簡提供的線索中,布賴恩找到了這伙犯罪集團的老窩。幾經冒險打探後得知肯姆已被賣予他人。布賴恩看到深陷毒品侵害而被迫賣淫的少女們,越發覺得女兒肯姆凶多吉少。但就在此時,簡因為怕布賴恩引起過大事件,派人跟蹤他。布賴恩穩住簡,幾經周折,終於得知肯姆被賣的地點。但此時肯姆已被賣出,布賴恩也被抓住。然而,布賴恩設法逃出,並殺死組織女性拍賣的負責人,追上買家。一番殊死較量後,特工布賴恩救出了女兒,並得到了女兒的原諒,父女之情重新建立。布賴恩陪伴女兒拜訪女歌星,踏上星途之路。
C. 求 電影 《重返十七歲》 內容提要。
17歲的邁克是校園風雲人物,在一次關鍵性的籃球冠軍賽上,他決定放棄前途,向懷有身孕的女友求婚。20年後,中年的邁克生活事業兩失意,妻子決定與邁克分居,一雙兒女也對他形同路人,邁克只好搬入朋友奈德家暫住。
D. 17歲少年林格為愛獻身,三次失去自己人生,只求什麼
他求的是愛情,他希望他的愛情得到回應,希望他的愛情能夠單純,他是個為了愛可以義無反顧的人。
E. 求個電影名字
《心動》
金童玉女的第一次合作,超經典的愛情電影。
1999年張艾嘉拍的,講述的是一個凄美的關於初戀的故事。
劇情3L已經發了,
這部醜化了2年的影片隨處都是蒙太奇,幾個時期的鏡頭來回穿插,每一個鏡頭都飽含意味,因而需要反復觀來看細細體會(我是看到第三遍才能將每一個鏡頭理解滴),個人認為比《向左走向右走》更經典,更令人心碎。
看的時候建議配合林曉培的原唱主題曲《心動》和梁詠琪新歌《錯過》來營造意境~~
附:
香港影壇十大經典銀幕情侶之一
第6對
代表作品:《心動》、《向左走向右走》
十年前,她叫小柔,他叫浩君,她喜歡打排球,他喜歡彈吉他;五年前,他叫劉智康,她叫蔡嘉儀,他開始拉小提琴,她還在為出版社翻譯鬼故事。電影總喜歡把他倆無緣無故的打在一起,也許是因為兩個人都太淡了,不喜歡和旁人說話,所以才有了這么些巧合,而我們所謂的金童玉女便也是這么來的。說來兩個人的合拍離不開張艾嘉,正是張姐當年甩下一句話:沒他倆我就不拍,然後就有了《心動》。
韋家輝後來拍幾米的漫畫,想到的就是他倆,也許沒有別的原因,簡單和純凈就已經夠了。金城武便是這么一個陽光的男人,該靜默的時候很安靜,偶爾也可以很俏皮;梁詠琪則是一個天真的女人,要放手的時候就受傷,很多時候卻也很堅強,金城武和梁詠琪的故事從1999走到了2004,他們倆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完美情侶。如今5年的周期又過去了,他們還會再次合作嗎?如果會,年過30的他們會是什麼樣子呢?
F. 重返17歲疑問~~
重返17歲 《重返17歲》 (17 Again)
類型: 喜劇+青春+魔幻
導演: 波爾·斯蒂爾斯 (Burr Steers)
主演陣容:
扎克·埃夫隆 (Zac Efron)
馬修·派瑞 (Mattew Perry)
萊斯利·曼恩 (Leslie Mann)
米歇爾·崔切伯格 (Michelle Trachtenberg)
托馬斯·列農 (Thomas Lennon)
上映日期:2009年3月11日 澳大利亞悉尼首映 2009年4月17日 美國
如果有機會重回17歲,親愛的報友們還會選擇今天的生活嗎?喜劇電影《重回17歲》就為我們做了這樣一種假設。《六人行》 (Friends) 中的「錢德勒」馬修·派瑞 (Mattew Perry) 與《歌舞青春》 (High School Musical) 中的萬人迷扎克·埃夫隆 (Zac Efron) 分別飾演了中年與青少年時期的邁克(Mike O' Donnell),米歇爾·崔切伯格 (Michelle Trachtenberg) 則扮演邁克的女兒麥琪(Maggie O'Donnell),和大帥鍋扎克·埃夫隆 (Zac Efron) 有不少對手戲哦~
邁克是學校里的風雲人物,身為籃球運動員的他原本得到獎學金,可以直接保送大學的,但是為了和女友斯嘉麗 (萊斯利·曼恩 (Leslie Mann)飾 ) 在一起,他放棄了這一機會。
25 年過後,已經成為一名中年男子的邁克一事無成。他和妻子斯嘉麗分了手,與孩子們之間也很少共同語言,至於自己在葯物公司的工作更是無聊透頂。沮喪的邁克重新回到高中學校,追憶自己曾經的輝煌。在那裡他遇到了一個看門人,兩人聊天時,邁克向其傾訴了自己想重回17歲的渴望,如果一切重來,他不再放棄獎學金和進修的機會,那麼人生將會非常不同。
從學校回來的路上,邁克無意中發現那個神秘的看門人正准備跳河。吃驚的邁克趕緊跳下車去救他,沒想到看門人突然消失不見,倒是奔跑太快的邁克沖進了河裡,並就此奇跡般的變成了17歲時的樣子……
幕後花絮
【第二次機會】
17歲的邁克·奧唐納青春洋溢且充滿活力,被愛情沖昏了頭腦的他,覺得自己已經找到了生命的全部真諦,可問題是,他的人生根本就還沒開始呢……很多年以後,邁克發現自己惟一的願望,就是重新回到17歲的時候,選擇那個曾經被他放棄了的決定--在《重回十七歲》中飾演了17歲的邁克的扎克·埃夫隆(Zac Efron)說:「我想影片中包含著一個非常重要的電影概念,那就是讓一切重來,扭轉你整個生命的運行軌跡。如果你帶著必須通過歲月的流逝才能獲得的知識重新來過,那麼你所做出的決定自然就會有所改變,連帶著結果也會變得完全不一樣。」影片的導演伯爾·斯蒂爾(Burr Steers)則認為:「我相信這樣一個故事,可以讓所有看到它的人都產生某種共鳴,因為我們都經歷過這種足以改變一生的時刻,由一個決定將你引向了某條生命之路。然後你會不斷地想要知道,如果你回到過去,做出另一個選擇,現在會變成什麼樣呢?」
影片的劇本是由傑森·弗里拉蒂(Jason Filardi)創作出來的,他表示,因為在完善劇本的過程中,需要做大量的重復工作,這里的關鍵所在就成了如何保留住第一次生活的記憶,然後嘗試著在主角得到「第二次機會」的時候,仍然能夠跟隨上以前的印記,弗里拉蒂說:「我總是在那裡思考,我到底能賦予這個故事多少喜劇潛力?尤其是在不斷地重復修改的過程中,深怕這樣的做法反而會讓劇本失去最初的靈感涌動,所以我不斷地提醒自己,希望自己不要偏離最初的目標:如果你已經是一個成年人,然後又以少年的模樣重新回到高中時代,你可以假定自己擁有的是非常強大的力量--我的意思是,你知道如何去迎合老師,在學生的小派系中如魚得水,運動天賦也異於常人……對於任何人來說,這就等同於夢想變成了現實。」
在喜劇領域中非常有經驗,曾經執導過像《愛到房倒屋塌》(Bringing Down the House)和《睡前故事》(Bedtime Stories)這樣的票房力作的電影人亞當·山克曼(Adam Shankman)將會為影片擔任製片人的工作,他說:「所有的一切都回歸到一個基本理念,那就是應該對我們的一生中所能擁有的,要心懷感激,不去奢求那些不屬於自己的。對於我來說,這是一個與『昔日重現』的主題有關的喜劇作品,無論是從個人生活上還是工作體驗上,我們的主角邁克走進的是人生的交叉路口,而他對現實的生活狀況又非常地失望……顯然,當一個成年的男人身處在一種他沒辦法掌握的挫敗之中的時候,他更願意回想的是自己年輕時的模樣,我認為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亞當·山克曼之前已經因為執導音樂喜劇《發膠》(Hairspray)而與扎克·埃夫隆有過合作了,他繼續說:「當你透過攝像機去觀察他的時候,那種感覺真的非常特別,他會帶給你一種沒辦法下定義的未知感。同時他在表演方面也是很有天賦的,最重要的是,他工作起來簡直有點六親不認,那種刻苦勁在同齡人當中還真少見。他對於自己的角色是如此地專注,幾乎奉獻出了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在最近幾年裡,我親眼見證了他的成長和進步是多麼地具有的跳躍性。」
事實上,當亞當·山克曼和製片搭檔、同時也是他的姐姐的詹妮弗·吉伯特(Jennifer Gibgot)讀完這個由傑森·弗里拉蒂寫的劇本的時候,他們馬上就意識到,裡面所講述的故事非常地適合扎克·埃夫隆,吉伯特肯定地說:「我們都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可以將埃夫隆帶出音樂喜劇的模式,給他一個展示才能的全新空間,因為我們都知道,這個小夥子是多麼地擅長做這種需要依靠大量的肢體語言的喜劇表演。埃夫隆本身仍然具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情感層次,可是大多數人對此並不了解。」
扎克·埃夫隆拿到劇本之後,立刻就明白了,這部影片為他提供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機遇,讓他可以展示一下超越了他自己年齡的情感維度,埃夫隆說:「這也是為什麼這部影片如此吸引我的主要原因,要知道一直以來,我的角色都是那種青春少年,所以可以扮演一個擁有著30多歲的心智的人,真的是一個令人非常著迷的提議,這是一塊我從未涉及過的領域。如果我的角色是一位少年的話,那種感覺對於我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初吻、蹩腳的約會、和父母之間的隔閡等等,但是我惟一沒有嘗試過的就是,我竟然有一個和我自己差不多年紀的女兒,然後兩個人的關系還非常糟糕……對於我來說,這是我從未有過的經歷,所以我確實感到了很大的壓力,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我也真正體會到了許多無與倫比的快樂。」
【兩代人之間的代溝和沖突】
當確定了由扎克·埃夫隆來飾演影片中的主角邁克之後,兩位製片人又找到伯爾·斯蒂爾,說服他給《重回十七歲》做導演。在此之前,斯蒂爾憑借他的大銀幕處女作《伊比的墮落》(Igby Goes Down)而獲得了極大的贊譽,亞當·山克曼回憶道:「我還清楚地記得斯蒂爾製作的那部獨立影片,絕對是一個偉大的探索角色豐富的內心世界的過程。他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輕易就能夠駕馭各類演員的導演類型,對於我們來說,這是一種至關重要的天分。當我們見到斯蒂爾的時候,他對這個劇本表現出了深厚的興趣,對此我們感到高興極了。」詹妮弗·吉伯特則補充道:「當斯蒂爾對我們羅列出他喜歡這個故事的原因時,我發現很多地方都與我的不謀而合。我和山克曼都希望能夠為這部影片尋找到一位擁有著一種乖僻、詭辯的氣質的導演,我們相信斯蒂爾就是我們需要的那個人。」斯蒂爾繼續說:「劇本最開始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裡面結合了溫暖和幽默的故事概念,山克曼和吉伯特都是那種非常風趣、很有創造力的電影人,而且我一直都是山克曼的導演作品的仰慕者,他在《發膠》中完成的是一次令人驚詫的飛躍。至於吉伯特,則是一個擁有著獨到的眼光、令人印象深刻的製片人,她似乎永遠都在堅持著同一個信念--將影片製作得更好。然後,我又見到了埃夫隆,發現我們倆個人非常地合拍,於是一切就這么定了下來,很順利。」埃夫隆也對斯蒂爾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他說:「我從斯蒂爾那裡學會了很多,而他教給我最多的,就是如何在攝像機面前保持住真實的觸感,即使是在這樣一個違背了常理的電影故事當中,並由此衍生出了大量的喜劇內容,我非常喜歡且珍惜這次與他合作的機會。」
在《重回十七歲》中,我們第一次看到扎克·埃夫隆,他是作為一個17歲的高三學生邁克出現的,那是1989年,邁克過的是無憂無慮的優質生活,帥氣又受歡迎,而且還是學校籃球隊的英雄,邁克看似已經准備好了,不管結果最終會成就他、還是毀掉他。但就在這個時候,他的女友懷孕了,所以他做出了一個關鍵的決定:放棄了大學的獎學金,與女友結婚……20年之後,邁克早就沒有了當年的風光,在一份死氣沉沉的工作中消磨著時間,同時還經歷了一場註定要失敗的婚姻,撫養著兩個他根本就不了解的孩子,所以他才會禁不住回想當年,埃夫隆說:「從一開始,邁克面前就有無數條能夠選擇的未來之路,但是他卻放棄了一切機會。所以當有一天,他沒落下來的時候,就開始想如果他能回到過去,如果他抓住那些可能性,也許就不會落到今天這般田地。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做出一個選擇,結果導致了後半生單調無奇、沉悶乏味的生活,你當然會想著回到過去改變這一切。」
馬修·派瑞(Matthew Perry)在影片中飾演的是成年的邁克,他表示:「每個人都會做一些讓自己懊悔的決定,但是如果你只會不斷地向後看,思考著,『我希望自己當時這樣或那樣做。』那麼你將永遠地生活在痛苦當中。邁克對於自己的狀況感到非常地不滿意,而且顯然有點走入死胡同的感覺,他最需要學習的是如何對自己所擁有的心存感激--稱職的妻子和很棒的孩子,然後意識到也許他自己才是導致這一切的根源所在。當我讀劇本的時候,我非常喜歡這個角色,即使他是如此地沮喪、讓人感到挫敗,但我就是沒辦法不同情他。」詹妮弗·吉伯特則表示:「派瑞將成年的邁克演繹得如此可愛,臉上總是一副被佔了便宜的郁悶表情,這是他為這部影片所帶來的最值得稱道的地方--派瑞賦予我們的都是一些我們迫切期待的:一個被痛苦和失望填滿了的中年男人,同時還不會顯得太過笨手笨腳,從頭到腳透露出一種能引起你的共鳴的真實感,派瑞要比任何人都能更好地平衡出現在這個角色身上的強烈的反差。」伯爾·斯蒂爾繼續說:「派瑞是那種瞬間就讓你產生喜歡之情的特色演員,是我們將故事和觀眾聯繫到一起的關鍵所在,因為最初的時候,邁克只是太過沉迷於自怨自艾了,其實他的內心,仍然是善良而柔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