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
"電影的史前史幾乎和它的歷史一樣長"②,作為現代科學技術的產物,電影的誕生,確實經歷了歐洲國家中許多的科學家、發明家,甚至模仿者的漫長的實驗過程。他們在對運動的光學幻覺所進行的科學探索與實驗,在時間上,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但人類對於"光影理論"的認識與應用,便可以從2000多年前的中國講起。據文字記載公元前5世紀,墨子關於"光至景(影)亡"的學說,則是人類對『『光學理論"的最早、最科學的貢獻。而產生於漢武帝時期,並在唐宋以後廣為流傳的"燈影戲",則是對"光學理論"的最初、最樸素的應用與實踐。13世紀"燈影戲"傳人中東、歐洲、東南亞等地,這便產生了以後的"幻燈"、"走馬燈"等形象的、運動的視覺游戲。電影正是起源於這些視覺娛樂游戲之中。至於電影的發明所依據的科學技術、物理學原理,則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②《大英網路全書·電影史部分》,開篇第一句話。 一、視覺滯留 "使一塊燃燒著的木炭在被揮動時變成一條火帶,這種現象曾被古時的人們發現過"①。但是,將這種視覺現象同電影的發明聯系起來,卻是19世紀的事情。1829年,比利時著名的物理學家約瑟夫·普拉托為了進一步考察人眼耐光的限度,以及對物象滯留的時間,他曾一次長時間對著強烈的日光凝目而視,結果雙目失明。但他發現太陽的影子卻深深地印在了他的眼睛裡。他終於發現了"視覺滯留"的原理。即:當人們眼前的物體被移走之後,該物體反映在視網膜上的物象不會立即消失,會繼續短暫滯留一段時間。實驗證明,物象滯留的時間一般為0.1—0.4秒。與此同時,在歐洲的物理學教科書和物理實驗室中,也開始採用"法拉第輪"的原理和圖畫"幻盤"旋轉的視覺研究。它們向人類表明,人眼視覺的生理功能可以將一系列獨立的畫面組合起來,成為連續運動的視象。19世紀30年代,詭盤、走馬盤、輪車盤、活動視鏡和頻閃觀察器等視覺玩具相繼出現。其基本原理大同小異,即在能夠轉動的活動視盤上畫上一連串的圖象,而當視盤轉動起來時那些呆滯的、無生命的圖象便運動起來,活靈活現。此後,奧地利人又將幻燈和活動視盤相結合,使繪制的靜止的圖畫投影在銀幕上,製作出活動幻燈,形成了早期動畫。然而,到了本世紀60年代,電影理論家和教育家對"視覺滯留"的問題提出了新的疑義,他們發現銀幕上的全部運動現象實際上是跳躍的、不連貫的,但觀眾卻意識到那是一個統一、完整的動作連續。由此證明,真正起作用的不是"視覺滯留",而是"心理認同"。 二、攝影術 攝影術同樣產生於19世紀的歐洲。1839年,法國人達蓋爾根據文藝復興以後在繪畫上的小孔成像的原理,並使用化學方法,將形象永久的固定下來,"達蓋爾照相法"產生。然而,人們在活動視盤的機械原理和光學幻覺的意識面前,已經不可能滿足於靜止的、精美的、單幅照片了,而是幻想著有一天能夠將它們相互聯系起來,忠實地復制形象動作和自然空間的物質現實。1872年,最先將"照相法"運用於連續拍攝的,是攝影師愛德華·幕布里奇。他曾在5年的時間里,多次運用多架照相機給一匹正在奔跑的馬進行連續拍攝的實驗,並於1878年獲得成功。這位天才的攝影師將24架照相機排成一行,當馬跑過的時候,照相機的快門就被打開,馬蹄、騰空的瞬間姿態便被依次地拍攝下來。為此,愛德華·幕布里奇獲得了"拍攝活動物體的方法及裝置"的專利權。1882年,法國人馬萊利用左輪手槍的間歇原理,研製了一種可以進行連續拍攝的"攝影槍"。此後他又發明了"軟片式連續攝影機"。終於以一架攝影機開始取代了幕布里奇用一組照相機拍攝活動物體的方法。在歐洲,這...時期許多國家中的科學家、發明家們也都研製了不同類型的攝影機。其中,美國的托馬斯。愛迪生和他的機械師狄克遜為了使膠片在攝影機中以同樣間隔進行移動,而發明了在膠片兩邊打上孔洞的牽引方法,解決了機械傳動的技術問題。"活動照相"的"攝影術"得以完成。 三、放映術 1888年,法國人愛米爾·雷諾發明了"光學影戲機",人們開始可以在幕布上看到幾分鍾的活動影戲,比如:《可憐的比埃洛》、《更衣室旁》等等。但是,投影在幕布上的圖象,完全是由雷諾一個人親手一張張繪制而成的,那不過是早期的動畫放映,距離真正的電影相去甚遠。1894年,愛迪生實驗室的"電影視鏡"問世,這是一種長方形立櫃式箱子,裡面有可以連續放映50英尺膠片的影片,外面有個2.5毫米的透鏡。這個"電影視鏡"的特點是僅能供一個人觀賞。愛迪生認為:只有每個好奇的顧客單獨通過看片機來看電影,才有可能掙到更多的錢。因此,他拒絕以投影方式放映電影。這顯然是個錯誤。一年之後,"1895年是放映技術方面取得驚人進步的一年。同年9月,托馬斯·阿馬特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產棉博覽會上放映了活動圖片。l1月,邁克思。斯克拉達諾夫斯基在德國柏林的溫特加登放映電影。"①。"放映術"成為人們這一時期相互競爭的目標。然而,在所有的放映技術中,唯有盧米埃爾兄弟所發明的"活動電影機"獲得成功。其一,那是一架既可以拍攝又可以放映賽潞潞軟膠片的機器;其二,機器的成本和重量,也都要遠遠低於愛迪生和其他發明家們的那些設備;其三,在速度上,愛迪生的"電影視鏡"是l/48秒的畫格,而盧米埃爾兄弟的"活動電影機"則是l/16秒的畫格,更為接近於1/24秒畫格的正常速度。就在1895年的最後兩天,12月28日,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卡布辛大街14號大咖啡館中,用他的"活動電影機"首次售票公映了他的影片。這一天不僅僅標志著"放映術"的完成,同時也標志著電影的真正誕生。 ①霍華德·勞遜的《電影的創作過程》,第5頁。 電影誕生於19世紀末並非偶然,它與現代科學新觀念的發展息息相關。當"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構成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產生了人們對於時間、空間和物質、運動相互作用的新觀念"的時代,電影史前時期的科學家、發明家們執著的追求,創造出了符合這一新的科學觀念的形象的媒介語言,"運動的光學幻覺"。科學作用於藝術,體現了現代人類對於形象思維的全新觀念。這一觀念從一開始,便決定了電影這門藝術無論是媒介屬性,還是語言方式等,都與傳統藝術形式形成了根本上的區別。與此同時,就藝術發展史而言,電影也最終以它的科學性實現了人類藝術對於木乃伊"情節"隊的美學追求,實現了現代藝術對於現實幻象真實的追求。
2. 世界第一部電影是什麼時候誕生的
拍攝於1888年,是IMDb認證的人類歷史上第一部電影。《朗德海花園場景》。
《朗德海花園場景》(Roundhay Garden Scene),是由路易斯·李·普林斯(Louis Le Prince)執導,阿道夫·李·普林斯(Adolphe Le Prince)。
莎拉·惠特利(Sarah Whitley)、約瑟夫·惠特利(Joseph Whitley)、主演的黑白無聲紀錄短片。該片拍攝於1888年,是IMDb認證的人類歷史上第一部電影。該片記錄了一群人在花園里做著一些滑稽的動作。
(2)第一個電影什麼時候誕生的擴展閱讀:
幕後花絮
導演背景:路易斯·李·普林斯出生於法國梅斯,幼年起即經常出入於父親好友、攝影術先行者達蓋爾的工作室,學習攝影與化學。他後來到巴黎學習繪畫,又到萊比錫大學研究化學。普林斯在英國和美國都工作過,因此有法、美雙重國籍。
1888年10月,普林斯以賽璐璐膠片和單鏡頭照相機拍攝了世界上第一部動態影像作品《朗德海花園場景》(Roundhay Garden Scene),此片不到三秒鍾的影像記錄了四個人在花園做著滑稽的動作。
3. 電影發明於哪一年
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館」第一次用自己發明的放映攝影兼用機放映了《火車到站》影片,標志電影的正式誕生。
19世紀末電影的誕生從根本上說是科學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綜合產物,在電影誕生之前,許多發明家已經為電影的誕生做過艱苦的工作和基礎性的貢獻。
除上面所提到的科學發明家外,還有許多,如美國的大發明家愛迪生等。而斯坦福與科恩的打賭事件如同使這些科學技術糅合在一起發生巨變的催化劑,迅速導致了電影綜合技術的出現和產生,使電影這門偉大的藝術叩響了20世紀的大門。
(3)第一個電影什麼時候誕生的擴展閱讀:
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在北京豐泰照相館誕生,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就此宣告中國電影的誕生。
中國電影從無聲、單機、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環繞立體聲巨幕電影,乃至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以武術及以尚武崇德的俠義思想為主題的電影占據了中國電影的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說,中國武術促進了中國電影的發展;中國電影推廣和宣傳了中國武術。
第一個由政府設立的電影獎:1932年,由當時中國教育界和電影界熱心人士共同倡議,在南京建立中國教育電影協會。
中國教育電影協會於次年舉行了第一次影片評選活動,《人道》和《自由之花》被評為優秀影片。此後又舉行了幾次評選。由於當時協會的領導者中有不少具有政府黨政高層官員身份,因此可以說這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的具有政府色彩的電影獎。
4.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到底是那個,誕生於那一年
《朗德海花園場景》(Roundhay Garden Scene),該片拍攝於1888年,是IMDb認證的人類歷史上第一部電影。
是由路易斯·李·普林斯執導,阿道夫·李·普林斯、莎拉·惠特利、約瑟夫·惠特利、哈里特·哈特利【Harriet Hartley ,注:一說是安妮·哈特利(Annie Hartley),未確認】主演的黑白無聲紀錄短片。《朗德海花園場景》是一部默片,沒有音樂,該片記錄了一群人在花園里做著一些滑稽的動作。
《朗德海花園場景》讓人們真實看到19世紀人們的真實生活經歷,以及他們的模樣和裝束,更重要的是這段電影是他們的自拍。雖然這段電影只有2秒鍾,但仍能夠很清晰地看到電影中人物行走的姿態。
(4)第一個電影什麼時候誕生的擴展閱讀:
1、導演背景:路易斯·李·普林斯出生於法國梅斯,幼年起即經常出入於父親好友、攝影術先行者達蓋爾的工作室,學習攝影與化學。他後來到巴黎學習繪畫,又到萊比錫大學研究化學。普林斯在英國和美國都工作過,因此有法、美雙重國籍。
2、此片曾在位於利茲市的普林斯岳父母家的工廠與庄園放映過,但並未有公共放映。
3、影片令「死亡」成為可討論的議題——短片拍攝十天後,片中人物之一莎拉·惠特利便去世,而普林斯本人也於1890年9月在第戎到巴黎的火車旅行途中神秘失蹤,屍身和行李杳無蹤跡,成為電影史上的一宗謎案。
關於他的失蹤,眾說紛紜,有說他因經濟壓力而自殺,有說他因電影技術專利權的爭奪而被暗殺……一個多世紀後的2003年,有人在一份警方檔案中發現一張照片,這張照片上有一位溺死的男人,可能就是普林斯。
5. 電影是哪一年誕生的
第一部電影誕生在1895年12月28日
1905年,由開設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拍攝的京劇片斷紀錄片《定軍山》,是由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這一年也因此被公認為是中國電影的誕生日。
6. 世界第一部電影誕生在什麼時間
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夠看到電影,要感謝這兩位兄弟——路易斯•盧米埃爾、奧古斯塔•盧米埃爾
《火車進站》是由盧米埃爾兄弟拍攝的無聲影片,於1895年12月28日首次放映,這一天也被認為是電影的誕生日。
該片拍攝了一輛火車開進巴黎蕭達車站時的情景。世界第一部電影的誕生——《火車進站》
空無一人的蕭達車站,一個中年搬運工人手推輕便行李出現在月台右前方。畫面右上角的後景中,一個黑點很快變成清晰的火車向觀眾沖來,火車頭一度占據了大部分的畫面。火車減速,車頭駛出畫面,車身沿月台緩緩停下,有些旅客向車廂走來,其中有一位奧古斯特•盧米埃爾夫人,她帶著兩個穿白衣服的孩子。
車廂門打開以後,熙熙攘攘的旅客在上上下下著。一個手持包裹的年輕農民向車廂走去時在畫面上走成腰部以上的中近景;一個穿潔白冬裝的少女緊接著走來,無意間看到了攝像機,她很自然的流露出害羞的表情,悄悄的走了過攝像機,登上火車。在這期間,有些人走近攝像機,好奇的觀望,有些人半個身體占據了畫面的絕大部分。最後,車廂門關閉,火車又要離開站台遠行了。攝像機中的畫面消失。
從19世紀30年代開始,科學家們一直為發明活動攝影技術而努力,路易•盧米埃爾發明了 「活動電影機」,並拍攝了50多部短片,表現了1900年以前資產階級的生活,娛樂和閑情逸致。《火車進站》和其他短片一樣,也是這位發明家兼攝影師在一個洗臉盆里沖洗出來的。在放映這部電影時,當觀眾看到火車開進車站,似乎要穿透銀幕碾壓過來,有人竟然嚇得起身逃竄。
該片是路易•盧米埃爾在1895年秋冬之交時在巴黎蕭達車站月台上拍攝的,膠片只有17米長。用當時的手搖放映機減低了速度,可以放映1分鍾左右。
《火車進站》這部短片的機位選擇很經典,火車從景深處的右上方馳入,劃過銀幕,馳往左下方,右側是站台上乘車的人,1895年的法國人的穿著,火車的形狀,以及上車,下車的人們,別離與歸來迎來的場景,被盧米埃爾兄弟永遠地紀錄下來。
7. 最早的電影出現在什麼時候
電影的誕生
早在1829年,比利時著名物理學家約瑟夫普拉多發現:當一個物體在人的眼前消失後,該物體的形象還會在人的視網膜上滯留一段時間,這一發現,被稱之為「視象暫留原理」。普拉多根據此原理於1832年發明了「詭盤」。「詭盤」能使被描畫在鋸齒形的硬紙盤上的畫片因運動而活動起來,而且能使視覺上產生的活動畫面分解為各種不同的形象。「詭盤」的出現,標志著電影的發明進入到了科學實驗階段。1834年,美國人霍爾納的「活動視盤」試驗成功;1853年,奧地利的馮烏卻梯奧斯將軍在上述的發明基礎上,運用幻燈,放映了原始的動畫片。
攝影技術的改進,是電影得以誕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認為攝影技術的發展為電影的發明提供了必備條件。早在1826年,法國的w尼埃普斯成功地拍攝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窗外的景」,曝光時間8小時。而在初期的銀板照相出現以後,一張照片縮短至30分鍾左右,由於感光材料的不斷更新使用,攝影的時間也在不斷縮短。1840年拍攝一張照片僅需20分鍾,1851年,濕性珂珞酊底版製成後,攝影速度就縮短到了1秒,這時候
「運動照片」的拍攝已經在克勞黛特、杜波斯克等人的實驗拍攝中獲得成功。1872年至1878年,美國舊金山的攝影師愛德華慕布里奇用24架照相機拍攝飛騰的奔馬的分解動作組照,經過長達六年多的無數次拍攝實驗終於成功,接著他又在幻燈上放映成功。即在銀幕上看到了駿馬的奔跑,受此啟發,1882年,法國生理學家馬萊改進了連續攝影方法,試製成功了「攝影槍」,並在另一位發明家強森製造的
「轉動攝影器」的基礎上,又創造了「活動底片連續攝影機」,1888年9月,他把利用軟盤膠片拍下的活動照片獻給了法國科學院。
在1888-1895年期間,法、美、英、德、比利時、瑞典等國都有拍攝影像和放映的試驗。1888年,法國人雷諾試制了
「光學影戲機」,用此機拍攝了世界上第一部動畫片《一杯可口的啤酒》。1889年,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在發明了電影留影機後,又經過5年的實驗後,發明了電影視鏡。他將攝制的膠片影像在紐約公映,轟動了美國。但他的電影視鏡每次僅能供一人觀賞,一次放幾十英尺的膠片,內容是跑馬、舞蹈表演等。他的電影視鏡是利用膠片的連續轉動,造成活動的幻覺,可以說最原始的電影發明應該是屬愛迪生的。他的電影視鏡傳到我國後被稱之為
「西洋鏡」。
希望對你有幫助
8. 世界第一部電影誕生在什麼時間
1895年12月28日(距今已120多年),法國攝影師路易·盧米埃爾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館,用活動電影機舉行首次放映,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被認為標志著電影的誕生。盧米埃爾作為一名傑出的攝影師,擅長快速攝影,並發明了既是攝影機又是放映機和洗映機的機器。他拍的第一部片子是一部宣傳片《工廠的大門》,表現當時法國里昂盧米埃爾工廠放工時的情景,片長僅一分多鍾,但這是世界上第一部影片,因而在電影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為世界各國大學電影藝術研究生的必看片目之一。
電影的內容是:盧米埃爾工廠大門徐徐打開,一群頭戴緞帶紐結羽帽,身穿緊身上衣和曳地長裙,腰系圍裙的女工首先走出,接著是一群手推自行車的男工。與這一百餘名魚貫而出,繁忙勞作的工人的方向相反,廠主們乘坐一輛由兩匹駿馬拉著的馬車進入工廠。年輕的女士們一邊躲避車輛,一邊快步行走,表現出閑暇時光的歡樂情緒。大門口還跑出一隻蹦蹦跳跳的大狗。此後,工廠門衛走出來,很快把工廠大門關閉起來。盧米埃爾用放工的工人隊伍的浩大場面,去展現他的工廠的宏大規模,傳達出了自己內心的喜悅和自豪。自此片播放以後到1896年底,享有專利權的電影機器已發展到百餘種之多,從此電影獲得了飛速發展。
9. 電影是哪一天誕生的
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卡普西尼斯大道旁的格蘭德咖啡館大廳中,盧米埃爾兄弟首次展示了魅力十足的電影藝術。這一天,也被電影史專家們定為了電影正式誕生的日子。
10. 第一部電影是何時誕生的
電影的前身是活動照相。1888年,法國人馬萊研製了一種可以連續攝影的「攝影槍」,把海鷗飛翔、動物奔跑的情景拍成連續照片。1889年,愛迪生發明了「電視視鏡」,裡面裝有放在小滑輪上的鑿孔膠片,開動後,膠片以每秒46格的速度移動,循環放映。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吸取了愛迪生「電視視鏡」的長處,終於製成了當時最完善的活動電影機。從此偉大的電影時代開始了。1895年12月28日,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首次向社會放映了《工廠大門》、《嬰兒喝湯》、《澆水園丁》等影片,這標志著電影的正式誕生。19世紀後期,連續攝影技巧的掌握和愛迪生試驗提供的供電和電力照明,使「影」和「電」相結合,再加上眾多發明家的共同勞動的推動,電影實現了帶觀眾上天入地的夢想。後來,電影又吸收了戲劇、繪畫、音樂、舞蹈、建築、文學等藝術形式與表現手法,成為一門具有自己獨特性質和藝術效果的獨立和新興的藝術門類,人們習慣上稱它為第七藝術或第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