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南京最新大製作電影資訊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南京最新大製作電影資訊

發布時間: 2022-08-24 08:18:11

Ⅰ 在南京拍攝的電影有哪些

講述南京大屠殺中感人故事的《金陵十三釵》 ;

2010年的《廬山戀2010》為方中信來看的一部劇,講述了80後的愛情故事,推薦 ;

電影《建國大業》更是出現多個地點,中山陵,總統府,南大鼓樓校區;

由廖凡、宋佳、蔣雯麗主演的《師父》取景為浦口火車站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見證了 歷史 的變遷和文化的傳承,以南京為背景的電影不再少數,比如講述南京大革命事件的《南京,南京》,由陸川執導,劉燁、高圓圓以及秦嵐主演,通過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國士兵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經歷,揭示了戰爭對人性的摧殘。據說高圓圓在拍攝完成後,花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才完全出戲,因為拍攝過程太過真實,無法從殘酷的事件中抽離。

張藝謀執導,倪妮、李純、佟大為等人主演的抗戰劇《金陵十三釵》,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影片同樣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一個為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國人、14個在戰火中展現家國大義的風塵女子、一群具有堅定意識的女學生以及被戰爭挫傷的軍人,他們在危難的時刻,忘記生死與個人得失,互相幫助,以自我犧牲換取安全。

建國大業,金陵十三釵,求求你表揚我,多大事啊,理發師,南京的那個夏天 ,新白娘子傳奇,

l,戰狼2,金陖十三釵3,建國大業4,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5,求求你,表揚我6,廬山戀2010,7,推拿8,春風沉醉的夜晚9,帝國秘符10,環城七十里11、茉莉花開

<推拿>就是在南京拍攝的,把南京拍得很潮濕、迷離,只有婁燁才會這樣拍攝一個城市,讓一座城市在電影裡面有了自己的特殊色彩

陸川的《南京南京》

張藝謀的《金陵十二釵》

導演之一丹·史度曼曾表示:「希望避免典型的紀錄片手法,如一個又一個專家講述,展示大量靜態的照片等,而是希望通過表演和片中傳達的 情感 力量帶給觀眾深入心靈的震撼」。

電影中有大屠殺倖存者的講述、從6個國家搜集到的各種音像和文字資料甚至包括一名叫約翰·麥基的西方人用16毫米小攝影機冒死拍攝的40分鍾錄影帶等珍貴資料都極大地震撼著所有觀眾,尤其是短片中直接表現日軍暴行的內容被為「《南京》中最讓人背脊發涼的片段之一」。

除了資料展示,為了把德國人約翰·拉貝、美國人米妮·沃琴(沃琴回美國不久即精神崩潰自殺身亡)等人極其真實而富有感染力的信件、日記等珍貴文獻表現出來,導演還請到如喬根·普羅斯諾、伍迪·哈里森、瑪利爾·海明威等多名好萊塢明星扮演目擊者,在片中朗讀當年這些文字記錄。

首先很榮幸為你解答這個問題。《戰狼》 說到電影大片怎麼也繞不過《戰狼》, 南京不僅是吳京口中《戰狼2》的發源地, 更是《戰狼1》的取景地。 《戰狼1》電影的出品方之一 是原南京軍區前線文工團。 電影全程都在南京取景拍攝, 吳京自己也在當時的南京軍區參加集訓。 六合平山森林公園 南京政治學院 紫金山。以下我為大家分享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見解,同時我希望我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我認為只要你喜歡這部電影,無論別人如何評價,你喜歡就是喜歡,不必改變,也不必解釋。反之,你不喜歡也是如此。 以上我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在這里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里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同時我希望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在這里,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有一個美好的開始,還有美好的生活,還有每天開開心心的生活,還有快快樂樂成長,謝謝!

《金陵十三釵》(電影)電影的故事以抗日戰爭時期的南京大屠殺為背景,講述了1937年被日軍侵佔的中國南京,在一個教堂里互不相識的人們之間發生的感人故事。影片里基本都是南京方言哦!拍攝地:拍攝地:溧水石湫影視基地

2.《建國大業》(電影)影片以上世紀40年代抗戰勝利直至建國前夕這一波瀾壯闊的時代為背景,再現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 歷史 事件。南京濃濃的民國風情,為影片增色不少。拍攝地:中山陵、美齡宮、總統府、東南大學禮堂、南京大學鼓樓校區等

3.《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電影)影片改編自作家辛夷塢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群青春少年從大學校園的追愛之旅到步入 社會 的迷霧和抉擇的故事。女主角楊子姍也是南京人哦!詳見我的置頂文章《細數南京籍名人之演員篇》拍攝地:南大、南醫、南航、南信大、南理工、河海、南農、東大、南師等

4.《春風沉醉的夜晚》(電影)該片主題圍繞中國的同性戀問題展開,影片因為涉及包括同性和異性題材的四男兩女的 情感 糾葛而引起廣泛關注,影片使用手持攝影機拍攝。拍攝地:新街口,長江大橋,八卦洲等

5.《帝國秘符》(電影)本片講述了一群看似毫不相關的現代人,因為明朝的一件價值連城的皇家寶藏牽扯到一起,他們在共同解開這一千古之謎的同時,也展開了陰謀與愛情、財富與權力的爭奪。片中很多驚險大場面,都是在南京600多年的珍貴明代古建築中實景拍攝完成的拍攝地:明孝陵,中華門等

Ⅱ 南京最好的影視製作公司是哪家

首選南京君鵬傳媒,央視廣告十年經驗,專業製作企業形象宣傳片,紀錄片,培訓片,產品專題演示,價格最低,服務最好,產品最震撼,20年央視合作品牌,好萊塢電影級製片人運作

Ⅲ 反映南京大屠殺或南京保衛戰的影視劇有哪些

《南京大屠殺》、《金陵十三釵》、《南京!南京!》、《四十九日·祭》、《南京1937》。

1、《南京大屠殺》

是由吳子牛執導,秦漢、劉若英等主演的歷史戰爭影片,由龍祥電影製作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子公司及中國電影共同攝制。該片以1937年發生於中國南京的戰事為背景,描寫了一個中日結合的家庭在南京大屠殺中的遭遇。

2、《金陵十三釵》。

電影的故事以抗日戰爭時期的南京大屠殺為背景,講述了1937年被日軍侵佔的中國南京,在一個教堂里互不相識的人們之間發生的感人故事。

3、《南京!南京!》。

影片通過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國士兵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經歷,揭示了戰爭對人性的摧殘。

4、《四十九日·祭》。

該劇改編自嚴歌苓小說《金陵十三釵》,講述了1937年南京被日軍攻佔前後,在接下來的四十九日內發生的人間慘劇,反映了絕境中的生命意義與人性救贖。

5、《南京1937》。

《南京1937》是由龍祥影業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製作,吳子牛執導,秦漢、劉若英等人主演的戰爭片。 該片以1937年發生於中國南京的戰事為背景,講述了一個中日結合的家庭在南京大屠殺中遭遇的故事。

Ⅳ 南京哪家影視公司最專業

南京振華文化傳媒是一家集創意、拍攝、製作於一體的國內專業影視機構。公司先後投資共約3600餘萬元,面積約1200平方米,並在上海、深圳、廣州等城市創立分支機構,目前已發展成為的華東地區最大的專業影視製作基地。

公司現擁有業內頂尖的軟硬體:軟體包括專業的策劃創意團隊、一流的製片團隊,硬體包括虛擬演播系統、多功能專業錄音棚,世界領先的攝影設備、燈光設備、升降設備、大型三維製作室和剪輯工作站,可以為客戶提供從系統深入的市場調研到影視策略創意,從廣告片拍攝到各種類型企業宣傳片製作,從電視欄目的包裝製作到媒介發布,從資訊提供到品牌構築的「一條龍」專業服務。

憑借專業團隊,新穎創意和良好口碑,先後多家大型企業和政府機構攝制了各種題材的影像作品,並與多家媒體合作,承接了多檔欄目的建設和製作,現已成為華東知名影視影像專業機構。

「思想無界,未來無限」振華影視製作公司以「專業創造品牌,誠信創造價值」的經營理念,竭力打造華東影視製作第一品牌,為客戶創造更多優秀的作品。

Ⅳ 介紹電影《南京!南京!》

是國外一個大導演用圖片和些許影相製作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記錄片,這些資料都是當年南京大屠殺時外國的友人記錄下的. 圖片很多限制級,小孩子需要有家長陪同來看
是中國人都得認真看的片子

Ⅵ 南京南京電影簡介

簡介: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陷時為國民政府首都的南京,部分官員棄城逃亡。但仍有許多官兵留守,誓死保衛這個大廈將傾的城池。宋希濂部軍官陸劍雄(劉燁飾)協同戰友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他們微弱而頑強的抵抗最終被壓制,數以萬計的中國軍民成為俘虜,在槍炮聲中血染長江。

在抵抗最終失敗之後,數十萬中國軍民遭到殘忍殺戮,南京全城淪為一片死地。唯一尚有生機存留的,就是位於金陵女子學院的「安全區"。大量的難民涌到這里尋求救助。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拉貝,歸國女教師姜淑 雲(高圓圓飾),金陵女子學院魏特琳女士,積極營救中國難民,用他們的勇敢和堅毅與日本人周旋。

但獸性大發的日軍早已虎視眈眈盯上了藏身於此的中國婦女。於是舞女小江(江一燕飾),雖然生存在社會的最底層,但在國家危難的時刻,為了拯救其他婦女,她堅定地站了出來。唐先生(范偉飾)這樣懦弱的知識分子,雖然對凶暴的日軍小心應付,委曲求全,為了保護家人而出賣同胞,但在痛失愛女和小姨子後,難掩良心的詰問,最終選擇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

日兵角川(中泉英雄飾),在這場戰爭中,作為佔領者,在日軍對中國人的殺戮中,他從一個士兵變成一個麻木的機器,沒有靈魂的人是可悲的,他活在空虛和罪惡之中,逐漸走向崩潰。最後,他在痛苦的折磨中把槍口對准了自己。

(6)南京最新大製作電影資訊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

1、陸劍雄。

陸劍雄,中國國民黨最精銳部隊的下級軍官,在破城之際,連同十萬名沒有來得及撤離的士兵一起陷入了日本軍隊的包圍之中。他和那些不希望投降的士兵組織了一場沒有希望而慘烈的抵抗。抵抗失敗後他親身經歷了最終蔓延至全城的大搜捕和大屠殺。

2、姜淑雲。

美麗的中國女性,拉貝的秘書。姜淑雲和所有難民營的領導共同奮斗,希望能保全難民營里二十萬人的生命,但是她們發現,她們的身軀和生命難以阻擋每天前來搜捕男人,強奸婦女的日本軍人。對於姜淑雲而言,這位在歐洲學習回來的女老師內心中還有一個隱秘的願望:記錄下這段慘烈的歷史,讓全世界的人知道。

3、唐天祥。

一個典型的中國知識分子,他的生活徹底陷入了黑暗和恐慌。他有美麗的妻子,妹妹和女兒,城破的時候,他相信拉貝對他的保護,對日本軍隊抱有幻想,他覺得日本軍隊會帶來秩序。他甚至因此而學起了日語,並協助日本軍隊在南京城中開設慰安所,他甚至出賣了陸劍雄等潛伏在難民營中的士兵。當他已然失去了一切時,他決心反抗。

Ⅶ 南京!南京!的影片製作

創作背景
《南京!南京!》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講述故事。陸川決定拍這部電影前徵求過不少前輩的意見,其中吳宇森建議說這樣的題材應該再等一段時間再拍。促使陸川快刀斬亂麻下定決心拍攝的是呂克·貝松。2006年6月,陸川與呂克·貝松吃午餐,呂克·貝松告訴他,《南京!南京!》是正餐必須先拍,其他都是點心 。
陸川在拍攝影片之前閱讀了大量的日軍日記,發現大部分日軍並非想像的那種青面獠牙的野獸形象,大多數參與這場戰爭的日本人的日記里寫的是很小的事情,比如搶了一隻豬,挖了一些山葯,准備做一頓飯,而他們正是進南京城的那支隊伍。這些日記讓陸川明白了南京大屠殺的可怕之處不是一群野獸幹了野獸該乾的事情,而是一群正常人幹了野獸乾的事情。所以陸川在這部電影里為「禽獸」還原為人,用電影告訴觀眾日本軍人的真實狀態 。
場景搭建
為了還原真實的南京城,劇組在長春斥資3000多萬,復原了南京這座800畝的廢墟城池。設計圖紙上,清晰的標明了南京城應有的結構,大小比例、房屋的位置等,於是劇組將重要場景的位置確定並一一還原。由於資金限制,劇組沒能復原一個更大的南京,也沒能如早期繪制的效果圖那般,拍攝一幅南京城的俯瞰畫面 。而為了片中槍聲的製作,主創花了一年的時間做了仔細考證,並搭建了一個聲音實驗場 。
拍攝過程
為了保證真實性,拍攝現場所有的道具都是根據文物仿製的,甚至就連在南京大屠殺期間救助過中國人的德國人約翰·拉貝撕碎的一張報紙,也是按照1937年12月13日的一張德文報紙復制下來的。此外,在拍攝過程中,影片所有的出場人物和細節都一定有史實相對應。如電影中日本兵規定一個婦女只可帶走一個男人,為了多救人,姜淑雲冒著生命危險來回穿梭,最終被打死的情節,就能從南京一個老師的日記里找到原型 。

Ⅷ 關於南京的紀錄片

南京夢魘<Rape of Nanking: China & Japan At War. Japanese Atrocities in Asia.>
更多外文片名:
The Rape of Nanking
Nightmare in Nanking
導演: 朗恩·喬瑟夫 Rhawn Joseph
編劇: 朗恩·喬瑟夫 Rhawn Joseph
影片類型: 紀錄片
片長:77分鍾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 日語 / 漢語普通話
色彩: 彩色 黑白
劇情
2007年是南京大屠殺70周年祭,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影片,有一部片子是不得不說的,那就是《南京夢魘》,製片人是郎恩·喬瑟夫,他曾經由於拍攝《希特勒》而知名。
《南京夢魘》的製做前後籌備近10年,從2005年初開始拍攝,從最初的120分鍾版本到現在的77分鍾版本,歷經數十次修改。中文版製片人和配音是中央電視台的吳海燕。《南京夢魘》的拍攝得到許多華僑的贊助,因為作為第三方個人行為拍攝真實歷史事件,是歷史的真相得到了還原,使人們更加清晰的了解那段歷史,華僑們捐款就是為了使這部紀錄片能夠得到有效推廣,使更多人能夠看到和了解真相。另外,《南京夢魘》2007年也將在日本上映。
明年是南京大屠殺70周年紀念,從去年開始,中國導演陸川、唐季禮,以及美國著名製片人泰德·萊恩塞斯、傑拉德·格林等紛紛將目光投向這個歷史事件。不過,有一部關於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已於日前率先登陸美國,並引發了轟動,這便是美國人朗恩.喬瑟夫籌備十年拍出的《南京夢魘》。另外,由美國在線投資的紀錄片《南京》也於近日基本完成了拍攝,該片改編自美國華裔作家張純如著作《被遺忘的大屠殺:1937南京浩劫》。
而中國導演的拍攝計劃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當中,希望作品能在明年12月南京大屠殺70周年紀念的時候和公眾見面。
《南京夢魘》耗資導演十萬積蓄
日前,電影《南京夢魘》(《Rape of Nanking》)在美國的加州、華盛頓州、紐約州等地試映50多場,每場幾乎都是座無虛席,有時甚至連走廊和門外都站滿了人。許多美國觀眾邊看邊流淚,放映結束之後,人們還沉浸在震撼中無法自拔。
據報道,該片的製片人朗恩.喬瑟夫25年前就看到了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文字記錄,當時他就決定寫一本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書籍,並花了20年的時間收集資料。正當他動手寫書的時候,著名的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的《被遺忘的大屠殺:1937南京浩劫》問世了。於是,喬瑟夫放棄了寫書的計劃,轉而准備用鏡頭來記錄歷史。經過近十年的籌備,《南京夢魘》2005年正式開拍,影片所花費的近十萬美元全部是喬瑟夫自己的積蓄。
由於這部紀錄片從一個美國人獨立的視覺來敘述史實,具有很強的說服力。許多在美國的華人被深深打動,並主動在影院當場捐錢,希望能夠用這些錢來宣傳這部紀錄片。目前,在試映成功之後,喬瑟夫將10000個拷貝銷售或贈送給了有關人士,並贈送了500個拷貝給美國的主流大報。目前,製作者正在准備將這部紀錄片推向日本。
中國版「辛德勒」將亮相央視
美國華裔作家張純如花了兩年時間搜集資料,並整理出日軍1937年在南京屠殺30萬人、強暴2至8萬婦女的暴行,在1997年寫成《被遺忘的大屠殺:1937南京浩劫》一書,該書是第一本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專書,連續5月成為《紐約時報》書評的最佳暢銷書。但張純如前年11月疑因憂鬱症發作舉槍自殺。據透露,美國在線的副總裁泰德·萊恩塞斯在讀到張純如自殺的新聞之後,大感震驚,因此決定出資拍攝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南京》(暫名),目前該片已基本拍攝完成。
影片的主要情節是十幾個西方人,包括幾名美國傳教士和一個德國商人,冒著生命危險在南京建立了一個安全區,保護了25萬中國人。據悉,該片的製作陣容十分強大,包括曾經獲得奧斯卡紀錄片獎的比爾·古登塔格,曾經獲得格萊美獎的盧·里德,還有不少好萊塢的大腕都為該片出了力。製作方希望將這部紀錄片拍成中國版本的《辛德勒的名單》。雖然之前有中國製片人希望加入拍攝,但萊恩塞斯認為故事由第三方來講述更客觀。目前,中國中央電視台已經花巨資購買了這部片子在中國的播放權。而該片還有望送往明年1月的聖丹斯電影節以及5月的戛納電影節。
《南京夢魘》事件的時間脈絡
8月1日,吳海燕說服約瑟夫發出求助信,被未名空間轉載。遭遇攻擊。8月16日,約瑟夫發出首封公開信,指責中國發行商、史維會丁元、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宣稱要在9月1日將拍攝的紀錄片《南京夢魘》從網上撤下。
8月17日,吳海燕將之譯成中文,群發給近250名聯系人。
8月18日,17:09,約瑟夫的首封公開信被貼到網路南京貼吧。
8月18日,19:01(未名空間時間8月18日07:01),公開信被網友貼到海外華人網站未名空間(MITbbs)。
8月18日到8月19日,未名空間(MITbbs)的300名海外華人和學生向約瑟夫捐助了超過2萬美元。
8月20日09:00(未名空間時間8月19日21:00),約瑟夫再次發帖,表達對捐款的感激之情。
8月19日,16:42,約瑟夫的首封公開信以及翻譯被貼到天涯雜談社區。
8月19日,17:00,約瑟夫的首封公開信被貼上天涯關天茶舍,當即成為熱門話題。天涯網友對國人的冷漠表示失望,號召向約瑟夫捐款,有網友向吳海燕在北京工行的賬號捐款。總數不詳。
8月22日,21時9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發出帖子《對約瑟夫先生公開信的公開回復》(一)(二)(三)。
截至8月23日,「未名空間」網站的網友捐款總額已超過3.1萬美元。(據《國際先驅導報》對吳海燕的采訪)
8月23日,紀念館的回復被網友貼上天涯關天茶舍。有網友指責約瑟夫利用中國人的愛國熱情騙錢,但也有人認為,外國人替中國人做事,有點差錯也可以原諒。
《南京夢靨》
朗恩·約瑟夫博士忐忑不安地走到熒幕前。已經開始打片尾字幕了,但觀眾席上仍然鴉雀無聲。約瑟夫仔細瞧了瞧前排觀眾,他們臉上的震驚,與20多年前自己臉上的,幾乎一模一樣,「可為什麼沒有其他反應呢?」約瑟夫有些緊張,「是不是這電影讓他們感到不舒服?」
半分鍾後,字幕結束,全場突然炸開熱烈的掌聲。這個來自美國加州的心理醫生終於鬆了口氣,他的目光轉移到吳海燕身上,這位坐在第一排的中國女助手也微笑地看著他,用勁地鼓掌。
這是2005年南京大屠殺紀錄片《南京夢魘》在美國首映時的情景。隨後,製作人約瑟夫與助手吳海燕帶著這部電影,先後在美國加州、紐約與華盛頓引發50餘場震動。
如今,在南京大屠殺過去69年後,他將《南京夢魘》中、英文版上傳到網路,供網友免費下載,甚至還「鼓勵盜版商盜版」。據Y ouT ube與google提供的數據,到目前為止,這部紀錄片已被下載了100餘萬次。
「哪部好萊塢電影有這樣的傳播率?」約瑟夫興奮的聲音從越洋電話里沖出來。
納粹眼中的惡魔
「南京大屠殺不是噩夢的終結,而是一個開端,一個日本人企圖征服亞洲乃至全世界的開端。」這個開端「有別於人類史上任何一場暴行」。在短短8周內,全天24小時,日本人在南京輪奸婦女,活埋居民,進行殺人比賽,用刺刀刺死老人、嬰兒與孕婦,將活人推向火海燒死……南京陡然變成28萬魂靈縈繞的地獄。
看著眼前的一切,日本人竟然在敞懷大笑,像是一群「精神錯亂的魔鬼」!隨後,他們的魔爪還伸向菲律賓、美國、荷蘭、英國、韓國與蘇聯,奪走上萬條生命。
南京大屠殺不僅僅是中國人的災難,而且是一場全人類劫難的開始,它是日本人虐殺其他民族的「熱身練習」。日本民族註定是這場人類受難史的施害者,其命運根源於國內的天皇統治……
2005年3月,美國加州一個學術論壇上,約瑟夫博士發表了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演講,並說自己正在製作一部紀錄片,來展現這場暴行與暴行發生的原因。這番演講讓台下的吳海燕為之一震,演講者思考南京大屠殺的視角是她「前所未聞」的。
這個來美3年,剛獲得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國際關系與亞太研究碩士文憑的中國留學生,此前是中央電視台經濟半小時的記者。在她印象中,南京大屠殺給她留下的印記幾乎全是控訴。歷史教科書與相關影視作品的內容、紀錄片里倖存者的指證等等,總結起來就是「悲慘」與「仇恨」兩個詞,是日本對中國欠下的血債。從來沒有人像這位演講者,超越中日兩國間具體的歷史事件,而從全球與人類的視野來向她展示這場劫難。
約瑟夫對這位中國女記者也充滿興趣。在演講前一個月,他已開始按自己的思路,製作《南京夢魘》,同時打算做中文版本,爭取片子能在中國的電視台播出。不久,約瑟夫與吳海燕達成了合作協議,將配樂搜索、中文翻譯、配音的工作交給她。
采訪中,約瑟夫對此前媒體反復報道的「20年努力、10萬美元投入」不願贅述,相反,他強調自己「並非將所有心力投入於此(《南京夢魘》)」。這位畢業於芝加哥大學醫學系的心理醫生自稱是個「貪婪的閱讀者」與「二戰史迷」,在他看來,二戰是一場「善與惡的較量」,而他一直著迷於對惡之本源的探尋。2004年,他拍了《希特勒日記》,在美國幾家電視台播放,收視率頗高。
他說,自己對南京大屠殺的關注純屬偶然。上世紀80年代初,他無意中看到一本關於這場屠殺的史料,裡面的文字與圖片讓他震驚,「天哪!日本人殺了人還笑得那麼開心!」
這位長年研究精神問題的專家對這個民族感到不可思議。殘暴是戰爭中的常態,但再殘暴的人,也很少像日本人這樣,在殺人中獲得巨大的快感。「怎麼會有這樣的民族,像是魔鬼附了身,集體陷入精神錯亂的狀態?」
此後,約瑟夫開始收集南京大屠殺的史料,事實漸漸清晰起來。一次,他看到一份史料,發現就連納粹也將日本人形容為「惡魔」。他開始明確地意識到,這是一個不可思議且「有別於其他所有暴行」的研究樣本。
全人類的劫難
雖然約瑟夫事先聲明,「做助手沒有任何報酬」,但吳海燕仍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她認為,除了對這位知識廣博的美國人心存敬意外,「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責任感」也是重要的原因。
除了翻譯與配音,吳海燕還負責資料搜集工作。她曾建議約瑟夫到中國尋找史料與倖存者,但約瑟夫不喜歡採用歷史與現今穿插的方式,認為這樣會影響敘事的流暢與真實感。更重要的是,南京大屠殺的現存圖片與影像資料主要存留於美、日兩國。當時,中國戰地記者不及日本的百分之一,且多集中在後方拍「宣傳照」。
約瑟夫介紹,紀錄片的資料全部從美國檔案館、圖書館、日本人拍攝的影像及華裔作家張純如的著作《南京大屠殺》中得來,此外,「沒有受到中國任何一家研究機構的幫助」。
吳海燕解釋說,約瑟夫是在強調這部紀錄片的客觀、中立,這也是他本人對待這段歷史的態度。有時候,他客觀、中立得近於「冷酷」。在編輯影像時,那些尚滴著鮮血的頭顱、被虐殺的婦女、被割掉的生殖器、燒焦的屍體,時常讓吳海燕不忍看下去,她央求約瑟夫別用這么多極端殘暴的史料,因為「不希望把自己的同胞表現得那麼慘」。約瑟夫會很嚴肅地告訴她,不要把情緒帶到工作中來,「你做過記者,應該知道立場中立的重要性」。
「可我無法違背自己的感情。」吳海燕說。在給日軍奸殺中國婦女一段配旁白時,她得盯著畫面,講述中國女子如何被剝光衣服,手腳攤開,用鐵鐐固定在椅子上,供日軍幾百上千次地輪奸……這時她總是忍不住干嘔,失聲痛哭。每當情緒失控,她便跑出去,擦乾淚水,平靜下心情,才回去繼續錄音。
如此反復了上百遍後,吳海燕一度患上抑鬱症,頻繁地做噩夢。約瑟夫知道後,給她做了心理治療,對她做噩夢的原因「在科學層面上分析得很透徹」,但始終不提「民族感情問題」。只有在閑暇時,約瑟夫會指著電視上的車禍,對她開玩笑說,如果死的是日本人,你會很高興吧。
「約瑟夫其實知道我心裡怎麼想的,他是有意在提醒我,要客觀、中立。」吳海燕說。
中文版的配音進行到後期,吳海燕曾提出一個疑問,為什麼將731細菌部隊、日本在菲律賓等國殺害白人、包括美國人的暴行也放進影片,這不是離題了嗎?
「一點都不離題。」約瑟夫很高興她提出這個問題,「南京大屠殺不是一次孤立的暴行,也不僅是中國人的劫難,而是全人類的。」
為了揭示這場全人類受難史的原因,約瑟夫在片中放了兩幅日本軍人殺人後,仰頭狂笑的畫面。「殺人對於他們來說,是快樂而不是痛苦。日本人從小就被灌輸『天皇註定統治世界』的思想,他們在天皇面前,沒有獨立的人格,必須無條件效忠。征服其他民族,是他們的使命。他們從幼兒起就被調教成魔鬼,何來負罪感!」
心理醫生的答案
這部77分鍾的紀錄片在製作上共花了6個月時間。約瑟夫對每個細節都很挑剔。他花了100個小時來選擇配樂,這位在大學期間選修過中國古典音樂的醫生,反復強調音樂要貼切地配合圖像,客觀、適當地表達情感。在吳海燕配中文旁白時,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別讓觀眾聽出你的想法,讓他們自己去想!」
「這其實是中國拍的南京大屠殺進入不了西方視野的原因之一。」吳海燕說。在美國,每逢南京大屠殺紀念日,史維會等社團都會舉辦展覽,展出歷史圖片、紀錄片等。可去看的都是華人。西方人對中國紀錄片中太多的宣傳、說教元素很抵觸,也不太相信。
吳海燕的切身體會是,從1982年至今,國內拍了十幾部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影片,但「配樂與旁白無一例外地充滿了鮮明的感情色彩,中國人看了也許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好,但拿到國際上,就不行了」。
然而《南京夢魘》的客觀性也遭到質疑。不少下載此片的網友提出:片子以美國在廣島投下原子彈結束,這讓人感覺「是美國人拯救了中國」,「怎麼能對中國軍隊的貢獻視而不見呢?」此外,單純的民族性格與心理分析是否足以支撐屠殺發生的原因,也是該片飽受爭議的一點。
對此,約瑟夫的反應顯得頗為激動,他在回復提問時甚至連用數個驚嘆號:「我當然沒有忽視中國人自己的抗戰!!!……不要把我當成歷史學家!!我是一名心理醫生、藝術家和電影人!我主要是從自己的專業角度和觀眾的需要去思考,尋找答案。」
「至於原子彈,」約瑟夫說,「最深層的寓意是,讓觀眾看到惡魔遭到懲罰,由此得到心靈的安慰。」《南京夢魘》在美國3個州放映了50多場,觀眾每次都報以熱烈的掌聲,對此他解釋為,「大家都為日本人的下場感到歡欣鼓舞」。
據海外媒體報道,觀看該片的觀眾70%是華人,30%是白人。吳海燕說,白人觀眾的比例算是非常高的了,此前,類似題材幾乎無白人問津,畢竟,「這段歷史對於他們太過陌生」。她並不否認片中出現原子彈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美國與南京大屠殺的距離,但她強調「這並不違背歷史事實」,最重要的是,「它帶來了非常好的傳播效果」。
一個民族的「失聲」
一名華僑在博客上用「奇妙」來形容自己對該片放映的感受,「美國人的熱情與好奇心像火山爆發一樣噴涌而出」。美國《僑報》記者看到的是,「禮堂座無虛席,走廊都站滿了人」,「在洛杉磯與加州灣區,好幾個白人連看數場,包括他們完全聽不懂的中文版」。
每場放映完後,約瑟夫與吳海燕都毫無例外被觀眾團團圍住。「他們簡直把我們當成了歷史學家。」吳海燕說。美國人的提問常讓她哭笑不得:八年抗戰是什麼?日本人和中國人幾乎長得一樣,他們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仇恨?南京現在怎麼樣?中國和日本恢復建交了嗎?
約瑟夫應付起這些問題來,比中國助手從容得多。「他們問這樣的問題,再正常不過了。要不是偶然接觸到,我這個二戰史迷對此同樣一無所知。」他說,美國歷史教科書在介紹二戰歷史時,中國戰場的情況僅是一筆帶過,更不用說南京大屠殺了。此外,美國作為「日本的好朋友」,其實是模糊這段歷史的「幫凶」,為的是「讓日本在西方世界的形象顯得體面,而讓中國人看上去很糟糕」。
「美國人是看不到,而日本人是不願看到。」吳海燕說。約瑟夫曾聘請一個美籍日裔負責日文版的工作,沒過多久,此人就開始「不對勁」,她幾次三番地與約瑟夫激烈辯論,「我所知道的情況不是這樣的,這是謊言!」此後,合作不得不中斷。在一次放映結束後,一個日本觀眾沖到台前,對約瑟夫說:「你的片子多處失實!」此外,他們還曾接到過匿名恐嚇電話與郵件。
雖然負面與正面的反饋來得同樣強烈,約瑟夫仍充滿了興奮與成就感。吳海燕也同樣歡欣鼓舞,畢竟,《南京夢魘》使這場劫難前所未有地在中國以外的地方引起巨大轟動。
約瑟夫拿猶太民族與中國做了個對比:這兩個民族受到的迫害與虐待幾乎不相上下,但猶太人受納粹壓迫的歷史被全世界所知曉,相關題材的電影就有上百部,而南京大屠殺卻「像是不曾發生過」。他分析,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猶太人善於利用全球尤其是美國的媒體,而中國與全球媒體的合作仍相當少,這導致了南京大屠殺真相的「傳播效果」不佳。
但在吳海燕看來,南京大屠殺在西方乃至全球范圍內的「失聲」,不僅僅是技術問題。「南京大屠殺的原始影像資料基本保存在美日兩國,但它們像是被遺忘了一樣」,如今,《南京夢魘》產生空前反響,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製作者是一個美國人」。

Ⅸ 講述南京大屠殺的電影有哪些

《南京1937》、《拉貝日記》、《黃石的孩子》、《南京!南京!》、《棲霞寺1937》等。

1、《拉貝日記》

影片《拉貝日記》由佛羅瑞·加侖伯格執導,烏爾里奇·圖克爾、丹尼爾·布魯赫、史蒂夫·布西密、張靜初和香川照之等聯袂領銜主演。影片取材自拉貝撰寫的戰時日記《拉貝日記》,通過這個「中國版辛德勒」的傳奇故事,再現了南京那段驚心動魄的慘烈記憶。

影片從親歷者角度記錄了「南京大屠殺」始末,是證實「南京」事件信息最為完整詳實的史料。曾對納粹主義深信不疑的拉貝,在戰爭的殘酷現實中挺身而出,在「南京大屠殺」期間一手組建起「國際安全區」,挽救了20萬中國百姓的生命。

2、《南京1937》

《南京1937》是由龍祥影業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製作,吳子牛執導,秦漢、劉若英等人主演的戰爭片。該片以1937年發生於中國南京的戰事為背景,講述了一個中日結合的家庭在南京大屠殺中遭遇的故事。

3、《黃石的孩子》

《黃石的孩子》是由中國、澳大利亞、德國聯合拍攝的一部抗戰期間的影片。由羅傑·斯波蒂伍德執導,喬納森·萊斯·梅耶斯、周潤發、拉達·米契爾和楊紫瓊等聯袂出演。影片的背景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末飽受戰爭蹂躪的中國。電影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講述了一個英國人喬治·何克,帶領60個孤兒踏上不平凡的征程

4、《南京!南京!》

《南京!南京!》是一部歷史題材的電影,由陸川執導,劉燁、高圓圓、范偉、秦嵐、中泉英雄等主演。影片通過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國士兵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經歷,揭示了戰爭對人性的摧殘。2009年4月22日,該片在中國內地公映;同年該片獲得第57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金貝殼獎等獎項

5、《棲霞寺1937》

《棲霞寺1937》由南京三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南京精匯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於2005年7月5日推出的一部 戰爭劇情電影,該片由鄭方南執導,新華、宋軍等主演。該片講述了1937年底到1938年初南京淪陷前後,南京棲霞寺和尚寂然法師帶領寺廟僧人自發創建難民護難所,不畏日軍的壓力與打擊,保護兩萬多難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