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非線性敘事電影第一個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非線性敘事電影第一個

發布時間: 2022-08-19 20:23:35

⑴ 第一部採用非線性敘事法的電影是

是由D·W·格里菲斯導演的黨同伐異(Intolerance),影片使用了史無前例的剪輯手段,四個故事之間,不是講完一個接著再講一個,而是被分割成細小的片斷,再經過重新排列後交替出現,其間只以一個母親搖晃搖籃的鏡頭作為過渡――藝術上的探索性使之成為非線性敘事的第一個吃螃蟹者.

⑵ 你最喜歡的非線性敘事電影是什麼

一些常見的敘事結構的分類:

1.倒敘:倒敘的好處在於能先把讓觀眾震撼的結果拋出來,然後在倒退的時間里讓觀眾慢慢體會這個結果背後發生的原因。

2.分段式敘事:幾個段落各自成章,但又因為共同的主題統一起來。

3.重復敘事:把一個故事重復講述幾遍,同一個起點,不同的結局。

4.環形敘事:高難度敘事技巧之一,幾個段落按時間順序講述,但講到最後又回到了原點-宿命與輪回

5.羅生門式敘事:即多視角敘事,從不同人物或角度來講述同一個故事,可以讓故事更加豐滿,日本電影常用。

6.多線索敘事:多個段落相互交叉又相互影響,明線里通過某個道具將其串起,暗線則通過某一主題相互聯系。

評語 : 絕對的神作,表面看是《羅拉快跑》的時間重復敘事,實則暗含了幾個人物錯綜復雜的相互聯系和人生節點,每個人現在的選擇都能在過去的閃回裡面找到蛛絲馬跡,狂歡的敘事、怪異的動畫風格,觀看快感無以倫比,需要看兩到三遍才能體會到它的妙處

25. 告白

評語 : 多視角敘事,和《聽說桐島要退部》類似,目的都是最大程度的還原事件真相以及各個人物的內心活動,從而達到揭露和批判現實乃至警世的目的

26. 太陽照常升起

評語 : 初看像是《暴雨將至》的環形敘事,但姜文又將其深化,用開放式的結構和不同時空以及若隱若現的線索將其勾連,最終形成了屬於姜文自己的敘事迷宮

27. 露西亞的情人 Lucía y el sexo

評語 : 敘事的迷宮,唯美的性愛,一抹陽光,無限的出口

⑶ 非線性敘事的電影有哪些

採取多視角立體式敘事,故事之間互有關聯,但是關系很隱秘,一般觀眾會為復雜的人物關系所迷惑。如《低俗小說》《撞車》《瘋狂的賽車》《暴雨將至》。這類影片已經在敘事上走得太遠,它們自身具備了一種更為深刻的意蘊。一般單個的分類和理論已經不能簡單概括它們了。《低俗小說》也可用非線性網狀式結構來概括其某個特徵。

⑷ 非線性的敘事是什麼意思

非線性單線敘事(單線、無序)

「非線性單線敘事」指的是含斷裂、省略、閃回、閃前的單一線索不完整敘事,這類故事雖然撲朔迷離,但基本上是圍繞著一條主線進行敘述的。

比如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成名作《記憶碎片》,雖然在敘事順序上錯綜復雜,呈現出一種「打亂」的狀態,但基本上圍繞著一條主線,即「患有短期失憶症的主人公,通過紋身、紙條收集線索,為妻子報仇。」

「非線性復線敘事」在影視作品中比較常見,簡單來說就是雙線或多線並行的敘事手法。然而,該結構卻存在很多復雜的表現形式。

「線性敘事」被認為是嚴格按照現實的時間向度來組織安排的,由「開端-發展-高潮-結尾」四部分組成。

只要是一條線且前後有序,都是「線性敘事」。因此,文學中的倒敘、插敘都應該算作「線性敘事」,因為它們大體上都遵循「一條線」原則,只不過是以「曲線」的形式表現的。

(4)非線性敘事電影第一個擴展閱讀:

電影的敘事手法,依據文學敘事學或符號學原理研究影片表述元素和結構的理論。沿襲傳統小說敘事學的電影敘事學主要研究故事的情節安排、行動動機、人物性格和審美特性,關注電影劇作的技巧層次。

作為電影的基本敘事手法以及美學流派,與蒙太奇並存的還有長鏡頭技術、快速切換的剪輯方式及其理論,這些敘事手法如今已經越來越緊密的相互融合,成為當今電影敘事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影片《天生殺人狂》的鏡頭組接形式就是快速切換的剪輯方式。

這種剪輯方式已經成為現代電影創作中的思維觀念,導演將無數個場景處理成為一股急速流動的視覺,切換作為一種風格存在,鏡頭間、場景間的切換成為更換鏡頭、更替場景的主要形式。平行、交叉、聯想、錯覺、象徵、對照多種蒙太奇技法綜合運用,為敘事的快速推進達到了一種和諧。

想用怎樣的風格來傳達故事,剪輯師的剪輯是在導演風格上建立起來的。

⑸ 美國往事劇情解析,看不懂是什麼意思

《美國往事》是非線性敘事電影的巔峰之作,四個小時的時長,在恰當的時機,給出恰當的故事,糅合了主角「面條」的一生。

但這種非倒敘、非插敘的敘事手法,於觀眾而言,是一種莫大的挑戰。時間線條雜亂,人物劇情穿梭不斷。除了需要抗住四個小時的超長觀影帶來的疲勞外,還需要理清和走進「面條」一生跌宕起伏的故事。

麥克斯選擇跳進垃圾車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他把自己當成了垃圾一樣扔進了車子,以別樣的死亡,來選擇和面條當面告別。

麥克斯知道面條不喜歡政客,於是他選擇用貝利的人生來過他自己想過的生活。

面條知道麥克斯的打劫計劃一定會失敗,於是他選擇用自己的自由來拯救好友。

麥克斯與面條,終極一生,都在為彼此,而錯過了自己。

⑹ 電影《美國往事》為什麼感覺評分那麼高

我感覺電影《美國往事》是一部無法超越的傳奇之作,怪不得觀眾評價這么高。我一直期待著看一部像《美國往事》這樣的電影,這讓我感到迷失。《美國往事》是瑟吉歐萊昂內「美國三部曲」之一,也是20世紀20-60年代義大利人眼中的美國形象。

面條在極度的遺憾和痛苦中,離開了自己成長的地方。幾十年後,面條幾乎在黃昏時分回到農村,卻意外地發現,過去的一切都是麥克斯精心策劃的,吞下了這個團伙的巨款。他成了上流社會的名人。面對多重指控,麥克斯懇求拉麵自殺,逃脫罪行。拉麵拒絕了,麥克斯絕望的跳進垃圾粉碎機自殺了。大家對這個問題怎麼看,我們一塊探討探討

⑺ 電影敘事是從誰的電影開始的

電影敘事是從奧遜.威爾斯開始的,《公民凱恩》是由奧遜·威爾斯於1940年拍攝的一部紀傳體影片,由他本人擔任導演、製片、編劇。電影開創性使用了平行敘事(非線性敘事)結構。

奧遜·威爾斯(OrsonWelles),1915年5月6日生於美國威斯康辛,1985年10月10日逝世於洛杉磯,集演員、導演、編劇、製片人等多種角色於一身的電影天才。作為演員,他參與了一百多部電影(包括配音);作為編劇,他寫了42個劇本;作為導演,他執導了近40部影片。1975年,AFI授予威爾斯終身成就獎。

他的一生就像一部傳奇,他的電影改變了歷史。奧遜·威爾斯是美國歷史上一位罕見的具有重要文化意義的電影家。迄今為止,所有從事嚴肅電影事業的導演、演員,恐怕仍然不敢正視這位空前絕後的「巨人」。 因為有奧遜·威爾斯,我們願意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電影天才」的存在。

《公民凱恩》不僅是非線性敘事電影的鼻祖,還開創了深焦攝影以及明暗交替的光線運用方法,使電影畫面充滿層次,極大地豐富了人物調度,最終更好地參與敘事。

⑻ 淺談大神導演諾蘭非線性敘事風格的成名作——追隨



上面只是我發現的一點無關緊要的引子,你們權可以當作 娛樂 ~~~


廢話不多說,我們開始進入正題。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追隨》是以開頭兩個人的對話而展開的,並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先引入本片的一個富於表層的主題-尾隨。首先,我在這里的措辭是尾隨,與本片的深層內涵追隨還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片中講述了一個始終認為自己是作家的孤獨落寞之人而又缺乏社交的 社會 底層人物,在無盡的迷茫之中形成了尾隨癖。



隨著尾隨的深入,慢慢的,他遇到了一個衣著光鮮卻干著雞鳴狗盜之事的扒手,與他有了一些交流和碰撞,並且慢慢的被扒手給同化,由尾隨逐漸變為追隨。並在其後引發了這兩個男人與一個富婆之間的故事。


就電影的劇情來看,確實稱得上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劇情片,但如果加上導演諾蘭在影片敘述和電影結構上創新的加持,這部電影不愧為一部很優秀的懸疑片。

不同於以往一些懸疑片的直接敘事,諾蘭導演則採用了一種全新的方法,讓你先看到開頭,也就是第一段時,並且正看出一些眉目時,轉而插入第二段,一些新的劇情,但觀眾們在逐漸理解這一段的時候,第三段又蹦了出來,當即第三段劇情與第一段劇情有了聯系,讓你還在試圖去理解第二段劇情的同時,又解開了對第一段劇情的疑惑,讓觀眾在看電影的時候體驗一種解謎的樂趣,諾蘭的電影是需要動腦的。

其實諾蘭導演的這種電影敘事方式和劇情設置也慢慢的建立起了他的風格。就拿本片的追隨來說,本該是落魄作家對一位衣著光鮮的追隨,讓人們也不約而同的去將這一行為切實對准追隨這一主題,但恰恰確實相反的,在本片最後的反轉中,作家自首說自己有尾隨的癖好,並且強調自己所行的一切事情都是富婆和扒手陷害他的。




作家以為自己很了解扒手,但沒想到扒手更了解他,作家的所有行為都是扒手在潛移默化的改變他的結果。片中所有扒手與作家的交流,都在埋藏細節,例如扒手用內褲來戲耍所偷盜的第一家,用富婆抽屜裡面的內褲來讓作家對富婆有了更多的想像,用「每個人都有一個只屬於自己的箱子,而箱子中確實每個人獨有的記憶和秘密」讓作家通過對富婆的箱子占為己有,用在別人家裡偷來的簽名信用卡給作家並導致了信用卡最終強有力的證據。





所有這些都是為了把兇手指向作家,即使你自首也沒什麼用,作家就這樣一步步被扒手同化,諾蘭導演是非常善於用細節和道具來給人們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所以本片真正的尾隨是扒手對作家的尾隨,類似於一種套路與反套路之感,俗話說套娃吧,其實這種連環套在諾蘭大學的時候就用過了,大家有興趣可以網上搜一下《蟻蛉》看看。




只是在這一部電影中,用一種劇情更加完善的方式來體現。

再就是諾蘭的敘事方法,採用的非線性敘事,導致很多觀眾在看前10多分鍾的時候可能會有些看不懂,但這正是故事的高級講法。

這種帶有個個性的故事講述風格並在之後諾蘭的電影中愈發頻繁,最為顯著的就是2000年的《記憶碎片》,同樣也是一部懸疑類型,同樣也是非線性敘事,並將這種風格變得更加成熟。



諾蘭對於電影有自己的認知和理解,正如他所說的一樣「我是克里斯托弗·諾蘭,一個典型的英國人,像我的前輩希區柯克那樣,不僅是一個導演,也是一個擁有奇想能力的人。」

盡管《信條》帶給我們的感受沒有以往來的震撼,但單從視覺呈現、敘事結構上卻又再賦新意、再造巔峰,期待諾蘭導演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更好的作品!

最後再補上一句,諾蘭導演,你好慘啊!!!


⑼ 如何區分電影敘事結構的線性與非線性

區分電影敘事結構的線性與非線性,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看電影敘事結構的順序。用線性敘事結構的電影往往按照時間先後順序,講述一個故事的發生、發展和結局,相當於講故事的「順敘」。比如《地雷戰》《地道戰》,就是這種敘事結構。而非線性電影敘事的結構有很多種,有時以回憶的「插敘」形式展現,有時候以「倒敘」的形式展現。比如新版的《智取威虎山》,就是綜合運用了倒敘和插敘的非線性敘事結構。
2、看電影敘事結構的繁簡。用線性敘事結構的電影往往情節比較單一,圍繞一個中心故事展開。而非線性敘事結構的電影情節比較復雜,影片往往是多線性敘事,有很多個小故事組成,在一個時間段由其中的一個故事串聯起其他故事。比如1997年張楊執導,王學兵、高圓圓等主演《愛情麻辣燙》就是如此。

⑽ 非線性敘事的影片

記憶碎片
落水狗
低俗小說
羅拉快跑
致命魔術
兩桿大煙槍
羅生門
穆赫蘭道
黑天鵝(這個應該也算)
暫時想到這幾部 你有的我沒想到的也說說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