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中國第一部西流記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中國第一部西流記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8-19 17:44:51

Ⅰ 中國第一部西部片

可可西里》影評

榮獲第十七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金雞百花電影節參展影片、威尼斯電影節參展影片、中國第一部西部歷險片。

故事背景:電影《可可西里》根據一下真實故事改編而來,故事發生地可可西里,位於中國版圖的西部、青藏高原的中心地帶。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著大約一百萬只珍貴的高原動物藏羚羊,不過隨著歐洲和美洲市場對莎圖什披肩的需求增加,導致了其原料藏羚羊絨價格暴漲,中國境內的可可西里無人區爆發了對藏羚羊的血腥屠殺,各地盜獵分子紛紛湧入可可西里獵殺羚羊。短短幾年間,數百萬藏羚羊幾乎被殺戮殆盡,現在可可西里大約只殘存有不到兩萬只藏羚羊。從1993年起,可可西里周邊地區的藏族人和漢族人在隊長索南達傑的領導下,組成了一支名為野氂牛隊的巡山保護隊,志願進入可可西里進行反盜獵行動。在前後五年多的時間中,野氂牛隊在可可西里腹地和盜獵分子進行了無數次浴血奮戰,兩任隊長索南達傑和扎巴多傑先後犧牲。

總評----- 一部關於掙扎、值得敬重的電影,引導觀者關注人類自我生存狀況,關注人類和環境的關系.

經典場景:通過獵殺藏羚羊和阻止獵殺藏羚羊這個載體,講述人在絕境中的生存掙扎和人與自然的相互抗爭。無人荒漠,惡劣氣候,死亡鏡頭,強烈視覺沖擊。

記憶最深的一句話:67分鍾日泰隊長對尕玉說:見過嗑長頭的人嗎,他們的手和臉臟得很,可他們的心特別干凈。

開場鏡頭:巡山隊員強巴在巡山時被盜獵份子殺害,獵殺藏羚羊的境頭,片名出現時的大范圍外景轉換。。。。。。。通過青藏高原純凈稀薄的空氣和穿透一切的凜冽寒風,一望無垠的戈壁灘和連綿起伏的巍峨雪峰宛如版畫般印在鏡頭中明明白白的告訴人們,這就是可可西里,中國最大的一片無人區。

旁白:迷人的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蒙語意為"美麗的少女", (一說為「青色的山樑」,以發音不同而異)。藏語稱該地區為「阿欽公加」。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區之一,長江的主要源區之一。位於青藏高原西北部,夾在唐古拉山和昆侖山之間,西部與西藏自治區毗鄰,西北角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相連,面積達8.3萬平方公里。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范圍為昆侖山脈以南,烏蘭烏拉山以北,東起青藏公路,西迄省界。總面積4.5萬平方公里。 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高寒缺氧,自然條件異常惡劣,人類無法長期生存,絕大部分地區為無人區。可可西里無人區,是世界第三大,也是中國最大的一片無人區,這里氣候惡劣,但卻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野氂牛、藏羚羊、野驢、白唇鹿、棕熊……等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動物使這位少女更加嫵媚動人。無人區受人類活動干擾較少,大部分地區仍保持著原始的自然狀態。有資料顯示,可可西里目前是中國動物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之一,擁有的野生動物多達230多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一、二類野生動物就有20餘種。

我們可以從「真實 ·人性 · 生命」思考:

燈光依然暗淡,當電影的帷幕,漸漸地閉合緩緩地閃出一束光線,打入空曠地的會場,一張張略帶倦意的臉龐,目光依然注視著前方。這,是一種震撼,是陸川的《可可西里》帶給每一個人的力量,它簡潔的鏡頭狠狠地將你擊倒在地。那是什麼力量?是真實,是人性,是生命。

一、真實

《可可西里》講述一群普通人保護藏羚羊的經歷。它沒有搞出什麼戲劇性的正義與邪惡的斗爭,它更多的是在紀錄。電影中除了有點「壞人」的樣子以外,沒有一個壞人,他們的處境都令人了解和同情。無論是「好」或「壞」的一方,他們都是生命,都有活下去的慾望和權利。只是有些人為了生存要保護環境,有些人為了生存要破壞環境。陸川平等地面對他們,擯棄了任何高高在上地道德和判斷。使用的鏡頭很簡潔,也很冷漠。它告訴你,在可可西里,生命的無常,人的渺小,理想的無奈;人與自然關系是如此的微妙與脆弱,當兩者之間的平衡被破壞之後,自然便會實施無情的報復。陸川用它獨有的鏡頭,以第三者的角度,完全描繪了可可西里的真實與惡劣。在角色的表現上,《可可西里》更加表現出了難得的生活邏輯上的真實,避開了「假太空」。《可可西里》的力量實際上就是真實的力度,它有效地表現了人特定環境所表現出來地復雜性及人性中本質的部分。陸川更是用其真實描繪了更加深層的,更加深刻的思想主題:人性與生命。

二、人性

可可西里的生存環境是惡劣的,自然以無人區的方式橫亘在人們的面前,讓人意識到自身的渺小。控制與改造自然這些豪言壯語,在可可西裡面前,暴露了人類的可笑。人為了自我生存,只有被動地去適應它,這就使得人性、生存與道德,在這樣的環境中,起了劇烈的沖突。影片中,給盜獵分子剝羊皮的馬占林,他剝羊皮的技術最好,剝一張五塊錢。「為什麼干這個?」 「原來放牧,養羊,養牛,後來沒有草地了,牛羊活不下去了,人也活不下去了。」這是巡山隊與 盜獵者的黑白對抗中,他是個卑微的人物,他本能地掙扎著生存。他做任何事情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生存,維系自己的生命,如此而已。就連片中正直高大的日泰,在這種殘酷的生存法則之下,也像普通人一樣。他為了隊員的生存而賣臧羊絨,對捕魚者隨意的罰款,為了查出偷獵者而對被獲的偷獵者同黨近似瘋狂的毆打。這些人性中對生存,道德方面本質的反映與透露,更是陸川揭示於觀眾而要公眾去深思的。他們的這些動作,豐富地表達了他們內心世界地感受,也傳遞出了人性的復雜性。

三、生命

《可可西里》中充滿了死亡,充滿了對生命的叩問。最為壯觀的一場死亡是寂寂的荒原上日光之下,上千隻藏羚羊的屍骨安靜地躺著,乾枯的白骨上粘著大粒大粒的沙土。黑色的禿鷲啄食著粉色的肉。巡山隊員們沉默無語,因為任何語言都失去力量。它們被葬掉,擠在一個大坑裡,我心臟的溫度也跟著埋葬。再壯闊的生命還是脆弱的。羊是如此,人也一樣。劉棟陷入流沙,緩慢而不可抗拒地往下沉,掙扎著直到絕望的吼叫聲響過,直到最後一絲呼吸也被淹沒,鏡頭定格然後拉遠,沙地上一絲痕跡也不得,彷彿什麼都沒發生過,可在這沙土之下,明明有一個有血有肉的生命埋葬於此。生命多麼庄嚴神聖,失去時卻如此輕易。能夠感受到的只有大自然的殘酷,人的渺小,生命的易碎。可可西里,像玫瑰,美中帶刺,暗藏殺機。

通過該片,我開始慢慢懂得了藏族人民的生存狀態,他們用自己的生存在詮釋這人性的光輝,生命的敬畏。為了生存的希望而努力掙扎,永不放棄,不管它多麼渺茫。 《可可西里》所展現出的對於人的深層的探索,對於人性,生命的叩門,都值得我們這一批生活於溫暖日光下的青年多多地加以思索。只有這樣才能感受到更多人生與生命地真諦,更加堅定地去尋找自身,實現自身地價值

Ⅱ 中國第一部紀錄片片名是什麼,記錄的是什麼事件

《流浪北京》,《流浪北京》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真正的記錄片。

吳文光之於中國新記錄片的意義相當於崔健之於中國搖滾。該片先後拿去參加了多個國際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日本山形國際記錄片電影節,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等) 。

(2)中國第一部西流記電影擴展閱讀:

《流浪北京》從1988年開始拍攝,1990年剪輯好的關於「北漂一族」的紀錄片,那群人當時被稱作「盲流」,現在冠予的頭銜是「獨立藝術家」。

影片分為六段:

1、為什麼到北京;

2、住在北京;

3、出國之路;

4、1989年10月;

5、張夏平瘋了;

6、《大神布朗》上演。

70分鍾的片子講述了幾個暫居北京的畫家、作家的故事,最終都通過婚姻的方式出國的張慈、張大力,精神分裂但終於也結婚出國的張夏平,通過攝影展去法國而留在那裡的高波,留在北京的獨立戲劇導演牟森,還有攝像機背後的獨立紀錄片導演吳文光。

Ⅲ 中國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1、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慶泰拍攝了由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段,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

2、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園內的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戲」,是中國第一次電影放映。

中國電影事業發端於20世紀初。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慶泰(字景豐)拍攝了由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斷,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13年,美國人經營的亞細亞影戲公司拍攝了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的中國第一部有故事情節的短片《難夫難妻》。1917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拍攝時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動影戲部,此後拍攝了兩部中國最早的長故事片《閻瑞生》和《紅粉骷髏》。

1922年 ,張石川與鄭正秋 、周劍雲等組織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的《孤兒救祖記》,影片嚴肅地涉及了當時的社會實際,表現手法具有較濃的生活氣息,演技自然、親切、樸素。與此同時,出現了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長城畫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較具規模的影片公司。邵醉翁兄弟於1925年創辦天一影片公司,首先取材於民間故事,拍攝一批古裝片,並在上海掀起拍攝古裝片的熱潮 ,還以此立足於南洋市場。

拓展資料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Ⅳ 中國第一部古裝片

1927年左右,轟轟烈烈的「古裝片」運動掀起了影壇的一場商業風暴。可惜的是,當年的這批古裝電影大多已經散失,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的最早的一部是1927年侯曜導演的《西廂記》。

《西廂記》由民新公司攝制,侯曜編導。改編自同名古戲的這部電影是古裝片中較有代表性的一部,從當時的評論來看,《西廂記》的藝術水平在當年的古裝片中屬於中游。本片還是最早在西方作公開放映的中國電影(1928年夏在巴黎)。

Ⅳ 中國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電影

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 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用一架法國製造的木殼手搖攝影機和14卷膠片,拍攝了京劇著名演員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中「請纓」、「舞刀」、「交鋒」等場面。

早期在中國放映的電影都是由外國人拍攝的。1905年,由開設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拍攝的京劇片斷紀錄片《定軍山》,是由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 這一年也因此被公認為是中國電影的誕生日。

北京豐泰照相館的創辦者任慶泰(字景豐)。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出生於遼寧法庫縣四檯子村,家境較為富有,學過照相技術,後來到北京發展。1892年,他在北京琉璃廠土地祠(今宣武區實驗幼兒園,原址已不存在)開設了中國最早的照相館,從其字和名中各取一字,名為「豐泰」。
後來他又開設和經營中西葯房和汽水廠等生意,在前門外大柵欄開設了大觀樓戲院,並在其中放映電影。由於外國電影的片源不足,任慶泰從德國商人在東郊民巷經營的祁羅孚洋行購買了一架法國造手搖攝影機和14卷電影膠片,開始了中國人拍電影的嘗試。

1905年(具體時間一說為夏季,一說為秋天),為給京劇藝術大師、「譚派」藝術的創始人譚鑫培祝壽,由任慶泰主持,將譚鑫培主演的京劇《定軍山》中幾個做功強的片段如「請纓」、「舞刀」和「交鋒」拍攝下來,這就是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
影片是在豐泰照相館院中的露天廣場上拍攝的。攝影機架在那裡一動不動,任由演員在鏡頭前表演動作,光線也是利用的自然日光。擔任攝影的是任慶泰最親近的攝影師任仲倫。任慶泰的角色則相當於今天的導演。
這部影片的拍攝一共花了3天時間,完成片長度為3本,約600英尺。按照當時的放映速度大約能放映10分鍾左右。 因此,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實際上是一部戲曲短紀錄片。
以後的幾年中,豐泰照相館在任慶泰的主持下,陸續拍攝了一些其他京劇影片,如俞菊笙、朱文英的《青石山》,許德義的《收關勝》、俞振廷的《白水灘》、《金錢豹》等戲曲的片段。
這些戲曲片段絕大多數是一些武功戲,主演也多是精擅武生行當的京劇演員,這較為符合無聲電影的特點。 任慶泰的電影攝制工作前後持續了4年,共攝成戲曲短片8部。直至1909年因照相館遭遇了一場火災,才停止了拍攝活動,他所拍的這些影片也沒能保存下來。

1949年4月新中國第一部電影《橋》攝制完成。

1949年在迎接勝利的隆隆炮聲中,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了故事片《橋》,從此中國的電影事業掀開了新的一頁。

Ⅵ 中國第一部紀錄片是什麼

紀錄片《流浪北京》拍攝於1988年,被認為是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紀錄片。拍攝者吳文光由此被稱為「中國獨立紀錄片之父」,其之於中國新紀錄片的意義,相當於崔健之於搖滾。

「讓我們忠於理想,讓我們面對現實」

—— 切•格瓦拉

影片中,吳文光將鏡頭對准一群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北漂族」(那時被稱作「盲流」),他們之中既有作家、畫家,也有攝影家、導演,盡管離開家鄉的原因各有不同,但他們來到北京都是為了追求更為純粹的藝術理想。然而,現實給予他們的卻是更多的無奈與尷尬。表面上他們對於未來樂觀,可沒人知道那是不是因為他們不願告訴別人難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當現實越來越嚴峻時,他們中的多數人,隨當時的出國潮想方設法走出了國門,想在國外追求人生價值,而誓死想在北京找回藝術家尊嚴的幾位,有的終獲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有的則精神分裂。

中國第一部紀錄片,記錄30年前北漂的光榮與夢想
在拍攝《流浪北京》時,吳文光說:「某種東西要結束了,我要把它拍下來」。

果然,在紀錄片完成後,隨之而來的90年代,從集體到個人,這個國家的物質生活和精神追求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片中的主人公也早已各自奔天涯,20多年去了,他們不管身在何處,都已經是在行業頗有知名度的行尊裏手。坐下來,聽完他們的故事就是在為一個時代的青春作小結。

Ⅶ 中國第一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中國第一部電影叫《定軍山》。
《定軍山》是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在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並在前門大觀樓放映,該片由任慶泰執導,譚鑫培主演。影片於1905年12月28日在中國(清朝)上映,結束了中國沒有國產電影的的歷史。
影片《定軍山》取材於《三國演義》第70和71回,是講三國時期蜀魏用兵的故事。著名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
這是有記載的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

Ⅷ 三毛流浪記拍攝在那年

電影《三毛流浪記》於1949年4月1日在上海外灘開拍第一個鏡頭。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上海最有名的六家影院:大光明、南京、美琪、滬光、皇後、黃金等,同時參加頭輪上映,《三毛流浪記》成為新中國建立後第一部公映的故事片。後該影片陸續在全國各地上映,都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新中國第一部電影《三毛流浪記》排片表來啦!

Ⅸ 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是什麼

《難夫難妻》

相關介紹:

《難夫難妻》是於1913年上映的劇情電影,由張石川、鄭正秋執導,由丁楚鶴等主演。《難夫難妻》是中國第一部故事片(該片共四本)。劇中角色由文明戲演員扮演。

電影講述了一戶姓劉的小康之家要娶媳婦, 請來了媒婆, 她的成人之美, 使她在城鎮上很出名。黃花閨女出嫁要找她;富裕人家娶童養媳要找她;達官紳士娶小妾也要找她。盡管她在做媒時有言過其實的現象,請她做媒的人家還是很多。

(9)中國第一部西流記電影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雖然從1895年12月28日起,世界各國公認的電影時代正式開始了。但中國人自己拍攝電影,學界基本認定是從1905年才開始。

這一年,北京豐泰照相館主人任景豐因對拍電影感興趣,便自購攝影機等器材,真正開始拍攝影片了。豐泰照相館攝制的第一部影片,是由京劇演員譚鑫培主演的京劇《定軍山》,這部短片就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戲曲片,也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

而中國人自己攝制的故事片卻姍姍來遲,直到1913年秋,才由張石川、鄭正秋等人組成的新民公司,由鄭正秋執筆為亞細亞影戲公司編寫了一個抨擊社會現實的電影劇本,即《難夫難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難夫難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