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電影口碑對票房影響大嗎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電影口碑對票房影響大嗎

發布時間: 2022-08-19 16:10:01

A. 消費者評價對電影票房有什麼影響

消費者對電影的評價至關重要。因為很多人看的不是首映,而是看這部電影的口碑才決定的。

B. 電影口碑和票房,哪個重要

電影的口碑和票房兩個是相互對立的,電影口碑是說明這部電影的質量還有內容拍的比較好,所以口碑會比較好,而電影票房是電影工業。成功的體現他們追求的就是商業的利益,所以說如果按情懷來說,那電影口碑會比電影票房要重要,那如果說純想賺錢,當然是票房比較重要。

C. 李煥英的電影票房拿了好幾個當日第一,口碑對電影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春節檔自上映以來,《你好,李煥英》的電影票房拿了好幾個當日第一,許多觀眾對於這部電影的評價都很高,《你好,李煥英》的確是一部口碑炸裂的電影。我認為,對於一部電影來說,票房固然重要,但是口碑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口碑往往會讓一部電影走的更為長久。

什麼是口碑?在網路中有如下解釋:

口碑,漢語詞彙,拼音是kǒu bēi,指眾人口頭的頌揚;泛指眾人的議論;群眾的口頭傳說,相當於一種大眾嘴邊經常提起的事情或組織。

那些妄圖通過“流量”帶動收視和票房的投資者們應該做的是用他們的眼睛去好好看清楚誰才是優秀的作品,誰才會讓他們大有裨益!

D. 影視行業影響票房的影響因素

影響電影票房的五大因素

一、影片本身質量:影片的質量是影響票房的首要因素。內容為王,影片的質量上去了,有口碑了票房就容易上去。

按照電影的口碑和票房可以分為:

有票房又有口碑的電影;

有票房無口碑的電影;

無票房有口碑的電影;

無票房無口碑。

有票房又有口碑電影,數量很少;市場上絕大多數都是無票房無口碑的電影。無票房卻有口碑電影,可能經典並獲獎,受眾范圍較小,比如2017年上映的《七十七天》《二十二》。只有影片本身質量過硬,擁有口碑後,電影票房就更容易獲得成功。

二、影片排映檔期:影片在什麼檔期內進入市場是一門學問。不同檔期有不同的特點,在定檔期的的時候需要瞻前顧後,不要匆忙且盲目的選擇檔期。有同類題材的影片上映之時,就不要前後緊挨著上片。不同的檔期應有不同的策略。

中國特色電影檔期

1、賀歲檔:賀歲檔泛指每年11月初到次年3月初的電影檔期,大約在八九十天左右。

2、五一檔:一般泛指每年五一期間的電影檔期。

3、暑期檔:一般泛指每年6月-9月的電影檔期。

4、國慶檔:一般泛指每年國慶期間的電影檔期。

其中含有情人節檔、三八檔、清明檔、愚人檔、端午檔、七夕檔、光棍節檔、雙12檔等。不同的檔期應有不同的策略。

三、影片宣傳策劃:電影市場是以商品交換的形式而提供影片和放映的場所,需要經過宣傳策劃的手段達到產品推廣的目的。 關於電影的營銷策劃,宣傳要有誘惑力,宣傳投資、演員、花絮、導演闡述、拍攝趣事等,對影片的包裝等都是至關重要的。

電影的宣傳策劃應該貫穿於製片、發行和放映的全過程,各自利用自身優勢在影片的宣傳策劃上「各盡所能」。電影片名,好的片名擁有很好的傳播效應,片名也會影響票房。朗朗上口,過長不便於記憶。電影海報,海報的作用就是吸引觀眾走進電影院,富有視覺性,作為電影售前的消費產品,片名是第一包裝,電影海報是第二包裝。

四、映期社會環境:對一部具體的商業影片來說,在絕對有效生命周期內能否取得最大值的票房,與該片上映周期前後的社會環境存在著一種潛在的因果關系。電影市場放在社會大環境中來

看,還是比較脆弱的,911恐怖事件、SARS肆虐數月、足球世界盃等,都動搖過電影市場的正常地位。應勢利導、隨機應變是必不可少的。

五、映期天氣環境:天氣情況與社會發展、個人

生活都有關系,天氣同樣在客觀上影響著電影市場票房,只是其表現形式不同而已。電影市場上的放映工作猶如足球比賽,一經決定檔期,不會因天氣變化而變動,這中間運氣的成份太濃。從這個意義上講,影片進入市場後也得「靠天吃飯」了 。

六、影院和票價等其他因素:影院建設、電影票價、影片數量和立法規范等諸多方面也影響電影票發。所以中國電影市場要穩定發展,則要依靠社會的資金和力量,從而使市場正常有序、規范和諧的持續發展。

E. 在你看來,票房高低和電影的好壞有著絕對關系嗎

其實票房的高低跟電影的好壞有著絕對關系。如果你的電影不好,那麼別人也不會為你的電影做宣傳,很多人看完一遍之後就不會讓朋友去觀看,這樣票房就不會高,如果你的電影是非常的好,口碑好了,就會吸引更多的人觀看。

現如今我國的影視圈發展的是非常的好,而且我國的電影票房也是特別的高。尤其是在今年,很多電影都創造了紀錄,像賈玲導演的《你好,李煥英》,陳思誠導演的《唐人街探案》第三部。這兩部電影成為了今年的黑馬。而且這兩部電影的票房加在一起將要突破100億,這樣的成績也是非常的了不得,而且這兩位導演都是非科班出身。他們兩個呈現出這么精彩的作品,讓很多網友喜歡,因為這兩部作品的劇情是非常的好。


最後衷心的祝願我國的影視圈將會有更多的電影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之中,我國的影視圈發展的越來越好。

F. 電影的好口碑可以促成高票房嗎

據報道,2017年國內電影市場明顯回暖,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同比增長13.45%,2017年以來,多部影片票房明顯受到「口碑」效應影響。

報道稱,分析人表示,以影片《芳華》為例,1月1日為該影片上映第18日,影片排片佔比仍有15%,並以4898.3萬元(貓眼1月1日17:30數據)日票房成為當日票房第二名,僅落後於《前任3:再見前任》的8269.72萬元。

業內人士表示,2017年,觀眾「口碑」效應對於電影作品的票房影響愈發明顯,電影市場不再是導演、公司的內容輸出市場,而是用戶「口碑」效應主導的受眾市場。

G. 你覺得有哪些影片的口碑和票房不符

在藝術與商業共同發展的時代,小編個人認為一部電影電影的票房和口碑同樣重要,票房可能是個短期效益,而口碑是個長期優勢,下面小編來盤點一下口碑和票房不符的影片。
在之前曾上映過的一部電影《找到你》,由馬伊琍和姚晨所主演的這部影片收到觀眾的好評不少,觀眾的口碑都不錯,但是當時票房卻十分慘淡,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部現實題材的電影成了叫好不叫座的一個例子。

《找到你》叫好不叫座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不能歸結為它是一部現實題材的電影,但其實也不能一概而論,也要考慮觀眾對於電影中的各種元素是否感興趣。

H. 《唐人街探案3》票房突破22億,票房和口碑哪個更重要

雖然《唐人街探案三》自春節檔上映起來票房一直在攀升,但是口碑卻一直在下降。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我覺得電影的口碑要比票房更加重要,票房再高口碑不好,即便是這部電影的票房達到了100億,我覺得這部電影也是失敗的。因為我感覺不管是對於這部電影還是其他電影來說,可能觀眾最初都是抱著一個熱度和噱頭去看這部電影,但是在觀看的過程中完全沒有達到自己預想的程度,這些票房是沒有觀看過之後消費的,所以是不可退還的,但是觀看過後的口碑卻是真實存在的,這類影片往往只能獲得短時間的利益,而不能真正讓觀眾覺得滿足,也無法長遠的發展。

好口碑造就高票房

說實話,新電影剛剛上映的時候,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去看,有些人可能會沖著某些橋段或演員去看,但是更多的是觀影人在之後的傳播與評價。人大多都會受自己身邊人的情緒觀念影響,如果有人在看過電影後說這個電影拍的很好,那麼,身邊的朋友就會非常有興趣看,但是如果評價不好,就不會有很多想看的慾望。

所以不管怎麼看,口碑都是比票房要更加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