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環太平洋3d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環太平洋3d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8-18 17:54:55

❶ 如何評價《環太平洋》的特效

確實劃時代,但重點不在技術領域,而在美學和更恐怖的就是人類感官的體驗上,《環太平洋》是第一個真正能通過IMAX3D而非體感控制、全息影像或神經連接就達到了身臨其境的夢境感的電影,或者說互動娛樂藝術品,是一部真正將基於現代計算機圖像技術和光學成像技術進行創作的視覺藝術形式(即電影、電視、視頻游戲等)和傳統的實體的視覺藝術(如繪畫、雕塑、建築、裝置藝術)進行完美結合的偉大作品。相比之下,文本層面的藝術創作已經不太重要了。《環太平洋》距離繪畫和雕塑藝術要比文學更近。早上我在微博上寫了一些片段,下面匯總成文。

剛剛從IMAX影廳出來。第一排看《環太平洋》的非凡體驗讓我頭一回感受到了IMAX尺寸的1:1等比物體的身臨其境感。這也是至今以來最具真實感的3D體驗。德爾托羅萬歲!邁克爾貝去屎!

還挺難組織好語言的,第一排IMAX看《環太平洋》的真實感遠遠勝過了TF和阿凡達,除了3D效果的溢出感,最主要的是等比物體的身臨其境感,也就是說,如果把自己代入到情景里,機甲、人、怪獸幾乎都是1:1的,這和過去看所有電影眼睛接收到光學放大縮小後的圖像產生的成像效果的不真實是完全不一樣的。

通常電影觀影的觀看體驗,強調的是視線最大化,也就是視線的上下左右的邊緣正好被銀幕占據,保證畫面中的圖像信息都被容納進視覺神經的接受范圍內的同時盡量不接收銀幕外的現實視覺信息(也就是影院的牆體、鄰座的觀眾等)。但這和真實世界還是有差距,特別是特寫鏡頭和狀物的全身鏡頭總有不真實感。實際上我們的視覺神經並不是這樣二維而是三維運作的,因此通常的影片包括3D阿凡達,即使坐第一排也是有平面感的,這並不是說效果不好,而是畫面中的物體過分放大了,不符合人眼對現實物體體積的光學變焦成像,特別是人臉特寫鏡頭,坐前排太大,坐後排視線就無法被畫面充滿,總之距離夢境差距太大。

電影發展了一百多年,實際上一直沒能解決戲劇級的身臨其境感。目前的大銀幕和小熒幕體驗,大銀幕上看小物體碩大無比到失真,小熒幕上看大物體嚴重縮小到缺乏震撼感(只能根據比例去腦補,大部分女性觀眾缺少這一能力)。當我們看畫展時,需要恰當的距離體會畫家創作時的視線,而電影放映就是這問題。以前的IMAX電影,包括3D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即使畫面中的信息主要是視覺奇觀比如變形金剛,實際畫面體積也還是比機體大得多,加上鏡頭視角帶來的視覺變形,無論觀眾坐在第一排還是中間的所謂黃金位置還是最後一排,都只有視頻觀看的體驗,而沒有身臨其境的夢境感。

《環太平洋》依靠超巨型的機體(大約幾十層樓高)結合開創性的CG光影(豆瓣這位朋友分析了光影,但沒結合人眼的體驗),特別是神乎其技的透視效果和鏡頭語言,第一次實現了身臨其境的夢境感動態視覺藝術創作,也就是諾蘭試圖用《Inception》表達,但並沒有在影像層面實現的欺騙觀眾的視覺神經。至於這種身臨其境感的體驗真的很難用語言說得清,說實話,當具體到人類主觀敘述自己的感官體驗時,語言是非常無力的。比如性快感,我們只能用麻麻的、酥遍全身來形容高潮。親眼看到長城、尼亞加拉大瀑布之類的奇跡時,我們也只會用一聲WOW代替。相信我,放棄傳統的全景感到近處看《環》,你會WOW的。

❷ 環太平洋3什麼時候上映

截止2020年1月17日,並沒有官方發布《環太平洋3》具體上映時間。

《環太平洋3》為《環太平洋》系列電影第三部。

《環太平洋》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在宣傳動畫電影《生命之書》時透露他正在計劃籌拍《環太平洋3》,會有一些特定角色出現在《環太平洋2》的片尾,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環太平洋》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日前透露了續篇《環太平洋2》的籌備進展,稱劇本的初稿已經完成,將於2015年11月或12月正式開機。第二部不僅會和前作有很大的不同,並且會直接引出《環太平洋3》。

德爾·托羅感覺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連他自己也承認《環太平洋2》將是一部「野心之作」,他們希望能完成「環太平洋三部曲」,而且在第二部的結尾也能引出第三部。《環太平洋2》將和第一部完全不同。「有些你最喜歡的角色會回歸,有些則不會」,德爾·托羅說。

(2)環太平洋3d電影擴展閱讀:

《環太平洋1》劇情簡介:

2013年,環太平洋地區海底深處出現了一個平行宇宙「突破點」,隨後,一個巨大無比的巨獸生物從「海洋」中崛起,第一隻巨獸首先摧毀了舊金山以及周圍所有的海岸城市,而人類大部分企圖阻止巨獸的軍事行動全部以失敗告終。

但巨獸也最終在人類的殊死抵抗下死於核彈中,但舊金山方圓百里變成了荒蕪之地。事件結束後,人類為巨獸起了「怪獸」(Kaiju)的名字,但原本認為結束的怪獸襲擊卻接二連三而出現在各個環太平洋城市。

人類在無計可施之下發明了他們自己創造的「怪獸」:「機甲獵人」(Jaeger),利用巨大機械士兵來對抗怪獸大軍,由兩名腦部神經網路互相串連(浮動神經元連結)的操縱者同步操作戰斗機械士兵,利用儀器來檢測怪獸的級別與代號。

自從有了機甲獵人,人類開始獲得勝利,甚至將怪獸襲擊變成宣傳活動與儀式,但人類卻並不知道更加恐怖的威脅即將來臨,而「怪獸戰役」也就此打響。

製作背景:

《環太平洋》由華納兄弟與傳奇影業公司推出,傳奇影業/DDY製作的電影。該片以2D、3D版本上映,部分戲院則會有IMAX版,並由華納兄弟娛樂公司旗下的華納兄弟全球發行。

幕後創意團隊包括奧斯卡得獎攝影指導吉爾摩·德爾·托羅、製作設計安德魯·奈斯可蘭尼和卡蘿絲·碧兒、剪輯彼得·艾蒙森和約翰·吉爾羅,以及服裝設計凱特·荷利。配樂則是由拉敏·賈瓦迪所編寫。視效總監是約翰·諾爾和詹姆斯·普萊斯,動畫總監則是豪爾·席可。

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編寫和製作了該片,故事由編劇特拉維斯·比徹姆原創,他是在環太平洋的加州海岸線上構思出這個故事的中心要素。比徹姆稱這個原創故事,裡面有結合人類和機械人對抗外星怪獸的殊死戰,而這些外星怪獸並不來自於銀河系,而是從海底竄出。

然而對這種規模的動作鉅片來說,製片者也需要打造出能夠與之平衡的人性中心故事。製作人喬·賈希尼則表示,不管面對多大威脅,電影的主題仍然是人性光輝。

❸ 求建議,環太平洋IMAX 3D跟普通3D區別大嗎

網上說區別很大 就像2d升級到3d 3d升級到imax3d,眼鏡看不到電影以外的東西,要戴眼鏡。屏幕大很多,且左右眼睛是分別放的畫面,而3d是重疊的偏光畫面

❹ 環太平洋3D,Imax的好看嗎

很棒的電影,我看的是imax的,感覺就像在我前面像我走過來一樣,贊

❺ 又有新3D電影要上映了呢。 《環太平洋》,呵呵,又可以去看3D電影了。

這大尺寸硬屏3D電視,我也體驗過了,我很喜歡看3D電影,所以我主要體驗了3D效果,效果真的非常好,畫面還是無閃的,很棒的。

❻ 看環太平洋2電影AIMX3D好還是看4D好求幫助

一定要看3D的,目前國內的4D電影效果都是會影響觀影體驗的,4D座椅的振動和天花板的閃光都會造成不適,我自己就看的是環太平洋2 4D版

❼ 電影環太平洋六大機甲都是什麼

《環太平洋》六大機甲分別是暴風赤紅、危險流浪者、切爾諾阿爾法、探戈狼、尤里卡突襲者、隱形浪人一代機甲。

1、暴風赤紅,中國「賊鷗」機甲戰士,重1722噸,高76米,是片中唯一一個需要三人駕駛的機甲戰士。其外形出色,採用大獨眼造型,頭部具有變焦望遠鏡功能,頸部非常靈活,右臂配有雙拳,可以在肉搏戰時發揮效力,左臂具有生物識別功能,可鎖定怪物的骨骼進行精確打擊。

2、危險流浪者,美國版「賊鷗」機甲戰士,重1980噸,高79米,採用最常見的雙人操作系統,注重頭部、前胸、後背、肩膀等要害位置的防護,且採用了核動力進行驅動,雖然造價高昂,但免去了常規動力機甲戰士在補給和維修上的繁瑣程序。

3、切爾諾阿爾法,俄羅斯版的機甲戰士在設計上特別注重了防止低溫海水對性能發揮不利,在關節設計上採用簡單的扳手式手掌、手臂存在多種操作方式,而最重要的頭部也有厚厚的裝甲保護,頗為與眾不同。

4、探戈狼,日本是最早遭受怪獸襲擊的環太平洋國家,因此日本版機甲戰士開發時間較早,該款機甲戰士操縱人員僅有一人,機動性和操控性存在一定缺陷,但是背部的筒式火炮設計極為強悍,逃生艙的設計是其特色。此外,關節靈活的操作組件也是它的一大亮點。

5、尤里卡突襲者,澳洲是最後一個遭受怪獸襲擊的環太平洋地區,因此澳洲版機甲戰士面世最晚,它的擊殺數量達到了最高的11隻。手臂上的腕刃,重擊的銅拳,前胸的導彈,讓這款機甲既可遠程也可肉搏,而且它還設計有逃生艙。

6、 隱形浪人一代機甲,日本製造,高度74米,重量7450噸,擊殺一隻怪獸後被摧毀。這台機甲只出現了5秒。

(7)環太平洋3d電影擴展閱讀:

暴風赤紅中國「獵人"機甲戰士,其外形出色,速度方面比較占優勢,以上的武器使他成為了極端駭人的末日打手,它的警惕性、攻擊性以及防守力都能得到極大的提升,並且這個格鬥王在香港南部港口殺死了七頭怪獸,殺敵數在所有機甲中排行第二。

❽ 誰看了電影,環太平洋3D效果怎樣好看嗎

3D效果很不錯,畫面很清晰。看著很有感覺的,建議你去看,不會後悔的。,

❾ 《環太平洋》與《速度與激情6》對比與影評

飆車猛片《速度與激情》系列是不少影迷心中的「金字招牌」。《速度與激情6》全球票房日前已經突破7億美元,打破了《速度與激情5》5億美元票房的最好成績。這次故事裡的飆車大戰發生在倫敦,地下車手老大范·迪塞爾與他的夥伴們,跟恐怖分子展開飆車決戰。有海外影迷透露,《速度與激情6》在激情指數上徹底「破表」。
另一部令影迷「千呼萬喚」的影片當屬 《環太平洋》。該片將以3D及IMAX中國巨幕制式登陸內地院線。《環太平洋》的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是世界影壇魔幻現實主義手法使用得最得心應手的導演之一。作為年度酷炫科幻電影,《環太平洋》主打重金打造的突破性特效科技。在《環太平洋》中,來自外星球的巨獸突然從太平洋海底崛起襲擊地球,沿岸的美國、中國、日本、俄羅斯和澳大利亞五國聯手依靠研發的巨型機甲戰士與之對抗。
影片最大的賣點就是五個國家造型各異的巨型機甲。其中,中國版身高89米、重達6122噸,而且是唯一一個由三人操作的機甲戰士。在《環太平洋》的視覺盛宴里,不管是海洋、怪獸、機器人、大都市還是地球本身,都比以往機器人科幻電影更為驚人。
據悉,《環太平洋》 自上映以來大受歡迎。在北美地區,該片備受媒體好評。《底特律新聞報》更給予該片「里程碑式」的肯定:「《環太平洋》復活了沉睡幾十年的怪獸電影。」《環球郵報》則表示:「今年夏天的動作片中,吉爾莫·德爾·托羅的《環太平洋》是迄今為止最有趣的。」在亞洲地區,影片的高品質畫面為它在亞洲動漫界、游戲界贏得良好口碑,媒體也稱其為「亞洲科幻迷、機甲迷、怪獸迷們無法抗拒的科幻電影」。
據了解,截至目前,該片在美國電影評分網站上的好評度都高於全球熱映的《速度與激情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