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我國第一部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我國第一部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發布時間: 2022-08-17 23:29:38

⑴ 電影的中國電影

中國最早放映的電影——1896年8月11日法國商人在上海徐園「又一村」茶樓內放映的「西洋影戲」。
中國第一部電影是戲曲片京劇《定軍山》,內有《請纓》、《舞刀》等片斷,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由北京豐泰照相館攝制。無聲片,長約半小時。
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是《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1913年在上海拍攝,無聲片,鄭正秋編劇,鄭正秋和張石川聯合導演。此片是由亞細亞影戲公司開張後的第一部作品,首開家庭倫理劇之先河。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1921年中國影戲研究社在上海拍攝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
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可放映電影——1922年由張石川導演的《勞工之愛情》又名《擲果緣》,是現存尚可放映的最早的一部中國電影,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故事片。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是《歌女紅牡丹》,明星影片公司1931年攝制,該片採用的是蠟盤配音的技術。
中國第一部開創電影奇跡的影片《破艙》,是完全一個人攝制的、零成本、即興創作(先拍攝後寫劇本)的電影長片,2013年楊誠俊導演電影。
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大獎的影片是20世紀30年代由蔡楚生導演的《漁光曲》,它在1935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榮譽獎」。
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1941年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鐵扇公主》完成,公映後受到好評。
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是1948年拍攝於上海的戲曲片《生死恨》,由華藝影片公司出品。費穆導演,主演梅蘭芳,著名攝影師黃紹芬為攝影指導,李生偉任攝影師。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故事片是《橋》,編劇於敏,導演王濱,東北電影製片廠1949年攝制。
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部譯製片是《團的兒子》,原譯名《小英雄》,楊范、陳涓翻譯,周彥譯制導演,上海電影製片廠1950年譯制。
我國與外國合拍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是1958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與法國加朗斯公司合攝的《風箏》,導演王家乙、羅歇·比果。
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是1956年拍的《祝福》(魯迅著,夏衍改編,桑弧導演),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
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故事片是1959年拍的《老兵新傳》,編劇李准,導演沈浮,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攝制。
中國第一部彩色立體銀幕故事片是1962年拍的《魔術師的奇遇》,編劇:王煉、陳恭敏、桑弧,導演桑弧,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攝制。
中國第一部彩色舞台紀錄片是1953年拍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編劇:徐進、桑弧,導演桑弧、黃沙,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
中國美術片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影片——1956年木偶片《神筆》獲義大利第八屆威尼斯國際兒童電影節8至12歲的兒童文娛片一等獎。
中國第一部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的電影——1988年張藝謀的《紅高粱》。
中國第一部剪紙片——1958年萬古蟾導演我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為美術影片增添了一個新品種。
中國第一部遮幅式寬銀幕故事片是1977年拍的《青春》,李雲官、王煉編劇,謝晉導演。
中國第一部現代音樂故事片《震撼》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和北京法宣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強強聯手,共同打造而成。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伊留繼昂電影院。1905年,由俄籍建築設計師、猶太人潘·瓦·科勃采夫開設了哈爾濱第一家電影院。原址就在道里區西十二道街和中央大街交口處,這也就是中國第一家電影院。
中國第一個電影製片公司——1909年美籍俄裔商人本傑明·布拉斯基(Benjamin Brasky)久慕上海這塊生財富地,不遠萬里來到上海香港路創辦亞細亞影戲公司。這是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攝制公司。
中國海外預售最高動畫片------《龍之谷·破曉奇兵》
中國國產電影票房第一名:《美人魚》,打破了《捉妖記》2015年創造的24.38億票房紀錄,成為中國影史的國產片新科狀元。

⑵ 有哪些曾經獲得國際獎項的中國影片

1、《楊貴妃》

1962年李翰祥執導的《楊貴妃》獲最高技術大獎。該片改編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

1993年侯孝賢執導的《戲夢人生》獲評委會大獎。它是一部記實性電影,以李天祿前半生的生活經歷為敘事主線,李老本人的口述回憶與拍攝重塑的場面相互穿梭交織,以李天祿的個體經歷呈現出台灣自清末至1945年日本投降五十年間的歷史風貌。

⑶ 中國第一位獲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女導演,趙婷有多努力

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已落下帷幕。令人欣喜的是,繼侯孝賢、張藝謀、李安、賈樟柯等大導演之後,此次中國的趙婷、許鞍華、范帆三位導演再度斬獲重要獎項,極大地鼓舞了中國電影的士氣。

趙婷依舊在電影創作的道路上前行,因為這是她發自內心熱愛且願意為之奮斗一生的事業,希望她保持初心、再接再厲,為觀眾呈現更多的震撼佳作!

⑷ 中國有什麼獲得國際大獎電影

1,《雙旗鎮刀客》所獲獎項:第三屆日本夕張國際探險與幻想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

《雙旗鎮刀客》是由何平執導,高偉、孫海英、王剛等主演的武俠片。影片講述了男孩「孩哥」按照父親遺囑去雙旗鎮娶與自己定過娃娃親的「好妹」時遭遇土匪,最終殺死土匪為民除害的故事。該片於199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

2,《火焰山來的鼓手》所獲獎項:第四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影片獎」。

《火焰山來的鼓手》是由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出品,廣春蘭執導,庫爾班江、阿依努拉主演的劇情片,於1991年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在火焰山下的一個小村莊里,一個藝術天賦很高的農家孩子被藝術團發現,並培養成為一名優秀的鼓手的故事。

3,《大紅燈籠高高掛》所獲獎項: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

《大紅燈籠高高掛》是由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張藝謀執導,鞏俐、何賽飛、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該片改編自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影片圍繞封建禮教展開話題,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吃醋,並引發一系列悲劇的故事。

4,《秋菊打官司》所獲獎項: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秋菊打官司》是張藝謀執導的農村題材劇情片,由劉恆編劇,鞏俐、雷恪生、劉佩琦等主演,於1992年8月31日上映。該片改編自陳源斌的小說《萬家訴訟》,講述了農村婦女秋菊為了向踢傷丈夫的村長討說法,四處上訪,最終訴諸法律的故事。

5,《留守女士》所獲獎項:第十六屆開羅國際電影節(1992年)最佳影片(金字塔金獎)。

《留守女士》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91年,主要劇情為:出國熱潮帶來了一大批「留守者「,女主人公乃青是一位丈夫在國外的「留守女士」。一次,她邂逅了一位妻子在國外的出租汽車司機嘉東,他們從相識到相互吸引,直至墜入愛河。

一度乃青從丈夫背叛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並使她從情感封閉中解脫出來。然而,乃青和嘉東間的情愛和海誓山盟,並沒有徹底解決自身的孤獨、困惑、失落和危機。乃青在喪失依附之後,決定去尋找自我的價值。

⑸ 有哪些獲得過金獅獎的電影

歷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獲獎名單

第一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32年
最佳外國影片 (無)
第二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34年
最佳外國影片 阿蘭島人(英)
第三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35年
最佳外國影片 安娜.卡列尼娜(美)
第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36年
最佳外國影片 加利福尼亞的皇(德)
第五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37年
最佳外國影片 舞會的名冊(法)
第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38年
最佳外國影片 奧林匹克運動會(德)
第七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39年
最佳外國影片 (無)
第八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40年
最佳外國影片 驛站長(德)
第九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41年
最佳外國影片 克魯格總統(德)
第十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42年
最佳外國影片 偉大的國王(德)
第十一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46年
最佳外國影片 大地之光(美)
第十二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47年
最佳外國影片 罷工(捷)
第十三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48年
最佳外國影片 王子復仇記(英)
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49年
聖馬克金獅獎 曼儂(法)
第十五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50年
聖馬克金獅獎 裁判結束(法)
第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51年
聖馬克金獅獎 羅生門(日)
第十七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52年
聖馬克金獅獎 禁止的游戲(法)
第十八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53年
聖馬克金獅獎 (未評)
第十九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54年
聖馬克金獅獎 羅密歐與朱麗葉(意、英)
第二十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55年
聖馬克金獅獎 諾言(丹)
第二十一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56年
聖馬克金獅獎 (無)
第二十二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57年
聖馬克金獅獎 不可征服的人(印)
第二十三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58年
聖馬克金獅獎 無法松的一天(日)
第二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59年
聖馬克金獅獎 羅維雷將軍(意)
大戰(意)
第二十五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60年
聖馬克金獅獎 橫渡萊茵河(法)
第二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61年
聖馬克金獅獎 去年在馬里昂巴德(法)
第二十七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62年
聖馬克金獅獎 伊凡的童年(蘇)
家族日記(意)
第二十八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63年
聖馬克金獅獎 城市上空的魔掌(意)
第二十九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64年
聖馬克金獅獎 紅色沙漠(意)
第三十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65年
聖馬克金獅獎 北斗七星(意)
第三十一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66年
聖馬克金獅獎 阿爾及爾之戰(意)
半個男人(意)
CHAPPAQUA(美)
第三十二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67年
聖馬克金獅獎 白日的美女(法)
第三十三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68年
聖馬克金獅獎 馬戲團帳篷頂上的藝人(西德)
1969-1978年,電影節雖仍在舉辦,但未再評出正式的獎,其中1973/1977/1978年停辦。
1973年,更名為"義大利電影評論日"1975年,改名為"雙年電影節",1979年恢復正常舉辦,1980年恢復"聖馬克金獅獎
第三十七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80年
聖馬克金獅獎 葛洛麗亞(美)
大西洋城(法、加拿大)
第三十八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81年
聖馬克金獅獎 沉重的年代(西德)
第三十九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82年
聖馬克金獅獎 情況(西德)
第四十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83年
聖馬克金獅獎 卡門(法、瑞士)
第四十一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84年
聖馬克金獅獎 和平陽光年代(波、西德、美)
第四十二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85年
聖馬克金獅獎 天涯淪落女(法)
第四十三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86年
聖馬克金獅獎 夏季(法)
第四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87年
聖馬克金獅獎 孩子們,再見(法)
第四十五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88年
聖馬克金獅獎 聖潔酒徒的傳奇(意)
第四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89年
聖馬克金獅獎 悲情城市(中國台灣)
第四十七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90年
聖馬克金獅獎 羅森克蘭茨和吉爾登斯特恩去逝(英)
第四十八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91年
聖馬克金獅獎 套馬索(蘇)
第四十九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92年
聖馬克金獅獎 秋菊打官司(中)
第五十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93年
聖馬克金獅獎 銀色、性、男女(美)
藍色(法)
第五十一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94年
聖馬克金獅獎 愛情萬歲(中國台灣)
下 雨之前(馬其頓)
第五十二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95年
聖馬克金獅獎 三輪車夫(法、越南)
第五十三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96年
聖馬克金獅獎 赤膽佳人(愛爾蘭)
第五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97年
聖馬克金獅獎 焰火(日)
第五十五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98年
聖馬克金獅獎 這樣的笑(意)
第五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99年
聖馬克金獅獎 一個都不能少(中)
第五十七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2000年
聖馬克金獅獎 圈子(伊朗)
第五十八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2001年
聖馬克金獅獎 季風婚宴 (印度)
第五十九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2002年
聖馬克金獅獎 瑪德蓮姐妹 (英)
第六十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2003年
聖馬克金獅獎 回歸 (俄)
第六十一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2004年
聖馬克金獅獎 維拉-德雷克 (英)

⑹ 中國有哪些走向世界的電影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該影片於1993年獲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和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洛杉磯影評家協會最佳外語片獎、第38屆亞太影展最佳導演和最佳剪輯獎。

段小樓(張豐毅)與程蝶衣(張國榮)是一對打小一起長大的師兄弟,兩人一個演生,一個飾旦,一向配合天衣無縫,尤其一出《霸王別姬》,更是譽滿京城,為此,兩人約定合演一輩子《霸王別姬》。但兩人對戲劇與人生關系的理解有本質不同,段小樓深知戲非人生,程蝶衣則是人戲不分。

段小樓在認為該成家立業之時迎娶了名妓菊仙(鞏俐),致使程蝶衣認定菊仙是可恥的第三者,使段小樓做了叛徒,自此,三人圍繞一出《霸王別姬》生出的愛恨情仇戰開始隨著時代風雲的變遷不斷升級,終釀成悲劇。

⑺ 14部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的華人影片,導演們的崛起嗎

1《霸王別姬》

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

導演:陳凱歌

主演:張國榮,鞏俐,張豐毅

影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199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此後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並且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


以上就是獲得世界三大電影節最高獎項的14部華人影片。

⑻ 獲國際大獎的中國電影有哪些

1、《霸王別姬》是湯臣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片,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

影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199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此後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並且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1993年該片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

2、《大紅燈籠高高掛》是由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張藝謀執導,鞏俐、何賽飛、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

該片改編自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影片圍繞封建禮教展開話題,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吃醋,並引發一系列悲劇的故事。1992年3月13日,該片在北美上映,以260萬美元的票房創下當時華語電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紀錄。1991年,該片獲得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1992年,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3、《一個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劇情片,根據施祥生小說《天上有個太陽》改編,由導演張藝謀拍攝。該片使用一班非專業演員製作一出像紀錄片的電影,故事主題是關於農村、貧窮及文盲的問題,在該片中張藝謀保留了演員本身的名字。本片獲得十項國際電影獎項,包括金雞獎、聖保羅國際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4、1987年,在加拿大第11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大閱兵》獲評委獎。

5、《紅高粱》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文藝片,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上映。影片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的故事。1988年,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亞洲電影。

⑼ 中國第一部獲國際性大獎的電影是

漁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