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劉廣寧的去世,對配音乃至影視行業影響有多大
25日清晨,著名配音演員劉廣寧因病去世,享年81歲。隨後,他的兒子潘爭貼出了一個朋友圈來證實這一事件,並表示由於疫情,他母親的葬禮將很簡單,疫情結束後,他將決定是否舉行適當的追悼會。在晚年,劉廣寧對翻譯電影逐漸遠離公眾感到無能為力。她說,翻譯的電影是一種戲劇,它通過中文再現了電影的靈魂,而不僅僅是原來的字幕可以簡單地替換。“我希望得到各方面的支持,使這部曾經在百花園綻放的譯作獲得應有的地位。劉廣寧女士的離開對配音行業甚至影視行業都有很大的影響。雖然這位老藝術家已經離開了,但她的作品卻留下了她的聲音。
❷ 配音公主背後的辛酸,劉廣寧道破譯製片衰落根本原因是什麼
在上海譯製片廠三代演員中,每個人的聲音特色都不一樣,網友們給予的評價也各有千秋,其中公認的最好聽的聲音有兩位,一位是李梓,另一位就是今天文章的主角劉廣寧。
四、 背後辛酸,誰能看穿
配音公主背後的生活並不是和公主一樣。劉廣寧在上海譯製片廠和其他同事一樣過著平凡的生活,銀幕上的才子佳人其實和他們相隔很遠。
劉廣寧曾回憶說,當年孩子很小的時候發燒,愛人下幹校,大兒子跑到公用電話亭打給她,但是能怎麼辦呢,這邊的配音工作一刻不能停還要加班。她掛掉電話心急如焚,但是馬上還要換成熱情的聲音繼續跟著角色快樂的表演。個中心酸可想而知。
也許是因為虧欠家庭太多,劉廣寧在1991年辦理了提前退休和全家一起移居香港這個她出生的地方。在香港劉廣寧又回到了她當年毛遂自薦去上海譯製片廠的狀態,她一個一個機構去跑,看看有沒有語言方面的工作可以做。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香港的十七年,劉廣寧仍然可以干著和老本行相關的工作。
劉廣寧在香港有兩方面工作,一是進行普通話推廣和教學工作,她的學生從大企業家到律師醫生再到亞洲小姐都有。另一方面她還為商務印書館等機構錄制磁帶和碟片。她的聲音依舊美麗,依然在傳播美好的東西。
2008年劉廣寧回到上海,如今的她和老朋友一起經常聚會和互動,現在的她繼續在電台、電視台,甚至在舞台上發揮她的余熱,繼續從事著她所喜歡的事業。在電影《十月圍城》中她還出鏡飾演了一次慈禧太後,搞笑的是居然還是別人給她配的音。
五、 譯制走低,一語中的
現在在國內譯製片還是處於低谷期,一方面和筆者寫過的大環境有關。另一方面劉廣寧提出了她自己的看法:當年的上海譯製片廠,大家分工明細,各負其責,每個人都是不惜代價的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對口型的演員一遍遍的數口型,再和翻譯一起調整語句長短和氣口。配音演員拿到台詞要首先復對,然後再一遍遍的排練。不能看到演員張嘴了再說話,而是要揣摩人物表演節奏和演員同時開口。等到正式錄音時已經是排練了很多次的結果了。其他音響、音效等輔助人員也跟著演員一遍遍排練,務求精益求精。說到底兩個字:考究!
而現在電影的配音工作總是要求很短時間之內完成。還有一方面待遇低留不住人才,另一方面也沒有人願意去深究角色和人物,總是拿著劇本快速配音,對語言的翻譯也不是反復推敲。
在筆者看來,劉廣寧老師的看法正點破了一個關鍵,那就是娛樂快餐化的問題。但筆者還是認為,我們的影視作品在適應市場變化的同時還是不應該放棄對經典的追求。因為經典恆久遠,藝術永流傳。
❸ 這才是真偶像!配音藝術家劉廣寧去世,她的一生多傳奇
1939年,劉廣寧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祖父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後來當上了外交官,在歐洲任過職。劉廣寧從小就有很強的語言天賦,又因祖父和文藝界的名人接觸頗多,家中時常充溢著濃濃的文藝氛圍。
劉廣寧的嗓音有一種天生的嫵媚,甜美純凈,所以很多影片中溫柔善良、純潔天真的姑娘角色自然落到了她的身上。她主配了電影《天鵝湖》,讓人們知道了“公主”的聲音原來是這樣的好聽動人。
之後她為《苔絲》、《白衣少女》、《絕唱》、《生死戀》等影片配音。盡管聲音被廣大觀眾所熟悉,但劉廣寧也一直在配音中尋求突破和變化。她在《尼羅河上的慘案》中為傑基配音,這個角色對她而言有著極大的挑戰,一改以往為純潔少女配音的風格。
“每個人他的聲音條件不同,有的人可能可塑性大一點,有的可塑性小一些。那麼我這種聲音就是給觀眾的認知度比較大的,容易聽出來。但是給我有一個困難,有一個壓力就是,更加要我給每個人物再還原,再創作的時候,真的要能夠塑造出這個人物的聲音上的個性,要不然就千人一腔。”
❹ 劉廣寧的特色
劉廣寧嗓音優美甜潤,語言純正流暢,善於通過音量、語調和語言力度的細微變化來表達復雜的感情,尤其在塑造溫柔、善良、天真、純潔的姑娘這類具有形態美和心靈美的角色方面。有其獨到之功,達到了惟妙惟肖的境界。墨西哥影片《葉塞尼亞》中的路易莎、《冷酷的心》中的莫尼卡以及日本影片《絕唱》中的小雪這類人物,經她貼切、傳神的配音,生動感人。配音演員所接觸的角色來自不同的國家,屬於不同的時代,具有不同的民族氣質和特徵,這就要求配音演員必須具備語言的可塑性,具備比較廣的戲路子,善於塑造各種類型的人物和不同色彩的性格,把人物的時代、地域、民族的特徵表現出來。在日本影片《吟公主》中,由劉廣寧配音的吟公主在語言方面具有明顯的古典色彩。低沉的語調、平穩的談吐、緩慢而堅定的節奏,不僅表現了古代日本婦女的普遍特徵,而且突出了吟公主為追求幸福而無所畏懼的堅韌性格。而在給日本影片《戀生死》中的夏子和《白衣少女》中的亞沙子這兩個人物的配音中,她的語言明朗、健康,音調自然,節奏輕快,充滿著青春的朝氣和對生活的熱愛,給人以強烈的現代感。在印度影片《大篷車》中,由劉廣寧配音的「小辣椒」妮莎也是一個善良的姑娘,卻有著十分鮮明的直率、熱情、單純、潑辣的性格,她那典型的吉卜賽式的「野性」特別令人難忘。
電影譯制工作的特性決定著配音演員只能在別人創作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因此,「還原」、運用自己的聲音和語言,性格化地塑造人物,是配音演員必須遵循的藝術准則。多年以來,在塑造路易莎這類典雅、高貴、文質彬彬和富有教養的上層社會的婦女方面,劉廣寧已掌握了一套配音方法,具有自己的特色;在塑造下層社會的女性方面,她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日本影片《望鄉》中的青年妓女阿崎和法英聯合攝制的影片《苔絲》中的苔絲,是兩個被污辱、被損害的女性,劉廣寧的配音,感情深沉、語調純朴,成功地表現了貧家女的氣質,將人物的痛苦、不幸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生動細膩地再現於銀冪上。而在英國影片《尼羅河上的慘案》中,劉廣寧的台詞表演又有截然不同的韻味,影片中的傑吉是一個反面人物,一個殺人兇手。原片演員沒有把這個人物演得臉譜化,而是集熱情、溫存、真摯、兇殘、狡猾、果斷、機警於一身,充分表現了人物性格的復雜性。面對這樣難度高、幅度大而又一反自己戲路子的角色,劉廣寧從掌握人物的內心依據和行為邏輯入手,細致入微地、多側面地進行了語言塑造,結果不僅出色地體現了這個人物,還在自己的創作道路上有所突破。
劉廣寧在譯制工作崗位上度過了二十二個春秋,參加了近三百部影片的配音,在約六十部的影片中擔任了主要角色,而其中不少成功之作是在粉碎「四人幫」以後的文藝春天裡創作的。長期的藝術實踐形成了她的配音藝術的特色:吐字清晰,聲音悅耳,細膩深邃,注重性格色彩和生活氣息。她除了給影片配音外,還參加廣播劇的演播和電視劇的配音。
此外,她對青年人的創作,給以熱情的幫助和輔導,活動范圍日益廣泛。直至2013年,她仍保持著以往的刻苦努力的精神,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在學習、在鑽研、在實踐,為在影幕上塑造更多更好的聲音形象而堅持不懈地努力著。
❺ 給簡愛中配音的是誰,那個男的,是童自榮,那個視平,還有那個生存還是毀滅那段音樂。
1944年黑白版:
上海電影譯制廠譯制 1975年6月內參片
主要演員及配音演員:
奧遜·威爾斯 - 愛德華·羅切斯特(配音:畢克)
瓊·芳登 - 簡·愛(配音:李梓)
瑪格麗特·奧布瑞恩 - 阿黛爾·范倫斯(配音:金霖)
佩吉·安·伽納 - 童年簡·愛(配音:陳燕華)
約翰·薩頓 - 里弗斯大夫(配音:喬榛)
亨利·丹尼爾 - 亨利·布洛克赫斯特(配音:邱岳峰)
伊麗莎白·泰勒 - 海倫·彭斯(配音:梅梅)
約翰·阿伯特 - 梅森(配音:楊成純)
其他:蘇秀(里德舅媽)、趙慎之(菲爾法克斯太太)、潘我源(貝希)、嚴崇德、胡慶漢……
-
1970年彩色版: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2年譯制,1979年6月全國公映
翻譯:陳敘一 譯制導演:陳敘一、孫渝烽
錄音:何祖康 剪輯:謝鈴燁
劇中人物及配音演員表
簡愛 - 配音:李梓 羅切斯特 - 配音:邱岳峰
菲爾法克斯太太 - 配音:蘇秀 少女簡 - 配音:劉廣寧
英格拉姆小姐——配音:趙慎之 阿黛爾 - 配音:於芳
布洛克赫斯特——配音:富潤生 史凱契爾德小姐 - 配音:潘我源
坦波兒小姐——配音:張玉萍 車夫約翰 - 配音:於鼎
教堂牧師——配音:胡慶漢 梅森 - 配音:伍經緯
聖約翰 - 配音:尚華 英格拉姆的父母 - 配音:於鼎、張同凝
❻ 中國各個年代都有哪些配音演員
老一代配音演員有蓋文源、蘇秀、孫渝烽;中年一代配音演員有邱岳峰、畢克、童自榮、劉廣寧;新生代配音演員有胡歌、狄菲菲。
孫渝烽,1963年畢業於上海電影專科學校表演系。曾在上海電影演員劇團任演員十年,後調入上海電影譯制廠任演員、譯制導演二十八年,1973年4月進入上海電影譯制廠,任配音演員,譯制導演。
蘇秀,配音藝術家,女,1926年出生於長春,籍貫河北。1931年遷居哈爾濱。中學畢業後,曾兩次去北京、天津讀大學。1950年起先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上海電影譯制廠配音演員和譯制導演。
劉廣寧,上海電影譯製片廠配音演員。1939年出生於香港。1960年高中畢業後向電影譯制廠毛遂自薦,結果被錄取。她的嗓音優美甜潤,語言純正流暢,有獨到之處。她在《生死戀》、《望鄉》、《葉塞尼亞》、《冷酷的心》、等影片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聲音形象。
胡歌,上海戲劇學院01級表演系本科。2005年在電視連續劇《仙劍奇俠傳》中成功塑造了豪爽深情的「李逍遙」而成名,痴迷配音,曾配音作品有《大鬧天宮》《少年岳飛傳奇》《寶蓮燈》等。
(6)電影錄音剪輯第一輯劉廣寧擴展閱讀:
2013年6月20日第16屆上海電影節舉行之際,鳳凰娛樂特在上海電影博物館舉行名為「永不消逝的聲音——致敬譯製片時代」主題活動,由《鳳凰網非常道》金牌主持秋微擔綱主持,特邀上譯廠配音藝術家蘇秀、劉廣寧、孫渝烽,演員胡歌、影評人史航、電影研究者余泳等齊齊出席,共同致敬譯製片的黃金年代。
劉廣寧、胡歌現場原音重現經典角色,博得現場陣陣喝彩。幾位老藝術家雖然表示譯製片難現80年代的輝煌,但同時呼籲優秀傳統不能忘記,譯製片還有存在的必要。值得一提的是,媒體人王海現場提議為6月7日去世的優秀配音元老蓋文源默哀,全體與會人員起立默哀15秒。
❼ 配音演員劉廣寧今年高壽呀
據中國配音網消息,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劉廣寧2020年6月25日凌晨在上海逝世,享年81歲。其子潘爭表示,因疫情原因喪事從簡,以後再安排追思會。
劉廣寧曾獲第五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音演員獎,其參與配音的影片(劇)及錄制的廣播電視文藝作品多次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和白玉蘭獎。
轉自澎湃
❽ 劉廣寧的經歷
1939年,劉廣寧生於香港,四歲時隨全家移居上海。劉廣寧很早就接觸了文藝,她的童年就是伴隨著法國兒歌、中國的《木蘭辭》和優美動人的童話故事度過的。她五歲學鋼琴,十二歲開始收集有關文藝的剪報,而各種各樣的書籍則成了她最重要的生日禮物。她對於書籍有著濃烈而又廣泛的興趣,《西遊記》、《水滸傳》、《聊齋志異》、《鏡花緣》、《紅樓夢》等古典文學作品,《安徒生童話》、《天方夜譚》、《格林童話》和《傲慢與偏見》、《笑面人》、《悲慘世界》、《呼嘯山莊》、《歐也妮·葛朗台》等外國名著,她都認真地閱讀過。廣泛地閱讀,增長了她的知識,開闊了她的眼界,也為她日後從事電影事業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上學時,她還參加學校的戲劇小組和社會上的詩歌朗誦活動。這些藝術活動雖然很幼稚,但成為她演員生涯的前奏,為她踏上創作道路作了必要的准備。1960年,劉廣寧高中畢業後,由於她對藝術的強烈愛好,促使她給上海電影譯制廠寫了一封毛遂自薦的信,經過考試,她憑借自己獨具特色的嗓音、純正的普通話、一定的表演技能和藝術素養,成為報考者中僅有的一名錄取者。
當她參加工作以後不久,她認識了一位朋友,那是在聲樂老師的家裡,向她請教音樂知識時,她發現每次總有一個小夥子,穿一身褪了色的軍裝,小夥子謙虛好學的態度在她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師告訴她:小夥子叫潘世炎,部隊轉業後,在這里當演奏員,他待人豪爽,毅力驚人為了學習小提琴,就站在水桶里練,強烈的事業心把兩顆心漸漸地系在一起了。家裡人感到突然,象我們這樣的家庭最後找一個當兵的,太沒思想准備了,更何況他分文無有。
他從小就失去了父母,在孤兒院里長大。共產黨解放了他,他參加了解放軍,以後在部隊文工團,後來又轉業到上海歌劇院,他把自己的精力、積蓄全部花到了事業上。「我圖什麼?錢,吃得完用得完,物質財富,可以靠我們自己創造,可那顆心,那顆一心要將音樂事業搞上去的心,是金子也難買到的!」世界上某些角落轉彎處,美德確實被毀謗,天真被出賣,似乎一切都需要仔細推敲,賣出或買進;每一件東西都標上價錢,甚至人;在光天化日之下計算不以為恥;正直變成了廣告和護照,嘲笑倒有了合法的地位。她平時不算拗執,可在大事情上,大主意總歸自己拿。職業,她自己選擇了,對象,她自己選定了!就是他,潘世炎。
踏上工作崗位的劉廣寧,立刻嘗到了配音創作中的甘苦,她體會到:藝術需要才能,而才能又來自勤奮。於是,她廣泛地閱讀中外文藝作品,有計劃地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在錄音棚細致地觀摩其他同志的表演,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選擇各種類型的角色進行表演嘗試,並且把自己的台詞用錄音機錄下來反復研究、揣摩;就創作中遇到的種種問題請教老同志以求得輔導和幫助。就這樣,劉廣寧刻苦地學習和實踐,象海綿一樣吸收著一切有益的知識,使自己在藝術創作上不斷地得到提高。
在劉廣寧的成長歷程中,黨給予她親切的關懷,不僅為她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條件,而且對她大膽使用,在她進廠後不久,就讓她擔任了主要角色的配音工作。在黨的正確方向指引下,她迅速成長為一名熱愛人民電影事業、有一定藝術造詣、並有著自己的表演特色的配音演員。
❾ 配音藝術家劉廣寧去世,她為我們留下了哪些經典作品
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劉廣寧6月25日凌晨在上海逝世,享年81歲,因原因喪事從簡今日凌晨其兒子在微信朋友圈發出消息,北京時間2020年的6.25日上海電影製片又一朵曾經怒放的花朵凋零,我們家庭的歷史因此翻頁,並在朋友圈對於那些來看望自己父母的長輩表示了感謝。
功夫不負有心人,將敬業做到極致的劉廣寧很快就成為了一名很有造詣,並有著自己表演特色的配音演員。她配音的《生死戀》獲得了電影主演栗原小卷的認同和鼓勵。還曾獲第五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音演員獎,其參與配音的影片(劇)及錄制的廣播電視文藝作品多次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和白玉蘭獎等。
❿ 著名配音藝術家劉廣寧去世,我們應該記住她什麼
據中國配音網消息,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劉廣寧於6月25日凌晨在上海去世,享年81歲,劉廣寧的兒子潘爭在微信朋友圈裡發布,葬禮由於疫情簡單操辦,將來會安排一次追悼會。
斯人已逝,他的好友發文稱小劉,我們永遠的小劉,我希望你能在天堂無痛苦地自由地背誦和歌唱!我們會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為配音藝術做點什麼,為可愛的人做點什麼,直到我們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