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IMAX電影院里的3d和imax3d有什麼區別
1、類別不同
3D是從維數上面說的,IMAX是從屏幕大小上面講的。因而就有IMAX-3D的說法。IMAX 3D是立體版本的IMAX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呈現更為立體的效果。
2、效果不同
IMAX 3D則是IMAX立體影片的放映技術,IMAX 3D使用兩盤IMAX專用的15/70膠片,一盤膠片對應一隻眼睛,通過偏振過濾眼鏡或紅外同步系統配合電子眼鏡以提供兩個單獨的圖像。結合IMAX巨幕,IMAX 3D能夠產生逼真的全視野立體效果。
(1)電影院3d百度知道擴展閱讀:
IMAX影院的構造:
根據形狀的不同,IMAX銀幕分為矩形幕和球形幕兩種,球形幕的直徑可達三十米。球形幕主要放映全天域電影(IMax Dome,舊稱OmniMax)。此類電影採用「魚眼」鏡頭拍攝,使得180度的景物能成像於平坦的膠片上。放映時再採用另一個魚眼鏡頭即可讓全景重現銀幕。
由於IMAX畫面解析度極高,觀眾可以更靠近銀幕,一般所有座位的范圍都在一個銀幕的高度內(而普通傳統影院座位跨度可達到8~12個銀幕)。而且座位傾斜度也比一般影院大(球形幕的放映廳傾斜度達23度),以便觀眾能夠更好地面向銀幕中心。矩形銀幕的大坡度座位以19~25度的角度往後傾斜,保證所有觀眾都可以遍覽整個屏幕(2D和3D的可視范圍不相同)。
B. 電影院3D電影如何觀看 我第一次看3D電影 麻煩講一下詳細過程
3D電影和一般的電影沒什麼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需要帶3D眼鏡(如果近視就要帶兩個眼鏡,對你的鼻子也是一種考驗),如果是看3D IMAX的影院的座位需要注意一點,不要太靠前面,中間的位置在那裡都是最好的。註:有的電影院不發3D眼鏡,需要自帶。
(2)電影院3d百度知道擴展閱讀:
立體電影(3D電影),1953年5月24日立體電影首次出現,好萊塢推出了的第一部電影。
戴著特殊眼鏡的觀眾像在觀看《布瓦那魔鬼》及《蠟屋》這類驚險片那樣,發現自己躲在逃跑的火車及魔鬼的後面。從而為把觀眾從感官上帶入到電影裡面。
1839年,英國科學家查理·惠斯頓爵士根據「人類兩隻眼睛成像不同」的現象發明了一種立體眼鏡,讓人們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樣圖像時產生不同效果,這就是今天3D眼鏡的原理。
3D電影在國內大范圍上映始於2008年的《地心歷險記》。過山車般身臨其境的美妙感覺,近在咫尺的細微生物、呼嘯而過的珍奇異獸……100元的高昂票價和前所未有的視覺沖擊力,讓該片在有限的80塊3D銀幕放映27周,票房達6700萬元,平均每塊銀幕票房80萬元。以票房3.2億元的《赤壁》(上)為例,它在3600塊銀幕放映合每塊銀幕票房8萬多元。比較兩部影片,3D電影平均銀幕票房數是普通影片的10倍!讓一部賣座的電影票房就收回了放映設備的投入,堪稱奇跡。
C. 電影院看電影有3D和2D的區別,那3D成像的原理是什麼
每到電影院,我們看到的電影類型有2D、3D、IMAX。這些你真的了解么?這之間又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呢?縱觀電影發展史,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每一次的電影技術革新都成為一個里程碑。以上提到的2D、3D、IMAX是目前最主流的三種電影放映格式。電影院看電影有3D和2D的區別,那3D成像的原理是什麼?
至於IMAX電影,也有真偽之分。所謂真IMAX,是指前期使用特殊的65mm膠片及其IMAX專用攝影機拍攝,後期沖印成70mm膠片格式的電影,而不是使用傳統的35mm膠片,這使得真正地IMAX電影在成像質量上有著質的飛躍。所以,有條件的影迷,還是選擇IMAX電影吧。
D. 電影院3D電影原理是什麼
3D電影就是立體電影,原理就是:
用兩個鏡頭如人眼那樣的拍攝裝置,拍攝下景物的雙視點圖像。再通過兩台放映機,把兩個視點的圖像同步放映,使這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顯示在銀幕上,這時如果用眼睛直接觀看,看到的畫面是重疊的,有些模糊不清,要看到立體影像,就要採取措施,使左眼只看到左圖像,右眼只看到右圖像。
從放映機射出的光通過偏振片後,就成了偏振光,左右兩架放映機前的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因而產生的兩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這兩束偏振光投射到銀幕上再反射到觀眾處,偏振光方向不改變。
觀眾使用對應上述的偏振光的偏振眼鏡觀看,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映出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映出的畫面,這樣就會看到立體景像,這就是立體電影的原理。
(4)電影院3d百度知道擴展閱讀:
1、1839年,英國科學家查理·惠斯頓爵士根據「人類兩隻眼睛成像不同」的現象發明了一種立體眼鏡,讓人們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樣圖像時產生不同效果,這就是今天3D眼鏡的原理。
2、而最早出現立體電影的是在1922年。這種電影放映時兩幅畫面重疊在銀幕上,通過觀眾的特製眼鏡或幕前輻射狀半錐形透鏡光柵,使觀眾左眼看到從左視角拍攝的畫面,右眼看到從右視角拍攝的畫面,通過雙眼的會聚功能,合成為立體視覺影像。
3、立體電影照片可應用到藝術人像寫真、個性婚紗攝影、時尚兒童攝影、寵物寶貝攝影、商業產品攝影、室內裝潢攝影、建築雕塑立體展示、旅遊風景攝影等等。
E. 電影院 2D的電影,和3D的有什麼區別
區別:2D電影是普通的膠片電影,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觀影效果,3D的更逼真更真實,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膠片電影則達不到這種感覺,至於聲音方面差別不是很大。
比較:
3D並不一定比2D好,只是新鮮一些,它們吸引了許多軟體開發商的注意力,而這些人都是被那種好萊塢式的特技效果的魅力所吸引的。
毫無疑問,3D動畫的藝術性還未完全開發出來,對絕大多數使用者來說,它還只是一門科學而不是藝術。
與3D動畫相比,單元動畫更容易理解,在許多方面也更容易完成,但事實上,它依賴的主要是掌握傳統繪畫技巧的藝術家的才智,而很少依靠計算機,對那些寧願落後於2號鉛筆而不願落後於奔騰Ⅱ的人來說,它的吸引力比較小。
(5)電影院3d百度知道擴展閱讀
3D原理:
人以左右眼看同樣的對象,兩眼所見角度不同,在視網膜上形成的像並不完全相同,這兩個像經過大腦綜合以後就能區分物體的前後、遠近,從而產生立體視覺。
立體電影的原理即為以兩台攝影機仿照人眼睛的視角同時拍攝,在放映時亦以兩台放影機同步放映至同一面銀幕上,以供左右眼觀看,從而產生立體效果。
拍攝立體電影時需將兩台攝影機架在一具可調角度的特製雲台上,並以符合人眼觀看的角度來拍攝。
兩台攝影機的同步性非常重要,因為哪怕是幾十分之一秒的誤差都會讓左右眼覺得不協調;所以拍片時必須打板,這樣在剪輯時才能找得到同步點。
放映立體電影時,兩台放影機以一定方式放置,並將兩個畫面點對點完全一致地、同步地投射在同一個銀幕內。
在每台投影機的鏡頭前都必須加一片偏光鏡,一台是橫向偏振片,一台是縱向偏振片(或斜角交叉),這樣銀幕就將不同的偏振光反射到觀眾的眼睛裡。
觀眾觀看電影時亦要戴上偏振光眼鏡,左右鏡片的偏振方向必須與投影機搭配,如此左右眼就可以各自過濾掉不合偏振方向的畫面。
只看到相應的偏振光圖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放映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放映的畫面。這些畫面經過大腦綜合後,就產生了立體視覺。
F. 為什麼電影院里很多大片都是3D的呢
3D電影在國內大范圍上映實際始於2008年的《地心歷險記》,近在咫尺的細微生物、呼嘯而過的珍奇異獸、過山車般身臨其境的美妙感覺。100元的高昂票價和前所未有的視覺沖擊力,讓該片在有限的80塊3D銀幕放映27周,票房達6700萬元,平均每塊銀幕票房80萬元。以票房3.2億元的《赤壁》(上)為例,它在3600塊銀幕放映合每塊銀幕票房8萬多元。比較兩部影片,3D電影平均銀幕票房數是普通影片的10倍。一系列引進的3D大片掀起了3D熱潮,國內眾多院線紛紛擴建、更新放映設備,力推3D電影。2008年中國的3D銀幕數量還只有86塊,一部《地心歷險記》6700萬的票房極大的刺激了各院線老闆的胃口,紛紛上馬升級3D銀幕和設備,到暑期《冰河世紀3》上映之時,中國的3D銀幕數量已經迅速發展到350塊。《阿凡達》上映之時,中國的3D銀幕數量將突破600塊,成為緊隨美國之後的全球第二大3D電影市場。
G. 電影院放映的3D電影一般是什麼格式
格式有多種,下面具體介紹一下:
雙色3D,包括紅藍、紅綠等;
2、偏振3D,包括左右格式影片,上下格式;
3、 分時3D,也叫電子快門式3D。
注意事項:三種要帶不同的眼鏡觀看,所以影院的3D電影給您配備的眼睛也有差別。
拓展資料:
電影院(cinema)是為觀眾放映電影的場所。電影在產生初期,是在咖啡廳、茶館等場所放映的。隨著電影的進步與發展,出現了專門為放映電影而建造的電影院。電影的發展——從無聲到有聲乃至立體聲,從黑白片到彩色片,從普通銀幕到寬銀幕乃至穹幕、環幕,使電影院的形體、尺寸、比例和聲學技術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影院必須滿足電影放映的工藝要求,得到應有的良好視覺和聽覺效果,現在電影已經成為人們飯後的論點。
參考資料:電影院網路
H. 電影院的IMAX 3D和4D有什麼區別
一、
4D電影是會根據影片的情節精心設計出煙霧、雨、光電、氣泡、氣味、布景、人物表演等效果,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表演形式而IMAX3D電影採用的是截止2013年公認的最好的3D立體技術,是電影可以呈現更為立體的效果。
二、
4D影院是從傳統的3D影院基礎上發展而來,相比較於其他類型影院,具有主題突出、科技含量高、效果逼真、畫面沖擊性強等特點和優勢。而IMAX3D電影採用的是截止2013年公認的最好的3D立體技術,是電影可以呈現更為立體的效果。
三、
IMAX3D則是IMAX立體影片的放映技術, IMAX3D使用兩盤IMAX專用的15/70膠片,一盤膠片對應一隻眼睛,通過偏振過濾眼鏡或紅外同步系統配合電子眼鏡以提供兩個單獨的圖像。結合IMAX巨幕,IMAX3D能夠產生逼真的全視野立體效果。
而4D)是一種能夠放映比傳統膠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電影放映系統。整套系統包括以IMAX規格攝制的影片拷貝、放映機、音響系統、銀幕等。
(8)電影院3d百度知道擴展閱讀:
一、IMAX3D
1、底片
IMAX為了大幅增加圖像的解析度,採用了特別的70毫米底片。傳統70毫米底片的圖像尺寸為48.5毫米×22.1毫米(Todd-AO),IMAX底片的圖像尺寸69.6毫米×48.5毫米。
為了以標准電影的每秒24格來曝光,IMAX底片的進片速度是一般底片的三倍。
要投影大片幅底片有一定的技術困難--傳統70毫米底片在放大586倍後不夠穩定。因此IMAX需要一些新技術,IMAX公司的威廉肖採用了一項澳洲的名為"滾動循環"的專利技術用於影片放映
2、折疊聲音系統
IMAX底片為了盡用底片面積而沒有聲軌,它採用了六聲道35毫米磁帶播放與畫面同步的聲音。在1990年代前期,與畫面分離的數字化六聲道聲源改為以更精確的脈沖產生器作為傳統SMPTE時碼的同步信號源。
3、折疊放映機
在IMAX放映機使用的15千瓦的氙短弧燈放映機重達1.8噸和超過178厘米高195厘米長。 IMAX公司已經發布了使用其15格
70毫米膠片格式以四個投影機類型:GT (大劇院) , GT 3D (雙轉子) , SR (小轉子) ,和MPX ,這是專為改裝劇院。
4、折疊影院
IMAX的構造亦與普通電影院有很大分別。由於畫面解析度提高,觀眾可以更靠近銀幕,一般所有座位均在一個銀幕的高度內(傳統影院座位跨度可達到8~12個銀幕)
二、4D:REAL-D4D
1、電視簡介
4D電視則是3D電視的升級版,既在原有3D立體顯示基礎上由單一空間上的立體顯示升級為空間上、時間上和空間與時間上三種立體顯示模式
這樣可以滿足全家人圍坐在一台電視機跟前同時以全屏的形式觀看著各自喜歡的節目而互不影響,使得一台電視變為了多台電視。
2、眼鏡簡介
4D電視配備的眼鏡同快門式3D眼鏡一樣,只是在觀看2D和3D節目時的打開方式不同,因此也可以在4D電視上同時觀看兩部或多部3D的立體節目。
3、系統軟體
上述各種要件都具備了之後,怎樣才能使它們有機、有序的發揮自己的作用呢?這就需要針對不同影片內容專門設計的計算機控制系統來發揮功能了,控制系統的核心是控制軟體
程序工程師根據影片的內容,在准確的時間點設定命令,用以控制放映系統、特效座椅、特效設備、音響系統等的開關,使整個4D影院系統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為觀眾提供全方位的感官體驗。
4、音響系統
4D影院的均衡點聲源揚聲器技術利用五個分立的音頻通道播放聲音,使觀眾能夠聽出每個聲音的聲源所在。
每座4D影院都經過聲學處理,能夠以最大的動態范圍,准確、真實地呈現聲音形象。
因此,每座4D放映廳播放的聲音都極其清晰,聽眾們不僅能聽到一根針掉落到地面的聲音,而且能聽出這根針掉落的位置。每部4D影片的音軌都經過特別製作,以適應4D獨特的音響系統。
5、電影市場
4D電影所帶來的新鮮感,是吸引觀眾的首要因素4D電影,因此地域分布上,要盡量避免市場飽和,如果市場已經趨於飽和的話,可以採用流動經營的方式,把握天時地利與人和,能有更好的效果。
IMAX-3D-網路
I. 3D電影有什麼效果
3D電影能呈現出「立體效果」
2D和3D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2D僅僅只能看一個平面,而3D則能感受到一個空間的存在。而動畫人物近在眼前是一種叫「IMAX 3D」的技術(巨幕電影),要比3D更加的科技感,在3D基礎上加上IMAX,這樣IMAX 3D裡面的立體人物就對焦清晰,立體感很強。出現的畫面更加的真實。
3D立體電影的製作中廣泛採用的是偏光眼鏡法。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
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並在放映鏡頭前分別裝置兩個偏振軸互成90度的偏振鏡。兩台放映機需同步運轉,同時將畫面投放在金屬銀幕上,形成左像右像雙影。
(9)電影院3d百度知道擴展閱讀:
3D電影不適宜人群
1、獨眼、雙眼矯正視力相差3行以上、斜視、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及高危人群、眼部手術恢復期的患者。
2、高血壓、心臟病、眩暈症、恐高症者,精神抑鬱或狂躁者。3D電影的畫面內容多為飛行、旋轉、快速切換、穿越起伏的運動場景,對於有恐高、暈車症狀的觀眾易產生精神緊張和心理不適,此外3D電影音樂和畫面比較刺激,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會發生血壓升高、頭暈、胸悶等不適。
3、高度近視眼患者、遠視眼患者、老年人、有閉角型青光眼家族史的人、以及「淺前房、窄房角」的觀眾都屬於青光眼的高危人群,不宜觀看3D電影。
J. 談一談為什麼電影院里很多大片都是 3D 的
3D 電影看著又暈又暗,帶眼鏡還不舒服。但是,還是有很多觀眾喜歡這種體驗。一般的普通觀眾也多不知道什麼是轉制 3D ,中國特供 3D 版又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