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裸眼3d電影原理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裸眼3d電影原理

發布時間: 2022-08-08 00:44:01

Ⅰ 3d技術原理是什麼

人以左右眼看同樣的對象,兩眼所見角度不同,在視網膜上形成的像並不完全相同,這兩個像經過大腦綜合以後就能區分物體的前後、遠近,從而產生立體視覺。立體電影的原理即為以兩台攝影機仿照人眼睛的視角同時拍攝,在放映時亦以兩台放影機同步放映至同一面銀幕上,以供左右眼觀看,從而產生立體效果。

拍攝立體電影時需將兩台攝影機架在一具可調角度的特製雲台上,並以

立體電影原理
符合人眼觀看的角度來拍攝。兩台攝影機的同步性非常重要,因為哪怕是幾十分之一秒的誤差都會讓左右眼覺得不協調;所以拍片時必須打板,這樣在剪輯時才能找得到同步點。

放映立體電影時,兩台放影機以一定方式放置,並將兩個畫面點對點完全一致地、同步地投射在同一個銀幕內。在每台投影機的鏡頭前都必須加一片偏光鏡,一台是橫向偏振片,一台是縱向偏振片(或斜角交叉),這樣銀幕就將不同的偏振光反射到觀眾的眼睛裡。觀眾觀看電影時亦要戴上偏振光眼鏡,左右鏡片的偏振方向必須與投影機搭配,如此左右眼就可以各自過濾掉不合偏振方向的畫面,只看到相應的偏振光圖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放映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放映的畫面。這些畫面經過大腦綜合後,就產生了立體視覺。

Ⅱ 現在的3D技術很發達了,那裸眼3D效果是怎樣實現的

3D效果也就是立體效果,立體感產生的原因是由於人的兩隻眼睛在同側但存在瞳距,使得兩隻眼睛看到實際物體的角度有略微差別。

當然,最近國內又出現一種更簡單的裸眼3D成像技術,這一技術是直接運用在特定的所要需要表現3D效果的東西上,比如廣告行業的平面海報上面,電子商務的產品展示上面等等,運用這項技術的有徐克導演的3D團隊在今年推出的新電影「步步追魂」的海報上,研發運用這項技術的還有淘寶網上一家名叫穀神科技的團隊。

研究人員主要研發的是一種背光顯示屏,這種顯示屏的主要元件是發光二極體和一種超薄的波導結構,後者主要是控制光譜中的電磁波,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過干擾使光線偏斜,讓人眼看到三維立體效果。這項技術的關鍵在於基於發光二極體的導波技術,發光二極體可產生寬角度的組合投影視圖,無論是靜態還是動態圖像,用戶都可以從多個角度看到全色彩圖像,即便是設備傾斜也不會受到影響。

Ⅲ 3D電影都有那些種類,什麼原理

3D電影種類:3D即三維立體影像百,目
前的3D技術可以分為裸眼式和眼鏡式兩大類別,裸眼式3D技術目前主要應用在商用顯示方面(以後還將應用於手機等顯示設備中);眼鏡式3D技術則集中於消費級度市場。如果細分的話,眼鏡式3D技術可分為色差式、快門式和偏光式(也叫色分法、時分法、光分法)三種,而裸眼式3D技術可分為透鏡陣列、屏障柵欄和指向光源三種,每種技術的原理內和成像效果都有一定的差別。
3D電影的原理:由於人的雙眼觀察物體的角度略有差異,因此能夠辨別物體遠近,產生立體的視覺。3D電視正是利用這個原理,把左右眼所看到的影像分離,從而產生呼之欲出的立體視界。相比普通的2D畫面容,3D畫面的縱深感更強、更逼真,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也正是由於這種身臨其境的視覺效果使得3D娛樂備受消費者推崇。

Ⅳ 裸眼3d是什麼

裸眼3D是對不藉助偏振光眼鏡等外部工具,實現立體視覺效果的技術的統稱。

裸眼3D的技術數段:

1、狹縫式液晶光柵。這種技術原理是在屏幕前加了一個狹縫式光柵之後,應該由左眼看到的圖像顯示在液晶屏上時,不透明的條紋會遮擋右眼,使觀者看到3D影像。

2、柱狀透鏡,這種技術原理是通過透鏡的折射原理,將左右眼對應的像素點分別投射在左右眼中,實現圖像分離。對比狹縫光柵技術最大的優點是透鏡不會遮擋光線,所以亮度有了很大改善。

3、指向光源,簡單說來就是精確控制兩組屏幕分別向左右眼投射圖像。

相關應用:

1、移動設備顯示屏:這種顯示屏的主要元件是發光二極體和一種超薄的波導結構,後者主要是控制光譜中的電磁波,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過干擾使光線偏斜,讓人眼看到三維立體效果。

2、燈箱:裸眼3D燈箱,是利用人兩眼具有視差的特性,在不需要任何輔助設備的情況下,即可獲得具有空間、深度的逼真立體影像。

3、裸視三維智慧膜:依託分布式光學矩陣技術和AI技術等多項科學技術,研發出的一款可用於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顯示設備的智慧膜,即可無需佩戴3D眼鏡或頭盔等外在輔助工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裸眼3D

Ⅳ 裸眼3D是怎麼實現的

目前主要的裸眼3D顯示技術都是在以下這兩種技術的基礎上改良而成的。一是視差障壁技術,另一個為柱狀透鏡技術。 A.視差障壁技術 看過之前系列的文章的朋友,或者還記得高中物理的朋友,應該知道電影院在放映3D電影時,廣泛採用的是偏振眼鏡法。而視差障壁(Parallax Barrier)技術(它也被稱為視差屏障或視差障柵技術),與偏振眼鏡法有些相似,不過一個需要通過眼鏡,另一個卻不需要。視差障壁技術是由夏普歐洲實驗室的工程師經過十年研究所得。它的實現方法是使用一個開關液晶屏、偏振膜和高分子液晶層,利用液晶層和偏振膜製造出一系列方向為90°的垂直條紋。 這些條紋寬幾十微米,通過它們的光就形成了垂直的細條柵模式,稱之為「視差障壁」。而該技術正是利用了安置在背光模塊及LCD面板間的視差障壁,在立體顯示模式下,應該由左眼看到的圖像顯示在液晶屏上時,不透明的條紋會遮擋右眼;同理,應該由右眼看到的圖像顯示在液晶屏上時,不透明的條紋會遮擋左眼,通過將左眼和右眼的可視畫面分開,使觀者看到3D影像。缺陷:由於背光遭到視差障壁的阻擋,所以亮度也會隨之降低,要看到高亮度的畫面比較困難。除此之外,解析度也會隨著顯示器在同一時間播出影像的增加成反比降低,導致清晰度的降低。 B.柱狀透鏡技術 另一項名為柱狀透鏡(Lenticular Lens)的技術,也被稱為雙凸透鏡或微柱透鏡。它相比視差障壁技術最大的優點是其亮度不會受到影響。它的原理是在液晶顯示屏的前面加上一層柱狀透鏡,使液晶屏的像平面位於透鏡的焦平面上,這樣在每個柱透鏡下面的圖像的像素被分成幾個子像素,這樣透鏡就能以不同的方向投影每個子像素。於是雙眼從不同的角度觀看顯示屏,就看到不同的子像素。不過像素間的間隙也會被放大,因此不能簡單地疊加子像素。讓柱透鏡與像素列不是平行的,而是成一定的角度。這樣就可以使每一組子像素重復投射視區,而不是只投射一組視差圖像。 之所以它的亮度不會受到影響,是因為柱狀透鏡不會阻擋背光,因此畫面亮度能夠得到很好地保障。不過由於它的3D顯示基本原理仍與視差障壁技術有異曲同工之處,所以解析度仍是一個比較難解決的問題。 另外補充一則改進版的新技術:MLD技術 2009年4月,美國PureDepth公司宣布研發出改進後的裸眼3D技術——MLD(multi-layer display多層顯示),這種技術能夠通過一定間隔重疊的兩塊液晶面板,實現在不使用專用眼鏡的情況下,觀看文字及圖畫時所呈現3D影像的效果。與以往採用柱狀透鏡技術的裸眼3D顯示器相比,MLD技術具有以下幾個優點: 一、觀看3D影像時,用戶不會產生眩暈、頭疼及眼睛疲勞等副作用; 二、3D顯示時,屏幕的解析度不會降低; 三、可組合顯示文字等二維影像和3D影像; 四、對觀看3D影像的視野及角度沒有太大的限制,通俗點說就是可視角度夠大。據悉,採用MLD技術的顯示設備已經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部分娛樂場所得到了應用,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Ⅵ 裸眼3d電影是怎麼回事

裸眼3D是現在科學發明的一種能透過屏幕或者放映機讓人感覺它是實物
是立體的
做成電影會比較有視覺享受

Ⅶ 裸眼3D是真實的技術,還是只是在欺騙眼睛

隨著近年來,計算機視覺技術、圖像圖像技術的迅速發展。3D視覺體驗不僅走進電影院,還逐漸在智能移動終端領域普及開來。並且,涌現了一大批3D影視、設計作品。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這些挑戰人眼睛的3D視覺 特效,一起來看看3D視覺效果傳播人眼的原理。

柱狀光柵顯示技術,其原理就是在液晶顯示屏上加入一層柱狀透鏡,令雙眼在不同角度都可以看到圖像像素。其具有亮度高、立體感強、不眩暈的優勢,像超多維ivvi手機旗下的ivvi K5就採用的這項裸眼3D顯示技術。

為了顯示更立體流暢的3D畫面,ivvi K5配備定製裸眼3D液晶屏,在裸眼3D電子產品上率先加入了「獨顯」— SPD1510視覺運動晶元,實現了2D/3D模式隨意切換,更對3D畫面進行實時渲染加速。前置人眼追蹤感測器可實時匹配最佳視角。ivvi K5的推出,革新了國內裸眼3D移動終端體驗,也令智能手機有著媲美3D影院級的立體視覺體驗。

Ⅷ 裸眼3D是什麼

裸眼3D是對不藉助偏振光眼鏡等外部工具,實現立體視覺效果的技術的統稱。

目前主流的裸眼3D技術手段有:狹縫式液晶光柵、柱狀透鏡、指向光源。

1、狹縫式液晶光柵。這種技術原理是在屏幕前加了一個狹縫式光柵之後,應該由左眼看到的圖像顯示在液晶屏上時,不透明的條紋會遮擋右眼;同理,應該由右眼看到的圖像顯示在液晶屏上時,不透明的條紋會遮擋左眼,通過將左眼和右眼的可視畫面分開,使觀者看到3D影像。

2、柱狀透鏡,這種技術原理是通過透鏡的折射原理,將左右眼對應的像素點分別投射在左右眼中,實現圖像分離。對比狹縫光柵技術最大的優點是透鏡不會遮擋光線,所以亮度有了很大改善。

3、指向光源,簡單說來就是精確控制兩組屏幕分別向左右眼投射圖像。

技術原理

光屏障式3D技術的實現方法是使用一個開關液晶屏、偏振膜和高分子液晶層,利用液晶層和偏振膜製造出一系列方向為90°的垂直條紋。

這些條紋寬幾十微米,通過它們的光就形成了垂直的細條柵模式,稱之為「視差障壁」。而該技術正是利用了安置在背光模塊及LCD面板間的視差障壁。通過將左眼和右眼的可視畫面分開,使觀者看到3D影像。

這種技術的優點是在成本上比較有優勢,像夏普的3D手機和任天堂的3DS游戲機都是採用這種技術。不過採用這種技術的屏幕亮度偏低。

Ⅸ 什麼是裸眼3D電影

3D就是利用雙眼立體視覺原理使人獲得三維空間感。普通的3D是要通過眼鏡來實現的,而裸眼3D則省去了眼鏡的這個步驟,就是不用戴眼鏡也可以看見清晰立體的3D影像,像寶萊克數字展廳就是製作裸眼3D電影的。

Ⅹ 什麼是裸眼3D

裸眼3D是一種無須佩戴眼鏡就能產生立體效果的技術,其主要原理是視差障壁、柱狀透鏡技術。

相關介紹:

1、狹縫式液晶光柵:

這種技術原理是在屏幕前加了一個狹縫式光柵之後,應該由左眼看到的圖像顯示在液晶屏上時,不透明的條紋會遮擋右眼,同理,應該由右眼看到的圖像顯示在液晶屏上時,不透明的條紋會遮擋左眼,通過將左眼和右眼的可視畫面分開,使觀者看到3D影像。

2、柱狀透鏡:

通過透鏡的折射原理,將左右眼對應的像素點分別投射在左右眼中,實現圖像分離。對比狹縫光柵技術最大的優點是透鏡不會遮擋光線,所以亮度有了很大改善。

3、指向光源:

精確控制兩組屏幕分別向左右眼投射圖像。

(10)裸眼3d電影原理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計算機屏幕是平面二維的,我們之所以能欣賞到真如實物般的三維圖像,是因為顯示在計算機屏幕上時色彩灰度的不同而使人眼產生視覺上的錯覺,而將二維的計算機屏幕感知為三維圖像。

基於色彩學的有關知識,三維物體邊緣的凸出部分一般顯高亮度色,而凹下去的部分由於受光線的遮擋而顯暗色。這一認識被廣泛應用於網頁或其他應用中對按鈕、3d線條的繪制。

早在2009年,美國的PureDepth 公司研究開發出來的多層顯示技術(MLD)就是一種裸眼3D顯示技術,這種技術的好處是不會讓觀眾產生觀看的不良反應,如惡心,眩暈等。同時這種技術還突破了視野以及角度的限制,使得觀看場所可以進一步的擴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裸眼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