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遊記的電影有哪些
說起國內最大的經典IP,《西遊記》排第二,誰敢排第一?如今「西遊文化」可以說貫穿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生活,電影有星爺的《大話西遊》,電視劇有《西遊記後傳》,動畫有《大聖歸來》,小說有今何在的《悟空傳》,還有根據《悟空傳》改編的游戲《斗戰神》。
今天我們就不聊這些經典了,聊一聊近些年樂此不疲折騰這個大IP、暫且能稱為「西遊」的作品吧。
《大夢西遊4伏妖記》劇照
除以上兩個系列之外,還有根據《悟空傳》改編的同名電影和蹭星爺IP的《大話西遊3》
2. 關於西遊記的電影有哪些推薦幾部優秀的電影吧!
關於西遊記的電影有以下三部:
1、《西遊記女兒國》。唐僧師徒途經忘川河,因激怒河神而誤入西梁女界。闖入其中,眾人才發現這個國家只有女性,並且建國以來此地就沒來過男性。而且國中立有祖訓,將男人視為天敵。
期間路途凶險,除魔伏妖,師徒四人也在取經的過程中有了各自的成長與改變。
3. 電影《大話西遊》為什麼被評為經典
一、大膽改編西遊題材
我們都知道《西遊記》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人民最喜歡的一個IP,已經被無數人翻拍成影視,甚至以往每一年都會有一部西遊的作品。但很多作品都在西遊基礎上稍作修改,沒有展現出自己的特色,而周星馳真正做到了。在《大話西遊》里劇情和西遊正統劇情基本不差邊,它主要講述孫悟空轉世成人的故事,因為不喜歡啰嗦的唐僧而反叛,最後在人世間頓悟重新皈依我佛的故事。《大話西遊》改編非常大,孫悟空轉世會成人,唐僧非常啰嗦,八戒和沙僧基本全程打醬油。最重要的是《大話西遊》大膽地為孫悟空這個英雄引入了感情線,讓孫悟空這個形象更加貼近人。
二、周星馳個人喜劇的展現
《大話西遊》是周星馳導演的作品,它本身就非常具有周星馳個人的特色。周星馳喜歡「小人物」成長的路線,而在《大話西遊》里孫悟空的轉世至尊寶就是一個非常小的山賊,如果不是春十三娘的到來,他仍舊以一個小小的山賊為生。《大話西遊》也是周星馳「無厘頭」喜劇的巔峰,裡面劇情地跌宕起伏,總不經意給你帶來笑點。但周星馳自己的作品從來都是「樂極生悲」,在最後至尊寶為了拯救愛人不得不變成孫悟空,而代價則是不能再談情說愛,尤其是最後孤獨離去的樣子讓人心生悲傷。周星馳也曾說過其實他拍得很多都是悲劇,只是大家都以為是喜劇。
三、塑造最人性的孫悟空
很多朋友說六小齡童版的孫悟空最有人性,小編覺得六小齡童的孫悟空有靈性,但卻沒有周星馳版孫悟空通人性。我們知道人性無外乎親情和愛情,並且《西遊記》原著里孫悟空也是有婚娶的,對女人並不是那麼懵懂。周星馳的孫悟空因為轉世經歷成人,和蜘蛛精以及紫霞仙子相愛過,所以更具有人的一面。而人往往是經歷了人世間的情感才會真的頓悟,這也很合理解釋孫悟空從反叛唐僧到願意保護唐僧。最後孫悟空看著至尊寶和紫霞相擁離去,正是他人性最大的升華,他成為了一個肩負重擔而放下個人情感的英雄。
四、經典台詞無數
《大話西遊》能成為經典的一大因素是因為它的台詞實在太經典了,尤其是「曾經有一份真誠愛情擺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沒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可以給我一個機會,再來一次的話,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我愛你。如果非要把這份愛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這一句,在電影中重復了兩次,在第二次時令無數人感動和記住了它。並且《大話西遊》的台詞放在今天依舊不過時,是很多人平時總喜歡脫口而出的句子,甚至有些台詞已經成為如今戀人間最美好的情話。
五、劇情貼近年輕人的經歷
《大話西遊》之所以能在網路上重新崛起,很多因素是因為受到了無數年輕人的喜愛和推崇。那麼為什麼《大話西遊》這么受年輕人喜愛呢?一方面因為題材魔幻又穿越,非常新鮮,另一方面就是劇情非常貼近年輕人。《大話西遊》里的至尊寶何嘗不是一個普通年輕人,但是他遇到了愛情開始明白自己的追求,甚至為了愛變成無所不能的英雄,但是條件是要放棄自己的愛。現在很多人都喜歡說「帶上金箍就不能愛你,不戴金箍卻不能拯救你」,很多年輕人也是,遇到最愛的人時卻正在事業最艱難的時候,因為事業沒法投入愛情,但如果放棄事業最後也得不到愛人。
4. 《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是周星馳的經典電影,其中有哪些諷刺的橋段
影片里用輪回和穿越去解釋前世今生,一堆對正統、權威、規則的嘲諷。紫霞仙子心中的蓋世英雄是身披黃金鎧甲,踏著七彩祥雲。是的,這是蓋世英雄的樣子,但卻不是她意中人的樣子。紫霞仙子的意中人是盤絲洞裡面的至尊寶,那個時候至尊寶是想要從她手上拿越光寶盒的小舔狗。是她可以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聽話的小舔狗,那一段時光是她沒有發現至尊寶心系白晶晶,也是她沒有在她心裡留下一滴淚的樣子,那是兩人初見的樣子,是歲月靜好的樣子。
「如果不能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就算讓我做玉皇大帝,我也不開心。」這是紫霞仙子說的話,這或許也是影片最後那句台詞的寓意。
人生一夢,白雲蒼狗。
5. 電影《西遊記之大鬧天宮》主要講什麼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是由星皓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動作奇幻片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從情節上說,劇情工整,完全按照好萊塢類型片的構造設置正邪人物。其最大的創新是郭富城扮演的牛魔王那條線,迎合了流行的魔幻題材,被上升到魔域與天庭兩種制度的對抗。影片的改編有底線,不出格,很得體,改動的情節都是對原著故事的解釋,比如孫悟空為何要大鬧天宮,這里邊有牛魔王對孫悟空的利用,也有九尾狐與孫悟空的微妙情愫。
6. 電影《大話西遊》有幾部各叫什麼
在我個人看來,「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相信對於周星馳在香港喜劇電影中的地位沒人會有太多異議,周星馳實在是給我們帶來了太多歡樂,而在帶來歡樂的同時他的電影也給人帶來了深層次的思考和意義。
怎麼樣?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給我留言點贊哦~
7. 『求看法』 大話西遊電影
電影的確不錯 是所有西遊記電影中最大膽,最浪漫,最成功,最顛覆性的演繹。
電影是藝術 藝術者,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電影只是一段故事,因為兩小時後要謝幕,人生漫長,雖然也有謝幕,但沒有導演,劇本,台詞。大家說人生是悲劇還是喜劇?以我看也有悲,也有喜,但更多是平平淡淡,柴米油鹽。所以電影是截取化的,戲劇化的,濃縮化的,極端化的···人生。
大話西遊是悲喜劇,或說悲中有喜,喜中有悲也可。因為人生本就如此,充滿荒誕,輪回···把白晶晶也安排成吳孟達的娘子?不可以嗎?在輪回中白晶晶愛上吳孟達需要理由嗎?
最後,大家不要太鑽牛角尖。劉鎮偉,周星星拍大話是來娛樂大家的,他們不是哲學家,不是要教大家看破紅塵,只是花了心思,在笑中攙了幾滴眼淚,就像咖啡有苦有香。北大學生稱周星星解構主義大師,周星星在北大講台上承認自己根本不懂什麼是解構主義,拍大話西遊是花了心思,但沒那麼高深莫測的理論。
大家小時候一定玩過「看雲猜物」吧?同樣一朵雲,有人說像這,有人說像那。其實雲就是雲。它就是它自己。
8. 電影《大話西遊》三部曲分別時什麼(按順序說)
電影《大話西遊》按照順序如下:
1、月光寶盒
話說孫悟空護送唐三藏前往西天取經,半路卻和牛魔王合謀要殺害唐三藏,並偷走了紫霞仙子持有的月光寶盒。觀音聞訊趕到,欲除掉孫悟空以免危害蒼生。唐三藏慈悲為懷,願意一命賠一命,感化劣徒,觀音遂令孫悟空五百年後投胎做人,贖其罪孽。
2、大聖娶親
紫霞與青霞本是如來佛祖座前日月神燈的燈芯,白天是紫霞,晚上是青霞,二人雖然同一肉身卻仇恨頗深。紫霞有一誓言,只要誰能拔出她手中的紫青寶劍,就是她的意中人,此舉被看成是仙界的恥辱而遭到追殺。
3、大話西遊3
在《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中死在牛魔王叉下的紫霞仙子,將會通過月光寶盒預先看到這一下場,為了避免慘劇發生,她選擇回到從前不讓至尊寶愛上自己。而至尊寶又再次重逢一直在等待他的白晶晶。前世今生的種種愛恨糾葛再次在六道輪回里最後一次上演。
劇中主要角色:
1、至尊寶/孫悟空
唐三藏的大徒弟,為人風流浪盪、難以拘束,五百年前被觀音收伏後轉世為人,做了斧頭幫的幫主,名為至尊寶,起初與白骨精白晶晶展開了一段孽緣,為救白晶晶使用月光寶盒回到五百年前,卻發覺自己的真愛原來是紫霞仙子,最後為救師父和愛人,戴上緊箍咒而恢復成為孫悟空,繼續保護唐三藏前往西天取經。
2、紫霞仙子/青霞仙子
紫霞和青霞本是如來佛祖座前日月神燈的燈芯,兩人一體兩魂地存在。紫霞就是春三十娘和白晶晶的師父」盤絲大仙「,她愛上了拔出紫青寶劍的至尊寶,期望至尊寶能腳踏七彩祥雲來娶她。
青霞雖然和紫霞有諸多仇恨,但一直將紫霞視為自己的妹妹。紫霞為了保護孫悟空而喪生,青霞則在紫霞死後不再留戀塵世,回到如來佛祖處做燈芯。
9. 電影版西遊記
可能去印度拍攝
正因為六小齡童的猴戲惟妙惟肖,才成就了楊潔版的《西遊記》成為經典。昨天,六小齡童直言不諱地透露自己今年5月份就要開拍電影版《西遊記》,原因就是「我覺得電視劇版《西遊記》已經沒什麼拍的了,根本沒法超越。」六小齡童告訴記者,拍攝電影版《西遊記》早就是他的一個夢想,他也為此准備了十幾年。「我們會截取原著中最精華的一段故事來表現,但目前劇本還沒出來,幾個編劇正在創作商討,如果在表現武戲、特技方面,『孫悟空大鬧天宮』這一段相當精彩,也有可能『三打白骨精』和『女兒國』結合起來。」
六小齡童表示原本是希望張藝謀來執導該片的,但由於張藝謀目前全力以赴為奧運,所以只有另擇人選,目前還沒有最終確定。不過,他透露該片會到真正的西天———印度取景。「我會說服劇組去印度拍攝,如來佛祖也可能會請印度明星出演。」
借鑒好萊塢技術
由於前段時間傳出好萊塢也對《西遊記》相當感興趣,昨日,六小齡童透露自己也正在和《指環王》的導演彼得?傑克遜聯系,還准備2月份赴美演出時與其商談合作事宜。他很堅持地強調:「我一直說『藝在先,技在後』,《西遊記》真正的精髓是猴戲藝術,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特技只是為內容服務,所以我們只是需要借鑒一下好萊塢的特技,一切精髓還得自己來領悟。」
對於成龍、李連傑的好萊塢版《西遊記》,他直白地說:「好萊塢是拍不出《西遊記》的真諦的,外國人怎麼能理解孫悟空在中國人心中的形象?以前曾有美國人找我拍《真假美猴王》,但他們設計的孫悟空造型,我一看就不行,就像一個千年老妖!重拍可以,但不能糟蹋名著。」
張紀中沒法超越
今年6、7月份,張紀中也將擺開豪華陣勢重拍電視劇版《西遊記》,計劃拍攝50集,總投資高達一億元。對此,六小齡童表現出不屑的語氣:「雖然當年技術條件有限,但能夠拍得如此經典已經很難得,我自認當初演的孫悟空已經夠完美,再演電視劇版孫悟空也沒有多大意思,而且他們很難超越舊版。」
嚴重支持「老版」老版萬歲!
參考資料:
http://www.tianjindaily.com.cn/entertainment/content/2007-01/07/content_106030.htm
10. 1927年的《西遊記》有多恐怖
在這部電影中,孫悟空也不是古怪精靈的猴子,而是一隻野猴,而豬八戒的形象更是顛覆我們的認知,不僅樣貌極丑而且還凶神惡煞,看上去就像是一個怪物,並不是我們記憶中憨態可掬的形象,我們後來看到的《西遊記》中的豬八戒都是被美化過的。
這部電影後來重播後會被禁播,就是因為劇組的服飾問題,導演杜宇為了追求一種極致的還原原著和拍攝出來的效果,便在那個還十分保守的年代,要求飾演蜘蛛精的女演員們濃妝上陣並且還穿著「暴露」。此外,導演還要求女演員們要嫵媚妖艷,完成勾引唐僧,還原原著的重任。
畢竟在當年的那種保守風氣之下,這樣暴露的妖艷的有傷風化的電影是絕對不為社會所容的。更何況,在當時人們把四大名著看得非常的重,認為這是中國文明的偉大瑰寶,所以是絕對不允許杜宇這樣真實拍攝出來並且還公之於眾的,不然的話這就是對文化瑰寶褻瀆!
裡面的蜘蛛精也是極其的妖艷,盡顯嫵媚,展現出撩人的一面,即使放在今天,這些片段也播不了,會被認為是「有傷風化」。後來戰爭爆發,1927年版的《西遊記》也沒能完整地保存下來,不過這部電影也是十分幸運,它有幸能在挪威播放過。
《西遊記》的意義:
首先從宗教方面來說,我國古代的神佛體系,主要是由三皇五帝、女媧補天等等開始,到道教的興盛逐漸又出現了各種神魔。但是傳入中國較晚的佛教,其在中國的跟腳尚欠,歷史太短,根本不足以支撐起一個龐大的神佛體系,融入到中國的神話當中。
而從唐朝到明朝,中國又經歷了太多事情,而在這些歷史的時刻中,佛教實際上逐漸在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再不僅僅會因為帝王個人的喜惡而產生中斷的可能。在這樣的時刻,《西遊記》的出現實際上是佛教完全中國化所催生的一個產物,其價值應該等同於中國化的佛經。
從文學價值來說,從唐朝到明朝,中國的文化也逐漸開始走向通俗這個方向。而每個歷史時期的西遊故事更是體現了不同時期文化背景下人們對於同一個故事的講述的方式。這可以說是文化的連續性,其縱向的文化對比價值應該說是超過了其他四大名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