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安娜·埃莉諾·羅斯福的世界夫人
在白宮里生活的前景使埃莉諾惴惴不安。她擔心變成各種禮儀活動的俘虜和失去她的個性。但這一擔憂被證明是毫無理由的。總統夫人的權利給埃莉諾展示了一個新的更為廣闊的用武之地。雖然她是個具有獨立性的女人, 並且具有超凡的政治觀點, 但她從未謀求自己在政治上飛黃騰達。富蘭克林認為他的妻子過於急躁, 因此他說她永遠不會成為一個好的政治家。
現在, 當她丈夫成為總統後, 她就做了一切事情來幫助他完成任務。她經常陪他在國內旅行, 接見選民隊伍。貧民區、孤兒院和工廠對她來說毫不陌生。在諷刺雜志 《紐約人》 上發表了一幅漫畫: 礦工們正在白天上班, 一個礦工甩掉了十字鎬, 高舉起礦燈對其他礦工說: 「上帝作證, 羅斯福夫人走來美國的貴族、傳統主義者、種族主義者和各種政治色彩的保守黨人不能原諒埃莉諾極力「與下層民眾有共同之處」。
有一次, 埃莉諾參觀了威爾特威克學校, 這是一個弱智兒童學校, 其中一部分孩子是由她資助的。當她看到房間非常臟的時候, 她拿起一把笤帚就開始掃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埃莉諾訪問了位於巴爾的摩的一所監獄。為了准時抵達, 她沒有告訴丈夫要去哪裡就離開了白宮。下午, 羅斯福有事要與埃莉諾談, 就打電話給他的女秘書問埃莉諾在哪兒。「在監獄里, 總統先生。」「這不使我驚訝,」他大聲回答著,「可是她到底犯了什麼罪 ?」
在埃莉諾的建議和聯邦當局的支持下, 在西弗吉尼亞為農場主建立了樣板居住區。1942 年, 這個居住區由於資金短缺而停建。當內務部國務秘書哈羅德·伊基斯為此向總統抱怨,說埃莉諾做出了一項不負責任的財政決定時, 羅斯福回答說:「我太太與她的大多數同性別的人完全相反, 她根本就不會跟錢打交道。」
埃莉諾·羅斯福還負責國家青年局的工作, 這個局是成立於 1935 年的政府機構, 負責幫助青年人找工作。在青年時代,埃莉諾就對黑人的狀況不感興趣。但作為第一夫人她卻走訪了黑人居住區和黑人學校。她表示反對選舉稅, 支持制定禁止私刑的法律, 並且在白宮僱用黑人工作人員。羅斯福的幾個同事認為, 他妻子以此過於明顯地替黑人說話。出於政治的原因,富蘭克林避免支持他妻子對黑人的義務: 他不想失去南方民主黨人的選票。黑人撇開歷來支持他們的共和黨人, 轉而成為民主黨的擁護者, 這應當歸功於埃莉諾。
羅斯福泰然自若地反駁對埃莉諾的批評, 他妻子去「她想去的地方, 與每一個人談話, 並不斷地學習一點東西」。當埃莉諾有時問她丈夫是不是她的行動和言論給他造成困難時, 富蘭克林·德蘭諾·羅斯福習慣用這樣的話來安慰她: 「夫人, 這是個自由的國度。我有我自己的把我的觀點滲透到我的國民中去的方法。如果你給我造成困難的話, 我也總能找到把我撤至安全地帶的機會。」
1939 年, 埃莉諾在民眾喜愛程度上超過了她的丈夫。67%的美國人以口頭或書面形式認為她的行為好, 而富蘭克林·德蘭諾·羅斯福的相應數字是 58%。根據蓋洛普民意調查研究所的調查, 埃莉諾是美國歷史上最受贊賞也最受批評的女人。
如果把總統夫人的行為和盛名與著名的 《紐約時報》 上發表的同題文章中的數字相比較的話, 那麼埃莉諾在任職時間上超過美國所有的第一夫人。她在白宮度過的 13 年當然對這一點做出了貢獻, 如果只把當選總統的第一年作為比較基礎, 那麼只有傑奎琳·肯尼迪超過埃莉諾。埃莉諾·羅斯福在 1933 年 3月 4 日至 1945 年 8 月 12 日期間參加過大約 5900 個會議, 作過許多報告和講座。該文的女作者邁拉·G·古廷估計, 埃莉諾總共發表講話約 1400 次。
埃莉諾經常在路上奔波。使航空公司高興的是, 她酷愛乘飛機旅行。在白宮的第一年中, 她飛行超過 5 萬公里, 第二年是 6.8 萬公里。人們稱她是「飛行的第一夫人」。在飛行被普遍認為不安全的時代, 埃莉諾為改變這一觀念做出了貢獻。
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總統夫人經常旅行。有人說她應該更多地獻身於家庭, 吩咐人把有些地方或者白宮保持整潔。這是不公正的, 因為每當孩子們有什麼問題時, 埃莉諾總是陪在他們身邊。兒子富蘭克林在弗吉尼亞出車禍時, 她在他身邊; 兒子詹姆斯在明尼亞波利斯必須動大手術時, 她在他身邊; 女兒安妮在西雅圖生第一個孩子時, 她在她身邊; 兒子埃利奧特在加利福尼亞考慮是否應該離婚時, 她也在他身邊。
看到她對社會、經濟和政治問題義務的選民們給她寄來了大量的信件。僅在 1943 年, 她就收到了 30 多萬封信。她的同事們閱讀這些信件並按其主題整理分類。埃莉諾親自回復許多來信。有些信她也轉遞給總統。
埃莉諾證 明 了 她 的新 聞 工 作 天賦。1934 年, 她 開 始 以「羅斯福夫人之頁」為題定期為 《婦女的家庭伴侶》 雜志撰寫評論。當她 1945 年著手為 《我的日子》 雜志撰寫評論時, 她的文章被許多其他雜志翻印。她經常接受電台采訪, 她的許多報告就更不用提了。她把每年達 7.5 萬美元的稿酬全部捐獻給了慈善事業。從 1942 年起, 她以「如果你問我」為題為暢銷雜志 《婦 女家 庭 雜志》 撰 寫 定期 評 論, 1949 年, 她接 受 了《麥考爾斯》 周報的專欄撰稿任務。她的一些文章被她丈夫用做公眾對預期政治措施反應的「探測氣球」。政治家們認真閱讀埃莉諾的文章, 試圖從中推斷出總統的政治意圖。
30 年代中期, 埃莉諾在朋友的敦促下開始寫日記。工作結束後, 她就把她的回憶錄交給羅斯福, 以讓他做出修改。這些日記在 1937 年以「這是我的故事」為題發表, 並且成了暢銷品。
埃莉諾·羅斯福維護自由的思想財富。在保守組織 《美國革命之女》 拒絕將他們的音樂廳———華盛頓的憲法會廳提供給著名的黑人女歌手瑪麗安·安德森用作演出場 地之後, 她於1936 年離開了這個組織。她要求她的丈夫在西班牙內戰的問題上明確表示反對弗朗哥將軍的立場。她與美國大學生聯合會的秘書約瑟夫·拉希有著非常親密的合作關系。聯邦調查局懷疑拉希執左傾觀點, 並對他進行秘密跟蹤。在埃莉諾和拉希約好的一次會面中, 聯邦調查局派人在芝加哥賓館埃莉諾的床下安裝了一個竊聽器。富蘭克林·德蘭諾·羅斯福得知此事後大為惱怒。1939 年, 當隸屬於 《美國青年大會》 組織的埃莉諾的朋友們被國會反美顛覆活動委員會作為證人傳訊時, 埃莉諾把他們請進了白宮, 緊接著又陪他們去委員會聽證。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 她嚴厲譴責麥卡錫主義。在這些年中, 聯邦調查局一直在搜集關於她行動的材料。聯邦調查局局長埃德加·胡佛在他信賴的人當中把埃莉諾稱為「一隻呱呱叫的老烏」。
因為埃莉諾不願意要私人警衛隊, 保衛部門就建議她至少應該帶一件武器。埃莉諾還是拒絕了, 並且在長時間的敦促下才同意在聯邦調查局的練習場上學習射擊。到那裡去過幾次之後, 埃德加·胡佛對羅斯福說: 「總統先生, 如果在美國有哪個人必須被禁止攜帶武器的話, 那個人就是您的夫人。她沒有打中過一次靶心。」後來, 羅斯福的一位警衛員厄爾·米勒教會了埃莉諾與武器打交道。從此以後她坐車時身邊總帶著一枝手槍, 盡管是一枝沒裝子彈的槍。埃莉諾特別喜歡與米勒在一起, 這馬上就在謠言中表現了出來, 謠言公布說他們互相親近是眾所周知的。對此米勒卻說: 「我怎麼能和被人叫做『羅斯福太太』的人睡覺呢 ?」
埃莉諾的衣著並不太時髦, 或許人們會把這個算作她的優點。在大危機的那些年裡, 吸引人的時髦衣飾會招來不必要的公眾憤怒。當有人告訴她, 她已經被列入十名衣著最佳的婦女名單時, 她懷疑地問道:「這是真的嗎 ?」她通常每周舉行三次招待會。據說, 她是總統的眼睛、耳朵和腿, 因為她到處奔波去為他操勞。她經常站在他身邊迎接客人。埃莉諾根本不吸煙並且對吸煙的女人特別反感。她克服了自己的反感, 甚至開創了一個先例, 即倡導了在總統官邸晚飯後給夫人們也遞上香煙的習俗。
每當埃莉諾·羅斯福不在白宮時, 她的女兒安妮就承擔起白宮中第一夫人的義務。富蘭克林·德蘭諾·羅斯福給予安妮充分的信任。在某種意義上, 她是他的女朋友。
當埃莉諾 1939 年 6 月在海德公園用野餐招待英王夫婦喬治六世和伊麗莎白時, 她激怒了傳統主義者、保守黨人和世界主義者。她把非常普通的美國「熱狗」遞給他們。英王夫婦應該非常喜歡這道菜。
埃莉諾是第一位每周舉行她自己的新聞發布會的美國總統夫人。富蘭克林·德蘭諾·羅斯福起先還表示反對, 但後來就被說服了, 因為這些新聞發布會對他也頗有助益。埃莉諾的第一次新聞發布會是在她丈夫宣誓就職兩天以後舉行的。她總共舉行了 348 次新聞發布會。開始時, 發布的內容只是關於婦女問題的, 並且只允許女記者參加。埃莉諾逐漸地擴展了新聞發布會的范圍, 因為她要向她那個時代的美國證明, 婦女們不僅僅只對家政和家庭問題擁有自己的看法。
羅斯福的反對者猜測說, 小兒麻痹症影響了他的理解力。在俄亥俄州的亞克朗舉行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 一位參加者問埃莉諾他是不是這樣。她回答: 「我很高興您提到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 是。每個經歷了如此可怕事情的人都會顯示出對人類問題的更多同情和理解。」聽眾們對她的回答報以暴風雨般的掌聲。
埃莉諾認為, 她丈夫在任滿兩屆之後不應該再參加選舉。但是,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導致了羅斯福在 1940 年第三次謀求總統職務, 這在美國歷史上是一個史無前例的事件。又是埃莉諾, 她驅車前往芝加哥參加黨員代表大會, 為她丈夫爭取第三個總統任期。雖然開始時有些阻力, 但最終羅斯福還是第三次被提名為總統候選人。但是許多代表反對他挑選的競選夥伴亨利·阿加德·華萊士。由於種種原因,富蘭克林未能親自去會場向代表們做說服工作,埃莉諾就被請去代表他講話,總統候選人的妻子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講話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埃莉諾督促代表們將所有的個人利益融化於國家利益之中,她在會上說:「你們不能把這次提名看做平常時期的平常提名。今天,美國人民必須意識到我們正在面臨著一個極其嚴峻的局勢。」「未來的四年對總統來說將是困難的,因此他需要一個他所信賴的,能協助他工作的人。這個人就是華萊士。」 她的講話扭轉了大會的局勢,最後華萊士獲得了提名。埃莉諾在富蘭克林的第三次競選中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甚至有人認為,如果沒有埃莉諾的幫助,富蘭克林能否打破美國175年的歷史傳統還得另當別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埃莉諾擔任了公民權益保護辦公室副主任這一官方職務。公民權益保護對她就意味著不僅要管理防護掩體和醫院, 還要照料私人房屋、幼兒園和休假設施以及強化社會道德。這個公民權益保護的觀點遭到了保守黨人的尖銳批評。埃莉諾屈服了, 半年之後這個辦公室被解散了。她繼續致力於消除軍隊中的種族歧視, 致力於接收逃往美國的難民和其他社會活動。
她把許多時間都花在了旅行上。她經常去前線看望美國士兵。她總是不期而至, 從不事先通知。在新赫布里底洋島的埃斯皮爾圖桑克圖基地, 司令官禁止士兵們在雨中裸露身體淋浴, 因為他擔心埃莉諾·羅斯福會來個未通知的訪問。有一次, 加里·庫珀登上了太平島。一個士兵突然問到:「埃莉諾在哪兒 ?」庫珀表情嚴肅地回答: 「我們在剛才去過的一個島上看到了沙灘上有她的足跡, 但是我們也不能確定她的足跡是朝哪個方向去的。」1942 年, 她在英國看望美國士兵,1943 年她又踏上了去南太平洋, 包括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同樣旅程, 1944 年, 她視察了位於加勒比海和中美洲的美國軍事基地。在去南太平洋的旅途中她一定要訪問瓜達卡納爾島,這個島以前屬於日本, 美軍經過一場損失巨大的戰役才佔領了它。司令官不同意, 因為日本人還在不斷地對這個島進行空襲。但是埃莉諾還是實現了自己的意願, 在晚些時候訪問了瓜達迦納爾島。
在前線訪問中, 埃莉諾與士兵們交談, 給他們簽名, 帶走士兵們的家信, 回到華盛頓後還保持著通訊聯系。她把她在旅途上和會見中所獲得的印象告訴了她丈夫。總統認真地傾聽著並從她的建議中獲益不少。有些人認為, 埃莉諾對總統的影響過多, 並因此對她提出批評。因此, 她就努力以公開表態的方式縮小對總統影響。「我從來沒有強迫他做某些事, 不管我在每個事務上的觀點多麼明確⋯⋯因為我一直很清楚, 他有他對事物的認識, 而我對他的這些認識卻一無所知。」與此相聯系, 她又補充說:「我不曾記得他哪一次試圖對我施加影響。」
富蘭克林喜歡就他妻子在白宮里的權力開玩笑。有一次,他對一位談話夥伴說: 「永遠都別跟埃莉諾爭吵, 因為你不可能贏。」他自己就常常帶著關注和尊敬聽他妻子說話。邁拉·G·古廷寫到: 「埃莉諾·羅斯福對總統決策的影響比之她前面的任何一位第一夫人都要大。她屬於她丈夫的政府, 並經常作為他的良心在發揮作用, 特別是涉及到『新政』的時候。」
富蘭克林·德蘭諾·羅斯福賦予 28 位婦女以高級政府職務。許多這種提名都歸結於埃莉諾的建議。美國時事評論員阿瑟·克羅克寫到, 1940 年, 埃莉諾曾一度可能代替她丈夫爭取總統職位。另一位時事評論員雷蒙德·克拉珀在 1941 年把埃莉諾列為華盛頓最富影響力的十個人物之一, 並著重指出, 她是羅斯福內閣中事實上的不管部部長。《阿克蘭明星報》稱她是:「為美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而獻身。全世界沒有比她更知名的女性,包括所有的最富魅力的電影女明星。」這是埃莉諾政治生涯的巔峰期。總統夫人這一職位為她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她也充分行使了這一職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成就。
羅斯福和他的女兒安妮去參加雅爾塔會議。丘吉爾也是由他女兒陪同。羅斯福在雅爾塔談判期間, 埃莉諾向他報告了在華盛頓發生的事情。她收到了一封寄自雅爾塔的羅斯福的言辭優美、溫情脈脈的來信。羅斯福從雅爾塔回來後, 埃莉諾懷疑她丈夫不堅持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獨立的做法是否正確。針對有關的指責, 羅斯福用反問句回答到: 「有多少美國人准備為解放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而進行一場戰爭呢 ?」他的理由使她最終信服了他在雅爾塔期間達成的可能的諒解。
1945 年 4 月 12 日, 埃莉諾正在華盛頓忙於一件事務, 她突然接到電話, 要她立刻趕回白宮。盡管沒有告訴她是什麼理由, 她還是感到「一定發生了什麼可怕的事情」。富蘭克林·德蘭諾·羅斯福正在沃姆斯普林斯做短期休假時中了風。他沒有恢復知覺就死去了。
當人們把這個不幸的消息轉達給埃莉諾時, 她說: 「我對我們國家和整個世界的同情要比我對自己的同情更多。」副總統哈里·杜魯門被從美國國會大廈召來。埃莉諾用手撫著他的胳臂說:「哈里, 總統不在了。」杜魯門一時說不出話來, 然後他 輕聲地問埃莉諾他能 為她做些什 么, 她 回問道:「我們能為你做些什麼呢 ? 你現在正處在困難中。」埃莉諾給她分別在不同前線作戰的四個兒子發去了相同文字的電報: 「親愛的兒子, 爸爸今天下午離開了我們。他把他的義務盡到了最後, 你們應該像他所希望的那樣去做。」
當她去沃姆斯普林斯安排運送丈夫回華盛頓時, 她又等到了另一個打擊。她得知丈夫以前的情人露西·默瑟·拉瑟福德———現在是一個中年婦女, 但依然楚楚動人———此刻正陪在丈夫的屍體身邊。她還知道, 當她自己還在白宮之外時, 是她女兒安妮把露西請進了白宮。她不能原諒女兒的這一不忠行為。她們之間的關系從此之後就緊張了起來。羅斯福在給女畫家伊麗莎白·薩默當模特時死去了。作為一種高尚的姿態, 埃莉諾把這幅畫送給了露西 。
『貳』 這是什麼電影
奧林匹斯的陷落 (2013)
導演: 安東尼·福奎阿
編劇: 克賴頓·羅森博格 / 凱特琳·貝內迪克特
主演: 傑拉德·巴特勒 / 艾倫·艾克哈特 / 芬利·雅克布森 / 迪倫·麥克德莫特 / 尹成植 / 更多...
類型: 動作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 韓語
劇情簡介 · · · · · ·
白宮,特情局秘密代號為「奧林匹斯」,目前正處在危機之中,一夥恐怖分子先用重型的飛機和機槍襲擊了這里,隨後便派入了一群敢死隊進入,他們徹底佔領了美國總統府,劫持了美國總統,並以此為要挾,妄圖控制世界格局。
坐在文員辦公室的邁克·班寧(傑拉德·巴特勒 Gerard Butler 飾)從這次襲擊中活了下來。班寧原先是一個特種兵,負責第一夫人和美國總統(艾倫·艾克哈特 Aaron Eckhart 飾)的安危。但是在一個聖誕節的例行任務中,他的工作出了錯,造成了第一夫人的死亡。後來,班寧就被調整到了文職工作上。
『叄』 哪些片子是講美國第一夫人的
第一夫人的保鏢 Guarding Tess(1994)
美國白宮安全護衛道格奉命保護前美國第一夫人查莉絲。查莉絲在她的丈夫,也就是前美國總統病故身亡之後,便獨自在一處小鎮中渡過退休後的生活。查莉絲只希望一個人能夠安靜的過屬於自己的日子,而道格礙於職責所在不得不隨時保護查莉絲的安全,因此兩人常常發生沖突。
事實上,原本道格對於同僚能夠在總統身邊出身入死的執行職務,而自己卻只能保護一個脾氣古怪的老女人而感到無奈。查莉絲為了擺脫侍衛的束縛,使自己偶而也能一個人過過平凡的生活,常常趁機不注意而偷偷從他們身邊溜走。道格對於查莉絲這種行為感到不滿,他無法忍受整天與她捉迷藏的壓力,於是要求上司調差離開查莉絲。而她對於道格的做事方式口頭上雖然與他針鋒相對,其實在心中是非常信任道格所為她做的一切的。
有一次,道格一時疏忽,使查莉絲遭到歹徒挾持綁架,消息傳出轟動全美,總統下令動用一切人力也要設法救回前第一夫人。道格懷疑司機對於查莉絲遭到綁架的內情脫離不了干係,於是在暴力脅迫之下得知原來綁架者是司機的妹夫主使的。道格得知消息之後火速趕往現場,將綁架者繩之於法,終於救出了埋在地里七十二個小時之久,僅僅靠一根對外的導管維生而幾乎奄奄一息的查莉絲。
暗殺第一夫人Assassination
導演:
Peter R. Hunt .....(as Peter Hunt)
編劇:
Richard Sale
影片類型:
動作 / 驚悚 / 劇情
片長:
105 min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立體聲
級別:
Argentina:13 Norway:15 UK:15 USA:PG-13 UK:12 Iceland:12
『肆』 怎麼評價電影《第一夫人》
影片一開始肯尼迪夫人面對的問題是:
以什麼樣的方式讓遇刺的肯尼迪總統被人們銘記,或者理解為她想讓人們記住一個怎樣的肯尼迪總統,當然人們所看到的從她口中描述出來的總統必然是經過她選擇的。
這時影片已經過去了一半,這時候給我們營造的第一夫人的形象就是在丈夫倒下依然要堅強面對很多矛盾沖突的女人。影片再這么演下去我感到其實也沒有什麼意思了,而這部片子戳到我的正是後面這半部分。
『伍』 第一夫人jacqueline介紹
「第一夫人」(First Lady)這個頭銜既沒有政治意義的實權,也不是階級層面的封號,但作為領導人的妻子,第一夫人們在外交及社交場合都自然承擔起了國家禮儀形象的代表,更是本國女性最直觀的縮影。在傳統「莊重得體」的著裝框架下,色彩、印花、品牌,這些我們平時僅憑個性選擇的細節也都可以別有深意,時尚的語言細膩無聲,但卻有著她柔軟的力量。
「第一夫人」ICON經典:
傑奎琳·肯尼迪·奧納西斯(Jacqueline Kennedy Onassis)
第一夫人成為時尚典範其實並不少見,這其中,傑奎琳·肯尼迪·奧納西斯(Jacqueline Kennedy Onassis) 作為已故前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John Kennedy)的夫人無疑是「第一夫人」中最為經典的時尚ICON,被民眾昵稱為Jackie O的她因其時尚魅力而家喻戶曉,幾乎引領了一個時代的美式時尚。尤其是傑奎琳·肯尼迪標志性的「葯盒」帽(Pillbox Hat)因她的時常佩戴而紅極一時。此外還有Gucci以她而命名的手袋Gucci Jackie(Jackie O'bag),如今早早已演變成不斷翻新的經典包款。
Jacqueline Lee Bouvier Kennedy Onassis:美國第一夫人(任期1961年-1963年),1929年7月28日在紐約出生,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肯尼迪的夫人。
人物生平:
學校:1944年-1947年 法明頓中學(和所有貴族女孩一樣,傑基接受全方位的禮儀訓練,學跳芭蕾舞和交際舞。在那裡,她發現自己
傑奎琳·肯尼迪的親筆簽名
的長腿和長脖子有著非一般的魅力,她學會寫詩、畫畫,並醉心於古典浪漫主義文學作品,貴族學校讓她認識到自己的專長)
1947年-1948年瓦薩爾學院(主修法國文學,大二結束時她突然對巴黎產生了興趣,於是游學一年。在駛往法國的途中,第一次遇到未來的丈夫,時年31歲的馬薩諸塞州議員約翰·肯尼迪。)
1948年-1951年 轉學至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
1951年回國後瓦薩爾學院由於她擅自離校不願接收她,傑奎琳因此放棄瓦薩爾學院,前往喬治華盛頓大學獨自完成學業。
1951年 畢業於喬治華盛頓大學(學習繪畫,獲得藝術學位)
職業:攝影記者、美國前第一夫人
語言: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
孩子:阿拉貝拉·肯尼迪(1956年女死嬰)
卡羅琳·肯尼迪(1957年11月27日-)
約翰·菲茨傑拉德·肯尼迪二世(1960年11月25日-1999年7月16日)
帕特里克·肯尼迪(1963年男死嬰)
傑奎琳早期生活:
1942年,約翰·沃努·布維爾和傑奈特離婚,當時傑奎琳十三歲。這是一起感情上的悲劇。她母親又和銀行家休·奧金克洛斯結婚。自此,傑奎琳和母親離開了紐約,住在華盛頓附近。在那兒,她度過了一生中最美的時光,成了美國最高雅的大學威撒學院文科大學的新生。
傑奎琳18歲那年,有幸乘「瑪麗皇後」號郵船去歐洲度假。在倫敦,她在白金漢宮拜見了女王。在法國,她找到了布維爾的親屬,還在巴黎大學注冊學習法文和法國史。
1953年,傑奎琳結識約翰·肯尼迪並結為伉儷。
1960年,約翰肯尼迪以些微的票數擊敗尼克松成為美國第35屆總統。
1961年,傑奎琳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第一夫人。個性獨立的傑奎琳不願意只是充當擺設,她要與丈夫共同來征服美國。其實傑奎琳對政治的熱衷在肯尼迪競選總統時就已顯露出來。她不是政治武器,但她幾乎參加了所有的政治活動,她寫了兩萬多封信,並在那些剛入籍的選民前分別用法語、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發表講話。
住進白宮後,傑奎琳對這個乳白色的龐大建築發生了濃厚興趣。本來白宮需用四年時間更新一番,傑奎琳在拿到白宮150個房間的鑰匙之後的第一天就決定讓白宮成為美國最漂亮的房子,要等於一個美國的歷史博物館。她成立了一個委員會,籌集到上百萬美元,用於在全國購買古老的傢具和畫作。一股清新之風吹進了白宮,結束了這座房子一成不變的陳規陋習。於是傑奎琳便像她居住的這座白色建築,令所有美國人嚮往。傑奎琳的名氣越來越響了,她魅力四射,以至美國電台的廣播員在預報完天氣之後,總要補上一句:「晚安,肯尼迪夫人,不論你現在在哪裡。」
在所有伴隨丈夫進行的正式訪問中,傑奎琳又是一個外交武器。她瘋魔了赫魯曉夫、尼赫魯、戴高樂。他們稱她為「非常可愛的肯尼迪夫人。」
1960年11月25日,傑奎琳給肯尼迪生下兒子小約翰。肯尼迪總統在飛機上得到這個喜訊,一時沉浸在中年得子和入主白宮的雙重喜悅之中。
1962年2月14日,她自己出面帶領CBS的電視主持人拍攝專題參觀巡遊整個白宮的電視節目。
1963年8月,她的小兒子帕特瑞克去世,傑奎琳幾乎再也沒有在公眾中露面。
1963年11月22日,為了爭取連任,他們夫婦到達拉斯城為連任拉選票。可怎麼也沒想到,死亡的陰影已經籠罩了這對夫婦。中午12點30分,從街旁一座大樓射出的子彈擊中肯尼迪的頭部,肯尼迪不治而亡。
二次婚姻:
1968年7月,肯尼迪的弟弟總統競選人羅伯特·肯尼迪被暗殺,傑奎琳認為肯尼迪家族已經成為暗殺的目標,為了保護兒女,她決定離開美國。
1968年10月20日,傑奎琳嫁給了希臘船王亞里士多德·奧納西斯。因為奧納西斯有足夠的金錢和勢力可以保護她。為此奧納西斯離開了他的情人歌劇演員瑪利亞·卡拉斯,但傑奎琳失去了美國當局對她進行保護的特權。
1975年3月15日,奧納西斯臨去世前填了一張離婚書,當時傑奎琳和她的孩子們正在紐約。根據婚前協議傑奎琳沒有能得到奧納西斯的遺產。他的女兒用3千5百萬美元換取傑奎琳放棄全部遺產的聲明。
1994年,她被診斷出患有淋巴腺癌,5月19日夜裡10:15她在第五大道的公寓中去世,享年64歲。
1994年5月23日,她的葬禮經由電視向全國轉播,雖然她自己希望葬禮只是局限在親屬之間。她被安葬在阿靈頓公墓已故的丈夫肯尼迪身邊,柯林頓總統發表書面演講,她的兩個孩子為她獻上鮮花,標志著美國一個時代的結束。
『陸』 《白宮陷落》三部曲是哪三部
白宮陷落三部曲是奧林匹斯陷落、倫敦陷落和天使陷落。電影講述了激進分子駕駛大型軍用飛機和白宮叛國者內外勾結,攻陷白宮,俘虜總統,企圖控制核按鈕毀滅美國,但是勇敢的男主角力挽狂瀾,在危難關頭不僅拯救了總統,而且破壞了恐怖分子的陰謀,最後成為全美國的大英雄的故事。
奧林匹斯陷落簡介
特情局秘密代號為奧林匹斯的白宮正處在危機之中,一夥恐怖分子先用重型的飛機和機槍襲擊了這里,並派入了一支敢死隊進入,徹底佔領了美國總統府並劫持了美國總統,並以此為要挾,妄圖控制世界。
此時坐在文員辦公室的邁克·班寧傑拉德巴特勒飾從剛剛的突襲中倖存了下來,並成為了美國最後的一絲希望。班寧原先是一個特種兵,負責美國總統和第一夫人的安全。但卻因為一次發生在聖誕節的突發事故中,因為自己的失誤造成第一夫人的死亡,也因此被調到了文職。
而此刻面對遭受重創的白宮,班寧只能依靠自己,在危機密布的白宮中隻身力挽狂瀾,拯救被劫持的總統和瀕於淪陷的國家。
『柒』 les nuits de la presidente(第一夫人)完整版到底有多少分鍾
《第一夫人》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作品簡介:《第一夫人》是由美國、智利聯合製片的95分鍾傳記影片。該片由帕布羅·拉雷恩執導,娜塔麗·波特曼、彼得·薩斯加德、格蕾塔·葛韋格、馬克斯·凱塞拉、貝絲·格蘭特等主演,於2016年9月7日在義大利上映。
該片根據美國前「第一夫人」傑奎琳·肯尼迪的生平改編,故事聚焦傑姬人生的四個日夜——從丈夫約翰·肯尼迪總統遇刺到葬禮這段時間發生的故事。
『捌』 想看第一夫人1953年上映的由 蘇珊·海沃德主演的百度雲資源
《第一夫人》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fMcUamXaKQdhtXKrjJrhDw 提取碼:ij44
導演:亨利·萊文
編劇:JohnPatrick
主演:蘇珊·海沃德、查爾頓·赫斯頓、約翰·麥克因泰
類型:劇情、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1953
片長:96分鍾
又名:總統夫人
《第一夫人》1953年亨利·萊文執導的電影。
『玖』 求白宮淪陷百度雲
鏈接:https://pan..com/s/1hrf5sJmA6T6arBZbl1MW6Q
《奧林匹斯陷落》由《生死狙擊》導演安東尼·福奎阿執導,摩根·弗里曼、傑拉德·巴特勒和艾倫·艾克哈特等聯合主演。影片於2013年12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電影講述了朝鮮激進分子駕駛大型AC130軍用飛機和白宮叛國者內外勾結,攻陷白宮,俘虜總統,企圖控制核按鈕毀滅美國,但是勇敢的男主角力挽狂瀾,在危難關頭不僅拯救了總統,而且破壞了恐怖分子的陰謀,最後成為全美國的大英雄。
『拾』 講述特勤局特工保護總統的電影,第一夫人和這個特工有姦情的。
一級戒備
皮特·加里森(邁克爾·道格拉斯)20多年的特工生涯中出色的表現為他贏得了聲譽,為總統(根據影片介紹,該總統是美國第40任總統,羅納德·威爾遜·里根)擋下致命一槍的英勇事跡更讓他成為特工們崇拜的偶像。彼得做夢也沒想到,有一天自己竟成為同僚競相追捕的叛徒。
皮特接到線報稱白宮混入一名新納粹份子,企圖暗殺總統。沒多久掌握線索的特工查理·摩里韋德被人殘忍地槍殺於家中,同時間有關彼得與總統夫人(金·貝辛格)存在曖昧關系的消息在特工部門流傳。陰錯陽差間,彼得被指認為企圖暗殺總統的新納粹,百口莫辯的他只得逃亡。
精明強乾的特工大衛·布萊金里奇(基弗·薩瑟蘭)部署抓獲這位一級叛徒。曾受教於他的大衛深知自己要面對的是一位身手敏捷、經驗老道的對手,他與搭檔吉爾·馬林(伊娃·朗格麗亞),一位剛畢業的充滿干勁的女特工想方設法保護總統,他們知道,只要叛徒皮特沒被抓,總統的生命隨時受威脅,於是他們開始追捕皮特。然而皮特知道大衛他們已經中了敵人的挑撥之計,當大衛與吉爾竭力追捕彼得的時候,真正的殺手正一步步地朝總統靠近,為了保護總統,同時也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在薩拉(第一夫人)的幫助下,皮特最終說服了大衛和吉爾,三人聯手對抗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