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1895年以前
11世紀
科學家們意識到了將一束光透過小孔可以使一個外部的形象在內部顯現出來。
16世紀
雷納多·達·芬奇(義大利)概略地描繪出"黑箱"的概念。"黑箱"出現於歐洲文藝復興前的義大利。它是一個類似鏡頭式的暗箱,裡面射出的光線可以在其對面的牆上形成顛倒的影像。
16世紀中葉一17世紀
1、錢巴蒂斯塔·德拉·波爾塔(義大利)通過"黑箱"放映了一組不長的風光圖畫。
2、阿塔內休斯·基歇爾(德國)發明了他的"魔燈"。這是一種通過蠟燭和透鏡放映畫面的方法。
1824年
彼得·馬克·羅熱(英國)向倫敦的皇家協會提交了名為"關於活動物體的視覺留影原理"的報告。
1826年
約翰·艾爾頓·帕里斯博士發明了"幻影轉盤",即在一圓盤上一面畫有鳥籠,一面畫一隻鳥,旋轉時產生"鳥在籠中"的感覺。
19世紀30年代
1、 約瑟夫·涅普斯和路易斯·達蓋爾(均為法國)發展了照相製版工藝,使被拍下來的影像可以保留在金屬板上。
2、威廉姆·亨利·福克斯·塔爾博特(英國)在紙板上制出了正片。
1832年
1、約瑟夫·普拉圖(比利時)製造出了"詭盤"。這是一隻畫有一系列動作分解圖形的圓盤,圓盤的邊緣有許多齒孔。操作者面對鏡子,把眼睛對准任何一個齒孔,轉動圓盤,可在鏡中看到活動的影像。
2、西蒙·里特·馮·施坦普夫(德國)發明了"圓筒動畫鏡",這是一種與"詭盤"相類似的玩具。
1834年
威廉姆·喬治·霍納(英國)發明了"活動連環畫轉筒"。它在一隻圓筒狀的內環中貼上畫有一系列分解動作的紙片,通過圓筒的旋轉使人看到連續活動的影像。
1839年
達蓋爾(法國)在巴黎展示了銀板照像。
1849年
朗根海姆兄弟在費城試驗成功了玻璃板照像。
1877年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美國)發明了留聲機錄音機。 埃德沃德·穆布里奇(英國)成功地用一組鏡頭拍下了一匹奔馬的分解動作。
1882年
艾蒂安·朱爾斯·馬利(法國)發明了"攝影槍"。
1884年
喬治·伊斯曼(美國)把柯達膠卷投放市場。
1888年
伊斯曼為其在一種賽潞瑤片基上使用的膠片乳劑申請了專利。
1889年
愛迪生實驗室發明了活動電影攝影機。
1891年
愛迪生發明了活動電影放映機,它放映出的影像只能通過一個小孔來窺視。
1893年
世界上第一個電影製片廠,愛迪生的"黑瑪麗"製片廠在新奧爾良的新澤西建成。
電影的開始(1895--1913)
1895年
1、奧古斯特和路易斯·盧米埃爾(法國)發明了手提式電影放映機。
2、盧米埃爾兄弟拍攝了他們的第一部影片《工人離開盧米埃爾工廠大門》。
3、伍德維爾·萊瑟姆(美國)發明了電影放映機上的膠片控制裝置,解決了影片膠片在運行時發生畫面跳動的現象。
4、12月28日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公開放映了電影。
1896年
1 羅伯特·威廉姆,保羅(英國)在英國為電影放映機(Biosoope)取得專利。
2 「敘事電影之父」喬治·梅里愛(法國)開始攝制「幻術」(特技)電影。在其後來的電影生涯中,他不斷對這一想像的王國進行探索。
3、 4月23日,愛迪生(美國)的放映機(Vitascope)在紐約城中的科斯特和比亞爾音樂廳進行了第一次放映活動。
1900--1905年
布萊頓學校在英國建立。它由一群攝影師組成,他們的試驗顯示了鏡頭之間的相互影響可以傳達出不確定的信息。
1900--1910年
出現了數以百計的根據著名舞台劇改編的短故事片。
1902年
1、梅里愛的《登月旅行記》(法國)問世。該片使他獲得了國際性名聲。
2、埃德溫· S·鮑特的《郵遞員的羅曼史》(美國)表明對於電影敘述方式的基本因素逐漸增長的意識。
3、查爾斯·百代(法國)建立起自己的製片廠--百代電影公司。
1903年
1、鮑特的《美國消防隊員的生活》(美國)顯示了通過電影的剪輯創造出戲劇性和象徵意義的可能性。
2、鮑特的《火車大劫案》(美國)展示出平行剪輯的效果和西部的魅力。
1905年
1、鎳幣影院在匹茲堡開張。這是美國第一家裝備齊全的電影院。
2、第一本行業刊物《觀看與影片目錄》在美國出版。此時,標準的影片長度為一本。
3、塞西爾·赫普沃斯的《被流浪漢所拯救》(英國)使用了一種連續的銀幕運動的方式作為保持故事連續的方法。
4、中國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定軍山》。該片由北京豐泰照相館攝制,記錄了京劇《定軍山》的幾個演出片斷。
1906年
在美國,已經發展到近1000家鎳幣影院。
1907年
1、"藝術電影公司"在法國建立。該公司旨在生產具有文化價值的影片。
2、芝加哥建立了第一個城市電影審查委員會。
1908年
1、埃米爾·科爾在法國拍攝了他的第一部動畫片,與此同時,小斯圖爾特·布萊克頓在美國開創了動畫事業。
2、百代電影公司(法國)已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帝國,它每年出口到美國的影片是美國本土生產影片的兩倍。
1909年
1、35毫米膠片成為國際影片的標准。
2、美國電影工業建立了全國電影審查委員會以對抗州和市政當局干涉電影的企圖。
3、「電影技巧之父」 D. W.格里菲斯拍出了《囤積小麥》(美國)。該片代表了早期拍攝"辯證電影"的努力。
4、溫莎·麥凱拍了《恐龍格蒂耶》,這是美國第一部重要的動畫片。
5、全美已有了 l萬家鎳幣影院。
6、以第一位女演員弗洛倫斯·勞倫斯(《傳記女郎》)在銀幕上使用真實姓名為標志,明星制開始在美國出現。
1911年
1、森圖爾影片公司在好萊塢建立了第一家製片廠。
2、賓西法尼亞建立了第一個州立評判委員會,以檢查電影的道德質量。
3、第一個影迷雜志《電影故事雜志》在美國創刊。
4、格里菲斯的影片《戰爭》(美國)問世。這部紀錄片式的故事影片顯示了導演對電影這一媒介日漸成熟的把握。
1912年
1、卡爾·拉莫爾建立了環球影片公司(美國)。
2、阿道夫·朱克爾建立了名演員製片公司(美國)。
3、思里科·瓜佐尼拍攝了《你往何處去?》(義大利)。這部精心攝制的大場面影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井奠定了義大利 電影在史詩性影片上的重要地位。
4、路易斯·梅爾坎頓拍攝了《伊麗莎白女王》(法國)。薩拉·貝納爾出演了這部根據舞台劇拍攝的長50分鍾的影片。
1913年
1、斯特蘭·拉伊拍攝了《布拉哥的學生》(德國)。這部表現主義的幻想片成為神秘恐怖電影的雛形。
2、中國生產第一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導演張石川、鄭正秋。電影描寫了一對青年男女在封建包辦婚姻中所經歷的 一系列繁文褥節。
成長時期之一(1914--1920)
1914
1、故事片開始成為電影工業的標准產品。
2、第一座大型影院「濱河劇院」在美國紐約開業。
3、W·W·霍金森建立了派拉蒙影片公司(美國)。
4、查爾斯·卓別林在啟斯東的影片中出現。他在一年中拍攝了35部喜劇片,並創造了"小流浪漢"的形象。
5、著名系列片《保琳歷險記》(法國)問世。蹈爾·懷特在片中擔任女主角。
6、喬瓦尼,帕斯德隆納拍攝了《卡比利亞》(義大利)。這部巨片中華美的服裝引起了全世界的喝彩。
7、弗蘭克·鮑威爾的《那兒有一個傻瓜》(美國)問世。西達·巴拉第一次扮演了「盪婦」的角色,從此,「妖婦」一詞開始進入人們的語言中。
8、麥克·塞納特拍攝了第一部故事片長度的喜劇片《蒂利耶被揭穿了的羅曼史》(美國)。
1915年
1、美國最高法院在互助影片公司與俄亥俄州的法律訴訟中判定:電影媒介不享受憲法「第一修正案」中關於保護言論自由的條款。
2、美國「全國電影審查委員會」改名為「全國電影審議委員會」。
3、威廉姆·福克斯建立了福克斯影片公司(美國)。
4、托馬斯·英斯在美國開創了「製片廠制度」。
5、西席· B·第密爾拍攝了《欺騙》(美國)。這是一部精緻的關於犯罪、性和犧牲的影片,並用高調攝影表現了心理 的潛流。
6、格里菲斯拍攝了《一個國家的誕生》(美國),這部紀念碑式的、同時引起激烈爭論的影片長達近3個小時,它使用了 許多以前影片所沒有使用過的方法。
1916年
1、塞繆爾·戈德菲斯和艾德茄·塞爾溫共同建立了戈德溫影片公司(美國)。
2、格里菲斯拍攝了《黨同伐異》(美國)。這部片長超過3小時的影片把四條故事的線索交織在一起,通過復雜的敘事呼 吁著世界的和平與友愛。
3、維克多·斯約斯特洛姆拍攝了《死之吻》(瑞典)。他在戲劇性的素材中使用了現代的方法,通過一系列的閃回來敘 述事情的經過。
1917年
1、在政府的支持下,德國建立了烏發(UFA)製片廠。
2、卓別林的《安逸街》和《移民》(均為美國)問世。在這兩部影片中,小流浪漢已從最初的漫畫式的形象發展為一個 有著悲喜劇效果的富於人性和社會批判色彩的角色。
1918年
1、格里菲斯拍攝了《世界之心》(英國)。影片在對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幾位主人公的表現中,對德國待一種否定 態度,獲得了成功的宣傳效果,歐內斯特·劉別謙拍攝了《卡門》(德國)。這部由"歐洲豪華電影的大師"攝制的影 片以異國絢麗奢華的服裝和對性關系的暗示引起了國際影壇的關注。
2、美國的第一部動畫故事片,由麥凱執導的《路西塔尼亞的沉沒》問世。
3、上海商務印書館成立"活動影戲部"(後更名為"影片部"),中國開始建立起自己的民族電影事業。
1919年
1、蘇聯電影工業國有化。
2、由瑪莉·壁克馥、查爾斯·卓別林、道格拉斯·范朋克和D. W.格里菲斯聯合創辦的聯美公司成立。
3、成套供片法逐漸推廣。
4、阿貝爾·岡斯於-「歐洲的格里菲斯」拍攝了長達3小時的大型巨片《戰爭與和平》。他在影片中把特技、隱喻性的並 形象和紀錄片片斷結合在一起,表達了反戰的主題。
5、格里菲斯的《被摧殘的花》(美國)成功地利用製片廠的環境創造出一種動人的氣氛。
6、莫里茲·斯蒂勒拍攝了《阿爾納先生的寶藏》(瑞典)。這部史詩般的影片真實地再現了16世紀瑞典的歷史風貌。
7、埃里希·馮·施特羅海姆拍攝了《愚昧的丈夫》(美國)。影片精妙而又坦率地表現了富人之間的三角愛情關系,它 也標志著他導演生涯的開始。
8、羅伯特·維納的《卡里加里博士》問世(德國)。這部恐怖的幻想片以一個瘋醫生的故事探索了表現主義的技巧。
1920年
1、喬·布羅姆特和亨利與傑克·科恩共同建立了 CBC影片銷售公司(哥倫比亞公司的前身)(美國)。
2、列夫·庫里肖夫(蘇聯)在莫斯科建立了他的工作室,並開始探索剪輯技巧。
3、卡爾·鮑澤斯和保爾·威格納拍攝了《泥人哥連》(德國)。影片描寫一個被注入了生命的泥人反對他的創造者的故 事,是有重要影響的表現主義影片。
4、西席·第密爾拍攝《為什麼改變了你的妻子?》(美國),一部精緻的關於兩性沖突的影片。
成長時期之二(1921--1925)
1921年
1、卓別林的《尋子遇仙記》(美國)問世。這是他導演的第一部故事片。該片成為他在商業上最成功的影片。
2、雷克斯·英格拉姆拍攝了《啟示錄四騎士》(美國)。在這部反對戰爭的寓言中,魯道夫·瓦倫蒂諾塑造了一個新型的浪漫偶像,這在當時為他獲得了極高的聲譽。
3、斯特羅海姆拍攝了《愚蠢的竊賊》(美國)。影片以一種現實主義風格的細節描寫,表現了一名美國婦女捲入歐洲上流社會的腐敗和墮落的故事。
4、中國第一批長故事片《閻瑞生》、《紅粉骷髏》和《海誓》問世。
1922年
1、美國有三分之二的州已經或正在制定有關法規,以對電影進行管理。
2、美國電影工業組成了「美國電影製片和發行人組織」,並聘請威爾· H·海斯為主席,以改善好萊塢的形象。
3、羅伯特·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納努克》(美國)問世。這部產生了重要影響的非故事片捕捉了一個愛斯基摩人家庭的生活。
4、弗立茨·朗拍攝了《賭博者馬布斯博士》(德國)。影片描繪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社會的圖景。
5、弗利德里希·茂瑙拍攝了《諾斯費拉杜》(德國)。影片在實景中拍攝。這部改編自布萊姆·斯托克的《德拉庫拉》的故事的影片雖然並不忠實於原著,但卻第一次把吸血鬼的形象帶給了電影觀眾。
6、中國第一家較有規模的影業公司「明星影業公司」在上海成立。它標志著中國民族電影開始進入發展階段。
7、吉加·維爾托夫拍攝了紀錄片《電影真理報》(蘇聯)。影片通過剪輯把新拍攝的畫面和影片資料結合在一起,分為23個標題,描繪出蘇聯人民生活的真實景象。
1923年
1、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美國)正式注冊。
2、卓別林完成了《巴黎一婦人》(美國)。影片通過一年輕婦女在被人供養的奢侈生活和真正的愛情之間的選擇,顯示出對於愛情題材出色的處理技巧。
3、雷內·克萊爾拍攝了《瘋狂的雷伊》(法國)。這部短片充分利用了電影這一媒介特技的可能性。
4、詹姆斯·克魯茲的《大篷車》(美國)問世。這部描繪美國西部邊境開拓者生活的史詩性影片引起了眾多的模仿者。 5、西席·第密爾拍攝了《十戒》(美國)。這部賣弄視覺技巧和特技的歷史巨片為導演贏得了好萊塢「第一流人物」的名聲。
6、弗立茨·朗拍攝了《尼伯龍根》(德國)。這部分成兩集的風格鋪張的影片強調了這個德國傳奇中的宿命的色彩。
1924年
1、米特一高德溫一梅耶三家電影公司聯合組成了米高梅電影公司(美國)。
2、CBC影片銷售公司變成哥倫比亞影片公司(美國)。
3、雷內·克萊爾拍攝了《幕間休息》(法國)。影片運用特技和荒誕的動作對現實進行了嘲諷。
4、約翰·福特拍攝了《鐵騎》(美國)。影片以激動人心的動作場面積令人懷戀的環境描繪在西部史詩片中獨樹一幟。 5、費爾南德·萊熱的《機械的芭蕾》(法國)問世。這部先鋒派短片把機械運動的物體與現實生活的片斷並列在一起。 6、保羅·萊尼拍攝了《蠟像館》(德國)。這部表現主義的幻想片把歷史上三個罪惡人物的故事和一位詩人的夢魘聯在一起。
7、弗利德里希·茂瑙拍攝了《最卑賤的人》(德國)。這是一部富於創造性並產生重要影響的影片。它利用想像性畫面的技巧展示了人物的主觀心態。
8、斯特爾海姆拍攝了《貪婪》(美國)。影片通過對物慾橫流世界直率的描繪為美國銀幕帶來一種新的現實主義之風。
1925年
1、卓別林的《淘金者》(美國)問世。當片中的小流浪漢最終找到了愛情、幸福和財富而喪失了自己的個性時,導演所創造的那個悲喜劇的世界獲得了實現。
2、E· A·杜邦拍攝了《雜耍場》(德國)。影片講述了一個嫉妒和謀殺的故事。它以出色的鏡頭運動使主人公痛苦的內心世界得到戲劇化的表現。
3、謝爾蓋·愛森斯坦拍攝了《戰艦波將金號》(蘇聯)。導演所創造的「沖突蒙太奇」理論在這部表現1905年俄國革命的影片中得到了運用。該片對全世界的電影製作者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4、羅伯特·朱利安拍攝了《歌劇院里的幻影》(美國)。朗·錢尼通過這部近10年來最成功的恐怖片爬上了明星寶座。 5、喬治。威廉·帕布斯特拍攝了《沒有歡樂的街》(德國)。這部最沒有浪漫色彩的"街道片"展現了戰後經濟混亂的環境里物質的匱乏和社會的絕望。
6、金·維多拍攝了《大閱兵》(美國)。這部在國際上獲得成功的影片,描繪了一名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年輕人的成熟。
有聲時代之一 (1926-1929)
1926年
1、約翰·格里爾遜在對弗拉哈迪的《莫阿納--一部黃金時代的羅曼史》(美國)的評論中創造了「紀錄片」一詞。
2、艾倫·克羅斯蘭拍攝了《唐磺》(美國)。影片率先使用了維它風音響系統為影片配製了背景音樂。
3、巴斯特·基頓拍攝了《將軍》(美國)。這位「偉大的冷麵人」在影片中把插科打渾與對社會的諷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4、阿爾伯特·帕克拍攝了《黑海盜》(美國)。該片是第一部全部使用兩色彩色染印法工藝的故事片。
5、弗謝沃洛德·普多夫金的《母親》(蘇聯)問世。影片把個人命運與群眾運動結合起來,並突出表現了在政治背景中人物性格的發展。
1927年
1、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第一次推出了"學院獎"(奧斯卡獎)。
2、由影片發聲的"有聲電影"第一次在故事片長度的影片序幕中出現。
3、艾倫·克羅斯蘭的《爵士歌王》(美國)問世。第一部帶有音樂和部分對話場面的故事片和觀眾見面。它促使整個電影工業向有聲電影沖擊。
4、阿貝爾·岡斯拍攝了《拿破崙》(法國)。這部長度超過4小時的史詩片由於其技藝的精良而受到高度的贊譽--其中包括使用三塊連接在一起的銀幕同時展示四個場面。
5、弗立茨·朗拍攝了《大都會》(德國)。這部在對建築的描繪上充滿生氣的表現主義影片考察了未來的技術社會。在那裡,科學、工業和勞動者互相沖突的目標導致人類走向毀滅的邊緣。
6、茂瑙拍攝了《日出》(德國)。導演運用運動的鏡頭給予這個三角愛情故事以一種抒情的表現。
7、普多夫金拍攝了《聖彼得堡的末日》(蘇聯)。影片表現了主人公在歷史中的成長和加入革命的經歷。
8、沃爾特·魯特曼拍攝了《柏林--一個大城市的交響曲》(德國)。它通過對物體的形狀和運動的剪輯捕捉住了柏林的「本質」。
9、約瑟夫·馮·斯登堡拍攝了《底層世界》(美國)。它標志著強盜電影的開始。
10、威廉姆·威爾曼拍出了《翼》(美國)。這部描寫第一次世界大戰壯觀的空戰場面的影片獲得了第一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並為其增添了光彩。
1928年
1、雷電華公司成立(美國)。
2、薩爾瓦多·達利和路易斯·布努艾爾拍攝了《一條叫安達魯的狗》(法國)。這是法國超現實主義運動中最著名的影片。
3、瓦爾特·迪斯尼拍攝了《汽船威利號》(美國)。這是第一部配有同步音響的動畫片。
4、卡爾·德萊葉完成了《聖女貞德的受難》(法國)。這部影片主要是用特寫拍攝的。它的碎片式的形象的並列拼貼引起了激烈的爭論。
5、布賴恩·富瓦拍攝了《紐約之光》(美國)。這是第一部全部有對白的故事片。
6、普多夫金拍攝了《亞洲風暴》(蘇聯)。影片描繪了在一場革命風暴中,一位蒙古牧民領導人民反抗帝國主義統治的斗爭。
7、斯約斯特洛姆拍攝了《風》(美國)。影片描寫了一位拓荒的婦女在新的環境中為生存而奮力掙扎,幾乎被風拖人了瘋狂之中。
1929年
1、電影放映的速度標准被規定為每秒24格。
2、隨著向有聲電影轉變的完成,全美共生產了300多部有聲片。
3、在格里爾遜的領導下,英國的電影工作者開始了一個拍攝與社會密切相關的紀錄片運動的10年。這一運動獲得了國際的名聲,並激發了世界各地的導演們。
4、哈里·博蒙特拍攝了《百老匯歌舞》(美國)。這部「百分之百的全歌、全舞、全對白」影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並在好萊塢掀起了歌舞片熱潮。
5、亞歷山大·杜甫仁科拍攝了《兵工廠》(蘇聯)。影片以充滿詩意的情調對烏克蘭人民不可摧毀的革命精神進行了歌頌。
6、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克拍攝了《訛詐》(英國)。這部英國的第一部有聲片在創造銀幕的懸念中,展示出對音響與畫面的關系敏銳的認識。
7、約瑟夫·桑特利和羅伯特。弗洛里拍攝了《椰子》(美國)。這第一部馬克斯兄弟的影片為銀幕喜劇增添了一種新的荒誕色彩。
8、維爾托夫拍攝了《帶著攝影機的人》(蘇聯)。這是一部生動的關於俄國城市生活的影片,它以對鏡頭和剪輯富於活力的運用表現出具有哲理的主題。
9、金·維多拍攝了《哈利路亞!》(美國)。第一部全部由黑人演出的有聲片
B. 什麼電影有卡爾倆字
《警犬卡爾》
《警犬卡爾》是一部1977-1978年在日本東京TBS電視台播出的39集刑事題材的電視劇,主人公高杉洋子(由木之內綠扮演)負責警犬卡爾的訓練,跟卡爾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卡爾也屢次救洋子於危難。
求採納
C. 《終結者2》上也有個卡爾,卡爾在終結者1上不是死了嗎2是怎麼回事
卡爾。雷斯是第一部的男主角,也是第二部主角約翰。康納的生父,他是從未來回到了第一部的那個時代,然後死了,所以。。。未來時間線上回來的那個卡爾死了,但這個現在時間線上的卡爾還沒死。不過,根據原著,現在時間線的卡爾出生的年代比約翰還晚不少,所以,在終結者2的年代裡,卡爾應該還是嬰兒或者幼兒。2代里出場的那個卡爾其實是在莎拉。康納在精神病院中的一個幻覺。。。
D. 世界電影史上的第一
世界電影簡史
1895~1910
● 12月28日盧米埃在巴黎大咖啡廳放映自製的十部影片(1895)
● 第一家專映有聲電影的「留聲影院」在法國成立(1900)
● 柏格森之喜劇論文《論笑》發表(1900)
● 維他公司vitagraph成立(1900)
● 愛德溫.波特的《美國消防員生活》採用復雜的戶外拍攝鏡頭,並以溶的手法連接鏡頭,開啟之後劇情片的拍攝手法(1902)
● 四月,美國第一家長期放映電影的戲院「電化劇場」在洛杉磯開幕,由湯瑪斯.陶利創立
(1902)
● 傳記公司開始在室內攝影棚使用人工燈光(1903)
● 美國第一家「五分錢戲院」在匹茲堡設立(1905)
● 愛彌兒.考爾正試探動畫影片的可能性(1905)
● 第一部卡通影片:《做鬼臉的步驟》,由詹姆士.史都華.布萊頓製作完成(1906)
● 李狄佛斯特發明的音管,指出電子聲音擴音的可能性(1906)
● 澳洲的第一部警匪片《大盜凱利的故事》完成,長度約一小時(1906)
● 此年估計每周約有八千萬美國人光顧五分錢戲院(當時美國人口約一億人),而全美已有五千家以上的五分錢戲院(1907)
● 葛理菲斯到傳記公司工作,因為影片生場量大,於是發展出分工模式,使得電影導演首度由不懂機器的人來擔任(1907)
● 美國「國家檢查局」成立(1907)
● 法國開始製作舞台式的藝術電影(1907)
● 愛迪生合組「電影專利公司」,授權拍攝、發行與放映電影(1908)
● 「火車大劫案」導演愛德溫.波特與愛迪生公司決裂,愛迪生公司不久後停止拍片。至此初始電影漸被劇情片取代(1909)
● 卡爾.德蘭姆利用IMP公司旗下的女演員:法倫絲.羅蘭斯的假死亡消息,造成明星風潮
(1910)
● 葛理菲斯率領公司的演員與工作人員到洛杉磯定居,許多電影公司相繼搬到加洲的好萊塢地方發展(1910)
重要作品:
《月球之旅》A Trip to the Moon
1900/梅里葉/法國/黑白
《美國消防員的生活》The Life of an American Fireman
1903/愛德溫.波特/美國/黑白
《火車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
1903/愛德溫.波特/美國/黑白
第一部西部片的誕生。
《靈犬救主記》Rescued by Rover
1905/西希.赫普渥斯/英國/黑白
開創在屏幕上說故事的技巧,是葛里菲斯之前剪輯最巧妙的作品。
《鷹巢歷險記》The Eagle's Nest
1908/愛德溫.波特/美國/黑白
內容描述營救被老鷹捉去的嬰兒的過程,葛里菲斯演出並在此片中學習到導演的技巧。
1911~1920
● 華納兄弟開始製作電影(1912)
● 第一本電影雜志《影劇》在美國問世(1912)
● 賽納特的基斯東公司成立(1912)
● 阿道夫.索克成立「名人公司」(1912)
● 威廉.福斯成立「票房誘力公司」(1912)
● 賽納特製作第一部美國喜劇長片《泰莉的傷心羅曼史》,使卓別林踏上明星之路(1912)
● 美國「環球公司」成立(1912)
● 葛理菲斯成立自己的電影公司(1913)
● 西席.地米爾為了拍攝《番妻記》至加州,以每月七十五元租下好萊塢谷場(1913)
● 達達沙赫.法蘭克完成第一部印度電影,器材則全部由英國進口(1913)
● 第一家重要的新型豪華戲院「河濱戲院」建於百老匯(1914)
● 霍金遜成立派拉蒙公司(1914)
● ●貝拉斯哥的燈光技術師布克蘭至好萊塢(1914)
● 梅里葉拍完他的最後一部電影(1914)
● 第一次世界大戰讓許多國家管制敵國電影進口,間接為本國電影保留了發展空間(1914)
● 卡爾.蘭姆建立宏大的環球攝影城(1915)
● 「電影專利公司」被法院宣判違反托拉斯法,宣布倒閉(1915)
● 葛理菲斯,英斯與賽納特成立鐵三角影業公司(1915)
● 「票房誘力公司」改名為「福斯公司」(1915)
● 1915~1917之間確立了好萊塢的經濟模式(1915)
●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雨果.孟斯特堡寫下《電影劇-心理的研究》(1916)
● 艾倫.瑞在《萬神殿》中改良貝拉斯哥式布景(1916)
● 卓別林至轉至「互助公司」發展(1916)
● 德國政府成立「烏發製片公司」,開始拍攝戰爭宣傳影片,以壓制國內的反戰聲浪
(1918)
還有很多,具體見:參考資料
E. 有一部電影,主人公是卡爾,是一個黑人,他一直夢想做海軍,這部電影叫什麼
怒海潛將
F. 有史以來第一部鬼片是那個國家拍的什麼
弗蘭肯斯坦》(1910年)
導演:J·塞爾·卓雷
主演:瑪麗·弗勒
國別:美國
一部歷史上有特殊地位的作品,改編自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後來被多次搬上銀幕。它的KB同樣在於它的KB是劃時代的。科學家用不同屍體上的不同部分拼湊成了一個「人」,在雷電交加的晚上運用閃電的電能賦予那個「人」生命。本書的作者瑪麗·雪萊夫人在18世紀時就預言了科學失控造成的災難,全片只有12分鍾。1932年詹姆斯·惠爾就重拍了該片。
《吸血僵屍》(1922年)
導演:F·W穆瑙
主演:施萊克
國別:德國
無論《夜訪吸血鬼》里的兩大帥哥吸血鬼如何優雅,我們都不能忘記世界上第一個吸血僵屍諾斯費拉圖。這部穆瑙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同時也是地位崇高的經典默片作品。諾斯費拉圖陰森怪異的造型,光與影造成的詭秘效果,布景、服裝設計的精巧獨特,都是KB片的典範。它對後世的影響非常深遠,被無數導演重拍,其中就包括德國著名導演韋納·赫爾佐格1979年拍攝的《諾斯費拉圖》以及艾里亞斯·莫希格直接猜想穆瑙拍攝《吸血僵屍》經歷的《吸血鬼的魅力》。
《木乃伊》(1932年)
導演:卡爾·弗倫德
主演:波利斯·卡洛夫
國別:美國
環球公司經典系列「木乃伊」電影的第一部。這是剛剛完成《弗蘭肯斯坦》的波利斯·卡洛夫與德國電影攝影大師卡爾·弗倫德合作拍攝的歷史上第一部《木乃伊》。這部電影雖然很短,但卻營造出了濃厚的木乃伊意境,由本片開始,電影界培育了一大批的木乃伊續集和重拍片。1999年的《木乃伊》和2001年的《木乃伊2》都是本片的重拍片
《蒼白巫師》(1932年)
導演:維克多·赫爾帕林
主演:貝拉·盧高斯
國別:美國
據說是第一部以巫術操控僵屍為題材的電影。本片以海地為舞台,描述一名巫師通過巫毒教的巫術喚醒大群的僵屍,讓他們不分晝夜的在製糖工廠里操作著機器。巫師還將所有來到島上的白人美女變成僵屍。但是,這裡面所出現的僵屍除了可憐以外,絲毫沒有任何的KB感。當然這出戲里想傳遞的並不是僵屍吃人的恐懼感,而是把人變成僵屍在心理的上恐懼感。
狼人》(1941年)
導演:喬治·華格納
主演:龍·喬尼
國別:美國
西方KB電影四個族群中「狼人」分支的啟蒙作品,但後來很多「狼人電影」都是受此片影響。環球電影公司將1935年的《倫敦狼人》重新挖掘出來,改造成新版《狼人》。影片所想像的一旦人被狼咬過,就會變成狼人,而且如果狼人又咬噬了其他人,其他人同樣要化作狼人的演變途徑,也成為了以後狼人影片約定俗成的模式。
魔鬼聖嬰》(1968年)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主演:米婭·法羅
國別:美國
《魔鬼聖嬰》在美國《娛樂周刊》評選的「有史以來最KB的25部電影」中排名第9,堪稱KB片中的經典。影片可以看成是波蘭斯基向希區柯克致敬,同時他作為一個非KB片和娛樂片出身的導演,拍攝KB片並沒有一般KB片令人窒息的高潮,而是在用讓生活中的各種元素散發出KB,這種手法被後來的KB片包括我們熟知的《午夜凶鈴》普遍借鑒。
驅魔人》(1973年)
導演:威廉·弗萊德金
主演:埃倫·伯斯泰因
國別:美國
拍出過《猛鬼街》的導演韋斯·克萊文說,真正嚇到他的影片有兩部,《驅魔人》是其中一部。 影片《驅魔人》是根據一起真實事件改編的。十四歲的小男孩約翰是馬里蘭州一個大家庭的一員,1949年的1月阿姨多蘿希突然離奇身亡,從而引發了一連串詭異之事。這部影片於1973年在全美公映,在第二年獲得10項奧斯卡獎提名,並最終獲得兩項大獎以及4項金球獎和英國電影學院大獎等。
《德克薩斯電鋸殺人》(1974年)
導演:托比·霍伯
主演:傑西卡·貝爾
國別:美國
這部KB片的傑作並沒有海報和片名的血淋淋,沒有血腥殘殺和傷口的近鏡頭,而是使這一切都表現在鏡頭之外,它讓你感覺到的是真正窒息的驚恐,卻不像其他KB片那樣讓人嚇得精疲力盡。片中莎麗被當做一個半死不活殺人狂的晚餐,雖然她最終逃過一劫,但也只是人類的身體勉強抵住了斧頭的砍殺才得以逃脫的,這個鏡頭被認為是70年代影片中最令人不快的鏡頭了。
萬聖節》(1978年)
導演:約翰·卡朋特
主演:傑米·李·柯蒂斯
國別:美國
本片是當時最成功的獨立製作的電影,同時改變了KB片的一貫面孔,被認為是僅次於《弗蘭肯斯坦》重要的KB片。其開創的面目變態校園殺人者成為美國KB片的教材,直到1981年,美國公映影片中有60%以上都是追殺類影片。從1978年開始,這部系列片在11年裡共拍了5集,一部比一部血腥。
紙屋》(1989年)
導演:伯納德·羅斯
主演:查羅特·巴克
國別:英國
孤寂的安娜發現自己能進入自己畫的房子裡面,而且發現了更多現實與自己幻想境界的聯系,於是她被拉進了這個KB的夢魘。這部電影曾被KB小說大師史蒂芬·金選為最佳KB片之一,好萊塢也因為此片而挖他去拍KB片,但卻漸漸脫離KB片而是轉拍文藝片。
《驚聲尖叫》(1996年)
導演:威斯·克瑞安
主演:魯高夫·傑克遜
國別:美國
將這樣一部青春和懷舊氣息明顯的KB片放入其中似乎有點格格不入,但《驚聲尖叫》系列以及由此演變而來的《驚聲尖笑》系列電影重新振作了90年代已經漸漸低迷的美國KB片。片中大量涉及到的經典KB電影片段以及其對後世KB電影產生的影響可以說是一次深入淺出的總結。影片同時請來許多KB片明星客串,譬如《大法師》中被鬼附身的小女孩在片中飾演咆哮著「人民有知的權利」的記者,使本片以及系列成為了美國KB片的教材。
《午夜凶鈴》(1999年)
導演:中田秀夫
主演:松島菜菜子
國別:日本
本片繼《四谷怪談》、《牡丹燈籠》傳統日本鬼片之後創立了「後午夜凶鈴時代KB片」。跟傳統日本KB片是截然不同的,它們顛覆了過去,自行發展出一套推銷模式、內涵、甚至自創一套嶄新的KB電影語言。它所具有的濃郁的東方玄學色彩,也讓其KB自成一派,影片高居票房榜首,之後美國翻拍的《午夜凶鈴》票房也超過1億。
《女巫布萊爾》(1999年)
導演:丹尼爾·米瑞克
主演:哈茲·多納休
國別:美國
這已經不僅是1999年夏天好萊塢的最大黑馬了,可以說這部投資僅100萬美元的低成本影片,書寫了鬼片新概念。影片以紀錄片形式,之前通過網路等外界手段為影片製造KB氣氛,讓觀眾一度混淆了虛擬與真實,片中KB的核心布萊爾女巫雖然一直沒有直接出現,但她所製造出來的蛛絲馬跡卻在亦真亦假中成為了不露聲色的經典女鬼。
G. 求一部電影名。好像是寶萊塢的。講述了一個叫卡爾的人,得了絕症需要骨髓移植。但是人類沒有和他相同的基
印度超人3(2013)
又名: 克里斯2
類型: 科幻
製片國家/地區: 印度
語言: 印地語
上映日期: 2013-11-01(印度)
片長: 152分鍾
劇情簡介 · · · · · ·
克里斯擊潰邪惡的阿亞博士之後,從死亡邊緣把他的父親R羅赫特救了回來,克里斯繼續與邪惡作斗爭 維護蒼生。
如今克里希納 與普瑞雅婚後生活十分的幸福美滿,他的父親羅赫特用他的科研成就致力於造福社會。克里斯 成為人們最愛戴的救世英雄,然而,他們卻不知道,另有一股黑暗勢力在這個世界的某一處悄然滋生。卡爾 ,一個邪惡的天才,濫用他的天賦異能,肆意製造恐懼、死亡、破壞。他擁有一支非常危險的軍隊,不久之後, 卡爾 的邪惡計劃開始付諸行動 。
H. 電影《飛屋環游記》的主題、背景、細節、動畫設計、音樂等介紹。
《飛屋環游記》是2009年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第十部動畫電影及首部3D電影。影片講述的是78歲的卡爾老先生,為了信守對愛妻的承諾,決心帶著他與妻子艾利共同打造的房屋一飛沖天的動人故事。電影作為第62屆戛納電影節開幕片,首部擔任戛納開幕片的3D動畫片。 本片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等獎項,成為繼《美女與野獸》之後的第二部入圍最佳影片的動畫片。電影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及金球獎最佳動畫長片、最佳原創配樂獎。
故事開始時,小男孩卡爾·費迪遜(Carl Fredrickson)正聚精會神地看著新聞影片,著名探險家查爾斯·蒙茲
(Charles Muntz)和他的愛狗們剛剛乘坐熱氣球從南美探險歸來,蒙茲宣布發現了新物種,但科學家們不信,稱他是個騙子,蒙茲名譽掃地。不過小卡爾對蒙茲的經歷深信不疑,對他的話句句在心,尤其是他那句「探險就在前方」(Adventure is out there)更被小卡爾當作至理名言,他也想像蒙茲一樣成為偉大的探險家。
畫面一轉,小卡爾牽著氣球走在回家的路上,當他路過一個無人居住的房子前時, 傳來了另一個孩子的聲音,這是個假小子性格的女孩,叫艾麗(Ellie) ,她也同樣迷戀蒙茲的探險故事,喋喋不休的艾麗拿屋子頂上的風向標當操縱桿,把整個屋子當成一艘大飛船,竭力說服不知所措的卡爾加入她的計劃,坐著「飛屋」冒險。當然兩個孩子並沒能飛起來,而是摔了下來。不過卡爾和艾麗就此結識。隨後的時間,鏡頭為我們展現了他們倆長大、結婚、在一起生活的蒙太奇片段,艾麗做了動物園管理員,卡爾則弄了個車專門賣氦氣球。兩人一輩子都夢想著到蒙茲提到的南美洲「仙境瀑布」(Paradise Falls)去探險,但他們始終都疲於為生活而奔波。直到艾麗病逝,這個願望也沒能實現。
艾麗去世以後,卡爾變得孤僻起來,不願與人接觸。但更糟糕的是,他的屋子正好處在政府計劃開發的地皮上,這里即將建造一幢摩天大樓。不願搬離這里的卡爾成了一個「釘子戶」,政府派人來准備將他送到養老院,不過就在那些人來之前,卡爾作出決定,帶著屋子一起離開這里,前往南美,去實現妻子和他共同的夢想!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預告片里那經典的一幕,五顏六色的氣球拽著一整幢房子飛向了空中。飛屋在空中俯瞰大地的畫面十分漂亮(這也正是激發導演創作這部影片的初始靈感)。
不過老卡爾沒想到的是,他的飛屋上搭乘了一個「偷渡客」——8歲亞裔小男孩羅素(Russell) ,這個過度樂觀的小男孩喜歡快速的說個不停,他參加了野外探險者協會,為了成為高級會員,正需要集齊最後一枚徽章——幫助老人徽章。不幸的是他挑選的幫助目標是脾氣古怪的卡爾,卡爾討厭這個老跟著自己的小胖墩。
卡爾想了很多種把這個討厭的小孩從飛屋丟下去的方法。但在他付諸實施之前,飛屋飛進了一個風暴雲團,艾麗的很多遺物掉下去了,卡爾手忙腳亂的保護這些東西……卡爾醒來之後,「偷渡客」羅素告訴卡爾,他的GPS可以幫助他們飛到「仙境瀑布」,不過卡爾還是割掉幾個氣球,准備降落並把羅素送上回家的汽車。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濃霧中已經接近地面的飛屋撞上巨石,房子雖然躲過一劫,但卡爾和羅素都被拋了下去。眼看飛屋就要飄走,卡爾用水管套住了它,接著飛屋拖著他一直到了懸崖才停住,卡爾這才發現,「仙境瀑布」就在眼前(如右圖)。從這里開始兩個人開始拉著飛屋步行前進(他們隨後來到了叢林裡面)。那天晚上,羅素跟卡爾談到了自己的家境……
在叢林里,卡爾和羅素遇到了新的朋友——一隻長著長長紅色的喙的色彩斑斕的大鳥(就是探險家蒙茲發現的新物種),這只鳥真的很大,還喜歡吃巧克力,羅素給它起名叫凱文(Kevin) ,鳥很喜歡羅素,但不太喜歡卡爾;接著兩人又遇到了第二個朋友——會說話的狗「達達」,說這只狗會說話並不確切,實際上是狗脖子上戴的項圈能把狗的想法通過人類語言表達出來,之後他們來到一個峽谷,那裡有好幾只狗出場,兩只
仙境瀑布
鬥牛犬,一隻杜賓犬(後面陸續還有其他很多狗出場,這些狗都和蒙茲有關)。
隨後,爺倆被帶到一個飛艇里,他們發現這個飛艇的主人居然就是探險家查爾斯·蒙茲,他的目的是抓住大鳥,證明自己。
得知蒙茲為達到目的會不擇手段後,爺倆搶先逃跑。在把大鳥放回家時,蒙茲趕到並帶走了大鳥……然後,爺倆就和蒙茲展開了搏鬥,要救出大鳥。但蒙茲從飛艇中放出飛機,干擾飛屋前行……
搏鬥過後,蒙茲和飛屋都墜下雲層。而爺倆和大狗在和大鳥道別後,駕駛著蒙茲的飛艇回到了城市,羅素也獲得了由卡爾獎勵的徽章,三「人」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過著幸福快樂而愜意的生活(就像羅素在跟卡爾談家境時描述的那樣)。而他們的飛屋最終隨氣球獨自飄落在「平頂山脈」的仙境瀑布邊上(而蒙茲下落不明),實現了艾麗和卡爾一生的夢想。
背景音樂、插曲:
01 - Up With Titles
02 - We're In the Club Now
03 - Married Life
04 - Carl Goes Up
05 - 52 Chachki Pickup
06 - Paradise Found
07 - Walkin' the House
08 - Three Dog Dash
09 - Kevin Beak'n
10 - Canine Conundrum
11 - The Nickel Tour
12 - The Explorer Motel
13 - Escape from Muntz Mountain
14 - Giving Muntz the Bird
15 - Stuff We Did
16 - Memories Can Weigh You Down
17 - The Small Mailman Returns
18 - He's Got the Bird
19 - Seizing the Spirit of Adventure
20 - It's Just a House
21 - The Ellie Badge
22 - Up With End Credits
23 - The Spirit of Adventure
24 - Carl's Maiden Voyage
25 - Muntz's Dark Reverie
26 - Meet Kevin In the Jungle
幕後花絮
1、老卡爾的形象糅合了斯賓塞·屈賽(Spencer Tracy)、沃爾特·馬修(Walter Matthau)兩個演員和普通老爺爺的形象。
2、《飛屋環游記》的製作前後歷時5年。
3、導演道格特創作《飛屋環游記》的時候參考了宮崎駿(Hayao Miyazaki)動畫、青蛙卡米特布偶秀、迪士尼早期動畫片《小飛象》(Dumbo)和《小飛俠》(Peter Pan)以及《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事實上他們費了很大勁才讓影片不那麼像《綠野仙蹤》。
4、影片中小羅跟卡爾談家境的那段用到了《Mary Tyler Moore (1970) 》中的對白。
5、影片中的狗飛行員用了和《星球大戰(1977) 》中X-Wing Pilots 同樣的廣播,但是把「紅色中隊」換成了「灰色中隊」,表現狗是色盲。
6、開始,當老卡爾醒來時,他床邊有幾個葯瓶,其中一個寫著「Luxo」,就是皮克斯片頭那個跳跳燈的名字。
7、仙境瀑布及其周邊地形的原形是在委內瑞拉的安赫爾瀑布(世界上最高的瀑布)一帶。
8、電影結尾時的Fenton's Ice Creamery 在現實中是存在的,兩個工廠都在加州,也都靠近皮克
《飛屋環游記》劇照
data-layout="right"data-layout="right"斯的總部Emeryville。而迪士尼、皮克斯對此沒有要求回報!
9、如果卡爾的家有1600平方英尺(148.64平米),而每平方英尺有60~100磅(293~488千克/平米),那麼這間屋子重120,000磅(54431千克)。而如果每個氦氣球能拉動0.009磅(4克)物體,再加上其他因素,那麼這個屋子就需要12,658,392個氣球來拉離地面(屋子升起時只有20,622個氣球)。
10、《頑皮跳跳燈》中的小球和《玩具總動員》中的披薩星球卡車分別在看屋子升起來的小女孩家中和屋子剛升起後的鏡頭中;而「A113」也作為法庭的代號出現,它是CalArts(加州藝術學院)中皮克斯導演曾經的工作室號碼。以上三者幾乎都在皮克斯的每部影片中出現過。
11、除了Dug,影片中其他的狗都是以希臘字母來命名的[如阿爾法(α),貝塔(β),伽馬(γ)等]。
12、卡爾鬧鍾上的數字是 "Chicago"字體——為Mac機設計的第一種字體。
13、邁克·吉亞奇諾第一次為布拉德·伯德以外的影片製作配樂。
14、Dug的姿勢與米老鼠的寵物狗布魯托有相同之處,Dug的毛色也是借鑒布魯托的。
15、按照皮克斯的傳統,這一次約翰·雷森博格給一個和卡爾吵架的工人配了音 (這個傳統就是他在每一部皮克斯影片中都會給一個角色配音:《玩具總動員1~3》中是小豬存錢罐;《蟲蟲危機》中是跳蚤團長;《怪物公司》中是大雪人;《海底總動員》中是一群會模仿物體形狀的金槍魚;《超人總動員》中是最後出現的地下礦工;《汽車總動員》中是卡車麥克;《美食總動員》中是一個比較胖的服務員;《機器人總動員》中是約翰)。
16、本片是戛納電影節首部動畫開幕電影;還是2003年的《海底總動員》後第一部顯示比例不是2.40 : 1的電影;又是皮克斯《超人總動員》後的第二部被評為PG級的電影。
17、本片是皮克斯繼《超人總動員》之後又一部沒有歌曲的動畫長片。
18、在卡爾的汽車爆胎而要動用儲蓄罐里的錢時,那個壞輪胎是汽車總動員里,麥昆最後換上的白色輪胎。
你還想要啥???有需要請追問,沒需要請採納,謝謝~
I. 《行屍走肉》中的卡爾,從第一季到第五季都是同一個人飾演的嗎那這一共拍了多少年啊
是的,一個人演的,2010年開播,今年2月第五季第九集就回歸了
J. 卡爾在哪部美國電影里
冰蛙主導的遺跡守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