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港片中講杜月笙的有幾部 各是什麼
《歲月風雲之上海皇帝》、《上海皇帝之雄霸天下》、《大上海》、《大上海1937》、《再見黃埔灘》等。
1、《歲月風雲之上海皇帝》
《歲月風雲之上海皇帝》是由潘文傑執導,呂良偉、鄭則仕、葉童等共同主演的劇情片。
影片講述了水果店的小伙計陸月生逐步成長為黑白兩道通吃的上海灘大亨的故事。該片於1993年4月22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該劇講述了三十年代的上海小夥子杜國笙,追求名譽、地位動人心弦的梟雄故事。
⑵ 大上海什麼時候上映
上映時間是2012年12月份
電影《大上海》由博納影業集團出品,劉偉強監制,王晶導演,匯集了兩代「許文強」周潤發、黃曉明以及洪金寶、吳鎮宇、袁泉、袁立等實力演員加盟。故事根據二戰之前,1920至1930年代活躍在上海的一位黑幫老大的真實經歷改編。
⑶ 大上海1937
大上海1937 (1986)製作發行公司
大上海1937 (1986)製作發行公司:
外文片名:Great Shanghai 1937
國家/地區:香港
對白語言:粵語
顏 色:彩色
類 型:動作片
上映日期:1986年8月28日 香港
大上海1937 (1986)製作發行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香港三洋影業公司
文片名:Great Shanghai 1937
國家/地區:香港
對白語言:粵語
顏 色:彩色
類 型:動作片
上映日期:1986年8月28日 香港
大上海1937 (1986)製作發行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香港三洋影業公司
劇情梗概:
1937年8月,日本侵略者佔領上海,侵略者的暴行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反抗。在這民族危難的關頭,黑社會頭子,所謂的上海「三大亨」的表現各不相同。他們的弟子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為虎作倀,淪為漢奸特務,也有的為了民族大義,投身於抗日洪流。
1937年,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國,同年8月佔領了上海。30年代的上海,由於租界的影響,黑社會頗具勢力。在這民族危難的關頭,幾個黑社會的頭子,所謂的「上海三大亨」各自有著不同的表現:年紀較大的黃金榮閉門謝客,稱病不出;舉足輕重的杜月笙出走香港;杜月笙的結拜兄弟張嘯林則當上了經濟漢奸,大發「國難財」。地位次於三大亨的吳四寶在日本人的支持下成為特務首腦,特務總部就是惡名昭彰的極斯菲爾路76號。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暴行,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反抗。「上海三大亨」的弟子們也分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為虎作倀,淪為漢奸特務;也有的基於民族大義,投身於抗日斗爭。「杜門弟子」林懷部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參加了民眾自發形成的抗日地下組織。他們刺殺了漢奸、偽「市民協會」的負責人尤菊蓀、偽「上海市政督辦公署」秘書長任保安。在刺殺經濟漢奸俞華材時,林懷部不慎負傷,在杜月笙的老友王國生的掩護下得以脫身,也因此與王國生的女兒王月英相愛,在他的影響下,王月英也參加了抗日工作。她通過與老同學、吳四寶的太太余愛珍的關系,打進了「76號」。林懷部也在杜月笙的間接幫助下當上了張嘯林的保鏢,在余愛珍的保鏢、武藝高強的「小刀」楊藩的幫助下,林懷部殺死了張嘯林,但不幸落入吳四寶的魔爪。王月英毒死了吳四寶,在楊藩的保護下逃了出去。林懷部與楊藩大鬧「忠義堂」,一時間刀光拳影,血流成河……
⑷ 電影大上海是不是以小說大上海拍的
不是。電影是根據1920至1930年代上海黑幫老大杜月笙真實經歷改編的劇本。
⑸ 大上海原型人物是哪幾個 – 《大上海影評
成大器的原型是杜月笙,成大器的原型是黃金榮,葉知秋的原型是孟小冬,凌滬生的原型是林桂生,盧小嘉原型盧小嘉。
1、杜月笙
杜月笙(1888年—1951年8月16日),原名杜月生,後因章太炎建議而改名鏞,號月笙,江蘇川沙(今上海浦東新區)人,近代上海青幫中的一員。
14歲初到上海十六鋪當水果行的學徒。後進入當時的青幫上海龍頭「黃金榮公館」。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鴉片提運。
1927年4月,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組織中華共進會。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華董,這是華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1929年,杜月笙創辦中匯銀行,涉足上海金融業。1949年4月,杜月笙前往香港度過晚年。
有一天,忽然有一個翩翩青年在包廂里大聲喝了一個倒彩。這無異於太歲頭上動土,當即被打手們拖出去打了一頓。
第二天盧小嘉依仗其父盧永祥的權勢,指使當時上海淞滬護軍使、盧永祥的老部下何豐林,把黃金榮綁架到龍華的何公館。
關在一個地牢里,在杜月笙的斡旋下才得以脫身。盧小嘉怕黃金榮會找他的麻煩,於1946年移居台灣,一直經營進出口業務,20世紀60年代末去世。
⑹ 《大上海》的葉知秋原型是誰
《大上海》的葉知秋原型孟小冬,飾演者是袁泉。
孟小冬在中國京劇史上,堪稱當之無愧的首席女老生,是迄今為止,可與四大須生相媲美的藝術家,她被梨園譽為「冬皇」。
袁泉,1977年10月16日出生於湖北省荊州市,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歌手,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1996級表演系,2012年在電影《大上海》中飾演葉知秋一角。
(6)大上海電影歷史背景擴展閱讀:
電影《大上海》是由博納影業集團出品,王晶執導的劇情片,周潤發、洪金寶、黃曉明、吳鎮宇、袁泉、袁立、莫小棋、高虎、辛柏青領銜主演。於2012年12月21日國內公映。
影片故事根據二戰之前,1920至1930年代活躍在上海的一位黑幫老大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影片講述了解放前上海灘一黑幫老大,一代梟雄盤旋於兩個女人之間的故事。
電影《大上海》中,原型孟小冬由袁泉等演員扮演的主角,與周潤發(黃曉明)扮演的成大器青梅竹馬。
⑺ 大上海電影人物原型
內地版《上海灘》中同演許文強的黃曉明加盟,「不過他們兩人演的角色並非『許文強』,故事內容和電視劇《上海灘》也並無關系,講述的是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黑幫家族的恩怨情仇。
發哥和黃曉明主演的《大上海》角色原型的是真實歷史人物上海大亨杜月笙,想想也真是,從電影的時代背景(民國)、洪金寶的體型(黃金榮)、吳鎮宇的軍官造型(張嘯林),這明明就是上海三大亨嗎。發哥和黃曉明都在削梨(杜月笙是賣梨出身),更加印證了這一點。可是不知何故,王晶卻死不承認,說成大器不只是杜月笙。關於杜月笙的生平,大家應該都略知一二,《上海皇帝》對此講述的比較完整,從其賣水果出道一直講到最後病逝。麥家班作品一向生猛寫實,該片也是無所顧忌,國共兩黨全部入鏡,一大半劇情都與政治局勢有關。當然,要將杜月笙的生平講全面,就不得不牽涉到政治。可是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王晶等人面對的是內地市場,政治是敏感話題,不知道《大上海》對此會怎麼處理?發哥說「我成大器這輩子有什麼不敢做,就是不敢做漢奸。」,可見是沒有完全避開政治的,那就更難了。因為杜月笙與政治的關系太大了,不做漢奸是有的,但是與國民黨為伍也是有的;資助抗日是有的,但是鎮壓工人運動也是有的(《上海皇帝》里將此段說成是杜被國民黨出賣),如果你只說其一不說其二,只說他愛國不談其他,那就難免有失公允。
⑻ 《大上海》茅載原型是什麼
只是塑造的一個人物 茅載原型三大亨之一張嘯林 張嘯林,中華民國時期上海青幫頭目之一。原名小林,乳名阿虎,後更名為寅,以嘯林為號。浙江慈溪人。移居上海後加入青幫,成為頭領,與黃金榮、杜月笙並稱為「上海三大亨」。
16年國慶在上海遊玩期間粗略地翻讀過《杜月笙傳》,印象不是特備深刻,只記得他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文藝范的黑幫老大,手腕觸及工商界、軍政界和金融界,是上個世紀解放前後上海的一號人物。而今觀看《大上海》這部影片後。
對這位梟雄又再一次燃起了好奇。電影中的成大器和洪壽亭的原型就是杜月笙和他的師傅黃金榮。影片以青年成大器和中年成大器交替的場景來展現洪壽亭和成大器兩位大佬各自的愛恨情仇,從而揭示了在時局動盪的情況下個人的宿命與抉擇。
影片塑造了眾多鮮明的人物和許多經典場面值得我們細細品味:首先在影片中出現的是成大器深愛著的一個女人,也是他的初戀女友——葉知秋(袁泉飾演)。葉知秋是一位有著自己追求的女人,為了實現母親的願望而不斷努力著。
她嚮往的是安穩的生活,可以和相愛的人平平安安白頭偕老。當成大器第一次來北平找她,兩人情意正濃時,突然出現的槍殺,血腥場景讓她徹底崩潰,讓她感覺現在的成大器已經變得陌生、冷血,避而遠之。
多年後,兩人再次相逢,已各有家室,但深愛過的人,內心再次泛起波瀾。葉知秋的丈夫是一名地下黨,而她毫不知情,成大器默默地保護著他們。之後戰爭爆發,兩個人深知任然深愛著對方,在硝煙中找見了彼此。
但還是堅守了自己的底線,把這份愛放在心底。——這也許就是深愛和尊重對方最好的方式吧。其次是成大器的發小——小胖(楊大鵬飾演)。雖然整部電影對小胖的鏡頭少之又少,但是他的形象在整部劇中必不可少。
小胖是一位難得的哥們兒,從青年時就和成大器出生入死,為成大器的輝煌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劇末,小胖駕駛著車聽從大器的命令啟動,最後一起死在了槍林彈雨之中。
⑼ 想知道 大上海裡面 知秋和成大器的結局
影片《大上海》是由王晶指導的一部黑幫愛情片,社會背景是在二戰之前,上海即將淪陷,講述了一個一代梟雄在兩個女人之間相互盤旋,拿捏不定的愛情故事。
影片最大的亮點莫過於演員陣容,周潤發、黃曉明、洪金寶、吳鎮宇等明星參演,尤其是周潤發,繼《上海灘》之後,又拿出了那種捉摸不透又瀟灑萬分的笑容和情懷,讓觀眾十分具有觀賞興趣。
影片上映後,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熱議,影片中穿插著大量的打鬥情節和豐富的感情線貫穿整個電影,讓觀眾觀看中,都感到十分為之動容,下面我將從三個層次分析一代梟雄的愛情觀。
成大器在面對愛情時,本能的選擇了依託和轉變,反觀阿寶在對待愛情時體現的十分專注,即便她的男人背叛了她,但她依舊愛著他直至為了而死,成大器內心深處一直愛著葉知秋,但是在現實中,他彷彿把阿寶當作了葉知秋的替代品,見到葉知秋後,表面風平浪靜,內心早已苦澀不堪。
影片於2012年在國內上映,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第七屆亞洲電影大獎提名,運用了較多的抒情手法展現故事情節,讓觀眾看了大呼過癮,也給「上海灘」這個詞進行了一次視覺上的強調與升級。